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浅议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业外贸发展的影响1论文

合集下载

最新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与对策1论文

最新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与对策1论文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与对策(1)论文【论文摘要】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虽然只是近10年的事,但目前已日趋全球化,并呈加快发展的态势。

这种贸易保护措施可有效地阻止外国,特别是环保技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口,为本国市场形成巨大的保护网,是国际贸易中最隐蔽,最棘手和最难对付的贸易障碍之一。

本文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与主要形式,阐述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外贸出口影响,提出了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环保出口一、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与主要形式绿色贸易壁垒又称环境壁垒,是指进口国政府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为由,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目的,通过颁布复杂多样的环保法规、条例,建立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和产品包装要求,建立繁琐的检验认证和审批制度,以及征收环境进口税方式对进口产品设置的一种非关税壁垒。

1.较之传统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相对性。

在发达国家之间,环保技术水平比较接近,许多发达国家之间还制定了相同的环境标准,检验方法,使用统一的环境标志等等,所以他们之间的贸易因环保问题导致的纠纷较少,基本上不存在绿色壁垒。

而发展中国家环保行动起步晚,环保技术相对落后,对产品的环保要求比较宽松。

发达国家制定的环境标准和相应的限制措施,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来看,这些标准不仅严格苛刻,而且产品的检验手续也繁琐复杂,加上各种环境标准处于经常变动之中,使产品出口制造商很难适应。

同样的一种对进口产品的环境标准或环保要求,在一些国家之间并不形成壁垒,而在另一些国家之间则形成壁垒,这就是绿色壁垒的相对性。

(2)时效性。

绿色壁垒的时效性是指它只能在某一段时间内有效。

例如,在某一年份,由于出口商的产品达不到进口国关于环境保护措施方面的要求,于是其产品被拒之门外,但出口商经过一段时间的技术改造和采取措施,产品的环境标准和其他技术指标必然会有所提高,当它满足了进口国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时,则进口国原来对出口商的绿色壁垒就不复存在了。

毕业论文范例-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毕业论文范例-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分析摘要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各国为了保护环境而采取的一些措施直接或间接地限制甚至禁止了某些产品的贸易,成为绿色贸易壁垒。

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浪潮中,关税和传统非关税壁垒的使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限制,贸易保护者转而寻求新的贸易保护工具。

在贸易与环境的矛盾下,绿色贸易壁垒便成为他们实施贸易保护的有力武器。

作为一个贸易大国,绿色贸易壁垒已经影响到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几乎波及到我国外贸出口的所有领域。

因此,系统地研究绿色贸易壁垒,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如何合理构筑我国的绿色贸易壁垒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论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为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研究概况以及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部分从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背景与原因出发,在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介绍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内容,总结了它的特征。

第三部分选择绿色关税与绿色补贴、环境标准等措施,运用局部均衡和福利经济学的方法来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进行分析。

