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测试卷

合集下载

完整版朝花夕拾名著测试题 试卷及答案

完整版朝花夕拾名著测试题 试卷及答案

完整版朝花夕拾名著测试题试卷及答案一、名著阅读题1.下列关于名著《朝花夕拾》的表述,有错的一项是()A.“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五猖会》。

B.作者在《琐记》中提到离开故乡的原因是躲逆流言和中伤,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作者起初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水师学堂。

C.衍太太的形象出现在《父亲的病》和《琐记》中,她是鲁迅先生的邻居,小时候,鲁迅认为她是一个和蔼的人,长大后却逐渐发现她虚伪自私。

D.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百草园玩耍,在迎神赛会上他最喜欢看的是无常,他曾经渴慕、最终得到的图书是《24孝图》,这本书是长妈妈送的。

2.阅读《朝花夕拾》中的相关句子写出相应人物的姓名。

(甲)“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乙)“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丙)“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甲)、(乙)、(丙)三段话中提到的“她”、“他”、“他”分别指代什么人?请写出三个人物的姓名。

3.阅读《朝花夕拾》选段,请写出相应的篇名。

4.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回忆了童年生活里对自己影响深刻的几本书。

请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写书名。

《_____》虽然刻印粗拙,却是作者最心爱的宝书,使他今后更爱搜集绘有图画的书籍;《______》虽是带图画的儿童读物,读后却令他生疑,甚至引起反感和恐惧。

5.《五猖会》中回忆童年往事,含蓄地表达了对父母毫不顾及孩子心理的无奈与厌烦,这件事是什么?6.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

去罢。

”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

《朝花夕拾》课外阅读测试卷及答案

《朝花夕拾》课外阅读测试卷及答案

《朝花夕拾》课外阅读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主要记述了他的哪个时期的经历?A. 童年B. 青年C. 中年D. 老年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先生对三味书屋的感觉是怎样的?A. 有趣B. 无聊C. 恐怖D. 激动3.在《狗·猫·鼠》中,鲁迅先生是如何评价自己的?A. 勇敢B. 聪明C. 懦弱D. 善良4.《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是指谁?A. 鲁迅先生的母亲B. 鲁迅先生的保姆C. 鲁迅先生的妻子D. 鲁迅先生的老师5.下列哪篇文章不是《朝花夕拾》中的一部分?A. 《五猖会》B. 《二十四孝图》C. 《范爱农》D. 《狂人日记》二、简答题1.请简述《朝花夕拾》中《无常》的内容。

2.《二十四孝图》批判了哪些封建孝道的不合理之处?3.描述《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对鲁迅先生的影响。

三、论述题1.探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对封建礼教的批判。

2.分析《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对童年记忆的描绘及其意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2. B3. C4. B5. D二、简答题1.《无常》描写了鲁迅先生童年时看到的一场迎神赛会,特别是“活无常”的形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常的形象是用来讽刺和揭露现实生活中的丑恶和不公。

2.《二十四孝图》批判了封建孝道中的一些不合理和荒谬的行为,如郭巨埋儿、卧冰求鲤等,指出这些行为不仅无益于孝顺,而且有违人伦常情。

3.阿长不仅是鲁迅先生的保姆,还是他的启蒙老师。

她给鲁迅先生讲了《山海经》中的故事,激发了他的想象力和对知识的兴趣,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论述题1.《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通过回忆自己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亲身经历,批判了封建礼教的种种束缚和压迫,尤其是对妇女和儿童的压迫。

例如,在《父亲的病》中,他批判了封建迷信对人的伤害;在《琐记》中,他揭露了衍太太的虚伪和狡诈。

2.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温馨地回忆了童年时光,这些回忆不仅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更是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反思。

朝花夕习题要点

朝花夕习题要点

A、形象好看B、活泼诙谐C、能勾摄恶人魂魄D、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2《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C )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 B先生不重视自己C要拯救国民的精神 D学医太难3《琐记》一文中写了几件事,表达了对衍太太的不满( C )A一件B两件C三件D四件4、阿长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那一个不是阿长的性格特点( C ) A迷信B不拘小节C 马虎D朴实5、《琐记》中,衍太太对鲁迅说偷珠宝的事件后,她有没有散布流言( A )A.有B.没有6、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D )A、鲁迅写《范》只为了回忆过去,记住以及想念范爱农。

