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联网(2013年9月)大事记

合集下载

2013年中国信息社会发展十件大事

2013年中国信息社会发展十件大事

2013年中国信息社会发展十件大事1.互联网金融成为热点互联网对经济的影响逐步渗透到传统金融行业,并且全面覆盖支付、结算、融资、货币、基金、证券、保险、理财,以及金融产品销售渠道等多个细分领域。

互联网金融开始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创新业务形态。

2.大数据热潮兴起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学习大数据及信息技术影响,到国家统计局开始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利用大数据开展调查统计,再到各类企业、商家纷纷推出的大数据服务,社会各界对大数据的关注持续升温。

2013年亦被称为中国的"大数据元年"。

3."棱镜"事件波及国际社会2013年6月,美国国家安全局前雇员爱德华·斯诺登曝光了美政府多个秘密监视项目,令美国"棱镜"监控计划完全暴露在公众的视线之下,并将多家互联网巨头推上风口浪尖。

"棱镜"等系列项目的曝光引发了信息社会国家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关系的争议,也凸显了中国网络安全面临的巨大挑战。

4.《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发布2013年7月16日,工信部正式发布《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

《规定》进一步明确了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的规则和信息安全保障措施等,将推动我国电信和互联网行业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不断走向完善。

5.《"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出台2013年8月1日,国务院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宽带网络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

2015年我国将初步建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6.《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出台2013年8月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

"信息消费"受到高度重视。

大力促进信息消费,被看作是一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以及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举措。

中国信息化发展大事记

中国信息化发展大事记

中国信息化发展大事记1978年,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为信息化发展奠定基础。

这一时期,中国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展计算机应用和电信基础设施建设。

1980年代初期,中国开始进行电信和计算机技术的自主研发。

中国电信行业开始建设国内通信网络,同时计算机也在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中得到广泛应用。

1986年,中国建立了第一座卫星通信地面站,实现了卫星通信的初步应用。

同时,中国也开始发展计算机局域网和广域网,为企业和政府间的信息交流提供了便利。

1990年代初,中国开始加快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和计算机普及。

中国电信开始大规模建设光缆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同时计算机也逐步进入企业和家庭。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开启了信息化发展的新时代。

这一时期,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迅速增长,互联网应用也逐渐丰富,包括电子邮件、万维网浏览、在线聊天等。

1996年,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全国骨干网建成并正式开通,全国范围的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络开始提供服务。

这一时期,中国互联网产业开始兴起,出现了许多互联网公司和初创企业。

1997年,中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正式发布,明确了信息化发展的目标和路径。

这一时期,中国政府开始大力推动信息化建设,加强了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2000年代初,中国互联网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和互联网应用数量迅速增长,互联网技术和商业模式也不断创新。

2008年,北京举办了奥运会,这个全球盛会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信息化的发展,尤其在通信和信息技术领域。

这一时期,中国在通信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2010年代初,中国政府提出了“宽带中国”战略,旨在加快宽带网络建设和普及。

这一时期,中国宽带网络覆盖范围和速度不断提升,为信息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2013年,中国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旨在推动互联网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

这一时期,互联网技术在金融、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物联网的普及应用

物联网的普及应用

物联网的发展挑战 与机遇
技术标准不统一:各种设备和 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存在困难
安全性问题:数据泄露、设备 被攻击等安全问题日益严重
隐私保护问题:用户数据隐私 保护成为一大挑战
成本问题:物联网设备的研发、 生产和部署成本较高,限制了 其普及应用
隐私保护:如何保护用户隐 私和数据安全
政策法规:各国政府对物联 网的政策支持和监管措施
技术挑战:物联网技术的成 熟度和可靠性
市场竞争:物联网市场的竞 争格局和挑战
机遇:物联网技 术不断发展,应 用领域不断拓展
挑战:市场竞争 激烈,技术更新 换代迅速
机遇:物联网技术 可以降低企业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
挑战:物联网技术 需要与各行业深度 融合,存在技术壁 垒和行业壁垒
安全风险:物联网设备可能 遭受黑客攻击
云计算的定义:一 种通过网络提供计 算资源的服务模式
云计算的分类: 公有云、私有云、 混合云
云计算的特点: 弹性、可扩展性、 可靠性、安全性
云计算的应用:物 联网、大数据、人 工智能、区块链等
物联网的安全问题
数据泄露:未 经授权的访问、 窃取或破坏数

数据篡改:恶 意修改数据, 导致系统瘫痪
或数据错误
提供物联网解决方案,如智 能城市、智能家居等
提供物联网平台服务,如阿 里云、华为云等
提供物联网设备管理服务,如 设备远程监控、故障诊断等
提供物联网数据分析服务,如 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
析等
硬件销售:销售物联网设备,如传 感器、路由器等
服务收费:提供物联网解决方案, 如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
添加标题
查看和更新
智能药物管理:可以通过物联 网技术实现药物的智能化管理

