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会上树的鱼》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会上树的鱼

二年级上册会上树的鱼

《会上树的鱼》教学设计一、本课总述:这是一篇介绍滩涂鱼生活习性及特点的科学童话。

全文共有12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交待了故事发生的环境,地点。

第二,三自然段讲蜗牛看见一条鱼儿上岸打跑了横行霸道的螃蟹,都觉得奇怪。

第4—10自然段讲那条鱼上树把蜗牛都吃光了。

第11—12自然段讲那条鱼向大树介绍了自己,叫弹涂鱼,又叫跳跳鱼。

课文内容生动形象,妙趣横生。

二、教学目标: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9个生字,学习“弹”1个多音字.。

2 、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在熟读的基础上,了解弹涂鱼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究课外知识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会写8个生字,会认10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弹涂鱼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四、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词卡有关弹涂鱼的图片、文字资料或者学生收集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安排:第一课时主要解决了三大问题:①认读本课生字词,扫清字词障碍。

会认双横线中的9个生字:群、蹦、横、陆、胸、刷、脖、梢、涂和1个多音字“弹(tán)”,以及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岸、灭、本、顶、坏、往、豆、常。

②以学生开火车和小组赛读的方式通读全文,并学习课文1-4自然段,了解弹涂鱼的3大特点:在陆地上会蹦;身体可以像吹泡泡似的胀大起来;会叫、会咬。

读出蜗牛们感到奇怪的语气。

③书写5个生字:灭、本、顶、坏、往。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生字词,加强巩固,会写3个上中下结构的字:岸、豆、常。

2、继续学习课文第5-12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好蜗牛、弹涂鱼、大树之间的对话,抓住描写他们动作、神态的词语,读出它们各自不同的语气,体会各自不同的情感变化。

3、在熟读的基础上加深了解弹涂鱼的另外2个生活习性和特点:会爬树;吃蜗牛。

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课外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朗读,尤其是蜗牛的心理变化。

《会上树的鱼》

《会上树的鱼》

会上树的鱼第一课时一.问题导入:1、同学们好,在生活中在电视上在书中我们见过各种鱼儿,谁来说说你知道什么鱼吗?2、生自由发言。

3、今天我们要理解一种奇特的鱼,这种鱼会上树,你们见过吗?读题4、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好奇的吗?(交流质疑)二.初读课文,教学生字1.带着这些小问题,自己先读读课文。

请大家标出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打哽的地方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课文,老师巡视。

)2 、出示生字,指名读。

老师检查读。

(集体正音、补充).注意:“岸、本、”是前鼻音,“顶、往、常”的后鼻音,为边音;“以”是整体认读音节;开火车认读。

打乱顺序认读。

男生女生读。

注意多音字:弹3、指导读词:4、检查句子三学习一二段1、播放图片,教师导读第一段。

2、小蜗牛正一边吃树叶,一边看大海,突然他们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是什么?教师范读第二段。

(学生交流)2、弹涂鱼到底怪在哪里?找到相关的句子或词语划下来,跟同位说一说(1)会在陆地上蹦(出示句子)你从哪里知道的?谁还来读?弹涂鱼是鱼类中的跳水健将。

(看图片)他还有什么本领?(2)身子能够像吹泡泡似的胀大。

(出示句子)假如你是蜗牛,看到这个情景会说什么?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假如你是螃蟹,你会怎么想?(指导读)(3)会叫会咬(出示句子)战斗的结果是什么?指名读。

你们见过螃蟹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出示“横行霸道”读词,仗势胡作非为,蛮不讲理。

)弹涂鱼怎么打败螃蟹的?(读“又是叫又是咬”)你有什么感受?播放视频,观看小影片。

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弹涂鱼?出示()的弹涂鱼。

4、带着佩服之情,齐读第二段。

四、指导写岸、灭、本。

五、在书上练习书写。

六、板书设计11、会上树的鱼会在岸上蹦身体会胀大会叫会咬。

鄂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会上树的鱼

鄂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会上树的鱼

鄂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会上树的鱼背景本文档是针对鄂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篇课文《会上树的鱼》编写的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这一课文,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本文的基本内容。

2.理解并正确运用一些语言技能,如推理、演绎等。

3.能够简要阐述文章的主旨和意义。

4.能够发挥想象力,创造自己的故事情节。

教学重点1.掌握文章中的基本内容。

2.理解文章中的难点和重点内容。

3.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相关问题,提高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中的比喻手法和寓意。

