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策略浅析
浅析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

浅析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初中美术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在美术作品中能够发现很多生活素材,同样生活素材也是创作美术作品的源泉,所以初中美术教师需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与理念,在美术课堂中引入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发现能力,感受到学习美术知识的实用性与重要性,可以全身心投入到美术学习中去。
笔者是一名初中美术教师,在美术教育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本文针对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运用方法展开分析,望提供一定的借鉴,關键词: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课堂;方法美术属于一门需要调动学生想象力、思维能力的学科,教师需要在美术课堂中引入生活化教学,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化美术素材,更加容易调动起学生参与美术创作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美术素材,同时也能够利用所学美术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做到由此及彼,学以致用。
同时,美术生活化教学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情感价值观,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学习与生活,从中真正有所感悟与理解,师生之间共同构建和谐、高效的美术课堂。
一、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初中美术教材内容来源于实际生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把美术内容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美术创作意识。
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搜集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利用废旧材料来展开创作,这样学生就能够明白在实际生活中,很多被我们所忽视的事物往往也能够绽放出美丽的光彩。
在讲解“描绘我们的校园”“设计我们的校园”时候,教师可以把学校作为创作的主题,学生通常不知道如何利用简单的几笔把学校景象展现出来,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认真观察学校的与众不同,其中包括了学校的绿化分布、建筑格局、地理位置、建筑风格等,同时还可以把观察对象再次细分,比如,建筑风格中的布局、造型、颜色等,同时也可以利用录像设备把学校中各个角度拍一遍,这样学生既能够发现学校中的美,同时也能够为绘画学习打好基础,潜移默化中拥有积累美术素材的能力与意识。
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实践策略

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实践策略初中美术教学在生活化教学实践策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生活化教学是指以生活为载体,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体验学习,以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式。
在美术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更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本文将针对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实践策略展开讨论。
一、生活化教学与初中美术课程融合生活化教学强调以生活为载体,而美术课程的内容恰恰与生活息息相关。
通过将美术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体验美术的魅力。
在教学中,可以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场景作为教学对象,比如家具、水果、风景等,让学生在绘画或构思作品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现这些事物的特点。
通过这样的生活化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注重学生生活经验的引导学生生活经验作为生活化教学的基础,对于初中美术教学来说尤为重要。
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和经验,引导学生将这些生活经验融入到美术作品创作中。
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让学生描述自己平时喜欢的事物、自己的生活场景等,然后以此作为创作题材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
在实际操作中,老师可以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找到美术创作的灵感,使美术作品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提供多样化的材料和技术支持生活化教学实践策略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也需要提供多样化的材料和技术支持。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多样的,而且每个学生的创作方式和风格也各不相同。
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提供多样化的美术材料和技术支持,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运用。
可以提供各种不同材质的画笔、颜料、画布等,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创作需求进行选择。
还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的绘画技法,比如素描、水彩、油画等,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和发挥空间。
浅析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生活化

浅析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美术课作为中学教育中极具特色的一门课程,其教学内容包括了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史等多个方面。
而初中是孩子们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对美术的认识和理解也是在这一阶段逐渐形成的。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美术的魅力,让美术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我们需要给美术课堂注入更多的生活元素,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感受到美术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
本文将从图画赏析、手工制作、实地考察等方面分析初中美术课堂如何实现生活化教学。
首先要让美术课堂生活化,就需要通过图画赏析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让他们观察和感受生活中的美。
在进行图画赏析时,老师可以选择一些生活化的题材,比如城市街景、家庭生活、乡村田园等,让学生通过赏析这些作品,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和多姿多彩。
老师可以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所学的美术知识相结合,比如让学生用铅笔或者水彩画来描绘自己家的饭桌、庭院等场景,这样学生就能够真正感受到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而不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
在美术课堂中,手工制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手工制作,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手工制作环节,老师可以选择一些贴近生活的主题,比如制作手工艺品、折纸、陶艺等,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独特的作品。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美术知识,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这对于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升是非常有益的。
实地考察也是美术课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生活中的美术元素,比如城市建筑、公园景观、名胜古迹等,这些都是美术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进行考察活动,让他们感受到不同的风景和文化氛围,并通过绘画或者摄影的方式记录下这些美好的瞬间。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对美术的认识会更加深入,也会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在美术课堂上,老师还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一些活动,比如节日庆典、社区文化、乡村游学等,进行一些相关的美术创作。
生活化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策略浅析

