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真题-导则-2018

合集下载

2018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真题及详解

2018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真题及详解

2018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声源离地1m ,敏感点受声点离地2m ,经实测,敏感点处的噪声值为67.3dB ,声波频率为500Hz (音速340m/s ),在地面设置一处3m 高的隔声屏障,隔声屏障距离声源2m ,距离敏感点为3m 。

经隔声后,敏感点的噪声值为( )。

题1图A .47.7dBB .49.9dBC .51.2dBD .51.9dB答案:B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2009)规定,如题1解图所示,S 、O 、P 三点在同一平面内且垂直于地面。

定义δ=SO +OP -SP 为声程差,N =2δ/λ,为菲涅尔数,其中λ为声波波长。

当屏障很长(作无限长处理时,则声屏障引起的衰减A bar =-10lg[1/(3+20N 1)]。

本题中,有:0.89δ==3400.68500λ===u f 220.89 2.6180.68N δλ⨯=== 11101049.87(dB)49.9(dB)320320 2.618bar A lg lg N ⎡⎤⎡⎤=-=-=≈⎢⎥⎢⎥++⨯⎣⎦⎣⎦题1解图 无限长声屏障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Ⅰ类场场址选择必须满足的要求是()。

A.应优先选用废弃的采矿坑、塌陷区B.天然基础层地表距地下水位的距离不得小于1.5mC.应选在防渗性能好的地基上D.应避开地下水主要补给区和饮用水源含水层答案:A解析: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规定,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场址选择的要求中,Ⅰ类场应优先选用废弃的采矿坑、塌陷区。

Ⅱ类场应避开地下水主要补给区和饮用水源含水层;应选在防渗性能好的地基上;天然基础层地表距地下水位的距离不得小于1.5m。

3.下列选项中,属于抗性吸声材料的是()。

A.珍珠岩砖B.玻璃棉板C.穿孔板D.铝纤维板答案:C解析:根据《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HJ 2034—2013)规定,吸声材料包括阻性吸声材料和组成抗性吸声结构的材料。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高分题库附精品答案单选题(共50题)1、(2018年真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在预测范围内,应重点设置的预测点位可不包括()。

A.饮用水取水口处B.支流汇入口处C.拟建项目排污口处D.调查河段末端【答案】 D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背景调查应重点调查()。

A.生态系统类型、结构、功能和过程B.相关的非生物因子特征C.受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关键种、土著种、建群种和特有种以及天然的重要经济物种D.主要生态问题【答案】 C3、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中的臭气浓度的单位是()。

A.mg/LB.mg/mC.量纲为1D.kg/h【答案】 C4、(2019年真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关于第一类水污染物当量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总锌的污染物当量值为0.2kgB.六价铬、总砷、总银的污染物当量值相同C.总镉、总铅的污染物当量值不同D.总铬的污染物当量值为0.04kg【答案】 A5、在一条垂线上,水深大于5m时,在水面下0. 5m水深处及在距河底0.5m 处,各取样()个。

A.1B.2C.3D.4【答案】 A6、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生产周期为20h的某工厂污水采样频率应为()。

A.每2h采样一次B.每4h采样一次C.每6h采样一次D.每8h采样一次【答案】 B7、根据《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填埋场场址必须有足够大的可使用面积以保证填埋场建成后具有()或更长的使用期,在使用期内能充分接纳所产生的危险废物。

A.10年B.20年C.30年D.40年【答案】 A8、下列污染源中不属于面源的是()。

A.工艺过程中的无组织排放B.屋顶天窗C.储存堆D.渣场【答案】 B9、关于《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适用范围的说法,错误是()。

A.适用于危险废物的产生者B.适用于危险废物的经营者C.适用于产生医疗废物的医院D.适用于铜矿浮选尾矿的管理者【答案】 D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噪声现状调查的基本方法。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40题)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高速公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工程分析的重点是()。

