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患者医院真菌性尿路感染分析

合集下载

院内泌尿系感染致病原菌及耐药分析

院内泌尿系感染致病原菌及耐药分析

泌尿 系感染茼株 以大肠 埃希 茵为主, 3 . 占 4 3% ; 其次 为表皮 葡萄球 菌、 肠球 菌、
产 气肠杆 菌、 铜绿假 单胞 茵 、 真菌。体 外耐药试验 表明, 肠杆菌科 对抗 生素耐药率均较严 重; 革兰 阳性球 菌耐药率也相 当严重。④结论
尿 系感 染最主要病原茵为大肠埃希 菌。医师合理使 用抗 生素, 重视 病原茵的培养和 药敏 , 是预 防院 内泌尿 系感染的重要措 施 [ 关键词] 泌尿 系感染 病原茵 抗生素 耐药性 [ 中图分类号] R 9 . [ 13 文献标识码 ] A [ 6 文章编号 ] 10 6 3 ( 07 0 0 1 — 2 0 8— 6 3 2 0 ) 5— 6 7 0
5 8 6 3 2 5
院 内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仅次于上呼 吸道 感染。随着致病 原构成谱的不断变化 以及致 病菌耐 药性 的快速 发展 , 泌尿 系感 染 的临床治疗难度 日益 增大。如何 更好 地提 高临床疗 效 , 减少
医疗 费用消耗 , 制致病菌耐药性 的发 展 , 遏 一直为 临床医生所 关 注。本文分析 2 0 0 3年 1 一 0 5年 l 间我 院泌尿系感染常 月 20 O月 见致 病原的构成及耐药机制 , 旨在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武怀书 刘 波 额尔敦 赵 立强
( 放军第 2 3医院 内蒙古呼 和浩 特 解 5
[ 摘
005 ) 10 1
住 院患者尿 液培养 中分
泌 ∞
要 ] ① 目的 探讨 院内尿路感染病原 茵的现状及体外耐 药性 , 为临床 医师提供诊 断和 治疗依 据。② 方法
离出 12株病原菌进行鉴定和体外耐 药性试验 。③ 结果 9
1 资 料 与 方 法
氧氟沙星 4剜 , 阿米卡星 4例 , 克秫 霉索 、 丙沙星 、 环 青霉 素各 2

医院感染的分类

医院感染的分类

医院感染的分类引言概述:医院感染,也被称为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在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中治疗期间产生的感染。

这种感染可能由各种微生物引起,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等。

对医院感染进行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这些感染。

本文将介绍医院感染的分类,并详细阐述每个分类的特点。

一、按感染部位分类1.1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是指手术切口或手术后创面发生的感染。

这种感染通常由细菌引起,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道菌群。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因素包括手术时间长、手术创面大、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等。

预防措施包括术前皮肤消毒、手术室环境清洁和手术器械无菌处理等。

1.2 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指在呼吸道内发生的感染,包括肺炎和支气管炎等。

这种感染通常由细菌和病毒引起,如肺炎链球菌和流感病毒。

呼吸道感染的传播途径包括飞沫传播和空气传播。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手卫生、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挡口鼻、定期清洁空气过滤器等。

1.3 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是指泌尿系统发生的感染,包括膀胱炎和肾盂肾炎等。

这种感染通常由细菌引起,如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

尿路感染的风险因素包括尿流受阻、导尿管的使用和尿路结石等。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避免尿潴留和及时更换导尿管等。

二、按感染来源分类2.1 内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是指感染源来自患者自身,如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病灶。

这种感染通常由细菌引起,如血液感染和内脏器官感染。

内源性感染的风险因素包括免疫功能低下、手术创面感染和器械使用不当等。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患者护理、提高手卫生水平和合理使用抗生素等。

2.2 外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是指感染源来自医疗环境或医务人员,如手术室和病房内的感染。

这种感染通常由细菌和真菌引起,如医院内的耐药菌感染和真菌感染。

外源性感染的风险因素包括医务人员手卫生不当、环境清洁不彻底和患者密集等。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定期消毒和通风换气等。

2.3 交叉感染交叉感染是指感染源在患者之间传播,如病房内的感染传播。

两性霉素B膀胱冲洗治疗尿路真菌感染临床分析[权威资料]

