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之路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玄奘之路观后感

玄奘之路观后感

玄奘之路观后感本文是关于观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玄奘之路观后感(一)用了4天时间看完《玄奘之路》这部12集纪录片,从开始的好奇到后来的震撼,已经不是简单能用一句两句话概括了,干脆为它写篇日志吧。

知道这部纪录片是这次演出结识了着名朗诵艺术家徐涛,火车上他推荐我看这部他解说的这部纪录片,正巧这周值班,漫漫午后无事可做,便开始看了起来。

整部纪录片以玄奘法师撰写的《大唐西域记》为主,从人文、地理、历史和现状4方面来述说这段历史行程,以玄奘西行取经的过程为重点叙述了他一生的同时,又简单概述了他一路的经历和见闻,还阐述了佛教的发展史,把人的思绪带入1000多年前的唐代,复原了当时西域的风土人情,还根据《大唐西域记》里当时的人文地理结合现状现况来讲解,使简单的一段西行取经又东归的行程变得生动、立体起来,无论是佛教徒还是喜欢地理、历史的观众来说都会有特别的意义!玄奘能够活着从大唐偷渡、走到印度那烂陀寺绝非偶然,也不是仅凭运气,还有自己的智慧和信仰。

没有智慧,他就不会说服他的第一个胡人徒弟带他偷渡、说服他放过自己而没有被他灭口,没有智慧,他早就惨死在焉耆土匪的刀下,没有智慧,即使到了那烂陀寺也会因为辩经辩不赢对手而死去,没有智慧,即使取经返回大唐也会因为当年偷渡的行为而获死罪……每逢遇到困难,他都用自己的智慧机智地化解了,而又是因为他有坚定地信仰来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支撑着他,达到他的目的、获得他想获得的知识。

从他28岁西行印度到回到大唐一共19年,19年他已从青壮年变成中年人,完成这一切得需要一个人有多么强大的内心?看片子的时候,我无数次想回到那个年代做一个唐朝人,无数次想跟随玄奘西行,哪怕受尽那九九八十一难也值得,玄奘法师,他身上一定有很强大的人格魅力和极其渊博的知识,我这个皈依弟子对于佛教的了解连皮毛都没有,惭愧至极。

下次去西安,一定要再去大雁塔看看,此生要有机会,一定走下玄奘之路!玄奘之路观后感(二)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典型的实用主义者,在感性与理性之间进行着思考和生活,缺乏幻想和想象。

关于大唐玄奘观后感(通用13篇)

关于大唐玄奘观后感(通用13篇)

关于大唐玄奘观后感(通用13篇)大唐玄奘观后感篇1五四青年节那天,我赶上末班车,邀友人到电影院看大唐玄奘。

走进电影院,空旷的大厅,除了我们一行4人,其他观影人寥寥无几。

我想一部与宗教有关的电影,在缺乏信仰的社会里,问津者少是不足为奇的。

但作为一个对佛学越来越感兴趣的人,我却是带着无比景仰的心态走进电影院的,期待一代伟大僧人的生平事迹,去顶礼他的光辉人格,并增进对佛学的领悟力。

影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讲述了玄奘法师,西出长安历经艰难险阻到达天竺国,取回真经,并带回长安翻译传播的故事。

在长达两个小时的观影过程中,我没有激情澎湃,更没有被点燃智慧思绪纷飞的情况,连准备好的纸巾也未派上用场。

走出电影院,我有一种落寞的感觉。

为什么如此好的题材却拍不出我心目中的味道?我不是专业的影评人,没有资格对电影制作提出专业意见。

但作为普通观众,我应该有资格问问导演这部电影到底想要表现什么?突出什么?既然是一部人物传记类型的电影,刻画人物的个性品质就应该是这部电影重中之重。

历史上的玄奘法师,不畏艰难险阻,跨越千山万水求取真经。

毫无疑问,他除了是一个意志坚强、坚韧不拔之人,更应该是一个有坚定信仰,心怀天下大慈大悲之人。

在创作的时候,我想导演必定也应思考诸如以下的问题:法师他独自一路西行,都遭遇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化解?内心又有什么样的情感变化?他遇见了哪些人,他们各自的命运是否因为这样的交集而产生过影响?他可曾遇到过意志动摇之时?又是什么支撑着他继续前行?这样的经历对他关于佛学、人生的理解又有什么样的帮助?一个好的导演,电影就是他内心世界在幕布上的投射。

