历年_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_03年01月_04年01月_05年01月_08年01月_09年01月_10年01月_11年01月

合集下载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及应用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及应用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总分: 100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题,共 20 分)1、在必定的时间内,公司中由特定人员所担当的一项或多项职责的会合叫做()(1 分) A: 工作B: 任务C:岗位D:职责2、将以工作为中心的因素和以人为中心的因素联合在一同的工作剖析方法是()(1 分) A:海氏计划B:任务清单剖析系统C:工作因素清单法D:职业剖析清单法3、对工作态度、动机等深层次内容有详尽和深刻认识的信息采集方法是()(1 分)A:面谈法B:问卷法C:工作导向型剖析系统D:人员导向型剖析系统4、任职者在组织特定工作岗位上担当的责任是()(1 分)A:工作内容B:工作纲要C:工作任务D:工作职责5、上司主管人员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领导部下的数目是()(1 分)A:有效配合B:关系协调C:有效管理宽度D:最低岗位数目6、最低岗位数目原则的实质是()(1 分)A:按客观需要设置B:按主观需要设置C:按有效配合设置D:按经济原则设置7、增添职工工作任务横向多样性的工作设计方法是()(1 分)A:工作轮换B:工作专业化C:工作扩大化D:工作丰富化8、最早采纳自我管理工作团队的行业是()(1 分)A:汽车行业B:通信行业C:金融行业D:零售行业9、针对知识型职工的工作设计应依照的理念是()(1 分)A:以能为本B:以知为本C:以价为本D:以物为本10、对工作剖析理论与方法的创办和发展起了巨大推进作用的是()(1 分) A:泰勒B:威斯利C:闵斯特伯格D:斯考特11、最简单、最简单操作的工作评论方法是()(1 分)A:摆列法B:分类法C:因素比较法D:评分法12、工作评论的中心是()(1分)A:工作职责B:工作人员C:工作岗位D:工作内容13、经过工作评论,能够使公司将岗位量值转变为()(1 分)A:绝对价值B:钱币值C:相对价值D:工作量值14、各种职业分类的标准是()(1 分)A:以公司单位、国家机关岗位为基础拟订的B:以公司单位岗位为基础拟订的C:以事业单位岗位为基础拟订的D:以国家机关岗位为基础拟订的15、职位分类一般是()(1分)A:不拥有强迫性B:公司及其主管部门负责拟订C:政府特意的组织机构负责拟订D:每个公司都可依据自己的实质状况拟订16、一般以较为狭小的职业项目为基础进行区分的是()(1 分)A:职门分类B:职业分类C:职系分类D:职级分类17、依据组织内部管理人员或外面专家对外面环境变化、组织应付变化的经验预计,展望组织在中、短期的人力资源需求的方法是()(1 分)A: 现状展望法B: 统计学法C:自上而下法D:经验展望法18、对职工的将来发展潜力及可能担当的工作做出评论的是()(1 分)A:技术评论B:优势与劣势评论C:发展潜力评论D:工作评论19、设计职工培训方案的基础是()(1 分)A:工作剖析B:工作设计C:工作内容D:工作任务20、依照必定的标准,对单位或个人的工作业绩进行管理的过程是()(1 分)A:工作评论B:工作查核C:绩效管理D:经济管理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题,共 20分)21、对任职者的资格条件剖析包含()(2 分)A: 经验B: 技术C:教育D:培训E:心理及生理因素22、工作剖析系统种类一般能够分为()(2 分)A:工作导向型工作剖析系统B:职责导向型工作剖析系统C:资格导向型工作剖析系统D:任务导向型工作剖析系统E:人员导向型工作剖析系统23、工作者达成工作职能往常一定具备的技术包含()(2 分) A:通用性技术B:特定技术C:观点性技术D:适应性技术E:知识技术24、面谈法在工作信息采集方面的长处包含()(2 分)A:有助于采集到许多的、更为深入的工作信息B:能够简单而快速地采集工作信息,应用面广C:能够实时进行控制和指引D:工作的成本较低E:能够获取详细正确、直观性强的信息25、双因素理论中的保健因素包含()(2 分)A:公司政策B:拥有挑战性C:工作责任D:物质工作条件E:人际关系26、人员估算的主要内容包含()(2分)A:人员数目B:人员种类C:岗位D:时间E:薪酬估算27、拟订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主要包含()(2 分)A:保证组织在适合的时间和不一样的岗位上获取适合的人选B:知足不停变化的组织在数目、质量、层次和构造上对人力资源的需求C:最大限度开发和利用组织内现有人员的潜力D:使组织和职工的需要获取充分知足E:降低组织成本28、经过职工培训,职工能够获取提高的包含()(2分)A:知识B:学历E:态度29、确立重点业绩指标系统的原则有()(2 分)A:侧重行为原则B:重点性原则E:经济原则30、以下属于评论者失误的有()(2分)A:个人的成见B:社会的成见E:惧怕出现敌对情绪三、文字题(共 8 题,共 50 分)31、简述工作职责剖析的重要意义。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复习要点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复习要点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复习要点第一章导论任务:指为达到某一特定目的而进行的一项活动。

