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人类对细胞的认识
高中生物必修一(新教材)章末总结(共6章)

新教材·生物必修1第一章知识构建课程内容标准概念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1各种细胞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但在形态与功能上有所差异1.1.1说明有些生物体只有一个细胞,而有的由很多细胞构成,这些细胞形态和功能多样,但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
1.1.2描述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最大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新课程理念导读学科核心素养1.通过观察不同的生物体,说明有些生物体只有一个细胞,而有些由很多细胞构成。
能够运用细胞学说解释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多样性,认识细胞生命系统。
2.基于细胞学说建立的科学史资料,运用归纳与概括等科学思维方法,说明人类在探索细胞的过程中运用的逻辑方法,阐述对科学发展过程和科学本质的理解。
3.针对细胞是否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的问题,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的实验材料,对比不同细胞结构的异同,体会研究细胞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4.主动关注科学、技术、社会之间密不可分、相互依赖的关系,领悟显微观察技术的进步对人类认识生命世界的推动作用。
核心素养典例科学家对细胞结构的认识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改进而不断深入。
1665年,胡克观察到木栓细胞轮廓(图①);1925年,威尔逊绘制出光学显微镜下的细胞(图②);1961年,布拉舍绘制了电子显微镜下的细胞模式图(图③)。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图片中的细胞,放大倍数由小到大依次是________(填序号)。
(2)实际上,图①中的细胞不是完整的细胞结构,只剩下“轮廓”,这是细胞的哪个结构?具有什么功能?(3)图②、图③所示的细胞中能够清楚看到的结构有哪些?根据你学过的生物学知识,能否判断出这两种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说明判断的依据。
(4)施莱登和施旺基于对不同细胞的观察,提出了________,其内容能否为“生物起源于共同的祖先”这一观点提供支持?请说明理由。
答案(1)①<②<③(2)细胞壁。
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1.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生物圈 生态系统 -群---落------种---群--
1.生命系统的最基本结构层次为 细胞 ,
2.最高层次为 生物圈 ,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生物圈 生态系统 -群---落------种---群--
3.植物没有 系统 层次,
层次的结构——组织构成。
2. 显微观察资料的积累——认识细胞 1655年罗伯特﹒虎克(R.Hooke)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
现“小室”,命名为cell——细胞。之后荷兰磨镜技师列文虎克用自制的 显微镜观察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3.科学观察和归纳概括的结合——形成理论 植物学家施莱登通过对花粉、胚珠和柱头组织的观察,发现这些组织都是
詹森发明的显微镜并没有观察到细胞,你认为他的贡献是什么?
【资料2】 半个多世纪后,英国物理学家胡克 (R. Hooke)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达到了 40~140倍(图1-3)。1665年,他在观察软木 切片后写道:“能非常清楚地看到软木片充满 了空洞,是一个多孔的结构,形如蜂房……” 软木片中除了围绕空洞的四壁之外,几乎什么 物质都没有,他就把发现的这种“小空洞”命 名“cell”,并把观察结果发表在《显微图谱》 一书中。
生态系统 = 群落 + 无机环境
• 多选:下列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AB )
A:一个水库里全部的鲤鱼 B:一片草原上全部的东亚飞蝗 C:一棵枯树上的所有真菌 D:一个湖泊里的藻类
• 例: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C ) A.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 B.校园内的所有乔木 C.棉田中由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熟蚜组成的全 部棉蚜 D.一个池塘里所有的雄性鲤鱼 E.菜市场中的所有白菜 F. 两个池塘中所有的青蛙
1.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Hale Waihona Puke 1.建立者1.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植物学家施莱登
动物学家施旺
1.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内容 1. 细胞是一个 有机体 ,一切 动植物 都由__细__胞__发 育而来,并由细胞和__细__胞__产_物___ 所构成。
科学观察和归纳概括的结合:形成理论
施 莱 登 : 首先提出细胞是构成植物的基本单位。 施 旺:动物体也是由细胞构成的,动物个体 发育从受精卵开始;发表研究报告。
1.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3.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
耐 格 里 : 新细胞产生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魏 尔 肖 : 细胞是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2. 细胞是一个__相__对_独__立___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 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 新细胞是由___老__细_胞___分裂产生的。
1.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3.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从人体的解剖和观察入手:从器官到组织 维萨里: 《人体构造》揭示了器官水平结构
生活 方式
病毒
植物病毒:烟草花叶病毒 动物病毒:HIV、SARS、
流感病毒 细菌病毒:噬菌体
DNA或RNA
遗传 物质
1.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实例.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
1.草履虫能进行什么生命活动? 运动、分裂、呼吸、摄食、生长、应激性
2.如果草履虫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它还能完成各项
生命活动吗?请举例说明。 不能。
例如:没有了细胞核的细胞不能分裂,甚至最终死亡。
1.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是所有生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
细胞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多样的功能,以完成维持生命和实现各种生物活动的任务。
本文将详细介绍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1. 细胞的结构细胞主要由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器构成。
