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ppt

合集下载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课件(26张PPT)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课件(26张PPT)

2008,我们走向世界;2008,我们走向和平。

一、科技名著

作者 著作 价值

李时珍 《本草纲目》

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被译为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宋应星 《天工开物》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徐光启 《农政全书》农业百科全书,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
这场战争“使德国耗费了1500亿马克的财富,近200 万德国人葬身战场,连同被俘受伤的共达750万人,约占 全德人口的六分之一,损失惨重。1918年德国的民用工 业生产下降57%,农业收成减少50%,经济濒临崩溃”。
一战爆发后的90周年举办了2004年希腊雅典奥运会
“来自全球二百零二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告诉我们,运动超越 了 国家、政治、宗教和语言的界线,将我们团结在一起。我们需要 和平,我们需要容忍,我们需要友爱。”
双方转入阵地战。
1916年2月-12月法德展 开的一场会战。双方投入 兵力100万伤亡70万.被称 为“凡尔登绞肉机”或 “屠宰场”和“地狱”。
4、1917年美国参战
5、1917年中国参战
相关链接1: 中新社巴黎(2002年)三月二十九日电(记者蔚中):
正当法国华侨华人准备在清明节前举行盛大公祭仪式, 凭吊客死异乡的一战华工先烈时,法国拉罗舍尔市传来 消息:法国最后一位“一战华工”朱桂生,仙逝于拉罗 舍尔市的家中,享年一百零六岁。
他们承担了大量困苦之劳役,例如清除道路、修筑工 事营房、装卸船只、制造枪弹、在野战医院救护伤员、甚 至掩埋阵亡士兵和扫雷等。为英法在一战中取胜,立下汗 马功劳。
1917年8月14日,段琪瑞政府决定参加第一次世界大 战,正式对德奥宣战后,在法华工的一部分便持枪上阵, 作为士兵直接在前线参加战斗。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完整版)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完整版)

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
消极地站在旁边……而让他人
分割世界。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

斗争实质:争夺殖民地,争夺霸权。
矛盾表现: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
三大矛盾、两大集团形成示意图:
突尼斯问题


普法战争后果

争夺欧洲霸主



德 英 同
世界霸权 、殖民地问题




争夺巴尔干半岛

一战中德军的重炮
1916年)
战略主动权 转移到协约 国一方
第三阶段 美国参加对德作战
(1917— 中国等参加协约国作战俄国
1918年) 退出大战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一战以同盟 国的失败而 告终
小结:一战爆发的原因
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帝国主义 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
(根本原因)
两大军事集团的矛盾和 三国同盟:德、意、奥
出现这种情况 又会产生什么?
帝国主义 国家出现 矛盾会激烈 争夺殖民地
德国想要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
什么? 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
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
求阳光下的地盘。我们不能容
忍任何外国,任何外国的主神
德国要求重新分
向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
割世界,要求获 得更多的殖民地
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 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忍任何
1939年9月1日, 德国利用闪电战入 侵波兰,两天后, 英国与法国对德国 宣战。这标志着第 二次世界大战的正 式开始。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9月5日, 美国发表《中立宣言》,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1940年,德国发动“闪电”攻势。(4月9日攻占丹麦和挪威,5月 10日攻占荷兰、比利时、卢森堡、随后进攻法国。) 1940年5月10日,德军决定采用"曼斯坦因计划"完成了对丹麦、挪 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波兰、法国等西欧国家的侵略。 为了接着征服苏联,希特勒策划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在 1940年9月7日柏林签定完毕。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向英法宣战,战火烧到了地中海和非洲。 1940年6月22日,6月,德发起总攻,法国投降。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入侵英国的训令(海狮计划)。 1940年8月,德国航空兵开始对英国城市进行密集突击。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课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课件