职务。

指对职工民应承担任务的规定。

责任:指份内应做的事,亦即职工在职务规定的范围内应尽责尽职、保质保量地进行劳作,完成任务。

定编:就是按照一定的程序,采用科学的方法,从企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出发,合理确定企业组织机构的结构、形式和规模,以及人员配置数额。

定员:是在定编基础上,严格按编制员额和岗位的质量要求,为企业每个岗位配备合格的人员。

系统:就是由若干既有区别又相互依存的要素所组成的,处于一定环境条件中,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单/多1、岗位确定的对象是企业中需要由人来承担的劳动岗位。

2、工作研究。

方法研究和时间研究的总称。

工作研究起源于19世纪末,由美国的工程师泰勒,以及吉尔布雷斯夫妇首创。

3、方法研究是时间研究的前提、而时间研究又是衡量、评价方法研究成果是否经济合理的依据。

4、美国的工程师泰勒是企业科学管理的主要倡导人、举世公认的“科学管理之父”5、岗位研究是劳动人事管理的基础6、美国著名行政学教授怀特认为,当今人事管理建立在两大柱石上,一是选贤任能,二是职位分类。

一、岗位确定的基本原则:1、系统原则一个系统具有以下特征: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2、能级原则一个岗位能级的大小,是由它在组织中的工作性质、繁简难易、责任大小、任务轻重等因素决定的(多选)3、标准化原则岗位研究的标准化表现为岗位分析、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因素、指标的标准化、岗位研究各项成果——岗位规范、工作说明书等人事文件的标准化。

4、优化原则而岗位设置的决策应体现优化原则,即以最低数量岗位设置,谋求总体的高效率化,确保系统目标的实现。

二、岗位研究中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调查研究的方法2、数量分析的方法3、心理学的方法(又分为:测验法、观察法、评定量表法)三、工作研究与工作分析、评价、分级之间联系与区别:工作研究主要是研究工作的具体程序和操作方法,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作业操作方法和工程程序,最后确定出标准时间和劳动定额;工作分析着重研究的是工作任务的内容、项目和影响因素,以及人员承担本工作的资格、条件和要求。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及应用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及应用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及应用在现代社会中,工作岗位的设计和研究是组织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工作的不断追求,岗位设计和研究的原理与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探讨工作岗位研究的原理,并针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一、工作岗位研究的原理工作岗位研究是通过系统地对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工作特征以及员工的需求和能力等因素进行全面研究和分析,以期能够合理地安排工作,提高工作效能和员工满意度。

在进行工作岗位研究时,需要遵循以下原理:1.合理性原理:工作岗位的设计必须符合组织的整体目标,并能够满足员工的需求。

只有在充分理解组织的战略目标和员工的期望之后,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工作岗位设计。

2.适应性原理:工作岗位的设计应该根据员工的能力、背景和个人特点进行个性化的设计。

只有将员工的特点充分考虑进去,才能使其发挥出最大的潜能,并且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

3.可测量性原理:工作岗位的设计应该具备可测量性,即能够通过一定的指标和标准来评估员工的工作绩效。

这样可以为员工提供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反馈,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和满意度。

4.任务扩大化原理:工作岗位的设计应该注重任务的扩大,即让员工在工作中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通过任务扩大化,可以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力和自主性,同时提升员工的成就感和归属感。

二、工作岗位研究的应用工作岗位研究的应用范围广泛,不仅仅局限于组织管理领域。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工作岗位研究的应用。