第四部分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第五部分介绍了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第六部分为结语,对全文进行概括性的总结。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对外贸易影响对策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conomy and the expansion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ctivities, environment problem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For protecting its own environment, each country adopts some certain measures that restrict or even prohibit trade activities of some products in a direct or indirect way, which becomes the Green Barriers in th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trade.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tide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rade freedom, the application of tariffs and other non-tariff barriers is confronting more and more restrictions. Thus those protectionists turn to search for new protection tools for the trade. Under the confliction of the between the trade and environment expansion, the Green Barriers naturally become the most powerful tools to implement their trade their protection. As a very important country in the international, the Green Barriers have greatly influenced China’s foreign trade and almost affected all the fields in our exportation. Therefore, to make a systematical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the Green Barriers, their influence to China’s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how to properly construct our own Green Barriers is very essential both theoretically and realistically.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six parishes. In the first part, Preface which expatiates systematically on the aim and meaning of research, research actuality in domestic and abroad, the innovation, research logic and approach. In the second part theoretically analyses the causation, contents and features of its origin. In the third part it compares the different economic effects of Green Tariff, Green Payment and some other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through the analysis methods of partial equilibrium and the welfare economics. The fourth part analyses the influence and impact of the Green Barriers to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fifth part is makes a prediction on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the Green Barriers and gives out several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easible for China. The last part is the epilogue, which summarizes the paper recapitulative.【Key Words】green trade barrier foreign trade influence strategy目录1 绪论 (2)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3研究方法 (4)2 绿色贸易壁垒的相关理论 (4)2.1 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和发展 (4)2.2 绿色贸易壁垒的定义和特征 (5)2.3 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6)3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7)3.1 我国对外贸易所面临的挑战 (7)3.2 绿色贸易壁垒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的机遇 (10)4 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影响的对策 (11)4.1 建立绿色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 (11)4.2 建立完善的环境标志制度 (11)4.3 进行绿色认证 (12)4.4 加强认证机构建设,提高认证工作的权威性 (12)4.5 搜集国际市场“绿色信息” (12)4.6 开发绿色产品 (12)4.7 加强国际合作,抵制绿色保护主义 (13)4.8 鼓励技术创新,扶持绿色产业 (13)4.9 研究发达国家的贸易制度和运作方式以及在绿色贸易壁垒方面采取的战略措施 (13)5 结论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24年“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范文

《2024年“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范文

《“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非关税壁垒形式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的新趋势。

这种以保护环境、资源、生态等为目的的贸易措施,不仅影响着全球的贸易格局,也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以期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策略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绿色壁垒的背景及特点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中,进口国以保护环境、生态平衡、节约资源等理由,制定一系列环境保护、绿色技术标准等贸易措施,从而达到限制或禁止某些商品进口的目的。

这些措施的实施主要基于环保的意识形态和消费理念的变化,体现了贸易政策对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三、我国农产品出口现状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出口在全球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绿色壁垒的兴起,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着诸多挑战。

从大米、茶叶到蔬菜、水果等主要出口产品,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绿色壁垒影响。

四、“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一)积极影响1. 促进农产品质量提升:绿色壁垒的设立推动了我国农产品生产者提高产品质量和环保意识,推动农业生产向绿色、生态、可持续方向发展。

2. 促进农产品结构调整:在绿色壁垒的推动下,我国农产品生产者开始注重农产品结构调整,加大有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二)消极影响1. 增加出口成本:为了达到进口国的绿色技术标准,我国农产品生产者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出口成本。

2. 降低出口量:部分进口国的高标准环保要求使得我国部分农产品无法达到其要求,导致产品被拒绝进口或退货,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出口量。

五、应对策略及建议(一)加强绿色技术研发和推广:我国应加大对绿色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农产品的环保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环保合作与交流,了解国际绿色壁垒的最新动态和趋势,及时调整我国农产品的生产和出口策略。

浅析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一)

浅析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一)

浅析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一)论文关键词:绿色壁垒农产品贸易对策论文摘要:在分析了绿色壁垒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正反两方面影响的基础上.就我国如何应对绿色壁垒提出若干建议措施。

当今世界贸易中,贸易自由化与贸易保护主义并存。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和各国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重视,一种新的贸易保护措施—绿色壁垒应运而生,并对世界经济贸易产生重大的影响。

所谓绿色壁垒,是现代国际贸易中商品进口国以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为名,通过颁布、实施严格的环保法规和苛刻的环保技术标准,以限制国外产品进口的贸易保护措施,其特点是形式上具合法性,名义上更具合理性。

一、绿色壁垒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农产品与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健康以及环境息息相关,加之农业历来是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保护重点,因此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的出现首当其冲地会对各国农产品生产和农产品贸易产生影响。

当然.作为环境保护和进口限制的共同手段,绿色壁垒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可以说是利弊共存。

