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贵州省五校高三第四次联考语文试题
2024年贵州省中考第四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贵州省二○二四年初中学业水平第四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将姓名、座位号、身份证号、准考证号填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 所有解答内容均须涂、写在答题卡上。
3. 客观题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对应选项涂黑,若需改动,须擦净另涂。
4. 主观题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位置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
一、书写水平(5分)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
(5分)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2~3题。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
70多年来,无论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风险挑战,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意志从未改变且历久弥坚....。
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chàng①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到积极建设fùgài②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再到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中国始终秉持..以和为贵理念,与国际社会共谋和平、共护和平,成为保护..世界和平的中流dǐ③柱。
一批又一批中国“蓝盔”为世界和平英勇出征,前仆后继....,被国际社会誉为“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2.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上面横线处的词语。
(4分)3.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历久弥坚B.秉持C. 保护D.前仆后继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10分)①,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②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③兔从狗窦入,。
(《十五从军征》)④,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⑤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⑥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⑦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两句表达了对被贬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贵州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贵州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盲人看毕淑敏每逢下学的时候,附近的那所小学,就有稠厚的人群,糊在铁门前,好似风暴前的蚁穴。
那是家长等着各自的孩童回家。
在远离人群的地方,有个人,倚着毛白杨,悄无声息地站着。
从不张望校门口。
直到有一个孩子飞快地跑过来,拉着他说,爸,咱们回家。
他把左手交给孩子,右手拄着盲杖,一同横穿马路。
多年前,这盲人常蹲在路边,用二胡奏着很哀伤的曲调。
他技艺不好,琴也质劣,音符断断续续地抽噎,听了只想快快远离。
他面前盛着零碎钱的破罐头盒,永远看得到锈蚀的罐底。
我偶尔放一点钱进去,也是堵着耳朵近前。
后来,他摆了个小摊子,卖点手绢袜子什么的,生意很淡。
一天晚上,我回家时一下公共汽车,黑寂就包抄过来。
原来这一片突然停电,连路灯都灭了。
只有电线杆旁,一束光柱如食指捅破星天。
靠拢才见是那盲人打了手电,在卖蜡烛火柴,价钱很便宜。
我赶紧买了一份,喜滋滋地觉着带回光明给亲人。
之后的某个白日,我又在路旁看到盲人,就气哼哼地走过去,说,你也不能趁着停电,发这种不义之财啊!那天你卖的蜡烛,算什么货色啊?蜡烛油四下流,烫了我的手。
烛捻一点儿也不亮,小得像个荧火虫尾巴。
他愣愣地把塌陷的眼窝对着我,半天才说,对不起,我……不知道……蜡烛的光……该有多大。
萤火虫的尾巴……是多亮。
那天听说停电,就赶紧批了蜡烛来卖。
我只知道……黑了,难受。
我呆住了。
那个漆黑的夜晚,即便烛火如豆,还是比完全的黑暗好了不知几多。
一个盲人,在为明眼人操劳,我还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他,我好悔……后来,我很长时间没到他的摊子买东西。
确信他把我的声音忘掉之后,有一天,我买了一堆杂物,然后放下了50块钱,对盲目人说,“不必找了”。
我抱着那些东西,走了没几步,被他叫住了。
“大姐,你给我的是多少钱啊?”我说,“是50元。
”他说,“我从来没拿过这么大的票子。
贵州省遵义市部分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全球气温升高,导致生态持续恶化。由于这一原因,生态问题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
B.进行生态文学创作,必须摒弃闲适心态和赞歌式创作,要深刻感悟到生态危机的严峻。
C.人们习惯于生活在破碎、孤立、隔绝的文化牢笼之中,从而形成了自我中心主义的价值观。
生态文学不相信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泾渭分明的界限,而是认为人不能想当然地把大自然仅仅视为自己的生存背景,日月光华、苔藓草木、鸟兽虫鱼乃至无机的土壤矿物等都是大自然的某种能量形式,其实人类的个体生命、族类命运都只是大自然能量的一种运行方式。好的生态文学作品要尽可能地把人性探索、灵魂探索拓展到大自然的背景上去,呈现出人与自然万物的主体间性,呈现出人在自然生命共同体中的位置和价值、可能与局限,像艾特玛托夫的《断头台》等长篇小说那样的复合型生态叙事,就给文学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艺术魅力。