1.组织管理:在组织管理中,工作岗位研究可以帮助组织合理地设计和安排员工的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错误率。

同时,通过考虑员工的需求和能力,可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增强组织的竞争力。

2.人力资源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工作岗位研究可以为招聘、培训和绩效评估等环节提供有力的依据。

通过充分了解工作岗位的需求和特点,可以更准确地招聘和选拔适合的人才,同时也可以根据工作岗位的需求来进行培训和发展规划。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1-4章课件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1-4章课件

(二)工作流程分析 工作流程(09单选)是指企业中的成员为了完成某一 特定的任务,需要做的一系列相关的工作 (三)工作权限分析 (四)工作关系分析。主要与哪些岗位发生联系,上级 岗位、下级岗位、平级岗位 (五)工作环境条件分析。劳动者从事生产劳动的外部 环境条件。主要考虑工作环境中对劳动者的劳动生产 率和身心健康有影响的因素 (六)任职资格条件分析。包括(09多选)经验、技能、教 育、培训、心理及生理因素等




有关人员看了投诉后,审阅了三类人员的工作说 明书:机床操作工、服务工和勤杂工。 机床操作工的可操作状态,但并未提 及清扫地面。 服务工的工作说明书规定:服务工有责任以各种 方式协助操作工,如领取原材料和工具,随叫随 到,即时服务,但也没有明确写明包括请扫工作。 勤杂工的工作说明书中确实包含了各种形式的清 扫,但他的工作时间是从正常工人下班后开始。
借鉴苏联经验——工时定额标准、8级工资制、计件工 资制——纺织业实行一岗一薪的岗位工资制

文革后——岗位责任制、职务分析和测评
课堂练习
第二章:工作分析方法
工 作 岗 位 研 究 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原 理 与 应 用
第9页
招 聘 与 选 拔 管 理
同步综合练习P3-5.
主讲人:卿青

机床操作工 服务工 岗位说明书中没有清扫地板的条文
岗位说明书中没有清扫的条文 有清扫条文,但工作时间是从正常下 班开始
勤杂工
得出结论
必须有岗位分析
第一章:工作分析概述
工 作 岗 位 研 究 原 理 与 应 用 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岗 位 研 究 原 理 与 应 用
第4页
重点难点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答案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答案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答案一、名词解释1. 岗位研究:岗位研究是岗位调查、岗位分析、岗位设计、岗位评价和岗位分类等项活动的总称。

2. 系统:就是由若干既有区别又相互依存的要素所组成的,处于一定环境条件中,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3. 岗位调查:是以工作岗位为对象,采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收集各种与岗位有关的信息的过程。

4. 岗位分析:是对企业各类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分析与研究,并由此制订岗位规范、工作说明书等人力资源管理文件的过程。

5. 劳动强度: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的繁重、紧张或密集程度。

6. 岗位评价:是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按照预定的衡量标准,对岗位工作任务的繁简难易程度、责任权限的大小、所需的资格条件以及劳动环境等方面所进行的测量、评定和估价。

7. 绩效管理: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

8. 职系:是指一些工作性质相同,而责任轻重和困难程度不同,所以职级、职等也不相同的职位系列。

9.工作说明书:是组织对各类岗位的性质和特征、工作任务、责任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本岗位人员任职的资格条件等事务多做出的统一规定。