2013中国互联网大会

2013中国互联网大会

2013中国互联网大会第一篇:2013中国互联网大会2013中国互联网大会2013年中国互联网大会于2013年8月13日—15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中国互联网行业超过200位高端嘉宾将围绕“共建良好生态环境,服务美好网络生活”这一主题进行思想碰撞。

具体话题涉及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Pv6、创新创业等多个领域。

目录1大会主题 2关注领域 3大会结构3.1 会议部分 3.2 展览部分 3.3 配套活动4.1 亮点一 4.2 亮点二4.3 亮点三 4.4 亮点四 4.5 亮点五 4会议亮点1大会主题背景简介中国互联网大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等政府机构指导下,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中国互联网大会组委会承办的中国互联网行业年度盛会。

中国互联网大会的主题设置和议题选定历来紧扣国家经济发展政策、围绕中国互联网行业趋势动向,是业内人士梳理中国互联网阶段性发展成果、共商互联网业发展前景的高端会议。

大会充分发挥自身桥梁作用和纽带功能,为政府官员、业界领袖、专家学者、中小企业主、草根创业者、媒体朋友以及关心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广大网友搭建交流平台。

自2002年大会启动至今,中国互联网大会已成功举办十一届。

中国互联网大会凭借其独特资源优势和平台优势,在主办方的精心打造和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之下已成为亚太地区极具影响力的品牌盛会。

本届主题2013年中国互联网大会于2013年8月13日—15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中国互联网行业超过200位高端嘉宾将围绕“共建良好生态环境,服务美好网络生活”这一主题进行思想碰撞。

具体话题涉及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Pv6、创新创业等多个领域。

[1]2关注领域2013年8月13日,2013年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本届大会的主题为“共建良好生态环境,服务美好网络生活”,会议将关注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Pv6、创新创业等多个领域。

2009中国物联网元年大事记

2009中国物联网元年大事记

2009中国物联网元年大事记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无锡就“传感网”的谈话,掀起了传感网的巨大浪潮。

江苏省省委书记,无锡市委书记亲自抓“传感网”的建设,不到50天的时间,无锡号称已有53家从事传感网的研发企业。

无锡正竭尽全力办成“感知中国”中心,把无锡办成“智慧城市”。

8月24日,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宇在台湾反复提及,物联网将会成为中国移动未来的发展重点,并且在上海移动已有了多种应用。

8月26日,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每一次大危机,都会催生一些新技术,而新技术也是使经济,特别是工业走出危机的巨大推动力”。

传感网正是这样一种新技术。

9月11日,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正式组建了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

9月21日,工信部在贯彻落实十七届心中全会精神的会议中明确提出:“进一步研究建设物联网、传感网,加快传感中心建设。

”随着温总理的讲话及CCTV-1和CCTV-2频道的推动,进来中国股市中和物联网有一个关系股票,急速上升,推动了“物联网”的普及。

9月23日,在“重庆市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推进工作会议大会上,物联网再次成为热议的焦点。

10月8日,无锡向国务院申建“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计划中心区域总面积达20平方公里,主要由传感网创新园、传感网产业园、传感网信息服务园组成,将在环保、交通领域率先应用。

10月11日,杭州市市长蔡奇强调,全市上下要进一步增强对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认识,抓住机遇、积极奋进,力争杭州物联网产业走在全国前列,杭州媒体甚至报道“五年后,杭州人要过上物联网的生活。

”10月13日,上海联通总经理蔡全根表示,上海物联网发展跟不上建设步伐,需政府立即着手规划。

10月21日,无锡传感网产业研究院“双子楼”建成,总面积5.5万M2。

10月23日,江苏昆山周庄要全力打造物联网配套传感器产业基地,3~5年内实现产值300亿。

10月26日,江苏省常州组建新传感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10月27日,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科技日报》撰文提出,启动“传感网络”的研发应用,并将其上升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度。

2013年 中国互联网发展大事记

2013年 中国互联网发展大事记

201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大事记1、1月4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下发了2013年1号文《广电总局关于促进主流媒体发展网络广播电视台的意见》,要求将网络广播电视台提升到与电台电视台发展同等重要地位,鼓励电台电视台与宽带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新兴媒体结合,发展新形态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网络广播电视台,经过三至五年的努力,确立网络广播电视台在新媒体传播格局中的主流地位。

2、1月25日,国家税务总局第1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网络发票管理办法》,自2013年4月1日起施行。

