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_非经典逻辑_期刊发文热词逐年推荐_20140724
计算机专业主要期刊五篇范文

计算机专业主要期刊五篇范文第一篇:计算机专业主要期刊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双月刊)SCI-E源期刊,中文重要期刊,EI Compendex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地址:北京2704信箱2.《计算机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Computers)(月刊)中文重要期刊,EI Compendex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主办单位: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地址:北京2704信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机学报》编辑部E-mail:**********.cn3.《软件学报》(Journal of Software)(月刊)中文重要期刊,EI Compendex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主办单位: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地址:北京8718信箱北京海淀区中关村《软件学报》编辑委员会E-mail:************.cn4.《计算机研究与发展》(Journal of Comput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月刊)中文重要期刊,EI Compendex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计算机学会地址:北京2704信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编辑委员会E-mail:***********.cn5.《计算机工程》(Computer Engineering)(半月刊)中文核心期刊(已经不被EI检索)主办单位: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上海市计算机学会地址:上海市漕河泾桂林路418号《计算机工程》编辑部邮编:200233E-mail:6.《控制与决策》(Control and Decision)(月刊)中文重要期刊,EI Compendex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地址: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3号巷11号东北大学125信箱邮编:110004Email:7.《模试识别与人工智能》(季刊)ISTIC收录中文重要期刊,EI Compendex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主办单位:中国自动化学会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地址:合肥1130信箱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编辑部邮编:230031E-mail:************8.《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月刊)中文核心期刊主办单位:国家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地址:重庆市渝中区胜利路132号《计算机科学》杂志社邮编:400013E-mail:*************.cn9.《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Mini-Micro Systems)(月刊)中文核心期刊主办单位:中科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地址: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100号中科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编辑部E-mail:*************.cn12.《计算机应用》(Computer Appliocations)(月刊)中文核心期刊,ISTIC收录主办单位:中科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四川省计算机学会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九号成都237信箱《计算机应用》编辑部E-mail:****************************.cn13.《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Journal of Computer-Aided Design & ComputerGraphics)(月刊)中文核心期刊,ISTIC收录主办单位:中国计算机学会地址:北京2704信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E-mail:*************************14.微电子学与计算机(Microellectronics & Computer)(月刊)中文核心期刊主办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地址:西安市81号信箱《微电子学与计算机》编辑部Email:*************15.计算机应用与软件(Computer Applications and Software)(月刊)中文核心期刊主办单位: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地址:上海市愚园路546号《计算机应用与软件》编辑部邮政编码:200040Email:************第二篇:计算机核心期刊汇总计算机核心期刊目录1.《软件学报》(月刊)EI、ISTIC收录主办单位: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2.《计算机学报》(月刊)EI、ISTIC收录主办单位: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3.《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月刊)EI、ISTIC收录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计算机学会4.《计算机工程(半月刊)》ISTIC收录(EI PageOne?)主办单位: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上海市计算机学会5.《自动化学报》(双月刊)EI、ISTIC收录主办单位: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6.《模试识别与人工智能》(季刊)ISTIC收录主办单位:中国自动化学会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7.《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月刊)ISTIC收录主办单位:中科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8.《计算机科学》(月刊)ISTIC收录主办单位:国家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9.《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季刊)ISTIC收录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10.《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旬刊)ISTIC收录主办单位: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11.《计算机应用研究》(月刊)ISTIC收录主办单位:四川省电子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心12.《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双月刊)ISTIC收录主办单位: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13.《中文信息学报》(双月刊)ISTIC收录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国中文信息学会14.《计算机应用》(月刊)ISTIC收录主办单位:中科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四川省计算机学会15.《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月刊)ISTIC收录主办单位:中国计算机学会1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文版)(就是JCST)(双月刊)SCIE、EI收录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计算机不能思维的初步逻辑证明

计算机不能思维的初步逻辑证明【摘要】计算机虽然能够执行复杂的指令和算法,但无法像人类一样进行思维。
在本文中,通过分析计算机的本质和思维的定义,以及三个逻辑证明,我们得出结论:计算机缺乏情感和意识,无法体会人类情感和情绪;计算机缺乏创造力和直觉,无法像人类一样进行创作和发现;计算机缺乏自我意识和自我反思,无法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行为。
计算机是无法真正思考的。
这一结论对于我们理解计算机的局限性和人类独特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计算机、思维、逻辑证明、缺乏情感、缺乏意识、缺乏创造力、缺乏直觉、缺乏自我意识、缺乏自我反思、结论。
1. 引言1.1 引言计算机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其快速计算和处理数据的能力使其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虽然计算机能够执行复杂的任务并模拟人类的思维过程,但计算机实际上并不能真正地进行思维。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计算机为什么不能思维进行初步的逻辑证明。
我们将探讨计算机的本质是什么,以及思维的定义是什么。
通过对这两个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为什么计算机不能进行真正的思维活动。
随后,我们将提出三个逻辑证明,即缺乏情感和意识、缺乏创造力和直觉,以及缺乏自我意识和自我反思。
这些论点将进一步证明计算机不能进行真正的思维,而只是执行程序设计好的指令和算法。
在我们将总结上述观点并强调计算机在思维上的局限性。
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与人类思维之间的本质区别,同时也对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出一些思考。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论证,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计算机不能思维的原因,并为未来的科技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2. 正文2.1 计算机的本质计算机的本质是处理信息的工具,其运行的逻辑是基于数字逻辑和算法的。
计算机通过输入数据、进行运算处理、输出结果来完成各种任务。
计算机可以执行复杂的数学运算、逻辑判断、图形处理等操作,但其运行的一切都是依靠预先设计好的程序和算法来实现的。
计算机的本质是缺乏情感和意识的。
计算机科学导论黑皮书

