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崛起的原因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合集下载

美国迅速崛起的原因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迅速崛起的原因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迅速崛起的原因以及对中国的启示美国的迅速崛起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期的独立战争,该战争帮助美国脱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国家。

然而,美国的真正崛起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工业革命时期。

以下是造成美国迅速崛起的几个重要原因:1.自由市场经济:美国秉持着自由市场经济的原则,积极推动企业家精神和市场竞争。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保护私有财产权和促进经济自由。

这样的政策环境鼓励了私有企业家风险投资和创新,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2.科技创新:美国一直致力于科技创新,特别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出现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科技进步,如电力、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发展。

美国还积极投资教育和研究,培养了大量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推动了科技的快速发展。

3.创新创业精神:美国历来有一种创新创业的文化,鼓励个人冒险和创造。

这种文化促使了创新的发生,并为企业家提供了许多机会。

创新和创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

4.多元化和移民: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

移民带来了不同的人才和文化,丰富了美国的资源和市场。

移民的多元性和自由的氛围提供了创新和文化交流的机会。

5.高质量教育:美国的教育体系一直以来都享有盛誉,提供了广阔的教育机会和世界一流的大学。

高质量的教育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美国的崛起给中国带来了一些重要的启示:1.发展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中国应该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资,并为科学家和企业家提供更多的支持,激发创新能力和创业热情。

2.推动市场:中国应该进一步推动市场经济的,加强私有财产权的保护,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

只有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才能为创新和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壤。

3.加强高等教育:中国应该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并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教育机会。

高质量的教育将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能力和领导力的人才。

4.推动展开多元化:中国应该推动多元化发展,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和人才。

张爽:美国崛起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张爽:美国崛起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张爽:美国崛起经验对中国的启示2014-10-23 11:50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作者:张爽(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正是依靠这种自信,美国克服与战胜了种种危机与困难,成功实现了自身的崛起梦想。

所以,对于当前正在期盼实现中国梦的国人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怀疑自己的成功经验和成功道路,始终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只要我们坚定这三个自信,中国梦的实现 在国际政治话语里,所谓崛起就是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相比,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其实力差距迅速缩小或拉大,从而对整个国际秩序和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大国崛起之路从来都不是平坦的,也格外受人瞩目。

以美国而言,其崛起就不是一帆风顺的。

从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到“一战”爆发这一阶段,是美国崛起的起飞时期。

在这一时期,美国面临过种种困难和危机,可以说美国是带着诸多的难题实现崛起的。

总结美国崛起的若干经验,对于正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但又面对各种难题的中国而言,大有裨益。

一、美国崛起起飞阶段中所遭遇到的主要难题 (一)行政效率低下与政治腐败 美国一直宣称其有一个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完美政治制度,并以此而自豪。

但实际上,美国崛起起飞阶段的诸多麻烦恰恰来自于其政治制度上的一些缺陷,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缺陷就是联邦政府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门之间权力划分模糊。

19世纪后期,美国联邦政府的核心部门是国会,联邦行政部门的规模非常小,甚至小到不能有效履行基本职能。

例如,一直到1900年,美国的联邦政府全部雇员人数也只有94000人,财政收入只有4亿多美元,甚至比不上美国铁路公司的规模。

因此,很长一段时间之内,美国联邦行政部门一直难以承担起日益复杂的经济和社会管理职责,不能根据当时的经济趋势相应地制定对策,导致美国经济发展中不断产生危机。

同时,由于权力的不平衡,美国国内政治腐败情形相当严重。

以最廉洁为指数0、最腐败为指数1为标准,19世纪70年代,即共和党总统格兰特执政期间(1868—1876年),指数创下1.03的历史纪录。

论20世纪美国崛起的历程及启示

论20世纪美国崛起的历程及启示

论20世纪美国崛起的历程及启示一、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美国的领土面积937万平方公里,地域十分辽阔,面积大约为整个欧洲的3/4,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占有着北美大陆最富庶的心脏地带;美国的中部大平原,幅员辽阔、土地肥沃,不仅是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农业区,其土地属于最肥沃和最高产的土地之列,可耕地约占总面积的2/5。

