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提取工艺研究发展

合集下载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新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取是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以下是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新技术的,供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综述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辅助萃取、超声辅助提取、酶工程技术、动态连续逆流提取及动态循环阶段连续逆流提取、半仿生提取、新型吸附剂电泳、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高分离度快速液相色谱(RRLC)和超快速液相色谱(UFLC)、高速逆流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亲和色谱、分子烙印亲和色谱、免疫亲和色谱、生物色谱、分子生物色谱、细胞膜色谱、多维组合色谱、萃取与色谱技术联机耦合、大孔树脂吸附分离、膜分离、分子蒸馏技术及双水相萃取等新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中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新技术;进展中药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含有多种有效成分,提取其有效成分并进一步加以分离、纯化,得到有效单体是中药研究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天然产物中分离有效成分,并发展新药和寻找先导化合物是药物开发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技术、新方法,已显示极大的应用前景,使中医药工业更加生机盎然。

以下笔者将这些新技术的进展作一简要介绍:1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新技术的进展提取是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提取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取药材中的药效成分,避免药效成分的分解流失和无效成分的溶出。

随着现代化工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些现代高新技术不断被应用到中药生产中来,大大促进了中药产业的发展,使中药制药工业技术水平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

1.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SFE是一种以超临界流体代替常规有机溶剂,对目标成分进行萃取的新技术。

以CO2为流体的超临界萃取技术在天然药物提取分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超临界状态下的CO2的极性与正己烷相似,所以最适合用于溶解亲脂性、低沸点的物质,如挥发油、烃、酯、内酯、醚及环氧化合物等,是目前解决中药制药工业中挥发性或脂溶性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的有效方法,有很强的实用性。

中草药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中草药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中草药提取工艺优化研究引言:中草药作为传统中医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其中,中草药的提取工艺对其药效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中草药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旨在提高草药提取效果、减少生产成本,并探讨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的中草药提取工艺。

1. 中草药提取工艺现状中草药提取工艺目前主要采用传统煎煮和现代提取技术。

传统煎煮法通常采用煎煮时间较长的方法,但存在损失活性成分、提取效果不稳定等问题。

而现代提取技术包括水提取、醇提取、超声波提取等,能够快速提取活性成分,但提取效果较差且生产成本高。

现有工艺的局限性促使我们对中草药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

2. 提取剂的选择提取剂的选择是中草药提取工艺优化的关键一步。

通常,水、醇和混合溶剂是最常用的提取剂。

水提取是低成本、环保的选择,但对于一些水不溶性成分提取效果不佳。

醇提取能够提取更多的药材成分,但生产成本高。

综合考虑效果和成本,混合溶剂提取可作为一种优化选择。

3. 工艺参数的优化在中草药提取工艺中,工艺参数的优化对提取效果至关重要。

包括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液料比等参数的调整。

在优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药材的特性和药效要求,逐步确定最佳参数组合。

此外,不同中草药的特性差异也需要针对性地优化工艺参数。

4. 新技术在中草药提取工艺中的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中草药提取工艺的效果和效率,可以尝试引入新技术。

超声波提取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新技术,利用超声波能量破坏细胞壁,加速活性成分的释放。

微波辅助提取是另一种新技术,通过传导和辐射加热作用,提高提取速度和效果。

这些新技术的引入可以进一步优化中草药提取工艺,提高提取效果。

5. 中草药提取工艺的质量控制为了保证中草药提取工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需要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首先,应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筛选和采集,确保最佳的药效和品质。

其次,通过药材的质量分析,确定药材中活性成分的含量,为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依据。

最后,建立完善的生产过程控制体系,包括提取、分离、干燥等各个环节,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

中药提取技术的发展现状

中药提取技术的发展现状

中药提取技术的发展现状中药提取技术是指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从中药材中提取活性成分的一系列技术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药提取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从前沿技术、应用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对中药提取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

