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腾”能治玉米大豆田多种害虫-论文

合集下载

不同除草剂对间作玉米-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除草剂对间作玉米-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除草剂对间作玉米-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田艺心;曹鹏鹏;高凤菊;华方静;王乐政【期刊名称】《山东农业科学》【年(卷),期】2018(050)012【摘要】在玉米与大豆间作条件下,选用7种除草剂5种不同处理进行土壤喷雾,对杂草防效、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8%异恶草酮+96%精异丙甲草胺+80%阔草清、96%精异丙甲草胺、33%二甲戊灵三种处理株防效均在91%以上,不仅能有效防除杂草,对作物安全,而且可显著促进间作玉米增产13%以上,间作大豆增产19%以上,是比较适宜玉米与大豆间作田播后苗前的土壤封闭除草剂处理.【总页数】5页(P100-104)【作者】田艺心;曹鹏鹏;高凤菊;华方静;王乐政【作者单位】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德州 253015;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德州 253015;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德州 253015;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德州 253015;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德州 253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51.22+2;S451.22+4【相关文献】1.玉米-大豆间作不同带距和行距对两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J], 曹鹏鹏;田艺心;高凤菊;华方静;王乐政2.玉米与大豆间作模式和不同施肥量对玉米及大豆生长的影响 [J], 陈爱芹3.玉米-大豆不同宽幅间作对大豆光合特性及群体产量的影响 [J], 王雅梅;许彦骁;王亚露;李静;张海芳;杨殿林;赵建宁;轩清霞4.玉米-大豆间作和减量施氮对玉米生长、产量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J], 赵笃勤;刘淑慧;赵凯超5.玉米-大豆带状间作对大豆生长、光合荧光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J], 范元芳;刘沁林;王锐;蒋晓蓉;杜维维;杨文钰;杨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稻重大害虫生物防治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水稻重大害虫生物防治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水稻重大害虫生物防治的关键技术及应用1. 引言1.1 概述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其生产遭受到了各种害虫的威胁。

水稻重大害虫对于水稻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对于保障水稻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2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水稻重大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通过分析各种害虫的种类、危害程度以及季节分布等因素,揭示生物防治技术在解决水稻害虫问题上的优势和作用,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估。

同时,还将总结现有生物防治技术所取得的效果,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提出下一步研究方向建议。

1.3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第二部分:介绍水稻重大害虫及其危害,包括种类、生活习性和季节分布等方面的内容。

第三部分:概述生物防治技术的基本概念,包括定义、优势和应用范围等。

第四部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关键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情况,重点探讨天敌昆虫利用、生物杀菌剂和基因工程在水稻害虫防治中的研究进展和效果评估等方面。

第五部分:总结现有生物防治技术的效果,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在此基础上,提出下一步研究方向建议。

通过以上结构和内容安排,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介绍水稻重大害虫生物防治技术及其应用,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农业从业者以及政府部门提供参考与借鉴。

2. 水稻重大害虫介绍2.1 害虫种类及危害: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然而,它经常受到各种害虫的危害。

主要的水稻重大害虫包括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菌、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等。

-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亚洲地区最具威胁性的害虫之一,幼虫阶段会卷曲并吃掉水稻叶片,导致生长迟缓和产量减少。

- 稻飞虱:是一种吸取植物汁液的昆虫,在咀嚼式口器刺入植物后会释放毒素导致水稻叶片出现黄斑,并可能传播病毒性疾病,造成植株死亡。

- 稻瘟病菌:是引起水稻霜霉病的真菌,可以通过空气或种子传播。

该病会导致植株叶片出现灰色霉斑和枯黄死亡。

拜耳产品简介 杀虫剂

拜耳产品简介 杀虫剂

稻腾产品名称 稻腾10%阿维●氟酰胺悬浮剂产品说明 本产品由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有效成份-氟虫双酰胺和阿维菌素的混凝土配制剂。

既可以提高防治害虫的效果,又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主要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如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等。