与加拿大共有的五大湖泊所蓄淡水约占世界淡水总量一半。

除此之外,它还蕴藏着丰富的金属矿和能源矿源,其中:锡占世界总储藏量的40%,铜、银锌各占世界总储藏量的16%,金占世界总量的10%,烟煤、无烟煤占世界总量的20%左右等等,此外还有数量十分可观的石油和天然气。

所以,美国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

这一点为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和环境基础。

美国地理环境优越性还在于它良好的地缘政治。

由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两个海洋的保护,美国本土避免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损伤,反而还利用战争的机会聚敛财富;而美国南北都是弱国,没有邻国的威胁,不必担心遭受外国军队的入侵。

享有着如此优越的地理条件,美国自然成为了美洲的领袖,更成为世界的霸主。

美国在其崛起过程中拥有得天独厚的安全环境和国际条件。

东西两岸的两洋隔绝使美国可免于卷入欧亚大陆的战争和冲突,美国周边不存在强国作为邻国,南北的加拿大和墨西哥都弱于美国,广大的西部边疆成为转移东部社会矛盾的安全阀。

从而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为美国在20世纪快速的崛起提供了物质基础和良好的安全环境。

二、20世纪美国崛起的历程一个国家的崛起是从各方面崛起的,绝不是单个方面的崛起就能实现一个国家的崛起,而是多个方面同时进行的。

美国也不例外,为便于比较清楚的考察20世纪美国崛起的历程,所以分别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方面来分别梳理。

(一)经济崛起历程在现代,与一国实力关系最密切的要素是它的工业生产[2]。

20世纪美国在经济领域的崛起首先是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开始的,1894年美国的工业产值94.98亿美元,英国则是42.63亿美元,第三位德国为33.57亿美元,分别居于世界第二和第三位,英德两国工业产值合计为76.2亿美元,美国为世界第二、第三位总和的124.6%[3]。

美国崛起因素考察及启示

美国崛起因素考察及启示
之路 为中国发展提 出了许多借鉴和挑战。 北美大陆最富庶的心脏 地带; 美 国的中部 障 。
关键词 : 美 国崛 起 ; 中 国 发展 ; 启 示 中 图分 类 号 : F 1 7 1 . 2 文 献标 识码 : A 大平原 , 不 仅 是 美 国也 是 世 界 上 最 富有 的 美 国有 重 视 教 育 和 科 学 技 术 的 传 统 。 农业区 , 其 土 地 属 于 最 肥 沃 和 最 高 产 的土 早 在 1 7 8 7年 宪法 就 以法 律 的手 段 保 障 发 地之列 , 可 耕地 约 占 总面 积 的 2 / 5 。 美 国 与 明 专 利 , 并 且 在 美 国政 府 的 鼓 励 下 , 美国
美 国地理环 境优越性 还在于 它 良好 国 力 的 强盛 , 迎 头 赶超 欧 洲 的各 个 强 国 。 ( 三) 恰 当的对外发展战略 。 美 国崛起
此 后 的~ 一 个 多世 纪 里 , 美 国不 仅 版 图迅 速 洋 的保 护 , 美 国本 土 避 免 了两 次 世 界 大 战 的 过 程 中如 何 处 理 好 与 当 时 世 界 霸 主 英 扩张、 人 口迅 速 膨 胀 , 而 且 生 产 和 经 济 规 的损伤 ,反而还利用 战争的机会 聚敛 财 国 的 关 系是 至 关 重 要 的 。 美 国 一直 与英 国 模 也 急剧 扩 大 , 如1 7 7 4 ~ 1 9 1 0 年 美 国 的 实 富 ; 而 美 国南 北 都 是 弱 国 , 没 有 邻 国 的威 保 持着 友好 关系 。 国 父华 盛顿 在 告 别 演 说 际 国 民 生产 总 值 增 长 了近 1 7 5倍 , 其 年 约 胁 , 不 必 担 心遭 受外 国军 队 的入 侵 。享 有 中 就 曾 告诫 说 , 美 国 不 应 陷 入 欧 洲 大 国 的 增 长 率 高达 3 . 9 %,远 高 于 当 时 世 界 经 济 着如此优越 的地理条件, 美 国 自然成 为了 权 力之 争 , 美 国的 政 治 精 英 对 此 都 深 以为 最 发达 的英 国 , 其 1 7 7 0 ~ 1 9 1 3 年 间经 济 年 美洲 的领 袖 。 均增长率大约只有 2 . 2 % 。到 1 9 8 4年 , 美 然。 美 国 没 有 成 为英 国 霸权 及 其 殖 民体 系 ( 二) 制 度 和 科 技 上 的 创 新 是 美 国 崛 的 挑 战 者 , 在 两 次 世 界 大 战 中都 成 为英 国