两性霉素B膀胱冲洗治疗尿路真菌感染临床分析[权威资料]

两性霉素B膀胱冲洗治疗尿路真菌感染临床分析[权威资料] 两性霉素B膀胱冲洗治疗尿路真菌感染临床分析[摘要] 目的评价两性霉素B膀胱冲洗治疗尿路真菌感染的安全性及疗效。

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2年7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72例尿路真菌感染患者,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为36例,予以观察组患者使用两性霉素B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碳酸氢钠膀胱冲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55.5%,两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的未转阴患者多于观察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两性霉素B膀胱冲洗是治疗尿路真菌感染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真菌感染;两性霉素B;膀胱冲洗[] R453 [] A [] 1674-0742(2015)06(c)-0127-03[Aba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effect of bladder irrigation with amphotericin B in the treatment of urinary passagefungal infection. Methods 72 patients with urinary passage fungalinfect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2 to May 2014 were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draw method with 36patients in each group.36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bladder irrigation with amphotericin B, while those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bladder irrigation with sodium bicarbon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0%, 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55.5%,and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no negativerecovery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more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re was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Bladder irrigation with amphotericin B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to treat urinary passage fungal infection.[Key words] Fungal infection; Amphotericin B;Bladder irrigation医院内感染成为现代医学的一个突出问题,真菌是重要的医院感染致病菌。

危重病患者的感染

危重病患者的感染

危重病人的感染因素
一、患者因素:
基础疾病不仅可以降低整个机体对感染侵袭 的抵御能力。比如肺心病病人,由于桶状胸导致 排痰能力下降,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普遍偏高。
二、医源性因素:
各种诊疗措施(比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 管切开患者、慢性病长期服用抗生素、造瘘等)
三、环境因素:
诊所环境(消毒不严格、卫生状况差)、患 者来源(大医院回归病人)、滞留时间
MRSA对除头孢洛林外所有临床使用的 β-内酰胺酶类均耐药,包括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和含β-内酰胺酶 抑制剂的复合制剂等。另外还往往对氨 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和 林可霉素类等耐药
MRSA治疗
最有效药物是糖肽类,如万古、去甲万 古、替考拉宁
恶唑烷酮类:利奈唑胺 甘氨酰胺环抗生素:替加环素
医院获得性感染2例(入院48小时后出现发热),占总 住院数的3.3%。
怎样鉴别是致病菌还是污染?
主要从以下方面:
1.检测出的细菌能导致的临床症状与患者目前症状是 否相符。
2.结合患者病史判断。比如白假丝酵母菌,广泛存在 于自然界,也存在于正常人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及 阴道,一般在正常机体中数量少,不引起疾病。为条 件致病性真菌,若在老慢支、长期应用抗生素的病人 查出该菌考虑为致病菌是合理的。若在基础体质良好 患者痰中查出该菌不应考虑为致病菌。
传播途径
分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两大途径, 空气传播一般不占重要地位,而通过护 士或医生的手的接触传播极为重要。危 重病人常用的通气机、雾化吸入器、透 析器、各种导管等现代诊疗器材,也明 显地增加了感染传播的机会。接受人工 气道和通气机治疗的患者医院内肺炎发 病率是其他患者的7~21倍。
感染途径:

医院感染的病例分析与报告

医院感染的病例分析与报告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 治疗潜在疾病,提高免疫力。
加强医院管理
严格消毒制度
定期对医院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减少细菌和病 毒的传播。
规范医疗废物处理
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防止 交叉感染。
强化员工培训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和技能的 培训,提高防控意识。
规范诊疗操作
提供感染诊断的依据,如 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 检查结果等。
PART 03
感染原因分析
患者自身因素
免疫功能低下
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功能低 下,抵抗力不足,容易感 染病原体。
基础疾病
患者本身患有慢性疾病或 长期卧床,导致身体虚弱 ,容易感染。
年龄因素
老年人和儿童由于身体机 能较弱,抵抗力较差,容 易发生医院感染。
医疗器械使用不当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不彻底或重复使 用,可能导致交叉感染。
药物使用不当
抗生素等药物使用不当或滥用,可 能引起菌群失调,导致医院感染发 生。
PART 04
预防和控制措施
提高患者免疫力
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和 均衡的饮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
免疫力。
预防接种
鼓励患者接种各种疫苗,以预防 传染病的发生。
2023-2026
ONE
KEEP VIEW
WENKU
WENKU
医院感染的病例分析 与报告
WENKU
WENKU
WENKU
汇报人:可编辑
REPORTING
2024-01-06
CATALOGUE
目 录
• 引言 • 病例分析 • 感染原因分析 • 预防和控制措施 • 报告撰写与提交 • 总结与展望