他一定会精心挑选素材,努力向观众传达他对一些问题的思考与见地。

可纵观全片,说实在的,《大唐玄奘》的导演让我十分怀疑它的立意和取材能力。

导演花了很多时长交代法师经过的路线,并用许多笔墨描绘法师在途中遇见的形形色色的人们。

透过这些表层的故事线索,我理解到取经确实不易,不易来自于人为的阻挠。

玄奘西行之路观后感

玄奘西行之路观后感

玄奘西行之路观后感《玄奘西行之路》是一部以历史事件为背景的电影,讲述了唐代僧人玄奘西行求法的故事。

电影通过玄奘的西行之路,展现了他的坚定信仰和不畏艰险的精神,给观众带来了深刻的触动。

电影以玄奘西行为线索,还以一幅卷轴式的长镜头串联起整个故事。

从玄奘离开长安,开始走上西行之路的那一刻起,观众就跟随着他的足迹,走进了一个神秘而陌生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玄奘遭遇了许多的困难和磨难,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

他与悟空、八戒和沙僧组成的西行团队,经历了无数次的生死考验,最终到达了目的地取得真经。

整个过程中,玄奘用坚强不屈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克服了一切阻碍和困扰,为后人留下了一段佳话。

电影中的每个角色都很有个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玄奘是一个有着坚定信仰的人,在遭遇困难和磨难时,从不向命运低头,始终相信自己能够完成使命。

悟空是一个精力旺盛且机智聪明的猴子,他尽自己的全力保护玄奘,从而纾解了整个团队的压力。

八戒是一个贪吃爱玩的猪精,虽然有些愚笨,但始终忠诚于玄奘。

沙僧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骑着一匹神马一直陪伴着玄奘。

电影中的画面非常唯美,悠扬的音乐也很动听。

无论是大漠孤烟,还是山水相随,每一幕都让人陶醉其中。

尤其是电影中出现的猪八戒赛龙舟的一场戏,场面壮观而宏大,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虽然《玄奘西行之路》是一部历史电影,但它的主题却是永恒的。

影片通过讲述玄奘的故事,表达了人的意志和信仰的力量,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和险阻。

在我看来,这个电影传达的信息是深刻而具有启发性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只有坚持信念和奋力拼搏,才能取得成功。

总之,电影《玄奘西行之路》是一部很有观赏性和思考性的作品。

它通过一个历史人物的经历,传达了对信仰坚定和毅力的追求。

观众在欣赏影片的同时,也受到了一些教育和启发。

这部电影不仅告诉我们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还让我们意识到只有坚持和努力才能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玄奘之路观后感

玄奘之路观后感

玄奘之路观后感提起玄奘,可能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西游记》里那个有点迂腐、耳根子软的唐僧。

但当我真正深入了解了历史上真实的玄奘,观看了有关他的纪录片《玄奘之路》后,内心受到的震撼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纪录片中的玄奘,没有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的陪伴,没有各路神仙的帮忙,他孤身一人,带着对佛法的虔诚和对真理的追求,踏上了那条充满艰难险阻的西行之路。

他所面临的困难,是我们这些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难以想象的。

茫茫大漠,漫天黄沙,水源稀缺,方向难辨。

玄奘就那样一步一步地走着,每一步都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他不知道前方还有多远才能走出这片沙漠,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下去,但他的眼神中始终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在穿越沙漠的时候,玄奘不小心打翻了水袋。

