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氏揉捏法治疗小儿伤食泻技术【外治法含推拿刺灸】

合集下载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技术一、技术适应症年龄在18~70岁之间,属于高血压2级低、中、高危险层,并且有中医肝阳上亢症状的高血压肝阳上亢证。

尤其适用于眩晕,头痛,面红目赤或面部烘热、烦躁易怒,口苦而渴,脉弦等肝阳上亢症状明显的高血压患者。

二、技术特色本技术方法简单,疗效显著,患者愿意接受,易于推广使用。

三、治疗方法1.取穴取患者单侧耳轮顶端的耳尖穴。

2.操作方法用手指按摩耳廓使其充血,经严格的碘酊和酒精消毒后,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对准施术部位迅速刺入约1~2mm,随即出针。

轻轻挤压针孔周围的耳廓,使其自然出血,然后用酒精棉球吸取血滴。

杨氏钩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技术一、技术适应症符合肱骨外上髁炎的诊断标准,符合中医气滞血淤型,临床表现为肘关节外侧区域胀痛或掣痛,但以肱骨外上髁为中心,触之有锐痛或钝痛剧烈,拒按,前臂内外旋转均困难,持物乏力(疼痛),影响患臂功能。

脉象多弦或弦紧,舌苔薄白或舌边有瘀点或紫暗色。

患处局部有时可触及条索状物或结节状或有不同程度的肿胀。

二、技术特色本技术具有针具特殊、手法新颖、见效迅速、疗效显著、适用病种多、范围广、使用简便、安全稳妥等特点。

三、治疗方法1.器具钩针:特制。

测力握力器:中国中学生比赛专用,上海金甸实业有限公司生产。

NL-90人体肘部扭力侧力仪:特制。

2.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患臂90度屈曲,暴露患处,手掌贴靠胸前部。

术者靠近患臂一侧取坐位,距离适度,便于操作为宜,确定痛点部位,并做出记号,局部常规消毒,左手拇指或示指作指切压手,右手持经已消毒的钩针,呈执笔式,针尖朝下,用速刺法将针进入皮下组织后,进行提插法,得气后不出针,改行“一穴多向”刺,进行“钩拉”、“弹拨”手法,随即作“震颤”手法10次。

运用针头的光圆部分,对骨膜作轻柔的“按摩”手法,操作手法较重,出针摇大其孔,以泻其实,操作完毕时,按进针方向倒退出针,然后用创可贴覆盖固定。

小儿推拿补脾手法图解小儿补脾胃推拿手法

小儿推拿补脾手法图解小儿补脾胃推拿手法

小儿推拿补脾手法图解小儿补脾胃推拿手法小儿脾胃娇弱,外感或内伤都容易使脾胃功能紊乱,出现食欲不振,泄泻,消瘦等病症,还易发生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疾病,通过中医推拿法可有效保护小儿脾胃,下面就来看看小儿推拿补脾手法。

揉脐(神阙)
定位:肚脐。

推拿手法:用食指端或掌根置脐部依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揉之,称揉脐;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端摩或以掌心摩均称摩神阙,用拇指和食指,中指抓住肚脐抖揉,亦称揉脐,揉100-300次,摩五分钟。

功效:揉脐,摩脐能健脾和胃,温阳散寒,补益气血。

多用于腹痛,腹胀,吐泻,食积,便秘,肠鸣。

揉按中脘
定位: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上4寸。

推拿手法:用手掌按揉中脘100-20次,以局部皮肤发热为度。

功效:揉,摩中脘能健脾和胃,消食和中;临床常用于泄泻,呕吐,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等病患。

摩腹
定位:腹部。

推拿手法:以双手拇指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称为推阴阳。

用掌或四肢摩,称摩腹。

功效:摩腹,分推腹阴阳能健脾和胃,理气消食,对于小儿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厌食,消化不良有缓解作用。

揉按脾俞
定位:位于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揉按脾俞50-1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功效:揉脾俞能健脾和胃,助运化,消水湿。

