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运动、感觉评定
脊髓功能分级

脊髓功能分级脊髓功能分级是一种评估脊髓损伤严重程度的方法。
它通过检查和测试患者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将脊髓损伤分为不同的级别。
这些级别从完全丧失感觉和运动功能到轻微受损的程度不等。
下面我将以人类视角,以真人叙述的方式介绍脊髓功能分级的各个级别。
第一级:完全丧失感觉和运动功能第一级是脊髓功能分级中最严重的级别。
在这个级别中,患者完全丧失了对触摸、疼痛和温度的感觉,同时也无法控制肌肉运动。
他们可能需要依赖呼吸机来维持呼吸,无法自主进食和排尿。
这种情况对患者来说是非常困难和痛苦的,他们需要全面的护理和支持。
第二级:保留下来的感觉但无法控制运动第二级的患者保留了对触摸、疼痛和温度的感觉,但仍然无法控制肌肉运动。
他们可能能够感受到外界的刺激,但无法主动移动四肢或进行简单的动作。
这对患者来说仍然是极具挑战性的,需要依赖他人的帮助来完成日常生活活动。
第三级:部分运动控制和感觉恢复第三级的患者可以部分控制肌肉运动,并恢复了一定程度的感觉。
他们可能能够进行简单的动作,如握紧拳头或屈伸手指,但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
他们的感觉可能还不够敏锐,对疼痛和温度的感知可能不太准确。
尽管如此,这种程度的康复对患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他们可以更独立地进行日常活动。
第四级:部分运动控制和感觉恢复第四级的患者在运动控制和感觉恢复方面比第三级更好。
他们可以进行更复杂的运动,如握笔写字、站立行走等。
他们的感觉也更加敏锐,可以准确地感知疼痛和温度。
尽管仍然存在一些限制,他们可以更独立地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并且在康复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第五级:恢复完全的感觉和运动功能第五级是脊髓功能分级中最好的级别。
在这个级别中,患者完全恢复了感觉和运动功能,可以自由地进行各种活动。
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功能能力与未受伤的人没有太大差异。
这是对患者和医疗团队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胜利,代表着康复的成功和希望。
脊髓功能分级是评估脊髓损伤严重程度的重要工具。
通过了解不同级别的功能恢复情况,医疗团队可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脊髓损伤的分类及评分

截瘫 脊髓胸、腰或骶段的运动感觉功能损害或丧失。截瘫不涉及上肢功能,但可累及躯干、腿部和盆腔脏器。本术语包括马尾和圆锥损伤,但不包括腰骶丛病变或椎管外神经损伤。
3
神经根逃逸 指完全性颈髓或腰髓损伤患者,损伤平面之上脊髓神经根损伤逐步恢复,从而出现神经损伤平面“下移”的假象。
4
马尾回避(逃避)
4
D级:不完全 性损害,损伤平面以下存在感觉和运动功能,且大部关键肌的肌力等于或大于3级
5
E级: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
ASIA指数评价脊髓损伤是片面 的,应同时应用运动评分和感觉评分
人体左右各有10组关键肌
01
根据徒手肌力测定肌力分为0~5级
02
正常运动功能总评分为100分
03
运动评分
正常感觉功能(痛觉 、触觉)评2分,异常1分,消失0分,每一脊髓节段一侧正常4分
脊髓神经损伤的解剖部位分类
01
马尾神经损伤:为椎管内的腰骶神经根受损,大腿、小腿、足部、会 阴部及鞍区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两侧的皮肤感觉对称或不对称。股四头肌以下的肌肉及括 约肌减弱或消失,患者行走正常或摇摆步态。
02
脊髓神经损伤的解剖部位分类
01
在临床上所见到的脊髓损伤可为单纯的脊髓 、圆锥、或马尾损伤,也可为脊髓圆锥损伤或圆锥马尾损伤
按脊髓损伤的程度分类
完全性脊髓损伤:在脊髓损伤平面以下至最低位骶段,感觉、运动功能的完全丧失。骶部的感觉功能包括肛门皮肤粘膜交界处感觉及肛门深感觉,运动功能是肛门指检时肛门外括约肌的自主收缩 。
01
损伤急性期伴有脊髓休克期,脊髓损 伤程度难以辨明,脊髓休克的存在,既可预示脊髓功能永久性丧失,也可能是脊髓功能暂时丧失
02
脊髓损伤感觉平面评定标准