1.1 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内除细胞核以外的全部物质的总称。
它由胞浆和细胞器组成。
胞浆是细胞内无特定形态、无固定结构的半流动物质,包含水、离子、有机物质、细胞器和细胞骨架等组成部分。
细胞器是一些细胞内部类似“小器官”的结构,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溶酶体等。
1.2 细胞膜细胞膜,又称质膜,是细胞的外包层,由磷脂双层构成。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细胞、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以及调控物质进出细胞。
细胞膜上还嵌有大量的蛋白质,参与细胞信号传导和物质运输等过程。
1.3 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着遗传物质——DNA。
细胞核内还有核膜、染色质和核仁。
核膜是细胞核的包围膜,具有孔道结构,可以调控物质的进出。
染色质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其中包含了遗传信息。
核仁则是合成核糖体所需的材料和酶的地方。
2. 细胞的功能细胞拥有多种功能,包括代谢维持、生物合成、传导信息等。
2.1 代谢维持细胞是生物体内代谢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通过代谢反应维持生命活动,并完成能量的产生与利用,物质的合成与降解等功能。
细胞采取有机物质的分解和氧气参与的反应,通过呼吸作用产生能量,并在细胞内以ATP的形式储存。
细胞还利用有机物质进行分解反应,释放能量来维持自身的功能。
2.2 生物合成细胞能够合成各种有机物质,包括蛋白质、核酸、脂质和多糖等。
蛋白质合成发生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通过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将DNA中的遗传信息转化为蛋白质。
核酸的合成同样也是通过DNA的复制过程来完成的。
脂质则由内质网合成,进一步修饰和转运。
多糖则通过合成酶的参与,由葡萄糖合成。
2.3 传导信息细胞内外的信息传导对于细胞的生存和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提分“考点过关(七)显微镜(2)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提分”考点过关(七)显微镜(2)1.人类对细胞的认识得益于显微镜。
如果在显微镜视野中的图像是“bd”,请问玻片上应为()A. pqB. dpC. qpD. bd2.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草履虫图象,则草履虫在临时装片上的状态是()3.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几个视野,要使图像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④,应怎样操作()A. 向右下方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转动细准焦螺旋B. 向左上方移动装片→转动遮光器换成大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C. 向左上方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转动细准焦螺旋D. 向右下方移动装片→换成凹面反光镜→转动细准焦螺旋4.某同学用显微镜分别观察了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下列细胞结构中,只能在洋葱表皮细胞中观察到的是()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⑤液泡⑥叶绿体A. ①⑤B. ①⑥C. ②③④D. ①⑤⑥5.下表是显微镜使用过程中要达到的目的和所采用的操作,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操作是()6.下列为小敏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部分操作与问题分析,其中合理的是()A. 显微镜对光时,应调节图甲中的④B. 图乙中小敏看物镜镜头的目的是防止物镜下降过程中压到玻片C. 图丙视野中出现黑色圆圈的原因是口腔上皮细胞未经染色处理D. 欲将图丁视野中细胞a移至中央,需向左下方移动装片7.小东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
发现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
他先转动目镜再移动玻片,结果污点都没有移动,由此可以判断这个污点可能在()A. 玻片上B. 目镜C. 物镜D. 反光镜8.用显微镜观察时,图中甲图为倍数不同的目镜(10X、5X)与物镜(100X、40X),图乙是放大400倍所看到的图像,欲将乙图视野右下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1000倍观察,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A. 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直至位于视野中央B. 将物镜换成甲图中的镜头④C. 换成高倍镜之后,应调节细准焦螺旋D. 若视野较暗,可以增大光圈9.习惯用右手写字的人在使用显微镜时,眼睛和目镜的相对位置应该是()10.根据你所学的显微镜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__________正对通光孔。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1、细胞学说建立者主要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
2、其要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3、细胞学说的意义: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二、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即使像病毒那样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也只能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病毒的结构:病毒无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病毒的生活方式:病毒只能营寄生生活。
只有在活细胞中才具有生命现象。
2、单细胞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物体。
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生长发育的基础:细胞增殖、分化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细胞代谢遗传与变异的基础: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结合在一起。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个体: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种群: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群落: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地球上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的总和。
注意:单细胞生物由细胞直接构成个体,不具有组织、器官、系统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人教版必修一高中生物1.1细胞学说

1.施莱登和施旺只是观察了部分动植物的组织,却归纳出 “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结论可信吗? 为什么?
