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振兴中华
为实现中国梦,大学生该怎么做

为实现中国梦,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该怎么做
习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这就是中国梦的概念。
具体的中国梦实现目标有三个: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这个梦想,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也是国人的梦。
而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正处于风华正茂、独领风骚的大好时光,就更应该为壮大祖国、实现中国梦奉献自己,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大学生是建设祖国的后备资源,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应当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勇于奉献的形象,把自己的崇高理想具体落实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来,始终以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为己任,树立起“舍我其谁”的豪情壮志和坚定信念,把为振兴中华作贡献作为自己不懈奋斗的目标!具体而言,作为大学生的我们,首先应当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最前沿的科学知识,勇于创新,从而在科学领域中造福于国家;其次,积极关注时事政治,学会以开阔的视野观察不断发展的中国;然后,要做到德才兼备,培养优秀高尚的品德,为社会道德建设树立起优秀的榜样形象。
作为年轻一代的大学生,我们会全力抗起实现中国梦、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献我们的力量,用我们的青春实现我们的梦想!。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承担什么样的历史责任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承担什么样的历史责任大学生作为国家的人才储备,应该主动承起历史赋与的责任,肩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
在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是什么呢?我认为大学生应有时代的眼光,将自己的理想抱负与国家和人民的需求结合在一起,在为人民服务的同时实现自己的美好生活,以保持为国家与人民不断做贡献的动力。
我认为时代赋予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是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终身。
要完成这样的历史使命,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不断培养自身的爱国主义。
只有热爱祖国的人才会真正关心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用心去了解祖国和人民的需要什么和要摒弃什么,知道如何坚持努力去提高自己的能力以实现祖国和人民的需要。
这样非常有利于自己树立高远的理想目标,只有和国家的利益结合的理想才是高远的理想,而且拥有这样的理想就不会为了一点小挫折而失落,能让自己更坚定地朝理想迈进,也更能从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中汲取动力,不断激励自我,从而能脚踏实地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二.关心时事与国家政策。
现代社会是个信息高速发达的社会,只有能准确地获得信息不加以理解才能以其创造价值。
俗语有云:磨刀不误砍柴功。
只有掌握的信息是正确的,理解是合时宜的,才能少走弯路。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不乏因为对局认识不到位而造成的损失。
所以为了认自己更能跟社会发展的步伐,配合祖国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开拓自己的眼界,我们很有必要关心国家的时事与政策。
特别是一些大的政策往往与多个方面相关,影响人民生活颇大,如果不能理解时事与政策对时局的帮助与改善,就会容易产生抵触的情绪,不利于国家政策的实施与发展。
近几年有些大学生做出一些不符合国家利益的事情,有些大学生是很有爱国热情的,但是因为对时局的认识不够,被一些有不良企图的人利用,就成了损害人民利益的人的帮凶。
因此我认为大学生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指引自己合理使用自己能力的指向标,那么这些能量有可能造成的是破坏而不是使国家和人民受益,关心时事能让自己与党和国家的政策能够使自己的思想与现实社会更加贴近,与党和国家的需要的看齐,杜绝自己因认识上的错误而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损失的可能。
大学生如何担当复兴大任作文

大学生如何担当复兴大任作文大学生如何担当复兴大任作文一担当是责任的彰显。
有人说,人类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生存而已,这种朴素而又自然的生存观点是对现代人类精神生活与生存意义的最好诠释。
人类追求卓越,我们也追求卓越;人类渴望理想,我们渴望理想;人类重视实践,我们也重视实践。
因此,人生需要责任、生活需要责任,世界更需要责任。
有人说,成功=责任+机遇,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找到各自应尽的职责和社会赋予你的责任。
而今天,我们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同时挑战也前所未有。
要完成“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任务繁重,责任艰巨,但我们惟有将社会责任铭记于心,方能勇往直前。
只有担当社会责任才能真正肩负起历史使命。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所肩负的责任既具有新的特征,又面临着新的考验,需要我们更多地承担更大的责任。
那么,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又该担当怎样的社会责任呢?身处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关键时刻,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我们青年大学生的主体是最有活力的一群人,在整个社会体系中,我们年轻一代,特别是广大青年大学生,正是担负未来复兴大业的“黄金一代”,在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中,必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要把担当看作一种价值取向,始终坚持讲奉献、有作为,恪守责任、敢担当。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应该勇于担当历史重任,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担当是勇气的展示。
对于担当者而言,担当既是使命,更是一种精神状态。
没有大格局,难成大气候,这是古今中外的共识。
我们常说,责任心胜于能力,因为能力有限,只有勇气可以弥补,而且是重要的资本。
人生需要勇气,需要磨砺勇气,大学生尤其需要在担当中成长。
责任重在担当,首先就意味着责任不是抽象的,它体现在日常的一举一动之中。
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即便给他一个机会,他也可能无所作为。
今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做疾风劲草、当烈火真金。
青年学生如何担当时代重任

