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高三化学各地月考试题汇编:铝及化合物(2)

合集下载

2009届高三化学各地月考试题汇编:实验探究(3)

2009届高三化学各地月考试题汇编:实验探究(3)

2009届高三化学各地月考试题汇编:实验探究(3)1.(2009届广东省中山一中高三第二次统测)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试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在不同时间t产生氢气体积v的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得到图1,则曲线a、b、c、d所对应的试验组别可能是A.4-3-2-1 B.1-2-3-42.(2009物的主要原料之一,还可以制备硫及铁的化合物。

⑴冶炼铜的反应为8CuFeS2+21O2高温8Cu+4FeO+2Fe2O3+16SO2若CuFeS2中Fe的化合价为+2,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

⑵上述冶炼过程产生大量SO2。

下列处理方案中合理的是(填代号)。

a.高空排放b.用于制备硫酸c.用纯碱溶液吸收制Na2SO4d.用浓硫酸吸收⑶过二硫酸钾(K2S2O8)具有强氧化性,可将I-氧化为I2:S2O82-+2I-=2SO42-+I2通过改变反应途径,Fe3+、Fe2+均可催化上述反应。

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3+对上述反应催化的过程。

、(不必配平)⑷利用黄铜矿冶炼铜产生的炉渣(含Fe2O3、FeO、SiO2、Al2O3)可制备Fe2O3。

方法为①用稀盐酸浸取炉渣,过滤。

②滤液先氧化,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煅烧得Fe2O3。

a.除去Al3+的离子方程式是。

b.选用提供的试剂,设计实验验证炉渣中含有FeO。

提供的试剂:稀盐酸 稀硫酸 KSCN 溶液 KMnO 4溶液 NaOH 溶液 碘水 所选试剂为 。

证明炉渣中含有FeO 的实验现象为 。

答案:⑴Cu 、O ;⑵b 、c ;⑶2Fe 3++2I -=2Fe 2++I 2;S 2O 82-+2Fe 2+=2SO 42-+2Fe 3+;(离子方程式不配平不扣分)⑷a :2Al 3++4OH -=AlO 2-+2H 2O [或Al 3++4OH -=Al(OH)4-];b :稀硫酸、KMnO 4溶液;稀硫酸浸取炉渣所得溶液使KMnO 4溶3、(2009届广东省中山一中高三第二次统测)(12分)已知某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CuSO 4,少量的Ag +、Hg 2+以及部分污泥,通过下述过程可从该废水中回收硫酸铜晶体及其它物质。

2009届高三化学各地月考试题汇编:物质的结构和性质(2)

2009届高三化学各地月考试题汇编:物质的结构和性质(2)

2009届高三化学各地月考试题汇编:物质的结构和性质(2)1.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1s22s22p63s23p4;②1s22s22p63s23p3;③1s22s22p3;④1s22s22p5。

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A )A.第一电离能:④>③>②>①B.原子半径:④>③>②>①C.电负性:④>③>②>①D.最高正化合价:④>③=②>①2.镭的价电子排布是7s2。

下面关于镭的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C )A、在化合物中呈+2价B、单质使水分解、放出氢气C、氢氧化物呈两性D、碳酸盐难溶于水3.若某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4d15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该元素基态原子中共有3个电子B.该元素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C.该元素原子最外层共有3个电子D.该元素原子M能层共有8个电子4.(浙江桐乡高级中学高三化学10月)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

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合成:Al2O3 + N2 + 3 C 2 AlN + 3 C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在氮化铝的合成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2 mol AlN,N2得到3 mol电子C.氮化铝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D.氮化铝晶体属于分子晶体5.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5个区,以下元素属于P区的是:( C )A.Fe B .Mg C.P D .Cu6、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X与Y形成化合物时,X可以显负价,Y显正价B、在元素同周期表中X可能位于Y的右面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对应的酸性弱于于Y对应的酸性D、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小于X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7.下列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B )A.苯、己烷、四氯化碳B.苯、乙醇、四氯化碳C.硝基苯、乙醇、四氯化碳D.硝基苯、乙醇、乙酸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D )A、电子云通常是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的多少B、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C、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基态原子D.电负性可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9.关于乙醇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分子中共含有8个极性键B.分子中不含非极性键C.分子中只含σ键D.分子中含有1个π键10.构造原理揭示的电子排布能级顺序,实质是各能级能量高低。