可信。因为在建立细胞学说过程中,科学家 不仅应用了不完全归纳法,还揭示了动植物的个 体和细胞的内在规律性关系,例如细胞是动植物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等等,这样的科学归纳比一 般的不完全归纳更具有可信度。
胞
学
说
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
的
并为后来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
意
义
细胞学说中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
论,解释了个体发育,还为后来生物
进化论埋下伏笔。
巩固小结
1.细胞学说主要建立者是(
)和
(
)。
2.(
)是第一次发现细胞 并命名的
科学家。
3.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应用了(
)科
学方法。
4.(判断)细胞学说中的“一切动植物”是指一
局限性,不可 实现性
2.通过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你领悟到科学 发现具有哪些特点?
(1)科学发现是由很多科学家共同参与、 共同努力的结果。 (2)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3)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相结合。
(4)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 继承、修正和发展的结果。
细胞学说的意义
时间
1543 16世纪
观察对象 解剖人体器官 解剖人体组织
贡献 器官水平 组织水平
罗伯特虎克 列文虎克
施莱登
1665 软木切片
发现细胞
1674 细菌、红细胞 发现活的细胞
1838
植物细胞
细的细的胞基胞基是本是本构单构单成位成位植等植等物等物等体
施旺 耐格里 魏尔肖
1839
高一上册生物知识点第一章

高一上册生物知识点第一章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生物学作为一门探索生命的科学,研究的核心是生物体的构成和功能。
而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就是细胞。
细胞的发现与研究,伴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为人们揭开了生命的奥秘。
一、细胞的发现细胞学的创始人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
他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组织发现了细胞这个微小的构成单位。
而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则在动物组织中也观察到了类似的结构,为细胞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二、细胞的基本构造细胞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部边界,具有选择性透过性;细胞质是包裹在细胞膜内的物质,其中包含了各种细胞器;细胞核则可以被视为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了遗传信息。
三、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细胞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例如物质的进出、新陈代谢、生长分裂等。
其中,物质的进出是维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通过细胞膜的选择性透过性来实现。
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包括氧气、营养物质的摄取和废物的排泄,都直接依赖于细胞膜。
细胞的新陈代谢是指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包括能量的产生和物质的合成。
其中,三磷酸腺苷(ATP)是细胞内能量的主要储存和释放形式,同时细胞通过各种酶的参与合成蛋白质、核酸和其他重要的有机分子。
细胞的生长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中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
在生长阶段,细胞通过摄取营养物质和依靠新陈代谢合成新的细胞质实现细胞的增大。
而在分裂阶段,细胞的遗传物质在细胞核中复制,并通过细胞分裂的过程将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
四、细胞的多样性尽管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构成单位,但不同生物体的细胞具有很大的多样性。
早在19世纪,科学家就发现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之间的差异。
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还发现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原核细胞是早期生命的细胞形式,其主要特征是没有包裹细胞内物质的细胞核。
事实上,人类体内的细菌就是原核细胞的例子。
相比之下,真核细胞有明确的细胞核,并由多种细胞器组成,例如线粒体、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课堂讲义
第一单元
有机体中的细胞
1.细胞学说的发现过程中出现过罗伯特 ·胡克和列文·虎克
两个科学家,他们的贡献分别是什么? 答案 1665年,罗伯特·胡克观察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
了“细胞”;荷兰的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了细 菌、红细胞和精子等。
2 .细胞学说中的“一切动植物”能不能修改为“一切生
的病毒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课堂讲义
第一单元
有机体中的细胞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是大多数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
(
)
B.有机体是指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也指病毒等生物 C.细胞的发现和显微镜的制作有着密切关系 D.生物材料与非生物材料的区别是有无细胞结构
【问题导析】
物”? 答案 结构。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不行。因为一切生物包括病毒,病毒没有细胞
课堂讲义
第一单元
有机体中的细胞
3.新细胞只能通过细胞分裂产生吗? 答案 还 可以通过细胞融合等其他途径产生,如精子和
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总之,新细胞来源于已经存在
