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类电视新闻节目研究
方言新闻节目的生存空间审视

/ 川… …川 …/ / 川… 川// / 川 // // / / 厂 实 艘 与 创新 上 L L L 山』山 _ 』上 —上 L ]
丌丌 丁『7丁7 丁『丁7『 册 f
时 下 ,方言 新 闻节 目已经 成 为地 方 电视 台一 种颇 为走 红 的新 闻节 目形
公共服 务 行业 推广 使 用普通 话 的法 律 部 门 批 准 才 可 开 播 的 , 方 言 节 目也 不 谐 发 展 。 责任 。一些 学者 以此条款 为依据 , 为 例 外 。杭 州 电视 台西 湖 明珠 频 道推 出 认
方 言 新 闻 节 目触 犯 了 国 家 法 律 。 而 中 的 《 六 头说 新 闻 》就 获得 了 国 家广 方 面 满足 了一 部分 特定 受 众 的心理 需 阿
《 》 中体现 的 中国传统 文化 以人伦关 系为基 本 , 仙 剧 讲 究 父慈 子孝 、 友 弟恭 、 贤 臣忠 等等 , 求 群体 互 助 , 兄 君 追 突
历史价 值和 文学 艺术价值 。 《 》 中从武 器到服饰 , 仙 剧 从建
筑 到风景 , 到配 合 的背 景音 乐和频 繁 使 用的道 具 大多 涉及 到苗 族 的文化 , 人耳 目一新 , 令 印象深刻 。 看着 千百年 前传说 中的祖 先 , 栩栩 如生 地展现 在眼前 ,
一
出人本主义 精神 。《 》 中宣 扬宽容 和博 爱 , 穿整 个剧 仙 剧 贯
情 的始终 是一 个 “ ” , 情 字 亲情 、 情 、 情 ; 个 “ ”字 , 爱 友 一 义 夫 妻之义 、 弟之 义、 兄 师徒 之义。而 “ ” “ ” 是可 以 情 和 义 都
从 更深 的层面反 映 中国文化 底蕴 在 于 它 扎 根 于 特 定 的 地 域 文 化 之 中 。 方 言 新 闻 的 出 现 体 现 了 对 本 地 文 化 的 一 种 认 同 ,满 足 了 当 地 原 住 民 的 心 理需 求 , 到 了他们 的呼应 。 得 有 媒 体 曾 经 报 道 , 一 位 在 杭 州 逗
方言类新闻节目的优劣势和发展前景

浅析方言类新闻节目的优劣势和发展前景【摘要】方言类新闻节目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电视新闻节目样式,它属于民生新闻的一个范畴。
主持人用地方观众耳熟能详的方式讲述民生,以轻松调侃的方式披露新闻,并以平民的视角对新闻加以评点。
浓厚的地方色彩和平民化的风格,成为方言类新闻节目赢得收视率的重要利器,然而这一特点也决定了其只能走小众化的道路,并且存在低俗化等问题。
本文以南方电视台的粤语新闻节目——《今日最新闻》为例,分析方言类新闻节目的特点,探究其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方言节目进行发展趋势和前景的探讨。
【关键词】方言类新闻;今日最新闻;受众;内容;主持人随着媒体竞争日益加剧、传媒市场进一步细分,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形态——方言电视节目应运而生。
在全国性媒体和省级卫视的强势挤压之下,一些地方媒体为了争夺受众,以在传媒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纷纷利用自身的地方优势,打出“本土牌”。
1994年,重庆电视台的《雾都夜话》开播拉开了电视方言节目热播的序幕;2001年,杭州电视台《阿六头说新闻》开播,收视率额节节攀升;类似的节目在众多地方媒体相继“开花”,如湖南经视的《越策越开心》、山东齐鲁频道的《拉呱》、南京电视台的《听我韶韶》、广东电视台的《630新闻》、《今日关注》等。
2004年,广东南方卫视正式上星播出,是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的国内唯一以粤语播出的卫星频道。
据统计,广东电视台的粤语新闻,平均收视率为9%~18%,是同时期普通话新闻最高收视率的10倍左右。
《今日最新闻》是南方卫视tvs-2于2009年全新打造的一档评论性粤语新闻栏目,以“同声同气自己人”的本土特色,主持人用幽默诙谐的粤语言语、市民化的视点,报道并评点身边发生的民生新闻。
自开播以来,《今日最新闻》一直位居广东新闻节目收视率的前列。
一、粤方言新闻节目《今日最新闻》的特点南方电视台tvs-2是国内唯一以粤语播出的卫星频道,其栏目《今日最新闻》2009年开播,短短几年就形成了自身报道风格,精心打造本土特色品牌,近年来收视率一直位居广东新闻节目的前列,在2011年,节目从原来的30分钟延长至45分钟。
论方言类节目的利与弊