青年学生如何担当时代重任
1、明志,以远大的志向为前进和发展鼓足动能。
广大青年大学生要踊跃投身国家建设,以激情飞扬的青春活力不断添加祖国前行的“燃料”。
要敢为人先,善于创造,勤奋求实,勇于开拓,成为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2、青少年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肩负着伟大的历史重任。
把前辈人开创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振兴中华,实现跨世纪的宏图伟业,这是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崇高使命。
3、青少年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肩负着伟大的历史重任。
把前辈人开创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振兴中华,实现跨世纪的宏图伟业,这是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崇高使命。
4、青年人最大的优点是:有拼劲、充满活力和朝气;有激情,始终鼓足创新前行的动力;有锐气,敢于挑战障碍,不拘一格。
广大青年大学生,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创业、独立奋斗。
5、广大青年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重任,争当优秀的创新人才,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中坚力量。
青年大学生如何为中国建设文化强国做贡献

青年大学生如何为中国建设文化强国做奉献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时期,文化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引领国家前进的灵魂。
任何国家都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物质硬实力,一条腿是文化软实力。
作为未来主人的当代大学生该如何肩负起这一重任呢?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当代大学生又该如何肩负起建设文化强国的重任呢?以下为我对这方面问题看法:首先让我们回忆一下历史,看看前人是如何肩负历史使命的:那年5月4日,北京的几十位青年学生作为广阔民众中觉醒的第一批人,是他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使历史的车轮骤然驶进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时期。
在此之后,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其平均年龄只有28岁,最年轻的仅19岁,他们中许多人都成了此后中国革命的中坚。
从老一辈革命家和建设者的身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正是历史的需要,国家的需要,社会开展的需要。
〞再看看党和国家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展方向。
〞切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战略性意义。
在前人的经验与党和国家的要求之下,我对这方面的问题归结如下: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核心任务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坚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开展大繁荣。
〞而作为时代潮流的推动者,未来开展中国的主力军,当代大学生应该发挥自身优势,从身边做起,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义不容辞。
党的十八大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仍然相对落后,并且和我国的经济实力与国际地位不相匹配,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任务仍然很艰巨。
文化强国与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文化强国与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当今时代,文化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
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认真汲取中外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为文明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标签:文化强国;大学生;民族精神;历史使命一党的十八大报告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壮丽画卷,而文化繁荣就是其中重要目标之一。
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十八大报告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坚持“双百”方针,坚持“三贴近”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1〕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
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我党历来重视文化建设,毛泽东同志曾说:“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
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
而革命的文化工作者,就是这个文化战线上的各级指挥员。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可见革命的文化运动对于革命的实践运动具有何等的重要性。
”〔2〕在毛泽东看来,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
邓小平同志也非常重视文化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他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如果不注意精神文明建设,就有很大危险。
大学生如何为祖国繁荣稳定做贡献