二、填空题1. 系统性2. 岗位分类3. 封闭式提问开放式提问4. 岗位责任5. 调度会议6. 强辐射热7. 福利制度8. 书面调查9. 岗位宽度扩大法岗位深度扩大法10.标准工时工作制_三、选择题1. C2.C3. D4. C5. C6. D7. C8. A9.C10. B11. C12. B13.B14. B15. D16. C17. C18.D 19. D20. A21. A22.D24. D25. D26. A 27. D28.B29. B30. C31. B32. D33. C34. B35. C36. D37. D38. A39. A40. A41.D43. A44. A45. D46. A47. A48. B49. B50. B51. C52. C53. A54.B55. A56. A57. C58. 59. D60. B四、判断题2. X3.(X )6.(X )7.(X )12.(X )17.(X )18.(X )22.(X )24.(X )26.(X )29.(X )31.(X )32.(X )33.(X )37.(X )41.(X )43.(X )46.(X )50.(X )52. (X )53.(X )55.(X )58.(X )五、简答题1. 岗位调查的目的有哪些?p262. 简述岗位分析的作用?P633. 试述工作说明书与岗位规范差异?P804. 简述岗位横向分类的含义与原则;P2935. 试述改进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内容?P1156. 论述岗位分类的基本要求?P2917. 岗位评价的特点有哪些?P1579. 试述岗位横向分类的主要步骤?P29410. 论述因素比较法的优缺点?P190。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工作分析理论与应用复习资料第一章一、与工作分析相关的概念P11、任务2、职责3、岗位4、工作5、职业二、工作分析的原则P21、系统原则2、能级原则3、标准化原则4、最优化原则三、工作分析的内容P21、工作职责恩熙2、工作流程分析3、工作权限分析4、工作关系分析5、工作环境条件分析6、认职资格条件分析四、工作分析的意义P51、使人力资源规划更为准确2、使工作职责更为明确3、使工作设计更为合理4、使人员招聘更为顺畅5、使薪酬体系更为公平6、使绩效考核更为客观7、使员工培训更为有效第二章一、传统工作分析方法P16—301、面谈法2、问卷法3、关键事件法4、观察法5、工作日志法6、主管人员分析法7、资料分析法7、能力要求法二、运用面谈法需要注意的问题P16-171、面谈法的成功关键在于面谈者之间的坦诚与信任。

2、为了提高面谈的效率必须与主管领导密切配合,找出最了解工作内容和最能客观描述自己职责的员工。

3、面谈的场地环境要适合面谈。

4、必须尽快和被询问者建立融侨的感情沟通和交流。

5、面谈之前应拟定一份详细的提问提纲。

6、在面谈中应把握好提问的技巧。

7、如果被询问者的工作职责比较多,应要求他将各种职责分别列出,并按重要程度进行顺序排列。

8、面谈结束以后要将收集到的信息资料请任职者及其主管浏览核对一遍。

三、问卷法的含义P17 问卷法是让有关人员以书面形式回答有关工作岗位问题的工作分析方法。

四、问卷法的优缺点P18 优点:1、可以在短时间收集众多岗位信息资料,不像面谈法那样费时费力。

2、可在生产和工作时间之外填写,不影响工作。

3、调查范围广,可用于多种目的、多种用途的工作分析。

4、相对而言,它更适用于收集管理岗位的信息。

缺点:1、问卷编制的技术要求较高,其设计难度较大,成本费用较高。

2、不同任职者因对问卷中同样问题理解的差异会产生信息资料的偏差。

3、问卷的回收率通常偏低4、只适宜于有文字理解能力并有一定书面表达能力的人群。

2003-2014年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试题和答案自考11468

2003-2014年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试题和答案自考11468

精心整理2003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考试时间:150分钟)(课程代号:8410)一、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4分)1 A2 A3 A4 A5 A 6、( A 7、岗位描述是对有关岗位工作的( )。

A 、详细描述B 、一般性说明C 、特征描述D 、重点描述 8、从内容和范围来看,工作说明书和岗位规范的关系是( )。

A 前者包含后者B 、后者包含前者C 、两者含义相同D 、两者互不相干9、采用序列法进行岗位评价时,为了让岗位的序数差更好地反映出岗位的相对价值差,可采用()。

A、个案分析法B、函数变换法C、系统分析法D、结构变换法10AC11A位12A13A14A15A、33℃或33℃以上B、34℃或34℃以上C、35℃或35℃以上 B、36℃或36℃以上1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国家劳动总局在1979年8月31日制订了《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规定工业企业的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的工作地点的噪声标准为()。

A、85分贝B、90分贝C、95分贝D、100分贝17、根据建材行业工人岗位质量责任分级标准,一般服务性岗位定为()。

A、6级B、7级C、8级D、9级18、在建材行业中,根据工人岗位技术知识要求分级标准,需要()文化程度,中级工水平的岗位定为4级。

A、小学B、初中 C高中 D、大专19、根据船舶行业工人岗位品种质量难易程度评价标准,凡是产品单一,质量要求不严A、220)A、21、)。

AC22、)AC23()的岗位。

A、对最终产品质量有决定性影响B、对最终产品质量有较大影响C、对最终产品质量有一定影响D、对最终产品质量基本无影响24、在建筑安装企业岗位评价标准中,根据原材料消耗责任的分级标准,定为2级的岗位应是()的岗位。

