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自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预掘回撤通道技术及实践

合集下载

容易自燃煤层综采工作面回撤期间综合防灭火技术

容易自燃煤层综采工作面回撤期间综合防灭火技术

容易自燃煤层综采工作面回撤期间综合防灭火技术概述煤炭是一种具有极高自燃性的燃料,其自燃不仅会引发煤层火灾,还会威胁矿工的生命安全。

为减少煤层火灾事故的发生,煤矿企业采用了多种综合防灭火技术。

本文针对煤层综采工作面回撤期间的火灾防控问题,介绍煤层综采工作面回撤期间综合防灭火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情况,并探讨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综合防灭火技术综合防灭火技术是指在煤层综采工作面回撤期间,综合运用控制瓦斯、降低温度、减少氧气、增强粉尘控制等技术手段,对火情进行预防和控制的一种综合应急处理技术。

综合防灭火技术的应用能够保证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生产安全。

控制瓦斯技术控制瓦斯技术是指利用通风、抽放、测量以及保障设施等措施控制瓦斯的产生、积聚和释放,从而达到防范火灾事故的目的。

通风是控制瓦斯的最主要的手段。

通过寻找风流、瓦斯分布的规律,确定通风系统的结构,采用恰当的风量、风速和送风方向,保障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抽放是通过对开采区域的瓦斯进行抽取,降低瓦斯浓度,提高瓦斯发散通量的方法,控制火灾事故的发生。

测量是指通过瓦斯浓度监测,预警火灾的发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使瓦斯在允许的浓度范围内,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

保障设施包括安放隔爆墙、安装消瓦斯管、安装瓦斯抽放、安装自动停风装置、安装紧急避难措施等一系列设施措施,提高控制瓦斯的效能,降低煤层火灾的风险。

降低温度技术降低温度技术是利用水喷淋、风淋等方式将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减少自燃的可能性,是综合防灭火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喷淋技术能够控制煤层温度,降低煤自燃的风险。

同时,水喷淋还能起到控制火苗的作用,缓解火情发展速度。

加强粉尘控制技术发生煤尘自燃的前提是存在可燃物质(煤尘)和自燃因子(氧气)。

因此,加强粉尘控制技术尤为重要。

采用湿法或化学方法管理煤尘、消除粉尘堆积、卸煤时控制粉尘浓度等措施,有效控制煤尘的积累和扩散,降低煤尘自燃的风险。

减少氧气技术煤层自燃需要氧气作为燃料,减少氧气能够有效控制火灾的发生。

易自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拆除期间综合防灭火技术的研究应用

易自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拆除期间综合防灭火技术的研究应用
分子材料 ,阻止采 空区遗煤 进一步氧化 。 3 )提 前采取锁 风法对 7 1 3 3拆 除面进 行 了通风 系统调 整 ,通风路线 和原来 的相 反 ,减少 工作 面与采 空 区的 内外
压差 。
没有 自燃 ,但 采空 区温度 已很 高 。通 过对 现场实 测与计 算
机模拟相结合 的手段 ,得 出了 三河尖 煤矿 7煤 回采面 最低 安全 回采 推进 速度 为 2 0 / ,才 能确 保 工作 面安全 回采 。 .m d 但在 7 1 33综放 面的正常 回采 中,由于该面复杂 的地质 条件 以及极差 的回采设 备 ,造 成该 面 回采 速度 缓慢 ,最 低 推进 度一月只有 2 m,平 均每 天推 进度 只 有 0 7 m,直 接 导致 2 .3 了采空 区遗煤 氧化 加重 ,由于采空 区氧化 日益 严重 ,形 成 了一定热风压 ,导 致 C O从 进风隅角溢 出 ,进风隅 角 C O浓 危 害达 到 了 66 p 33综 空前 的高度 。
相互问间隙较大 ,虽 然 由矿在井 上进 行 自修 ,但 在使 用过
程 中,支架整体状况极差 ,尤 其 ,在支架正 常拉移过 程 中,
架后也查 到 l 0~2 p m,采 空 区遗煤 已经 氧化 自燃 到相 当 0p
严重 的程 度。
收稿 日期 :2 1 0 0—1 2~1 7
很难一次拉移 到位 ,既影 响正 常循环 时间 ,又破 坏煤 层顶
燃 期 最 短 的只 有 1 d 8。
2 1 煤层 自然发 火期短 .
根据 以前三河尖 煤矿 东三采 区煤层 开采 经验 以及 自然 发火鉴定 ,东三煤层 自然 发火期 最短 只有 1d 0 9年 1 8 。20 1 月 ,三河尖煤 矿委 托科 研 单位 在 7 1 33工作 面相邻 的 7 1 37 工作面做 了一个 “ 易地温氧 化煤层 开采 的发火 规律及 防 极 灭火技术研究 ” 的课 题 ,该课 题结题 报告 中得 出 ,在标 准 u型工作 面布置方 式下 ,三河尖煤 矿 7 1 37工作 面采空 区遗 煤 氧化 “ 带 ” 分 布 为 :散 热 带 0—5 m;氧 化 带 5 三 0 O一 13 1m;大于 13 1m为窒息带 。