美国崛起的原因及其启示

美国崛起的原因及其启示

美国崛起的原因及其启示摘要:从 1775 年莱克星顿的枪声到今天,美国只用了 200 多年时间,就从一个只有 13 州的殖民地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超级大国。

关于美国的崛起和对我国的启示,史学家有不同的认知。

在这里,我们从经济、地缘政治、制度、教育和科技等因素分析美国的原因以及给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美国崛起原因启示一、美国崛起的原因(一)经济因素美国在19世纪,特别是在内战以后的半个世纪内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的农业革命。

独立战争以来,通过非法占地以及将西部国有土地分小块出售的方式,美国的农民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小农场,后来又通过分化和兼并的方式建立了采用机械化作业的资本主义大农场,从而开始了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所谓“美国式道路”。

例如,从1850年到1860年的10年间,美国的全国农场数就增加了41%,西部更是增加了416%;然而在19世纪的最后30年,拥有农场的农户比例却开始逐年下降: 1880年为74. 5%, 1900年为64. 7%。

[1] 美国式道路的成功,使得美国农产品成本大大降低,低廉的美国农产品通过新建造的蒸汽轮船、火车和运河系统,运送到国内各地和欧洲市场,从而使欧洲的农业进入一个长期的萧条时期,大大提高了美国农产品的竞争力。

在工业革命方面, 1812年的美英战争引入了工厂制度,在19世纪30、40年代解决了燃料、铁矿石、蒸汽动力问题,使美国制造业开始了工业革命,并使美国工业在内战后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美国政府的秘诀是,对国内企业采取放任政策和对外高关税壁垒政策相结合。

(三)制度因素美国要实现世界大国的崛起一个重要前提是维护国家统一。

林肯总统充分借助法律与战争手段,扭转国家分裂局面,然后在和平统一的环境中恢复工业化建设,确保美国在19世纪后期的崛起成为现实。

年3月4日宣誓就职的林肯总统曾经希望采取和平方式恢复统一局面,甚至提出妥协法案,主张在维护国家统一的前提下维持南北方不同的社会制度,即维持美国式的“一国两制”局面。

美国迅速崛起的原因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迅速崛起的原因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迅速崛起的原因以及对中国的启示摘要:美国的崛起是19、20世纪世界史上的大事,它的崛起经历和所走过的道路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美国崛起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当代中国发展需要改进的地方。

经过借鉴、学习、探索、完善,我国一定能走出一条辉煌的中国特色的崛起之路!关键词:美国崛起原因启示教育科学创新国策政策一、美国迅速崛起的原因美国虽然只有230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的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美国为什么会从一个建国才二百多年的新国家,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突然快速成为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这一直是世界各国思想家、社会学家、政治家们和学术界孜孜以求探寻的秘密。

美国的崛起是一个历史过程,包括复杂的政治经济关系,也有其自身在国际关系的不断调整中发展的关系,当然,不可否认的还有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等因素。

我认为美国崛起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美国起点高,经过了两次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五百年前,这片广阔的陆地却是印第安人世代生活的家园。

直到15世纪,欧洲人才发现了这片新大陆。

从此,欧洲各国的移民蜂拥而至,一个个殖民地相继出现。

到18世纪,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陆续建立起13个殖民地。

美利坚合众国的起源,正是从这13个英属殖民地开始的。

1775年的“美国独立战争”到1776年的13个英属殖民地联合签署的《独立宣言》,宣布脱离大英帝国的统治,组成美利坚合众国。

在欧洲的法兰西等国家的支持下,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才最终赢得了独立,1783年英国才承认美国独立。