一、前沿技术1. 超声波提取技术超声波提取技术是利用超声波的声能对中药材进行提取的一种技术。

它具有高效、快速、无污染等特点,且可以大幅度提高中药提取效率和降低能耗。

目前,超声波提取技术已经在中药材中提取酚类、黄酮类、生物碱类等活性成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2. 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是指在超临界状态下利用超临界流体对中药材进行提取的技术。

超临界流体在临界点附近拥有较高的溶解能力和良好的渗透性,可以高效提取中药材的活性成分。

该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提取速度快、产物质量好等优点,在中药提取领域备受关注。

3. 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微波辅助提取技术是指利用微波场对中药材进行加热和提取的技术。

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具有快速、高效、节能等特点,能够显著提高中药提取效率和缩短提取时间。

目前,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中药材的提取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应用现状1. 中药材提取生产线随着中药制药工艺的不断完善和设备的进步,各种中药材提取生产线已经投入使用。

这些生产线在提取原料、浓缩、干燥等环节实现了自动化和连续化生产,大大提高了中药材提取的效率和质量。

2. 中药提取工艺优化在中药材提取工艺方面,越来越多的研究着重于提取条件的优化和流程的改进。

在温度、压力、溶剂种类和比例等方面进行优化,以获得更高的提取效率和更纯的提取产物。

3. 多组分联合提取技术随着中药研究领域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多组分的联合提取技术。

这种技术能够使得多种中药材的活性成分得以全面提取,且相互之间具有协同效应,从而使得提取的产物更加全面和有效。

三、未来发展趋势1. 绿色提取技术未来中药提取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是绿色化。

中药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中药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中药提取工艺优化研究中药提取是传统中药制备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提取可以获得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并用于制备药物。

中药的提取工艺对提取效果和药物质量有重要影响。

因此,中药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对中药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进行探讨,以期为中药制备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一、中药提取工艺的现状分析中药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需要首先对中药提取工艺的现状进行分析。

目前中药提取工艺主要分为传统提取方法和新型提取方法两大类。

传统提取方法包括水煎法、浸泡法和酒精提取法等,这些方法已经在中药制备中被广泛应用。

然而,传统提取方法存在着提取效率低、工艺耗时长等问题。

相比之下,新型提取方法如超声波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具有提取效率高、工艺时间短等优点,但仍面临着设备复杂、成本高等挑战。

二、中药提取工艺优化的研究方法中药提取工艺的优化需要依靠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

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正交试验法、响应面法和遗传算法等。

正交试验法可以通过改变不同因素的水平来确定对中药提取效果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

响应面法则可以更全面地考虑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优化提取工艺过程。

遗传算法则是通过模拟进化的过程,逐步寻找最优提取工艺条件。

这些研究方法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方法,以得到最佳的中药提取工艺。

三、中药提取工艺优化的关键因素中药提取工艺的优化需要针对不同的中药材确定关键因素。

关键因素包括溶剂选择、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物浓度等。

不同的中药材在提取过程中对这些因素的要求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中药提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其他因素,如固液比、酸碱度等。

通过调整这些关键因素,可以达到最佳的中药提取效果。

四、中药提取工艺优化的应用示例以黄芩中药提取工艺优化为例,通过正交试验法确定了溶剂选择、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固液比等关键因素,并利用响应面法进一步优化提取工艺。

实验结果显示,在乙醇溶剂、提取温度45℃、提取时间1.5小时和固液比1:20的条件下,可以获得较高的黄芩有效成分提取率。

中药行业的药材加工与提取技术

中药行业的药材加工与提取技术

中药行业的药材加工与提取技术随着人们对传统中药的重视和需求的增加,中药行业的发展日益迅猛。

而其中关键的一环是药材的加工与提取技术。

本文将就中药行业的药材加工与提取技术进行探讨,旨在了解该领域的发展现状、挑战和前景。

一、加工技术的发展药材加工技术的发展是中药产业提升品质和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的人工加工逐渐转化为机械加工。