脊髓损伤感觉平面评定标准脊髓损伤是一种常见的严重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
为了能够准确评定患者的感觉功能损伤程度,医学界制定了脊髓损伤感觉平面评定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评定标准的内容和应用方法。
该评定标准主要分为触觉、痛觉和温度觉三个方面。
在触觉方面的评定中,根据损伤部位和临床症状,将感觉功能分为无损伤、轻微损伤、中度损伤和重度损伤四个等级。
对于痛觉和温度觉的评定也是按照类似的等级进行分类。
在具体评定过程中,医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和观察。
触觉评定中,常用的方法包括使用棉花球、羽毛和刷子等工具进行轻触和触压测试。
痛觉评定主要通过采用针刺或钳夹等刺激物进行触发疼痛感。
温度觉评定则是通过用温水和冷水刺激测试区域,观察患者对温度变化的感觉反应。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的评定,还有一些辅助的评定指标,如感觉平面的划分、感觉平面上下限的确定和对称性的评估等。
这些指标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感觉功能状况,为后续治疗和康复提供重要依据。
在使用脊髓损伤感觉平面评定标准时,医生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评定结果应以医生的判断为准,并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同时,评定过程中需要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作,确保评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脊髓损伤感觉平面评定标准是指导脊髓损伤患者评估和治疗的重要工具,通过对感觉功能的准确评定,能够帮助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康复效果。
但使用评定标准时需要注意操作规范和准确性,确保评定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脊髓损伤评定标准

脊髓损伤评定标准
一、感知能力评估
感知能力是指个体通过感觉器官获得信息的能力。
在脊髓损伤患者中,感知能力的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痛觉:评估患者对疼痛的感知能力,包括痛觉过敏、痛觉缺失等。
2.温度觉:评估患者对温度变化的感知能力。
3.触觉:评估患者对触碰、轻拍等刺激的感知能力。
4.位置觉:评估患者对肢体位置的感知能力。
二、运动功能评估
运动功能是指个体完成动作的能力。
在脊髓损伤患者中,运动功能的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肌肉力量:评估患者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2.关节活动度:评估患者关节的活动范围。
3.协调性:评估患者肢体协调动作的能力。
4.运动控制:评估患者对动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的控制能力。
三、平衡与协调评估
平衡与协调是指个体在保持身体姿势稳定和完成动作时,身体各部分之间的协同工作能力。
在脊髓损伤患者中,平衡与协调的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静态平衡:评估患者保持静止姿势的能力。
2.动态平衡:评估患者在运动过程中保持身体姿势稳定的能力。
3.协调性动作:评估患者完成复杂动作时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四、日常生活能力评估
日常生活能力是指个体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
在脊髓损伤患者中,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理能力:评估患者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如进食、洗漱、穿脱衣物等。
2.转移能力:评估患者独立完成床椅转移、上下楼梯等能力。
3.交流能力:评估患者的语言、文字和手势交流能力,以及理解他人语言的能力。
脊髓损伤运动和感觉评定量表

0
0
0
33
评分标准 5 0:完全麻痹 5 1:触及或可见肌收缩 5 2:不抗重力主动运动 5 3:可抗重力主动运动 5 4:对抗部分阻力主动运动 5 5:对抗全部阻力主动运动 4 NT:无法检查 0 0 0
34
评分标准 0:完全麻痹 1:触及或可见肌收缩 2:不抗重力主动运动
3:可抗重力主动运动 4:对抗部分阻力主动运动 5:对抗全部阻力主动运动 NT:无法检查
项目 C5-肘屈肌(肱二头肌、旋前圆肌) C6-伸腕肌(桡侧腕伸长、短肌) C7-肘伸肌(肱三头肌) C8-中指屈指肌—末节(指深屈肌) T1-小指展肌 L2-屈髋肌(髂腰肌) L3-伸膝肌(股四头肌) L4-足背屈肌(胫骨前肌) L5-足趾伸肌 S1-足趾屈肌
总计:
运动关键肌
得分
左
右
5
5
5
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
4
4
脊髓损伤运动评分

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床号:病案号:
脊髓损伤程度分级
判定程度
判 定 标 准
判 定
A:完全损伤
骶段S4、5无任何运动、感觉
B:不完全损伤
脊髓功能损伤平面以下至骶段S4、5,无任何功能而有感觉的残留
C:不完全损伤
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留,但一半以下关键的肌力在3级以下
总分
评价者:1、2、3、
D:不完全损伤
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留,且一半以上关键肌的肌力均大于或等于3级
E:正常
运动、感觉功能正常
残留运动功能评分
右侧评分
节段
关键肌肉
左侧评分
月日
月日
月日
C6
桡侧伸腕肌
C7
肱三头肌
C8
中指末节屈肌
T1
小指外展肌
L2
髂腰肌
L3
股四头肌
L4
胫前肌
L5
拇长伸肌
S1
腓肠肌
(完整版)脊髓损伤的评定量表