A、对最终产品的成本影响大B、对最终产品的成本影响较大C、对最终产品的成本影响一般D、对最终产品的成本基本无影响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重点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重点

第一章工作分析概述*工作分析:是指将企业中所有的工作,按其性质(如任务的繁简难易程度、责任大小、所需的资格条件等)进行分析比较,制度出工作说明书等人事管理文件,并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归类,以作为招聘、考核、培训、晋升、确定薪酬的基本依据。

*工作分析的原则:系统原则;能级原则;标准化原则;最优化原则。

*工作分析的内容:工作职责分析;工作流程分析;工作权限分析;工作关系分析;工作环境条件分析;任职资格条件分析。

*为什么要进行工作职责分析?怎样进行工作职责分析?1工作职责是工作分析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工作职责是确定任职资格的依据,是绩效评估的基础对象,也是在招聘过程中评估应骋者能否胜任工作的基础。

2对工作岗位职责的分析可以用定性的描述方式表现出来,也可以用定量的方式进行说明,在分析的过程中,应明确以下问题:工作岗位的职责是什么;每个工作岗位的工作负荷怎样;任职者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完成工作任务;等等。

*工作分析的项目:工作岗位名称;工作岗位数量;工作部门;工作任务;工作职责;知识;技能;经验;教育与培训;所使用的机器设备;与其他工作的关系;体能要求;工作环境;工作人员特性;工作时间。

*工作分析的基础地位:1使人力资源规划更为准确;2使工作职责更为明确;3使工作设计更为合理;4使人员招聘更为顺畅;5使薪酬体系更为公平;6使绩效考核更为客观;7使员工培训更为有效。

*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包括:1工作分析与定编定员管理;2工作分析与任职资格确定;3工作分析与职业生涯发展规划;4工作分析与人力资源规划;5工作分析与员工选聘;6工作分析与员工培训;7工作分析与绩效考核;8工作分析与薪酬管理;9工作分析与员工调动安置;10工作分析与劳动安全。

第二章工作分析方法*工作分析方法包括:面谈法;问卷法;关键事件法;观察法;工作日志法;主管人员分析法;资料分析法;能力要求法。

*工作分析法中的问卷法,有何优缺点:问卷法:是让有关人员以书面形式回答有关工作岗位问题的工作分析方法:优点:1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众多岗位信息资料;2可在生产和工作时间之外填写,不影响正常工作;3调查范围广,可用于多种目的、多种用途的工作分析;4它更适用于收集管理岗位的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看2008年以后的2003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考试时间:150分钟)(课程代号:8410)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4分)1、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叫做()。

A、岗位B、职务C、职业D、职级2、岗位培训的前提是()。

A、定编B、定员C、定岗D、岗位规范化3、方法研究和时间研究的总称叫做()。

A、工作研究B、工作分析C、工作评价D、程序分析4、在一个组织中,功能大的岗位,其能级就()。

A、复杂B、简单C、高D、低5、在岗位调查表中,若采用封闭式答题则适用于()方式。

A、面谈B、现场观测C、书面调查D、电话调查6、()是对操作者整个工作日的工时利用情况,按时间消耗的顺序,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A、工作日写实B、测时C、时间研究D、时间分析7、岗位描述是对有关岗位工作的()。

A、详细描述B、一般性说明C、特征描述D、重点描述8、从内容和范围来看,工作说明书和岗位规范的关系是()。

A前者包含后者 B、后者包含前者 C、两者含义相同 D、两者互不相干9、采用序列法进行岗位评价时,为了让岗位的序数差更好地反映出岗位的相对价值差,可采用()。

A、个案分析法B、函数变换法C、系统分析法D、结构变换法10、在岗位测评中,信度是指()。

A、收集资料的可信程度B、测评方法的可靠程度C、测评过程的准确程度D、测评结果的前后一致性程度11、岗位分类适用于()。

职务分类适用于国家机关职能部门A、国家机关职能部门B、军队C、社会团体D、各种企业、事业单位12、岗位分类总的原则是()。

A、以人为中心B、以事为中心C、以物为中心D、以岗位为中心13、对劳动强度的测定主要是用测定()。

A、能量代谢法B、心率法C、体温法D、排汗量法14、劳动紧张程度应该包括()。

的紧张程度。

A、心理B、生理C、生理和心理D、肌肉15、广州地区的企业,工作地点的温度达到(),则属于高温作用。

A、33℃或33℃以上B、34℃或34℃以上C、35℃或35℃以上 B、36℃或36℃以上1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国家劳动总局在1979年8月31日制订了《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规定工业企业的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的工作地点的噪声标准为()。