美国是一个自由和奴隶并存的联邦,美国不仅保护了自由,也保护了奴隶制。

1861年,支持废除奴隶制的北方各州,与坚持蓄奴并脱离联邦的南方各州之间,爆发了一场历时四年的南北战争。

北方取得了胜利,解放了黑奴,也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2、借战争之机,大作交战双方的军火生意,借以扩充自己的经济实力。

浅评美国崛起以及对中国复兴的启示

浅评美国崛起以及对中国复兴的启示

浅评美国崛起以及对中国复兴的启示作者:孙晓燕来源:《文存阅刊》2017年第03期摘要:当今世界第一大国的美国崛起于19世纪末期。

美国的崛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开始于独立战争的胜利,经历第二次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并通过外交逐步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国家地位。

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美国成为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第一世界强国,自此经久不衰。

美国的崛起不是偶然的,研究这个“19世纪世界大舞台上最重要事件”,将对中国复兴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美国崛起;中国复兴;启示一、浅评美国的崛起(一)美国的崛起是迅速的、富有活力的崛起美国自独立战争后,在百年内迅速崛起,从殖民地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国,这不得说美国的崛起是世界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美国建国史相较于其他大国来说无疑是较年轻的,而就在这二百多年中,美国完成了工业化,名副其实的步入经济强国的行列,美国的战略眼光瞄准了世界,使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方面遥遥领先,坐稳“世界第一强国”的宝座[1]。

(二)美国的崛起是多种因素综合发挥作用的结果美国的崛起既有国内因素,又有国际因素;既有自然条件的原因,又有社会制度的影响。

综合而言,美国的崛起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利的国际环境外来移民的迁入以及对外政策的应变等多种因素。

从哲学角度分析,这些促使美国崛起的条件具有整体性,缺少任何一个要素都不会使美国如此迅速地崛起,也不能过分的突出某一因素的重要作用[2]。

(三)美国的崛起“反侵略与侵略”的崛起美国是由于英国殖民者的残酷剥削而引发独立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整个拉美地区的独立运动,这是美国崛起的基础前提,也是美国崛起中的反侵略历史,这是值得肯定的。

但建国后,在利益驱动下,美国开始了殖民拉美、远东等地区的侵略行为,孤立主义等政策的实施只是为了获取更加稳定的发展环境,潜在的将美国送上侵略道路;扩张主义等政策直截了当的宣告了美国的企图,通过扩张侵略不断增强自己在国际上的影响。

从此种意义上说,美国的崛起并不是简单的“和平崛起”,而是在侵略与反侵略过程中的“斗争崛起”[3]。

美国崛起给我们的启示

美国崛起给我们的启示

美国崛起给我们的启示美国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国度,从美国独立到今天不过两百多年的时间,就在这短短的两百多年间,美国完成了由一个地区强国到世界大国再到超级大国的伟大转变。

美国为什么能迅速崛起?首先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地缘政治为美国的崛起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美国国土辽阔,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这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从地缘政治上讲,东西两洋,远离欧洲大陆使美国本土避免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破坏;南北都是弱国,没有邻国的威胁,美国也成为美洲的当然领袖。

西进运动既是低成本换来极大发展的空间,又是美国工业革命的推进剂其次,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是美国崛起的根本动力。

美国首创了民主共和制度,通过分权和制衡原则使民主政治得以实现,保证了政治的长期稳定;通过了《反垄断法》,完善经济法律制度;通过实行罗斯福新政来缓和经济危机,局部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科技创新方面美国更是走在世界的前列,美国政府鼓励民众从事发明创造,美国历史上出现了一大批像爱迪生、贝尔这样的发明家和科学家,在生产管理领域还出现了泰勒制和惠特尼的标准化,这些创新极大的促进了美国经济的起飞再次,在制定国家对外发展战略方面,美国审时度势,做出了正确的决策。

美国独立后不久,第二任总统发表了《门罗宣言》,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反对欧洲列强干预美洲事务。

