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含水井调剖堵水技术及现场应用分析
调剖堵水技术在高含水油井中应用

调剖堵水技术在高含水油井中应用调剖堵水技术是一种应用于高含水油井的一种水平井工艺,旨在提高油井采收率,降低含水率,进一步延长油井使用寿命。
在高含水油井的开发过程中,由于胶体粘部分、化学反应、沉积物生长和反渗透作用等因素的影响,油井产出受限,井网压差增加,油水界面下降,使井筒中水含量日益增多,影响采油效率。
而调剖堵水技术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油井产出与采收率,从而提升整体油田开发效率。
调剖堵水技术的原理是利用调剖剂、堵水剂和水泥等材料在高含水油井中形成一系列具有特定功能的过滤屏障,包括分散性调剖屏障、堵塞性堵水屏障、黏度调节屏障、流量平衡屏障等,从而实现高含水油井的管柱控制、防水、深部膨胀和合理调节油井产量。
调剖剂、堵水剂和水泥等材料通过注入高含水油井,填充井筒缝隙,封锁井眼,改变井筒流动路径,开采更多油藏,提高采油矿井的采收率。
在调剖堵水技术的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井型和井深等因素选择适合的调剖剂和堵水剂。
在注入调剖堵水剂前,需要先进行强制水宣洗井一次,以清洗孔隙和裂隙中的沉积物和杂质。
随后在井筒中注入调剖剂和堵水剂混合液,使其均匀分布在井筒中。
在注入混合液的同时,油井产量会有所下降,但在几个小时后产出会有所恢复。
调剖堵水后,需要进行封孔固井工艺,将井筒的缝隙密封,防止堵塞材料从井筒中流失。
总体而言,调剖堵水技术在高含水油井中应用优势明显,其能够有效地控制高含水产井的水声压差,增强油井采出层和开发层之间的连通性,提高井网的整体采收率,减少油水混合物的排放,达到环保目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实地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调整,以保证技术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调剖堵水技术在高含水油井中应用

调剖堵水技术在高含水油井中应用调剖堵水技术是一种充分利用水的物理、化学和流体力学特性来改变油藏物性、改善油藏性质、增强油藏采收率的一种技术。
它是通过在油层中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水与油混合,从而使油层中的压力变化,形成一定的力学作用,进而达到提高采出率和延长采油期的目的。
在高含水油井中,调剖堵水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有效的增加油井的产出并达到防止水杂油、防止油气井破坏的效果。
高含水油井的主要特点是含水率高,油水分离困难,采出率低。
由于油藏中含有大量的水,导致油层压力降低,油井产量减少,采油效果变差,经济效益降低。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调剖堵水技术进行治理。
调剖堵水技术首先需要进行注水作业,将一定量的水注入到油层中。
水的注入会使油层中的压力发生变化,进而改变物性和性质。
注入合适的水量可以使油层中的压力略微升高,从而改变油层中的渗透性,提高油的采收率。
此外,水的注入还会改变油层中的水岩比,缩小水相区,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由于油井中含有大量的水,通常调剖堵水技术需要结合堵水技术进行治理。
堵水技术可以有效的防止水杂乳,提高油井的采出率。
堵水通常采用高聚物、石墨烯等材料进行封堵,起到防水、升水压、提高采油率的效果。
此外,堵水还可以防止水推油,减小油井破坏的可能性。
1. 增加油井产出量:调剖堵水技术可以改变油藏物性、改善油藏性质、增强油藏采收率,从而将含水油井的产出量提高。
2. 延长采油期:由于含水油井的采收率低,导致采油周期短,采油期限制了油井的采收效益。
通过调剖堵水技术可以有效地延长油井的采油期。
3. 防止水杂油:通过堵水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水杂油,减少采油量的损失,提高油井的采收率。
4. 防止油气井破坏:含水油井采油效率低,导致油气井破坏的可能性增大。
通过调剖堵水技术可以减少油气井破坏的发生率,提高油井的安全性。
总之,调剖堵水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理高含水油井的方法,可以提高油井的产出量、延长采油期、防止水杂油和防止油气井破坏,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调剖堵水技术在高含水油井中应用