本产品的作用方式以胃毒为主,兼具触杀作用;由于氟虫双酰胺作用于昆虫细胞兰尼碱受体,导致肌肉收缩,使害虫迅速停止取食而死亡,其速效性好,可很好保护作物免受为害。

产品外观特点说明● 见效快。

害虫受药后立即停止取食,保护作物免受危害。

● 防效高。

按推荐用药,防治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效果好且稳定。

● 持效长。

持效期较常规药剂长,防治二化螟用药一次即可控制一整代。

● 耐雨水。

由于氟虫双酰胺独特的化学特性,用药4小时后遇雨,一般不需补治。

● 无抗性。

与现有的绝大多数杀虫剂无交互抗性,适合用于抗性害虫种群治理。

使用方法 作物(或范围)防治对象 制剂用药量 使用方法 水稻二化螟 稻纵卷叶螟20~30毫升/亩喷雾拉维因产品名称 拉维因75%可湿性粉剂产品说明拉维因75%可湿性粉剂是既杀幼虫又杀卵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以胃毒作用为主,兼具一定触杀作用。

在全球20多个国家登记销售,广泛用于防治棉花、玉米、大豆、花生、蔬菜、果树等作物上的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害虫,对有机磷、菊酯类杀虫剂已产生抗性的害虫也具有良好的防效。

因其广谱高效及环境安全等优点,在许多国家被推荐为棉铃虫综合治理的首选药剂。

产品外观特点说明• 卵虫兼杀 • 持效期长 • 杀虫谱广 • 天敌安全使用方法作物(或范围)物 防治对象 制剂用药量 使用方法 棉花 棉铃虫30-45克/亩喷雾酷毙产品名称 酷毕100克/升(悬浮剂)产品说明酷毕是一种高效的、长持效的苯吡唑类杀虫剂,其作用机制是作用于昆虫中枢神经系统中γ-氨基丁酸受体,阻断害虫正常的神经传递,最终杀死害虫。

由于这种新的作用机制,使得酷毕与正在使用的其他类型杀虫剂,尤其是与防治水稻稻飞虱的药剂之间没有交互抗性。

生物论文 水稻的抗虫转基因对生物多样性的利与弊

生物论文 水稻的抗虫转基因对生物多样性的利与弊

水稻的抗虫转基因对生物多样性的利与弊摘要我国是水稻生产大国,水稻也是我们的生活必需作物。

然而每年被害虫损坏的水稻达到1000多万吨。

调查研究表明,抗虫基因对几种主要的鳞翅目害虫具有高抗性,因此可以大幅度地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既可以减少群落中害虫的密度,又可以增加其他昆虫的种类,使整个生物群落向和谐的方向发展。

但是水稻的抗虫基因又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杂草化、对靶害虫的多样性的影响、以及对非靶害虫和土壤的影响。

本文综述了抗虫基因的优良特性,探讨了抗虫基因是否安全,是否会对生态产生不利的影响,以及基本的策略。

关键词抗虫水稻转基因作物生物多样性生态风险我国是毋庸置疑的水稻大国,水稻是我们最重要的粮食作物,[12,13]特别是在我们南方地区。

足可见,水稻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之大。

我国常年稻谷种植面积为2680-3000万平方米,虽只占了世界7%的耕地面积,却养育了世界22%的人口。

[1]在水稻的生产过程中,害虫的倾害对水稻的产量影响很大。

水稻害虫有600多种,主要的又: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还有粘虫等等。

由于长期时间农药的使用,害虫已经产生了抗药性了,我国每年被害虫所毁坏的水稻有1000多吨,这是个巨大的数字,水稻的虫害问题日益严重。

因此,培育可以抗虫的水稻是当务之急。

然而,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转基因水稻也是如此。

1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部分。

1.1 遗传多样性(genetic diversity)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

这些遗传信息储存在生物个体的基因之中。

因此,遗传多样性也就是生物的遗传基因的多样性。

任何一个物种或一个生物个体都保存着大量的遗传基因,因此,可被看作是一个基因库。

一个物种所包含的基因越丰富,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

基因的多样性是生命进化和物种分化的基础。

[2]狭义的遗传多样性主要是指生物种内基因的变化,包括种内显著不同的种群之间以及同一种群内的遗传变异。

提高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效果的运用

提高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效果的运用

B i n g c h o n g h a i f a n g z h i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其产量与品质直接关系到粮食的安全供应。

在种植水稻期间为了保证产量,必须注意加强病虫害的防控,降低各种病虫害可能对水稻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促进水稻种植工作获得更好的发展。

