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导学案》
课题2中和反应及应用(第一课时)20120307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教学设计一、课题背景:对象:初三学生学科:化学课时:一课时学生准备:典题本、课本、双色笔、学习激情和搜集中和反应的资料图片。
二、课题题目: 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三、课题内容:本节课是从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入手,引出了盐的概念,并介绍了氢氧化钠和硫酸以及氢氧化钙和盐酸的反应。
由此总结出中和反应的概念。
然后介绍了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四、教学分析:1、内容分析:初中化学对元素及化合物知识介绍的相对较多,我们身边的物质的性质,是考察学生能力和中考的重要考点。
尤其酸、碱、盐更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安排在常见的酸和碱之后,学生们在有了酸、碱性质的基础之上再来学习本节课就更容易接受和掌握,同时为下一章盐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教学重点: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中和反应的实质2、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听到过酸碱中和这个词,但是并不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
本单元的第一课题,我们学习了常见的酸和碱的知识,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应该没什么大的困难。
新课程中涉入了大量的实验探究,在前面几单元学生也多次感受了实验探究、讨论、归纳等方法,这为本课的实验探究打下了基础,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教师的演示实验,加上教师的引导,就不难完成本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中和反应的实质。
2、学会利用中和反应来改变溶液的酸碱性。
能力目标:通过对酸和碱反应的探究,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借助指示剂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情感目标:了解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化学对生产和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同时使学生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设计思路:本节课主要采取学生自学,实验探究,教师展台演示等手段进行教学。
学生主要以动手实验,观察演示实验进行讨论,交流和结合教师的指导、点评最终达到完成教学目标。
七、教学资源:1、借助互联网收集酸碱中和反应的资料和图片。
初中化学教案中和反应

初中化学教案中和反应
目标:学会识别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并了解反应物之间的反应原理。
一、引入:
让学生观察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反应现象,如铁钉生锈、酸与碱中和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化学反应,反应物是什么。
二、讲解:
1. 通过实验展示几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如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并让学生观察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
2. 介绍反应物的概念,反应物是引发化学反应的初始物质,根据反应物之间的性质可以预测反应的类型。
三、实验:
1. 实验一:铁与氧发生氧化反应
材料:铁粉、灼烧的镁条、砂纸
步骤:将铁粉和灼烧的镁条放在试管中加热,用砂纸擦试管观察反应过程。
结果:铁粉与氧反应生成黑色氧化铁。
2. 实验二:氢氧化钠与盐酸中和反应
材料: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PH试纸
步骤:将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混合,使用PH试纸测试反应后的溶液的酸碱性。
结果: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四、讨论与总结:
让学生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反应原理,总结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及其反应物的特点,加深对反应物的理解。
五、作业:
1. 思考并写下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反应物。
2. 根据已学习的化学反应知识,分析如下反应是否是化学反应:冰块融化、木头燃烧、水汽凝结。
六、拓展:
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及其应用,如电解反应、置换反应等,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10.2酸与碱的中和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10.2 酸与碱的中和反应一、教学目标1.理解酸与碱的中和反应概念;2.掌握酸与碱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了解酸碱指示剂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4.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观察和验证酸碱中和反应。