突尼斯问题
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
意 (1)普林·西普的行为对塞尔维亚来说是维护民族独立的爱国主义行为;
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
这粒火星是( )
法国:争做欧洲大陆的霸主。
1882 1882 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
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帝国主义战争。 美国:捞取战利品,瓜分殖民利益。
第一次世界大战
学习目标
1、知道“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两大军事 集团,认识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2、了解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 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3、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一战给人类社会带 来的巨大灾难,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4、分析一战爆发的原因和性质,体会战争的残酷。
1904
4、萨拉热窝事件,引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法国:争做欧洲大陆的霸主。
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
同 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到协约国集团一方作战。
盟 德 世界市场 、殖民地、制海权 6、自19世纪以来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和对世界的支配地位受到了真正的挑战和动摇,开始于(

A.
国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与所占殖民地面积不成比例。
美国获得百年难逢的发财良机。
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
2、了解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1879
1907

1892

1907
协 约 国
巴尔干问题


1907年英俄签定协约
1879年德奥签定 同盟条约
英国制造 的“无畏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课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课件

8.请概括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 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帝国主义国家间 的矛盾凸显。为争夺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并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 界大战一触即发。
2.凡尔登战役:
(1)凡尔登战役发生在何时? 1916年
(2)参战的是哪两个国家的军队?历时多长时间? 德、法两国军队 历时10个月
2.通过本课学习,你对战争有哪些认识?
战争是残酷的,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 会影响经济发展。当国际争端和矛盾出现时, 最好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人类需要和平。
5.三国同盟的成员有哪几个国家?三国同盟是怎样形成 的?
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德国为了防止法、俄联手反德,与奥匈帝国结成军事 同盟,后来意大利也加入进来。1882年,由德国、奥 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正式形成。 德国是三国同盟的核心。
奥匈帝国是指1867年奥地利与匈牙利组成的帝国,范 围包括今天的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克 罗地亚等。

7.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有什么危害?
他们之间展开了疯狂的军备竞赛,局部冲突不断,大 战一触即发。
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集中在巴尔干地区。巴尔干地区 民族成分复杂。俄国支持塞尔维亚政府建立大南斯拉 夫国家,德国支持奥匈帝国控制巴尔干。1912年和 1913年,该地区连续发生战争,交战双方分别得到两 大军事集团的支持。
(2)参战的国家:
德国、
奥匈帝国 等国
俄、英、 法、意、 塞等国
目标导学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在哪里? 后来战场扩大到哪里?
战争爆发后,战争主要在欧洲战场上进行。在 欧洲战场形成了东线、西线和南线三条战线。 后来逐渐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完整版)第一次世界大战.ppt

(完整版)第一次世界大战.ppt

英德两国的矛盾
二、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
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就其 实质而言,说明了帝国主义重新
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组成国
三国同盟:德、奥、意(德国为核心)
(核心国) 三国协约:英、法、俄(英国为核心)
性质
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影响
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 界大战一触即发。
光下的地盘。”
结合课本思考:当时欧洲有关国家有 哪些利益要求?
压制法国,防止其崛起复仇,维护欧陆霸主地位
A德
重新瓜分世界,夺取世界殖民地
B 法: 复仇,夺回欧洲霸权。 C 英: 维护霸权、殖民地,维持欧陆均势 D 俄: 争夺巴尔干地区 E 奥匈:视巴尔干地区为其势力范围 F 巴尔干国家:反对外来奴役,争取独立
第一次世 界大战的导火
线是什么?
萨拉热窝事件
奥匈帝国皇储
斐迪南大公
奥匈帝国皇帝 佛兰茨•约瑟夫
刺杀斐迪南大公的爱国青年普林西比
普林西比在萨拉热窝刺杀斐迪南 大公后被捕。
当枪弹打穿斐迪南的脖 颈和他妻子腹部的时候, 随着两股鲜血的喷出,一 场把全世界都卷入的战争 开始了。
一、大战的爆发
说明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 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后起 的美国、德国赶上并超过了英法老牌国 家。这种不平衡导致资本主义各国的实 力对比发生了变化。与实力对比变化相 反,各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 占有状况未变,是按旧的力量对比划分 的。这样矛盾就产生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那么: 欧洲的哪里是战争一触即发的“火药桶” 为什么? 巴尔干半岛
是什么事件起了这种“火星”的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26张PPT)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26张PPT)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7—1918.11)
背景: 根本原因: 导火线: 爆发: 交战双方: 规模: 战役:
结束:
性质: 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 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 家美、德、俄、日、英、法等,相继进 入帝国主义阶段。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交 同盟国: 德国 、 奥匈帝国 等。 俄 ,塞尔维亚等 战 协约国: 英 、 法 、 (为了自身利益,望风使舵, 意大利 双 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 方 美国 、中国加入(1917年)
(美国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加速了一战的结束) 1.“一战”前期美国保持中立的目的是: 等待瓜分世界的时机。 2.“一战”后期美国参战的原因是: 争夺世界霸权。 (1917年11月俄国爆发十月革命, 建立苏维埃政权,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 年 背景: 根本原因: 导火线: 。(
月—— . 年
年 月)
月)
爆发(开始标志) :