D.未来的乡土文学、城市文学和科幻文学,都可能在生态文学的维度上被赋予新的生命之光。
2.下列选项对“生态文学”相关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态文学是因为生态危机的出现才产生的,承担起为守护地球生态整体的良性运行而努力的使命。
B.真正进入生态文学堂奥的作品,能呈现出大自然的细密纹理,展现出人与大自然之间的错综关系。
卡夫卡等现代主义作家发现的是现代文化致命的困境,而梭罗是去大自然中寻找现代文化的出路,因此他才会说荒野中蕴藏着最后的救赎。好的生态文学既要呈现出文化因素对生态文明的阻隔,也要呈现出万物一体的天地之大美,从地方感入手呈现出浩渺无垠的宇宙图景,从现代人困顿的心灵难题出发寻找宇宙秩序中的灵魂维度。这样的生态文学才能超越题材类型及地域性、时代性的束缚。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和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磅秤/磅礴仿佛/佛手瓜刨除/刨根问底B. 钥匙/汤匙漩涡/涡轮机调节/调虎离山C. 驻扎/扎实亲事/亲家母伎俩/仨瓜俩枣D. 果脯/胸脯胳臂/长臂猿倔强/强颜欢笑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签署发贴子雍容华贵万事俱备,只欠东风B. 端详螺丝钉额手称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C. 惊诧震慑力眼花瞭乱一言既出,驷马难追D. 延袭扫描仪不屈不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
专家___,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__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
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__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
A. 提出产生适合B. 提出引发合适C. 提醒产生合适D. 提醒引发适合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
B. 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他了解到父亲乔明志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
C. 在44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D.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B. 《尚书》记载,东方的夷人部落民风淳朴,人们好让不争且取予有度,因此这个部落被称为“君子之国”。
2024年贵州高考语文试卷

高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基础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美满发射成功,在中国航天史上书写了光辉的篇章。
B.作家只有深深地扎根于生活的泥土里,才能写出反映时代的优秀作品。
C.由于汉字电脑录入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
D.能否彻底治理酒后驾车的乱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2.下列各项中,作家、作品、人物的对应关系错误的一项是()A.曹禺——《雷雨》——周冲B.海明威——《老人与海》——桑地亚哥C.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米考伯D.施耐庵——《水浒传》——冷子兴3.仿照示例,运用所给三组材料仿写三个句子,要求逻辑严密,语意连贯,信息完整,句式一致,并与所给示例构成一组排比句。
示例:卧冰求鲤,叨陪鲤对,敬养母聆父训,中国人向来都不缺乏孝顺意识。
第一组:诚信建功抗争第二组:诛暴秦御外侮轻生死重然诺持金戈破巨浪第三组:立木取信闻鸡起舞军民抗倭尾生抱柱破釜沉舟击楫中流A.①借代②夸张③排比 B.①比喻②夸张③排比C.①借代②比喻③反复 D.①比喻②借代③反复4.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汗水在他那络腮胡根上聚成了一粒粒晶亮的露珠。
②军队驻扎一个月,没有动过群众的一针一线。
③他的日历上是工作,工作,工作,从来没有节假日。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各题。
篇1:鹧鸪天范成大嫩绿重重看得成,曲阑幽槛小红英。
酴醿①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
春婉娩②,客飘零,残花浅酒片时清。
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
【注】①酴醿:一种植物,古有“酴醿花开春事了”的说法。
②婉娩:亦作“婉晚”。
迟暮。
(1)词的上片写景极具特色,请从色彩和动静的角度加以赏析。
(2)全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思?请简要分析。
篇2:秋思陆游老怀不惯著闲愁,信脚时为野外游。
过雁未惊残月晓,片云先借一天秋。
村醅似粥家家醉,社肉如林处处留。
贵州省贵阳市五校(贵州省实验中学、贵阳二中、贵阳八中、贵阳九中、贵阳民中)2022届高三年级联合考试