调剖堵水技术在高含水油井中应用【摘要】高含水油井是油田开发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严重影响了油井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为了解决高含水油井的堵水问题,调剖堵水技术被广泛应用。
该技术通过注入调剖剂改变油层孔隙结构,形成堵水屏障,有效提高了油井采收率。
本文通过分析高含水油井的特点、调剖堵水技术原理、应用案例、优势和存在的挑战,探讨了调剖堵水技术在高含水油井中的应用前景。
调剖堵水技术在高含水油井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也面临着技术不成熟、成本较高等挑战。
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技术手段,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实现对高含水油井的更好治理和开发。
【关键词】高含水油井、调剖堵水技术、应用案例、优势、挑战、应用前景、总结与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石油是全球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而高含水油井是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高含水油井指含水量超过一定比例的油井,在油井生产中,会对生产效率和油田开发带来很大影响。
传统的堵水方法已经难以满足高含水油井的需求,因此需要对调剖堵水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应用。
调剖堵水技术是一种通过在油井中注入特定的调剖剂,改变油层渗透性,提高油水分离效率的方法。
这种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高含水油井的开采难题,提高油井的产量和盈利能力。
调剖堵水技术在高含水油井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深入研究调剖堵水技术在高含水油井中的应用,对于提高油田开采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高含水油井是油田开发中常见的问题之一,由于含水量较高,使得油井产能大幅下降,严重影响了油田的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
研究高含水油井中调剖堵水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调剖堵水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高含水油井的产能和油水分离效率,从而实现油田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此技术可以减少油井水淹带来的破坏和浪费,保护地下水资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通过研究高含水油井中调剖堵水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其他高含水油井的治理提供经验和参考,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调剖堵水技术在高含水油井中应用

调剖堵水技术在高含水油井中应用调剖堵水技术是一种常用于高含水油井开采中的作业技术,它通过调剖剂的注入,改善油井地层渗透率分布,达到提高产量的效果。
在高含水油井中应用调剖堵水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高含水油井产能下降的问题,提高油井的开采效率,降低开采成本,是一种重要的作业技术。
一、高含水油井的特点高含水油井是指含水率超过50%的油井,由于含水率高,会导致油井产能下降,无法有效地生产出油品。
高含水油井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油水分离困难:高含水油井中油水混合在一起,油水分离困难,导致油井产生的油水混合物不易处理。
2. 能量损失大:高含水油井中,油的相对渗透率较低,导致油井的产能下降,能量损失较大。
3. 地层渗透率分布不均匀:由于地层构造复杂,地层渗透率分布不均匀,导致高含水油井中的有效储层有限。
