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农机化发展道路

合集下载

国发22号文件

国发22号文件

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0〕2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对于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拉动农村消费需求等具有重要意义。

为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着力推进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着力促进农机、农艺、农业经营方式协调发展,着力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农机工业创新能力和制造水平,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禀赋、耕作制度和经济条件,采取相应的技术路线和政策措施,推进不同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

——重点突破,全面发展。

以促进农机农艺结合、实现重大装备技术突破等为重点,加快实现粮食主产区、大宗农作物、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加大协同攻关和工作力度,带动农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发展。

——鼓励创新,完善机制。

创新农机服务形式,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提高农机利用效率和效益。

加快农机工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以企业为核心,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提高研发能力和制造水平。

——市场引导,政府扶持。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社会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要素投入,继续加大对农机购置、使用和农机工业的财税、金融等扶持力度,调动企业研发生产和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农机总动力达到10亿千瓦,其中灌排机械动力达到1亿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5%以上。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走中国特色的农机化发展道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走中国特色的农机化发展道路
织 。大 力 培 育发 展 多 种形 式 共存 的农 机 服 务 组织 ,是 农机 化 发 展 的基 础 和 前提 ,也 是贯 彻 落 实 科
走 中 国特 色 农 业 现 代化 道 路 的 重 大战略 部 署 , 为农 机化发 展 提供 既
了新 的机 遇 , 又对农 机化 发 展提 出 了 更 高 的要 求 , 为新 世纪 、 阶 段 新 做好 农机 化 工作 提 供 了行动 指 南 。 推 进 山东 农 机 化 在 新 的 起 点 上 实 现 又好 又快发 展 , 要进 一 步增 强 就 科学 发展 的 自觉性 。 坚定 不移 地 继
了根 本 性 的变 化 ,村级 集 体经 济
实 力进 一 步增强 , 为农 机 化 事业 的发 展 提供 了 坚 实
的经济 基础 , 多 地方 已经 具备 了发 挥 集体 经 济作 许 用发 展农 机化 的条件 。弓 导和 动 员通过 集体经 济发 1 展 农机 化 , 推 进 了 农机 化 发 展 , 对 发 展 集体 经 既 又 济 有效 实现 形 式 、 大 集体 经 济 实 力 、 化集 体 经 壮 强
学 发 展 观 、走 中 国特 色 的农机 化 发 展 道 路 的基 本 要 求 。改 革 开放
以来 ,我 国农 机 化 经营 主 体 发 生
续解放 思 想 ,着力 转变 不适 应 、 不 符合 科学 发 展观 的思想 观 念 。 力研 究解 决影 响和 着
制约 农机 化 科学 发 展 的突 出 问题 , 力探 索创 新 中 着
济功 能 、 高集 体 经济 影 响 力和 控 制力 产 生重 要 影 提
国特 色农 机化 发展 的道路 和 机制 。 抓好 发 展 第一 要 义 。 实现 又 好 又快 发 展 。党 的

2023年八年级后半期期中考试历史题免费试卷(甘肃省兰州市第四片区)

2023年八年级后半期期中考试历史题免费试卷(甘肃省兰州市第四片区)

选择题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标志“我们已经站起来了”的事件是( )A. 中共成立B. 抗战胜利C. 新中国成立D. 土地改革【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

故选C。

选择题“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主要含义是A. 取消了鞠躬、跪拜礼,人们可以站起来走路B. 人民不再受地主、资本家的剥削,完全按劳分配C. 人民获得所有的生产资料,在经济上成为主人D. 国家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在政治上成为国家的主人【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开国大典举行,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政治上成为国家的主人,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说法不正确,排除;故选D。

选择题新中国成立后,为完成对旧乡村的改造,彻底废除在我国延续了两干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中央人民政府()A. 推行土地改革B.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C. 掀起“大跃进”运动D. 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答案】A【解析】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土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选择题(题文)民歌《土地还家》中唱道:“穷人翻身来当家,分了土地呀喜洋洋,土地还家呀生产忙;过去的生产被剥削,现在生产呀自己享……”这是在下列哪一文件颁布后实现的?()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答案】C【解析】题干民歌表明农民分得了土地。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与题干材料无关。

