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能互补有多能——空气源热泵+太阳能+水地暖系统
空气源热泵作为太阳能热水系统辅助热源初探

空气源热泵作为太阳能热水系统辅助热源初探摘要空气源热泵作为太阳能热水系统辅助热源,弥补了常规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缺陷,特别适用于充分利用太阳能的前提下,仍然需要大量使用辅助热源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两者有机结合,既可充分利用太阳能,又可节约辅助能源,最大限度降低运行成本,节省费用。
关键词空气源热泵太阳能辅助热源集热容积储热容积中图分类号:tk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简介空气能热泵热水机是继电、燃气、太阳能后的第四代热水器,用一度电可以获取4度电产生的热量,是一种非常高效节能的新型产品。
如果全国25%的家庭换用热泵热水机,一年就可节约电能约1420亿千瓦时(三峡电站2008年发电量才808亿千瓦时,相当于为国家建立了一个半的三峡电站;相当于节约了173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69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4.7万吨。
空气能热泵热水器以电能为工作能源,热源来自空气中热能,不存在任何污染;运行过程中水电完全隔离,靠铜管导热,使用绝对安全;工作过程主要热量由空气中取得,同时电热能也转换为热量,因此它加热同样体积热水所需费用非常低。
2优点太阳能集热系统的最大优势在于,在日照充足条件下,整个系统运行成本几乎为零,这也是在太阳能比较丰富的地区以太阳能作为生产热水主要能源的重要原因。
其缺点在于,当天气条件不利(如光照不足、夜间等情况)或者屋面可放置集热器面积有限时,只能依靠辅助热源进行加热。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与太阳能集热系统相比,最大优势在于只要室外环境温度在机组运行范围内(-10~50℃)就可以全天候直供热水,弥补了太阳能本身存在的缺陷;同时在相同条件下,机组占地面积远小于太阳能集热板的占地面积。
可见,空气源热泵作为太阳能集中热水系统辅助热源最大特点是,弥补了常规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缺陷,且其本身具有节能性。
因此,将空气源热泵作为太阳能集中热水系统辅助加热系统特别适用于太阳能较丰富、年平均气温在20~30℃地区,在充分利用太阳能的前提下,仍然需要大量使用辅助热源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如酒店、病房楼等需要24小时热水供应,且夜间热水用水量较大的建筑热水系统。
空气源热泵+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效益研究

空气源热泵+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效益研究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紧缺的日益严重,人们对清洁能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空气源热泵和太阳能热水系统是目前两种比较常见的清洁能源利用技术。
本文旨在研究空
气源热泵+太阳能热水系统在热水供应方面的效益。
空气源热泵是一种以空气为热源的热泵系统,它通过将室外低温热源转化为室内高温
热源来供给热水。
空气源热泵具有节能环保、安全可靠、安装方便等优点,可以有效地降
低热水供应过程中的能耗和环境污染。
太阳能热水系统利用太阳能的热能来加热水,可以在不使用传统能源的情况下提供热
水供应。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主要部件包括太阳能集热器、水箱、热交换器等。
太阳能热水
系统有着免费、清洁、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可以有效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能源消耗和
环境影响。
将空气源热泵与太阳能热水系统相结合可以充分利用两者的优势,进一步提高热水供
应的效益。
具体措施包括在太阳能集热器上设置辅助热源,当太阳能供热不足时,可以通
过空气源热泵提供额外的热能;利用空气源热泵的废热回收技术,将其余热能回馈到系统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空气源热泵+太阳能热水系统在热水供应方面的效益显著,可以有效地利用清洁能源,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该系统的设计和性能,以加强其在热水供应领域的应用。
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双热源联合热水系统的应用 吕露

