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通信第二阶段作业(同名14592)
数据通信第二次阶段作业2018

一、判断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1. 卷积码是非分组码。
A. 正确B. 错误2. 汉明距离越大,纠错、检错能力越强。
A. 正确B. 错误3. 二维奇偶监督码的检错能力不如水平奇偶监督码。
A. 正确B. 错误4. (错误)差错控制方式中,信息反馈需要检错的编译码器。
A. 正确B. 错误5. X.50建议的复用方式是比特交织。
A. 正确B. 错误6. (错误)正交幅度调制的两路载波相位相差π/2。
A. 正确B. 错误7. 2DPSK的解调比较常用的方法为相位比较法比较。
A. 正确B. 错误8. (错误)时域均衡要求传输波形的所有细节都与奈氏准则所要求的理想波形完全一致。
A. 正确B. 错误9. 频带传输的信道必须是电缆信道。
A. 正确B. 错误10. 二线和四线线路均可以实现全双工数据传输。
A. 正确B. 错误11.二、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1. 偶监督码的码组中“0”的个数为()。
A. 偶数B. 奇数C. 未知数D. 以上都不对2. (错误)数据通信中最常采用的差错控制方式为()。
A. 检错重发B. 前向纠错C. 信息反馈D. 混合纠错检错3. X.50建议的包封组的比特数为()。
A. 8B. 9C. 10D. 124. 正交调幅星座图上的点数越多,则()。
A. 频带利用率越低,抗干扰能力越差B. 频带利用率越低,抗干扰能力越强C. 频带利用率越高,抗干扰能力越差D. 频带利用率越高,抗干扰能力越强知识点: 单选题学生答案: [C;]得分: [5] 试题分值: 5.0提示:5. 理想的时域均衡器(横截滤波器)抽头应为()。
A. 无穷多个B. 7个C. 6个D. 5个知识点: 单选题学生答案: [A;]得分: [5] 试题分值: 5.0提示:6. 满足奈氏第一准则时,符号速率为()。
A.B.C.D.知识点: 单选题学生答案: [C;]得分: [5] 试题分值: 5.0提示:7. 单极性不归零码的功率谱密度(P=1/2)的特点为()。
数据二(答案)

中兴通讯数据通信第二阶段考试试题一、填空题(共60分)1.常用的IP地址有A、B、C三类,172.168.54.233是一个类IP地址,其网络标识(netid)为,主机标识(hosted)为。
B,172.168.0.0 0.0.54.2332.做smart trunk的三个前提条件为: 、和。
速率相同,端口双工方式相同、链路属性相同3.Vlan的中文全称是。
虚拟局域网4.TCP协议的协议号为,UDP协议号为。
6,175.在ZXR10 GAR 的以太网子接口的配置上,其支持的封装类型是,封装类型后面必须要指明的参数是。
802.1Q(dot1Q)、VLAN ID6.VLAN TAG占用的字节数是_______字节;VLAN ID的范围是从0至4094。
47.在启用STP协议环境中,BPDU(桥接协议数据单元)缺省情况下每隔发送一次,STP收敛时间大约为。
2,508.数据单元在传输层称为,在网络层称为在数据链路层称为在物理层称为。
数据段,数据包,数据帧,比特流9.Vlan在层实现了广播域的隔离。
数据链路层10.用于区分不同的主机网络进程的是。
端口号11.vlan成员的划分方式有。
基于端口基于MAC地址基于协议基于子网基于组播12.vlan从链路类型上可以分为和,其中能承载多个vlan的是。
ACCESS TRUNK TRUNK13.一个TCP连接是双工,通过机制来进行流量控制。
全,窗口控制14.在交换机上,带tag标签的数据通过传递。
TRUNK15.RARP协议中文全称,作用。
反向地址解析协议,把已知MAC解析为IP地址16.IP地址分为类,其中B类地址的起止范围是。
ABCDE, 128.0.0.0---191.0.0.0.17.集线器的冲突域是个,广播域个数是个;交换机的冲突域是个,广播域个数是个;路由器的冲突域是个,广播域个数是个。
1,1 多,1 多,多18.路由器是工作在层。
网络19.路由表由几个部分构成。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习题答案(第2版)教材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第2版)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一、填空题1.计算机、通信2.FEP、CCP3.数据通信、资源共享4.资源、通信5.ARPA6.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7.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8.总线、星型、树型、环型、网状二、选择题1.D 2.C 3.A 4.A 5.B 6.B三、判断题1.×2.√3.√4.×四、简答题1.(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2)多主机互联的网络阶段;(3)开放式标准化计算机网络阶段;(4)网络互连与高速网络阶段2.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把地理上分散的多台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支持下,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互操作和协同工作的系统。