1. 调剖堵水技术原理调剖堵水技术是指通过注入调剖剂,改善地层渗透率分布,提高油井的产能。
调剖剂主要有聚合物、改性静电吸附剂、表面活性剂等成分,通过注入调剖剂,可以提高地层渗透率,降低地层渗透压,增加油井产能。
(1)高效节能:调剖堵水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油井的产能,降低开采成本,实现高效节能。
(2)改善油水分离效果:调剖堵水技术可以改善地层渗透率分布,提高油水分离效果,使得油井产出的油品更纯净。
(3)延长油井寿命:调剖堵水技术可以延长油井的寿命,提高油井的开采效率,增加油井的产油周期。
(1)制定调剖堵水方案:根据高含水油井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调剖堵水方案,确定调剖剂的类型、注入量、注入方式等。
(2)进行前期准备:调剖堵水前需要对油井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准备调剖剂、清洗油井管道、检修设备等。
(3)注入调剖剂:根据方案要求,将调剖剂通过注入设备注入到油井地层中,改良地层渗透率分布。
(4)效果评估和调整:待调剖剂充分扩散后,进行效果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确保调剖堵水效果达到预期。
调剖堵水技术在高含水油井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
调剖堵水技术在高含水油井中应用

调剖堵水技术在高含水油井中应用随着石油勘探领域的不断发展,石油开采领域也在不断拓展,高含水油井的开发已成为石油勘探开发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高含水油井的开发过程中,堵水技术的应用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手段,通过调剖堵水技术可以有效地增加油井的产量,并延长油田的生产寿命。
本文将从调剖堵水技术及其在高含水油井中的应用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提高我国高含水油井的开采效率。
一、调剖堵水技术概述调剖堵水技术是一种利用调剖剂改变地层渗透率的方法,从而达到调整油水分布,提高油井产能的技术手段。
该技术的原理是通过注入调剖剂,将调剖剂与地层中的水相挤出,从而改变地层渗透率分布,减小水相渗透,提高油相渗透,减小水驱升高效地采出地层残余油。
常用的调剖剂有聚合物、环烷醇类、表面活性物质等。
调剖堵水技术的优点在于其可以有效地提高油井的产量,延长油田的生产寿命,减少油田开发成本,并且对地下水资源不会造成污染。
目前,调剖堵水技术在石油开采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高含水油井的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高含水油井的特点高含水油井通常指含水层在产出口中含水含量超过70%,即水含量占总产出的百分比超过70%的油井。
高含水油井的产生给油田开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为高含水会导致油井产出的油含量低,产油效率低,降低油井的产量,而且还会造成地层压力的不稳定,产生油轮效应。
高含水油井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油井产出的油含量低,二是油井产量不稳定,三是易引起地层压力不稳定。
由于这些特点,高含水油井的开发一直是石油行业领域的难题。
对高含水油井的开发技术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就显得极为重要。
1. 改进调剖剂的配方针对高含水油井的特点,可以针对调剖堵水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
要改进调剖剂的配方,选择适合高含水油井地层条件的调剖剂,以提高调剖剂的适用性和效果。
在高含水油井中,通常选择相对水溶解度低的调剖剂,以避免与地层水相溶解,减少对地层渗透率的影响。
2. 提高调剖剂的渗透性要通过改进调剖剂的配方,提高调剖剂的渗透性,以加强调剖剂对地层的渗透能力,从而改变地层的渗透率分布。
调剖堵水技术在高含水油井中应用

调剖堵水技术在高含水油井中应用1. 引言1.1 调剖堵水技术在高含水油井中应用的重要性高含水油井是指地层中水含量较高的油层,这种油井通常产水量大,油水混合物的比例偏向水相。
在油井开采过程中,高含水油井会导致采油效率低下、油井产量下降、油气混砂等问题,严重影响油田的经济效益。