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乳食内伤,消化不良等症。

高峰高氏经络穴位刮推疗法——刮推药油秘方

高峰高氏经络穴位刮推疗法——刮推药油秘方

高氏经络穴位刮推疗法--刮推药油秘方
高氏经络穴位刮推疗法--刮推药油秘方
高氏经络穴位刮推疗法--刮推药油秘方
生川乌30克,生草乌30克,洋金花30克,生乳香30克,生没药30克,血竭30克,红花20克,细辛15克,穿山甲30克,桂枝20克,麻黄20克,灵仙20克,无根藤20克,龙爪根30克。

制法一:将上药浸泡于松节汕、茶子汕或麻汕2、5--4斤,浸30--50日后可用。

用时将药汕均匀搽于患处,用高氏刮推牛角板按经络穴位刮推即可(治病方法见《高氏经络穴位刮推疗法》篇章)
制法二:将药浸入3--5斤50度米白酒中浸3周以上,酒呈琥珀色时即可用。

用法:将药酒搽患处,医生用掌部小鱼际平推患处,使皮肤发热,用右手食、中指沾上药酒,用指头背侧抽击患部,患处立即可见黄豆大小的紫点凸出表面,继续击打连成一片,此时再用梅花针或三枝针刺血加拔火罐疗效更好!
治疗范围:涉及各科诸症皆有特效,详见高氏经络穴位刮推疗法。

后记:不论以前还是现在任何名医、教授都是在函、面授中传技不传药的!为什么呢?技术可以掌握而药则传子不传女,必将福泽几十代,这也是可以理解的“私心”,我亦吃尽个中苦头,有时药用完了,邮购还没有到,怎么办???今不忍再见学员、弟子重走老路,故传技又传药,望倍加珍惜。

普济众生。

献方---刮痧油秘方
因每天工作需要,花钱买了这个刮痧油秘方,总在这里学习,献上此方。

红花2两乳香1两没药1两白芷1两川芎]1两紫草2两色
拉油2斤
以上药除红花、紫草泡12小时后烧开,去掉药油凉后放入红花炮12小时、用文火煮、油凉后加少许冰片、在加樟脑1.5两、渣用白布包上、沥尽油、余渣。

20XX年5月份中医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修改版]

20XX年5月份中医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修改版]

第一篇:2013年5月份中医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中医“三基”姓名:计分:A型题(每题2分,共30分)1.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经典著作是()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神农本草经》E.《诸病源候论》2.下列属于阴的属性是()A.向上的B.温暖的C.无形的D.下降的E.明亮的3.以昼夜分阴阳,前半夜为()A.阴中之阳B.阳中之阴C.阳中之阳D.阴中之阴E.以上都不是4.以下可用阴阳互相转化来解释的是()A.阳虚则寒B.重阴必阳C.寒者热之D.阴损及阳E.阴盛则阳病5.五行中木的“所不胜”是()A.水B.木C.土D.金E.火6.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A.木与土B.火与金C.水与土D.水与金E.火与水7.“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根据阴阳之间何种关系提出的治法()A.阴阳交感B.对立制约C.互根互用D.相互转化E.相互消长8.“木火刑金”在五行学说中属于()A.相乘B.相侮C.相生D.子病及母E.母病及子9.以下治法中,哪一项以五行相克规律为依据()A.益火补土法B.培土生金法C.泻南补北法D.金水相生法E.滋水涵木法10.“水火既济”是指()A.心肾关系B.心脾关系C.肝肾关系D.脾肾关系E.肺肾关系11.十二经脉之中,循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腹中线)向外的顺序是下列中的哪一项()A.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B.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C.足太阴、足阳明、足少阴、足厥阴D.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足太阴E.足太阴、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12.临床出现自汗、多尿、出血、遗精等症,是气的哪一种功能减退的表现()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固摄作用D.防御作用E.中介作用13.下列不属于络脉的是哪一项()A.十五别络B.胃之大络C.浮络D.皮部E.孙络14.唾与何脏关系密切()A.心B.肝C.肺D.肾E.脾15.下列“诸海”中错误的是()A.脑为髓之海B.肺为气之海C.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D.冲脉为血海E.胃为水谷之海X型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属于五行相乘的是()A.水气凌心B.肝气犯脾C.肝火犯肺D.水不涵木E.心肝血虚2.下列哪几项是循行于上肢外侧面的经脉()A.大肠经B.胃经C.小肠经D.胆经E.三焦经3.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与哪些脏腑关系密切()A.心B.肝C.肺D.脾E.肾4.形成瘀血的病因病机有()A.外伤B.气虚C.气滞D.血虚E.血热5.下列哪些是疠气的致病特点()A.传染性强,易于流行B.发病急骤,病情危笃C.一气一病,症状相似D.转化性E.地区性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五行相克2.精血同源3.十二经筋4.阳盛格阴5.阴阳问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试述宗气的生成、分布与功能。