一、单选题1. 若集合,,则( )A.B.C.D.2. 甲、乙两所学校有同样多的学生参加数学能力测验,两所学校学生测验的成绩分布都接近于正态分布,其中甲校学生的平均分数为105分,标准差为10分;乙校学生的平均分数为115分,标准差为5分.若用粗线表示甲校学生成绩分布曲线,细线表示乙校学生成绩分布曲线,则下列哪一组分布曲线较为合理?( )A.B.C.D.3. 设,,为不重合的平面,,为不重合的直线,则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 )①,,则; ②,,,则;③,,,则;④,,,则.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③④4.已知,则( )A.B.C.D.5. 已知向量,满足,,则( )A.B.C.D.6. 物种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关系着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通常用香农-维纳指数来衡量一个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其中为群落中物种总数,为第个物种的个体数量占群落中所有物种个体数量的比例.已知某地区一群落初始指数为,群落中所有物种个体数量为,在引人数量为的一个新物种后,指数( )A.B.C.D.7. 将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六个面的点数分别为1,2,3,4,5,6)先后抛掷两次,记第一次出现的点数为,第二次出现的点数为,若已知出现了点数5,则使不等式成立的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A.B.C.D.8. 如图,函数为锐角的图象经过点,则的值分别为()A.B.C.D.贵州省贵阳市五校(贵州省实验中学、贵阳二中、贵阳八中、贵阳九中、贵阳民中)2022届高三年贵州省贵阳市五校(贵州省实验中学、贵阳二中、贵阳八中、贵阳九中、贵阳民中)2022届高三年二、多选题三、填空题9. 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且.若的图象关于点对称,,则( )A.B .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C.D.10.设,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X 012P A .恒为1B .随增大而增大C .恒为D .最小值为011.若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则()A .是以为周期的周期函数B.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图象对应的函数是奇函数C .在上单调递减D.的图象的对称中心为,12. 已知为抛物线的焦点,过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点在第一象限),过线段的中点作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交抛物线的准线于点,为坐标原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时,直线的斜率为B.C.的面积不小于的面积D.13. 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P为棱的中点,Q 为正方形内一动点(含边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①若平面,则动点Q 的轨迹是一条线段②存在Q点,使得平面③当且仅当Q点落在棱上某点处时,三棱锥的体积最大④若,那么Q点的轨迹长度为14. 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若角的角平分线与交于点,且,,则角的大小四、解答题为________.15.如图,矩形中,,为边的中点,将沿直线翻折至的位置.若为线段的中点,在翻折过程中(平面),给出以下结论:①三棱锥体积最大值为;②直线平面;③直线与所成角为定值;④存在,使.则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为_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16. 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侧棱PD ⊥底面ABCD ,PD =DC ,E 为PC中点.(1)求证:PA ∥平面EDB .(2)求EB 和底面ABCD 成角正切值.17. 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再次强调要提振新能源汽车消费.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我国某地一座新能源汽车工厂对线下的成品车要经过多项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销售,其中关键的两项测试分别为碰撞测试和续航测试,测试的结果只有三种等次:优秀、良好、合格,优秀可得5分、良好可得3分、合格可得1分,该型号新能源汽车在碰撞测试中结果为优秀的概率为,良好的概率为;在续航测试中结果为优秀的概率为,良好的概率为,两项测试相互独立,互不影响,该型号新能源汽车两项测试得分之和记为.(1)求该型号新能源汽车参加两项测试仅有一次为合格的概率;(2)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期望.18.在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中,,,.(1)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2)令,,记数列的前项积为,证明:.19. 已知动点与定点的距离和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为常数.其中,且,记点的轨迹为曲线.(1)求的方程,并说明轨迹的形状;(2)设点,若曲线上两动点均在轴上方,,且与相交于点.①当时,求证:的值及的周长均为定值;②当时,记的面积为,其内切圆半径为,试探究是否存在常数,使得恒成立?若存在,求(用表示);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 已知数列满足:,.(1)求;(2)若,记.求.21. 设,,现给出以下三个条件:①,;②,对于任意,,,且;③,,.从以上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本题相应的横线上,再作答(如果选择多个条件作答,则按第一个解答计分)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满足(1)求的通项公式;(2)记,数列的前项和为,求证:.。
2024贵州高考语文

选择题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名著?
A. 《红楼梦》
B. 《西游记》
C. 《水浒传》
D. 《封神演义》(正确答案)
下列哪位诗人是唐代的代表人物?
A. 李白(正确答案)
B. 苏轼
C. 辛弃疾
D. 杜甫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
A. 王维
B. 陶渊明(正确答案)
C. 孟浩然
D. 李商隐
下列哪个成语与“亡羊补牢”意思相近?
A. 画蛇添足
B. 刻舟求剑
C. 未雨绸缪
D. 见兔顾犬(正确答案)
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散文集?