要知道,在沙漠中,水就是生命啊!那一刻,玄奘的内心该是多么的绝望。

他望着那空空的水袋,脸上露出了无奈和痛苦的神情。

我仿佛能看到他干裂的嘴唇,听到他沉重的喘息声。

但是,他没有放弃,他咬着牙,继续前行。

他白天顶着酷热的太阳,夜晚又要忍受寒冷的侵袭。

每走一段路,他都觉得自己的身体快要支撑不住了,可他心里想着的,是远方的那座佛塔,是他梦寐以求的真经。

一路上,他还遭遇了强盗。

那些强盗可不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还能跟你讲讲道理。

他们凶神恶煞,只想着抢夺财物,甚至要取人性命。

玄奘面对这些强盗,没有丝毫的畏惧。

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说服了强盗,让他们放过了自己。

我想,那一刻的玄奘,身上一定散发着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力量。

经过了无数个日夜的奔波,玄奘终于到达了他心中的圣地——印度。

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佛法,与各地的高僧交流切磋。

他的勤奋和聪慧,让他在印度声名远扬。

然而,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

学有所成之后,他毅然决定带着真经回国。

这一路上,又是一番艰辛。

当他终于回到长安的时候,全城的百姓都出来迎接他。

那一刻,他眼中闪烁着泪花。

他知道,自己这一路的辛苦没有白费,他终于为大唐带回了宝贵的佛法。

西游记玄奘出世读后感

西游记玄奘出世读后感

西游记玄奘出世读后感《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其中,玄奘出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章节,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功德圆满的故事。

这个故事给了我很深的感悟,让我对人生、信念和坚持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西游记》中,玄奘是一个非常有信念和毅力的人。

他为了取得真经,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几经波折,最终取得了真经。

这让我深深地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有信念,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和困难,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成功。

这种精神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

另外,玄奘师徒四人的奋斗精神也给了我很大的鼓舞。

在取经路上,他们不仅要面对各种妖魔鬼怪的袭击,还要面对种种艰难险阻,但他们从未放弃过。

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不断地努力奋斗,才能取得成功。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不放弃,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取得成功。

最后,玄奘师徒四人的故事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信念是人生的动力。

在取经的路上,玄奘师徒四人始终坚信自己的目标,坚信自己一定能够取得真经。

正是这种坚定的信念,才让他们能够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

这让我深深地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取得成功。

信念是人生的动力,只有坚定的信念,才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通过阅读《西游记》中的玄奘出世这一章节,我深深地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取得成功。

这种精神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

希望我们都能够像玄奘师徒四人一样,坚定信念,坚持不懈,勇往直前,最终取得成功。

玄奘之路观后感

玄奘之路观后感

玄奘之路观后感最近看了一部关于玄奘西行的纪录片,感触颇深。

说起玄奘,大家可能最先想到的是里那个有些懦弱、老是被妖怪抓走等着徒弟们来救的唐僧。

但真实的玄奘,远比小说里描绘的要伟大和坚韧得多。

纪录片里,那漫漫的西行之路,漫天的黄沙,恶劣的气候,还有那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出现的强盗劫匪,每一样都足以让人望而却步。

可玄奘,就那么一步一步地走了下去。

我仿佛能看到他独自一人,牵着一匹瘦马,背着简单的行囊,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艰难前行。

烈日当空,脚下的沙子被晒得滚烫,每走一步都像是踩在火上。

汗水不停地从他的额头流下,浸湿了他的僧袍,可他的眼神却始终坚定,望着前方,没有丝毫的退缩和犹豫。

那时候的他,该是多么的孤独和无助啊。

没有手机可以导航,没有汽车可以代步,甚至连一口干净的水都可能是奢求。

但他心中有着对佛法的执着追求,有着弘扬佛法、普度众生的信念,这信念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

记得有一个片段,玄奘在穿越沙漠的时候,不小心打翻了水囊。

在那荒无人烟的地方,水就是生命啊!他绝望地看着地上迅速渗入沙子的水,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懊悔。

那一刻,他或许也想过放弃,想过回头。

可是,最终他还是选择了继续前行,凭借着坚强的意志,硬是走出了那片死亡之海。

还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伙强盗。

强盗们可不管他是什么高僧,只想抢他的财物,甚至想要他的性命。

玄奘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平静地与强盗们交流,讲述自己西行的目的和意义。

也许是他的真诚和坚定打动了强盗,最终强盗们放过了他。

当他终于到达印度,那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

他在印度潜心学习佛法,与当地的高僧交流辩论,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造诣。

学成之后,他又带着珍贵的佛经踏上了归程。

这一路,他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可他从未放弃。

他的坚持和勇气,让我深感敬佩。

想想我们自己,生活中遇到一点点困难就叫苦连天,工作上有一点压力就想逃避。

和玄奘相比,我们真的太脆弱,太不堪一击了。

玄奘的西行之路,不仅是一段求法的旅程,更是一次对心灵的洗礼和对意志的考验。

大唐玄奘观后感心得(精选5篇)