3.(1)完成了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与子课题研究内容的描述;(2)提出了资源子网、通信子网的两级网络结构的概念;(3)研究了报文分组交换的数据交换方法;(4)采用了层次结构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与协议体系;(5)促进了TCP/IP 协议的发展。
4.虽然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网络组成结构、具体用途和信息传输方式等不尽相同,但是它们却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主要体现在可靠性、独立性、高效性、扩充性、透明性、可控性和廉价性等几个方面。
5.典型的计算机网络在逻辑上可分为两个子网,是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构成的,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通信子网负责全网中的信息传递。
资源子网由主机、用户终端、终端控制器、联网外部设备、各种软件资源与信息资源组成。
通信子网由专用的通信控制处理机CCP、通信线路与其它通信设备组成。
6.(1)主体设备;(2)联接设备;(3)预处理设备;(4)信道。
7.(1)按照网络的数据交换方式划分,主要的交换方法有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帧中继交换网、ATM交换网和混合交换网;(2)按照网络的覆盖范围划分,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3)按照网络的物理信道媒体划分,可分为双绞线网络、同轴电缆网络、光纤网络、微波网络、卫星网络等;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划分,可分为总线型网络、环形型网络、星型网络、树型网络和网状型网络等;(5)按照网络应用范围和管理性质划分,可分为公用网和专用网两大类。
数据通信阶段作业(1234)

数据通信阶段作业(1234)数据通信:阶段作业⼀⼀、判断题(共10道⼩题,共50.0分)1. 数据通信系统中的数据终端设备⼀律是计算机。
A. 正确B. 错误2. ⼆线和四线线路均可以实现全双⼯数据传输。
A. 正确B. 错误3. 数据通信系统中的传输信道为狭义信道。
A. 正确B. 错误4. 数字数据传输系统中主要采⽤X.51建议。
A. 正确B. 错误5. 数字调制中频带利⽤率最⾼的是正交调幅。
A. 正确B. 错误6. 理想低通形成⽹络是滚降低通形成⽹络的特例。
A. 正确B. 错误7. 四相数字调相与4QA M的⽮量图⼀样,所以它们是⼀回事。
A. 正确B. 错误8. 误码率与信噪⽐成正⽐。
A. 正确B. 错误9. 第⼀类部分响应系统的冲激响应波形有符号间⼲扰,不宜做为基带形成⽹络。
A. 正确B. 错误10. 基带数据传输系统中的基带形成滤波器对应着⼀个物理设备。
A. 正确B. 错误⼆、单项选择题(共10道⼩题,共50.0分)1. 设模拟信道的带宽为3100Hz,信噪⽐为30dB,信道容量为A. 30000 bit/sB. 30898bit/sC. 20000 bit/sD. 50000 bit/s2. 全双⼯数据传输是A. 双向同时传输B. 可双向传输但不能同时进⾏C. 单向传输D. A和B均可以3. 国际5号码是A. 5单位代码B. 6单位代码C. 7单位代码D. 8单位代码4. 若要使数据通信有效地进⾏,必须建⽴A. 数据电路B. 数据链路C. 传输信道D. 物理信道5. 数据通信系统中真正衡量有效性的指标是A. 调制速率B. 数据传信速率C. 数据传送速率D. 频带利⽤率6. 半双⼯数据传输是A. 双向同时传输B. 可双向传输,但不能同时进⾏C. 单向传输D. A和B均可以学⽣答案: [B;] 标准答案: B得分: [5] 试题分值: 5.0提⽰:7. 数据传信速率与码元传输速率间的关系为A.B.C.D. 以上都不对知识点: 第1章概述学⽣答案: [C;] 标准答案: C得分: [5] 试题分值: 5.0提⽰:8. 5抽头的时域均衡器N等于A. 1B. 2C. 3D. 4知识点: 第2章数据信号的传输学⽣答案: [B;] 标准答案: B得分: [5] 试题分值: 5.0提⽰:9. DDN中若采⽤X.50建议,数据信号速率为4800bit/s,包封后速率为A. 3200bit/sB. 4800bit/sC. 6400bit/sD. 12800bit/s知识点: 第2章数据信号的传输学⽣答案: [C;] 标准答案: C得分: [5] 试题分值: 5.0提⽰:10. 理想低通形成⽹络A. 冲激脉冲响应波形⽆符号间⼲扰B. 冲激脉冲响应波形前导和后尾衰减较慢C. 物理上容易实现D. 冲激脉冲响应波形⽆符号间⼲扰和波形前导、后尾衰减较慢数据通信:阶段作业⼆⼀、判断题(共10道⼩题,共50.0分)1.数字调制中频带利⽤率最⾼的是正交调幅。
数据通信文档

数据通信数据通信是指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系统中,将数据从一个设备传输到另一个设备的过程。
它是现代社会中信息传递的关键方式之一,无论是互联网、手机通信还是局域网,都离不开数据通信的支持。
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据、信号和通信介质。
数据是信息的表示,可以是文字、图像、音频等形式。
信号是数据在通信介质中的传播形式,可以是电信号、光信号等。
通信介质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物理媒介,可以是导线、光纤等。