易自燃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回撤期间自然发火防治技术

易自燃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回撤期间自然发火防治技术

易自燃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回撤期间自然发火防治技术发布时间:2022-10-20T07:43:16.262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5月第9期作者:甘超业杨继林王旭升周元浩[导读] 1703工作面工作面煤层厚度7.0~10.0 m,平均厚度8.82 m,煤层倾角为13o~16°,平均为15o,最短发火期38天,自燃倾向性等级是Ⅰ类,属容易自燃煤层甘超业杨继林王旭升周元浩(中煤能源新疆天山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106煤矿新疆昌吉 831100 )摘要:1703工作面工作面煤层厚度7.0~10.0 m,平均厚度8.82 m,煤层倾角为13o~16°,平均为15o,最短发火期38天,自燃倾向性等级是Ⅰ类,属容易自燃煤层,工作面回撤期间,采空区氧化升温带内的遗留浮煤具有通风、供氧和储热周期长的特点,通过加强工作面及采空区气体预测预报,利用人工提前氧化带防火技术、填充堵漏防火技术和隔绝氧化防火技术,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回撤。

关键词:特厚煤层容易自燃填充堵漏隔绝氧化一、工作面概况1703工作面位于106煤矿井田的东南部,矿井+1273m水平(1采区),工作面所处的7号煤层所在区域为一单斜构造,煤层走向为西南~东北,倾向为西北~东南。

1703工作面工作面煤层厚度7.0~10.0 m,平均厚度8.82 m,煤层倾角为13o~16°,平均为15o。

煤层顶板为炭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粗砂岩,煤层底板岩性为炭质泥岩、细砂岩、粗砂岩。

可采指数为1,煤层厚度变化系数19.59%,属于稳定煤层。

工作面采用综采放顶煤采煤工艺,机采高度3.4m,工作面放煤高度为5.42m。

1703工作面采用全负压U型通风,系统为一进一回,既溜子道进风,材料道回风。

工作面所处的7号煤层硬度较软,煤岩呈半亮~亮煤,黑色、黑褐色,不具粘结性,含32.25%的挥发分,真相对密度为1.45 kg/m3,且最短发火期38天,自燃倾向性等级是Ⅰ类,属容易自燃煤层。

容易自燃煤层综采工作面回撤期间综合防灭火技术

容易自燃煤层综采工作面回撤期间综合防灭火技术

容易自燃煤层综采工作面回撤期间综合防灭火技术随着煤炭开采深度的逐步加大,煤层自燃现象逐渐凸显。

在综采工作面的回撤期间,煤层自燃的风险更加突出,因此需要采取综合防灭火技术来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本文将就容易自燃煤层综采工作面回撤期间的综合防灭火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1. 定期巡视监测要加强对煤层自燃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煤炭矿井应当配备高效的巡检设备,定期对煤层温度、气体浓度等指标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要建立健全的煤层自燃预警机制,使得矿工能够在事故发生前有充足的时间采取逃生措施,保障人身安全。