例如,采用智能化设备和先进工艺的机器化除杂、研磨和筛分等步骤,提高了药材的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传统的炒制、炙烤等加工方法也得到了改良和创新,进一步增强了中药的药效和安全性。

二、药材提取技术的创新药材提取技术是中药行业的重要环节,通过提取工艺可以从草药中获得有效成分,驱除无效物质,提高药效和稳定性。

目前,常见的提取方法包括传统浸提法、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

近年来,新型的高效提取技术逐渐崭露头角,如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和脉冲电场提取等。

这些新技术具有提取效率高、时间短、温度控制方便等优点,在药材加工中应用广泛。

三、面临的挑战虽然中药行业的药材加工与提取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不同药材的加工和提取方法并不完全相同,需要根据具体药材的特性进行调整和优化。

其次,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导致市场上中药制品质量良莠不齐。

再次,高效、环保的提取技术仍然面临一定的难度和成本压力。

因此,需要加强对技术开发和标准化研究的投入,推动中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前景展望尽管中药行业的药材加工与提取技术面临一些挑战,但其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传统中药的市场需求逐年增长。

高效、绿色的提取技术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同时,在药材加工中引入先进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也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标准。

因此,中药行业的药材加工与提取技术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综上所述,中药行业的药材加工与提取技术的发展对于提升中药产业的品质和降低成本至关重要。

中药材提取工艺的优化设计研究

中药材提取工艺的优化设计研究

中药材提取工艺的优化设计研究第一章:前言中药材是我国珍贵的自然资源,在中医药学领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其中,中药材提取工艺的优化设计研究是研究者们一直以来的焦点之一。

最近几十年的研究成果表明,中药材的提取过程会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如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剂种类、提取剂浓度等。

为了提高中药材的药效成分提取效率,提高中药制品的药用价值,我们需要对中药材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设计研究。

第二章:中药材提取的基本原理中药材提取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的过程。

这些有效成分包括多种化学成分,如生物碱、鞣酸、黄酮类、甾醇、多糖等。

中药材有许多提取方法,如水提、乙醇提取、超声提取和微波提取等。

其中,水提取是一种常用的提取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水的溶解性来提取植物的有效成分。

乙醇提取也是常用的提取方法,乙醇可以提高有效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迅速将有机物质的有效成分溶解在其中。

超声提取和微波提取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提取方法,两种方法都能够有效地提高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并且缩短提取时间。

第三章:中药材提取的影响因素1.提取温度提取温度是中药材提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其直接影响提取物的品质和含量。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会有助于植物有效成分的快速释放和溶解,从而提高提取物的含量。

但是,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会导致植物有效成分的破坏,从而影响提取物的品质。

2.提取时间提取时间也是影响中药材提取效率的重要因素。

一般情况下,适宜的提取时间能够使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得到英文释放和溶解,提高提取效率。

若提取时间过长,也会导致有效成分的损失,从而影响提取物的品质。

3.提取剂种类提取剂种类也是影响中药材提取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常用的提取剂有水、乙醇、氯仿、二甲苯等。

在选择提取剂时,需要考虑其对植物有效成分的化学性质和选择合适的溶解性,以达到最佳提取效果。

4.提取剂浓度提取剂浓度是影响中药材提取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情况下,提取剂浓度适宜的单位提取的有效成分多,产量大,但若浓度过高,可能会影响有效成分的溶解和释放。

中草药提取工艺研究及应用

中草药提取工艺研究及应用

中草药提取工艺研究及应用中草药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草药的研究和应用也始终备受关注。

而中草药提取工艺则是中草药研究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将围绕中草药提取工艺研究及其应用进行探讨。

一、中草药提取工艺概述提取是中草药应用的重要方式之一,中草药提取工艺主要包括水浸提、水蒸气蒸馏提取、有机溶剂提取、超临界流体提取、微波辅助提取、超声波辅助提取等。