如何有效地控制高含水油井的产水量,提高油井的采油效率成为了油田开发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调剖堵水技术在高含水油井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提高油田的采油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延长油田的生产周期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作用。
随着油藏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调剖堵水技术在高含水油井中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1.2 高含水油井的特点高含水油井是指含水量高于原油的油井,通常含水量超过50%。
高含水油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产量低:由于含水量高,原油产量相对较低,导致开采效益较差。
2. 水气同采:高含水油井中水和气往往伴随一起被开采,增加了采收难度和成本。
3. 油水界面不稳定:由于含水量高,油水界面不稳定,造成采收不均匀。
4. 堵水困难:由于含水量高,水侵润油层严重,堵水难度大。
高含水油井具有产量低、水气同采、油水界面不稳定和堵水困难等特点,给油田开采和生产带来了诸多挑战。
针对高含水油井的特点,开展调剖堵水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3 调剖堵水技术在高含水油井中的应用背景调剖堵水技术在高含水油井中的应用背景是当前油田开发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油田开采程度的加深,高含水油井的数量不断增加,其中的含水率常常超过50%,甚至达到80%以上。
高含水油井产能低下、油水分离困难,直接影响了油田的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
传统的堵水技术往往效果不佳,难以满足油田的开发需求。
在当前油田开发中,调剖堵水技术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于高含水油井的开发中。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实践应用,调剖堵水技术在高含水油井中的应用效果不断提升,为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开采效率提供了有力支撑。
调剖堵水技术在高含水油井中应用

调剖堵水技术在高含水油井中应用随着石油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含水油井成为了油田开发中的一大难题。
传统的堵水方法往往效果不佳,需要反复试验,并且费用昂贵。
而调剖堵水技术的出现,为解决高含水油井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调剖堵水技术是将水性聚合物注入到油层中,使油层中的高渗透层性质得到改善,从而实现调剖和堵水的双重效果。
通过该技术,既能够改善高含水油井的油水分布情况,提高采收率,还能够有效地堵塞水的反向渗透。
调剖堵水技术的具体操作流程是:首先,选择合适的调剖剂,根据油层层位、油水分布情况、渗透率等因素进行合理配比。
然后,在钻井平台上对调剖剂进行混合均匀并加入化学调剖剂。
接着,用泵将调剖剂注入到油井井口,通过管柱压力和泵的压力进行调剖。
待调剖剂流入到油层沉积岩中后,依据其性质可在高渗透区起到调整油水分布、提高采收率的效果。
同时,聚合物还能迅速吸附周围的活性油分子,形成聚合物层,阻碍水在油层中的分散和流动,从而有效地堵塞水的反向渗透。
调剖堵水技术的优点在于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效果显著、可以微调等等。
同时,该技术还可以远程实时监控,以保证调剖的有效率和效果。
此外,调剖堵水技术还能够针对不同类型油田的特点选择不同类型调剖剂,并考虑各种田间因素进行优化,不仅有效地提高了采收率,也减少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当然,调剖堵水技术的应用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如高温、高压、高盐度等恶劣环境下,调剖剂的抗渗效果下降,需更换适合此类工况的调剖剂。