此后美国加强了对美洲的控制,把美洲作为自己的后院,成为美洲的霸主;一战初期保持中立,同交战双方做生意,赚取大量财富;战争后期,局势已经逐步明朗,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为战后争夺霸权赢得了资本;一战后,美国已经是头号经济强国,但英国的霸权残余仍然存在,美国的整体实力尚不足以与西欧抗衡,所以没有参与世界霸权的争夺,而是集中全力发展经济;二战中,为了捍卫自己利益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并成为领袖,最终取得了胜利,美国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也空前膨胀,二战后,美国建立起了全球霸权。

在取代英国成为全球霸主的过程中,美国从来没有直接挑战英国霸权,而且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成为英国的盟友,是在英国的逐步衰落中取而代之的,而德国正式挑战英国霸权最终陷入了灾难的深渊,由此不难看出美国决策者的高明之处目前,中国也处在崛起的过程中,我们提出了“和平崛起”的战略,从美国的历史经验来看无疑是十分正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崛起之路对中国的启示——对美国历史上贸易保护和自由贸易之争的思考自从资本主义降生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主义之争始终是各国不同政治经济派别分歧的重要成份。

随着时代的变迁,一国可能从主张自由贸易转向贸易保护,也可能从贸易保护转向自由贸易。

一般来,在国际经济危机时期,贸易保护的声音往往抬头;而在繁荣时期,自由贸易又容易成为潮流。

对于强国来说,自由贸易是占领弱国市场,打败弱国企业的旗帜;对于弱国来说,贸易保护是抵御市场强权,发展民族工业的盾牌。

当一国从弱变强时,它就会开始赞同自由贸易;反之,当一国由强变弱时,它又会回到贸易保护主义路线上去。

可以说,美国的历史就是根据本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力量强弱交替运用贸易保护和自由贸易两种主张的历史,而美国也正是因此才从一个殖民地国家变为世界第一流的强国。

不仅如此,由于英国力图保持世界工场的地位,美国运用贸易保护手段曾遇到很大的阻力。

如果不是英国炮舰调动了美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激情,美国很难实施贸易保护政策。

如果不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也许今天的美国也许就如同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一样,徒有广袤的土地、丰富的资源,却仍受发达工业国的控制和掠夺,仍然贫穷落后。

因此,对于今天追求强大的中国来说,破解南北美洲不同历史命运的奥秘,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一、禁运催生了美国制造业1781年10月,英军将领康沃利斯于约克敦投降。

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但是独立战争的胜利并没有自然而然地带来繁荣和发展。

独立战争期间,由于对英贸易的滞阻,北美的制造业得到了一定发展,但从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看则仍远落后于英国。

战争结束后,英国利用自身强大的制造业和商业优势,一方面对美国的出口实施严厉的商业限制,包括禁止美国货进入西印度群岛;另一方面则向美国大量倾销英国货。

独立前夕,北美平均每年运往英国的生铁为3929吨,1791年下降为797吨[1]。

烟草、稻米、蓝靛等大宗农产品的出口也大幅度下降,由此带累商业和航海业停滞,造船业衰落。

据统计,从1784年到1786年,美国从英国进口的货物总值约为760万英镑,而同期美国向英国出口则仅为249万英镑,逆差高达521万英镑[2]。

出口萎缩、市场缩小,使价格大幅下跌,商人、农场主纷纷破产,债务链条破裂,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动荡,许多地方爆发了农民起义,最著名是的谢司起义[3]。

在美国史上,1781年至1789年被称为“危机时期”[4]。

从竞争的观点来看,其实质是英国挟裹着其市场竞争的强者优势对新独立的弱小的美国进行打击,以经济殖民来代替政治、军事殖民。

危机给美国上层社会带来了广泛的冲击,“美国向何处去”一时成为报纸和小册子所讨论的焦点。

在一片喧嚣声中,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主义的两大声音至今仍清晰可辨。

推崇自由贸易多为南部大种植园主、北部大商人。

在危机时期,南部大种植园主兼并了大量小农的土地,巩固了竞争地位,他们虽然对英国限制出口不满,却得益于优质廉价的工业品。

因此他们主张自由贸易,一方面要求英国取消出口限制,另一方面试图摆脱英国的商业垄断,开拓南欧、北欧市场及其他全球市场,同时则加快向西部扩张,将西部广袤的土地变为农产品的生产基地,以增强美国农产品的竞争力。