数据通信的过程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发送、传输和接收。
发送阶段将数据转换为信号,并通过通信介质发送。
传输阶段是数据在通信介质中的传播过程。
接收阶段是将传输的信号转换为数据,供接收设备使用。
2. 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是将数据转换为信号,并通过通信介质传输,在接收端将信号再次转换为数据。
在数据通信中,需要考虑到信号传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干扰和损耗,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1 数据转换为信号数据转换为信号的过程称为调制。
常见的调制方式包括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
模拟调制是将连续变化的数据转换为连续变化的信号,如调幅调制(AM)、调频调制(FM)等。
数字调制是将离散的数字数据转换为连续的信号,如脉冲编码调制(PCM)、正交频分多址(OFDM)等。
2.2 信号的传输信号的传输过程中会面临干扰和损耗的问题。
干扰是指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例如电磁干扰、信号串扰等。
为了提高信号传输的质量,可以采用多路复用、差错检测和纠错等技术。
损耗是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逐渐减弱的现象,可以通过增加信号的功率和使用更好的通信介质来降低损耗。
2.3 信号转换为数据信号转换为数据的过程称为解调。
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将信号转换为原始数据。
解调的过程需要考虑信号传输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噪声和失真,可以使用滤波、采样和量化等技术来还原原始数据。
3. 数据通信的应用数据通信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互联网、手机通信、局域网等。
数据与计算机通信课后习题答案(电子工业)

第一章1简要说明通信系统模型包含哪些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作用?信源:顾名思义,指信息产生的源头,可以是人或设备。
其发出的信息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语音、文字、图像、数据等。
这些信息可以是离散的,也可以是连续的。
发送器:种类及其功能多样化,如编码、调制、放大、滤波、发射等。
发送器含有与传输线路匹配的接口,其基本作用是将信源发出的信息转换成便于传输的某种信号。
模拟与数字通信系统两者的发送器功能有很大差异。
信道:即信息传输通道,也是传递物质信号的媒体。
信道可以是明线、电缆、波导、光纤、无线电波等。
噪声源:是整个系统噪声与干扰的总折合,用以表征信息在信道中传输时遭受的干扰情况。
在任何通信系统中,干扰的性质与强弱都是影响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
接收器:其作用主要是接收信道中的信号,并转换成发送前相同表示形式的信息传递给信宿,与发送器功能正好相反。
对接收器的要求是尽可能地从受干扰的信号中精确地提取和还原来自信源的信息。
信宿:信息传输的目的地,即接收消息的人或机器。
同步:狭义地讲,是信息在通信系统传输过程中,其数据信号在系统各部分的收发时序上保持一致,包括比特同步、帧同步、网同步。
更广的意义是信息在通信系统中保持时间、空间、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同步。
2简述数据通信的主要任务。
Transmission System Utilization (传输系统的有效利用)Interfacing (接口)Signal Generation (信号产生)Synchronization (同步)Exchange Management (交换管理)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差错检测与纠正)Addressing and Routing (寻址与路由选择)Recovery (恢复)Message Formatting (报文格式化)Security (安全措施)Network Management (网络管理)3简述数据通信网的概念。
数字通信2

2 r 2 n
随机变量 r =[r1, r2, … rN] 的联合条件PDF:
P(r | sm ) P(rk | smk )
k 1
N
统计独立
m =1, 2, … M
(rk smk ) 2 1 P (rk | smk ) exp N0 N 0 高斯分布
N (rk smk ) 2 1 P ( r | sm ) exp N /2 (N 0 ) N0 k 1
6
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的最佳接收机
下面说明:n(t ) 与N个相关器输出 {rk} 是不相关的:
E[n(t )rk ] E[n(t )]smk E[n(t )nk ]
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的最佳接收机
将 0tT 间隔内的接收信号表示为:
r (t ) smk f k (t ) nk f k (t ) n(t )
k 1 k 1
N
N
rk f k (t ) n(t )
k 1
N k 1
N
讨论:
相关器的输出