此外,由于调剖剂的配比需要基于油层的特征确定,因此对已经开采了多年的油田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挑战,需要进行前期的全面测试和筛选。
综上所述,调剖堵水技术在高含水油井开采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并且随着社会对能源高效利用的重视,调剖堵水技术未来还将发掘更多新的应用领域。
调剖堵水技术在高含水油井中的应用

调剖堵水技术在高含水油井中的应用摘要:调剖堵水技术在高含水油井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也较为重要,在应用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其应用原则,并注意当前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弥补,以保证此项技术能够顺利进行实施,促进油田稳产。
关键词:调剖堵水技术;高含水油井;应用一、调剖堵水技术的原理分析调剖堵水技术主要是根据不同地层特性研制出各类堵剂,按照比例调配堵剂并采用合理的注入工艺注入到地层。
油井堵水是将高渗透层或者出水的孔隙封堵住,控制水的产出,同时实现提高注水波及体积和产油量的目的。
封堵的方式包括采用选择性堵剂将同层水进行封堵、或是用堵剂将高含水层封堵、还可以在底水上建立隔板来控制底水进入。
堵剂主要根据不同地层开发研制,如高渗透层、高矿物质地层、高温地层、低渗透地层等所用的堵剂均不同,具体分为冻胶类、树脂类、稠油类、泡沫类等多种种类。
对注水井调剖采用的方法是将调剖剂注入到注水井内,通过调节注水地层的吸水性和剖面大小实现对高含水层的封堵,该方式能够提高注入水的波及系数。
一般多采用如下三种调剖方式:近井地带调剖、渗滤面调剖、远井地带调剖。
各类型的堵剂与地层相互作用完成堵塞。
冻胶类堵剂是在一定温度和PH值影响作用下,通过主剂与交联剂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大型分子,连接成不溶于水的网状物质,达到堵塞地层孔道的目的。
颗粒类堵剂通过大于地层孔隙的颗粒物来堵塞渗透孔隙。
凝胶类堵剂可与地层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凝胶,实现对高渗透层的封堵。
树脂类的堵剂是将常温下液态的堵剂注入到地层内,受地层温度影响逐渐转变为固体,从而堵塞地层孔隙。
泡沫类的堵剂则是将二氧化碳、氮气、表面活性剂等物质注入到地层中,这些物质反应之后形成稳定的气体泡沫以实现封堵目的。
堵剂注入的工艺根据实际井况来设计,通过合理、方便操作的方式,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将堵剂注入到地层中,通常单井封堵时选用规模较小的水泥车、压裂车等注入;撬装流程适用于大剂量注水井的调剖堵水;固定站式注入适合在大规模、多井点的调剖堵水工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0-2634(2002)03-0058-03高含水井调剖堵水技术及现场应用分析Ξ吴琳(滇黔桂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研究院南宁分院,广西南宁530023)摘要:百色油田仑16块已进入高含水采油期,为改善区块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调剖堵水是一项有效的工艺技术措施。
通过大量的室内实验研究,从堵剂的类型及封堵机理,优选出符合仑16块储层特点、价格合理的粘土类堵剂及其使用浓度,并优选出适合油田开发特征的工艺方案,确定了大剂量封堵储层大孔道,达到深部调剖的区块整体调剖堵水技术。
通过对仑16块不同注水井组进行现场施工,工艺取得了突破,有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并为百色油田今后解决调剖堵水难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百色油田;调剖堵水;岩心实验;提高采收率中图分类号:TE28 文献标识码:A引 言仑16块位于百色盆地田东凹陷北部断阶带,主要含油层系为那读组砂岩,属扇形三角洲前缘分流河口砂坝沉积,从上到下共分为四个砂组,原油主要聚集在Ⅱ、Ⅲ砂组,每个砂组又分为四个小层。
含油面积0.8km2,油层平均厚度6.6m,油层构造比较简单,地层倾角比较大。
自投入注水开发,油田含水上升快,注水开发层内、层间、平面矛盾都较突出,注入水的推进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向东推进快,向北、向西推进较慢,注水推进又不均匀,波及体积小,储层物性好的部位吸水好,物性差的层段吸水差甚至不吸水,致使水驱效率低。
