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本章归纳整合

合集下载

新培优高中数学必修一课件第二章本章整合

新培优高中数学必修一课件第二章本章整合

函数
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 数的表示方法,了解函数 的性质。
映射
理解映射的概念,了解映 射与函数的关系。
重要公式与定理
集合运算公式
掌握集合的交、并、补等 运算公式,理解集合运算 的意义。
函数基本性质
掌握函数的单调性、奇偶 性等基本性质,了解这些 性质在解题中的应用。
映射定理
了解映射的存在性、唯一 性等定理,理解这些定理 的意义。
数列极限问题
涉及到数列的极限、收敛和发散等问 题,需要学生理解极限的概念和性质 ,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不等式证明
涉及到较为抽象的不等式证明问题, 需要学生掌握多种证明方法,并能够 灵活运用。
数学思想方法应用
函数与方程思想
通过构造函数、利用函数的性质 解决问题,或者将问题转化为方
程(组)求解。
分析已知条件
根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运 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推导和
计算。
注意单位
在填写答案时,注意单位是否 与题目要求一致。
检查答案
填写完答案后,再次检查是否 符合题目要求和数学逻辑。
解答题解题步骤及注意事项
审题
认真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和所给条件。
制定解题计划
根据题目类型和难度,制定合适的解题计划,明确解题步骤和思路。
鼓励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不断追求进步和突破,培养自主 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THANKS
感谢观看
典型例题解析
集合运算题
通过具体例题,掌握集合运算的方法和技 巧。
映射题
通过具体例题,了解映射在实际问题中的 应用。
函数性质应用题
通过具体例题,理解函数性质在解题中的 应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二章本章整合PPT教学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二章本章整合PPT教学课件

(2)解决措施 ①采取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②完善石油储备体系;③加大能源勘探、开发 力度,特别是西北、沿海等重点地区的勘探力度,增加能源产量;④加快西 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工程建设;⑤稳妥发展核电;⑥因地制宜发展沼气能、 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新能源;⑦加大技术革新力度,提高能源利用率; ⑧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节能意识;⑨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适当限制高耗能 工业的发展。
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当地人们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一起完成了2
000 公顷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
(1)图中a河段的流向大致是
,该河段主要属于
(填干湿地区名称),主要流经的地形区是

(2)甲、乙两区域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乙、丙两区域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



(3)丙区域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是
(3)我国主要的核电站及其建设原因 ①主要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浙江——秦山核电站; 江苏——田湾核电站。 ②建设原因:常规能源短缺;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2.目前我国能源利用紧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1)原因 ①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增加迅速;②高耗能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 能源紧张状况;③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④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 经济发展的需求;⑤国际石油价格不稳定(波动较大);⑥石油储备体系不健 全。
思维导引第(1)题,定西市属于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地区,黄土土

;主要位于
气候区,夏季降水相对较多,冬季干燥。
第(2)题,是否延长产业链,题目信息不足,难以确定;该模式既

,也有

思维导引答案 疏松 温带大陆性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题目答案 (1)B (2)D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本章优化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本章优化总结

章末过关检测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栏目 导引
度下滑,依次通过A、B、C三点,已知AB=12 m,AC=
32 m,小物块通过AB、BC所用的时间均为2 s,求:
(1)小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 (2)小物块通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解析】 法一:(1)设物块下滑的加速度为 a,则 xBC-xAB xBC-xAB 20-12 2 =at ,所以 a= = m/s2=2 m/s2. 2 2 2 t xAC 32 (2)vB= = m/s=8 m/s 2t 2×2 由 v=v0+at 得 vA=vB-at=(8-2×2) m/s=4 m/s vC=vB+at=(8+2×2) m/s=12 m/s. 1 2 法二:由 x=v0t+ at 知 2 1 AB 段:12=vA×2+ a×22① 2 1 AC 段:32=vA×4+ a×42② 2 ①②联立得 vA=4 m/s,a=2 m/s2 所以 vB=vA+at=8 m/s,vC=vA+a· 2t=12 m/s.
栏目 导引
物理意义 点 斜率
截距
两图线的交点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例3
(2013· 广东徐闻中学高一检测)如图所示为物体做
直线运动的v t图Leabharlann .若将该物体的运动过程用x t图象表
示出来(其中x为物体相对出发点的位移),则下面的四幅图
描述正确的是( )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解析】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化学课件+选择性必修2+第二章本章整合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化学课件+选择性必修2+第二章本章整合

(4)AC32- 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粒子的空间结构是
;
BD3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分子的空间结构是