2.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3.学生想象能力的发掘。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教师自我介绍并简单介绍本次教学的主题。

2.通过简单的问答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和背景。

第二步:预习1.通过阅读课文的标题,引导学生揣摩文章的大意。

2.请学生自行阅读全文并作出相应的笔记。

第三步:阅读理解1.请学生轮流朗读全文。

2.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每一段,了解其中的难点和关键内容。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第四步:语言表达1.引导学生通过模仿、概括等方式表达课文中的相关内容。

2.通过运用比喻、寓言等手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五步:创造故事1.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创造一个自己的故事情节。

2.通过小组讨论和分组演讲,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第六步: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对本次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并写下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悟。

2.通过家长评价和教师点评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和学习热情。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手法,如问答、预习、阅读理解、语言表达和创造故事等,使学生能够从多个方面来理解和掌握本文的相关内容,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但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此,教师应该更加注重课堂细节,加强和学生的互动交流,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发展。

会上树的鱼

会上树的鱼

《会上树的鱼》教案刘店小学刘娟2014.10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弹涂鱼的生活习性,了解大自然中的奇妙现象。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弹涂鱼的生活习性,了解大自然中的奇妙现象,并从中培养学生掌握自然奥秘的精神。

教学准备:动物图片、字卡教学步骤:一、谜语导入,板书课题1、身穿硬甲袍,横行又霸道。

随身带剪刀,不会裁衣袍。

(出示螃蟹图)你们了解螃蟹吗?2、叫牛不像牛,没脚又没手,不会拖犁耙,却能背屋走。

(出示蜗牛图)你们了解它的生活习惯吗?3、没有胳膊也没腿,从来不离水。

走路不用脚,摇头又摆尾。

(出示弹涂鱼图)师:你们都认识些什么鱼?(出示弹涂鱼)今天我们要学的这条鱼跟我们以前见过的鱼有什么不同?这条鱼叫弹涂鱼,它会上树呢,板书:会上树的鱼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三、学习2—12自然段1、学习2—3自然段小蜗牛看见了什么?鱼儿与横行霸道的螃蟹作战时运用了哪些动作的词?从这些词可以看出它是怎样的一条小鱼儿?(板书:勇敢)2、学习5—9自然段(1)5—9自然段朗读指导(2)鱼儿是怎样爬树的?它又是怎样吃掉树上的蜗牛的?(板书:正义)3、通过学习,你知道弹涂鱼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鱼吗?4、老师归纳并介绍弹涂鱼。

三、课后延伸板书:弹涂鱼一导入师:同学们,老师今天带了一个盒子,想知道里面是什么吗?生:想师:那你们可要来闯闯我的谜语关哟。

1、身穿硬甲袍,横行又霸道。

随身带剪刀,不会裁衣袍。

生:螃蟹师:(出示螃蟹图)你们了解螃蟹吗?生:它有两个大夹子,横行霸道,让人看了就害怕。

2、叫牛不像牛,没脚又没手,不会拖犁耙,却能背屋走。

(打一动物)生:蜗牛师:(出示蜗牛图)你们知道蜗牛的生活习性吗?生:它是害虫,爱吃蔬菜和树叶。

()3、没胳膊没腿,从来不离水。

走路不用脚,摇头又摆尾。

(打一动物)生:鱼师:你们真聪明呀,那你们认识些什么鱼呢?生:鲤鱼、金鱼等师:今天啊,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条奇特的鱼,你们认识它吗?(出示弹涂鱼)生:不认识师:这条鱼跟我们以前见过的鱼有什么不同呢?生1:它的眼睛鼓鼓的,嘴巴扁扁的,大大的,像青蛙。

会上树的鱼教学设计文档

会上树的鱼教学设计文档

《会上树的鱼》教学设计凤凰镇郭岗小学陈桂芳一、设计理念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倡自主学习,自悟学习,自得学习。

因此,在这一课中我的设计以朗读为训练主线,让学生反复在与文本对话中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

现代教育技术媒体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于一体,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更具吸引力。

在课堂上,我借助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到他们并不熟悉的有关弹涂鱼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采取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感受阅读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鄂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鱼儿鱼儿水中游,怎会上树吃蜗牛?《会上树的鱼》以童话故事的形式介绍了神奇的蜗牛看到一条鱼儿上岸,并且打跑了横行霸道的螃蟹,都觉得奇怪。