2. 通风防火在综采工作面回撤期间,要加强通风防火措施。

通过合理的通风系统设计和高效的通风设备投入使用,能够有效地降低煤层自燃的风险。

要进行定期的通风系统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通风系统的畅通和正常运转。

3. 防尘防污煤层自燃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煤尘的积累和污染。

在综采工作面回撤期间,要加强对煤尘的清理和处理工作。

通过采取合理的尘源控制和尘源降尘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煤尘的浓度,从而减少煤层自燃的风险。

4. 灭火设备配备在综采工作面回撤期间,要配备足够的灭火设备,包括灭火器、水炮、泡沫灭火装置等。

特别是对于高温易燃的煤层,要增加灭火设备的投入,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进行灭火作业,将火灾控制在初期阶段,防止事故扩大。

5. 应急预案和演练要建立健全的煤层自燃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的演练。

通过模拟不同情况下的火灾事故,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矿工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容易自燃煤层综采工作面回撤期间的综合防灭火技术是煤炭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在日常生产中,要加强对煤层自燃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强化通风防火、防尘防污等措施,配备足够的灭火设备,并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和演练机制。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煤层自燃的风险,保障煤炭矿井的安全生产。

综采、综放工作面回采撤除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综放工作面回采撤除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综放工作面回采撤除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一、概况1、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概况煤层名称10#水平名称+835 采区名称北采区工作面名称D1004 地面标高+1015—+1094工作面标高+858—+875 地面位置地面位于杨家掌村以东,大刘公路以北,地表大部分为黄土覆盖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井下位于井田西北部,西邻D1003工作面已停采,东为D1005回采工作面,北为王家庄煤矿井田,南接回风大巷及轨道大巷顺槽长度50m 工作面长度200m2、煤层情况煤层情况煤层总厚4.8~6.45.6煤层结构煤层倾角3-8°复杂概况工作面回采10#煤层,10#煤层较稳定,煤厚4.8~6.4m,平均5.60m,煤层结构较复杂,普遍含2--3层夹矸,单层夹矸厚0.05—0.20m不等,煤层倾向东西,倾角为8°3、煤层顶底板情况煤层顶板为细砂岩、粉砂岩,底板为泥岩。

顶板属坚硬岩石,较易管理,底板强度较小。

二、需要拆除的设备1、采煤机 MXG150/350D(双滚筒)一台2、液压支架 ZF2800/16/24 155架3、过渡液压支架 ZF2800/16/24 6架4、转载溜 SZZ-730/132 1部5、前(后)溜 SGZ—630/264 2部6、皮带机DST1000/2×200 1部7、破碎机 PCM110 1部8、供液、供电设备①移动变压器 KBSG—Y630/10/1140 4台②移动变电站 KBSG—Y400/10/660 1台③乳化液泵站 BRW—200/31.5 2部④组合开关 QJZ—4×315/1140V 2部⑤照明信号综保 ZXA8-4(127V) 1台⑥调度绞车开关 QBZ-80/660F 5台9、喷雾泵 BPW-31.5/6.3/10/16 2台10、供电线路70mm2机组线路 200m 50 mm2工作溜线路 500m4mm2照明灯线路 200m 70mm2电源线路 260m回风巷50mm2电源线 200m 高压线路 260m11、①吊线架 260m②回柱机 JH—20 2部12、各种低压开关 5台13、①拆除1寸液压管 260m 4寸顺槽水管260m 回风巷 1.5寸水管 260m②回风巷拆回柱机一部绞车两部及开关三、安装项目1、回柱机 JH—20 3台2、调度绞车 JD—1.6 1台3、3寸空压机风管210m4、按拆架泵、箱、开关一套5、一寸高压风管260m (打锚杆用)6、拆除支架后工作面支设木垛60个7、由于回撤支架时,考虑到在回撤途中可能有漏煤渣现象的发生,须在工作面及十顺各铺设一部SGB—400/45溜子。