反映在相关器 输出{rk}中
其中:
s 2 (t )dt
0
T
噪声功率谱:N0/2
匹配滤波器的输出信噪比决定于信号波形s(t)的能量,而与s(t) 的细节特征无关! 10
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的最佳接收机
匹配滤波器的频域解释
冲激响应:
s( t )
0≤t≤T
h( t )=s( T-t )
y( t )
h(t ) s(T t )
等价于
p( sm | r ) 最大
p(r | sm ) 最大
似然函数
2015年秋季学期《数据通信》综合练习题解析

北京邮电大学高等函授教育、远程教育《数据通信》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1、数据通信中常用的二进制代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国际电报2号码是_______________单位代码。
3、数据通信系统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部分组成。
4、数据电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5、数据链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成。
6、主机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每秒传送N个M进制的码元,则码元传输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信息传输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数据信号的基本传输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数据电路的传输能力可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传输方式。
10、数据传输中差错率一般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定义。
11、信道容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单位为______________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
第章数据信号的传输
学生答案:
[;]
标准答案:
得分:
[]
试题分值:
提示:
6.(错误)
双极性不归零码的功率谱()
A.无离散谱,连续谱的第一个零点在处
B.无离散谱,连续谱的第一个零点在处
C.有离散谱,连续谱的第一个零点在处
D.有离散谱,连续谱的第一个零点在处
知识点:
第章数据信号的传输
7.
8.单边带调制的频带利用率是双边带调制的倍。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章数据信号的传输
学生答案:
[;]
标准答案:
得分:
[]
试题分值:
提示:
9.
10.理论上讲,只有横截滤波器 时,才能消除符号间干扰。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章数据信号的传输
学生答案:
[;]
标准答案:
得分:
[]
试题分值:
提示:
11.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章数据信号的传输
学生答案:
[;]
标准答案:
得分:
[]
试题分值:
提示:
5.
6.(错误)
常用的有、、等。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章数据信号的传输
学生答案:
[;]
标准答案:
得分:
[]
试题分值:
提示:
7.中指的是星座图上的点数。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章数据信号的传输
学生答案:
[;]
标准答案:
得分:
[]
试题分值:
提示:
8.
9.(错误)
升余弦滚降低通的频带利用率均为η波特/。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章数据信号的传输
学生答案:
[;]
标准答案:
得分:
[]
试题分值:
提示:
10.水平奇偶监督码的检错能力不如二维奇偶监督码。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章差错控制
学生答案:
[;]
标准答案:
15.混合纠错检错不需反向信道。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章差错控制
学生答案:
[;]
标准答案:
得分:
[]
试题分值:
提示:
16.
17.(错误)
监督码元只对信息位起监督作用。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章差错控制
学生答案:
[;]
标准答案:
得分:
[]
试题分值:
提示:
二、单项选择题(共道小题,共分)
1.将低速数据流合并成高速数据流称为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章差错控制
学生答案:
[;]
标准答案:
得分:
[]
试题分值:
提示:
15.
二、单项选择题(共道小题,共分)
1.频带利用率最低的调制方式是
A.二相调相
B.
C.四相调相
D.正交双边带调制
知识点:
第章数据信号的传输
学生答案:
[;]
标准答案:
得分:
[]
试题分值:
提示:
2.