A.环境质量现状调查B.工程总投资情况C.项目所处地理位置D.工程挖填土石方平衡情况【答案】 D2、《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中规定,测量时背景噪声应比铁路噪声低()(A)dB以上,若两者声级差值小于该值,需进行修正。

A.8B.10C.12D.15【答案】 B3、(2018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下列情景组合中,应确定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为重点防渗区的是()。

A.污染物为重金属+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为“强”+污染控制难易程度为“易”B.污染物为重金属+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为“中”+污染控制难易程度为“难”C.污染物为氨氮+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为“弱”+污染控制难易程度为“难”D.污染物为氨氮+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为“强”+污染控制难易程度为“易”【答案】 B4、(2017年)下列炉窑中,污染物排放适用《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是()。

A.电石炉B.炼钢电炉C.生活垃圾焚烧炉D.铅冶炼焙烧炉【答案】 A5、下列噪声源环境噪声排放,不适用《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是()。

A.学校变配电房B.城市垃圾转运站C.医院制冷机房D.居民区超市【答案】 D6、下列关于跨行业综合性污染物排放标准与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行业性排放标准的执行行业排放标准B.《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属专项排放标准C.没有行业排放标准的执行综合排放标准D.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有时可交叉执行【答案】 D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关于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选取,说法正确的是()。

A.优先选用先进的技术方法,鼓励使用成熟的技术方法,慎用处于研究阶段尚没有定论的方法B.优先选用成熟的技术方法,鼓励使用先进的技术方法,慎用处于研究阶段尚没有定论的方法C.优先选用先进的技术方法,鼓励使用处于研究阶段的技术方法,慎用有争议的方法D.优先选用成熟的技术方法,鼓励使用科学研究阶段的技术方法,慎用有争议的方法【答案】 B8、累计百分声级用于评价测量时间段内噪声强度时间统计分布特征的指标,指占测量时间段一定比例的累积时间内A声级的最小值,下列选项中相当于噪声的平均本底值的是()。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真题2018年及答案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真题2018年及答案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真题2018年及答案解析(1/50)单项选择题第1题潜水含水层较承压含水层易受污染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潜水循环慢B.潜水含水层的自净能力弱C.潜水含水层渗透性强D.潜水与外界联系密切下一题(2/50)单项选择题第2题地下水影响半径(R)计算公式中,H代表的物理意义是______。

A.地下水水位降深B.潜水含水层厚度C.承压含水层厚度D.地表水距抽水井的距离上一题下一题(3/50)单项选择题第3题关于含水层易污染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含水层介质颗粒越大,渗透性越差,含水层越易污染B.含水层介质颗粒越小,渗透性越好,含水层越易污染C.含水层介质颗粒越大,渗透性越好,含水层越不易污染D.含水层介质颗粒越小,渗透性越差,含水层越不易污染上一题下一题(4/50)单项选择题第4题水文地质试验的目的是______。

A.获取水文资料B.确定影响预测范围C.评价地下水质量D.获取水文地质参数上一题下一题(5/50)单项选择题第5题某企业年工作时间7200h,在生产过程中HCl废气产生速率为0.8kg/h,废气收集系统可将90%的废气收集至洗涤塔处理,处理效率为85%,处理后的废气通过30m高排气筒排放,则该企业HCl的无组织排放量约为______。

A.0.58t/aB.0.78t/aC.0.86t/aD.1.35t/a上一题下一题(6/50)单项选择题第6题某肉类加工企业产生的废水中COD为1000mg/L、SS为800mg/L、氨氮为85mg/L;要求出水COD≤100mg/L、SS≤70mg/L、氨氮≤15mg/L。

则该企业废水处理可以采用的工艺流程是______。

A.进水→预处理→SBR→UASB→沉淀消毒→排放B.进水→预处理→UASB→接触氧化→沉淀消毒→排放C.进水→预处理→曝气生物滤池→SBR→沉淀消毒→排放D.进水→预处理→水解酸化→UASB→沉淀消毒→排放上一题下一题(7/50)单项选择题第7题某企业年工作时间250d,废水日产生量为1000m3,经厂内预处理COD由2000mg/L削减至400mg/L后接管排入开发区污水处理厂。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内容中,不属于跟踪评价方案一般内容的是()。