铝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铝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铝及其化合物练习题丁继荣一.选择题:1.铝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的原因是()A.铝的活泼性差B.铝的还原性差C.铝与氧气不反应D.铝表面有氧化膜2.最不适宜于制作炊事用具的金属是()A.Fe B.Zn C.Al D.Cu3.氢氧化铝可作为治疗某种胃病的内服药,这是利用了氢氧化铝的哪个性质()A.酸性B.碱性C.两性D.氧化性4.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 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①NaHCO3 ②Al2O3 ③Al(OH)3④AlA.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全部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钠和冷水反应Na+2H2O=Na++2OH-+H2↑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H-=AlO2-+H2↑C.金属铝溶于盐酸中2Al+6H+=2Al3++3H2↑D.铁跟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6.取两份等量的铝粉,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在相同状态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是()A.1:1 B.1:2 C.1:3 D.3:27.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 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 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 再过滤, 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A.AlO2-B.Cu2+C.Al3+D.Mg2+8.有200mL氯化镁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其中c(Mg2+)为·L-1,c(Cl-)为·L-1。

要使Mg2+全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至少需加4mol·L-1NaOH溶液的体积为()A.40mL B.72mL C.80mL D.128mL9.向MgSO4和Al2(SO4)3混合溶液中, 逐滴加入NaOH溶液。

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上述反应的是(横坐标表示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 纵坐标表示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 ()全部转化成BaSO4沉淀,此时铝元素的主要10.把Ba(OH)2溶液滴入明矾溶液中,使SO-24存在形式是()A.Al3+ B.Al(OH)3 C.AlO-D.Al3+和Al(OH)3211.现有铝和过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样品,加入稀盐酸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c(Al3+)∶c(H+)∶c(Cl-)=1∶2∶8,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铝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A.3∶4 B.9∶32 C.9∶16 D.9∶812.X溶液滴入Y溶液和Y溶液滴入X溶液现象不同的是()A B C DX溶液MgCl2溶液MgCl2溶液AlCl3溶液AlCl3溶液Y溶液NaOH溶液氨水NaOH溶液氨水13.把一块镁铝合金投入到1 mol·L-1盐酸中,待合金完全溶解后,再往溶液里加入1 mol·L-1 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盐酸的体积为80 mLB.a的取值范围为0<a<50C.n(Mg2+)< molD.当a值为30时,b值为二.填空题:14.取铝锌合金溶于足量硫酸中,完全反应后收集到(标准状况)氢气,则由铝和锌分别产生的氢气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

2009届高三化学各地月考试题汇编:氧化还原反应(2)

2009届高三化学各地月考试题汇编:氧化还原反应(2)

2009届高三化学各地月考试题汇编:氧化还原反应(2)1、 (郑州二中09学年高三10月份月考 )(8分)市场销售的某种食用精制盐包装袋上有如下说明(部分):(1)碘酸钾与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配平化学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填于空白处):3KIO + KI + SO H 24 = 42SO K + 2I + O H 2(2)上述反应生成的2I 可用四氯化碳检验。

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32SO Na 稀溶液,将2I 还原,以回收四氯化碳。

①32SO Na 稀溶液与2I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②某学生设计回收四氯化碳的操作步骤为:a 、将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b 、加入适量32SO Na 稀溶液;c 、分离出下层液体。

以上设计中遗漏的操作及在上述操作中的位置是(3)已知:---+=+264232222O S I O S I 某学生测定食用精制盐的碘含量,其步骤为:a 、准确称取g 7.12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b 、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 溶液,使食用盐中3KIO 与KI 反应完全;c 、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L mol /100.64-⨯的322O S Na 溶液mL 0.20,恰好反应完全。