绿色壁垒其初衷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各国通过制定、实施绿色保护法规和技术标准,客观上可以防止不符合环境保护和危害人类健康的商品进口,从而有利于维护动植物和人类自身的安全与健康以及环境的改善;同时,绿色壁垒所采用的技术标准通常是以先进的环保技术为基础,通过绿色璧垒的实施,可以促进各国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加快农业生产发展。

例如国外对我国农产品的严格要求,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农产品安全水平的提高和农产品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但绿色壁垒对农业和农产品贸易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

(一)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处于受控地位。

众所周知,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不同和在环保标准方面的差异,目前只有经济发达国家才有可能凭借其技术优势对进口商品制定苛刻的环保标准从而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这将进一步强化发达国家对世界农产品贸易的控制地位,这是绿色壁垒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最大、最直接的利益损害。

绿色贸易壁垒对外贸影响分析论文

绿色贸易壁垒对外贸影响分析论文

绿色贸易壁垒对外贸影响分析论文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环保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的焦点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通过实行绿色贸易壁垒来保护自己的环境和资源。

然而,这一措施却对外贸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拟对绿色贸易壁垒对外贸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内容绿色贸易壁垒即指通过一系列的环保标准和规定来限制进口商品的数量和种类。

这些规定往往包括了对进口商品的生产过程、包装材料、成分等多方面的要求。

进口方需要证明其商品符合相关环保标准后方可获得进口许可证。

这样的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国内环境和资源。

二、绿色贸易壁垒对外贸的影响绿色贸易壁垒对外贸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贸易额下降由于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进口方需要符合相关环保标准才能获得进口许可证。

这对那些无法达到这一标准的国家和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贸易额也会相应地下降。

2. 产品成本上升为了符合绿色贸易壁垒的要求,进口方需要采纳一系列的环保措施,从原材料到生产过程、包装等多个环节都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

这样一来,产品的成本就自然而然地上升了。

如果企业无法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来消化这些成本,就会损害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 国际贸易体系面临挑战绿色贸易壁垒的出台,意味着国际贸易体系的转型。

这样的转型也对WTO的运作带来了挑战。

目前,WTO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负责约束贸易障碍,但是绿色贸易壁垒对于WTO的决策机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这也需要国际社会进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

三、绿色贸易壁垒的优缺点1. 优点绿色贸易壁垒的出台,可以有效地保护地球环境和资源。

这对于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缺点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会制造新的贸易壁垒,使得国际贸易更加困难。

同时也会使得来自一些贫困国家的企业难以进入全球市场,这也会对全球贸易循环系统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四、绿色贸易壁垒的应对措施针对绿色贸易壁垒对于国外贸易的影响,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目录一、绿色壁垒产生的条件及特点 (1)(一)绿色壁垒产生的条件 (1)(二)绿色壁垒产生的特点 (1)二、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1)(一)绿色壁垒降低了农产品的竞争优势,削弱了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二)绿色壁垒制约农产品出口增长,降低了农产品出口绩效 (2)(三)对我国农产品实施“绿色壁垒”的国家增多 (2)(四)加剧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双边及多边贸易摩擦 (3)(五)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增加了中国农产品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 (3)三、中国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3)(一)加强生态环境教育,强化国民绿色经济意识 (3)(二)加强无公害和有机农产品的生产与认证 (3)(三)建立国际品牌战略 (4)(四)建立农产品出口绿色贸易壁垒信息收集和预警机制 (4)(五)充分发挥农产品行业协会的作用 (4)(六)实施“走出去”策略,绕过绿色壁垒 (4)参考文献 (5)致谢 (6)摘要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国际市场大门的敞开给我国品种丰富、成本低廉的农产品走出国门创造了良好的历史机遇,但在此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传统的关税壁垒日益削减,绿色贸易壁垒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关卡。

国际上非关税贸易壁垒特别是绿色贸易壁垒的强化,西方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市场,借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筑起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构成巨大的挑战,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