大唐玄奘观后感心得(精选5篇)

大唐玄奘观后感心得(精选5篇)大唐玄奘观后感心得篇1对于唐僧也许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孙都是通过《西游记》这部电视剧印入自己的脑海的,而我们却不是所有人都读过原著,更不是所有人都研究过玄奘的生平传记。

所以我们心里面住着的唐僧也许就是那个曾经会无数次念紧箍咒折磨孙悟空的老和尚。

但是今天我想说的就是玄奘,一个从电影的角度走进我们心里的追求佛法的僧人,一个把众生挂在心间的大师,一个把信念当做人生苦苦追寻的执念圣贤。

抛去佛法诠释,我只想在这里说说我自己看这部影片之后的感受,毕竟还有曾经的一些经历可以揉进文字里,继续慢慢咀嚼。

也许我永远不会遁入空门,但是我却已经开始喜欢佛法禅悟。

这样,我也是一个对自己和亲朋古旧继续施爱的俗人。

真实的玄奘取经没有众多徒弟的保护,也没有所谓的大唐皇帝的圣旨,只是玄奘的心中有这样一个信念,一定要到佛国去,去亲吻佛祖的菩提之根。

这也许就是一个真正痴迷于佛法,把心交给众生的僧人的理想。

身临其境,仿佛见到了佛陀。

这是电影里的一句台词,又何尝不是我们生活的一种真谛禅语。

佛陀不一定真的就是佛祖,而那身临其境的“境”也不必要非得是佛法宏音绕耳熏染的清净。

我们所要达到的理想,追求的梦想终点又何尝不是心中的佛祖。

而我们要达到这样的终点势必要经历一番辛苦的努力执着,跨过无数次的跌倒和伤痛,我们才会真的身临其境,也真的会明白一切生活的经历原来都是取经的过程。

只不过,有的人在刚开始的时候,就把心里的那个经念歪了,或者隐藏了,或者杀戮了。

又有多少人正是因为自己的执着才取得了心中的真经,见到了佛祖,彻底完成了身临其境。

于是,在这些人的心中就绽开了一朵纯洁无染的莲花。

再回到电影中的片段,我们看到了玄奘克服了种.种阻挠,终于达到了自己的“境”,见到了自己的“佛祖”,于是他可以笑着面对众生,名正言顺的回国传法弘佛。

我们又是怎么看待玄奘途中所遇到的那些坎坷?一个人的寂寞,如果不能走进他的内心,谁会懂?一个人的执着,如果不是与他一起前行,谁会知?一个人的拯救,如果不是昼夜的灵魂对话,谁会明?一个人的诱惑,如果不是心如磐石,念向佛祖,谁会静?原来这些许的感悟又怎么是我们这些肉眼凡胎能轻松品味的呢!心中的佛就需要克服那些扰乱身心的妖魔,才可以真正成佛。