方 言 播 报 节 目的 形 式 和 种 类 多 样 . 内容 更 是 复 杂 不 一 .但 是 不 管 节 目形 式 如 何 时 尚或 个 性 化 .如 果 缺 少 实 实在 在 的内容 , 那 最 多 只能 是 金 玉 其 外 . 观众 依 然 不会 买账 。 因 此 即 使 是 方 言 播 报 也 不 能流于形式 . 要 有 过 硬 的 内容 作 为 支撑 。 1 . 4方 言 节 目的发 展 如 今 信 息 时 代 的 一 个 重 要 特 征 就 是 媒 介激 烈竞 争 引 起 的 媒 介 资 源 的 相 对 过 剩 , 而 这种 相 对 过 剩 现 象 的根 本 原 因 在 于媒 体 内容 的 日益 趋 同 。如 今 在 新 闻 这 方 面媒 体 的 竞 争 很 难 做 到 信 息 源 的独 家 垄断, 而 在 一 些 新 闻节 目中 所 谓 “ 独 家 新 闻 ”也 只 有 在 报 道 方 式 上 追 求 个 性 以 寻 找 出路 。 2以 哈 尔 滨 电 视 台《 娱 乐 开讲 》 为例, 看 方 言 类 节 目的 表 现 形式 2 . 1 《 娱 乐开 讲 》 以轻 松 愉 快 的 节 目氛
3 . 1方 相 反 的结 论 。因 此 . 只 能 在 一 些 能 够 达 到 文化 自足 的 城 市 内推 出。 3 . 2 . 2方 言 类 新 闻 节 目 的 受 众 结 构 不 合 理 性 方 言 类 的 新 闻 节 目还 必 须 注 意 到 . 尽 管 现 在 这 些 类 型 的节 目大 都 有 着 较 高 的 收 视 率 ,但 仔 细 研 究 其 受 众 构 成 后 会 发 现 .这 些 人 大 都 为该 地 区 对 此 类 方 言 怀 有 深 厚 感 情 的 中老 年 人 , 也就是说 . 这 类 节 目的 发 展 前 景 到底 如何 ,还 是 很 难 预 料 的 。如 何增 强对 青 年 人 的 吸 引 力 , 培 养 青 年 人 的 观 赏 习惯 。是该 类 节 目为 延 长 其 生命 力所 必 须 面 对 的问 题 。 3 . 2 _ 3方 言 类 新 闻 节 目 容 易 导 致 外 地 人 对 该 城市 的排 斥 感 在 中 国 已经 是 推 行 市场 经 济 的 现 实 条件下 . 城 市 人 口的 流 动 性 越 来 越 大 , 各 地 区 的 人 融 汇 交 流 .也 同 样 带 来 了文 化 上 和 语 言 上 的 交 流 。 当 大 家 都 使 用 同一
杭州方言类节目的现状分析

衷怎样,明明是说着纯正普通话 当运用本地丰富的地方语汇(在 方式或手段。对于一档节目或是
的播音员,却一定要穿插进一些 字幕中则要多使用标准语,以照 栏目来说,内容是最重要的,方
非常刻意的方言,实在是难逃媚 顾不懂方言的观众),以加强节 言并不真正是提高新闻节目水
俗之嫌,让人觉得不伦不类,滑 目的可看性和趣味性。正如苏州 平的灵丹妙药,新闻采集的独特
受众喜欢新鲜感的节目,不
版。一时间,杭城荧屏竞方言。 二、杭州方言类节目的特点
计当初就假定了一个“阿六头” 会对任何一个节目都保持着一 的角色,他是一个消息灵通、伶 贯的热衷,如果节目几年,甚至
趹趧
城市台拥有更多的地域优 牙俐齿、富有正义感但又有些 几十年不变化,不创新,自然得
………
2009·3 视听纵横 ………
在于对普通话的推广有所阻碍。 杭城电视界仍属绝对高分,但和 人自己讲的方言也不完全正确
大众传媒特别是广播电视在语 往年相比,已有所下滑
标准。总之,要积极引导方言节
言文字规范化方面起着非常重
四、对杭州方言类节目的一 目,倡导讲标准的苏州话。”
要的示范作用。媒体与语言规范 些建议
4.提高节目内容品位
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
着经济一体化,各省市的交往合 间太长了也会让人乏味。而且越 文明、互助、友善的社区风气。高
作日益加强,各省市电视台成了 基层的媒体,覆盖面积越小、流 度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必然要求
外地观众了解该省市地区的最 动人口越少的地方媒体开办这 便捷而贴近的信息流通和信息
主要的一个渠道。但我国目前的 类栏目越有优势。
扩版到每天一期(30 分钟)。
目的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各种表 跃于戏曲话剧的,能说善道,表演
浙江省电视台方言播报新闻-以杭州 电视台《阿六头说新闻》节目为案例

摘要方言作为语言民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民众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立在区域经济基础之上的区域传媒也取得较大发展。
方言由于自身的特性,在区域传媒中的应用呈繁荣趋势,突出表现在广电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中。
21世纪以来,地方电视媒体又掀起了一股方言新闻的热潮,得到了广大观众的普遍关注。