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双热源联合热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之中有着一定的节能性和可靠性,其本身也是通过诸多先进技术的有机融合,以太阳能和空气源为运行基础,在不断联合后应运而生的全新技术体系。相比于传统技术,这种技术系统的应用每年能够节省百分之68以上的电能,能够使电力能源消耗得到全面控制,进而达到节能环保的作用,使人们日益增长的热水需求得到全面满足。然而,根据我们的调研分析来看,在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双热源热水系统的应用过程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而今后相关系统的发展方向也就在于去解决系统问题,提升用户体验和应用范围之上。首先要能够对系统内部和外部的特性参数加以深入分析,了解相关参数对系统运行能够造成的影响;其次,要能够在太阳能辐射强度、空调负荷和热水温度变化的情况之下,对系统工作状态加以调整和优化,并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最后要能够确保系统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做好试运行和运行性能测试工作,通过仿真系统的构建,对系统的内部特性和外部特性加以全面分析。除此之外,也要通过实际工作状况参数的输入,将多种测试结果与实际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了解到内部和外部运行参数对总体性能产生的影响,并以仿真测试要求为基础,对设计进行不断的优化与调整,从而达到提升系统节能效应的目的,确保系统的应用能够为使用者带来更加良好的体验,使其能够在应用过程之中获取更加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这也是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双热源联合热水系统在未来最为重要的发展趋势。
二、太阳能与空气双热源热泵热水系统的运作机理
(一)太阳能加热
在日照条件较为良好的环境之下,太阳能循环泵的作用需要系统控制器与太阳能热水器和集热器温度的有机融合,确保集热器能够对热量进行全面收集,并对换热器的热量加以输送[2]。
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双热源联合热水系统的应用

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双热源联合热水系统的应用摘要:近年来,各种能源应用形式频出,供能系统出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就是“从单一能源到多能源互补”,主要表现为太阳能与空气源、浅层地能、燃气、电、生物质能等能源互补使用。
而热泵技术是利用低品位可再生能源的有效方式,因而以热泵技术为基础的多能源组合供冷供热技术的发展已经引起广泛重视。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双热源联合热水系统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双热源联合;热水系统;应用前言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存在能流密度低,间歇性和不可靠性的缺点,但可以通过水箱将其热能蓄存起来。
将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通过蓄热水箱结合组成系统,在兼顾提供生活热水的同时,可以提高系统的蒸发温度,从而弥补空气源热泵和太阳能的不足,同时向用户供生活热水,解决寒冷地区冬季环境温度较低时空气源热泵制热能效比低的问题。
该系统与传统的使用电加热及单一空气源热泵供应生活热水系统相比,减少了能耗及对环境的污染,并且系统性能有较大的提高。
1、太阳能/空气双热源热泵系统设计1.1空气源热泵系统由于地域条件的限制,随着室外环境温度的变化,空气源热泵的制热量、能效比等也随之发生变化。
冬季制热时,空气源热泵系统的蒸发温度随室外温度的降低而下降,压缩机的制冷剂流量降低,导致系统的制热量降低,而用水热负荷随环境温度的降低而升高,当室外空气温度低于某一值时,系统供热量满足不了负荷要求,需要辅助加热。
反之,室外温度升高时,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制热量增大,但用水热负荷降低,即系统的制热量与热水负荷为负相关关系,这个温度值即为平衡点温度(见图1),其值取决于空气源热泵的制热性能,也决定了热泵容量及太阳能集热面积。
图11.2太阳能集热水系统太阳能集热系统由太阳能集热器,蓄热水箱及其连接管路和附件组成。
热水箱给用户提供生活热水,设计水温50℃。
1.3太阳能/空气双热源热泵供热系统设计系统(如图2)通过蓄热水箱将空气源热泵系统与太阳能集热器有机结合,水作为吸热介质在太阳集热器内通过单向流动吸收、输送太阳辐射能。
太阳能与多种热源互补(采暖+制冷+热水)系统简介