2023年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中考一模历史专题训练

2023年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中考一模历史专题训练

选择题蜿蜒两万公里的丝绸之路,是古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是世界文明的辉煌诗篇。

亮相狗年春晚的《丝路山水地图》正是一把珍贵的钥匙,它将有助于学者们更深人地研究历史上的“丝绸之路”。

这条“丝绸之路”的最重要的价值在于()A.加强了大月氏与内地的联系B.西汉与匈奴建立了和平友好关系C.沟通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D.葡萄、石榴等物产传人内地【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故C 项正确。

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大月氏与内地的联系,西汉与匈奴建立了和平友好关系,使葡萄和石榴等物产传入了内地。

故排除A、B、D 项。

故选C。

选择题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耗费27年的精力,编写出一部药物学巨著。

该巨著是A.《大唐西域记》B.《伤寒杂病论》C.《本草纲目》D.《海国图志》【答案】C【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他搜集和整理了800多种医药书籍,并深入社会,进行实地调查,向人们请教。

他不辞辛苦,到深山僻野中采集药物标本,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经过27年的不懈的努力,编写出一部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这部巨著,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C正确;《大唐西域记》是根据唐朝高僧玄奘西游记录编成的书籍,A排除;《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编写的,B排除;《海国图志》是清朝的爱国思想家魏源编写,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D排除;故选C。

选择题“这项条约是战胜者在炮口下强加给战败者的,它没有欧美国际协定中通常有的仔细审议。

最讽刺的是,作为这场战争之直接起因的鸦片竟然只字未提。

”该材料()A. 指出了《南京条约》的不平等性B. 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C. 解释了鸦片战争名称的由来D. 反映了中国外交条约制度的确立【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项条约是战胜者在炮口下强加给战败者的”可知《南京条约》的不平等性,故A正确。

畜牧兽医中级职称综合卷知识点

畜牧兽医中级职称综合卷知识点

第一篇政策措施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10.12)1.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七大精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2.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3.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原则:a。

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b。

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C。

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D。

必须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始终把赵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要战略。

E。

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始终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

4.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的措施:A。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b。

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C。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d。

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e。

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f。

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5.土地制度的原则: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6.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耕地实行先补后占、不得跨省区市进行占补平衡;7.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8.发展现代农业的措施:a。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b。

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c。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9.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的目的: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10.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的内容:a。

繁荣发展农村文化;b。

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C。

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d。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e。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F。

推进农村扶贫开发;g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h。

强化农村社会管理;1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要求: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原则: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12.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A。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胡鞍钢:人口众多,农业资源相对紧缺,粮食消费量大,农业供养人口能力不足,这是中国国情的突出特点。

如何以占世界10%左右的耕地、6.5%的水资源养活占世界20%左右的人口,长期以来都是现代中国面临的头号发展难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农业发展与转型本质上是农业现代化,特殊国情决定了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这条道路,既是“中国总道路”的具体道路之一,又是中国“五位一体”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在我们这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已是被历史反复证明了的客观规律。

[1]本文考察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过程、特点和前进方向,以期展望中国农业发展的明天。

一、农业初步转型发展期(1949~1978年)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是中国农业现代化与转型的历史起点。

这一时期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而且是第一农村人口大国,也是第一贫困人口大国。

毛泽东对中国这一基本国情的认识相当深刻,他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中国还有大约百分之九十左右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这是落后的,这和古代没有多大区别,我们还有百分之九十左右的经济生活停留在古代”。

“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的农业和手工业,就其基本形态说来,还是和还将是分散的和个体的,即是说,同古代近似的。

”[2]这表明,中国是十分典型的传统农业社会和欠发达国家。

1952年中国农村总人口比重为87.5%,农业劳动力比重为88.0%。

当时农村人口几乎都是绝对贫困人口。

实际上,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极其低下,据安格斯?麦迪森的计算,如果按1987年不变价格计算的话,1952年中国农业增加值仅相当于1933年的92.3%,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当于1933年的94.8%。