进行区块整体调剖可以封堵高渗透吸水层,启动低渗透吸水层,提高注入水波及系数,从而达到稳油控水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百色油田自1994年以来就开展了调剖堵水工作,主要采用木质素磺酸盐类、高分子聚合物类、注水泥封堵类、MOC微细水泥浆类共四大类封堵工艺技术,虽有一定的效果,但针对性不强,对于大通道、大裂缝及管外窜还缺乏有效的调堵剂及配套的工艺技术,为了提高施工成功率和有效性,通过室内工艺实验研究,提出现场用经济高效的调剖堵水施工配方及工艺技术参数。
1 堵剂的优选1.1 堵剂优选原则通过分析仑16块储层特征和地层水矿化度,根据堵剂性能要求需封堵能力强,性能稳定,与地层配伍性好,有效期长,而且工艺合理,配置简单,施工方便,价格合理,能达到各项技术指标的原则,综合分析和参考以往的调剖堵水经验,可供油田注水井大剂量施工要求,选择的堵剂类型有:a.粘土ΟHPAM 类堵剂;b.水膨体堵剂;c.沉淀型无机盐类堵剂。
1.2 封堵机理(1)钠土ΟHPAM双液法封堵机理当钠土颗粒与HPAM溶液相遇时,HPAM的亲水基团即与钠土表面的羟基通过氢键产生桥接作用形成体积较大的絮凝体,封堵大孔道。
(2)水膨体封堵机理水膨体PAM是一种适度交联的聚合物,遇水后自身膨胀,体积增大,在矿化度为0~60000mg/l的水中,水膨体体积最大可膨胀到30~70倍,由于水膨体PAM的颗粒大小不等,对高中低渗透层有良好的选择性,利用此原理,可用水膨体封堵大孔道。
(3)水玻璃封堵机理水玻璃为硅酸盐类化学物质,在水中离解后与地层水中的Ca2+、Mg2+等金属离子反应形成较高的硅酸盐凝胶沉淀,从而封堵高渗透水道,其反应如下[1]:CaCl2+Na2O・n SiO2+m H2O→2NaCl+Ca(OH)2↓+n SiO2+(m-1)H2O第24卷 第3期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Vol.24 No.3 2002年 6月 Journal of S outhwest Petroleum Institute J un 2002 Ξ收稿日期:2001-10-09作者简介:吴琳(1967-),女(汉族),湖南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油田开发实验研究工作。
CaCl2+Na2O・n SiO2+m H2O→2NaCl+CaSiO3・m H2O↓+(n-1)SiO2(4)水泥的封堵机理油基水泥就是以油作基液,将水泥颗粒分散悬浮于其中,挤入水层后,油被替换而使水泥固化,如果挤入油层(不含水),水泥不凝固,施工后可以从油层返出,利用油基水泥的部份选择性,来封堵大孔道或特高渗透层。
2 室内调剖堵水配方实验优选2.1 室内研究在室内利用动、静态实验进行了以下研究:(1)粘土(钠土)ΟHPAM和沉淀型无机盐类调堵技术研究:a.钠土量对成胶的影响;b.碱浓度与成胶量质量的关系;c.HPAM、水玻璃浓度的优选;d.注入压力、排量对调堵的影响,水泥封口实验评价;e.单液法、双液法封堵效率和突破压力评价。
(2)岩心流动实验优化配方:a.岩心流动实验调堵技术;b.模拟储层渗透率剖面的多岩心流动实验技术; c.模拟储层特大孔道的人造岩心技术;d.模拟储层裂缝技术。
2.2 实验结果(1)静态实验在室温或地层温度下,运用交叉变换调剖堵水剂方法进行实验配方优选,观察堵水主剂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流动性、稳定性、抗冲刷力及体积变化情况。
通过系统实验,优选了调剖堵水主剂的不同浓度范围。
碳酸钠为0.3%~0.6%,粘土粉为7%~10%。
,聚丙烯酰胺浓度为0.2%~0.3%,盐酸浓度为10%~12%,氯化钙浓度为18%~22%,水玻璃有效含量约为20%等。
其主要配方为: 0.3%~0.6%Na2CO3+7%~10%粘土(钠土)+ 0.2%~0.3%聚丙烯酰胺(2)岩心流动模拟实验任何一种堵剂挤入地层后,必须起到封堵大孔道高渗透层,调整吸水剖面,提高水驱效果的作用。
这就要求所用堵剂既能进入地层,又堵得住。
调堵剂的好坏最直观的判断方法就是岩心流动实验,比较调堵前后渗透率的变化。
为了确定调堵剂封堵性能,在地层温度及压力下,按不同的注入程序和注入量将调堵剂和隔离液通过储层岩心,比较调堵前后的注水压力和渗透率变化和原油采收率情况,来评价调堵液体系及调堵工艺的有效性。
实验岩心的选取原则是:岩心物性好,渗透率、孔隙度都较大,能真正反映需实施调堵工艺层段的储层岩性。
选取仑16Ο39X井和仑16Ο40井的有一定代表性的5块岩心,其物性参数见表1。