从绿色壁垒产生的条件及特点出发,分析了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并对我国农业如何突破绿色贸易壁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农产品出口;影响;对策AbstractSince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in our country in the gate open varieties, low cos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out of the country to create a good historical opportunity, but in the process also met with all kinds of difficulties.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 traditional tariff barriers increasingly cut, green trade barriers with its distinct features of The Tim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become major hurdles. Non-tariff barriers to trade, especially on international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the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to protect domestic market, by the nam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rade protection in reality, and built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to China agricultural exports constitute a huge challenge, seriously hindered the expor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 From the green barriers produced condi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analyses the influence on Chinese exported farm produce, and of agriculture in our country to break through the green trade wall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Keywords: Green trade barriers; Agricultural exports; Influence;Countermeasures目前,绿色贸易壁垒已经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受绿色壁垒限制的产品范围由水产品、禽肉等动物源性产品扩展到蔬菜、水果等植物产品和加工产品,几乎涵盖了我国出口的所有农产品。

绿色贸易壁垒论文(5篇)

绿色贸易壁垒论文(5篇)

绿色贸易壁垒论文(5篇)绿色贸易壁垒论文(5篇)绿色贸易壁垒论文范文第1篇绿色贸易壁垒也称环境贸易壁垒,是指那些以维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平安为目的而实行的限制甚至禁止有关国际贸易活动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及其相应的行政措施,以避开这些贸易活动可能导致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进展。

从另一个角度讲,所谓绿色贸易壁垒,是以爱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制定一系列简单苛刻的环保标准,对来自其他国家的产品及服务设置障碍,以爱护本国产业的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形式多样,包括绿色关税、环境配额、环境许可证、绿色补贴、绿色标签、绿色包装等,具有虚假性、广泛性、隐藏性等特点。

二、WTO规章中的绿色贸易壁垒WTO法律框架之下,有关绿色贸易的条款主要见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服务贸易总协定》、《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补贴与反补贴协议》、《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以及《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农产品贸易协定》、《与贸易有关的学问产权协定》等规章中。

由此可见,环保浪潮对乌拉圭回合的谈判产生了肯定影响,在WTO的有关文件中均涉及环境问题。

但是,WTO在此问题上的态度不明朗,条文不详细。

一方面,WTO原则上承认各个成员为了爱护各自的公共秩序和防止环境污染,有权制定本国的环保政策并组织实施;另一方面,则要求这些政策和措施不能阻碍世界自由贸易体制的正常运行,使环保措施成为变相的贸易爱护手段。

就上述规章本身而言,绿色壁垒也对WTO的基本原则造成了冲击,主要体现为:首先,它背离了自由贸易原则。

自由贸易是WTO要追求的目标,须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上。

发达国家制定高标准的环境标准,使进展中国家丢失比较优势,从而使WTO的自由贸易的目标也就失去了根基。

其次,违反了普遍取消数量限制的规定,这是实现贸易自由的重要保证。

虽然不像配额许可证那样明显,但绿色壁垒所起的作用无疑是相同的。

再次,它违反了非卑视原则。

新时期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新时期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新时期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绿色贸易壁垒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的热点问题。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一些国家和地区通过环境标准、认证体系等手段对进口产品进行限制或者设置障碍,以保护本国环境和消费者的健康。

这种贸易壁垒的出现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将从绿色贸易壁垒的定义、特点及我国农产品出口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定义和特点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为了保护本国环境和消费者的健康,采取种种手段对进口产品进行限制或设置障碍的一种贸易措施。

这些手段包括但不限于环境标准、认证体系和绿色标签等。

通常情况下,这些环保措施都是出于对本国环境和消费者利益的考虑,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国家可能会利用这种手段来保护本国产业,制造贸易壁垒。

其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1. 难以达到: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绿色贸易壁垒要求相当高,难以达到。