这表明,1952年中国农业的发展水平还不及1933年的水平。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农业生产水平大大低于1936年的水平,全国农业生产比1936年下降了25%,其中粮食下降了22.1%,棉花下降了48%。

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
修 、中介 、租赁等市 场 ,扶持 引导农 机大户及 各类农
4 加快 重点 地 区农 业机 械化 进 程 在 东北 地 区 、 机 服务组织购置先进 适用 的农 机。继续抓好农 机跨 区 。
新疆 棉 区及华南 蔗 区重 点发 展大 马力 、高性 能农 机 , 作业 ,加强组织 引导 ,推动农机跨 区作业 由小麦 向水
协调发展 ,着力加强农 机社会化服务体 系建设 ,着 力 农 机购 置 、使用 和农 机工 业 的财税 、金 融 等扶 持力 提高农 机工业创新能力和制造水平 ,进一步加大政 策 度 ,调动企业研发生产和农 民购 机用机积极性 。 3 发展 目标 到 2 1 . 05年 ,农机 总动力达 到 1 0亿
本刊特稿
F AT E URE S
农业机械是发 展现代农 业的重要物质基础 ,农业 禀赋 、耕作制度和经济条件 ,采取相应 的技术路线 和
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 的重要标 志。当前 ,我国正处于 政策措施 ,推进不同地 区农业机械化 发展 ,鼓励有 条 从传统农业 向现代农业转 变的关 键时期 ,加快 推进农 件的地方率 先实现农业机械化 。
支持 力度 ,促 进农业 机 械化 和农 机工业 又 好又 快发
展。
千 瓦 ,其 中灌排机械 动力达 到 1 千瓦 ,主要农作物 亿
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 到 5 %以上 。粮棉油糖等大 5 因地制 宜,分类指 导。根据不 同区域 的 自然 宗农作物机械化水平 明显提高 ,养殖业 、林 果业 、农
2 基 本 原 则 .
— —
惫 。
C推y鹏 0. 技R 7 H Y - 20 i[ N刚 1 例 0
本刊特稿
F AT E URE S
产品初加工机 械化协调推进 。农 业机械化服 务体 系不 栽培模式推 广的重要指标 ,有针对性地 推广一批适 合 断完善 ,服务 能力进一步增强 。建成协调有 效 的农机 机械化作业 的品种和种植模 式 。统筹 规划 ,整合现 有 工业 自主创新平 台 ,形成若干 具有 自主知识 产权 的产 农机院所 的科 研力量 ,针对 重点农作物 建立农业机 械 品和技 术 ,部 分产品达到 国际先进水平 。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论坛部分发言摘要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论坛部分发言摘要
在创新 中发展 , 探索出一条以 “ 民 自主 、 农 政府扶持 , 市 做 m 了重 要 贡 献 。
场引导 、 社会服务 , 共同利用 、 提高效益”为主要特征 的
巾同 特 色农 机化 发展 道 路 。
的大事 , 是转变农业 生产方式 的迫切需要 , 是加快农 业
3 0年来 , 同农机装 备总量持 续增长 , 我 农机 作业 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在农村劳动力紧缺 和用T 价
土地 、 、 水 肥等 资源约束 日益增强 的情 况 水平不断提高 ?预计 2 0 年底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 8 格不断提高 , 08 亿 千瓦 , 17 年增长 58 ; 比 98 .倍 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 下 ,农业机械化是挖掘我 同粮食增产增 收潜 力的现实 我们要 以党的十七屑 中全会精 神为指引 , 深入 水平达到 4 %左有 , 17 年提高了 2 4 比 98 4个百分点 ? 农 选择。
二要适应农村劳动力结构深刻变化 , 加快机械替 展农业 机械 化的积檄性 , 发展壮大农机服 务组织 , 加强 支撑 。
农机化技 术推广和普及 , : 民群众共享{ 会进步 的 代劳力步伐 , 断提 高劳动生产率 、 农 十 不 土地 产出率 、 资源 成果。 始终 持全面协训可持续 发展 , 要 切实提高农业 利用率 , 缓解劳动 力结构性短缺 的突 }矛盾 , } { 促进农业 机械化 的发展质 量 , 进种 植业 、 促 林果业 、 畜牧 、 渔 稳定发展 和农 民持续增收 三要适应农村体制机制新 业、 设施农 、 和农产品加T  ̄ 械化 的全面 发展 , J I , .L J 促进各 变化 , 大力创新发展农机化的体 制机制 , 构建发达的农 种作物 、 各个环节 、 个 区域生 产机械 化的协调 发展 , 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的 农 业机 械化 发展 道路 。 关 键 词 : 业机 械化 ; 农 发展 ; 中国特 色