3.基带形成网络包括
学生答案:
[;]
标准答案:
得分:
[]
试题分值:
提示:
13.某()汉明码,为
A.
B.
C.
D.
知识点:
第章差错控制
学生答案:
[;]
标准答案:
得分:
[]
试题分值:
提示:
14.
15.(错误)
偶监督码的码组中“”的个数为
A.偶数
B.奇数
C.未知数
D.以上都不对
知识点:
第章差错控制
学生答案:
[;]
标准答案:
得分:
A.数字复接
B.数字数据传输的时分复用
C.统计时分复用
D.智能复用
知识点:
第章数据信号的传输
学生答案:
[;]
标准答案:
得分:
[]
试题分值:
提示:
2.
3.满足奈氏第一准则时,符号速率为
A.
B.
C.
D.
知识点:
第章数据信号的传输
学生答案:
[;]
标准答案:
得分:
[]
试题分值:
提示:
4.
5.基带形成网络包括
A.发送滤波器、信道、接收滤波器
B.发送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
C.发送滤波器、接收滤波器和均衡器
[]
试题分值:
提示:
4.频带传输系统与基带传输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增加了调制、解调器。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章数据信号的传输
学生答案:
[;]
标准答案:
得分:
[]
试题分值:
提示:
5.
6.中指的是星座图上的点数。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章数据信号的传输
学பைடு நூலகம்答案:
[;]
标准答案:
得分:
[]
试题分值:
提示:
学生答案:
[;]
标准答案:
得分:
[]
试题分值:
提示:
9.
10.传输效率最低的差错控制方式为
A.
B.
C.混合纠错检错
D.
知识点:
第章差错控制
学生答案:
[;]
标准答案:
得分:
[]
试题分值:
提示:
11.
12.(错误)
线性分组码的汉明距离等于
A.非零码的最小重量;
B.非零码的最大重量;
C.
D.
知识点:
第章差错控制
A.发送滤波器、信道、接收滤波器
B.发送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
C.发送滤波器、接收滤波器和均衡器
D.发送滤波器、信道、接收滤波器和均衡器
知识点:
第章数据信号的传输
学生答案:
[;]
标准答案:
得分:
[]
试题分值:
提示:
4.
5.(错误)
频带传输系统中解调后还原的有
A.基带信号
B.基带信号和高次产物
C.高次产物
得分:
[]
试题分值:
提示:
11.
12.(错误)
信息反馈不需要信道编码器。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章差错控制
学生答案:
[;]
标准答案:
得分:
[]
试题分值:
提示:
13.(错误)
混合纠错检错不需反向信道。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章差错控制
学生答案:
[;]
标准答案:
得分:
[]
试题分值:
提示:
14.循环码属于非线性码。
[]
试题分值:
提示:
一、判断题(共道小题,共分)
1.数字数据传输系统中主要采用建议。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章数据信号的传输
学生答案:
[;]
标准答案:
得分:
[]
试题分值:
提示:
2.
3.(错误)
相对调相比绝对调相的频带利用率高。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章数据信号的传输
学生答案:
[;]
标准答案:
得分:
学生答案:
[;]
标准答案:
得分:
[]
试题分值:
提示:
7.(错误)
某码组的汉明距离为,它能
A.检错位码
B.纠错位码
C.纠错位码
D.检错位码或纠错位码
知识点:
第章差错控制
学生答案:
[;]
标准答案:
;
得分:
[]
试题分值:
提示:
8.差错控制方式中不需反向信道的是
A.
B.
C.混合纠错检错
D.
知识点:
第章差错控制
一、判断题(共道小题,共分)
1.(错误)
数字数据传输系统中主要采用建议。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章数据信号的传输
学生答案:
[;]
标准答案:
得分:
[]
试题分值:
提示:
2.数字调频的频带利用率最低。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章数据信号的传输
学生答案:
[;]
标准答案:
得分:
[]
试题分值:
提示:
3.
4.四相数字调相与的矢量图一样,所以它们是一回事。
12.(错误)
第一类部分响应系统的冲激响应波形有符号间干扰,不宜做为基带形成网络。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章数据信号的传输
学生答案:
[;]
标准答案:
;
得分:
[]
试题分值:
提示:
13.信息反馈不需要信道编码器。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章差错控制
学生答案:
[;]
标准答案:
得分:
[]
试题分值:
提示: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