表1 脊髓不同节段的运动、感觉平面及损伤时的功能预后代表肌肉运动功能移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感觉平面损伤水平颈部C1-C3 胸锁乳突肌颈屈曲、旋转电动轮椅若干呼吸器,完全依赖C4 膈肌呼吸同上完全依赖肩锁关节斜方肌肩胛上提C5 三角肌肩屈曲外展轮椅驱动大部分依赖肘前外侧肱二头肌肘屈C6 胸大肌肩内收前屈轮椅实用中度依赖拇指桡侧腕伸肌腕背伸C7 肱三头肌肘伸轮椅实用轮椅上基本自理中指桡侧腕屈肌腕掌屈床、轮椅转移C8-T1 屈指肌手指屈轮椅实用同上小指手内部肌手指灵活运动驾驶汽车上体稳定轮椅实用基本自理第6肋间 T6 上部肋间肌上部背肌带支具扶拐步行T12 腹肌操纵骨盆轮椅实用同上腹股沟上缘胸部背肌带支具扶拐步行上下阶梯L2 髂腰肌屈髋同上自理股前中部 L3 股四头肌伸膝不用轮椅同上膝上内侧带短腿支架步行L4 胫前肌踝背伸同上同上内踝L5 拇长伸肌伸趾同上同上足背S1 腓肠肌踝屈正常步行同上足跟外侧比目鱼肌表3 ASIA损伤程度分级级别指标A 完全性损伤骶段(S4—S5)无任何感觉或运动功能保留B 不完全损伤损伤平面以下包括骶段有感觉但无运动功能C 不完全损伤损伤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大部分关键肌肌力3级以下D 不完全损伤损伤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大部分关键肌肌力3级或以上E 正常感觉或运动功能正常表4 肌张力分级评定分级神经科分级SCI分级Penn分级Clonus分级0 肌张力降低无肌张力增高无肌张力增高无踝阵挛1 肌张力正常轻度增高,被动活动时有一过性停顿肢体受刺激时出现轻度肌张力增高踝阵挛持续1~4s2 稍高,肢体活动未受限较明显增高,活动未受限偶有肌痉挛〈1次/h 踝阵挛持续5~9s3 肌张力高、活动受限较明显增高,被动活动困难经常痉挛〉1次/h 踝阵挛持续10~14s4 肌肉僵硬,被动活动困难或不能肢体僵硬,被动活动不能频繁痉挛〉10次/h 踝阵挛持续15s 表5 SCI的Frankel功能分级分级标准A 完全性瘫痪B 运动功能完全丧失,部分感觉保留C 能运动但无使用价值D 能运动,但无使用价值(如行走)E 完全恢复。
脊髓损伤评定顺序