明确发展 目标 , 选择符合国情 的发展道 弱 , 品种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 ; 农机安全法规不 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 发展规律, 也是国家现代化必由之路。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 路。 发展农业机械化必须选择符合国情的模式。 我 配套, 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农机服务体系不健 地 全 , 是时代的要求 , 历史的必然。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 国发展农机化必须走 自己的路。我国的人多 、 服务能力和水平较低; 机耕道 、 农机场库棚等 农 积累少, 这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 农机化基础设施薄弱,机械作业效能难以充分发 统领 , 从我国基本 国情出发 ,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农 小 、 民收人低 、 业机械化发扁 酋 路。 与其他已经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国家不同 ,我国的 挥 ; 燃油价格持续攀升 , 影响农 民 使用农机的积极 农机不仅要作为替代 人畜力作业 、提高农业综合 性 ; 扶持政策措施不够完善 , 农机化投入 不足等。 1深亥以 识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战略意义 I 目 , 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 生产能力的手段 , 前 农业 而且要作为农民节本增效 、 农机 对这些矛盾和问题 ,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 尽快加以 变的关键时期。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 , 对于推进现 手勤劳致富的工具 ;我国农民购买农机特别是价 解决。 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 要坚持以科学发 家服务 , 更重要 展观统领农机化工作全局, 认真贯彻实施 ( 农业机 代农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全面建设小 值较高的大 中型机具不仅要为 自 康社会、实现 国家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 的战略意 的是要开展社会化服务。所以我国农机化工作 的 械化促进法》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 、 , 增加农 民 义。发展农业机械化 ,是建设现代农业的迫切需 中心任务应该是推进以跨区作业为代表的农机服 收人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的目标, 坚持“ 因地制 社会化和产业化 , 扶持发展壮大各类 宜 、 经济有效 、 保障安全、 保护环境” 的发展原则, 要。农业机械化水平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程度的 务 的市场化、 重要标志。 农业机械是先进的生产工具, 是建设现 农机服务组织, 不断拓展农机服务领域 , 把分散 的 坚持重点突破、 协调推进的发展战略, 以科技创新 代农业的物质基础,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 农业机械与分散的农户联系起来 ,把机械化生产 和机制创新为动力 , 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和作业水 拓展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 构建农业机械化发 转变的关键要素。 现代农业靠科技, 而农业机械是 和家庭承包经营有机结合起来 ,实现农机大规模 平 , 推广应用先进农业技术的重要载体。 深耕深松 、 化 作业, 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和效益 , 政府扶持、 展支撑保障体系, 走“ 走符合 国情的 农业机械化发展 社会化服务 、 共同利用 、 提高效率 ” 的路 道路 , 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 肥深施 、 节水灌溉 、 精量播种、 设施农业、 高教收获 市场引导、 这就是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 。 技术等新技术 的推广应用 ,只有以农业 机械为载 子, 总之, 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 3努力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 的历史跨 选择, ^ 体, 通过机械的动力 、 精确度和速度才能达到。农 是 . 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 农业机械 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社会氛围、 经济基础、 化事业是一项伟大 、 光明、 的事业 。只要我们 灿烂 业生产中的抗旱排涝 、 大规模的病虫害防治等都 越。当前, 市场环境 、 发展机制等条件已经俱备 , 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 需要机械化作业才能得到较好的实施。农业机械 技术条件、 突破 了人畜力所不能承担的生产规模 、生产效率 我 国农机化正处在 良好的发展机遇期 ,呈现出加 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就一定能够促进农业 限制, 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 实现了人工所不能达 快推进的趋势。但 目前我国农机化发展整体水平 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也一定能够为我国实现农 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 还 业现代化和国家现代化,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 到的现代农艺技术要求。