国家中管局推荐46个中医适宜技术治疗,25个常见病介绍范文

国家中管局推荐46个中医适宜技术治疗,25个常见病介绍范文

2008年8月2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做好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国中医药办发〔2008〕38号),该通知制定了《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目标与要求》,确定了《46个基层常见多发病种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目录》,制定了《25个基层常见病针灸推拿刮痧技术推广目录》。

46个基层常见多发病种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目录3中医适宜技术治疗25个常见病介绍(一)感冒头痛毫针刺:太阳、风池、合谷、列缺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刮痧:前额、太阳穴、背部脊柱两侧,可配刮肘窝、腘窝。

(二)偏头痛毫针刺:太阳、风池、率谷、头维、外关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三)麦粒肿三棱针点刺放血:太阳、耳尖及肩胛区的红色反应点(四)急性结膜炎三棱针点刺放血:太阳、耳尖(五)牙痛毫针刺:合谷、颊车、下关、内庭(六)急性咽痛三棱针点刺放血:少商、商阳、鱼际、耳尖(七)落枕毫针刺:天柱、大椎、后溪、落枕穴按摩:疼痛部位刮痧:疼痛部位(八)急性胃痛毫针刺:中脘、足三里、梁丘艾灸:中脘、足三里、神阙;隔姜灸适用于寒性胃痛5刮痧:背部:脾俞、胃俞;腹部:中脘、天枢;上肢部:内关、手三里;下肢部:足三里(九)痛经毫针刺:关元、中极、合谷、地机、三阴交、次髎艾灸:关元、中极刮痧:关元至中极、地机至三阴交、次髎(十)急性腰扭伤毫针刺:腰痛穴、阿是穴、委中刺络拔罐:阿是穴,配委中穴放血刮痧:疼痛部位,委中(十一)腱鞘囊肿好发于关节和腱鞘附近,囊肿表面光滑,质软,有波动感围针刺法:囊肿局部(十二)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肘关节外侧痠痛,绞毛巾时痠痛加重阿是穴围针加灸(十三)足根痛毫针刺:昆仑、太溪、水泉(十四)腮腺炎灯心草蘸食油点燃:雀啄状快速灸灼双耳尖毫针点刺:少商、关冲放血(十五)小儿泄泻1.辨证(1)伤食:腹胀腹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大便酸臭,状如败卵,或便质稀薄,含有未消化食物残渣,嗳气酸腐,苔厚腻,脉滑,指纹紫滞。

高氏揉捏法治疗小儿伤食泻技术

高氏揉捏法治疗小儿伤食泻技术

高氏揉捏法治疗小儿伤食泻技术
一、技术适应症
1.3个月~5岁患儿,性别不限。

2.糊状便,蛋花样便,黄色水样便,每日不超过10次。

3.或伴有呕吐,食欲不振。

4.病程不超过2周。

二、技术特色
本技术投资少、安全、疗效好、见效快、取穴精、手法简、耗时少、患儿乐于接受。

三、治疗方法
1.揉腹
患儿仰卧。

医者中指放于神阙、天枢穴,示指放于中脘穴,力度以皮肤凹陷3~5mm为宜,顺时针方向揉腹5~6分钟。

2.揉足三里
患儿仰卧,双下肢微屈。

医者以两拇指指腹放于患儿两侧足三里穴,力度以皮肤凹陷2~3mm为宜,左手逆时针、右手顺时针方向旋揉2~3分钟,频率80~100次/分钟。

3.揉背俞穴
患儿俯卧。

医者示指、中指、无名指并拢分别放于脾俞、胃俞、三焦俞,力度以皮肤凹陷1~2mm为宜,点揉2~3分钟,先左侧,后右侧。

4.捏脊
患儿俯卧。

医者两指桡侧缘顶住患儿背部皮肤,余四指放于拇指前方,十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沿两侧膀胱经,先从大杼穴开始向下至下髎穴重复捏提6~9遍,再从下髎穴向上至大杼穴处重复捏提3~6遍。