北部大商人也主张自由贸易,因为他们的利益来自对外贸易的扩大,无论进出口是否出现逆差,只要贸易总额上升,就少不了他们的利润。

主张贸易保护者成份比较复杂,既有保卫独立战争成果的爱国主义成份,又有在谢司起义前巩固统治秩序的成份,既有受英国打击最沉重的广大小农,又有为数不多的制造业主。

由于当时主要矛盾是抵制英国的经济侵略,因此,主张增强联邦政府力量、加强贸易保护的代表,财政部长汉密尔顿事实上控制了政府决策。

汉密尔顿认为英国的力量来源在于制造业,因此美国必须重视制造业的发展。

而要发展制造业,则必须有政府保护。

他指出需要政府保护的三个理由,一,外国政府对制造业有保护和奖励;二,农业国居民出于习惯往往不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熟悉的职业;三,制造业国在技术、资金、市场方面已经具有优势,这就使“最新建立制造业的国家与制造业已成熟的国家在平等条件下进行竞争,在多数情况下是不可行的。

”[5] 遗憾的是,由于当时美国社会经济结构由依附于英国的种植园主和大商人主导,故汉密尔顿主张中唯一落实的是加强了联邦政府权力,建立了财政税收制度,恢复了公共信用,顺利发行了新国债,使联邦政府不再有名无实。

然而汉密尔顿所珍视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却未得到推行,1789年的的关税法案规定进口税率仅为9%,远不足以保护新生的制造业。

英国知道自己的竞争优势所在,一开始就禁止机器和技术以及技术人员外流。

由于西部土地的吸引,美国工人的工资平均又比英国高1/3到1/2。

加以英国企业主资金雄厚,有现成的销售网络等因素,使美国制造业举步维艰。

1801年的326家股份公司中,只有8家投资于制造业,仅占总数的2.4%[6]。

如果照此发展下去,美国很难摆脱后来中南美洲各国的命运,成为欧洲工业国的附庸。

因为主宰着独立后美国社会的是大农场主和大商人,他们都从依附地位中获益。

发展制造业的每一个重大措施都与这个既得利益集团相抵触,征收高关税首先种植园主要花更多的钱购买欧洲的工业消费品,如果对方实施报复性措施,则还会连带出口下降,价格下跌,收入减少。

在这种社会经济结构中,资源越丰富就越可以依赖开发资源来获取收益,就越缺乏发展制造业的动力——相比之下,岛国日本只能靠发展制造业。

杰斐逊的自由贸易主义和农业国之梦,正是建立在对美国丰富资源的依赖上。

这个甜美、舒适的梦完全有可能将美国的制造业腻死。

正当美国迷迷糊糊地做着西部农业梦的时候,英国的军舰的炮声把它惊醒了。

1807年,英国为与拿破仑作战,炮击美国战舰“切萨皮克号”,强征舰上海员。

此举激起了强烈的反英爱国情绪,1807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禁运法案》,禁止一切船只离开美国前往外国港口,意在用中断对英国的农产品供应来教训英国[7]。

不料,禁运不仅没能给英国造成伤害(英国可以从世界其他国家进口粮食,本国也生产粮食),反而使美国经济全面瘫痪。

禁运充分暴露了美国经济的殖民性和依附性。

1807-1808年,美国出口从1.834亿美元下降到2243万美元,下降幅度达88%,进口从1.385亿美元降至5699万美元,下降59%。

于是,航海业濒临破产,大批海员失业,北部的大小商人损失惨重,农产品价格不断下跌,小农场主和小业主纷纷破产,工业消费品供应发生严重困难,关税收入急剧减少,财政出现巨额亏空[8]。

在强大的压力下,《禁运法案》不得不在1809年初取消。

然而,禁运却使国内制造业不再面对国外竞争,工业品价格上涨,制造业利润大增,航海业、对外商业的萧条促使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制造业,从而使美国制造业得到了空前发展,至1810年制造业的生产总值达到1.2亿美元[9]。

更重要的是,禁运使美国人初步懂得了制造业对于民族独立和国家强大的重要性,从而为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摆脱经济的依附性带来了第一线光明。