在中草药提取过程中,提取物的含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到中草药药效的发挥。

二、中草药提取工艺研究现状目前,中草药提取工艺研究已经进入了深入细致的阶段,除了传统的水浸提、水蒸气蒸馏提取等提取工艺以外,还有许多新型提取工艺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其中,超声波辅助提取是比较新兴的一种提取技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提高提取物的含量和药效。

三、中草药提取工艺应用案例中草药提取工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中草药的提取及制备过程中,如广西百色彝族自治州就使用中草药提取工艺生产出一种名为“龟版甲素”的中成药,该药品通过鲜龟板与蜜蜂房仔的配伍喷涂制作而成,具有良好的消炎杀菌作用和美容养颜作用。

四、中草药提取工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中草药提取工艺在应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传统的提取工艺费时费力,有机溶剂提取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超临界流体提取设备成本高昂等。

因此,未来中草药提取工艺将会朝着更加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如绿色提取技术、智能化提取技术等。

总之,中草药提取工艺研究及其应用是中草药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不仅对中草药的质量和药效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其在中草药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开展中草药提取工艺的研究和改进,推动中草药产业的持续发展。

中药的多组分提取与纯化工艺研究

中药的多组分提取与纯化工艺研究

中药的多组分提取与纯化工艺研究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中药的疗效主要来自于其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因此,提取和纯化中药中的多组分成为了中药研究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中药的多组分提取与纯化工艺研究的现状和挑战。

一、多组分提取的方法多组分提取是中药研究的关键步骤之一。

目前常用的多组分提取方法包括水提取、醇提取、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等。

其中,水提取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因为水是一种安全、环保的溶剂。

醇提取则常用于提取不溶于水的成分,如脂溶性成分。

超声波提取和微波提取则是利用声波和微波的能量来促进药材中活性成分的释放。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研究人员需要根据中药的特性和研究目的选择适合的方法。

二、多组分纯化的方法多组分纯化是从提取液中分离出目标成分的过程。

常用的多组分纯化方法包括薄层色谱、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凝胶过滤等。

薄层色谱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分离方法,可以根据不同成分的色谱行为进行分离。

柱层析则是利用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亲和性差异来实现分离。

高效液相色谱则是一种高效、准确的分离方法,可以实现对多组分的同时分离。

凝胶过滤则常用于分离分子量较大的成分。

这些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以实现对中药中多组分的纯化。

三、多组分提取与纯化的挑战在中药的多组分提取与纯化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中药中的活性成分种类繁多,含量差异大,因此如何选择适当的提取方法和纯化方法是一个难题。

其次,中药中的成分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因此在提取和纯化过程中需要考虑这些相互作用对结果的影响。

此外,中药的提取和纯化过程还受到原料质量、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这也增加了研究的复杂性。

四、多组分提取与纯化的研究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药的多组分提取与纯化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

例如,利用超声波和微波等物理方法可以提高提取效率和纯化效果。

此外,利用分子筛、纳米材料等新型材料也可以实现对中药活性成分的选择性提取和纯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
中药提取工艺研究发展
临床药学2008-1班
百合提努尔·胡达拜地
学号:200807100801131
摘要:中药提取工艺路线设计直接影响到中药制剂的有效安全。

本文综合分析了当前中药提取工艺设计思路,并经通塞脉微丸中间提取物制备工艺的比较研究,提出中药提取工艺设计应以复方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传统汤剂制备方法制备提取物,进而针对复方组成药物所含有的活性成分类型,选择性采用适宜的分离精制方法,逐步排除无效物质、非疗效相关物质,最终获得能够保持原方疗效和安全性的中间提取物。

[1]
关键词: 中药;提取工艺,研究发展
前言:提取是从药材原料中分离有效成分的单元操作,直接关系到产品有效成分的含量,影响内在质,量、临床疗效、经济效益及GMP的实施。

中药制剂的研究和生产从传统制剂原粉成型的丸、散到浸提型制剂如颗粒剂、浸膏片、胶囊、口服液、注射液等的兴起和发展,是半个世纪来中药制剂进步的特征,应属于从传统制剂进入改进制剂的时期[2]。