计算机科学导论黑皮书计算机科学导论黑皮书计算机科学是一门关于计算机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的学科,它涵盖了从计算机硬件到软件设计以及计算机应用的各个方面。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计算机科学的重要性愈发显著。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其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计算机科学导论的全面指导。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计算机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算法、数据结构、编程语言等。
计算机硬件指的是计算机的物理组成部分,如中央处理器、内存、存储器等。
而软件则是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和数据,它们通过算法进行处理和操作。
算法是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指令,而数据结构则指的是组织和存储数据的方式。
编程语言是人与计算机通信的桥梁,它将人类语言转化为计算机可以理解和执行的指令。
接下来,让我们来追溯一下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历程。
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计算机科学就开始崭露头角。
当时,科学家们研发了第一台通用计算机,而随后的几十年里,计算机科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计算机的速度和存储容量不断提高,编程语言也不断发展,这使得计算机科学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如今,计算机科学已经渗透到了几乎所有领域,包括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生物信息学等。
它不仅为人类解决了许多难题,还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然而,计算机科学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学科,它还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计算机科学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
以前,人们在处理数据和信息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现在,计算机的出现使得数据的处理速度大大提升,大大增强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其次,计算机科学推动了社会的数字化转型。
越来越多的工作和生活都依赖于数字技术,这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快速和全球化。
此外,计算机科学也为人们提供了许多娱乐和社交的途径,如在线游戏、社交媒体等。
对于想要学习计算机科学的人来说,有几点需要注意。
首先,培养良好的数学基础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计算机科学涉及大量的逻辑和算法。
08非标准逻辑

第五章非标准(经典)逻辑介绍§1 导论一、非标准逻辑“非标准逻辑”一词是泛指不同于经典命题演算和经典谓词演算的那些逻辑的一般性术语。
非标准逻辑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经典逻辑平行的逻辑,一类是对经典逻辑做了扩充的逻辑。
前者有多值逻辑、模糊逻辑和直觉主义逻辑,后者则包括模态逻辑和时态逻辑。
我们不想精确地定义这两类逻辑之间的区别,而是通过考察上面所提到的各种逻辑的特征来具体说明这种划分。
与经典逻辑平行的逻辑系统使用的语言与经典命题或经典谓词逻辑语言基本相同,区别在于经典逻辑中的一些定理在这类非标准逻辑中不再成立。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排中律。
排中律A或非A在经典逻辑中是可证的,但在直觉主义逻辑或标准3-值逻辑系统中都是不可证的。
对经典逻辑进行扩充的一类非标准逻辑一般都承认所有经典逻辑的定理,但大都在两个方面对经典逻辑做了补充。
一是扩充了经典逻辑的语言,二是补充了经典逻辑的定理。
这种扩充主要是由于这类非标准逻辑系统扩大了经典逻辑系统的词汇表。
例如,模态逻辑增加了两个新算子L(…是必然的)和M(…是可能的),从而扩大了经典逻辑的词汇表。
在这种新体制下,认为语句A-MA是公理。
由于增加了公理以及有关新增算子的合适的推理规则,因而就使得那些难以用谓词演算语言表达的定理推导变容易了。
上述划分不是而且也无须做到完美无缺,我们只是为使读者能很好地学习令人眼花缭乱的非标准逻辑提供一个粗略的指南。
二、算机科学中的非标准逻辑近几年来非标准逻辑渗透到了许多计算机科学领域,尤其是与程序规范说明和程序验证有关的领域。
例如,以动态逻辑的形式把模态逻辑用于描述和证明程序性质,使之更加方便。
由于把程序看作是状态之间的关系,因而每一个程序都可归结为一种模态操作。
这使得我们能够以相当自然的方法表达诸如部分正确性等程序性质。
Manna与Pnueli的工作发现了时态逻辑在并发程序规范说明和验证中的应用。
他们引入了一种时态逻辑形式作为对并发程序引起的状态序列进行推理的方法。
对计算机思维的逻辑分析(一)【推荐下载】