答案:(1) Cr 镓 第四周期第Ⅷ族
(2)1s22s22p63s23p63d64s2 [Ar]3d104s24p5
(3)Al>Si>C>N F>N>O>C F>O>N>C HNO3>H2CO3>H2SiO3>Al(OH)3 (4)sp2 平面三角形 sp3 三角锥形
(2)CH3+ sp2 杂化 CH3- sp3 杂化
(3)B N BF3分子中B原子的3个价电子都与F原子形成共价键,而NF3分 子中N原子的3个价电子与F原子形成共价键,还有一对未成键的孤电子对, 占据了N原子周围的空间,参与相互排斥,形成三角锥形结构
解析:(1)①GeCl4:Ge 的价层电子对数=4+12×(4-4×1)=4+0=4,Ge 采用 sp3 杂化,因 为中心原子上没有孤电子对,故分子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②AsCl3:As 的 价层电子对数=3+12×(5-3×1)=3+1=4,As 采用 sp3 杂化,因为中心原子上有 1 对孤 电子对,故分子的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③SeO42-:Se 的价层电子对数 =4+12×(6+2-4×2)=4+0=4,Se 采用 sp3 杂化,因为中心原子上没有孤电子对,故离 子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
(3)判断ABn型分子极性的经验规律。 若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该元素所在的主族序数,则为非极性 分子,若不相等,则为极性分子。
【例题5】 S2Cl2是橙黄色液体。少量泄漏会产生窒息性气体,喷水雾可减 慢其挥发,并产生酸性悬浊液。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S2Cl2的说 法错误的是( )。

教科版物理必修第三册精品课件 第二章 本章整合

教科版物理必修第三册精品课件 第二章 本章整合

纯电阻

=
2

2

=

=
电路
(5)两种电路
=

<

非纯电
阻电路
= 2 + 其他
>
【例题1】 一台小型电动机在3 V电压下工作,用此电动机提升所受重力为
4 N的物体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2 A。在30 s内可使该物体匀速提升3 m。
若不计除电动机线圈生热之外的能量损失,求:
(2)电流表的内外接法与测量结果。
比较项
外接法
内接法
电路图
系统误差 电压表的分流作用
电流表的分压作用
【变式训练3】 在描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需要用伏安法测定
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除开关、导线外,还有如下器材:
A.小灯泡“6 V
3 W”
B.直流电源6~8 V
C.电流表(量程3 A,内阻约0.2 Ω)
两组U、I值,就能算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当然也能用图像法处理数据。
原理公式为E=U+Ir。
(a)
2.用电流表、电阻箱测量。如图(b)所示,测出两组I、R值,就能算出电源的
电动势和内阻,当然也能用图像法处理数据。原理公式为E=I(R+r)。
第二章
本章整合




01
知识网络 系统构建
02
重点题型 归纳剖析
知识网络 系统构建
重点题型 归纳剖析
一、电路中的基本计算
电路运算用到的基本公式采用

(1)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I= 。

(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
,E=U+Ir。

选修3第二章章末归纳整合二

选修3第二章章末归纳整合二

平面三角形
正四面体形 V形 三角锥形
CH4
H2 O NH3
4
2 3
AB4
AB2 AB3
多原子分子的立体结构 中心原子含有 化学式 孤电子对数 H2S 2 NH2- BF3 CHCl3 SiF4 2 0 0 0 中心原子结 合的原子数 2 2 3 4 4
空间构型 V形 V形 正三角形 四面体 正四面体
n=4
正四面体形
CH4
2. 中心原子上有孤电子对(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对)的分 子。如H2O和NH3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也要占据中心原
子周围的空间,并参与互相排斥。因而H2O分子呈V形,
NH3分子呈三角锥形。 代表物 CO2 中心原子 无孤电子对 中心原子 有孤电子对 CH2O 中心原子结 分子类型 合的原子数 2 AB2 3 AB3 空间构型 直线形
①写出过氧乙酸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 构简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过氧乙酸用作杀菌消毒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该题通过过氧化氢和过氧乙酸的重要用途展示了化 学的实用性。在H—O—O—H分子中,H—O键是极性 键,O—O键是非极性键。由于H2O2分子具有图中所示的
酸 + H2O + H2O ――→ CH3COOH + H2O2
②过氧乙酸分子中有 O—O 键,有强氧化性
学科思想培养五
一、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分子结构
基本观点:分子中的价电子对——成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
由于相互排斥作用,尽可能趋向彼此远离,排斥力最小。

人教版高中物理 选择性 必修第三册:(第二章 气体、固体和液体)本章整合【精品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 选择性 必修第三册:(第二章 气体、固体和液体)本章整合【精品课件】