课文内容趣味十足,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一定会大大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在读中有自己的感悟;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读,想,演,写。

2、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写好生字,学会交流合作,并培养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学会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9个生字和多音字“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弹涂鱼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二)技能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弹涂鱼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4、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 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1、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培养探究合作的精神。

3、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五、教学策略课前我布置学生查找了有关弹涂鱼的生活习性及特点的资料,学生对弹涂鱼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课堂上,我让学生充分朗读,向课文发问,努力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入到对课文的理解。

鄂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会上树的鱼》

鄂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会上树的鱼》

鄂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会上树的鱼》《会上树的鱼》教学设计吴家山第四小学殷忠英教材分析《会上树的鱼》选自鄂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这是一篇介绍弹涂鱼生活习性及特点的科学童话故事。

全文共有12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交待了故事发生的环境、地点。

第2—3自然段讲蜗牛们看见一条鱼儿上岸打跑了横行霸道的螃蟹,都觉得奇怪。

第4—10自然段讲那条鱼上树把蜗牛都吃光了。

第11—12自然段讲那条鱼向大树介绍了自己,叫弹涂鱼,又叫跳跳鱼。

课文内容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妙趣横生。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本课教学以读为主,扣读导悟,以读见悟。

课堂上,老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

在读中理解,读中揣摩,读中品味,读中有所感,读中有所悟。

课堂上,老师引领学生经历一个认识由浅入深,体验逐渐丰富的真实的学习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扎扎实实地品味语言,实实在在地训练语言,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得到提高。

课堂上,老师认真倾听学生的朗读,仔细体悟学生要表达的感情,从中找到优点,用老师听了之后的感受来评价学生,以读促读。

教学目标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课后双横线中的9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弹”。

并指导写好田字格中的“坏、往、常、豆”4个生字。

2、在了解弹涂鱼的生活习性及特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文,让学生知道弹涂鱼的生活习性及特点,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了解弹涂鱼的生活习性及特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弹涂鱼的生活习性及特点。

教学资源弹涂鱼资料的收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1、师:瞧,这是什么?(课件出示螃蟹图)这么多螃蟹上岸来准备追鱼儿,鱼儿会有危险了!你们想帮帮鱼儿吗?(课件出示词语)如果你们把这些词读对了,这些螃蟹就会被你们打跑的。

语文《会上树的鱼》教学设计

语文《会上树的鱼》教学设计

语文《会上树的鱼》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能够了解并记住课文中的内容,能够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短语和句子,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主题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美的感受能力。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讨论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美感,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接受自己的特长和不同的个体之间的平等和差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短语和句子。

2)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主题和情感。

2.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短语和句子,初步感知课文的主题和情感。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引导学生看图片,让学生自由发挥,谈谈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猜测和想法。

2.预读课文(10分钟)
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了解大意,并尝试回答课前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阅读框架。

3.学习课文(40分钟)。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会上树的鱼》教案及教学反思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会上树的鱼》教案及教学反思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会上树的鱼》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听懂并理解课文《会上树的鱼》的内容。

2.能正确朗读课文内容,并掌握重点词语。

3.能通过模仿、实验等方式感受和理解鱼妈妈的教育方式和存活技能。

4.能初步理解生命的可贵,并形成珍惜生命的态度和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鱼妈妈的教育方式,并能表述出其中的一些要点。

2.学生掌握重点词汇,同时能够使用生词造句。

3.学生形成珍惜生命的态度和意识。

难点1.通过形象的比喻让学生感受和体会。

2.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鱼类和植物的生存环境、交互关系让学生主观联系,激发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并通过问答的方式进一步引出课文。

2. 预习教师经过简短介绍,让学生整体了解《会上树的鱼》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鱼生存环境的变化,对鱼妈妈的教育方式形成初步的认识。

3. 正式讲授教师以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语言,将课文先“读一遍”进入讲授环节,突出重点,加强解释,引导学生联想、想象。

同时,老师让学生跟读、朗读和模仿鱼妈妈的教育方式,逐渐形成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教师针对重要词汇,进行适当的延伸、解释和描绘,以多角度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和使用。

4. 拓展活动1.单人活动:让学生思考,仿照鱼妈妈树上的教育方式,应用到他们的生活中,以此来表达对鱼妈妈和他们的生命感悟。

如通过造口号、标语、作文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想法等;2.分组活动:让学生分组交流,通过表演、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探讨儿童保护环境和生命的方式。