A. 《呐喊》
B. 《朝花夕拾》(正确答案)
C. 《彷徨》
D. 《故事新编》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描绘的是哪种情境?
A. 绝望之境
B. 希望重生(正确答案)
C. 平淡生活
D. 艰难跋涉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级?
A. 秀才
B. 举人
C. 进士
D. 状元(正确答案)
下列哪首诗的作者是女性?
A. 《春晓》——孟浩然
B.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正确答案)
C. 《静夜思》——李白
D. 《登鹳雀楼》——王之涣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强调的是什么道理?
A. 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正确答案)
B. 保持清洁,远离污染
C. 顺应自然,随遇而安
D. 勤俭节约,积累财富。
2011届语文一轮复习最新4年模拟题分类汇编:正确使用词语

2011届语文一轮复习最新4年模拟题分类汇编:正确使用词语2010年联考题1. (北京市丰台区2010届高三二模)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位曾经一文不名....的年轻人,经过九年的艰苦奋斗,于2006年创办自己的公司,如今已是亿万富翁。
B.公司明确规定,严格管理,对春节回家探亲但久假不归....的两名人员已按相关规定与其解除劳动关系。
C.千古文章一大抄,说“抄”固然偏激,但写作必然要经过一个模仿、借鉴的过程,这却是不易之论....。
D.2010年温哥华冬季奥运会上,中国选手申雪、赵宏博不负众望....,获得了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金牌。
答案 B解析B.久假不归:假:借;归:归还。
指长期借去,不归还。
在这句话中“久假不归”被误用为长期请假不归。
A.一文不名:一个钱都没有。
形容非常贫困。
c.不易之论:内容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D。
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2.(广东省汕头市2010年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测评(二))下列一段话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18岁的周洋在温哥华冬奥会上不负众望,赢得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比赛金牌。
心直口快的周洋不忘父母含辛茹苦养育之恩,对中央电视台记者说,拿了金牌可以让我爸我妈生活得更好一点。
她的回答受到中国体育官员于再清的批评:首先还是要感谢国家。
但网民们特别是年轻网民对于再清批评意见的指责却不绝如缕。
A. 不负众望B. 心直口快C. 含辛茹苦D. 不绝如缕答案 D解析A.“不负众望”是指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B.“含辛茹苦”形容忍受辛苦或吃尽辛苦。
C.“心直口快”意思是“性情直爽,有话就说”。
A.B.C合乎语境。
D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十分危急,也形容声音微弱而悠长。
语境不当。
3.(山东省聊城一中2010届高三期末考试)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三十五中调研座谈时指出,要使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教师成为最受尊敬的职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贵州省五校高三第四次联考语文试题试题精粹04-23 1505:秘密★考试结束前2011届贵州省五校第四次联考试题语文命题单位:贵州省遵义四中高三语文备课组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生肖(xiāo)脖颈(gěng)一张一弛察颜观色B、叱咤(chà)恫吓(dòng )珠光宝器一言既出C、禅让(shàn) 重创(chuāng )理屈词穷融会贯通D、缉(jī)拿舷梯(xuán)稗官野史自立更生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集腋成裘,小错误多了,也会对工作造成大的损害。
B、这个唐诗选本做到了披沙拣金,使读者能用很少的时间领略唐代诗歌的精华。
C、山下虽零星分布着几户人家,但这里林深树茂,环境幽静,游人到此,如入无人之境。
D、关于知识产权问题,双方经过长达20个月的九轮磋商后,终于缔结了城下之盟。
3、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今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B、昨天是会截止的最后一天,中国足协又接到了3名足球队员递交的会申请。