对计算机思维的逻辑分析(一)本文所说的“计算机思维”,指的是“计算机象人的大脑那样的工作”。
由于我们目前对人类大脑工作的原理还至少处于半无知的状态,我们也就无法确切地界定什幺是思维。
这样,我们就只能换另外一种方式来讨论“计算机能不能思维”这个问题,即把“计算机能不能思维”这个问题改变“计算机能不能象人的大脑那样工作”这样的问题来讨论。
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就有不少的计算机科学家预言“能够思维的计算机”很快就会问世。
但是,到目前为止,即使全世界最高级的计算机也还始终只是一台按照人编制的程序工作的“机器”。
在现代机器刚刚发明出来之时,不少人希望能够制造出一旦发动就不再需要新的能量、能够永远运转不停的“永动机”。
后来,科学家们能够最终能从理论上证明“制造永动机”的不可能。
我们现在虽然不能象科学家们证明“永动机不可能”那样证明“计算机不能思维”。
但至少可以从逻辑上对这个问题作出一个初步的判断。
一、从计算机语言的角度证明计算机不能象人的大脑那样工作许多计算机科学认为将来的计算机能够象人的大脑那样思维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人类使用语言思维,计算机也可以使用计算机语言。
这样,计算机最终能够象人的大脑那样思维。
在这里,赞同计算机能够象人的大脑那样思维的计算机科学家犯了如下逻辑上的错误:先把人类思维简单地等同于语言思维,再把计算机语言简单地等同于人类语言。
这样,人是用语言思维的,凡是能够使用语言的“事物”---不管是人还是机器,都能够“思维”。
我们可以通过人类语言和计算机语言的对比来证明:在现有的计算机硬件水平上,无论采用什幺高级的计算机语言,计算机都不可能象人的大脑那样思维。
1.人类自然语言的特点人类自然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又是认知的工具,同时也是思维的工具。
由于人类自然语言同时要满足这三种功能,它就必须达到如下要求:思想、方法、对象三者同时融于语言之中。
这就是人类自然语言的“三位一体性”。
如果没有这种“三位一体性”,人类自然语言对人类就失去了意义。
【计算机科学】_逻辑分析方法_期刊发文热词逐年推荐_20140725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推荐指数 3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验证方法 1 面向服务软件 1 面向方面软件体系结构描述语言 1 面向方面软件体系结构 1 随机模型检测 1 逻辑 1 远程证明 1 辩论 1 路径规划 1 规则引擎 1 行为分析 1 节点能耗 1 组件组合 1 稳态分析 1 状态转移图 1 爱因斯坦谜题 1 消息传递模型 1 测量 1 模糊逻辑 1 概率 1 极大团 1 时序逻辑 1 方面编织 1 数据挖掘 1 形式系统 1 形式推理 1 异常处理 1 并行栅格数据处理 1 并行数据访问 1 工作流 1 定理证明 1 安全缺陷检测 1 安全策略 1 地理栅格数据 1 可编程逻辑器件 1 可终止性验证 1 可信计算 1 可信模型 1 动态避障 1 动态探头 1 切点指示器 1 关键时间段(kti) 1 关联规则 1 信任关系 1 传感器网络 1 仪器测控网络 1 产生式推理系统 1 云服务 1 一致性 1 web组件 1 rete算法 1 object-z 1
计算机科学引论

计算机科学引论
计算机科学引论是一门介绍计算机科学基础概念和原理的课程。
在该
课程中,学生将学习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数据结构和算法、程
序设计和编程以及计算机科学的实践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该课程通常包括以下主题:
1.介绍计算机科学的历史和发展。
2.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
3.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基础知识。
4.程序设计和编程的基础。
5.计算机科学的应用领域和实践案例。
6.计算机科学的伦理和社会问题。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学和逻辑推理能力。
此外,他
们需要学习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例如Java、Python和C++等。
计算机科学引论是计算机科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其他专业学
生作为选修课程的重要选择。
该课程的学习将为学生打下计算机科学基础,并为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逻辑非运算

逻辑非运算
逻辑非运算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运算,它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科学、数学、逻辑学和其他相关领域。
它是一种基本的逻辑运算,可以用来分析一个思想或者具体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结果。
逻辑非运算的核心原理是,一个真实的句子或命题可以用一个反向的句子或命题来表示。
例如,“苹果有甜味”,用逻辑非运算可以得到“苹果没有甜味”。
这种由“非”构成的反对句常用在实际的逻辑、推理或判断中。
逻辑非运算通常用布尔变量来控制机器语言中的语句或命令。
它允许计算机在某个条件判断为真时,可以按照所提供的程序来执行操作或启动某种功能。
它是一种数学符号,用来表示一个单个信息,比如“与”或“非”,用来表示信息是否为真。
计算机科学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科学,它利用逻辑非运算来处理数据和推理。
在这种方式中,计算机使用逻辑非运算来遍历和理解数据和信息,分析逻辑问题和归纳结论,从而实现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运算。
逻辑非运算在实际应用中极其常用,比如电路的设计和模拟,编程语言的编写,计算机视觉技术,机器学习技术等等。
它可以存储和处理信息,可以用来设计一系列复杂的程序,也可以用来检查计算机网络中的网页或文件是否包含特定信息。
总而言之,逻辑非运算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运算,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并不仅限于计算机科学,在其他许多领域都能够发挥着巨大的价
值。
它可以用来分析和判断问题,进行假设和否定,从而辅助人们做出更加正确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