①判断c 中反应恰好完全依据的现象是②根据以上实验和包装说明,所测精盐的碘含量是 kg mg /答案:.(1)1、5、3、3、3、3 (2分)。

(2)①I 2+SO 32-+H 2O = 2I -+SO 42 - +2H +(2分);②在步骤b 后,增加操作:将分液漏斗充分振荡后静置(1分)。

(3)①溶液由蓝色恰好变为无色(1分)。

②20(2分)2.(郑州二中09学年高三10月份月考 ) (6分)(1)已知氢氧化铁可以被次氯酸钠氧化成FeO 4n -,当3.21gFe(OH)3参加反应时,反应中共转移了0.09mol 电子,则n 。

(2)根据上题推断结果,配平下列离子方程式:[ ]Fe(OH)3+ [ ]ClO - + [ ]OH -—— [ ]FeO 4n -+[ ]Cl -+[ ]H 2O(3)结合以上反应,推测FeO 4n -能与下列哪些物质反应(填序号) 。

高考化学试题汇编铝及化合物

高考化学试题汇编铝及化合物

目夺市安危阳光实验学校高考化学试题汇编:铝及化合物(1)1.(杭州儒林﹒育英高复学校第三次 )(8分)小苏打、胃舒、平达喜都是常用的中和胃酸的药物。

(1)小苏打片每片含0.5gNaHCO3,2片小苏打片和胃酸完全中和,被中和的H+是_______mol。

(2)胃舒平每片含0.245gAl(OH)3。

中和胃酸时,6片小苏打片相当于胃舒平___ _。

(3)达喜的化学成分是铝和镁的碱式盐。

取该碱式盐3.01g,加入2.0mol·L -1盐酸使其溶解,当加入盐酸42.5mL时,开始产生CO2,加入盐酸至45.0mL 时正好反应完全,则该碱式盐样品中氢氧根与碳酸根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2片小苏打所含NaHCO3的质量为1g,其物质的量为1g84g/mol=0.012mol,由HCO3-+H+===CO2↑+H2O,可知n(H+)=0.012mol。

(2)6片小苏打的物质的量为:3g84g/mol=0036mol,即中和的H+为0.036mol,而每片的Al(OH)3的物质的量为0.245g78g/mol=0.0031mol,由Al(OH)3+3H+===Al3++3H2O,所以Al(OH)3的片数为:0.0120.0031=3.8片。

(3)碱式盐中加入HCl,首先是碱式盐中的OH-和CO32-与H+反应生成H2O和HCO3-,所以n(HCO3-)=2.0mol·L-1×0.0025L=0.005mol,即n(CO32-)=0.005mol,H+与CO32-与HCl反应的H+的总物质的量为:2.0mol·L-1×0.0425L=0.085mol,所以n(OH-)=0.08mol,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1。

2.(江宁高级中学08~0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12月月考三校联考 )(8分)下图是一些常见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上海高三各地名校,化学月考试题分类汇编

上海高三各地名校,化学月考试题分类汇编

3 2CH =CH 22CH =CH 2 =CH —CHO A B C 上海2009高三各地名校化学月考试题分类汇编(有机化学基础1)1. “喷水溶液法”是最近日本科学家研制出的一种使沙漠变绿洲的新技术。

它是先在沙漠中喷洒一定量的聚丙烯酸酯水溶液,水溶液中的高分子与沙土粒子结合,在地表下30~50 cm 处形成一个厚0.5 cm 的隔水层,既能阻止地下的水分上升,又有拦截、蓄积雨水的作用。

下列对聚丙烯酸酯不正确的说法是( )A.单体的结构式为CH 2==CH —COOR B .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C.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D.没有固定的熔沸点2.胡椒酚是植物挥发油中的一种成分。

关于胡椒酚的下列说法:①该化合物属于芳香烃;②分子中至少有7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③它的部分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④1mol 该化合物最多可与2molBr 2发生反应。

其中正确的是 胡椒酚A .①③B .①②④C .②③D .②③④3.苏丹红一号(sudan 1)是一种偶氮染料,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它是由苯胺和2-奈酚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它们的结构简式如下所示:(苏丹红一号) (苯胺) (2-奈酚) ⑴ 苏丹红一号的化学式(分子式)为⑵ 在下面化合物A ~D 中,与2-奈酚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填字母代号)(提示:可表示为 )O OHCHO OH3A B C D⑶ 上述化合物C 含有的官能团是4、从某些植物树叶提取的挥发油中含有下列主要成分:OHN N NH 2OHH 2C CH 2CH 2CH CH CH 2(1)写出A 的分子式 。