C、我校这次为灾区募捐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在几天内就募集善款十万余元。
D、小说是靠形象说话的,形象是小说的魅力之源。
在小说中,不管多么高深的思想都不能孤立存在,只有化入形象的血肉才能存活。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散文的“形”主要指散文的选材和行文方式,----------------------------------------------------------①所以古人常有“传神”“神韵”等说法。
②没有了它,一篇散文就散了架,也就支撑不起来。
③而散文的“神”主要指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绪、主题、意蕴、发展线索等。
④如同兼具形体和精神才能成为活生生的人一样,好的散文也应该“形”“神”兼备。
⑤可以说,“神”是散文的主心骨。
⑥好像一个人的精神等内在的东西,你只有经过细细琢磨才能感受到。
A、②①③⑤④⑥B、③⑥⑤②①④C、③⑥⑤①④②D、②①③⑥⑤④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白色污染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塑料制品的用量与日俱增。
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确实给人们带来了不少方便,但也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
人们把它形象地称为“白色污染”。
主要由于人们对废旧塑料造成的环境污染缺乏足够的认识,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加上塑料制品多属于一次性使用,用后即扔,塑料垃圾充斥于各种场所,在公园、车站、影院、风景名胜区和铁路沿线随风飘扬,塑料袋、塑料薄膜、农用地膜、快餐盒、饮料瓶、包装填充物等,飘挂在树上,散落在路边、草地、街头、水面、农田及住宅周围,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的刺激,影响城市和风景点的整体美感。
其中,污染最明显、最令人头痛的,是那些遍布城市街头的废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快餐餐具。
据有关部门统计,仅一次性塑料泡沫快餐餐具,我国全年消耗达4亿至7亿个。
尤其是铁路行业,由于管理不善,旅客随便把用过的塑料快餐餐具抛之窗外,甚至列车服务员亦将垃圾弃之车外,造成铁路干线两旁的树木枝条飘挂成串。
全国铁路每天废弃的塑料快餐餐具高达150万只,从空中鸟瞰,铁路两旁已经形成两条白色污染带,群众感触很深,反应特别强烈。
而且聚乙烯等塑料原料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结构非常稳定,很难被自然界的光和热降解,并且自然界几乎没有能够消化塑料的细菌和酶,难以对其生物降解,所以塑料埋在土壤里可能二三百年不会腐烂。
正是因为塑料降解时间长,所以潜在的危害更大。
当废旧塑料作为生活垃圾进入垃圾场被填埋或散落在田野进入土壤后,混在土壤中会影响土壤内的物质、热量的传递和微生物的生长,改变土壤的特性。
由于塑料品生产时加入的添加剂是有毒的,当塑料垃圾存放日久,有毒添加剂就会释放,污染大气和水资源。
而废弃在地面或水上的废旧塑料,容易被鱼、马、牛、羊等动物当着食物吞入,塑料在动物的肠胃里消化不了,会导致动物肠胃机体损伤和死亡,这种“白色污染”在动物园、牧区、农村和海洋屡见不鲜。
据报道,北京市塑料垃圾日产量为3600吨,每年总量约为14万吨;上海市废塑料垃圾日产为7700吨,每年总量约为29万吨。
这些数据是骇人听闻的。
解决白色污染问题迫在眉睫。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已经研制成功以植物淀粉为主要原料的可降解塑料,大大缩短了其降解周期。
我国的新型塑料的研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纸质、淀粉、易降解塑料等新型快餐餐具已在一些铁路列车上使用,从而缓解了铁路沿线的“白色污染”程度。
在易降解的塑料制品因成本偏高尚未全面推广的情况下,要加强资源再生利用。
据报道,我国北方某城市已引进了3条流水线,每天可处理10吨废塑料,至少60%可提炼成品油,剩下的通过焚烧化为热能,可用于住宅小区的供暖。
美、日等发达国家已明令禁止使用一次性快餐餐具,我国的北京、上海、杭州等地也为此制定了地方性法规,扼制“白色污染”的污染源。
不过,要解决“白色污染”的问题,一定要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培养人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否则,治理“白色污染”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
5.下列对“白色污染”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 指废旧塑料充斥于各种场所,在公园、车站、影院、风景名胜区和公路、铁路沿线随风飘扬,影响城市和风景点的整体美感的污染现象。