B、范爱农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先生,因此在先生死时不主张发电报。

C、鲁迅记忆中的范爱农很坏。

D《范爱农》记叙的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7、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 A )A、《风筝》B《无常》C《父亲的病》D《藤野先生》8、范爱农和鲁迅初次相识的地点是:( C )A、东京B北平C横滨D绍兴9、《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是哪篇文章?( B )A《琐记》B《无常》C《二十四孝图》D《狗猫鼠》10、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 D )A狗猫鼠B五猖会C二十四孝图D琐记11、“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这段文字描写的是:( B )A孔乙己B范爱农C藤野先生D寿镜吾老先生三、问答题1、作者为什么将《旧事重提》改为《朝花夕拾》?旧事重提没有朝花夕拾更委婉,前者过于直白,缺少文采。

2、范爱农是怎样一个人?他生性孤傲耿直,落落寡欢,最后穷困潦倒,溺水而死。

2、《父亲的病》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这篇文章主要是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朝花夕拾》测试卷及答案

《朝花夕拾》测试卷及答案

《朝花夕拾》测试卷及答案试卷说明:本测试卷收集各地中考试题中与名著《朝花夕拾》有关的部分,对部分试题作灵活改动,以考察同学们阅读理解能力、应变能力。

本试卷共40小题,每小题2.5分。

请各位同学在45分钟内完成测试,再对答案评分。

1.关于《朝花夕拾》中的短篇,下列错误的选项是()A.《无常》——描绘迷信传说的勾魂使者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写童年生活的乏味C.《父亲的病》——揭露庸医误人的实质D.《五猖会》——描绘父亲对自已学业上的帮助2.选出不属于散文集《朝花夕拾》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的一项。

()A.抒发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B.批判当时社会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C.写出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D.赞扬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3.下面是对《朝花夕拾》主题的理解,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A.揭露阿长.庸医.衍太太等人在人性方面的丑陋。

B.表达对童年自由快乐生活的喜爱。

C.批判封建社会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

D.表达对儿童天性被束缚的无奈和厌烦。

4.因为阻止我们吃冰致使我们大半天玩不成,谁被我们起了个“肚子疼”的绰号? ()A.沈四太太B.我母亲C.阿长D.衍太太5.选出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A.《狗·猫·鼠》叙述了狗和猫结仇的故事:猫嘲笑弓起脊背的狗是在装“象”。

B.《西游记》中,美猴王向菩提祖师学道。

他学会了长生之道.筋斗云和七十二般变化。

C.《童年》中,“好事情”叮嘱阿廖沙要赶紧学会写字,把外祖母说的话记下来。

D.《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被风暴带到大人国,他向国王讲述英国政治制度。

6.下列说法,那个是正确的?()A.《狗·猫·鼠》是鲁迅为了悼念自己的宠物小隐鼠而写的,他仇猫的原因是因为猫吃了他的隐鼠。

B.藤野先生向鲁迅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事,是因为他不赞成裹脚。

C.《父亲的病》中为父亲看病的两个医生是叶天士.陈莲河。

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阅读《朝花夕拾》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阅读《朝花夕拾》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阅读《朝花夕拾》测试卷(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等级:___________1.在《朝花夕拾》中,提到鲁迅弃医从文原因的文章是()A.从《阿长与〈山海经〉》B.《藤野先生》C.《父亲的病》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是鲁迅青少年时期所写的散文作品集。

B.藤野先生是作者在日本东京求学时的老师。

C.长妈妈是一个没有文化不拘小节喜欢背后搞坏的人。

D.作者讨厌猫的原因之一是猫喜欢尽情折磨弱者。

3.下列关于文学名著《朝花夕拾》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意思是早晨坠落的花下午捡拾起来意味着回忆以前的点点滴滴的生活与情感。

鲁迅用它来命名自己的散文集意思是在他晚年的时候回忆他的童年故事。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却被父亲要求强背《鉴略》的痛苦往事,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C.《琐记》中作者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有“肚子疼”绰号的是沈四太太。

D.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藤野先生。

4.鲁迅先生在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用《范爱农》一文深情地回忆了早年在日本留学期间认识的朋友“范爱农”,以下是对这篇文章的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和范爱农初识在日本横滨,那时就因为“绣花鞋”事件,我对他有了误会。

B.“杀的杀掉了,死的也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表现了范爱农得知恩师被残忍杀害后的满怀激愤之情,他并非如我所想的那样无情无义。

C.《范爱农》一文的语言风格是平凡朴素而饱含深情的。

D.范爱农的悲剧是性格悲剧,正是他正直孤傲的性格使他不容于世而走上绝路。

5.《藤野先生》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这部散文集原题为“”。

6.根据以下描写,写出《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名称。

(1)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测试卷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测试卷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名著阅读测试卷《朝花夕拾》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对《朝花夕拾》作品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无常》中鲁迅描绘了儿时在迎神会和舞台上所见的爽直、公正的“无常”形象。