太阳能与多种热源互补(采暖+制冷+热水)系统简介生活热水供热和冬季热水采暖供热是许多地区不可或缺的基本的生活条件。
我国有70%的人口需要采暖越冬。
采暖耗热量占年生活总耗热量的90%。
我国能够享受城市热力管网或单位、小区局域集中采暖的家庭约占10%,而占90%的城市周边地区、县乡镇和广大农村的家庭基本依靠燃煤或土暖气供热采暖。
供热采暖是个巨大的热量消耗和供应市场。
太阳能显热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存在着因为地理位置、气温变换与昼夜更替产生的不稳定性影响,但太阳能又是强大的供热资源,一份能量换得一份热量,只要合理的科学的资源配置,就可以实现太阳能供热采暖应用。
第一次世界能源危机,欧美国家就开始了太阳热能供热采暖的应用,并已形成完善的技术体系。
房间温度每升高1℃要增加17%热耗;18℃标准室温和不同纬度,每㎡太阳能集热面积可以驱动3-10㎡建筑面积采暖,可以节省30-50%电或燃料。
太阳能供热采暖需要有互补热源。
夜间或阴雨雪或极端低温天气,太阳能不能满足供热时,需要有互补热源。
互补热源有电、燃气、燃煤等。
电热源设备是水循环电热采暖器;燃气热源设备是燃气壁挂炉;燃煤热源是热水采暖炉。
电是洁净能源,无污染、无明火、普及率高、电价适宜,容易实现安全与节电的自动化控制。
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城镇扩建的发展,未来5-10年将有数亿家庭乔迁新居而提供巨大的供热采暖商机。
而太阳能光电互补将是主要的供热采暖方式。
太阳能多热源互补供热采暖系统由太阳能集热器、互补热源设备和控制装置组成。
冬季制热水供热采暖,夏季可以制冷水,经风机盘管制冷风实现室内空气调节。
保温性能不达标的标准住宅,在气温-5℃、室温18℃条件下,采暖供水温度55℃、供回水温差10℃时,采暖循环水量为4.5Kg/h,需要提供的热量为190KJ;保温性能达标的标准住宅,在气温-5℃、室温18℃条件下,采暖供水温度55℃、供回水温差10℃时,采暖循环水量为2.5Kg/h、需要提供的热量为105KJ。
空气源热泵+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效益研究

空气源热泵+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效益研究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在能源利用方面,空气源热泵和太阳能热水系统被广泛认为是两种环保高效的系统。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这两种系统的效益进行研究。
一、空气源热泵的优势空气源热泵是一种以空气为热源的热水系统,通过压缩机对低温热能进行提升,达到加热水的效果。
它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环保节能:空气源热泵的能源主要来源于空气,不需要燃料燃烧,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的能源利用方式。
它的能效高,能够将低温的热能提升至高温,节约能源消耗。
2. 稳定可靠:空气源热泵的运行稳定可靠,不会受到季节和地域的限制。
无论是在寒冷的冬季还是炎热的夏季,空气源热泵都可以正常工作。
3. 节省空间:与传统锅炉系统相比,空气源热泵可以节省大量的安装空间,它的主要设备安装在室外,不占室内空间,对于有限空间的城市住宅来说,是非常理想的选择。
二、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优势太阳能热水系统利用太阳能热能对水进行加热,是一种绿色环保的热水系统。
其优势有:1. 节能环保:太阳能热水系统主要利用太阳能进行加热,不需要其他外部能源,因此是一种节能环保的热水系统。
它的运行过程中不会产生废气、废水等污染物,对环境友好。
2. 长期使用:太阳能是一种免费的能源,不需要额外的能源消耗。
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太阳能热水系统可以长期稳定地提供热水。
3. 维护成本低: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维护成本相对较低,一旦安装好后,基本上不需要进行其他额外的支出,相比其他热水系统具有经济性。
三、空气源热泵与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结合在实际的应用中,往往需要结合多种能源系统来满足不同需求。
空气源热泵和太阳能热水系统可以通过结合使用,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更高的效益。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能源互补:空气源热泵和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工作原理不同,可以相互补充,有效利用两种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2. 稳定性增强:太阳能热水系统受到天气影响,阴雨天气时供热能力减弱,而空气源热泵可以作为补充,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保证热水供应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联合采暖探讨(全文)