5. 默写课文教师带领学生默写全文,并把不熟悉的生词和重点词手写3遍,并在默写之后让学生自检是否正确,并纠正错误的拼写和语义,同时加深语音语调和流畅度。

四、教学反思1.教学重点与难点方案合理,能够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和语言特点;2.整个教学过程前后衔接、有机分布,渗透了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需要有不同方式和形式的策略;3.教学内容的体现,通过让学生形成生命观、珍惜生命的看法,既符合课程标准,又符合学生的成长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语文《会上树的鱼》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会上树的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11个生字的音、形、义,会认9个字、和一个多音字。

会写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的诵读全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弹涂鱼的生活习性和特点,了解大自然中的奇妙现象并从中培养学掌握自然奥秘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掌握11个生字的音、形、义,会认9个字、和一个多音字。

尤其注意胸、腹、膛三字形。

2、能正确流利的诵读全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弹涂鱼的生活习性和特点,了解大自然中的奇妙现象并从中培养学掌握自然奥秘的精神。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11个生字的音、形、义,会认9个字、和一个多音字。

会写6个生字。

2、流利诵读全文,分角色朗读。

3、初读课文,朗读感悟。

教学重点:
掌握11个生字的音、形、义,会认9个字、和一个多音字。

会写6个生字。

教学难点:
1、初读课文,朗读感悟。

2、流利诵读全文,分角色朗读。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提问:我们见过各种鱼儿,请大家把找到的资料拿出来说一说。

2、学生自由发言。

3、今天我们要认识一种十分奇特的鱼。

这种鱼会上树。

你们见过会上树的鱼吗?
4、板书课题,指名读题,全班齐读。

5、想一想,你从中想知道什么呢?(生答)
二、学生初读课文。

1、读课文,找出藏在文中的生字娃娃,借助生字表中的音节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

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可以问问老
师和同学。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1)自由认读。

(2)请“小老师”来带读生字,可以说说你用什么好办法来记住它。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打乱顺序分组读。

(4)去掉拼音,随机抽读。

3、记忆生字。

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还没有记住的字,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继续识记。

4、自由读课文,看看有几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5、手势表示有几个自然段。

(12)
6、指名一个同学读课文的`第一段,请他邀请几个小朋友与他合作读完课文。

7、请读书的孩子上台来,台下的小朋友给他们提出“读”的要求。

(声音要响亮,不读错字,不添字掉字)。

8、读书的同学也给台下的小朋友提出听的要求(认真听,不说话)。

9、读后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
三、自主学习。

1、在小组中全体读全文,读熟后小组合作,分别由2——3名同学扮演小蜗牛,一名同学扮演弹涂鱼,一名同学扮演大树,互相合作,边读边演课文内容。

2、学生上台表演,比一比,哪个小组配合得好,哪位同学表演得出色。

一个小组演完以后,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评价。

可以从人物的表情、对话的语气等方面来评价。

3、全班齐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看范写。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五、作业设计。

1、书写生字。

2、朗读课文。

3、课后习题二:你还知道那些有趣的小动物?回家自己收集资料。

4、课后习题三:课文中有很多带口字旁的字,找一找,圈出来。

板书设计:
会上树的鱼
蜗牛
弹涂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11个生字的音、形、义,会写5个生字。

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弹涂鱼的生活习性和特点,了解大自然中的奇妙现象并从中培养学掌握自然奥秘的精神。

教学重点:
复习巩固10个生字的音、形、义,会写5个生字。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弹涂鱼的生活习性和特点,了解大自然中的奇妙现象并从中培养学掌握自然奥秘的精神。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生字、词。

2、课后习题三,汇报情况。

二、读懂全文。

1、自由朗读课文,小组讨论:
弹涂鱼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鱼?找出它的特点。

2、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回答,教师总结:
(1)身子可以像吹泡泡似的胀大起来。

(2)会叫、会咬。

(3)在陆地上会蹦。

(4)会爬树。

(5)吃蜗牛。

4、教师介绍弹涂鱼的资料。

三、课外延伸。

你还知道那些有趣的小动物?说一说。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看范写。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五、作业设计。

1、书写生字。

2、朗读课文。

3、《同步训练》12课。

4、预习13课。

板书设计:
会上树的鱼
弹涂鱼奇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