综采工作面末采支护方案及回撤通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末采支护方案及回撤通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四、施工工艺
(一)挂网前准备
1、挂网位置的确定:距停采线14m处开始挂网。在柔性网厂家技术人员指导下将卡箍及手动绞盘安装在液压支架的立柱上,定滑轮安装在液压支架的起重环上,保证定滑轮的方向与手动绞盘方向一致。
2、回采至距停采线14m时在机头、机尾各打一根锚杆。锚杆外露长度0.15m,用作固定第一道钢丝绳。
将网卷第一道钢丝绳两端头与提前打的锚杆固定好,每条钢丝绳绳头使用3个U型卡子卡住,确保牢固。
柔性网挂在顶板上后综采工区各段负责人员进入指定位置,开始协助施工工作面固定第一道钢丝绳的锚杆。
1、打锚杆施工方案:
(1)锚杆施工要求
在工作面每隔2架液压支架的架缝间打一根φ18×500mm锚杆,用作固定第一根钢丝绳,共计43根,锚杆外露长度为30-50mm(为固定网边钢丝绳)。
1、柔性网的尺寸
xxx煤矿51102综采工作面全长150米,回风顺槽宽度为5m,主运顺槽宽度为5m,根据工作面的实际情况选定煤矿井下用聚酯纤维增强塑料网(以下简称柔性网)的长度为156m,根据实际测量支架的情况和回撤通道距离确定柔性网的宽度为14.5m。
2、柔性网的规格
xxx煤矿51102综采工作面使用的柔性网规格:JDPET500×500MS,纵向、横向拉伸强度均为500KN/m。
3、挂网前最后一刀煤,要求煤壁割平,工作面采高必须达到3.2m,跟机拉架,刮板机拉空,为固定网边做准备。
4、工作面支架必须全部达到初撑力要求,将液压支架护帮板全部打出紧贴煤壁。
5、割完挂网前最后一刀煤后,将煤机停在机头,闭锁并断电。
6、把预先准备好的材料、工具摆放到合适位置,方便人员操作。
7、待工作面具备挂网条件后,由跟班区长通知控制台电工,将自移机尾、皮带、刮板机、采煤机全部断电并打至隔离位,开始运输柔性网。

易自燃煤层综放回采巷道防灭火技术实践

易自燃煤层综放回采巷道防灭火技术实践

易自燃煤层综放回采巷道防灭火技术实践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易自燃煤层综放回采巷道防灭火技术实践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摘要:根据耿村煤矿易自燃煤层地质条件, 综放开采回采巷道沿煤层底板掘进巷道为全煤巷道的特点, 采取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法, 对全煤巷道的自然发火进行防灭火实践.利用压注阻化剂水溶液, 把巷道两帮和顶煤高温区内煤体降低到常温状态;并对试验巷道进行了黄泥注浆堵漏防火和压注胶体泥浆防灭火现场实践, 将巷道煤体的自燃隐患消灭在工作面前方, 保证综放工作面回采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易自燃煤层;全煤巷道;自然发火;黄泥注浆;胶体泥浆1 概述义马煤业集团公司耿村煤矿1301采煤工作面是矿井的综采放顶煤试验工作面, 开采二3厚煤层, 煤层倾角9°~12°, 煤层厚度7.4—11.0 m, 煤层普氏系数为1.0一1.5。

煤层属工类易自燃煤层。

自然发火的决定因素是发火地点存在低温氧化的浮煤、碎煤, 同时向它供有足够的氧气以及煤炭氧化时有蓄热准备条件。

1301综放工作面回风、运输平巷沿二3煤层底板掘进, 回采平巷采用工字钢金属棚式支架支护, 巷道顶板为6.9m左右的顶煤, 所以回采巷道为全煤巷道;由于煤的硬度低、节理裂隙发育, 巷道的稳定性差, 主要表现为掘进工作面易出现冒顶现象;巷道采用11#工字钢金属支架, 配以木背板、塑料网护顶支护, 因支撑式支架属被动支护, 支架顶梁不贴顶, 在支架顶梁上方易形成松散冒落区和冒落空洞, 冒顶区内风量既能满足碎煤氧化的需要, 又因风速低不能将氧化热量带走, 热量容易积聚, 致使煤温上升, 逐渐达到煤的临界着火点, 直至出现自然发火现象, 所以冒顶区是巷道自然发火的隐患区(点)。