基于此,文章对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旨在通过探究,能够为相关防控工作的进行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作为国家至关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突出,只有保证水稻的高质高产,才能充实国家粮仓,满足人们的生活所需。

水稻种植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各种病虫害,且当前生产种植工作进行时,存在病虫害高发且种类多样等现状,不同的病虫害其防治方法存在一定差异,且部分病虫害的防治难度比较大,需要在防控时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措施进行防治,灵活地运用各种防控技术,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最大程度降低水稻发生病虫害的可能性,提高水稻成活率,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一、水稻种植病虫害防治现状水稻是贵州省正安县主要的种植作物。

正安县地处贵州遵义市东北部,地形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且无霜期长,境内河流水系丰富,适宜发展水稻种植。

当前该地区通过发展水稻种植,实现自给自足的同时,满足了市场需求,为种植人员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带动了种植户增产增收,助力种植户增收致富。

随着对于水稻生产工作的重视以及种植工作的发展和进步,该地区在积极的进行水稻高产栽培种植技术的应用,并且针对种植工作中病虫害高发的情况,进行水稻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减药增效技术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对病虫害进行了有效的防控。

水稻种植工作进行时极易出现各种病虫害,一旦病虫害出现,会对水稻的产量与质量造成威胁,水稻的病虫害种类日趋多样化,防控难度越来越大。

像稻瘟病、稻飞虱等病虫害类型,是当前生产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导致水稻大量减产。

所以当前农业部门和种植人员均十分关注水稻病虫害的防治,要根据实际情况以及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和地域特征,做好相应的防治工作。

浅议春耕期间水稻玉米大豆的植保技术

浅议春耕期间水稻玉米大豆的植保技术

栽培技术
Zaipeijishu
浅议春耕期间水稻玉米大豆的植保技术
范立军
想要确保粮食作物的产量,就要在农作物春耕中正确使用 植保技术。本文研究的就是不同的农作物在春耕期间植保技术 的使用问题。以植保技术的重要作用为突破口,详细说明了水 稻、大豆以及玉米这三种我国主要的农作物植保技术的使用情 况。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其产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 稳定性。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的数量十分庞大,而 农业的发展程度左右着农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必须要给予高度 重视。在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因素中,病害虫害是非常突出的一个 问题,想要降低病害虫害对于农作物的影响,就要在春耕期间做 好农作物的植保工作。为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外部环 境。
一、植保技术的重要作用 、降低农药的使用量 在农作物春耕期间使用植保技术,可以让相关的工作人员 对于作物的生长情况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并且对于可能发 生的病害以及虫害进行准确的预报,通过使用具有针对性的处 理措施来对病害与虫害进行处理。这种预先处理大大降低了农 药的使用频率,在保证农产品产量的基础上,调和人力生产与自 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让农药对土壤以及地下水的影响降到最低。 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增强农副产品的竞争力 前文提到,植保技术可以大幅度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农药的 减少不仅降低了对于环境的破坏,同时也增加了农业副产品的 价值,在农副产品市场日益成熟的背景下,提高农副产品的价值 无疑会增加其竞争力,为农民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对于改善 农业收入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水稻植保技术应用 、合理使用换茬技术 与其他的农作物相比,水稻的单位产量不算太高,为了满足 产量的要求,一般都会采用连续耕作的方式来提高产量。但是这 种耕作方式对于土壤的肥力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保证水稻 的整体质量,就要频繁使用除草剂,进而导致农药残留问题,因 此在水稻种植过程中要运用合理的换茬耕作方式让土地得到休 息,降低化学制剂对于土壤的影响。 、针对肥料进行更新 传统的水稻肥料中含有一些重金属元素,如果掌握不好肥 料的使用量很容易造成土壤中重金属元素超标。因此使用微生 物肥料来代替传统肥料就成了水稻植保技术必然的发展趋势。 微生物肥料能够把土壤中无法被稻苗吸收的有机质转化为磷、 钾等化合物,从而让稻苗得到更好的养分供应,改善稻苗的生长 环境。 、巧用密植技术 水稻在我国的播种范围比较广,从地域上看主要分布在珠 江流域、长江中下游以及黑龙江地区。不同地区由于气候条件以 及土壤结构不同,在使用密植技术的时候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性。这里以黑龙江地区的水稻密植技术作为例子。该地区气温变 化大,降水量充沛,而且土壤比较肥沃,因此在进行优化水稻种 植模式时依照当地的温度、日照的特点,合理改变稻苗的行距, 达到提高单位产量的目的。 三、玉米植保技术应用 、玉米植保技术背景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品种之一,玉米对于土壤的肥力 没有太高的要求,单位产量也比较高,因此玉米在我国土地肥力