实验过程中先用现场注入表1 实验用岩心物性参数实验号井号岩心长度/cm岩心直径/cm孔隙体积/ml孔隙度/%气体渗透率/(10-3μm2) 1仑16Ο39x 6.320 2.5257.5323.801150.88 2仑16Ο39x 6.755 2.5338.1223.851001.88 3仑16Ο407.427 2.399 2.5228.371282.27 4仑16Ο40 4.847 2.411 6.1027.571391.97 5仑16Ο407.377 2.4109.4127.971337.16水测封堵前的渗透率,反向注入一定孔隙体积的原油,又正向水驱油,驱替到岩心中的含油量接近于需调堵区块储层的含油量,然后造三条宽约2~3mm,深约4~6mm的人工裂缝,并测造缝后的渗透率,之后相继注入一定量的调堵液,再测调堵后的渗透率,根据调堵前后的渗透率变化情况,确定调堵液用量大小和调堵液类型,实验结果见表2。
表2 实验前后岩心压力和渗透率数据表实验号调堵前注水压力/MPa渗透率/10-3μm2调堵后注水压力/MPa渗透率/10-3μm2堵塞率/%10.01175.2613.80 2.8696.220.02149.0414.320.00210030.004137.5214.500.1510040.02045.7614.20 5.9587.050.02143.2514.50 1.6496.2经人工造缝后进行封堵实验,实验结果为,堵塞分别达到:100%;100%;96.2%;96.2%;87%。
堵塞率只有87%的岩心长度为4.847cm,用两段稀体系调堵压力达到14.2MPa后突破降至0.25MPa,导致堵塞率降低。
通过实验观察,油井堵水堵得住,又能出油,具有较好的选择性,注水井调剖堵裂缝和孔道,能改善水道,使驱替33倍孔隙体积水无油出的岩心能再次出油,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通过实验得出结果:选择“粘土(钠土)+HPAM”作为仑16块调剖堵水的基础堵剂,其驱替方式采用“粘土+隔离液+HPAM+隔离液+粘土”,水泥和水玻璃作为后续堵剂,若前段堵剂效果不理想,再注入水泥或水玻95第3期 吴琳: 高含水井调剖堵水技术及现场应用分析璃进一步增加堵剂强度。
3 仑16块调剖堵水试验情况及效果分析3.1 施工工艺经过深入分析仑16块储层特征、开发历史及开发动态,调剖堵水实施方式应以解决层内矛盾和区块平面矛盾为目的,开展区块整体调剖堵水,才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因此,决定在仑16块的仑16井、仑16Ο15井、仑16Ο7井、仑16Ο10井、仑16Ο13井等5个注水井组进行调堵施工。
3.2 堵剂用量和施工参数在认真分析以往调剖堵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在注水井上实施大剂量深部调剖,调剖半径控制在15~20m以上,施工初始压力控制在正常注水压力之下,随着堵剂的不断注入,压力不断升高,最高压力限制在破裂压力(14MPa)之下,使大部分堵剂优先进入高吸水层,施工排量为3~10m3/h,注入段塞以30~120m3为一段,隔离液3~8m3,按实验成果“土粉→隔离液→HPAM→隔离液→土粉”模式施工。
3.3 施工简况对仑16块的仑16井、仑16Ο5井、仑16Ο7井、仑16Ο10井、仑16Ο13井5口井进行了调剖堵水施工,共注入粘土类堵剂6453.1m3,水膨体800kg,施工排量2~10m3/h,施工压力6.5~14MPa(表3)。
表3 调剖施工参数表井号堵剂用量/m3粘土堵剂水膨体施工排量/(m3/h)施工压力MPa仑161501.8 3003~910.0↑13.0仑16Ο51172.1 1562~10 6.7↑12.5仑16Ο7982.2 1003~6.5 6.5↑13.4仑16Ο101227.2 4~10 6.0↑14.0仑16Ο131569.8 2443~99.0↑11.53.4 效果分析注水井:注水井在调剖前后分别测取了压降曲线和吸水指示曲线,并对其进行了评诂,结果见表4。
从相关资料分析:5口调剖井中,吸水指数明显下降的有4层:仑16Ο5井套管段降幅为63%,油管段降幅为88.6%,仑16Ο7井降幅为90.8%,仑16Ο13井油管段降幅为49.2%;吸水指数不高的有1层:仑16Ο10井吸水指数上升,同时启动压力上升的有2层:仑16井升幅为55.9%,仑16Ο13井套管段(升幅36.6%),吸水启动压力上升的有5层,上升幅度为0.37~5.16MPa,注水井压力指数PI值上升的有6层,上升幅度为0.94~3.07MPa,调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周围油井:经相关资料分析,经本次调剖后预测增加可采储量1.27×104t,可增油约3×103t,通过对5口调剖井周围的多口产油井的产液量进行4个月的跟踪统计,结果见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