A、85分贝B、90分贝C、95分贝D、100分贝17、根据建材行业工人岗位质量责任分级标准,一般服务性岗位定为()。

A、6级B、7级C、8级D、9级18、在建材行业中,根据工人岗位技术知识要求分级标准,需要()文化程度,中级工水平的岗位定为4级。

A、小学B、初中 C高中 D、大专19、根据船舶行业工人岗位品种质量难易程度评价标准,凡是产品单一,质量要求不严的岗位定为()。

A、2级B、3级C、4级D、5级20、在船舶行业的工人岗位中,凡有较复杂的要求,较高的手工操作,需要()经验方能胜任的工作岗位,按照操作复杂程度评价标准定为2级。

A、1~2年B、2~3年C、3~4年D、4~5年21、在轻工业岗位评价标准中,根据工作班制的分级标准,定为3级的岗位应是()。

A、常白班制B、常年两班C、间断性三班制或间断性四班三运转D、常年四班或三运转或长中班22、在轻工业岗位评价标准中,根据设备责任分级标准,定为5级的岗位应是()的岗位。

A、不使用设备B、使用辅助设备,影响局部生产C、使用主要设备,对生产影响较大D、使用高、精、尖设备23、在建筑安装企业岗位评价标准中,根据质量责任分级标准,定为3级的岗位应是()的岗位。

A、对最终产品质量有决定性影响B、对最终产品质量有较大影响C、对最终产品质量有一定影响D、对最终产品质量基本无影响24、在建筑安装企业岗位评价标准中,根据原材料消耗责任的分级标准,定为2级的岗位应是()的岗位。

A、对最终产品的成本影响大B、对最终产品的成本影响较大C、对最终产品的成本影响一般D、对最终产品的成本基本无影响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正确答案未选全或有选错的,该小题无分。

每小题2分,共16分)25、一般地说,在一个组织中,岗位能级从高到低,可划分为( ABCD )。

A、决策层B、管理层C、执行层D、操作层E、基层26、工作分析亦称为()。

A、职务分析B、职务描述C、工作描述D、工作评价E、职业分类27、岗位调查的方式有()。

A、面谈B、现场观测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E、书面调查28、测时可以采用()。

A、零散法B、连续测时法C、整体法D、反复测时法E、集中法29、在国外企业的岗位评价中,多数企业采用了()。

A、序列法B、分类法C、评分法D、因素比较法E、参与法30、岗位分类亦称()。

A、岗位分级B、岗位归级C、岗位分层D、岗位分组E、岗位归等31、岗位劳动强度评价应考虑的因素有()。

A、体力劳动强度B、工时利用率C、劳动姿势D、劳动紧张程度E、工作班制32、高温作业的危害因素、主要是指劳动环境的()。

A、高噪声B、高气温C、高粉尘D、强热辐射E、高气湿三、操作技能应用题(20分)33、试设计一份一般管理岗位要素评价标准表。

四、安例分析题(20分)34、某货运公司近年来卡车驾驶员的流动率非常高,年流动率为30%~40%。

经过调查,发现并没有多少驾驶员对工资收入存有抱怨。

驾驶员抱怨最多的是觉得工作枯燥无味,不断重复。

他们来上班后就是看当天的工作计划安排,找到已装货的卡车,然后按照调度员发出的指令完成他们的货运任务。

公司董事会通过讨论,一致认为需要对驾驶员的工作岗位进行重新设计。

试结合所学理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改进工作岗位设计是否有利于降低驾驶员的流动率?(2)岗位设置要坚持哪些基本原则?注意考虑哪些问题?(3)如果你是该公司的人事主管,你将怎样对驾驶员的工作岗位进行重新设计?五、综合论述题(20分)35、一位人事主和曾经说过,为了搞好岗位调查,需要详细了解每一岗位的工作内容、性质和特点,无论采用何种调查方式,均须事前编制岗位调查表。