月,

宣战。
规模:1)战场主要集中在 .后扩大到 、 和 。 交战双方: —— 。 2)新式武器飞机、坦克、毒气 。 3)先后有 个国家卷入战争。 (形容战争 战役(转折): 年的 战役,被称为“ ”。 的残酷性) (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结束: 年 月, 投降,以 的失败而告终。 性质: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 (依据是: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影响: 。
第一次世界大战
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1914.6.28) (导入框)(人物: 帝国王位继承人 夫妇)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课件(18张PPT)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课件(18张PPT)

马恩河之战 1914年9月初,德军同英法联军在巴黎北部 马恩河附近进行第一次大会战。双方沿着马恩河200公里的 战线上摆开阵势,进行了无数次短兵相接的战斗。参加这 一战役的双方军队超过150万人。经过5天的散兵战、白刃 战,伤亡各有25万人。德军防线被英法联军切断,两个集 团军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被迫后撤。双方开始构筑防御 工事,转入旷日持久的阵地战。德皇在大战开始时,曾得 意洋洋地对士兵说:“叶落之前,你们就会返回故乡了。 ”可是马恩河战役后,德军参谋总长毛奇向他报告说:“ 陛下,我们输掉了战争”马恩河之战,使德军想一举攻占 法国的计划成了泡影。
俄国十月革命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帝国 主义经济封锁和包围下,苏联积极在社会 主义建设道路上进行探索,虽然有过许多 不足和挫折,但还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基本上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在十月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下, 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高涨起 来,亚非的民族民主运动也蓬勃发展。各 国共产党纷纷建立,并成立了共产国际, 各国共产党成为共产国际的支部。
坚持从利国利民出发并一再敦促,终于使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答应先译《几何原本》一书(利玛窦口述,徐光启笔译)。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1、明北京城 学生概括明北京城的特点。(指导学生归纳紫禁城内建筑特色和明朝北京城布局特点的基础上,认识到其中包含着皇权至上的建筑设计思想。)

2、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余公里。
十月革命
苏联十月革命 节阅兵式
让我们共同呼吁和平,共同反对 战争,共同放飞美丽的和平鸽吧!

一、科技名著

作者 著作 价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共40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共40张PPT)

4、一战期间,英国一位战场记者向国内通讯社 发回战况报道, 他可以选择的快捷通讯工具有
①.有线电话
②.电报
【C】
③.电子邮件
④.无线电话
A. ①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②④
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根本原因)
2: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 权 (主要原因)
3: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形成 (具体原因)
4、萨拉热窝事件,引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直接原因)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开始标志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B】
2、1914年7月,德皇威廉二世借口“千载难逢 【C】 的机会”向塞尔维亚宣战。这个“机会”是指
A.三国同盟成立 B.三国协约成立
C.萨拉热窝事件 D.凡尔登战役
3、下列有关一战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源在于萨拉热窝事件
【C】
B.中国参加同盟国一方作战
C.战场上使用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新成果
D.正义的一方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一战中德军的重炮
一战英军的坦克
一战中投入使用的新式武器给对方以巨大的杀伤
一一战战中中德德军军的的潜飞艇机
请思考:
一战中大量新式武器如飞机、坦克、毒气 弹、远程大炮等均运用于战争,给双方及整个 人类带来巨大灾难!新式武器的出现说明了什 么的进步?它与战争之间有何关系?
我们应该运用科技 造福于人类!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 国主义掠夺战争。
尽管塞尔维亚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 权和独立而战 , 它所从事的战争具有正 义的民族解放性质 , 但这并不能从根本 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
一战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凡尔登战役
一战中德军的重炮
一战英军的坦克
一战中投入使用的新式武器给对方以巨大的杀伤
一战中德军的飞机 一战中德军的潜艇
阶段
战线 战役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1915--1916 1914
凡尔登战役 索姆河战役 日德兰海战
第三阶段 1917
美、中 等参战, 协约国 达27个
1918
(决定性) 西线: 马恩河 德 英法比 战役 东线: 奥匈、德 俄国 德国速决 战计划破 产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发展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各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
1870年
其它 德
13% 22%
1913年