B. 指人们随意抛弃在自然界中的废旧塑料,破坏环境美感,影响农业生产,危害人体健康,危及动物安全的污染现象。
C. 指铁路行业由于管理不善,随意将用过的塑料餐具抛之车外,在铁路两旁已经形成两条白色污染带的群众反应特别强烈的污染现象。
D. 指废旧塑料作为生活垃圾进入土壤中后,影响土壤内的物质、热量的传递和微生物的生长,改变土壤特性的污染现象。
6.对造成“白色污染”的原因,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塑料制品的用量与日俱增。
B. 人们对废旧塑料造成的环境污染缺乏足够的认识,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C. 塑料制品多属于一次性使用品,用后即扔,充斥于各种场所。
D. 废旧塑料很难被自然界的光和热降解并且难以对其生物降解。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关于治理“白色污染”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易降解的塑料制品因成本偏高影响了在治理“白色污染”中的全面推广。
B. 加强对塑料垃圾的再生利用,变废为宝是治理“白色污染”的重要方法。
C.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可降解塑料,大大缩短了其降解周期,解决了“白色污染”的问题。
D. 治理“白色污染”必须加强和完善环保立法,减少塑料垃圾的产量。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陶季直,丹阳秣陵人也。
祖愍祖,宋广州刺史。
父景仁,中散大夫。
季直早慧,愍祖甚爱异之。
愍祖尝以四函银列置于前,令诸孙各取,季直时甫四岁,独不取。
人问其故,季直曰:“若有赐,当先父伯,不应度及诸孙,是故不取。
”愍祖益奇之。
五岁丧母,哀若成人。
初,母未病,令于外染衣①;卒后,家人始赎,季直抱之号恸,闻者莫不。
及长,好学,淡于荣利。
起家桂阳王国侍郎、北中郎镇西行参军,并不起,时人号曰“聘君”。
父忧服阕,尚书令刘秉领丹阳尹,引为后军主簿、领郡功曹。
出为望蔡令,顷之以病免。
时刘秉、袁粲以齐高帝权势日盛,将图之,秉素重季直,欲与之定策。
季直以袁、刘儒者,必致颠殒,固辞不赴。
俄而秉等伏诛。
齐初,为尚书比部郎,时褚渊为尚书令,与季直素善,频以为司空司徒主簿,委以府事。
渊卒,尚书令王俭以渊有至行,欲谥为文孝公,季直请曰:“文孝是司马道子谥,恐其人非具美,不如文简。
”俭从之。
季直又请俭为渊立碑,终始营护,甚有吏节,时人美之。
迁太尉记室参军。
出为冠军司马、东莞太守,在郡号为。
还除散骑侍郎,领左卫司马,镇西谘议参军。
齐武帝崩,明帝作相,,季直不能阿意,明帝颇忌之,乃出为辅国长史、北海太守。
边职上佐,素士罕为之者。
或劝季直造门致谢,明帝既见,便留之,以为骠骑谘议参军,兼尚书左丞。
仍迁建安太守,政尚清静,百姓便之。
还为中书侍郎,迁游击将军、兼廷尉。
梁台建,迁给事黄门侍郎。
常称仕至二千石,始愿毕矣,无为务人间之事,乃辞疾还乡里。
天监初,就家拜太中大夫。
高祖曰:“梁有天下,遂不见此人。
”十年,卒于家,时年七十五。
季直素清苦绝伦,又屏居十余载,及死,家徒四壁,子孙无以殡敛,闻者莫不伤其志焉。
注:①染衣:指僧徒穿的缁衣。
缁衣由黑色染成,故称染衣。
(《梁书·陶季直传》)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父忧服阙忧:担心B、与季直素善善:友好C、领左卫司马领:兼任D、政尚清静尚:崇尚9、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陶季直“淡于荣利”的一组是()①令诸孙各取,季直时甫四岁,独不取②起家桂阳王国侍郎、北中郎镇西行参军,并不起③请俭为渊立碑,终始营护,甚有吏节④或劝季直造门致谢,明帝既见,便留之⑤无为务人间之事,乃辞疾还乡里⑥及死,家徒四壁,子孙无以殡敛A、①③⑥B、②④⑤C、①②⑤D、③④⑥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季直“早慧”,他的祖父陶愍祖“异之”,是“异”其“智”;此后,陶季直面对祖父摆出的四匣子银子竟能首先考虑辈分有序,陶愍祖“益奇之”,则是“奇”其“品”。
B.陶季直“及长”为官,无论是担任京城官员,还是出任地方官员,施政都非常推崇“清静”,当地的百姓不仅认为他的施政之举“便”民,而且称誉他任职之处清静和平。
C.等到陶季直去世的时候,家徒四壁,子孙没有钱财给他入殓与停柩,听到此事的人没有人不为他的志向感到悲伤。
D.陶季直为官能急流勇退,常说官做到二千石,最初的愿望就全实现了。
听闻他事迹的人无人不为他的志向感到悲伤,就连梁高祖都慨叹“梁拥有天下,竟见不到这个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四、(23分)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若有赐,当先父伯,不应度及诸孙,是故不取。
(3分)译文:(2)季直以袁、刘儒者,必致颠殒,固辞不赴。
(4分)译文:(3)季直素清苦绝伦,又屏居十余载。
(3分)译文: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答题。
(8分)浣溪沙秦观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