稻田有害生物生态控制技术与应用

稻田有害生物生态控制技术与应用

稻田有害生物生态控制技术与应用摘要在稻田生态系统内植物、动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合作、相互利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通过对稻田生态系统中有害生物现状和影响稻田有害生物发生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采用人工调节环境、食物链加环增效等方法,协调稻田内水稻与有害生物之间、有益生物与有害生物之间、环境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达到保益灭害、提高效益、保护环境的目的。

关键词水稻;有害生物;生态控制;技术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遭受有害生物、不良环境、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产量下降,品质变劣。

自20世纪中期开始,大冶市水稻病虫害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防治,由于大量使用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造成大量自然天敌死亡,使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有害生物猖獗危害。

20世纪末至今,我国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农民大量转入城市,水稻生产已由过去的自给型、半自给型向商品型转化,从而使人们更加重视粮食的品质和食品安全问题。

因此,水稻的病虫害控制方法也应向生态控制方向转移。

1 稻田有害生物现状1.1 水稻病害1.1.1 浸染性病害。

由真菌引起的病害有绵腐病、立枯病、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稻恶苗病、稻叶鞘腐败病、稻小球菌核病、稻云形病、稻褐色叶枯病、稻粒黑粉病等。

由细菌引起的病害有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细菌性褐条病、细菌性褐斑病等。

由病毒引起的病害有黄矮病、普通矮缩病、条纹叶枯病等,由线虫引起的病害有水稻干尖线虫病等。

1.1.2 生理性病害。

主要有生理性烂秧、胡麻叶斑病、赤枯病、热害、冷害、风害、肥害、药害、有毒物质污染、烟害等。

1.2 水稻害虫大冶市水稻害虫有三化螟、二化螟、大螟、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蝗、稻苞虫、稻蓟马、黑尾叶蝉、稻瘿蚊、粘虫、负泥虫、稻食根叶甲、稻眼蝶、稻秆蝇、稻象甲、稻蝽象等。

1.3 农田杂草水稻田的杂草主要有稗、牛毛毡、鸭舌草、矮慈菇、四叶萍、眼子菜、水花生、雨久花、凤眼莲、节节菜、红萍、品字萍、槐叶萍等。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分析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分析

种子世界2024年第4期总第485期DOI:10.3969/j.issn.1000-8071.2024.04.028大豆和玉米都是我国重要的粮油作物,其在农业领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

对江苏省如东县而言,当地的植保技术人员为满足大豆及玉米作物的生产要求,提高耕地利用率,提高作物产量,解决其在生长环节出现的病虫害问题,通过农业生态调控、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手段,实现对大豆玉米的带状复合种植绿色高效生产,从而推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为主线,大豆、玉米主要病虫害协调防控为重点,综合应用农业防治、理化诱控和科学用药等防控措施,实施病虫害全程综合防治。

1如东县植保工作现状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江苏省如东县的耕地面积可以达到162.75万亩,一年内的种植农作物面积可以达到15万hm2左右,当地的粮食产量总体呈现出增长的状态。

在新的形势下,如东县从2022年开始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利用植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从而使两种作物间的光合作用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可以实现在玉米基本不减产的情况下多收一季大豆,通过这种方式,从而最大利用光照、水肥、空气等,这样能增加大豆和玉米的产量,解决以往农作物种植中的难题,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

在此基础上,相关人员还需考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期间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近几年来,植保人员在农业种植领域内大力宣传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在当地创建了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并成立了专门的植保专业合作社,以实现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缓解土地资源利用率较低等问题,提高当地农产品的总体质量水平,使农业经济得以快速增长。