真菌性尿路感染护理

真菌性尿路感染护理
复查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调整治疗方案。
护理后的注意事项 保持良好习惯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 等。
健康的习惯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预防复发。
护理后的注意事项
教育与宣传
患者及家属应了解真菌性尿路感染的知识,提高 预防意识。
主动参与健康教育活动,有助于更好地管理自身 健康。
谢谢观看
如果在治疗后症状持续存在,需重新评估治 疗方案。
可能需要进行尿液培养等进一步检查。
何时寻求专Leabharlann 帮助?心理支持对于焦虑或抑郁的患者,寻求心理咨询和支 持也是必要的。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良好的心理 状态有助于身体恢复。
护理后的注意事项
护理后的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
患者应根据医生建议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真菌性尿路感染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真菌性尿路感染? 2. 为什么需要护理? 3. 如何进行护理? 4. 何时寻求专业帮助? 5. 护理后的注意事项
什么是真菌性尿路感染?
什么是真菌性尿路感染?
定义
真菌性尿路感染是指由真菌引起的尿路感染,常 见的致病真菌包括白色念珠菌等。
与细菌性尿路感染相比,真菌性尿路感染较为少 见,但在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中更为常见。
穿透气性好的内衣,保持干燥,减少真菌滋生的 机会。
如何进行护理?
饮食调理
建议多饮水,促进尿液排出,帮助冲刷尿道。
避免高糖、高油脂食物,这些可能促进真菌生长 。
何时寻求专业帮助?
何时寻求专业帮助? 症状加重
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症状,应立即就医。
如高热、寒战、严重腹痛等,可能需要紧急 处理。
何时寻求专业帮助? 持续不适

尿路感染-真菌性【精选文档】

尿路感染-真菌性【精选文档】

真菌性尿路感染由真菌所引起特殊类型的尿路感染.发病率仅占尿路感染的0%~4.8%。

近年来随着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介入治疗及器官移植的大量开展;导尿管在体内留置时间过长等原因,其发病率呈日益上升趋势.全身性真菌感染,常可经血流侵及尿路,但局限于尿路的真菌感染较罕见,常为上行性感染,主要累及膀胱和肾脏。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许多真菌都可引起尿路感染,以白色念珠菌感染常见,还有隐球菌、曲霉菌、酵母菌及组织胞浆菌等.念珠菌为人类的正常共生菌,常可在口腔、胃肠道、阴道和损伤的皮肤中找到。

可致真菌尿路感染产生的易感因素有:1. 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引起正常菌群失调。

2。

激素、免疫抑制剂的使用。

3.肿瘤患者行放疗或(和)化疗。

4.留置导尿、尿路畸形等,使尿路局部抵抗力下降。

5.慢性严重疾病致使体质极度虚弱。

6.糖尿病患者,尤血糖〉8。

3mmol/L时,念珠菌生长率提高。

7.尿液酸碱度的变化。

念珠菌生长适宜PH值是5。

1~6。

4,正常尿液呈酸性,有利于念珠菌生长。

二、入院评估(一)病史询问要点:大多数可无症状,而仅有脓尿。

亦可呈典型尿路感染表现(膀胱刺激症状,耻骨上疼痛),真菌感染常见表现(尿道瘙痒,水样分泌物,尿液混浊,脓尿,气尿等),甚至发生肾功能衰竭。

存在系统性真菌感染者常有发热、寒战、食欲不振、腰痛甚至肾绞痛及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真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只有在机体抵抗力降低和或念珠菌过度生长时,才可能成为致病菌。