对出口农产品的残留农药、重金属含量等都有苛刻的要求,使得我国农产品出口受到影响。

2. 不透明性:一些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设置并不透明,对出口国来说很难找到解决的途径,甚至有些是在技术壁垒的掩护下进行贸易歧视。

3. 成本高昂:要达到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绿色贸易壁垒所要求的环保标准,需要进行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等,成本较高。

二、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和贸易国之一,农产品出口一直是我国外贸的支柱产业。

但受制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绿色贸易壁垒,我国农产品出口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1. 农产品出口受限:一些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设置了各种技术壁垒和标准要求,导致我国农产品出口受到限制。

2. 各种贸易壁垒丛生:不仅是绿色贸易壁垒,一些国家还采取了反倾销措施、技术壁垒等多种手段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进行限制或者设置障碍。

3. 成本上升:为了满足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绿色贸易壁垒,我国农产品生产企业需要进行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等,成本上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业外贸发展的影响(1)论文【论文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欧洲率先掀起绿色环保运动以来,相关的绿色环保法规、绿色产品认证制度及标志、绿色包装要求、绿色补贴措施等相继在整个发达国家蔓延,且标准和要求越来越高。

实践表明,绿色环保的种种规定和要求已逐步成为继反倾销之后影响国际贸易的另一主要措施,并呈现出进一步增强的趋势。

本文论述了绿色壁垒的含义和形成过程对我国农产品产生的影响,目的在于为我国农业外贸持续稳定的发展开辟一条长远可行的道路。

【论文关键词】关税壁垒非关税贸易壁垒绿色壁垒贸易壁垒绿色护照非歧视原则我国加入WTO以后,在关税壁垒(tariffbarrier,NBs)逐步取消后,绿色标志、环境原则将成为最大的非关税贸易壁垒(non-tariff barrier, NTBs)--“绿色壁垒”,这将严重阻碍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一、绿色壁垒的含义绿色壁垒(Green trade Barrier),又称环境壁垒,它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一些国家凭借其科技优势,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目的,通过立法或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法规,对国外商品进行准入限制的贸易壁垒(protection and barrier of trade)。

绿色壁垒从具体内容看,具有以下特点: 1.较强的技术性,即对产品的生产、使用、消费和处理过程的鉴定都包括较多的技术性成分。

2.较大的灵活性。

由于各国的环保标准不统一,可选择的余地大。

3.较高的隐蔽性。

许多国家利用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使出口方往往难以预见具体的内容及其变化,难以适从。

4.一定的歧视性。

有些国家往往根据自身与其他各国的具体贸易状况采取不同的手段,使国民待遇原则受到扭曲。

5.影响的严重性。

绿色壁垒一旦生效,其效应较之关税壁垒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且这种措施容易从一个国家扩散到多个国家,产生连锁反应。

6.争议性大。

由于涉及面广,标准又不统一,隐蔽性与合法性相互交织,往往容易产生分歧,难以协调。

“绿色壁垒”的种类包括:(1)绿色关税制度;(2)市场准入制度;(3)绿色技术标准制度;(4)绿色环境标志制度;(5)绿色包装制度;(6)环境卫生检疫制度;(7)绿色补贴制度。

表现形式主要有绿色关税、绿色市场准入、“绿色反补贴”、“绿色反倾销”、环境贸易制裁、推行国内PPM标准及其他标准、消费者的消费选择(绿色消费)、强制性绿色标志、强制要求ISO14000认证、繁琐的进口检验程序和检验制度,以及要求回收利用、政府采购(government procurement policy)、押金制度等等。

总之,绿色壁垒具有其他非关税壁垒所不具有的特征:(1)名义上的合理性和形式上的合法性。

绿色壁垒是以保护环境、自然资源和生命健康为借口而建立起来的,有效地利用了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潮流,抓住了人们关心生态问题的心理,迎合了绿色消费的浪潮,从而以一种理所当然的姿态为发达国家所利用。