32% 英国
其它 法 德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其它
26%
英 14%

6%

法国 美国 德国 10% 其它
23%
16%

38%
1870 — 1913年工业增长速 度(倍数)
(2)1915年-1916年为战争的第二 阶段,关键是1916年出现的三次大 型陆上战役和一次海战,使大战的 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3)1917年-1918年是战争的第三 阶段,在1917年中,美国参战加强 了协约国的力量,俄国爆发“二月 革命”和“十月革命”,退出帝国 主义战争,加速了战争的结束。
德国 投降 1918 .11

俄军夏季攻势 俄国退出 主动权转移 到协约国一 方
结果
参战目的:保住自己的债 权,打发战争横财,夺取 世界霸权,实现统治世界 野心
中立目的:等待时机,夺 取霸权,大发战争横财, 提供军火
美 国 参 战 借 口
1915年5月7日,德国潜艇用鱼雷击沉英国邮轮卢西塔 尼亚号。百余名美国乘客和社会名流丧生,为 1917年4月 美国参战的借口。
同盟国
德奥参战
7 月 大 战 爆
德奥同盟国
帝国 性 主义 质 掠夺 战争
导火线
焦点 巴尔干
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
战争 越出 欧洲 范围
协约国
英法俄 参战

塞、比、意、 日加入协约国
塞尔维亚虽具有 民族解放的性质
不能改变 整个战争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影 响下,帝国主义国家围绕着争夺霸权和殖 民地,展开激烈的斗争。帝国主义的矛盾 和冲突导致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最终引 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争削弱了 帝国主义,战争引起了革命,人类历史从 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萨拉热窝是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首府。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在 其吞并不久的波斯尼亚邻近塞尔维亚的边境地区,进行军事演习,以塞尔维 亚为假想敌人。6月28日是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联军在1389年被土耳其军队打 败的日子,演习选定在这一天是具有挑衅意义的。奥匈皇储斐迪南大公亲自 检阅了这次演习,演习结束后,斐迪南大公返回萨拉热窝市区时,被塞尔维 亚青年17岁的中学生普林西普击中毙命。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德、 奥匈帝国立即以此作为发动战争的借口,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事件 遂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材料:英 德 法 美 比 较 表 二 项目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3 1

2 4答: ①表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国家实力与所占殖民地面积出现了不成比例的现象, 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②这一问题会产生什么影响?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激化
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
1、大战的爆发 2、大战的经过
( 1 )、两条战线
( 2 )、三个阶段 ( 3 )、四大战役
西线从北海 往南延伸到 瑞士边境, 在这里是英、 法对德作战。
东线北起波罗 的海,南至罗 马尼亚,由俄 国对德奥作战
萨拉热窝
(1) 1914年是第一阶段,马恩河等 战役致使德国速决战的计划破产。
想 一 想
为什么说第一次世界大战 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战争呢?
第一次世界大战概况表
战争历时 4年零3个多月(1914/7/28——1918/11/11) 参战国家 31个(协约国27个,同盟国4个) 战争范围 14个国家的400万平方千米以上土地 卷入人口 超过15亿 参战人员 7000多万 伤亡人员 3000多万 经济损失 3400多亿美元
5、不以战争解决争端。
在《中国通史资料选辑》里描述了这样的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历时四年,31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 争,占当时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三。双方动员兵力达889师, 共计7400万人。大战中死亡人数达1000多万人,受伤 2000多万人,其中700多万人成为终身残废。所有参战国 的直接战争费用达3000多亿美元。因战争造成的经济损 失更无法计算”。 这场战争“使德国耗费了1500亿马克的财富,近 200万德国人葬身战场,连同被俘受伤的共达750万人, 约占全德人口的六分之一,损失惨重。1918年德国的民 用工业生产下降57%,农业收成减少50%,经济濒临崩 溃”。
加速一战结束的事件:
1.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参加协约 国; 2.中国也参加协约国方面作战;
3.各交战国发生革命运动 4.1917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
1、大战的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 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尽管 塞尔维亚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 而战,它所从事的战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 放性质,但这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 的非正义性.
布置作业
研究性学习
材料一:2003年3月20日凌晨,未经联合国授权,美英 向伊拉克开战造成许多伊拉克平民死亡,伊拉克人民生活在 战争痛苦之中。
材料二: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说,美国未经联合国授权 对伊动武,是联合国58年来受到最大的挑战,也是人类和平 受到的严重威胁。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美英未经联合国授权,擅自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他们 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谈谈认 识。
(帝)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根源: 实质: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表现: 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