2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2.1农业生态调控通过大力推广抗病大豆及玉米品种的方式,引导当地农户开展合理种植工作,优化当前大豆以及玉米种植活动中的密度,改善当地的田间土肥情况,利用优良栽培技术来实现秸秆还田、农田生态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田喷雾 防治玉米螟 、 甜菜夜 蛾 、 斜纹夜蛾 、 烟青虫 、 豆荚螟 、 大
豆 卷 叶 螟 等 鳞翅 目害 虫 , 按 1 0 0 0 - 1 5 0 0倍 液 喷 雾 即 可 。最好
在这些 害虫特别是豆荚螟 、 玉米螟等钻蛀性 害虫幼 虫孵 化高 峰期施药 , 食 叶害虫虫龄较大时适 当提高施 药浓度 。 ( 余露 ) 有读者 发来短信 : 我是灌南县 田楼 乡的种 田大户。我 家 的夏 玉米在 5 - 6叶期 每亩用 了 2 3 %烟 嘧 ・ 莠 去津 1 2 0 毫升 , 1 星期后出现了白叶、 卷心 、 矮缩等现象 。请问玉米
剂。据统计 , 该产 品 自2 O l o年取得登记 以来 , 销量正 以每年
几 十 吨 的 幅 度 增 长 ,现 已成 为 黑 龙 江 省农 垦 总 局 防 治 稻 瘟 病
的指定杀菌剂。
建议进一步排查 , 明确事故原 因 , 评 估玉米受害程度 , 以便采取对策。 如果确
实 是 因 为 玉 米 品 种对 药物 敏感 ,或 者 施 药 前 后 1周 内 曾施 用 过 有 机 磷 类 农 药 ,
恢复。 ( 水清 )
产品特点突 出, 田问表现优秀 , 亩用 1 0 0克 , 药后 1 5天 , 对穗 颈瘟的防效平 均可达 9 1 . 0 8 %以上 。 ( 常青 )
更 快 更 多 信 息 请 看 中 国 农 药 网
可 能对 产 量 造 成 较 大 影 响 ;药 害发 生 较 重 时 , 植 株恢 复 慢 , 可 能对 产 量 造 成严 重影 响 , 甚 至绝 收 。
2 0 %稻瘟 酰胺 悬浮剂
由江苏 长青农化股 份有 限公 司生产 的 2 0 %稻瘟酰胺悬
浮剂是国内首家登记生产 的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 的专用杀菌
出现 这 种情 况 会 不 会 减 产 或 绝 收 ?据 了解 , 目前 国 内登 记
公司 的宝剑 6 %阿维 ・ 氯 苯酰悬 浮剂 ( 含
阿维 菌 素 1 - 7 %、 氯 虫 苯 甲酰 胺 4 . 3 %, 登
记用 于水稻 防治稻纵卷 叶螟 、 二 化螟 , 每 公顷纯药推荐用量 3 7 . 8 - 4 7 . 2 5克 ) 。 提示: 氯虫苯 甲酰胺 、 氟虫双酰胺能
从短信反映 的情况看 , 烟嘧 ・ 莠 去津用量正常 。玉米 在 用药后 1 周左 右 出现 白叶 、 卷心、 矮 缩等现象 , 应 该是
防治稻瘟病高效杀菌剂
受 到了药害 , 可能的原因是所种的玉米是对烟 嘧磺 隆 、 莠
去津 比较敏感的品种 如鲁单 系列部分 品种 , 也可 能是在用药前后短期 内田间施用过有机磷农药 。 夏玉米生长期很短 ,发生药害后 即使能恢复 , 也
有 限公 司( 电话 : 0 5 7 1 . 8 7 2 6 5 2 5 2 ) 的 稻
腾 l O %阿维 ・ 氟酰胺悬 浮剂( 含阿维菌素 3 . 3 %、 氟虫 双酰胺 6 . 7 %, 登记用 于水稻 防治二化螟和稻纵卷 叶螟 ,每公 顷纯药 推荐 用 量 3 0 - 4 5克 ,折合 每 亩 用制 剂 2 0 - 3 0毫升 ) 、 瑞士先正 达作 物保护有 限