综放工作面回撤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补充措施

综放工作面回撤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补充措施

综放工作面回撤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补充措施引言综放工作面回撤是煤矿生产中一项关键的工作环节,对煤矿生产的安全和高效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综放工作面回撤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本文将在已有的综放工作面回撤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基础上,提出补充措施,以进一步加强工作面回撤的安全性和效率。

综放工作面回撤方案综放工作面回撤方案是指在综放工作面回撤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工序控制等方面的安排和规划。

下面列出了一些常见的综放工作面回撤方案:1.回撤计划编制:在回撤过程开始前,制定详细的回撤计划,包括人员组织安排、设备布置、工序控制等内容。

回撤计划应经过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审查和确认,确保符合安全规定和生产需求。

2.人员组织安排:根据回撤计划,合理安排回撤人员的工作任务和职责,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有明确的指导和任务。

3.设备布置:根据回撤计划,合理布置回撤所需的设备和工具,确保设备能够满足回撤过程中的需求,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4.工序控制:通过严格的工序控制,确保回撤过程中的每一步工序都得到正确执行。

对于每一步工序,需要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并进行培训和演练,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是指在综放工作面回撤过程中使用的技术手段和设备,以确保回撤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下面列出了一些常见的安全技术措施:1.瓦斯抽放:在综放工作面回撤过程中,瓦斯是一个重要的安全隐患。

通过合理布置瓦斯抽放管道和安装瓦斯抽放设备,在回撤过程中及时抽放出瓦斯,降低瓦斯浓度,减少瓦斯爆炸的风险。

2.通风系统:综放工作面回撤过程中,通风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通过合理布置通风系统,保证工作面的正常通风,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3.灭火系统:在综放工作面回撤过程中,火灾是一个常见的安全隐患。