(2)1molB 与溴水充分反应,需消耗 mol 单质溴。

(3)写出C 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H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已知:写出C 在强氧化剂条件下生成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

(5)写出A 与B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

5.最近,食品安全问题引起广泛关注。

2009届高三化学各地月考试题汇编:氮及化合物(2)

2009届高三化学各地月考试题汇编:氮及化合物(2)

2009届高三化学各地月考试题汇编:氮及化合物(2)1.(辽宁省沈阳二中2008—2009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a mol FeS与b mol FeO投入到VL、c mol/L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产生NO气体,所得澄清溶液成分可看作是Fe(NO3)3、H2SO4的混合液,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可能为( D )①(a+b)×63g ②(a+b)×189g ③(a+b)mol ④Vc-(9a+b)/3mol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2、(银川市实验中学2009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工业废气中的氮氧化物是主要污染源,为了治理污染,常通入NH3,发生NO x+ NH3→N2+H2O反应来治理污染.现有NO、NO2混合气体3L,用同温同压下3.5L NH3使其恰好完全转化为N2,则混合气体中NO、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B.2∶1C.1∶3D.1∶43、(银川市实验中学2009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同温同压下,在4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2种气体,它们是:①NO和NO2,②NO2和O2,③NH3和O2,④N2和H2现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1、V2、V3、V4,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V1>V2>V3>V4B、V4>V1>V3>V2C、V2>V3>V4>V1D、V4>V3>V1>V24、(银川市实验中学2009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分别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都降低B.都是常用的干燥剂C.都可以储存于铝制槽罐中D.和铜反应中都表现出强氧化性和强酸性5、(银川市实验中学2009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右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

挤压胶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A.CO2(NaHCO3溶液) 无色喷泉B.NH3(H2O含酚酞) 红色喷泉C.SO2(NaOH溶液) 无色喷泉D.HCl(AgNO3溶液) 白色浑浊喷泉6、(银川市实验中学2009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14分)实验室欲用下列装置和药品来制备少量的氮化镁(已知氮化镁易与水反应而水解)上图的实验装置中,A中是浓氨水,B中是生石灰,C中是干燥剂。

江苏2009高三各地名校化学月考试题汇编(镁铝及化合物2)

江苏2009高三各地名校化学月考试题汇编(镁铝及化合物2)

(3)如图,组装好仪器,接通开关 K,通电约 25min。在阳极生成氧化铝,阴极产生气体。 写出该过程中的电极反应式: 阳极 阴极
(4)断开电路,取出铝片,用 1%稀氨水中和表面的酸液,再用水冲洗干净。写出该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 。
13.{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 09 高三年级十二月 }镁/H2O2 酸性燃料电池采用海水作电解质(加入一定量的酸) ,下列说法不正确 ... 的是【AD 】 A.电池总反应为:Mg+H2O2=Mg(OH)2 B.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H2O2+2H++2e =2H2O

C.工作时,正极周围海水的 pH 增大 D.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 H+向负极移动 14.{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 09 高三年级十二月 }镁完全溶解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溶液 A 和 NO2、N2O4、NO 的混合气体,这 些气体与 2.24L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正好完全被水吸收。若向所得溶液 A 中加入 NaOH 溶液至恰好完全沉淀,将所得 沉淀过滤洗涤灼烧至质量不再变化,此时固体量为【 B 】 A.16g B.8 g C.40g D. 0.1mol
真空条件对制备金属镁来讲,可以达到的目的是: ① ② ⑶ 含镁矿物常见的有菱镁矿(MgCO3)、白云石和光卤石(KCl•MgCl2• 6H2O),其中 KCl•MgCl2• 6H2O 属于 (填序号) 。 A.纯净物 B.混合物 C.配合物 ⑷ 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①煅烧白云石 ; ②CaO•MgO 与 Si 的反应 。 答案⑴△H>0(1 分) ,升高温度 Mg 的产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2 分) ⑵①降低反应所需温度,节约能源(1 分) ②防止 Mg 被空气氧化(1 分) ⑶A(1 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届高三化学各地月考试题汇编:铝及化合物(2)1.(湖南长郡中学2009届高三第三次月考)把一块镁铝合金投入到1mol/L HCl 溶液里,待合金完全溶解后,往溶液里加入1mol/L NaOH 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NaOH 溶液体积变化的关系如下图A 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图A 图B 图CA .a 的取值范围为0≤a <50B .()()Al Mg n n 的最大值为2.5mol C .若将关系图改为B 图时,则a 的取值范围为80<a <90D .若将关系图改为C 图时,则a 的取值范围为75<a <902.(江苏省启东中学2009届高三10月调研测试)(8分)盐R 的化学式为X m Y n Z p (X 、Y 、Z 为三种不同离子),其组成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取两份等质量等浓度R 的水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Ⅰ.取一份R 的水溶液与过量的Ba(OH)2溶液反应,反应过程中生成白色沉淀,沉 淀量先增加后减少,最终剩余沉淀甲4.66g ,且甲不溶于稀盐酸;Ⅱ.取另一份R 的水溶液与过量的NaOH 溶液混合加热,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 体乙0.224L (标准状况),乙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据此回答:(1)写出R 和甲的化学式:R;甲 。