A.评价的时段B.主要评价内容C.规划方案比选D.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责定位【答案】C2、近岸海域的潮位边界条件界定,应选择()作为基本水文条件。

A.0.5个潮周期B.1个潮周期C.1.5个潮周期D.2个潮周期【答案】B3、(2018年)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噪声测量结果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个测点的测量结果应单独评价B.各个测点的测量结果取平均值进行评价C.同一测点连续两天的测量结果取平均值进行评价D.同一测点昼间、夜间的测量结果按昼夜等效声级进行评价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在噪声超标原因分析时,对于通过城镇建成区和规划区的路段,还应分析()是否符合城市规划部门提出的防噪声距离。

A.建设项目与敏感目标间的距离B.建设项目与交通线路的距离C.建设项目与工业区的距离D.建设项目与商业建筑的距离【答案】A5、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某制药企业排气筒排放甲硫醇应执行的标准是()。

A.《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B.《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C.《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D.《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答案】A6、改、扩建项目还应针对现有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地下水水质污染问题,提出()的对策和措施。

A.补采平衡B.源头控制C.分区防治D.以新带老7、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基础防渗层中,不符合危险废物贮存设施选址与设计要求的是()。

A.渗透系数≤10-7cm/s、厚度1m的黏土层B.渗透系数≤10-7cm/s、厚度2m的黏土层C.渗透系数≤10-10cm/s、厚度1mm的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D.渗透系数≤10-10cm/s、厚度2mm的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答案】C8、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下列污染物应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监测的是()。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60题)1、(2018年)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噪声测量结果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个测点的测量结果应单独评价B.各个测点的测量结果取平均值进行评价C.同一测点连续两天的测量结果取平均值进行评价D.同一测点昼间、夜间的测量结果按昼夜等效声级进行评价【答案】 A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地面水控制单元的划定因素不包括()A.水体B.汇水范围C.生态流量D.控制断面【答案】 C3、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一生态影响类》,生态影响的环境保护措施主要是针对()的保护措施。

A.居住区B.水环境C.生态敏感目标(水生、陆生)D.水土流失防治【答案】 C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分3个阶段,即()。

A.准备阶段,正式工作阶段,报告书编制阶段B.准备阶段,正式工作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C.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D.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报告书编制阶段【答案】 C5、根据建设项目所排污水中污染物类型和需预测的(),将污水水质分为复杂、中等、简单三级。

A.污水水污染物数量B.污水水质指标数量C.污水水质变化情况D.污水水质指标变化【答案】 B6、(2013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在评价项目边界(厂、场界)噪声时,评价量选择正确的是()。

A.扩建项目以扩建工程的噪声贡献值作为评价量B.新建项目以该项目的噪声贡献值与其他环境噪声的叠加值作为评价量C.扩建项目以扩建工程的噪声贡献值和现有工程噪声贡献值的叠加值作为评价量D.扩建项目以扩建工程噪声贡献值、现有工程噪声贡献值和其他环境噪声的叠加值作为评价量【答案】 C7、关于《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的适用范围,说法正确的是()。

环评技术导则大气习题

环评技术导则大气习题

环评技术导则-大气习题1、【单选】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按存在形式分为()。

A.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B.颗粒态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C.基本污染物和其他污染物D.直接污染物和间接污染物2、【不定项】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大气污染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本污染物是指GB3095 中所规定的基本项目污染物B.其他污染物是指除基本污染物以外的其他项目污染物C.基本污染物包括TSP、PM10、PM2.5D.基本污染物包括NOX、O3、CO3、【单选】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下列情形不属于非正常排放的是()。