观《玄奘之路》有感

观《玄奘之路》有感

观《玄奘之路》有感观《玄奘之路》有感(通用7篇)观《玄奘之路》有感篇1一座座寺院奏起一声声梵音,一点点翰墨回城一部部佛经。

烟雨浩渺,佛号经声,法像莲座,宝相庄严。

在这万千宝刹,无尽伽蓝间,似有一位虔诚的僧人,迈着小而坚定的步伐,向璀璨的西方缓缓行去。

他,就是玄奘。

当他第一次肃穆庄严地走向净土寺时,心中一定早已明了他一生的道路。

稚气未脱的脸上却镶着一双坚定不移的眼睛。

当他第一次向着宏大精妙的佛像行礼时,冥冥之中一定有着一盏明灯,引领着他一步又一步行在佛法的大道上。

他十分清楚自己将走向哪里,追寻什么。

他知道自己将在一座又一座宝刹伽蓝间穿梭往返,将佛法弘扬远大。

他一遍又一遍深究钻研,确实感理论不精,翻译不确。

他决心独自踏上去往那烂陀寺的路,为大唐的佛教做出贡献。

他带着行囊,牵一匹瘦小的枣红马,独自一人行至神秘的西域。

他曾受到热情款待,被敬为上宾,奉为圣师;他曾受尽捉捕打劫,终逃过一劫,死里逃生。

他曾在炙热荒凉的沙漠中迷失方向;他曾在冰封千里的雪山上受尽严寒。

他曾费尽心思从国王的领域脱身,他曾虔诚念佛自野人的地盘出逃。

万般艰险,几次诱惑,都没能使这位虔诚的僧人停下西行的脚步。

西行路上,远眺西方,他看到的是光辉闪烁下的佛法真言,是风沙掩映下的西行大道。

他心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佛理,如一盏熠熠生辉的明灯照亮西行之路。

在那烂陀寺,他受到了极为热烈的欢迎。

他师从名门,刻苦学习。

他漫步过一座座高大的佛像,他游行至一处处绝美的佛地。

他与高手切磋辩经,为弟子谈佛讲学。

他的博学为他赢得了无上的荣誉。

他常常眺望东土大唐的方向。

他知道这里远不是他的终点。

取得真经,弘扬佛法,造福大唐,才是他最初的心愿。

又一次辗转,他回到了故土。

帝王与他以权力,金钱,劝他还俗。

但他一次又一次拒绝。

他心中只有最纯粹的佛法。

在弘福寺,他组织译经。

在晨光熹微的黎明,在薄雾初开的上午,在日上三竿的午后,在月下梢头的傍晚,他都安定祥和的端坐桌前,就着一盏荧荧的灯,小心翼翼地阅览着一片片贝叶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玄奘之路心得体会
秀水乡田坝小学---张彪在2014年7月28日至8月3日,有幸参加由北京戈友公益援助基金会发起的第四届好校长成长计划活动,培训共为7天,由两个模块组成,分别为玄奘之路戈壁徒步穿越体验及瓜洲县举办的好校长课堂。

在戈壁徒步穿越中,度过了难忘的四天三夜,徒步总计100公里,经历了烈日风沙的洗礼,并将理想,行动,坚持的成功理念深深植入内心。

在后期的好校长课堂模块,得以与名校商学院的名教授导师畅谈,共同探讨教育理念及治学实践,以期调整教育管理岗位上的定位,不断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在参加玄奘之路以前,我认为人生最大的满足就是心灵的富足,是一种生命的追求,于是我用潜心读书来充实心灵。

走完玄奘之路,赫然发现,读万卷书,还需行万里路,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

“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我知道了怎样更好地去爱我们的学生,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

行者路无边,心灵无疆界。

走在路上,才能感觉生命的坚韧,放下一切,才能感受心灵的强大。

走玄奘走过的路,就是告诉自己如何使内心
达到平和、自在、满盈的状态。

玄奘归来的这些日子里,心里一直很自豪。

逢人便会很自然地说起那四天徒走沙漠的经历,熟悉的人都对我说:“你真行!”。

说真的,我自己也觉得自己真行,此番沙漠之行,心灵更丰盈,精神更强大,正应了那句广告语“我的能量超乎我想象!”玄奘之路带来的是自我的突破,团队的磨合!我与队友一起经历雨雪风沙,一起体验喜怒哀乐,一起见证奇迹,一起迈向终点。

我的玄奘之路就这样走过,那四天里,不洗澡帐篷依然睡得香甜温暖,不涂脂粉拍出来的容颜依然最美。

能够如此,皆因了心中那份正念以及行走中的那份坚韧。

所经历的一切皆令我感动,感动于队友的扶携、感动于所见的各种戈壁奇观,感动于心灵的震撼、感动于生命的存在、感动于当下所体验的所有感动。

求精神的解放和心灵的自由,这是最高层面的生命抗争!玄奘之路让我真正去践彻了这一追求,收获了佛法,我想说,走完戈壁,我已如数收获了我的人生法则:“理想-行动-坚持”的玄奘精神,将成为我终生践行的理念
今后我会将在这里学到的新知识尽快地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运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去,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及时地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努力学习同行们的学习态度,求知精神,协作能力,加强平时的学习、充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一定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
中去,让培训的硕果在职教事业的发展中大放光彩。

这次培训内容丰富,水平高,充溢着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阐释,充满了教育智慧,使我们开阔了眼界。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使自己具有所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

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

为了我们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也为了我们自己,我会时时处处都要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并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有目的地总结教育经验,反思教学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工作中起到带头作用。

2014年8月2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