本文对近年来传统与现代中药提取工艺进行归纳概述。

基本内容:
1.传统工艺
传统工艺包括浸渍法, 水提醇沉工艺,水煎煮法, 渗漉法, 回流法, 水蒸汽蒸馏法。

下面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几个传统工艺:
1.1 浸渍法
浸渍法按提取的温度和浸渍次数可分为:冷浸渍法、热浸渍法、重浸渍法。

浸渍法适用于粘性药物、无组织结构的药材、新鲜及易于膨胀的药材、价格低廉
的芳香性药材。

不适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及高浓度的制剂。

1.2 水提醇沉工艺
中药水提液经浓缩后在常温或低温下加入乙醇进行醇沉,乙醇既作为溶剂来溶解浓缩液中的有效成分,又作为沉淀剂来沉淀某些杂质。

1.3 水煎煮法是在草本植物中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加热至一定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后滤出煮液的方法。

该方法不仅简便易行,而且能煎出大部分有效成分,是最常用的提取草本植物中活性成分的方法之一[3]。

煎药机优于传统煎煮法。

杨璐璐等[4]发现用GNG 中药抽出机比直火加热法和蒸气煎药法制备汤剂的总固体含量高出2倍以上, 且保质时间长。

张晓燕[5]等发现中药抽出机制备的槐花散汤中芦丁含量明显大于常压直火煎煮法。

梁文能[6]等发现煎药机煎煮的黄连解毒汤中黄芩苷的含量高于传统煎煮法。

2.新工艺
新工艺包括:微波萃取, 超临界流体萃取(SFE), 酶法提取, 超声提技术, 罐组式动态逆流提取工艺, 半仿生提取法
2.1 超滤
超滤(Ultrafiltration)技术是一种膜滤法,也有错流过滤(Cross Filtration)之称。

它能从周围含有微粒的介质中分离出10~100A的微粒,这个尺寸范围内的微粒,通常是指液体内的溶质。

其基本原理是在常温下以一定压力和流量,利用不对称微孔结构和半透膜介质,依靠膜两侧的压力差作为推动力,以错流方式进行过滤,使溶剂及小分子物质通过,大分子物质和微粒子如蛋白质、水溶性高聚物、细菌等被滤膜阻留,从而达到分离、分级、纯化、浓缩目的的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7]。

2.2 超临界流体萃取
超临界流体萃取( supercr itical fluid ex traction, SFE )技术是以超临界流体CO2 、NH 3 、H 2O、C2H 5OH 、C2H6等代替常规有机溶剂, 在超临界状态下, 将超临界流体与待分离的物质接触, 通过控制不同的温度、压力以及不同种类及含量的夹带剂, 使超临界流体有选择性的把极性大小、沸点高低和分子
量大小的成分依次萃取出来
[8]。

2.3 生物酶解技术 生物酶是一种能力巨大的催化剂, 酶可以作用于污染物质中复杂的化学链,
将其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或CO2、H2O 等无机物, 有机物的处理则通过酶反应形
成游离基, 游离基发生化学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沉淀, 经过滤即可除去。

与其他微生物处理方法相比, 酶技术的应用具有催化效率高、反应条件温和、对
设备要求低、反应速度快等优点
[9]。

2.4 半仿生提取法 半仿生提取法( semi2bionic extraction method , SBE) 是从生物药剂学
的角度,模拟口服给药及药物经胃肠道转运的原理,运用于经消化道给药的中药
制剂的一种新的提取工艺。

将中药原料分别用近似胃和肠道的酸碱水溶液提取
2~3 次,即先用一定pH 的酸水提取,继以一定的pH 的碱水提取,提取液分别滤
过,浓缩,制成制剂。

酸碱法是针对单体成分的溶解度和酸碱度有关的性质,在溶
液中加适量的酸或碱,调节pH 值至一定范围,其目的是使单体成分溶解或析出。

近几十年来,中草药的生产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机械化和半机械化。

传统中药往往被认为
有效成分含量低、杂质多、质量不稳定,因此用药多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不能与现代医学
接轨。