A.生产过程中开停车(工、炉)情况下的污染物排放B.生产过程中设备检修情况下的污染物排放C.污染物排放控制达不到应有效率等情况下的排放D.事故状态下的污染物排放4、【不定项】在大气环境监测中,下列属于短期浓度的有()。

A.小时平均质量浓度B.日平均质量浓度C.周平均质量浓度D.月平均质量浓度5、【不定项】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建设项目排放的S02 年排放量≥500t/a 时,评价因子应增加二次污染物PM2.5B.当规划项目排放的NOx 年排放量≥500t/a 时,评价因子应增加二次污染物PM2.5C.建设项目排放的NOx 和VOCs 年排放量之和≥2000t/a 时,评价因子应增加O3D.当规划项目排放的NOx 和VOCs 年排放量之和≥2000t/a 时,评价因子应增加036、【单选】报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大气环境评价等级计算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Pi=Ci/C0i*100%中关于C0i 的取值不正确的说法是()A.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中1h 平均质量浓度的二级浓度限值B.项目位于一类环境空气功能区,应选择《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中相应1h 平均质量浓度的一级浓度限值C.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中未包含的污染物,可参照大气导则附录D 中的浓度限值D.对仅有日平均质量浓度限值可按2 倍折算为1h 平均质量浓度限值7、【单选】某新建城市快速路包含1.2km 隧道工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按项目()计评价等级。

2018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真题及详解

2018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真题及详解

2018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真题及详解案例分析题(从一至八题中任选六题作答,每题20分,共120分)第一题某汽车产业园区拟在园区内建设1座固体废物综合处理厂,处理处置汽车生产企业、汽车零部件加工企业的工业废物,包括废桶(油桶、漆桶和胶桶等)、废有机溶剂(含苯、甲苯和异丁醇等)、漆渣、含油废物(包括含油污泥、废乳化油污泥、含油废抹布等)和废胶(含废PVC胶)。

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原料库、洗桶车间、溶剂再生车间、焚烧车间、产品库、锅炉房、废水处理站和办公楼。

原料库为全封闭式、设有导气口、安全照明设施、报警装置和观察窗口,地面和裙角进行防渗处理,分区存放待处理的工业废物。

洗桶车间使用清洗剂洗涤废桶,清洗剂为有机溶剂(主要成分为丁醇、乙二醇、醋酸和二甲苯等),产生的废清洗剂送溶剂再生车间处理。

溶剂再生车间采用蒸馏法处理废有机溶剂得到有机溶剂成品,产生的残液和滤渣送焚烧车间处理。

焚烧车间采用焚烧方式处理漆渣、含油废物、废胶及溶剂再生车间产生的残液和滤渣。

工程可研测算,入炉焚烧的废PVC胶约占入炉焚烧物质总量的5%。

焚烧炉温度≥1100℃,焚烧残渣和飞灰固化物均送危险废物填埋场填埋。

废水处理站出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96)三级标准。

废水经处理后排至园区废水处理厂。

固体废物综合处理生产工艺流程见图1-1。

图1-1固体废物综合处理生产工艺流程图【问题】1.指出溶剂再生车间冷凝废气中的主要污染因子。

2.说明半干法洗气塔和活性炭喷入装置对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作用。

3.焚烧残渣和飞灰固化物的处置方式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提出完善原料库环保措施的建议。

【参考答案】1.指出溶剂再生车间冷凝废气中的主要污染因子。

答:溶剂再生车间冷凝废气中的主要污染因子为:苯、甲苯、异丁醇、二甲苯、丁醇、乙二醇、HAc。

2.说明半干法洗气塔和活性炭喷入装置对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作用。

答:半干法洗气塔对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作用是:脱硫以及酸性气体(HCl、SO2等),改善排放气体酸碱度;活性炭喷入装置对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作用为:吸附二噁英及其他不完全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共90 题,每题1 分,每题的备选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不包括( )。