病史采集时,注意询问患者有无易感因素。

(二)体格检查:生命体征,有无上、中输尿管点压痛,膀胱区或耻骨联合上方是否有压痛,有无肾区压痛及叩击痛。

(三)门诊资料分析:1.尿液分析:尿WBC、RBC增多。

2.尿沉渣涂片镜检:离心沉淀的清洁新鲜中段尿直接涂片,置显微镜下除尿WBC增多,可见WBC管型及真菌。

3. 血常规:感染严重时,可有WBC升高,中性粒核左移等。

(四)继续检查项目:1。

0.8%碳酸氢钠膀胱冲洗对预防危重症患者真菌性尿路感染的探讨

0.8%碳酸氢钠膀胱冲洗对预防危重症患者真菌性尿路感染的探讨

0.8%碳酸氢钠膀胱冲洗对预防危重症患者真菌性尿路感染的探讨王玉国【摘要】目的:探讨0.8%碳酸氢钠膀胱冲洗对预防危重症患者真菌性尿路感染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9在我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患者63例,按照随机对照表分为碳酸氢钠组、生理盐水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21例,空白对照组不行膀胱冲洗,碳酸氢钠组患者给予0.8%碳酸氢钠250 mL进行膀胱冲洗,生理盐水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250 mL进行膀胱冲洗。

分别于膀胱冲洗的第3、7、10天在无菌操作下取三组患者的晨尿中段尿作真菌培养;碳酸氢钠组患者分别于膀胱冲洗前后各查1次血气分析,检测动脉血中剩余碱(BE)值的变化;碳酸氢钠组和生理盐水组分别于膀胱冲洗前后检测尿常规,观察尿常规中红细胞数量变化。

结果采用碳酸氢钠组的真菌感染率小于生理盐水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生理盐水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碳酸氢钠冲洗前后动脉血中BE数值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碳酸氢钠组生理盐水组两组在冲洗前后尿常规中红细胞数量均在正常范围内,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采用0.8%碳酸氢钠溶液对危重患者进行膀胱冲洗,可降低真菌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且该操作方法相对安全。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6(014)014【总页数】2页(P115-116)【关键词】碳酸氢钠;膀胱冲洗;真菌性尿路感染【作者】王玉国【作者单位】漯河市中心医院,河南漯河46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1.3重症医学科的住院患者由于病情危重,需要严密监视出入水量,大多数患者需长期留置尿管。

因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目前广谱抗生素联合应用广泛,加之患者抵抗力差等因素,容易引发真菌性尿路感染。

目前我科采用0.8%碳酸氢钠对留置尿管患者进行膀胱冲洗预防真菌性尿路感染,取得了一定疗效,报道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细胞或 红 细 胞 增 多,部 分 患 者 尿 液 呈 白 色 浑 浊;其 次 为 发 热,可 以 高 热 年龄大,而且有1种或1种以上基础 疾 病,多 存 在 自 身 免 疫 功 能 低 下 ,易
或低热;少数患者有膀胱 刺 激 征、腰 痛 等。 真 菌 性 尿 路 感 染 无 症 状 者 占 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往往住院 时 间 较 长,增 加 了 医 院 感 染 的 机 会 。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7(中) ChineseManipulation & Rehabilitation Mediciqne 2011,No.56
29
危重症患者医院真菌性尿路感染分析
张永根 贺文成 (江 西 省 萍 乡 市 人 民 医 院 萍 乡 337000)
摘要:目的:了解危重症患者并发医院真菌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并探讨防治对策 。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医院真菌性 尿 路 感 染 的 临 床 资 料 。 结果:真菌性尿路感染与年龄、基础疾病、留置导管、抗生素和激素应用等有关;临床症状不典型。结论:临床中应重视医院真菌 性 尿 路 感 染 的 诊 治 , 及 时 诊 断 ,积 极 治 疗 基 础 疾 病 ,加 强 导 尿 管 管 理 ,合 理 使 用 抗 生 素 等 有 利 于 控 制 真 菌 性 尿 路 感 染 。
0-7

4.76
行真菌培养并根据结果早期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控制真菌感染的方
法应以预防 为 主。 积 极 治 疗 基 础 疾 病 ,除 去 易 感 因 素。 加 强 导 尿 管 管
7-14