为解决这个问题,中药必须走提取和纯化的道路[10]。

1.玉屏风总多糖水提醇沉工艺条件优化
目前关于YTP 醇提水提工艺条件的优化已经见报道[12-13],该工艺流程复杂,
要消耗大量的乙醇,提取次数多,运行费用高,不利于产业化。

采用水提醇沉法
提取玉屏风总多糖,以玉屏风总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影响提
取效果诸因素的主次关系依次是醇沉最终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

根据正交试
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 12,在90 ℃下浸提时间为1. 5 h ,90% 乙醇
沉淀。

据此工艺条件进行提取可使YTP 得率达到4. 31%
[11]。

2.数字化超声连续中药萃取装置的应用
数字化超声连续中药萃取装置的特点:与常规提取工艺相比,数字化超声连
续中药萃取装置具有如下特点:(1)对萃取温度、时间、超声频率及功率、进
料及进液速度等实现数字化动态自动控制,实现了远程操作控制常温常压超声连
续萃取生产;(2)设计螺旋式物料输送机构,实现连续批量自动化生产,自动上料,自动进料,自动出渣,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自动控制;(3)萃取效率高;(4)超声萃取适应性广,不受成分极性、分子量大小的限制,适用于绝大多数种类中药材和各类成分的提取;(5)萃取药液杂质少,有效成分易于分离、纯化。

萃取成本低,综合经济效益显著[14]。

目前我国中药材提取工艺主要为静态提取,药材的提取停留在单台提取的水平,效率较低,属于间隙操作,劳动条件较差,与医药GMP 要求相差甚远,和世界先进的天然药物提取水平差距巨大。

[15]
结论:综上所说,虽然在中药提取工艺上有很大的进步,提取技术趋向于现代化,全自动化,但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发展,作为医学生我们应该认真勤奋学习中药提取工艺技术,为我们国家的医学发展事业付出一份努力而奋斗。

参考文献:
[1] □汪海鸿,狄留庆,等. 中药制剂中间提取物制备工艺路线设计思路探.[J]讨世界科
学技术,2011, 13( 2) 232-233.
[2] 韩磊,向云霞,等.中药提取工艺研究概述[J]. 新疆中医药,2011,29(3):82-83. [3]崔凯凯.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食品工程系; [J]2012,40( 1) : 128-184.
[4] 张学红.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M ] . 知识介绍, 2009, 6:33 -34.
[5] 杨洁,范一楠.超滤技术在制药行业中的应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14
[6] 梁文能, 肖毓芳, 李彦. 两种煎药方法对黄连解毒汤中黄芩苷含量的研究[ J]. 国际
医药卫生导报, 2008, l4(3): 72- 75.
[7] 杨洁,范一楠. 超滤技术在制药行业中的应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4:165.
[8] 沈文娟1 , 岳亮. 天然药物常用提取技术与方法研究概况[J]. 中南药学, 2011, 9(2):127.
[9] 彭艳丽, 杨亲正. 生物酶在废水处理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广州化工,2011,39(8):22.
[10] 罗兰. 半仿生提取法在中药配方颗粒制备中的研究进展[J]. 海峡药学.
2010 ,22(4):12.
[11]张黎明,朱丽等. 玉屏风总多糖水提醇沉工艺条件优化[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
志,2011,17(1):24.
[12 张黎明,赵朝,高文远. 玉屏风总多糖的醇提水提工艺条件优化[J]. 时珍国医国
药,2008,19 (10) :2473.
[13 王佳佳,李俊,程文明. 玉屏风散活性多糖提取工艺优选及含量测定[J]. 辽宁中医杂志,2010,(3) :505.
[14] 王成东,杨华登. 数字化超声连续中药萃取装置的结构、特点[J]. 装备应用与研
究,2011,23(305) :29.
[15] 王晓武1 赵明等. 中药动态提取及产业化研究进展[J]. 北方药学,2011, 8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