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联合采暖探讨(全文)摘要:太阳能作为一种能源和动力加以利用,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作为最清洁的能源之一,目前在我国,利用太阳能加热生活热水的技术相对成熟,使用率较高。
但由于太阳能具有分散性、不稳定性及效率偏低的缺点,在居民采暖使用方面发展缓慢。
结合太阳能存在的特点,需要选择另一种合适的热源,作为保证太阳能采暖系统正常运行的保证。
本文就空气源热泵作为太阳能辅助热源系统进行了分析,在设计匹配上同时考虑初投资及运行成本,尽可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的优势。
关键词:太阳能;空气源热泵;联合采暖中图分类号:TK511文献标识码: A我国大气环境形势日益严竣,冬季供暖时期尤为严重。
目前我国冬季采暖仍以燃煤锅炉为主要热源,冬季以臭氧、细颗粒物(PM2.5)和酸雨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格外突出,区域内大范围同时出现空气重污染现象的频次日益增多,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因此,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在冬季采暖中的利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幅削减污染物排放量,是改善区域大气环境的有效途径。
太阳能作为最节能、最清洁的能源,利用太阳能光热采暖是节能减排,减少雾霾的有效途径之一。
我国是太阳能光热产业大国,是世界上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但目前太阳能的利用还是偏重用于生活用热水的制取上,用于采暖还没有很大的推广。
太阳能光热具有普遍、巨大、无害、长久等众多优点的同时也具有集热器占地面积大、且分散性、不稳定性、初始投资高及效率偏低的缺点。
因此,需要积极的寻求一种节能环保的技术,与太阳能联合应用达到供暖的目的。
热泵技术无疑成为很好的选择。
其中,空气源热泵相对其他形式热泵,对场地、安装地区地质、地下水量等硬性环境条件没有过多要求,成为与太阳能光热采暖最佳的辅助热源。
一、太阳能+空气源热泵联合运行模式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是目前最先进、最节能的中央热水加热方式。
不仅可以满足生活热水需求,而且可以提高系统温度进行房屋采暖。
多能互补有多能——空气源热泵+太阳能+水地暖系统

多能互补有多能——空气源热泵+太阳能+水地暖系统
佚名
【期刊名称】《供热制冷》
【年(卷),期】2013(000)005
【摘要】在建筑能耗中,使用能耗约为建造能耗的15倍左右,而在使用能耗中又以采暖和空调能耗为最高,特别在北方寒冷地区,供暖能耗几乎占总使用能耗的35%。
因此,供暖系统的节能是建筑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领域。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采用了可再生能源,如地源热泵技术、水源热泵技术、太阳能热水以及空气源热泵技术,并取得了可观的节能减排效果。
空气源热泵技术可以不受地面环境和地质条件的限制。
在我国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的许多工程应用实践表明:该技术在冬季可提供50℃左右的低温热水。
【总页数】2页(P50-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832.2
【相关文献】
1.空气源热泵+太阳能+水地暖系统——新型建筑采暖方式 [J], 戴丽
2.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多能互补系统能效分析 [J], 徐嘉;李红旗;王东越;王景然;邓壮;谢鹏
3.多能互补供冷供热系统改造项目运行研究——地源热泵、太阳能及谷电蓄热系统的互补应用 [J], 刘权;赵丽丽
4.聚光太阳能与谷电储能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利用系统设计与应用 [J], 孙凤梅;司荣
仁;许磊;张荣广;孙婧平
5.一种节能的新型建筑供暖方式——空气源热泵+太阳能+水地暖系统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