试结合所学理论回答下列问题:(1)开展岗位调查有何意义?(2)设计岗位调查表的一般要求有哪些?(3)填写岗位调查表的一般要求有哪些?2003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一分,共24分)1.C2.A3.A4.C5.C6.A7.B8.A9.B 10.D 11.D 12.B 13.A 14.C 15.C 16.A17.C 18.B 19.C 20.B 21.C 22.D 23.C 24.C二、多项选择题(正确答案未选全或选错的,该小题无分。

每小题分2分,共16分)25.ABCD 26.ABC 27.ABE 28.BCD 29.ABCD 30.AB 31.ABCDE 32.BDE三、操作技能应用题(20分)33.一般岗位要素评价标准表(管理类岗位)(岗位要素要有10个或10个以上,每个要素2分;各要素得分数和要素分档要大体合理,明显不合理得,各要素扣1分。

)四、案例分析题(20分)34.(一)改进岗位设计满足劳动者在生理上、心理上的需要,有利于降低驾驶员的流动率。

(2分)(二)岗位设置要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因事设岗”。

(2分)具体设岗时,注意考虑一下几个方面:(1)岗位设置的数目要符合最低数量原则。

(2分)(2)岗位之间要有效配合,以保证企业总目标总任务的实现。

(2分)(3)每个岗位在企业中发挥了效能,能上下左右岗位之间协调。

(2分)(4)岗位设置体现了经济、科学、合理、系统化的原则。

(2分)(三)作为该公司的人事主管,对驾驶员的工作岗位应进行以下的重新设计:(1)扩大工作范围。

丰富工作内容,合理安排工作任务。

(2)设计先进合理的劳动定额和岗位定员。

(2分)(3)优化劳动环境。

(2分)五、综合论述题(20分)35.(一)岗位调查的意义有:(1)通过调查,取得说明工作岗位的第一好材料,以保证调查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

(2分)(2)岗位调查时岗位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搞好岗位调查,才能准确、全面、系统地占有丰富的原始材料,顺利地进行岗位分析和评价,正确的认识岗位的性质和特征,达到岗位研究的目的。

(2分)(二)涉及岗位调查表的一般要求有:(1)调查表所编列的调查项目和提出的问题,应当为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服务,并且与被调查者个人密切相关。

(2分)(2)调查表中所列出的每个问题,不要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提出要用大众化语言,提问用语言要清楚、简洁,提问不能诱导。

(2分)(3)调查表中回答问题可采用封闭式或开放式。

(2分)(4)调查表中提问的次序安排,要遵循先易后难、先外部后内部、先一般后具体的原则。

(2分)(三)填写调查表的一般要求有:(1)按时间顺序,从月初到月末,将本岗位全部工作任务列出。

(2分)(2)在此基础上对每一事项详细加以说明。

(1分)(3)尽量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词语。

(1分)(4)指出完成各工作事项所需要的时间,或完成个事项占总工作时间的百分比。

(1分)(5)指出所完成工作职责的大小。

(1分)(6)指出最困难、最重要的工作,并说明原因。

(1分)(7)指出是否有监督、指挥、领导的责任。

(1分)(8)指出本岗位与其他岗位的关系。

(1分)2004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课程代号:8410)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是对职工所应承担任务的规定。

A、职务B、责任C、职责D、岗位2、()是严格按照编制员额和岗位的质量要求,为企业每个岗位配备合格的人员。

A、定编B、定员C、定额D、岗位责任制3、岗位研究中,采用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有()。

A、测验法、观察法、评定量表法B、测验法、面谈法、调查法C、观察法、参与法、测验法D、面谈法、观察法、参与法4、美国工程师()是企业科学管理的主要倡导人,举世公认的“科学管理之父”。

A、弗兰克·吉尔·雷斯B、泰勒C怀特D、迈克尔·朱修斯5、工作日写实是对操作者整个工作日的工作时利用情况,按()的顺序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A、时间消耗B、工作的繁简程度C、工作重要性的大小D、技术操作6、测时是以工序或某一作业为对象,按照操作顺序进行实地观察,记录、测量和研究()的一种方法。

A、人力资源B工时消耗C、财力消耗D、体力消耗7、工作抽样法是根据()的原理,对工作岗位随机地进行抽样调查的一种方法。

A、微积分和概率论B、测量学和统计学C、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D、数理统计学和微积分8、()是对企业各类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职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并制定出岗位规范、工作说明书等人事文件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