但是,就在一部分美国人得出上述结论时,作为权力结构核心的部分大农场主和商人却增强了依附性,更害怕与英国打贸易战。

因此,禁运结束刚后,财政部长加勒庭提交国会一份《关于制造业的报告》又被搁置了。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美国单方面终止禁运并没有换来英国的回报,英国继续劫掠美国船只。

再加上美国国内西部扩张主义者的鼓动,1812年,美英正式交战。

这场战争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和禁运十分相似,对外贸易和航海业陷入长期萧条和停滞,而制造业却飞速发展,对英国霸权构成了真正威胁。

战争结束后,英国商人不惜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向北美倾销商品,英国国会和政府则在一旁积极支持,布鲁厄姆勋爵在英国下院称:“为了把美国在战争期间产生的幼稚制造业扼杀在摇篮中,即使在最初的大量出口中受些损失也是值得的。

”[10]但英国的如意算盘并没有得逞。

这有三方面原因,首先,当时英国的技术还是相对简单、容易掌握、也容易改进的技术,美国制造业在技术上已经并非处于绝对劣势;其次,从规模上看,美国制造业已经有相当实力,而且也得到了国内金融势力的支持;第三,1816年美国颁布了第一个保护关税法案,制造业品的平均税率骤升至25%[11]。

此后,直至十九世纪末,贸易保护主义一直是美国的经济政策的基调。

由此可见,1807年禁运和1812年战争实际上是美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没有这两场战争——战争是最极端的保护主义,和由此而来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美国很可能成为另一个巴西,而世界历史的面貌也将大不相同。

遗憾的是,许多研究美国史的专家似乎也没有充分注意这一转折点的重大意义。

在《新编美国史》中,1807年禁运和1812年战争只占了二页半,而且没有片言只语论及其重要意义。

其原因是很耐人寻味的:如果每一个国家最终都能走上资本主义的“康庄大道”,或都必须经过资本主义阶段,那么也就不存在转折问题了,最多只有曲折。

二、内战完成了美国社会结构的质变摆脱弱者地位的历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了斗争和曲折。

由于当时英国的强者地位并非象今天的美国那样突出,它先是没能阻止美国独立,后是没能在1812年战争中重新占领美国(由于英国顾虑欧洲大陆重启战争),继又没能在战后搞垮美国经济。

但这并不等于英国、法国等欧洲强国就此承认美国的崛起,而是在继续伺机压制美国。

就美国国内而言,从原有的殖民地型社会经济结构,向以制造业集团为中心的自主型社会经济结构转变,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冲突和斗争。

大商人集团、航海集团、南部种植园主和北部制造业集团之间,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之间的矛盾仍然时起时伏,构成了地方主义与国家主义(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奴隶制和废奴主义,新申请州是否向奴隶制开放,以及民主党与共和党斗争等诸多重大矛盾的核心。

渐渐地这对矛盾统摄了国内的各种矛盾,冲突从经济领域延伸到政治、文化、宗教等领域,社会情绪越来越激动,直至爆发南北战争[12]。

事实上,尽管通过禁运和1812年战争确立了关税保护原则,美国工业一时间还很弱小。

在1820年以前,作为工业化最重要的部门的炼铁业,其铁产量比殖民地时间还少。

铁矿的开采、冶炼和铁器业完全被英国所主之宰。

第一个真正对炼铁工业起到保护作用的关税是1824年的关税,其后是1828年的关税。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初,自由贸易集团控制了政权,降低了关税,炼铁业生产很快就停滞、滑坡;1842年参议院决议恢复高关税,铁产量又直线上升。

如此,自由贸易路线和贸易保护路线反复斗争,炼铁业也反复涨落,直至林肯上台,把关税提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从而最终建立起了强大的钢铁业。

总的来说,关税的争夺战越来越对贸易保护主义者有利,主张自由贸易的南部种植园主、北部进出口商和航海集团则满腹牢骚。

北部进出口商业利益的代言人如马萨诸塞州的丹尼尔·韦伯斯特始终反对高关税,南部则把1828年的高关税称为“可憎的税率” ,特别是南卡罗来纳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