通过布置灭火设备和建立灭火系统,及时发现和控制火灾,减少火灾对工作面的影响。

4.监控系统:通过安装监控设备,实时监测工作面的情况,包括瓦斯浓度、温度、湿度等参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工作面回撤的安全和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木 托盘 与 1 2 0 F l i m ×1 2 0 m m ×8 mm 的 铁 托 盘 配
合 加厚 螺母 , 锚 杆预 紧力 矩达 到 3 6 0 N・ 1 T I 。为 了补 强支 护 , 在 边界 联巷 拱 顶 部按 3 . 0 m 问距 三 花 形 布 置 了 2排 D 1 5 . 2 4 m m×7 0 0 0~1 5 0 0 m m 的树 脂 锚
1 ) 每隔两排锚杆在边界 联巷顶部按 0 . 8 i n
1 7 1 0工 作面 收 尾 回撤 通 道 即 1 7 1 0边 界 联 巷 , 其 位 置确 定需 考虑 4个 主要 因素 : ① 停 采 期 间胶 带
输送机本身的不可拆卸运行长度及转载机和破碎机
的不 可拆 卸 运 行 长度 , 其 中胶 带输 送 机 l 8 . 7 n, I 转 载 机 和破 碎机 2 3 . 5 r n ; ②边 界 联巷 与七 采 区运 输 下
作 面 直接 顶为 砂 砾 岩 , 老 顶 为 中粗 砂 岩 。矿 井 为 瓦 斯矿井 , 瓦斯 绝 对 涌 出量 1 0 . 7 4 r n / mi n , 相 对 涌 出
边 界联 巷 与机道 、 回风巷垂 直 , 边 界联 巷北侧 帮 机道 侧距 七 采 区运 输 下 山 4 0 m, 回 风 侧 距 运 输 下 山 3 8 m。工 作 面推采 至 停 采 线位 置 时 , 上下 出 口标 高
撤通道松散煤 体极 易氧化发火等特点 , 在 红会一 矿 1 7 1 0综放工 作面通 过预 先掘成 回撤通道 , 加 快 了工 作
面收尾期 间的推进速度 , 缩 短 回撤通道支护 时间; 采用 3副支架做掩 护架 , 加 强通道 回撤点支 护 ; 并采用 正
压通 风解 决 回撤期问通风 瓦斯 管理 问题 , 减少 了采空区漏风 , 实 现了工作 面安 全快速 回撤 。 关键词 : 易 自燃 厚煤 层 ; 综放工作 面 ; 预掘 回撤 通道 ; 回撤 实践
矿 七采 区南 翼 中部 , 工作 面 走 向长 6 8 0 m, 倾 斜 长
度 1 7 0 1 1 3 , 平 均 煤层 厚 度 1 0 . 4 r n 。边界 联巷 ( 即 预 掘 的 回撤 通 道 ) 各 1 条, 爆 破 工 艺 巷 2条 。工 作 面 煤 层 普 氏 系 数 f= 2 . 5— 2 . 8 , 煤 层结 构 较复 杂 , 在 煤层 底 板 以上 1 . 5~ 3 . 0 m处 , 普遍 含 中砂岩 夹矸 1 层, 平 均厚 度 1 . 5 m。 未采 区域 煤 层 平 均 厚 度 1 0 m, 煤层 倾 角 5~1 4 。 , 工
图1 1 7 1 0工 作 面巷 道 布 置
固剂锚 索 , 见图 2 。 2 . 3 停 采 前对 边界 联巷 的加 强支 护
2 工作面预掘 回撤 通道的技术方案
2 . 1 预掘 回撤 通 道位 置 的确定
当工 作 面 回 采 至 边 界 联 巷 1 0 0 m时, 为 防 止 1 7 1 0综放 工作 面边 界联 巷 受超 前 采 动压 力 影 响 , 造 成巷道 出现帮 凸 、 底鼓 、 顶 沉 等现 象 , 对该 巷 道 补 注 锚杆 、 锚索 加强 支护 。
( 1 . 靖远煤 电股份 公司 红会一矿 , 甘肃 白银 摘 7 3 0 9 1 8 ; 2 . 靖远煤业工程勘察设计有 限公 司, 甘肃 白银 7 3 0 9 1 3 )
要: 针对低 瓦斯 易 自燃厚煤层综放工作 面收尾 回撤期 间施工 工艺繁 杂 、 作业 时间长 、 采空 区遗煤及 回
相差 1 . 5 9 4 m, 工 作 面平 均坡度 4 。 。 2 . 2 回撤 通道 断面 及支 护设 计 1 7 1 0边界 联巷 设计 长度 1 7 0 m, 断 面 为三心 拱 ,
量3 . 2 6 m / t 。煤层 属 I 级容 易 自燃 煤层 , 发火 期 一 般 为 3— 6个月 。工作 面巷 道 布置见 图 1 。
预掘 的 回撤通 道 区段煤 层顶 板与 夹矸 之 间有 5 n煤 I 体, 便 于末 采挂 网期 间不 破坚 硬夹 矸能 够 正常推 进 ; ④ 该 区域无 大 的地 质构造 , 顶 板完 整稳 定 … 。 由此 确定 工作 面停 采 线 ( 停 采 线 和 回撤 通 道 位
置一致 ) 位置为 1 7 1 0综 放 工 作 面 边界 联 巷 北 侧 帮 ,
总第 1 7 0期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5— 2 7 9 8 . 2 0 1 3 . 1 0 . 0 1 9
易 自燃 厚 煤 层 综 放 工 作 面 预 掘 回撤 通 道 技 术 及 实 践
白凤 彪 , 谢 瑗 , 马 志 存 , 张 治 璞 , 马 宗斌
中图分 类号 : T D 8 2 3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 号 : 1 0 0 5 — 2 7 9 8 ( 2 0 1 3 ) 1 0 — 0 0 4 3 — 0 3
1 工作 面概况
1 7 1 0综放 工 作 面位 于 甘 肃 靖 远 煤 电公 司 红 会

山、 回风下 山要 保 留一定 的护 巷煤 柱 , 确保 回撤 后采 区 2条 主要 下 山保 持 稳 定 , 一 般 留设 4 0~5 0 r n ; ③
净宽 3 . 8 r n , 净高 3 m, 帮顶均选 用 D 2 0 m m× 2 1 0 0— 7 0 0 mm 的树 脂 锚 固剂 螺 纹 钢 锚 杆 , 间 排 距
7 0 0 mi l l ×8 0 0 m m, 选用3 0 0 mm ×2 0 0 1 T i m ×5 0 m l T 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