5.疗程
以上方法,根据年龄、体质强弱不同,调节用力的大小。

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7天为1疗程。

简述小儿手法捏法的分类

简述小儿手法捏法的分类

简述小儿手法捏法的分类小儿手法捏法是中医针灸治疗中的一种技术手段,通过对患者的穴位进行捏揉,达到调理阴阳气血,平衡阴阳,调节气机的目的。

根据不同的治疗目的和应用范围,小儿手法捏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按揉法按揉是指用手指、掌面或拇指对患者的穴位进行推拿、按压和揉动。

按揉法可以通过推拿、按压和揉动来刺激穴位,以调节经络、疏通气血、消除病邪、调和阴阳等。

按揉的力度要适中,既不能太轻以至于无法起到治疗作用,也不能太重以至于伤及患者。

二、拔罐法拔罐是将罐子放在患者的皮肤表面,通过制造负压来刺激穴位。

拔罐可以通过负压刺激穴位,以起到疏通经络、祛邪散寒、活血化瘀、调理阴阳的作用。

拔罐的时间和力度要适宜,既不能太长时间以至于伤害患者,也不能太大力度以至于造成皮肤损伤。

三、推拿法推拿是指用手指、掌面或拇指对患者的穴位进行揉动、按摩和推拿。

推拿可以通过揉动、按摩和推拿来刺激穴位,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活化气机、调理阴阳等。

推拿的力度要适中,既不能太轻以至于无法产生治疗效果,也不能太重以至于伤及患者。

四、拨罐法拨罐是将罐子放在患者的皮肤表面,通过拨动罐子来刺激穴位。

拨罐可以通过拨动罐子来刺激穴位,以起到疏通经络、祛邪散寒、活血化瘀、调理阴阳的作用。

拨罐的时间和力度要适宜,既不能太长时间以至于伤害患者,也不能太大力度以至于造成皮肤损伤。

五、拍打法拍打是用手掌对患者的穴位进行轻拍、轻敲和轻击。

拍打法可以通过轻拍、轻敲和轻击来刺激穴位,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活化气机、调理阴阳等。

拍打的力度要适宜,既不能太轻以至于无法产生治疗效果,也不能太重以至于伤及患者。

六、捏法捏法是用手指、掌面或拇指对患者的穴位进行捏取和捏揉。

捏法可以通过捏取和捏揉来刺激穴位,以调理阴阳、疏通经络、调节气机等。

捏法的力度要适中,既不能太轻以至于无法起到治疗作用,也不能太重以至于伤及患者。

七、扣法扣法是用手指、掌面或拇指对患者的穴位进行按压和扣动。

扣法可以通过按压和扣动来刺激穴位,以调理阴阳、疏通经络、调节气机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