(2)另取500mL R 的水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所得沉淀与加入的NaOH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

则:①B 点处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②R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③BC 段表示的含义是 。

④CD 段表示的含义是 。

答案(1)NH 4Al(SO 4)2(1分);BaSO 4(1分)(2)c (Na +)>c (SO 42—)>c (NH 4+)>c (H +)>c (OH —)(2分);2mol/L (2分)NH 4+与OH —生成NH 3·H 2O (1分)Al(OH)3与NaOH 反应,沉淀逐渐溶解(1分)3.(江苏省启东中学2009届高三10月调研测试)(8分)下列框图中的每一个字母都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所有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其中B 、C 、G 、K 、L 都含有同一种元素。

B 、E 、F 、I 为单质。

常温常压下D 为液体,E 、F 、I 为气体,F 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C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晶体熔点高、硬度大,闪烁着晶莹的光泽。

这些物质之间有可能发生如下转化,其反应关系如图所示:(1) 写出E+F→D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主要是B 的化学式_______, E 在I 中燃烧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如上图所示,A 与C 两种固体混合后,加入液体D ,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K+G L 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H 2+O 2 2H 2O (2)Al 苍白色火焰(产生白雾)(3)2Na 2O 2+ 2H 2O = 4NaOH + O 2↑ Al 2O 3+ 2NaOH = 2NaAlO 2+H 2O(4)Al 3++3AlO 2-+6H 2O= 4Al(OH)3↓4.(江苏省启东中学2009届高三10月调研测试)将一定质量的镁和铝混合物投入200 mL 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 与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V 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A .镁和铝的总质量为9 gB .最初20 mLNaOH 溶液用于中和过量的硫酸C .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 mol ·L -1D .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 5.(12分)A ~I 分别表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且已知G 为主族元素的固态氧化物,A 、B 、C 、D 、E 、F 六种物质中均含同一种元素。

请填写下列空白:(1)A 、B 、C 、D 、E 、F 六种物质中所含同一种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第_______周期、第_______族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_____;(3)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_______;(4)写出反应③的电极方程式:阳极:_______________ _____ 阴极:____________ __________(5)从能量变化的角度看,①②③反应中属于△H <0的反应是___________。

(填序号)答案.(共9分)⑴第四周期、第Ⅷ族 共2分⑵8Al +3Fe 3O 44Al 2O 3+9Fe 共2分⑶ 2Al +2OH -+2H 2O =2AlO 2-+3H 2↑ 共2分⑷阳极:3O 22--6e -=3O 2↑;阴极:2Al 3++6e -=2Al 共2分(5)①② 共1分6. 用铝粉和四氧化三铁粉末配成的铝热剂,分成两等份: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反应,再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a L ;另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在同条件下生成氢气b L ,则a ∶b 为:A .1∶1B .3∶4C .4∶3D .8∶97.(哈尔滨五中2009届高三9月考) (6分)将1.05g 铝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固体无剩余。

再向其中加入50mL 1 mol·L 一1的盐酸,可恰好使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沉淀消失。