二、教学重点1.酸与碱的中和反应的概念和特点;2.酸碱指示剂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三、教学内容1.酸与碱的中和反应概念–酸与碱的定义;–酸与碱的中和反应的定义和特点。
2.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酸与碱中和生成盐和水的化学方程式;–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和原理;–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和其颜色变化;–使用酸碱指示剂判断酸碱溶液的酸碱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对酸与碱的认知和兴趣,如“你们都吃过柠檬吗?柠檬是酸性的还是碱性的?”引导学生思考,并简要复习酸和碱的定义。
2. 学习与讨论(30分钟)酸与碱的中和反应概念1.酸与碱的定义–酸的定义:能够释放出H+离子的化合物;–碱的定义:能够接受H+离子的化合物。
2.酸与碱的中和反应的定义和特点–中和反应的定义: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特点:反应产生盐和水,pH值接近中性,有放热现象。
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酸与碱中和生成盐和水的化学方程式–酸的通式:H+ + 阴离子→ 盐 + H2O;–碱的通式:OH- + 阳离子→ 盐 + H2O。
2.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H+ + OH- → H2O。
酸碱指示剂1.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和原理–作用:用于酸碱溶液的测定和判断;–原理: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在不同酸碱溶液中发生变化,通过观察颜色可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2.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和其颜色变化–酚酞:酸性溶液为无色,碱性溶液为粉红色;–甲基橙:酸性溶液为红色,碱性溶液为黄色;–酸性紫:酸性溶液为红色,碱性溶液为蓝色。
3.使用酸碱指示剂判断酸碱溶液的酸碱性–取少量酸碱指示剂滴于待测溶液中;–根据颜色的变化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如颜色变化为酸性则为酸性溶液,颜色变化为碱性则为碱性溶液,颜色无变化则为中性溶液。
《化学教案: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化学教案: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进步不断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其中,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是化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
本教案将详细介绍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原理、实验方法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原理1. 酸与碱的定义酸是指能够释放出H+离子(质子)或者接受电子对(亲电子试剂),而产生正离子盐或配阴离子HCN、HCl等物质。
常见的酸包括硫酸、盐酸等。
碱是指能够释放出OH-离子或者捐赠电子对(亲核试剂),而产生阳离子盐或配阳离子NaOH等物质。
常见的碱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2.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当酸与碱混合时,其中产生H+离子和OH-离子相遇,发生酸碱中和反应。
在中和反应中,H+离子与OH-离子结合形成水分子(H2O),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中和反应示例如下:酸 + 碱→ 盐 + 水二、实验方法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学习掌握实验操作技巧,并了解实际应用领域。
2.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滴管、玻璃棒等基本实验器材。
3. 实验步骤(1)将一定量的盐酸倒入烧杯中;(2)用滴管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搅拌均匀;(3)观察是否出现气泡或发生温度变化等现象。
三、酸与碱的应用领域1. 中和剂的使用由于酸与碱能够相互中和,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洗涤剂、消毒剂等领域。
例如,在清洁厨房时,我们常常使用洗洁精来去除油污。
其主要成分是含有较强碱性的物质,具有良好的去污性能。
2. 化肥的生产农业生产领域也是酸与碱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
在化肥生产中,硫酸、盐酸等酸性物质被广泛应用于中和反应,以调整土壤pH值。
这样,可以提供适宜的环境给植物生长,并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 垃圾处理在垃圾处理领域,酸和碱用于控制废水pH值,以实现有效处理。
例如,在处理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废水时,常常使用盐酸等强酸与含有OH-离子的氢氧化钠来进行中和反应,将金属离子沉淀为不溶性物质。
初中化学教案:酸碱中和反应与中和滴定 (2)

初中化学教案:酸碱中和反应与中和滴定酸碱中和反应与中和滴定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也是初中化学课程的基础内容之一。