19.05
理,避免不必要的膀胱冲 洗,膀 胱 冲 洗 并 不 能 预 防 感 染 ,甚 至 加 重 感 染。
14-21 >21
致病菌多为 白 色 念 珠 菌,多 数 资 料 表 明,白 色 念 珠 菌 对 氟 康 唑 仍 较 敏
2.4 预 后。 本 组 病 例 致 病 菌 种 以 白 色 念 珠 菌 常 见 ,可 能 与 其 带 菌 率 高、 感[5],且80%以原形经肾脏排泄,不良反应少,是治疗真菌性尿路感染 的 菌丝形成快、不易被吞噬等有关[1]。经治疗后,治 愈 34 例,死 亡 6 例,其 首选药物。对于免疫功能低下者,还应 注 意 加 强 营 养 及 增 强 免 疫 功 能 等
该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应 引 起 临 床 工 作 者 的 高 度 警 惕 。 本 文 对 42 例 并没有表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微生物 定 植 是 发 生 院 内 真 菌 感 染 的 前 提 ,
医院真菌 性 尿 路 感 染 进 行 回 顾 性 分 析 、总 结,探 讨 其 临 床 特 点,寻 找 发 病 一种微生物的定植率代 表 了 发 生 该 细 菌 感 染 的 风 险 性 。 侵 袭 性 真 菌 感
>21
19
45.24
2.2 留置导尿时间与真菌性尿路感 染 的 关 系 。 本 组 患 者 留 置 导 尿 时 间 6-46 天 ,平 均 23 天 ;插 管 时 间 越 长 真 菌 感 染 率 越 高 。 如 表 2。
表 2 留 置 导 尿 时 间 与源自真 菌 性 尿 路 感 染 情 况 的 关 系
中5例死于 原 发 病,1 例 死 于 真 菌 性 脓 毒 血 症,2 例 尿 微 生 学 检 查 真 菌 未 辅助治疗。密切监控,及时诊断,可减少和控制医院真菌性尿路感染。
30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7(中) ChineseManipulation & Rehabilitation Mediciqne 2011,No.56
2例,泌尿系结石2例。其中 12 例 有 2 种 基 础 病,8 例 有 3 种 基 础 病,6 的方法是若应用针对性抗菌药物之后临 床 症 状 减 轻 (缓 解),同 时 感 染 部
例出现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位目 标 性 细 菌 数 减 少 则 为 病 原 菌 ,仅 有 数 量 减 少 而 临 床 症 状 没 有 改 变 则
黄芪注射液在原发性肝癌患者 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术后中应用价值
覃怀成 孔 勇 钟先荣 汪祖来 (广 西 桂 东 人 民 医 院 梧 州 543000)
摘要: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在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的护肝疗效 ;方法:在我院普外科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82例患者按住 院 号 的 尾 数 奇 偶 分 为 两组,每组患者41例。所有患者均行肝动脉栓塞化疗,对照组术后则使用予能量合剂、门冬氨酸钾镁和肌苷静滴进行护肝治 疗 1 周;实 验 组 术 后 在 上述基础行应用黄芪注射液20ml治疗1周。观察指标:术前、术 后 第 1 天、术 后 3 天、术 后 1 周 血 清 谷 丙 转 氨 酶 (ALT)总 胆 红 素 (TBIL)、白 蛋 白 (ALB)。结果:介入治疗后第3d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受损,但治疗组 ALT、TBiL 上升幅度均较对照组低。介入治疗后第 7d两 组 患 者肝功能指标均好转,但治疗组 ALT、TbiL 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 ALB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 芪 注 射 液 在 原 发 性 肝 癌 患 者 介 入 治 疗 中具有显著的保肝作用。
ICU 诊 断 及 操 作 技 术 的 进 步,多 种 广 谱 抗 生 素 和 免 疫 抑 制 剂 的 广 泛 应 3 讨论
用,放射医学的发展,器官 移 植 的 开 展,以 及 各 种 插 管 技 术 的 临 床 使 用 , 3.1 定植与侵袭性感 染。 定 植 是 指 该 部 位 已 经 检 验 出 病 原 菌 ,但 患 者
1.4 治疗方法。积极治 疗 基 础 疾 病,除 去 易 感 因 素,提 高 机 体 免 疫 力。 诱发因素[3]。临床上目前滥用抗生素现象仍 较 普 遍 ,主 要 表 现 在 预 防 性
条件允许排除泌尿道 的 导 管。 抗 真 菌 治 疗,应 用 氟 康 唑 0.4g 静 脉 点 滴 用药指征较宽,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 的 比 例 较 高 ,且 用 药 时 间 较 长,治 疗