方言新闻缘何兴盛? 观众缘何关注方言新闻节目?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方言新闻的发展空间究竟如何?为了探讨这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以杭州电视台方言新闻节目《阿六头说新闻》为个案,探讨地方电视台方言新闻节目的报道定位,分析受众对于方言新闻的态度,寻求电视方言新闻的发展途径及策略。
关键词方言新闻,《阿六头说新闻》,节目受众目录一、《阿六头说新闻》节目的产生及其发展 (4)二、以《阿六头说新闻》为例分析方言类新闻播报特点优势 (5)(一)节目内容的研究分析 (5)(二)《阿六头说新闻》节目的报道特色及优势 (7)三、城市居民对《阿六头说新闻》节目的态度 (8)四、《阿六头说新闻》为代表的电视方言新闻节目的存在的主要问题 (9)(一)传播内容出现庸俗化倾向 (9)(二)大众媒体的示范作用削弱,媒体社会责任有所偏离 (9)(三)同质化节目泛滥,总体水平和质量下降 (10)五、《阿六头说新闻》类电视方言新闻节目的发展方向 (10)(一)坚持内容为王 (10)(二)探索更具表现力的形式 (11)浙江省电视台方言播报新闻-以杭州电视台《阿六头说新闻》节目为案例方言作为语言民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民众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立在区域经济基础之上的区域传媒也取得较大。
方言由于自身的特性,在区域传媒中的应用呈现日趋繁荣之势。
方言新闻最早是应用在广电媒体,1928年6月30日香港第一家广播电台正式开播,粤语新闻随之诞生,这是最早的方言新闻。
自21世纪以来,除了粤语之外,其它方言,比如东北方言、四川方言(重庆话)、杭州方言、山东方言等,在大众传播领域中的广泛运用,也说明了方言自身的魅力所在。
初探城市电视台方言新闻节目

22基金课题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规划基金项目“城市电视台方言新闻节目研究”,项目编号:XW1214初探城市电视台方言新闻节目章 颖 韩好轩(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摘 要:随着电视新闻节目的不断细分,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城市电视台的方言新闻节目为抢占收视份额应运而生。
本文通过对方言新闻节目产生的环境、成功的原因、面临的困境、发展方向等多角度的分析,探索城市电视台方言新闻的发展历程,总结目前方言新闻节目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方言新闻节目;城市电视台;《谈托》;《阿六头说新闻》中图分类号:G2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23-0022-02说起新闻节目,大家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身穿西装套装、正襟危坐的主持人,字正腔圆地念着新闻稿,正式而又严肃。
几乎没有人会把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和手持折扇、穿着随意的邻家大叔联系起来。
2003年,自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成功推出了一档全新的方言新闻节目《阿六头说新闻》后,一些城市的地方电视台纷纷效仿,各地的方言类新闻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电视荧屏上。
这些方言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各个平易近人,也都是邻家大叔、大婶的打扮。
新颖的节目形式、独特的主持风格,一时间受到了很多观众的青睐。
一、城市电视台方言新闻节目产生的环境环境是电视节目生长的土壤,方言新闻节目也有其特殊的生长环境。
竞争是新闻节目产生的媒体内部环境。
开办方言电视节目是电视台应对竞争的一种有力手段。
电子科技的迅猛发展、电视频道的不断细分、传媒业的飞速前进使得受众的选择不断增多。
收视率一直是传媒界的指挥棒,不论是传统媒介还是新兴媒介都在千方百计地抢占收视份额。
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既没有中央电视台和省台的雄厚资金支持,也没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做后盾,一直处于二者的双重夹击之下。
不同媒体的硬实力相差悬殊,城市电视台只有出奇才能制胜,利用其优势——方言,这一独特的区域文化,策划出方言新闻节目,以一种全新的新闻播报形式出现在广大观众面前。
象山方言节目《夜到讲白搭》的成功路径分析