这将对保障国家税收、规范网络发票的开具和使用产生重要作用。

3、2013年我国个人信息安全保护问题受到重视。

2月1日,我国首个个人信息保护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实施,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工作进入法制阶段。

7月16日,工信部公布《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保护电信和互联网行业用户信息,维护网络信息安全。

4、2月17日,国务院公布《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5年,打造物联网产业链,形成物联网产业体系。

按照《意见》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等联合印发了《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5)》,制定了10个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对2015年物联网行业将要达到的总体目标做出了规定。

5、6月25日,在公安部指导下,阿里巴巴、腾讯、百度、新浪、盛大、网易、亚马逊中国等21家互联网企业,成立了“互联网反欺诈委员会”,以推进全网联合,打击网络诈骗,共建交易安全生态圈。

6、2013年6月,美国“棱镜门”事件中美国政府对本国公民以及海外公民数据信息隐私权侵犯行为,引起我国对信息安全保障的重视。

我国将加快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建设,以此提升防护能力。

7、中美两国确定在中美战略安全对话框架下设立网络安全工作组。

7月8日,第一次网络安全工作组会议在华盛顿举行,双方就网络工作组机制建设、两国网络关系、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双边对话合作措施以及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

中国物联网(2013年8月)大事记

中国物联网(2013年8月)大事记

中国物联网(2013年8月)大事记作者:来源:《物联网技术》2013年第09期8月2日苏州工业园区“智慧综保区”应用物联网技术集成各类传感器,并通过综合应用平台,全面支撑智能物流的发展,优化物流监控体系,从而实现“三个智能化”。

8月3日深圳市首次使用物联网技术推行垃圾分类。

8月5日福建省电子政务移动办公云服务平台在全省投入使用,这也是全国首个省级政务办公移动云平台。

8月6日浦发银行在业内首家整合推出手机智能收付款功能,今后客户只需通过浦发手机银行“拍一拍”或“听一听”对方的银行账号,便可轻松向对方转账汇款,提升客户转账体验。

8月8日工信部发布的《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显示,到2018年,中国重点行业大中型企业两化融合水平将逐级提升,处于集成提升阶段以上的企业达到80%,并将涌现出一批创新能力强、应用效果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企业。

8月1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电梯安全工作的意见》正式出台,这标志着浙江电梯监管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此举将推动老旧电梯大修改造更新,完善应急救援机制。

8月12日山东省农业厅确立包括济阳在内的山东首批17个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县。

8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要求,大力发展地理信息产业,拓宽地理信息服务市场,加快推动北斗导航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8月19日中科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同广西科学院在南宁签订合作协议。

双方将通过建立全面、长期、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共同推进云计算产业在广西的落地与发展。

8月20日国务院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将“宽带中国”计划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8月21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开展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建设工作的通知》。

8月22日中信银行与中国联通集团公司在北京签署了手机钱包业务全面合作协议,成为此项业务首批签约合作的商业银行之一。

8月24日北京将对乳制品、肉制品等10类高风险食品实施全程追溯。

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到了什么阶段?

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到了什么阶段?

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到了什么阶段?基本介绍物联网在中国迅速崛起得益于我国在物联网方面的几大优势。

第一,我国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物联网核心传感网技术研究,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第二,在世界传感网领域,我国是标准主导国之一,专利拥有量高;第三,我国是能够实现物联网完整产业链的国家之一;第四,我国无线通信网络和宽带覆盖率高,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持;第五,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持物联网发展。

感知中国感知中国应用2009年8月上旬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视察时指出,“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迅速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感知中国’中心”。

为认真贯彻落实总理讲话精神,加快建设国家“感知中国”示范区(中心),推动我国传感网产业健康发展,引领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可持续竞争力,无锡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起来,专门召开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进行全面部署,精心组织力量,落实有力措施,全力以赴做好建设国家“感知中国”示范区(中心)的相关工作。

高校研究物联网在中国高校的研究,当前的聚焦点在北京邮电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

作为“感知中国”的中心,无锡市2009年9月与北京邮电大学就传感网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签署合作协议,标志中国“物联网”进入实际建设阶段。

协议声明,无锡市将与北京邮电大学合作建设研究院,内容主要围绕传感网,涉及光通信、无线通信、计算机控制、多媒体、网络、软件、电子、自动化等技术领域,此外,相关的应用技术研究、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广工作也同时纳入议程。

为积极参与“感知中国”中心及物联网建设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保持、扩大学校在物联网研究领域的优势。

南京邮电大学召开物联网建设专题研讨会,及时调整科研机构和专业设置,新成立了物联网与传感网研究院、物联网学院。

2009年9月10日,全国高校首家物联网研究院在南京邮电大学正式成立。

新华日报记者探访了南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中心”,这里的研究者与“物联网”打交道已有五六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