14.28
管时间越长泌尿系真 菌 感 染 率 越 高。KauffmanCA 等 报 道 的 真 菌 性 尿
路感染83.2%有导尿史[4]。本组95.24%有 导 尿 史,提 示 留 置 尿 导 管 是
14
33.33
真菌性尿路感染的主要 诱 因。 ④ 其 它 易 感 因 素:如 长 期 (>2W)大 量 使
关 键 词 :真 菌 尿 路 感 染 分 析
【中 图 分 类 号 】R4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8-1879(2011)07-0029-02
真菌性尿路感染是 危 重 症 患 者 常 见 的 医 院 感 染 性 疾 病 之 一 。 随 着 转阴出院;其中2例出现肝功能损害,给予护肝治疗,未停抗真菌药物。
长 ,真 菌 性 尿 路 感 染 率 越 高 。 如 表 1。
的机会越大。③留置导尿 留置尿 管 过 程 中 可 造 成 尿 道 粘 膜 充 血、水 肿,
表 1 抗 菌 药 物 治 疗 时 间 与 真 菌 感 染 的 关 系
甚至粘膜损伤,破坏尿道 粘 膜 的 自 然 防 御 屏 障,有 利 于 致 病 微 生 物 的 逆
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天) 尿路真菌感染例数
感 染 阳 性 率 (% )
行侵入膀胱。同时粘膜损伤所致渗血和出血为致病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提供和创造了条件。在危重症患者治 疗 中 需 留 置 尿 管 的 很 多 ,真 菌 侵 袭
0-7

7.14
机体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尿路逆行感染。本组资料分析显示尿道留置尿
7-14 14-21
1.2 临 床 表 现。 基 础 疾 病 危 重,往 往 掩 盖 真 菌 性 尿 路 感 染 的 临 床 表 现 ; 最大可能为定植菌。 且部分危重症患者存在意 识 障 碍,不 能 主 诉;主 要 表 现 为 尿 常 规 异 常 如 3.2 真菌性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① 自 身 免 疫 功 能 低 下 本 组 患 者 平 均
有一定比例,本组患者有6例无发热等症状,仅尿常规异常。5 例 患 者 同 本组有2例没有导尿,仍 发 生 真 菌 性 尿 路 感 染,与 患 者 自 身 免 疫 功 能 低
时发生其他部位真菌感染如口腔、肺部等,1例发生真菌性脓毒血症。 下有一定关系。② 抗 生 素 的 使 用 本 组 患 者 发 病 前 均 应 用 抗 生 素 ,以 广
2.3 本 组 患 者 平 均 年 龄 大,基 础 疾 病,而 且 有 1 种 或 1 种 以 上 基 础 疾 况调整或停用抗生素,并应用抗真 菌 药 物 治 疗。 目 前 真 菌 性 尿 路 感 染 的
病 ,多 存 在 自 身 免 疫 功 能 低 下 ,易 发 生 真 菌 性 尿 路 感 染 。
易感因素及对策。现总结如下。
染指真菌侵入人体,在组织、器 官 或 血 液 中 生 长、繁 殖,并 导 致 组 织 损 伤
1 临 床 资 料
及炎症反应的疾病。真菌是条件致病 菌,可 存 在 于 正 常 人 的 皮 肤 和 粘 膜
1.1 一般资料。本组 42 例,男 28 例,女 14 例,男 ∶ 女 为 1∶0.5,发 病 处,当机体自然防御屏障 破 坏 或 免 疫 力 低 下 时 可 侵 袭 机 体 ,引 起 机 会 性 年龄36-87岁,年龄在36-60 岁 15 例,60 岁 以 上 27 例,平 均 年 龄 64 感染[2]。本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或被危 重 症 患 者 的 基 础 疾 病 所 掩
关 键 词 :原 发 性 肝 癌 黄 芪 肝 动 脉 栓 塞 化 疗
【中 图 分 类 号 】R4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8-1879(2011)07-0030-01
一天一次。症状、体征消失5天,微生物学检查连续2次阴性后停药。 性用药仍忽视病原菌检验 和 药 敏 实 验,使 用 抗 生 素 起 点 高,由 于 上 述 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