2 O l o - 2 o l 1 年吉林 、 安徽 、 江苏 、 浙 江 4省 植 保 站 试 验 结 果 表 明: 江 苏长 青 农 化股 份有 限公 司 生 产 的 2 0 %稻 瘟 酰 胺 悬 浮 剂
可以考虑在近期 选用 对这 两种药不敏感 的品种 , 在原有玉米株 间重新播种 , 以后 视玉米生长情况决定去留。如果不是上 述两种原因引起 的 ,而是 因雨涝等使玉 米生长不 良, 进而受烟嘧磺隆药害 , 则通 常药害程度会较轻 , 玉米能较快恢复 , 对 产量影响不是太大。适 当喷施芸薹 素内 酯、 复硝酚钠 、 腐殖 酸盐等有利 于玉米早
施药 , 否 则 防效 很 差 。
应 在 幼 虫孵 化 高 峰 期 还 没 有 钻 入 稻 株 前
氯虫苯甲酰胺 氟虫双酰胺
氯虫苯 甲酰胺 、氟虫双酰胺等近几 年 进入市 场的新药 , 对大螟 、 二化螟 、 三
有读者 发来 短信 : 请问稻腾能否用于夏玉米和夏大豆 防
治玉米螟 和像青虫一样的害虫 , 用量多少? 短信 中所说 的“ 稻腾” , 应 为拜 耳作 物科 学( 中国) 有 限公 司的 1 O %阿维 ・ 氟酰胺悬浮剂 , 含 阿维 菌素 3 . 3 %、 氟虫双酰 胺6 . 7 %, 登记用 于水稻 防治二化螟和稻纵卷 叶螟 , 每亩制剂 推荐用量 2 0 - 3 0毫升。 短信 中所说的“ 像 青虫一样 的害虫” 应 是甜菜夜 蛾 、 斜纹 夜蛾等害 虫 , 它们 与玉米螟等均 为鳞翅 目 害虫 ,阿维菌素和氟虫双 酰胺对这些害虫均有 良好 的防效 。 其中, 氟虫双 酰胺 对这些 害虫活性极高 , 而且具有较 好的 内 吸传导性 , 持效期长。
稻腾 1 0 %阿维 ・ 鳞 翅 目害虫均有 极高 的活性 , 而
且具有较好 的 内吸传导性 ,持效期长 达 2 O天左右 , 特别适用 于防治螟虫 。生 产 上可 以使用这两种药 的单剂及其 与阿维 菌素 的混配剂 , 如拜 耳作 物科学 ( 中 国)
被 水 稻 根 系 吸 收 并 向上 传 导 ,施 药 时 对 枯 心 塘 周 围多 喷一 些 药 ,有 利 于 将 钻 人 稻 株 的螟 虫 也 杀 灭, 防止 其 转 株 危 害 因 药 剂 价 格 相 对 较 高 , 生 产 上 这 些 药 的 亩用 量 一 般 不 太 大 , 应注意掌握 适期用药 , 尽 量 在 幼 虫
奎拦旦圭挂 ; 丝窒塑
“ 稻 腾 能治 玉米 防治水稻螟虫的好药. . 大 豆 田多种 害虫
有 钻 心 虫 的俗 称 ,在 水 稻 苗 期 危 害 均 可
大螟 、 二化螟 、 三 化 螟 这 三 种 螟 虫 均
造成枯心 。 水稻苗期用 毒死蜱 、 阿维菌素 等 没有 内吸传 导性 的药 防治这 些害虫 ,
烟嘧 有机磷会
稻瘟酰胺属苯 氧酰胺类杀菌剂 ,是稻瘟病菌黑色素生物 合成抑制剂 ,主要通过抑制病菌孢子侵入钉 的穿透来预防和 治疗稻瘟病。因机理新颖 , 稻瘟病菌几乎没有抗性 , 使得稻瘟 酰胺在预防和治疗 稻瘟病 的过程 中表现出了极佳效果 。
稻瘟 酰胺兼有保护 、 治疗 和铲除等作用 , 同时还具有 良好 的内吸残 留活性 , 施药后 , 对新生 叶片也 有很好的保护效果 。
的2 3 %烟嘧・ 莠去津产 品,有的含烟嘧磺隆 3 %、莠去津
2 0 % ,登 记 用 于 夏 玉 米 的 每 亩 制剂 推 荐 用 量 一 般 为
卵孵高峰期用药或略偏早用药 。
( 水清 )
1 0 0 - 1 5 0克 ; 有的含 烟嘧磺隆 1 %、 莠去津 2 2 %, 登记用于 夏玉米 的每亩制剂推荐用量一般为 1 5 0 - 2 0 0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