(2)保护方式上的隐蔽性。

绿色壁垒是利用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回避了分配不合理的分歧,不易产生贸易摩擦,而且各种检验标准极为复杂,往往使出口国难以应付和适应。

(3)实施效果上的歧视性。

有些国家根据在贸易过程中掌握的对方实际情况,不断更换检验标准和检验设备,通过制定更高的标准来达到抑制进口的目的,从而削弱竞争对手的竞争实力,严重扭曲了国民待遇原则。

(4)保护内容上的广泛性。

绿色壁垒涉及的范围不仅包括初级产品,而且还包括所有有关环节上的中间产品以及工业制成品等几乎所有产品。

不仅对产品本身的品质提出很高的要求,而且产品从生产前的状况一直到消费后的最终处理,都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因此给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带来了很严重的影响。

绿色壁垒影响非常大,已经扩展到我国的各个领域,因其标准繁多、苛刻、多变,有较大的争议性,从而给经济落后国家通过国际贸易发展本国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困难。

二、绿色壁垒的形成绿色壁垒形成的初期,主要是出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安全的要求;同时,消费者环境意识的提高和全球绿色消费运动的兴起,促进了绿色壁垒的发展。

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后,作为主要贸易壁垒形式的关税贸易壁垒来限制出口的余地已经很小,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需求,绿色壁垒逐渐背离了其初衷。

于是,贸易与环境两个原本不相干的问题被一条绿色的纽带捆绑在一起,绿色壁垒就出现了。

20世纪的最后5年,以1995年世贸组织专门成立贸易与环境委员会为标志,着绿色外衣的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舞台上不再扮演年轻的配角,而是跻身重要行列。

到了1999年11月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世贸组织第3届部长会议上,各成员国就环境与贸易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环保这道绿色的贸易壁垒已是世界贸易中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

绿色壁垒的形成虽然只近10年的事,但目前已日趋全球化,并呈加快发展的态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陆续制定了一系列绿色标准。

截至目前,国际社会已经制定了160多个环境与资源保护条约,各国制定的环保法规也越来越多。

国际贸易和环境保护之间的互相制约、互相协调的关系日渐突出起来。

国际贸易政策的目的是消除贸易障碍,实现贸易的自由化和全球化。

环境保护政策的目标是防止市场的失败,其中包括自由贸易对环境的消极影响,保护和改善环境。

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与健康,在生活中积极呼吁政府保护环境、治理污染;在消费上则更多地关注绿色无公害食品。

“绿色消费”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消费潮流,“绿色产品”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市场导向,一股绿色消费浪潮悄然兴起。

这是绿色壁垒产生的条件之一。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强,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中的力量越来越大,第三世界国家也作为一支新兴的力量出现,这对有野心的发达国家来说是很不利的,他们要想在以后更好地掌握好他们的政治局面,就必须在经济上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控制,正所谓经济决定政治。

由此,发达国家积极迎合这股绿色浪潮,纷纷出台了贸易中的环境保护措施,从而达到限制进口和扩大出口的目的,在实质上起到了贸易壁垒的作用。

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题,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随着传统的贸易保护措施的逐渐弱化,“绿色壁垒”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保护本国利益的主要贸易手段。

三、对我国农产品的影响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前,人们对于具有明显价格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蔬菜、果品、畜牧、水产等农产品的加工、出口却普遍认为前景光明。

然而,入世后这些农产品出口所遭遇的技术封锁,令许多业内人士始料不及,仅仅几个月时间,他们就发现当初的梦想在发达国家一个接一个无情的“绿色壁垒”打击下,变得支离破碎,不但企业出口量锐减,有的面对技术封锁更是无可奈何,经营陷入了进退两难、无法应对的地步。

当前,许多发达国家和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强化了农业环保技术标准,提高了对农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

由于我国农产品生产、加工的质量管理观念与手段落后于国际化的商业竞争需要。

我国出口农产品生产仍然沿用传统生产方式,标准不严,农民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淡薄,从而导致了许多农产品生产缺乏质量规范和安全约束。