的细胞。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课堂讲义
第一单元
有机体中的细胞
1.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B.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细胞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 D.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 ·胡克发现了细胞,并创 立了细胞学说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课堂讲义
第一单元
有机体中的细胞
【问题导析】
(1)细胞学说的内容:①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
( A.告诉人们所有的生物均由细胞构成 B.证明了生物彼此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C.说明了动植物细胞是一样的 )
D.使人们对生物体的认识进入分子水平
答案 B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课堂讲义
第一单元
有机体中的细胞
1.为什么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答案 ① 由 细胞构成的生物,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
的基本单位,各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②非细胞生物
预习导学
第一单元
有机体中的细胞
第一单元
第一章
人类探索细胞的历史
细胞学说的建立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第一单元
有机体中的细胞
【目标导航】
1.结合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
说出细胞学说的基本观点。2.结合实例,简述细胞与有机体
之间的关系。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预习导学
第一单元
有机体中的细胞
一、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创立(阅读P3-4) 1.细胞的发现 (1)1604年,荷兰人 詹森 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能将物 体放大10~30倍,可观察一些小昆虫的整体形态。
③细胞只能由 细胞分裂 而来。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预习导学
第一单元
有机体中的细胞
(3)意义 使复杂的生物界在 细胞 这个结构基础上统一起来,连同能量
守恒和转化定律、 自然选择学说 被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
大发现。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预习导学
第一单元
有机体中的细胞
判断正误: (1)荷兰人詹森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观察到细胞。( (2)列文虎克观察到了池塘水中的原生生物、牙垢中的细菌。 )
展的过程,体现了科学发现的特点:
(1)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 (2)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3)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课堂讲义
第一单元
有机体中的细胞
2.细胞学说的创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将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结构统一起来;
(2)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3)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奠定了唯物主义基础。 恩格斯曾经把“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进化论” 并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病毒无 细胞结构,但也属于生物,因此不能
将有无细胞结构作为判断生物材料与非生物材料的标准。 答案 D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预习导学
第一单元
有机体中的细胞
再见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
(3)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学说。 (4)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 ) ( (
)
) )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预习导学
第一单元
有机体中的细胞
答案
(1)×
(2)√ (3)√
(4)×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课堂讲义
第一单元
有机体中的细胞
Hale Waihona Puke 一、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创立 1. 细 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
(2)1665年,英国物理学家 罗伯特·胡克 ,观察到木栓薄片
由许多小空洞构成,并命名为 细胞 。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预习导学
第一单元
有机体中的细胞
2.细胞学说的创立
(1)创立者
德国植物学家 施莱登 和德国动物学家 施旺 。 (2)主要内容 ①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 细胞 构成的; ②细胞是生物体 结构和功能 的基本单位;
是由 细胞 构成的;②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③细胞只能由 细胞分裂 而来。 (2)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 发现了细胞,施莱登 和 施旺 提出 细胞学说。
答案
D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课堂讲义
【一题多变】
第一单元
有机体中的细胞
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这个学
说的科学价值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