大学生如何为祖国繁荣稳定作贡献时代呼唤英才,希望在于青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大学生的参与。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学生去奋斗,青春只有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人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才能闪闪发光。
新世纪的大学生,要进一步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成才的目标,确立为国家、为民族奋斗的志向,努力成长为对党和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的人。
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所谓使命,古指使者奉命出行,后引申为肩负重大的任务和责任。
人们在社会中生活,不仅要走完自己的人生历程,还要完成各种各样的人生任务。
其中,人们担负的重大的历史人物和重大的历史责任就是人的历史使命。
历史使命不能超越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而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又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马克思曾说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
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
”不同时代的青年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
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创业的时期,正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时代位同学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大好机遇和广阔空间。
同学们要珍惜历史机遇,自觉把人生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在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不懈奋斗中,创造无愧于人生的业绩。
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的发展还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这些挑战,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挑战,也是对当代大学生的挑战。
(一)是面临着世界技术文化发展的挑战。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给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地推动。
未来的科学技术还将产生新的重大飞跃。
各种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相互激荡,有吸纳有排斥,有融合有斗争,有渗透有抵御,对各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该如何传承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六篇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该如何传承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六篇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她哺育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滋润着我们的文化精神,造就了华夏民族淳朴和善的民风。
她的神奇激发着我们一代又一代学子去探究,去求知,用我们擅长发现美的眼光去揭开她的面纱。
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新时代大学生该如何传承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六篇,欢迎阅读与保藏。
新时代大学生该如何传承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篇1”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此为三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为八目。
三纲八目合而为之则为大学之道。
这是古人对于大学的理解,而做到三纲八目才算成就大学之道,也就成了圣人。
而今对于大学生的理解则是: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正在或已经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育的高级专业人才。
大学生是一个国家崛起中的后备力气,大学生学古通今,对于如何继续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则显得尤为重要。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融汇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正所谓“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详细的。
继续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就要发挥“主心骨”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是新时代的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具有“主心骨”的作用。
作为当代大学生,第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武装教育自己,不断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
第二,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之一,即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要乐观学习党的大政方针,贯彻执行党的思想精神,乐观进取,努力完成学业,成为一个优秀的接班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已进入新的世纪,在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我国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全新的内涵和鲜明
的时代特征。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每一代青年都肩负着自身的历史使命。
回顾 20 世纪中国的发展历程,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沿着“五四”运动开辟的振兴中华的道路,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把握时代的脉搏,站在时代的潮头,在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下不屈不挠地奋斗,历尽艰辛地求索,终于使中华民族走上了伟大复兴之路,并且
为其自强、自立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在20 世纪中,“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青年运动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安响乐中的
一部激越雄浑、壮丽辉煌的青春乐章。
这是中国青年可以自豪的光荣历史,也是鞭策 21 世纪
中国青年再创佳绩的巨大精神动力。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当代大学
生的历史使命就是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兴。
大学生们所具有的年龄、知识、求新等优势以及对自身弱点的认识和克服,使之能够成
为顺应历史发展的、最有潜力和活力的、推动社会前进的新生力量。
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
应当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朝着德、智、体、美等全面协调发展的,有
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向势力。
走出校门、步入社
会以后,要在各自承担的角色和岗位上刻苦锻炼、顽强拼搏,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和中坚
力量。
从现在起到21 世纪中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
当代大学生成长和发挥作用的黄金时期。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实
现过程正好与当代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历程相吻合,这既是难得的机遇,更是荣誉和责任。
“当代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民族复兴事业中的重要
地位和作用,要在前人已经取得伟大成绩的基础上,承担起这个事业赋予的重任,勇于竞争,
大胆创新,充分发挥生力军的作用,努力成为历史的开拓者、完成复兴大业的实干家,为世界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
献。
当代大学生要担当起民族复兴的神圣使命,首先,必须树立强烈的历史使命
感和责任感。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志存高远,胸怀宽广,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
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
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其次,必须努力把自己培养成时代所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综观世界
科学技术发展史,许多科学家的重要发明创造,都是产生于风华正茂、思维最敏捷的青年时期。
21 世纪是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世纪,知识经济需要的人才将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的创造性人才。
创新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和个人成长的不竭源泉。
大学生应不断培养创造性
思维和创新能力、善于学习知识和更新知识的欲望和能力,磨炼意志,增长才干;瞄准世界
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创造性地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大胆地进行探索和创新,
促进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努力成为当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最后,必须树立远大
理想,有为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和脚踏实地、百折不挠的精神。
我
国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任务十分艰巨。
青年以其独特的优势
在社会进步和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当代大学生应该而且必须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成
长方向,做一个“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能避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
马克
思曾指出,人要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按照这种“完整人”的理论,人虽然要经历由低级到高级若干发展阶段,但是在任何一个发
展阶段上,人都应该完整地均衡全面地发展,而不能畸形发展。
按照社会
主义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大学生应该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
观和科学人生观,自觉遵守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具有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
各门科学知识和相应的能力以及适应科技迅速发展、实际工作需要的自我提高的能力;应
该成为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既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又具有丰富社会科
学文化知识。
大学生不仅要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完善自己的人格,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把建设中国特色机会主
义作为人生理想,在奉献祖国和人民中实现人生价值,谱写人生辉煌篇章。
实雄辩地告诉人们:青年以其独特的优势在社会进步和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承前启后、继往
开来的作用。
未来属于青年。
大
学生的健康和成长离不开国家的培养、党的哺育面对新世纪的历史机遇,广大青年大学生应
如何认清自己厚重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力量 ?重要的在于坚持正确的人生成长方向,坚定正确的人生成长道路。
我们这些当代大学生并不是以个体而存在的,我们是生活在“社会主义”这面旗帜下的。
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我们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国家的荣辱兴衰与我们休戚与共,息息相关。
因此,关心祖国和民族的命运当之无愧成为当代大学生首要的历史使命。
我们应该更多的关心
国家大事,了解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尤其是中国在国际上所处的国际环境,敏锐观察和判
断国际事务动向,向着国际上需要的人才战略目标迈进,从而实现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