等压 在连通器中,同一种液体(中间不间断)同一深度处压强相等。液
面法 体内深h处的总压强p=p0+ρgh,p0为液面上方的大气压强
2.加速运动系统中封闭气体压强的求法
选取与气体接触的液柱(或活塞)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利用牛顿第二
定律列方程求解。
例1 (2020山东滨州三模)如图所示,一导热良好的足够长汽缸水平放置在
销钉固定的导热活塞将汽缸分隔成A、B两部分,每部分都密闭有一定质量
的理想气体,此时A、B两部分气体体积相等,压强之比为2∶3,拔去销钉,稳
定后A、B两部分气体体积之比为2∶1,如图乙所示。已知活塞的质量为M,
横截面积为S,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外界温度保持不变,不计活塞和汽缸间
的摩擦,整个过程不漏气,求稳定后B部分气体的压强。
题。解决这类问题时,可以把大容器中的气体和多个小容器中的气体一起
来作为研究对象,可将变质量问题转化为定质量问题。
(4)漏气问题
容器漏气过程中气体的质量不断发生变化,属于变质量问题。如果选容器
内剩余气体和漏出的气体为研究对象,便可使问题变成一定质量的气体状
态变化的问题,可用气体实验定律列方程求解。
例2 (2020山东泰安模拟)现有一个容积为400 L的医用氧气罐,内部气体可
第二章 本章整合




01
知识网络体系构建
02
重点题型归纳整合
知识网络体系构建
答案 温度 273.15 m、T 一定 pV=C 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m、p 一定

=C


=C

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m、V 一定
1 1 2 2
=
1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3册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二章 本章整合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3册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二章 本章整合