B.在《二十四孝图》一文中,鲁迅对传统“孝道”进行理性思考,认为要取其精华。

C.《五猖会》中,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可以引发读者对家庭教育的思考。

D.《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虽粗鄙,但善良,鲁迅对阿长充满感激与怀念之情。

2.选出对有关名著《朝花夕拾》内容表述正确的两项()()A.《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表达了对猫一类暴虐者的憎恶,对隐鼠一类弱小者的同情。

B.《藤野先生》一文中“纠正解剖图”和“看电影事件”,揭露了日本“爱国青年”的丑恶面目,也写出了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

C.《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回忆儿时的阅读经历,赞美了“卧冰求鲤”“郭巨埋儿”“老莱娱亲”等孝道故事。

D.《无常》一文中鲁迅夹叙夹议,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所谓“正人君子”进行辛辣的讽刺。

E.《五猖会》先写童年看赛会,然后写《西湖梦寻》里的热闹赛事,接着写自己见过的较盛的赛会,这里都是为写五猖会做铺垫。

3.下列对《朝花夕拾》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二十四孝图》写的是鲁迅从最早得到的画图本子中,知道了“孝”是艰难的,以此告诫读者“孝”是需要真心付出的。

B.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中主要出现了长妈妈、藤野先生、范爱农、父亲、衍太太、寿镜吾老先生这六个人物形象,表现了作者对他们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C.《范爱农》中,“我”离开南京到北京后,想办法给范爱农找了个差事,但是范爱农生性孤傲,不愿意去。

D.在《无常》一文中鲁迅提到:无常有黑白两种,白无常又叫“活无常”,黑无常又叫“死有分”。

七年级朝花夕拾测试卷

七年级朝花夕拾测试卷

七年级《朝花夕拾》测试卷一、古诗文默写1、《有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填空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

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3、《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____,让我感到痛苦。

4、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______玩耍。

5、.“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欢看______。

6、鲁迅在《琐记》中记叙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又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____________7、“好。

那么,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鲁迅的《____》篇。

8、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________”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

9、《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________的一生中重要的经历。

10、《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________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11、鲁迅在《________》深切表达了对日本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12、作者在文中用“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

”,表达了鲁迅先生对“__________”的愤怒之情。

13、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竟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____》中提及。

中考名著阅读《朝花夕拾》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中考名著阅读《朝花夕拾》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中考名著阅读综合测试卷——《朝花夕拾》说明:1.本测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测试共包括三大题型33小题:填空题、选择题、综合题和阅读分析题3.后面附有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鲁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__________》,写自己一有空闲,就照例地吃倚饼、花生米、辣椒、看书,表现出鲁迅探求真理的_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先生曾在书中描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区别。

2.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_》一文,饱含着鲁迅对一位潦倒的同乡旧友的思念与同情;《二十四孝图》一文,表明了鲁迅对封建孝道持__________的态度。

3.《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__________》,让“我”感到痛苦,还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__________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4.《范爱农》一文中,作者追述了在日本留学和回国后与__________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5.《藤野先生》中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在仙台医专时__________的重要经历。

6.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竞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__________》中有提及。

7.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孝道故事作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8.《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如《__________》《__________》。

9.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无常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0.《狗·猫·鼠》中,“猫”是____________________者的象征,“狗”是指像鲁迅一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文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文学名著《朝花夕拾》知识测试
一、填空(26分)
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题材是(),原名()不含小引、后记共()篇。

目前,入选初中课本的有《》、《》、《》。

2、《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3、鲁迅先生原名(),字()是中国现代伟大的()家、()家、()家。

他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首次使用了“鲁迅”这个笔名。

4、第一篇作品《狗猫鼠》是针对“()”的攻击引发的。

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5、鲁迅在仙台学医时发生了()事件,使他决定弃医从文。

6、《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如《》,《》。

7、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

8、《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的压制。

9、《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字,使更多的青少年能够分享鲁迅的“()”和“()”。

10、《朝花夕拾》中的十篇文章,有的侧重(),有的侧重(),有的侧重议论或记事兼议论。

二、简答题
1、请列举入选《朝花夕拾》十个篇章的篇目?(10分)
2、请分别写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表达的主题思想?(15)
三、完成下面的图表(共41分)
四、情节再现(共8分)
地读下去。

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

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1这句话出自《朝花夕拾》哪篇文章?父亲让我背诵古文篇目是什么?(2分)
2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这篇文章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