通过本文,我们将详细介绍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实验操作,并探讨中和滴定的原理与应用。
一、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概念与原理1. 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适当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在酸溶液中,氢离子(H+)是酸的特征;而在碱溶液中,氢氧根离子(OH-)是碱的特征。
当酸溶液和碱溶液按化学计量比例混合并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完全中和,生成盐和水。
2. 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1)中和反应是一种放热反应,释放大量的热能;(2)中和反应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其中酸发生氧化,碱发生还原;(3)中和反应满足化学计量比例,反应的产品量与反应物量之间存在着简单的定量关系。
3. 酸碱中和反应的方程式一般情况下,酸碱中和反应的方程式可以表示为:酸 + 碱→ 盐 + 水。
其中,酸和碱的化学式分别用H+和OH-表示,盐的化学式表示酸和碱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操作1. 实验装置与试剂(1)装置:酸碱中和反应一般采用酸碱滴定管进行,其中一根滴定管内装酸溶液,另一根滴定管内则装碱溶液。
(2)试剂:实验中常用的酸和碱试剂有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铁等。
2. 实验步骤(1)将酸溶液和碱溶液分别装入两根滴定管中;(2)用玻璃棒将待测酸碱溶液分别滴入两个干净的试管中;(3)开始滴定:从酸滴定管中滴入一滴酸溶液到碱滴定管中,反复摇动试管,直到颜色发生变化;(4)记录滴定体积:滴定结束时,读取酸滴定管中酸溶液使用的体积,即为滴定体积。
三、中和滴定的原理与应用1. 中和滴定的原理中和滴定是通过在酸液中滴入碱溶液,或在碱液中滴入酸溶液,使两者完全中和的滴定方法。
中和滴定的基本原理是:以一种已知浓度的酸或碱用酸碱滴定样品中的酸或碱,通过比较滴定剂和被滴定物质的计量关系,计算出被滴定物质的浓度。
中和反应的教案

中和反应的教案教案标题:中和反应的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中和反应的概念和原理。
2. 掌握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计算方法。
3. 能够应用中和反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中和反应的定义、化学方程式和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酸、碱溶液;PH试纸。
2. 多媒体课件:包括中和反应的原理、化学方程式和计算方法。
3. 教学辅助材料:中和反应的实例和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中和反应的例子,如牛奶与柠檬汁的中和反应,引出中和反应的概念和意义。
二、讲解1. 讲解中和反应的定义和原理,引导学生理解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溶液互相中和,产生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2. 介绍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计算方法,包括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以及计算中和反应中所需的物质的量和浓度。
三、实验操作1. 学生进行酸碱溶液的中和实验,观察PH值的变化,验证中和反应的产物。
2.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计算中和反应中所需的物质的量和浓度。
四、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中和反应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对中和反应的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进行总结,强调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洗涤剂的中和作用等。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理解中和反应的概念和原理,掌握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计算练习,深化对中和反应的理解。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doc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的热情,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
盐的概念
4
展示盐的概念/view/29262.hm
分析讨论盐的特点
对教材中盐的概念完善整合
自主
学习
中和反应的应用
5
展示图片/view/bcfaaa7927284b73f24250dd.html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能够初步运用中和反应来解释生活中一些实例。
(2)巩固刚学习的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促进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进行思维的能力。通过与之前学习内容的整合,提高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并广泛地运用于生活;感受到实验是化学探究中经常使用地科学方法。
教学内容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012年2月14日早上5点30分许,广东阳茂高速阳江阳西塘口出口广州处,发生一起货车追尾80吨硫酸罐槽车事故,面对险情如何处理?