象山方言节目《夜到讲白搭》的成功路径分析《夜到讲白搭》是一档以象山方言为主题的电视节目,其在很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成功的背后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内容创新是《夜到讲白搭》成功的关键。
此前,电视节目以标准普通话为主要语言,而方言节目相对较少。
《夜到讲白搭》首次引入象山方言,凭借独特的语言特色和幽默风格,快速吸引了观众的关注。
节目采取以方言讲述生活故事、讽刺社会现象和表达情感等方式,使得观众能在欢笑中感受到家乡的亲切和乡土情怀,这种创新让观众在侧重标准普通话的电视节目中找到了不一样的体验,吸引了大量观众。
情感共鸣是《夜到讲白搭》成功的关键。
节目借助象山方言诙谐搞笑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人们生活中的共同情感,如亲情、友情、爱情、婚姻等。
通过熟悉的方言,观众更容易与故事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因为他们能更深刻地体会到方言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这种情感共鸣使观众更加投入,增强了他们对节目的好感度和黏性。
主持人的表现也对节目的成功起到了关键作用。
《夜到讲白搭》主持人以其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深厚的方言功底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主持人不仅能够流利地运用方言,还能通过表情、动作等细微的举动充分展现出象山人的特点和个性,使得节目的整体效果更加生动和有趣。
主持人的才华和魅力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与节目产生情感共鸣,并且渴望观看下一期的节目。
广泛的宣传和互动也是《夜到讲白搭》成功的关键。
除了在电视平台播出,节目还适时推出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等,在网络上积极宣传、互动和传播,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节目组还利用社交媒体进行线上互动,与观众进行互动、答疑,并及时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得观众对节目有更强烈的参与感。
这种广泛的宣传和互动加深了观众对节目的认知度和喜爱度,使得《夜到讲白搭》在短时间内成为一个话题热点。
《夜到讲白搭》成功的路径在于内容创新、情感共鸣、主持人的表现和广泛的宣传和互动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
这些因素使得观众能够在节目中找到独特的乡土情怀和情感共鸣,从而成为一档深受观众喜爱和关注的电视节目。
地市电视台方言新闻节目浅论

推进创新理论探索创新实践O N G N A N C H U A i、180学术平台一传媒研究地市电视台方言新闻节目浅论【内容提要】方言新闻是对民生新闻的小众化拓展,并不完全等同于用方言播报新闻,它更强调内容的趣味性、家常化和讲述的故事化。
方言新闻将“可能成为受众的人”定位为本地观众中的普通市民。
他们选择收看方言新闻节目不仅在于想知道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更多的是文化认同和民俗认可。
方言新闻也面对许多问题,如同质化、克隆风乃至媚俗、琐碎等,受众多局限于本地居民。
【关键词】方言新闻媒介竞争本土化同质化价值“说新闻”这种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始于凤凰卫视,其特点是一改往日主持人正襟危坐读新闻的形式,采用说的方式播报新闻,其风格表现为故事化、生活化和互动化。
方言新闻在继承了“说新闻”语言风格的基础上,将新闻聚焦于民生内容、民本取向,强调了新闻内容的属性,已成为地市电视台一种颇为流行的节目形式。
方言新闻节目因时而生应该说,全国各地方言众多,方言广播电视节目早巳有之。
1994年重庆电视台开办的《雾都夜话》应当是较早出现的新闻类方言节目,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大家》栏目中用杭州话演绎的《杭州佬》子栏目,收视率也很高。
但总的来说,它们的影响不是很大。
最近几年,比较有影响的方言新闻节目当属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其收视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地市电视台开办的方言类新闻栏目大概有20个左右(见附表)。