目 , 前 我国农业基础依然 还比较低 , 建设富强 、 民主、 文明、 和谐的社会主义 薄弱、 生产手段落后、 农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 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和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要 会新胜利 , 迫切需要发展农业机械化, 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 求 。突出表现在: 引导调控能力较弱, 农机装备结 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农业 ,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 提高农业 构不合理 ; 农机产品技术水平低 。 主创新能力较 自 劳动生产率 、 土地产出率 、 资源利用率 , 进一步增 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防灾抗灾能力 ,推进 ( 上接 1 6页 ) 4 看以下例证: 配不同的词等等 。结果写出来的英文句子词不达 农业标准化作业 、 专业化生产 、 产业化经营 , 提升 误 :sln s w r u et h ri 意, A og a et or bs e c s y ,t is 错误百出。因此 , 认为,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 农产品质量和农业效益。发展农业机械化 , 是建设 wi e g to e. l b o v r l 中, 我们有必要告汴 什么叫‘ 配” 搭 。 社会 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农业机械是农村先 正 : s ln s w r L"b s h r i A o g a e t O t e t e c s y U ,t i s 参 考文献 进生产力的代表 , 发展农业机械化, 有利于促进传 wi e o e c me l b vro . l [ B ntA e gr n y i e G agr 0 1 1 e g h neg ad Sl a rn e.2 0 . ] vn Th Gr mma ia a d L x c P te n n o e a tc l n e i a l atr ig f 统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 推动农村生产发展。 农业 误 :…l ssol em d obdD u a hudb a et f i 0 w o r i . o MAKE i t e a d No - a ie S u e t W rt g n Na v n n n tv t d n ii i n 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运用 ,既有利于节本增 t n Ap l d Li g i t s 2 / :7 -1 4 p i n u si 22 1 3 9 . e c 效, 又有利于扩大农民增收渠道 , 促进农民生活宽 正 : a s s o l ep sd t p e e t n— …lw h ud b a e rv n l s o p 裕。 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 , 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 l t n ui . o []rwh r J 2 0 O fr C l ct n f 2Co te, . o& xod ooai s l o 经营,带动农 民素质和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的不 分析 : 根据《 牛津英语搭配词典》 a , w之前常 B in Fri ag aeT ahn n eerh l ej  ̄ oeg Ln g ec iga drsac i n u 断提高 , 促进乡风文明、 管理民主。发展农业机械 用的动词有 :as n u,eelne rt等。 p s an lrpa itpe / / r , P e ̄ rs 化,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 实现全面建 p l t n之 前 常 用 的 动 词 有 :as/vi, 【 akC Rc ad, t 120 . o g a it — ol i uo cueao 3 c . ih s e a. 00 L n m Dci d  ̄ r n o n r o a g a e Te c i g & Ap le L ng i— ay f L n u g ahn p id i u s 设小康社会的难点 、 重点在农村。 农业机械化把农 peet o b t 。 rvn/ m a c 等 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 ,改变九亿农 民搞饭吃的局 误 : ecn hn l h e
农 林论 坛 l I
张 宝林
科展 道路
( 龙 江 省 农 垦 建三 江分 局 勤得 利 农 场 , 龙 江 建 三 江 16 2 ) 黑 黑 5 4 6
摘 要: 实现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咻坝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 从我国基本 国情 出发 , 坚持走中国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