A、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B、生态影响评价技术导则C、人群健康风险评价技术导则D、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参考答案】B解析:3.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体系构成由总纲、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环境要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构成。

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和其他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遵循总纲确定的原则和相关要求。

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包括污染源源强核算准则和火电、造纸、水泥、钢铁等行业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环境要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指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土壤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指环境风险评价、人群健康风险评价、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固体废物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刚指水利水电,采掘、交通、海洋工程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2、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不包括( )。

A、建设项目特点B、相关法律法规C、项目建设周期D、环境功能区划【参考答案】C解析:3.6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划分按建设项目的特点、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等划分芥环境要素.各专题评价工作等级。

具体由环境要素或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定。

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内容不包括( )。

A、区域环境特征B、工艺环境友好性D、工艺过程主要产污节点D、末端治理措施协同性【参考答案】A解析:4.2.1污染影响因素分析遵循淸洁生产的理念,从工艺的环境友好性、工艺过程的主要产污节点以及末端治理措施的协同性等方面,选择可能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4、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情景中,属于建设项目生产运行阶段重点预测的情景是()。

A、非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B、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C、正常工况和非正常工况D、正常工况,非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解析:6.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内容6.3.1应重点预测建设项目生产运行阶段正常工况和非正常工况等情况的环境影响。

5、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验证内容不包括( )。

A、拟采取措施的长期稳定运行和达标排放的可靠性B、拟采取措施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C、生态保护和恢复效果的可达性D、拟采取措施的清洁生产水平【参考答案】D解析:7.1明确提出建设项目建设阶段、生产运行阶段和服务期满后(可根据项目情况选择)拟采取的具体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境风险防范等环境保护措施:分析论证拟采取搰施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长期稳定运行和达标排放的可靠性、满足环境质量改菩和排污许可要求的可行性、生态保护和恢复效果的可达性6、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半径一般不应小于2.5km,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复杂地形是指( )的地形。

A、距污染源中心2.5km 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等于或超过排气筒高度B、距污染源中心2.5km 内的地形高度(含建筑物)等于或超过排气筒高度C、距污染源中心5km 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等于或超过排气筒高度D、距污染源中心5km 内的地形高度(含建筑物)等于或超过排气筒高度【参考答案】C解析:3.7简单地形距污染源屮心点5km内的地形髙度(不含建筑物)低于排气筒髙度时,定义为简单地形,见图1.7、某建设项目用地长800m、宽500m,经计算该项目污染物排放占标率Pmax 为87%,对应的D10%为2.0km,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判定为( )。

A、一级B、二级C、三级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参考答案】B解析:表1评价工作等级8、某市拟建长80km 高速公路项目,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 )。

A、道路中心两侧200m 的范围B、道路中心两侧500m 的范围C、道路中心两侧2.5km 的范围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参考答案】A解析:5.4.3对于以线源为主的城市进路等项目,评价范围可设定为线源屮心两侧各200m的范围。

9、某改扩建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该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内容可不包括( )。

A、项目现有污染源调查B、项目新增污染源调查C、项目削减污染源调查D、评价范围内与该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替代污染源调查【参考答案】D解析:6.1.1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应调查分析项目的所有污染源(对于改、扩建项目应包括新、老污染源)、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拟建项目等污染源。

如有区域替代方案,还应调查评价范围内所有的拟替代的污染源。

6.1.2对于三级评价项目可只调查分析项目污染源10、某改扩建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内无排放同种特征污染物的项目的污染源,拟在1 月份对常规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环境空气现状监测制度和监测布点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监测点对常规污染物进行监测,至少应取得5 天有效数据,特征污染物监测可减少监测点位,不得减少监测天数B、各监测点对常规污染物进行监测,至少应取得5 天有效数据,特征污染物监测可减少监测点位和监测天数C、各监测点对常规污染物进行监测,至少应取得7 天有效数据,特征污染物监测可减少监测点位,不得减少监测天数D、各监测点对常规污染物进行监测,至少应取得7 天有效数据,特征污染物监测可减少监测点位和监测天数【参考答案】D解析:7.3.22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7天有效数据,采样时间应符合监测资料的统计要求。