表现
产生原因
危害
土地 酸雨、大量施用酸性化肥
酸化
土壤酸度增大,土壤 板结
土壤 大气、水污染;工业、生活固体污染物堆 间接污染水源、食
污染 放;农业大量施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 品,危害人体健康
3.土地退化的防治(以土壤侵蚀为例)
主要原因 防治的原则
人类经济活动对土地施加的压力过大,自然状态下较脆 弱的环境被破坏 建立“防、治、用”相结合的体系,强调将防治工作与消 除贫困、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坚持预防为主,使 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本课结束
专题二 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危害及防治
1.我国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 (1)经济建设(道路、城市、工厂、乡村等)占用耕地; (2)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 (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4)耕地退化(荒漠化、水土流失等); (5)自然灾害等导致耕地减少。
2.我国耕地退化的表现、原因及危害
表现
产生原因
危害
生物措施 因地制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恢复生态林,营造经 济林,加强对植树种草的科学管理
防治 工程措施
水利工程有修建水库、灌渠等;水土保持工程有修
措施
梯田、淤地坝等
农牧业措施 在突出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采用各种保护耕地、 提高土壤肥力的措施
例题2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农用大棚长期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随着使用年限增长,我国北方不少 大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逐渐显现,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究其原因主要有 灌溉水含盐量高、过量施用化肥等。 提出治理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合理建议。
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兴修水利,优 ②完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加强江河湖泊治理工程
化水资源配置 建设,推进大江大河堤防加固、河道治理、控制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锋面雨带范围
较小
较大
解析答案
上海2013年11月23日至25日的气象数据
日期 2013.11.23 2013.11.24 2013.11.25
最高气温 20℃ 19℃ 14℃
最低气温 11℃ 8℃ 6℃
风力 3~4级 7~8级 4~5级
气压 1 018 hPa 1 021hPa 1 029 hPa
C.③
D.④
解析 北半球近地面的风向是由高压区指向低压区,与等压线斜交,而
图中④地风向由低压区吹向高压区,故有明显错误。
解析答案
专题二 锋面气旋 1.概念 地面气旋一般与锋联系在一起,构成锋面气旋。如下图所示:
2.锋面气旋与天气 锋面气旋往往产生云、雨,甚至造成暴雨、雷雨、大风天气。这是因为 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尤其在锋面上气流上升更为强烈,水汽急剧 冷却凝结形成强烈天气变化。 锋面气旋的不同部位天气状况不同:气旋的东侧(如上图)是宽阔的暖锋云 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西侧(如上图)是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 和降水天气;气旋中部是暖气团控制的天气。
(1)锋面的移动
(2)锋面雨带移动的结果 正常年份:锋面雨带的移动是北进慢、南撤快,所以造成: ①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降水多而且比较均匀;北方 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降水少而且集中。 ②我国东部地区各大河流自南往北相继入汛,而且汛期一般也越往北越短。 ③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六月中旬至七月中旬,因锋面雨带的徘徊停留 出现梅雨;七、八月份盛夏时节又因雨带北进出现伏旱。 异常年份: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风强的年份,锋面雨带北进快,则会出现北 涝南旱;若夏季风弱的年份,锋面雨带北进偏慢,则又会出现南涝北旱。
例1 下图为“北半球近地面气压场”。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中,风力最大的是( B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风力大小与等压线的疏密有关。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图中② 处等压线最密集,所以风力最大。
解析答案
(2)图中四处风向有明显错误的是( D )
A.①
B.②
4.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 (1)风向:在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在北半球,风向在气压梯度 力的方向上向右偏;在南半球,风向在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上向左偏。在 高空中——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高空中摩擦力忽略不计)。 (2)风力大小:在同一幅图中,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 (3)画风向:垂直邻近等压线画出气压梯度力箭头;按照地转偏向力的偏 转规律画出实际风向箭头(与气压梯度力之间的交角不得超过45°);按 地图上方向的判读方法读出风向(与风向箭头所指方向相反的方向为风向, 如:上图A地风向箭头指向东北方向,风向则为西南风)。
压上升,天气转晴。
解析答案
专题三 表层海水等温线的判读 在海洋中,把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相等的点连成线,即为海水等温线。 1.海水等温线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由图一、图二可归纳出海水等温线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1)海水等温线较陆地平直——海洋性质均一 (2)海水等温线数值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太阳辐射 (3)海水等温线偏离纬线弯曲——洋流 2.判断洋流性质、流向和名称 (1)判断洋流性质 ①洋流概念法:由水温高处流向水温低处的是暖流,反之是寒流。一般地, 由较高纬流向较低纬的是寒流,反之是暖流。 ②海水等温线图中寒暖流的判读方法——“暖高寒低”: 即暖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高纬海区,寒流流经海 区的等温线凸向低纬海区。如图a,A处是暖流,B处 是寒流。
天气
(2)根据表中气象数据判断这期间影响上海的天气系统,并说出该天气系
统过境时及过境后天气的变化情况。
解析 根据表格中上海市的天气变化情况,不难判断出此时是受冷锋天
气系统的影响,冷锋过境前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过境时常出现大
风、雨雪、降温天气,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答案 冷锋;过境时,刮大风,出现阴雨天气;过境后,气温下降,气
例2 锋面是全球锋面是全球最主要的天气系统之一,在中纬度地区最 为常见。读图表资料完成相关问题。
上海2013年11月23日至25日的气象数据
日期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风力 气压 天气
2013.11.23 20℃
11℃ 3~4级 1 018 hPa
2013.11.24 19℃
8℃ 7~8级 1 021hPa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本章归纳整合
内容索引
知识网络构建 专题整合提升
知识网络构建
返回
专题整合提升
专题一 等压线的判读 实际等压线图的正确判读步骤, 具体结合图示如右:
1.根据封闭等压线气压值的递变规律判断高、低压区 (1)高压中心:在闭合等压线图中,越向中心处,等压线的数值越大。 (2)低压中心:在闭合等压线图中,越向中心处,等压线的数值越小。 2.根据高、低压区画出脊线或槽线 (1)高压脊(线):等压线中弯曲最大处,其数值由高处指向低处为高压脊 (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脊)。 (2)低压槽(线):等压线中弯曲最大处,其数值由低处指向高处为低压槽 (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 3.判断天气情况和天气形势 高压(脊)控制下:天气晴朗;低压(槽)控制下:阴雨天气。
(2)判断洋流流向——“凸向即流向”:即洋流流经海区 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如图b,该图是海 洋局部等温线分布状况,则A处是暖流,B处是寒流。 (3)判断洋流名称 判 判定 定南 纬北 度半 位球 置→判断洋流流向→判定洋流性质确定洋流名称 如图c,该图若为太平洋年等温线分布图,洋流甲的推 理过程是:等温线凸向低值区→流向较高纬度地区的 暖流,水温较高→中低纬海区,水温由北向南降低→ 南半球,结论:东澳大利亚暖流。
3.锋的判断(以北半球为例)
如图所示西侧的主动气团是来自西北方向(丙地)的冷气流(北半球西北方 向纬度高、气温低,是冷气流),所以西部是冷锋(甲);东部的主动气团 是来自西南方向的暖气流(北半球西南方向纬度低、气温高,是暖气流), 所以东部是暖锋(乙)。
4.锋面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影响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在中纬度,是冷暖气流交锋的重要场所,所以我国锋 面活动非常活跃。而且由于锋面在我国东部有规律的南北移动,使降水 有规律的南北变动。某些年份的重要天气系统,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较大影响,应予以足够 的重视。
本课结束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2013.11.25 14℃
6℃ 4~5级 1 029 hPa
(1)观察对比图1和图2,从锋面的定义、雨带位置和范围大小等角度,以列表 形式比较冷锋和暖锋天气的不同点。 解析 通过读图、调运所学知识回答该小题。
答案
冷锋
暖锋
定义
冷空气向暖空气方向移动的锋 暖空气向冷空气方向移动的锋
锋面雨带位置
锋后
锋前
例3 下图为四位同学分别绘制的“某局部海域8月表面水温图”(单位: ℃)。四位同学绘制的图中,正确的是( A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地区为美国太平洋沿岸地区。流经该海域
的洋流是加利福尼亚寒流,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应该与洋流的流向一致,
因此等温线应该向南弯曲。
解析答案
返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