有的种蔬菜时大量使用禁用农药、肥料;有的养殖畜禽时添加激素,而生产水产品时则时常喂食各种药物,致使出口产品不仅存在化肥、农药残留超标问题,有的甚至有安全隐患。

这往往在安全性指标上达不到进口国的要求,致使我国的大部分蔬菜及瓜果进不了日本;牛肉进不了欧盟;猪肉、牛肉、龙眼、苹果、香梨等进不了美国。

我国绿色食品无论从生产标准上,还是从检查、认证管理上都不被国际所认同。

在绿色食品中,只有大约10%属于AA级的绿色食品才相当于国外的有机食品,才与国际标准接轨;其余90%的A级绿色食品,一时还难以被国外广泛接受,难以领取“绿色护照(Green passport)”,这样致使我国每年有大量的绿色农产品出口受阻。

从对农业整体的影响来看,具体表现为:第一,农产品受阻的品种增多,受阻产品从蜂蜜到冻鸡,进而延伸到整个畜产品和水海产品。

第二,对中国畜牧产品实行“绿色贸易壁垒”的世贸组织成员从发达国家(欧盟,美国,日本)延伸到到部分发展中国家(韩国、新加坡)。

第三,中国成为美国“绿色贸易壁垒”限制进口最多的国家。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扣留的进口产品中,中国占同期的9.48%,居受阻国家和地区的首位。

第四,对中国进口农畜产品检验项目增多。

如欧盟对中国茶叶检验项目已从过去的6种农药残留的检验增加到62种。

据估计,2002年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尤其是“绿色壁垒”给中国农产品出口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在100亿美元左右。

四、针对绿色壁垒提出的对策针对现在琳琅满目的“绿色壁垒”,中国农产品要想走出国门,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进行深入的思考,根据中国实际国情和农产品自身的优劣势,指定适于农业发展的长远策略,在此提出如下一些建议: 1.将绿色贸易制度建设纳入贸易体制改革中,并调整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

2.积极实施ISO14000和环境标志认证,加快与国际环境标准接轨的步伐。

ISO14000是一个系列环境管理标准,包括环境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生命评估、环境行为评价等若干方面,是将环境管理贯穿于企业的原材料、能源、工艺设备、生产、安全、审计等各项目管理之中的自愿性标准。

3.积极加强国际合作,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通过借鉴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有效的农业环境管理制度,引进国外先进的环保技术,利用外资发展环保型农业,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我们应在加强环境管理的同时,促进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环境技术合作,结合我国现有的环境技术、管理水平和承受能力通过与主要贸易伙伴进行双边谈判,争取签署相互承认协议,减少因为环境标准的不同而形成的贸易壁垒。

4.积极争取国际组织的环保技术与资金支持,发展“绿色产业”。

要抓住我国已加入WTO和国际上要求发达国家承担更多的环保责任和义务帮助并支持发展中国家减少污染的排放、改善生态环境的有利时机,多领域、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和合作交流,积极争取发达国家和国际金融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和资金支持。

5.拓展国际市场,实现出口贸易伙伴多元化。

目前我国主要的出口贸易伙伴国是美国、欧盟和日本,而他们是绿色壁垒的主要发源国,其环境保护标准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可以调整我国的出口贸易的地理方向,扩大向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出口。

6.加快培养具有国际水准的绿色人才。

由于绿色壁垒所具有的技术性、灵活性和隐蔽性,仅仅一般了解世贸组织的基本规则是远远不够的,我国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尽快培养大批国际型的专门人才,进行国际贸易伙伴国的法规技术标准和WTO有关技术壁垒协议的研究,及时扫描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提供政策和技术改进建议,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公约和国际多边协定中贸易与环境条款的谈判,按照WTO的非歧视原则(the principle of un—discrimination),运用外交手段正面反击各类绿色壁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