这些年方言电视新闻之所以能在地市电视台大行其道,可以说它是应时而生的,一方面是为了让风靡一时的民生新闻更加贴近百姓,另一方面是由于电视媒体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形势下不断追逐高收视率、高利润的结果。
诚如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在深入剖析电视收视率的作用后所言:通过收视率这一压力,经济在向电视施加影响,而通过电视对新闻场的影响,经济又向其他报纸(包括最“纯粹的”报纸J 向渐渐地被电视问题所控制的记者施加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言类电视新闻节目研究
在线阅读 整本下载 分章下载 分页下载
【作者】
朱军; 【导师】 王薇;
【学位授予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
【学科专业名称】 传播学
【学位年度】
2008 【论文级别】 硕士
【网络出版投稿人】 天津师范大学
【网络出版投稿时
间】
2008-07-09
【关键词】
电视新闻; 方言; 地域文化; 传播学; 【英文关键词】 TV news ; Dialect ; Regional culture ; Communication ;
【中文摘要】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一种新的电视新闻形态风行荧屏——用方言说新闻,这种新的电视新闻形态因其独特新颖的形式和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的内容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成为继民生新闻之后拉动电视新闻高收视率的又一个亮点。
在众多的媒介信息传播形态中,方言类电视新闻节目的出现和勃兴确实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传播现象。
方言是特定区域历史文化的积淀,它包含着一定的民俗习惯、文化传统等信息,含义丰富深刻,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和
文化价值;电视是大众传媒的一种主要传播方式,作为大众传播主要媒介的电视与承载着地
区文化历史特色的方言的“联姻”,正在以一种强有力的姿态,顽强的实现着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新的转型。
方言类电视新闻节目到底有怎样的魅力;它出现和勃兴的背后是怎样的背景和原因;它的出现、存在和发展又该如何解读;方言类电视新闻节目现存的问题又该怎样认识和加以解决;方言类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趋势又将如何。
本文将以方言类电视新闻节目兴起的背景、原因和现状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做出形态梳理的基础上,聚焦于...
【英文摘要】
From the 1990s of last century,a new form of TV news programme is bec
oming more and more pupular . That is the dialectical TV news programm
e. This form of TV news programme is popular among the audience beca
use of its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closeness to people's life. And it
has become a new pry bar leading the TV audience rating. Dialectical TV
news programme is indeed a phenomenon which needs us to pay great a
ttention to among the many medias nowadays. Dialect is the accumulatio
n of culture ...
【DOI】CNKI:CDMD:2.2008.071975
【相同导师文献】导师:王薇导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1] 王玉丽.中美危机事件报道比较研究[D]. 天津师范大学,2008
[2] 朱军.方言类电视新闻节目研究[D]. 天津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