脊髓损伤评定顺序1、脊柱脊髓功能评价(1)脊柱骨折的类型。
(2)根据ASIA标准评价脊髓损伤水平程度。
2、运动评分、感觉评分。
3、肌张力采用改良的Ashworth分级。
4、平衡姿势的评定。
包括长坐位与端坐位,采用0-V级分法。
5、步行能力采用Hoffer分级。
6、关节活动范围评定。
7、日常生活能力评定。
8、助行器与矫形器的评定。
9、心理功能的评定。
10、并发症的评定。
Hoffer步行能力分级1级:不能步行2级:非功能性步行完全不能步行用膝-踝-足矫形器(KAFO)或肘杖等辅助器具能在治疗室内行走。
故又称治疗性行走。
训练时耗能大,速度慢,距离短,无功能性价值,但有预防压疮、血液循环障碍、骨质疏松等治疗意义。
3级:家庭性步行用踝-足矫形器(AFO)、手杖等可在室内行走自如,但不能在室外长时间行走。
4级:社区性步行用或不用踝-足矫形器AFO、手杖可在室外和所在社区内步行,并可进行散步及去公园、诊所、购物等活动,但时间不能长,如活动超出社区范围,仍需乘坐轮椅并发症:1.呼吸功能障碍(呼衰、肺部感染、肺不张、胃内容物误吸)2.心血管功能障碍(直立性低血压、自主神经过放射)3.下肢静脉血栓4.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心血管系统紊乱、体温调节异常、自主神经放射亢进)5.免疫系统与炎症反应6.内分泌及代谢7.神经源性膀胱8.神经性直肠9.性功能及生育10.疼痛11.肌痉挛12.压疮13.异位骨化14.骨质疏松15.迟发性神经功能恶化16.心理17.体温调节障碍神经平面:指脊髓保留双侧正常感觉、运动功能的最低节段。
感觉和运动平面可以不一致,左右两侧也可能不同。
可以分别用右侧感觉平面、右侧运动平面、左侧感觉平面、左侧运动平面表示。
T2-L1损伤无法评定运动平面时可以用感觉平面来确定神经平面。
感觉(针刺觉和轻触觉)表2脊髓损伤康竟基本目标脊髓损伤水干基本康复目标需用支具轮椅种类C5案上动作自立,其他依靠帮助电动轮椅、平.也可用手动轮椅C6AUL部分白立,需中等量帮助手动电动轮椅,河用多种自助具C7ADL基本自立.移乘轮椅活动手动轮椅,残疾人专用汽车C8-T4ADL自立,轮椅活动支具站立同匕骨盆长支具,双拐T5118同.匕”「应用支具治疗性步行同上T9-II2同上,长下肢支具治疗性步行轮椅,长下肢支具,双拐LI同上,家庭内支具功能性步行,'1±L2同上,社区内支具功能性步行同上L3同上,时拐社区内文具功能性小什短下肢支具.洛夫斯特德拐L4同上一「骂驶汽车,切不需轮椅同L5-S1无视足托功能步拧及驾岫汽车足托或税下岐支具・中央束镰合征常见丁颈仃曲血管损饬“血管损伤时背髓中央先开始发生损揖再向外周犷散上肢的拓动神经的丁脊髓中央,而下肢的运动神经偏于帝蔺的外州,造成上肢神经■受累耳十下肢,因此上肢障器比一卜粒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在神经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且平面以下至少一半以上的关键肌肌力小于3级
不完全性损害
C
在神经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且平面以下至少一半的关键肌肌力大于或等于3级
不完全性损害
D
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
正常
E
脊髓损伤评定方法
肌力分级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得分
完全瘫痪
0
可触及或可见肌收缩
1
在无重力下进行全关节范围的主动活动
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
(枣庄市立二院)
ASIA脊髓损伤评定系统
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岁诊断:评定人:
部位日期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关键肌肌力检查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C5屈肘肌(肱二头肌、肱肌)
C6伸腕肌(桡侧伸腕长和短肌)
C7伸肘肌(肱三头肌)
C8中指屈指肌(指深屈肌)
Tl小指外展肌(小指外展肌)
L2屈髋肌(髂腰肌)
2
对抗重力可进行全关节范围的主动活动
3
在中度抗阻下进行全关节范围的主动活动
4
正常肌力(可完全抗阻进行全关节范围的正常活动)
5
无法检查
NT
感觉分级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得分
缺失
0
障碍(部分障碍或感觉改变,包括感觉过敏)
1
正常
2
无法检查
NT
T2腋窝的顶部
T3第3肋间
T4第4肋间{乳线)
T5第5肋间
T6第6肋间(剑突水平〉
T7第7肋间
T8第8肋间
T9第9肋间
T10第I0胁间(脐)
T11第11肋间
T12腹股沟韧带中点
L1T12与L2中点
L2大腿前中部
L3股骨内髁
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
(枣庄市立二院)
ASIA脊髓损伤评定系统
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岁诊断:评定人:
L3伸膝肌(股四头肌)
L4踝背伸肌(胫前肌)
L5趾长伸肌(拇长伸肌)
S1踝跖屈肌{腓肠/比目鱼肌)
运动系统总分
关键点感觉检查
痛觉
触觉
痛觉
触觉
痛觉
触觉
痛觉
触觉
痛觉
触觉
痛觉
触觉
C2枕骨粗隆
C3锁骨上窝
C4肩锁关节的顶部
C5肘前窝的外侧面
C6拇指近节背侧皮肤
C7中指近节背侧皮肤
C8小指近节背侧皮肤
T1肘前窝的内侧面
关键点感觉检查
触觉
痛觉
触觉
痛觉
触觉
L4内踝
L5足背第3跖趾关节
Sl足跟外侧
S2腘窝中点
S3坐骨结节
S4-5肛门周围
感觉系统总分
总分
ASIA脊髓损伤分级
评定标准
定义
月日
在骶段S4-S5无任何感觉和运动功能保留
完全性损害
A
在神经平面以下包括S4-S5存在√感觉功能,但无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