求原混合物中铝、过氧化钠各多少克?答案.解:有关反应为:2Na 2O 2+2H 2O=4NaOH+02↑2Al+2NaOH+2H 2O=2NaAl02+3H 2↑NaAlO 2+HCl+H 20=Al(OH)3↓+NaClA1(OH)3+3HCl 3+3HCl=AlCl 3+3H 20最终溶液中所含溶质为NaCl 、AlCl 3,设NaCl 、AlCl 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mol ,y mol ,则Na 202、Al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依题意有:mol ,mol 2y x g m g O Na m y x y x g y x 27.0)Al (8.7)(mol 01.0mol 02.005.0305.12778222==∴==⎪⎩⎪⎨⎧=+=⨯+⨯解出8.(哈尔滨五中2009届高三9月考)(6分)下图表示的反应关系中,部分产物被略去,已知1mol白色固体粉末X完全分解后,恢复到室温,生成白色固体A,无色液体B,无色气体C各1mol,E、X、G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X:G:D:(2)写出G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X+E→A的离子方程式答案.(1)X:NaHC03G:NaAIO2D:Al(OH)3(2)NaAlO2+C02+2H20=NaHCO3+Al(OH)3↓(3)HCO3-+0H一=CO32-+H209.(杭州儒林·育英高复学校9月考)(8分)A、B、C、X均为中学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副产物已略去)。

试回答:(1)若X是强氧化性单质,则A不可能是。

a.S b.N2c.Na d.Mg e.Al(2)若X是金属单质,向C的水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则B的化学式为;C溶液在贮存时应加入少量X,理由是(用必要的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表示)。

(3)若A、B、C为含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X为强电解质,A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成B,则B的化学式为,X的化学式可能为(写出不同类物质)或,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或。

答案(1)de(1分)(2)FeC13(1分);2Fe3++Fe=3Fe2+(1分)防止Fe2+被氧化(1分)(3)A1(OH)3(1分);NaOH(或KOH)(1分);HC1(或其他强酸)(1分);A13++3OH-=A1(OH)3↓(1分);A1O2- + H++H2O=A1(OH)3↓(1分)(其他正确答案可参照本标准给分)10.(杭州儒林·育英高复学校9月考)(10分)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D装置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2)若A为30%H2O2溶液,B为MnO2,C盛有氢硫酸(H2S)饱和溶液,旋开E后,C中出现浅黄色浑浊的现象,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A为浓盐酸,B为KMnO4,C中盛有KI淀粉溶液,旋开E后,C中的现象是;继续通气体于C 中,足够长的时间后,发现C 中溶液的颜色消失,这是因为在溶液中I 2能被Cl 2氧化为HIO 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4)若A 为浓氨水,B 为生石灰,C 中盛有AlCl 3溶液,旋开E ,足够长的时间后,C 中的现象是 ,C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该题图示装置有多种用途,请举一例(除题中之外)填空:A ,B 为 ;C 中盛 ,其目的为 。

答案.(共10分)(1)防倒吸 (1分)(2)2H 2S + O 2 == 2S ↓ + 2 H 2O (1分)(3)有气泡出现,同时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1分);6H 2O +I 2 +5Cl 2==2IO 3- + 10Cl - +12H + (1分)(4)有白色沉淀生成,Al 3++3NH 3.H 2O ==Al(OH)3 ↓+ 3NH 4+ (每空1分,共2分)(5)合理则给分(每空1分,共4分)11.(四川南充市2009高三9月考)将5.4 g Al 投入200 mL 2-1mol L的某溶液中有氢气产生,充分反应后有金属剩余,该溶液可能为( A )A .HCl 溶液B .24H SO 溶液C .3HNO 溶液D .2Ba(OH)溶液 12.(四川南充市2009高三9月考)A 、B 、C 、D 、E 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B 为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液体,它们之间有如下的反应关系:(1)常温下,若A 为气态单质,c 为非金属氧化物,A 、C 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相对分子质量E>D ,则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检验D 中阴离子所用试剂为: 。

(2)若A 为短周期的金属单质,D 为气态单质,C 溶液呈酸性或强碱性时,该反应都能进行。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若A 、c 均为化合物,E 为白色沉淀,c 为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写出E 可能的物质的化学式(写两种):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