无需器械。
靳三针治疗儿童精神发育迟滞技术
能起到调和脏腑、补益心 肾、调理脾胃、补气养血 的作用,这样能增强体质 ,促进生长发育,增加心 脑气血的灌流量,促进脑 细胞发育、益脑增智的作 用。 治疗组治愈率为97.19%,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05% 。 天灸治疗支气管哮喘是有 效的。可减少哮喘发作次 数、减轻症状、改善肺功 能,减少医疗费用。
无需器械。
头皮针抽提法提高脑血栓形成后偏瘫 患肢肌力技术
有较大的刺激量,而且还 有利于配合肢体运动,通 过边行针、边运动、长留 针、常运动,从而产生较 强的改善肌力的效应,不 失为一种省时、省力、痛 微、效捷的运针手法。
1、符合上述脑血栓形成诊断 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并结合 CT或MRI诊断为脑血栓形成 的偏瘫病人; 2、中医辨证为中风中经络的 实证或本虚标实证者; 3、参照《中药新药治疗中风 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偏 瘫侧肢体中上肢瘫、指瘫、 下肢瘫、趾瘫肢体功能评分 或综合功能评分有一项≥3分 者; 4、发病至接受治疗时间在2 至3个月以内(即发病后第 31天至第90天)者; 5、无神志昏迷,血压基本稳 定者。
经穴体外反搏法治疗小儿外部性脑积 水技术
有效率达82.6%,应用简单 ,可操作性强,患儿易接 受,且安全有效,未发现 明显副作用
1、符合诊断标准的轻、中度 外部性脑积水患者; 2、年龄6个月—3岁之间。
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技术
医烙法烙治器械简单,方 法简单易行,便于基层卫 生部门推广应用。
1、符合慢性扁桃体炎诊断标 准;2、年龄在5-60岁的门诊 或病房病人;3、扁桃体肥大 ,发生咽部阻塞感,吞咽不利 ,呼吸不利,警咳,睡眠打鼾 等机械性症状者;4、因扁桃 体炎波及临近器官疾病,如中 耳炎、鼻炎、鼻窦炎、咽炎、 喉炎或气管炎等反复发作,久 治不愈者;5、因有高血压、 心脏病、糖尿病或肝脏病等不 适于扁桃体切除手术者;6、 因年龄过高或体质虚弱,免疫 功能下降不适于扁桃体切除手 术者。 眼针的功能止痛消肿,安神定 志,调整阴阳,理气和血,通 经活络,适应症广。凡内、外 、妇、儿、五官等各科适用于 针灸治疗的疾病都可用眼针治 疗,特别是对中风、眩晕、头 痛、不寐、郁证、痿证及一切 痛证疗效更佳。 本法适应于寻常型银屑病进行 期或中医辨证的各证型,年龄 在18~65岁之间,银屑病皮损 严重程度PASI分值在72分以内 者。 根据临床试验观察结果表明, 经络三联法对病程短,尤其在 病程1年内的患者效果较为满 意,对病情轻的患者疗效也较 为满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氏揉捏法治疗小儿伤食泻技术
主讲人:范绍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疾病简介
• 伤食泻是泄泻的一种类型,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便下稀薄, 或如水样为特征。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小儿脏腑娇 嫩,“脾常不足”,乳食不节,易伤脾胃。《素问•痹论》日: “饮食自倍,脾胃乃伤”。若小儿喂养不当,乳食无度,过食肥 甜及生冷瓜果等,都易损伤脾胃,脾胃受伤,不能腐熟水谷,则 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水谷不分,并走大肠,而成食积泄泻。
治疗方法简介
• 1. 揉腹:患儿仰卧。医者中指放于神阙、天枢穴,食指放于中脘穴, 力度以皮肤凹陷3~5毫米为宜,顺时针方向揉腹5~6分钟。
• 2. 揉足三里:患儿仰卧,双下肢微屈。医者以两拇指指腹放于患儿两 侧足三里穴,力度以皮肤凹陷2~3毫米为宜,左手逆时针、右手顺时针 方向旋揉2~3分钟,频率80~100次/分钟。
• 3. 揉背俞穴:患儿俯卧。医者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分别放于脾俞、 胃俞、三焦俞,力度以皮肤凹陷1~2毫米为宜,点揉2~3分钟,先左侧, 后右侧。
• 4. 捏脊:患儿俯卧。医者两拇指桡侧缘顶住患儿背部皮肤,余四指放 于拇指前方,十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沿两侧膀胱经,先从大杼穴开始 向下至下髎穴重复捏提6~9遍,再从下髎穴向上至大杼穴处重复捏提 3~6遍。结束治疗。根据年龄、体质强弱不同,调节用力的大小。每日 或隔日治疗1次,7天为1疗程。
适应症及禁忌症
• 适应症: • 3个月—5岁患儿。黄绿色稀便、水样便,或蛋花样便,次数增多,
一般不超过10次/日。大便酸臭或如败卵,夹有奶瓣或食物残渣。 纳呆,呕吐,嗳腐吞酸。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大便化验可见 脂肪球。 • 禁忌症: • 皮肤溃烂、滑石粉过敏、痢疾、严重腹泻伴脱水或出现全身中毒 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