德 奥
突尼斯问题
普法战争后果 争夺欧洲霸主
法 英

世界霸权 、殖民地问题
争夺巴尔干半岛
2、具体原因: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三 国 同 盟
1882年
突尼斯问题
普法战争后果

1904
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
英法联军同德军展 开一场会战英军首 次使用了新式武器 坦克 索姆河战役 马恩河战役 英法联军同德军展开 一场大会战,双方投 入兵力达150万,结果 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 产双方转入阵地战 法德展开的一场会 战双方投入兵力100 万伤亡70万.被称为 “凡尔登绞肉机” 日德兰海战 英德两国海军在日 德兰海面上展开一 场海战。结果德国 没有打破英国的封 锁



1 3
德 法
1.9 3 4 4 2

8.1 2 1
1.3 4.6
187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第二次科技革命后,美德发展迅速的 原因: 美德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善于采 用新技术、新设备,起点高、发展快。
英法发展缓慢的原因:英法是老牌的 资本主义国家,过多依赖殖民地,资 本大量输出,国内技术设备相对落后, 不及时采用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不 重视技术革新。
拒绝战争
珍惜和平
认识:1、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应反对战争,维护和平, 关爱人类 2、应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恐怖主义。 3、加强团结合作,发展本国经济。
4、树立振兴祖国信念,努力学好文化知识。
如何避免战争? 1、建立强有力的国际协调机构,协调国际关系。 2、人类不需要战争,爱好和平的人们团结起来,制止战 争,共同发展。 3、各国应重视本国发展,促使世界多极化形成。 4、推动区域集团化发展,使地区在政治经济上向一体化 迈进。
③矛盾的实质是什么? 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
项 目 英 1 1.3 3 1 法 2 德 4 美 3 8.1 1 5
19世纪中期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9 4.6 4 2 2 4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争夺欧洲霸主
德 奥
世界霸权 、殖民地问题
英 俄
1879年 争夺巴尔干半岛
1907
1 8 9 2
三 国 协 约
两大军事集团 的最终形成

同盟国 德 奥 意

协约国 英 法 俄




美 退出
奥斯曼土耳其与巴尔干各国的矛盾 奥匈帝国与土耳其的矛盾 奥匈帝国与巴尔干各国的矛盾 列强之间的矛盾
火药桶
3、直接原因: 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的 结 束
失布月一 败投,九 宣降德一 告。国八 结第发年 束一生奥 。次起匈 世义帝 界,国 大十瓦 战一解 以日, 同,同 盟德年 国国十 的宣一
福煦将军的车厢——《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字处
2、大战的影响
• (1)见书134页 • (2)世界格局发生变化,造成欧洲的衰落和美日的 兴起。( 战争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俄德奥匈 帝国垮台,英法意遭到削弱。奥斯曼帝国解体。) • (3) 战争引起革命。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世界上第 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是这次战争另一个最大的 战果; • (4)战争促进了世界各地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如中 国五四运动。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和亚非拉民族 解放运动出现新高潮。 • (5)一战后国际格局发展变化,形成凡尔赛-华盛顿 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