4
展示图片,资源引用/20120217/123481.shtml
观察图片,根据新闻报道,回答问题。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H2SO4+Ca(OH)2=CaSO4+2H2O
2、处理工厂的废水
2HCI+Ca(OH)2=CaCl2+2H2O
3、用于医药
3HCl + Al(OH)3= AlCl3+ 3H2O
HCl + NaHCO3=NaCl + CO2↑+ H2O
酸碱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酸碱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碱中和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涉及到酸和碱之间的反应,其应用广泛而多样。
本文将探讨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机制,并介绍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在这种反应中,酸和碱中的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结合形成了水分子,而原本存在于酸和碱中的其他离子则结合形成了盐。
酸和碱的反应可以用以下化学方程式表示:酸 + 碱→ 盐 + 水例如,氢氯酸(HCl)和氢氧化钠(NaOH)反应得到氯化钠(NaCl)和水(H2O)。
酸碱中和反应发生的条件包括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和pH值。
在适当的条件下,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可以是强烈的,产生大量的热能。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常能够感受到酸和碱反应时产生的热量。
酸碱中和反应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际应用:1. 药物和护肤品中的酸碱中和反应:许多药物和护肤品中都含有酸性或碱性物质。
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可以调节药物或护肤品的pH值,使其更适合我们的皮肤或身体。
这种调节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或护肤品的效果。
2. 酸性胃液和碱性胰液的中和反应:人体消化系统中的胃液是酸性的,而胰液是碱性的。
当食物通过胃进入小肠时,酸性胃液和碱性胰液之间发生中和反应。
这种中和反应可以使小肠的环境保持中性,从而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
3. 镀金工业中的酸碱中和反应:在金属镀金工艺中,酸碱中和反应被广泛应用。
例如,使用氰化物溶液作为酸性电解液,在金属表面电镀一层金。
中和反应可以帮助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并增加金属与溶液的接触,从而使金属电镀更加均匀和牢固。
4. 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的中和反应:土壤的pH值对植物的生长和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当土壤过于酸性或碱性时,可以通过施加酸性或碱性物质来进行中和。
这种中和反应可以调节土壤的pH值,改善土壤的质地,从而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总之,酸碱中和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导学案
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盐酸与氢氧化钠能否发生反应?
[做出假设]盐酸与氢氧化钠______(能/不能)发生反应
[设计实验]利用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同位讨论)
[验证假设]选择一种喜欢的方案,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盐酸与氢氧化钠_____(能/不能)发生反应
[反思评价]你的实验结论正确吗?如果你的实验结论不正确,导致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活动天地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酸碱性的变化
向盛有10ml稀盐酸的烧杯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
请你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并绘出烧杯中溶液的pH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体积(V)之间的变化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
当滴入的氢氧化钠溶液量较少时,盐酸有剩余,溶液显()性;
当滴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性;
当滴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时,氢氧化钠有剩余,溶液显( )性。
[问题]为什么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H+和OH-哪去呢?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钙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挑战自我——体验成功
一、[生活在线]———生活离不开化学
1.某同学不小心被海蛰蛰了(海蛰毒液呈酸性),为了减轻疼痛可以涂抹
A.浓硫酸B.食醋(pH=3)
C.食盐水(pH=7) D.牙膏或肥皂水(pH=9-10)
2.在腌制皮蛋的过程中生成了碱,所以皮蛋吃起来有涩味,
要想除去涩味,食用时可加入少量下列物质中的()
A. 白糖B、食醋C、酱油D、调料酒
二、[实验反思] ———化学离不开实验
3.下列变化不能
..表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的是
()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温度升高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质量增大
C.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红色褪去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pH<7
4.在实验室里,欲使碱性溶液变成中性,下列试剂中最好选用哪一种组合()
①NaOH溶液②稀盐酸③石灰水④酚酞试液
A. ①或③
B. 只有②
C. 只有①
D. ②和④5
5.在滴有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加酸前后溶液颜色依次为()
A.红色、无色
B.无色、红色
C.红色、蓝色
D.蓝色、无色
6.某同学为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否发生反应,做了如下实验:
在试管中加入2~3ml稀盐酸,再滴入1~2滴酚酞溶液。
再用胶头滴管慢慢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并
不断振荡,至溶液变成红色为止。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实验中能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
是。
⑵有同学认为,当溶液刚好变成红色时,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你同意他的意见
吗?说明理由。
三、[实验创新]————创造者才是真正的享受者
7.革命先烈方志敏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监狱中,为了将情报送给党组织,用米汤在白纸上写字,别人
看不见,但当用碘酒涂在信纸上后,字便会显示出来,这是因为米汤含有淀粉,碘酒含有碘,而无色的淀粉溶液遇到碘会变蓝色。
小明同学在听了这一故事以后,也想写一封“密信”,但他又不想再用上面的方法。
同学们,运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帮帮小明,告诉他,用写字,用显字,其原理是。
看完“密信”,想要字迹消失可再涂用
其原理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