对于评价范围内没有排放同种特征污染物的项目,可减少监测天数。

11、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不包括A、温度B、湿度C、风速D、风频【参考答案】B解析:8.4.1.2-观测资料的常规调査项目:时间(年、月、日、时)、风向(以角度或按16个方位表示)、风速、干球温度、低云量、总云量。

12、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在评价范围基础上对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范围调整时,考虑的因素可不包括()。

A、污染源的排放高度B、环境影响预测因子C、评价区域的主导风向D、周围环境敏感区的位置【参考答案】B 解析:9.3.预测范围9.3.1预测范围应捜盖评价范围,同时还应考虑污染源的排放高度、评价范围的主导风向、地形和周围环境空气敏感区的位罝等,并进行适当调整。

13、某建设项目拟新建2 条生产线,淘汰现有1 条已停产生产线,其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进行了现状监测,评价范围内有同类在建项目,并制定有评价区域污染削减方案,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该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可表达为( )。

A、新建生产线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B、新建生产线污染源预测值-淘汰生产线计算值+现状监测值C、新建生产线污染源预测值+同类在建项目污染源计算值-区域污染削减方案计算值+现状监测值D、新建生产线污染源预测值-淘汰生产线计算值+同类在建项目污染源计算值-区域污染削减方案计算值+现状监测值【参考答案】D14、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适用于计算海陆风气象条件下环境影响日平均质量浓度的预测模式为()A、估算模式B、AERMOD模式C、ADMS模式D、CALPUFF模式【参考答案】D解析:4.22.3.1 CALPUFF是一个烟团扩散模型系统,可模拟三维流场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时污染物的输送、转化和清除过程。

CALPUFF适用于从50km到几百千米的模拟范围,包括次层网格尺度的地形处理,如复杂地形的影响:还包括长距离模拟的计算功能,如污染物的干、湿沉降、化学转化,以及颗粒物浓度对能见度的影响。

15、某建设项目同一单元内有两个仅排放同一种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的防护距离设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别对两个无组织排放源进行计算,分别确定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B、分别对两个无组织排放源进行计算,按最大值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C、将两个无组织排放源合并为一个面源进行计算,再确定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D、分别对两个无组织排放源进行计算,按各自计算值之和确定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参考答案】C 解析:10.1.3对于属于同一生产单元(生产区、车间或工段) 的无组织排放源,应合并作为单一面源计算并确定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16、某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低于三级,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关于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必进行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B、不必进行地面水环境影响分析C、需说明所排放污染物的类型D、需说明所排放污染物的数量【参考答案】B解析:低于第三级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条件的建设项目,不必进行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只需按照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有关规定,简要说明所排放的污染物类型和数量、给排水状况、排水去向等.并进行一些简单的环境影响分析。

17、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确定河流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范围可不考虑()。

A、河流规模B、污染物类别C、污水排放量D、河流水质要求【参考答案】B解析:6-1.1.环境现状的调査范围,应能包括建设项目对周围地面水环境影响较显著的区域。

在此区域内进行的调査,能全面说明与地面水环境和联系的环境基本状况,并能充分满足环境影响预测的要求。

6-1.2.在确定某项具体工程的地面水环境调査范围时,应尽量按照将来污染物排放后可能的达标范围,参考表4、表5、表6.并考虑评价等级的高低(评价等级时可取调査范围略大,反之可略小)后决定。

18、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关于现有点污染源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现场实测为主B、以现场调查为主,辅以现场实测C、以收集现有资料为主D、评价时间不足时,可不进行调查【参考答案】B解析:5. 3-1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原则5. 3.1- 1 应尽量向有关的水文测量和水质监测等部门收集现有资料,当上述资料不足时.应进行一定的水文调査与水文测量,特别需耍进行与水质调査同步的水文测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