也会如现实生活那样 美丽, 甚至 比他们理想 中的生活更美好。 回归
自然 , 融 人生活 , 让 美术与现实生活 紧密联 系 , 让美 术发展更具有
现实意义 。
2 . 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 , 发展生活化美术教学
生活 中从来不缺少美 , 而是我们缺少一双发现 美的眼睛 。 生活 中的美需要学生去寻找 , 用 眼睛 、 用 心灵 去发 现和感悟 。生活处处 无不体现着美 , 只要我们好好利用身边 的资源 , 那 么我们就会发现 美的存在。 为了培养 学生 的观察能力 , 教师可 以布置一个开放性 的题 目: 把你认为校园里最美丽 的一个植物或一处景画下来 ,这样的题 目
高效课堂
新 课 程 N E W C U R R I C U L U M
生活 代 曲 初 审美 柬 识 宣教 簟 略嚣
陈 薏如 ( 浙 江省 义 乌后 宅 中学 )
摘
要: 伴 随着教育制度 的不断改革, 文化发展 的需求不断提 升, 人们 对教 育要 求越来越高。在初 中美术课 堂教 学中, 不仅要求美
械式作 画 , 就会把美 术变 成一种任 务 , 必须按 照老师 的框架 完成 时又解决 了美术教学资源紧缺的问题 , 更 好地 利用 周边生活资源 ,
它, 而不 是在 画中渗透 自己的想法 , 不懂得创新 , 那么, 就不懂得美 挖掘学生 的创作潜力 , 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有一 倦美术学科 的学习 , 严重打击 了学生美术 学习的积极性 。
同时 , 美术是一种生 活艺术 、 一 种美的享受 , 如果学生不懂得 在学
设置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 给予学 生更 广阔的发展空问 , 使 习及生活中发现美 、 感受美 , 只是按照老师布置的题 目要求进行机 学生通 过 自主观察 , 提高美术水平 和创 造力 , 做生活 的有心 人 , 同
浅析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生活化

浅析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美术课是初中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美术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更加享受美术课的学习,如何将美术课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已成为美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就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生活化这一话题进行浅析。
一、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学生在初中阶段对美术课的兴趣可能会有所下降,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有趣的教学内容。
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日常爱好和兴趣爱好,从而设计与之相关的美术课程内容,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美术课的学习。
可以结合学生平时喜欢的动漫、游戏等元素,设计相关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与美术课的联系,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美术课的学习中。
二、注重实践操作美术课是一个需要实践操作的学科,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可以通过举办手工制作比赛、临摹名家作品、户外写生等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美术的魅力,增强他们对美术课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在设计实践操作环节时可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在学校周围的景色中进行写生,让学生通过绘画表现自己的生活场景等,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体会到美术与生活的融合,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三、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创作。
除了正式的教学内容之外,可以设立学生的自由创作时间,让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想法进行作品的创作,让他们在创作中真正体验到美术的乐趣。
在自由创作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创作中融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创作时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未来的向往,让学生的创作具有更加真实和生活化的元素。
四、开展美术实践活动除了在课堂内开展美术教学,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美术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验美术的魅力。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美术展览,带领学生近距离感受名家作品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美术创作活动,让学生在与社会相结合的活动中提升自己的美术修养。
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

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1. 引言1.1 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帮助学生建立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生活化教学,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感悟和理解。
生活化教学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美术技能,使他们在美术创作中更加自如地运用各种艺术元素和表现手法。
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在美术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艺术修养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生活化教学,学生能够在感知和表现中找到自己的美感和审美情趣,拓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对生活充满热爱和感恩之情。
2. 正文2.1 生活化教学理念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生活化教学理念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是指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内容进行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美术时能够更加贴近生活、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学知识。
在美术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环境创设: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环境,如仿真工作室、美术馆等,让学生更容易融入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 主题选择:教师可以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进行教学,如城市风景、家庭生活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3. 艺术实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景物、人物等进行写生,或者采用生活化素材进行创作,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培养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
4. 艺术欣赏: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感受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和体验艺术的魅力。
通过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美术教学不再是一种枯燥的知识灌输,而是一个充满生活情趣和创造乐趣的过程。
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对美术的热爱和持续学习的动力。
2.2 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的优势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浅析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生活化

浅析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生活化【摘要】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生活化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生活化教学,学生更容易理解抽象概念,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
本文分享实用生活化教学案例,并提供初中美术课堂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方法。
生活化教学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还提高了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希望更多教师尝试生活化教学方法,使美术课堂更生动有趣,让学生的美术学习更加具有实践性和创造性。
生活化教学是美术教学的重要途径,值得更多关注和实践。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抽象概念、学习兴趣、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教学案例、实施方法、教学效果。
1. 引言1.1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和事物为教学材料,通过生动、实际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学知识。
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生活化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抽象概念。
美术学科涉及到许多抽象的概念和理论,通过将这些理论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践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生活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事物和经验更加感兴趣,通过将课堂内容与学生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生活化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更多的教师能够尝试生活化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更加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效果。
1.2 生活化教学方法的作用生活化教学方法的作用在初中美术课堂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生活化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将抽象的艺术概念联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生活化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激发他们对美术的热情和探索欲望。
在生活化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表达和实践的方式,深入体验艺术的魅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浅谈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

浅谈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一、生活化教学的意义生活化教学,即是将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形象和生动。
在美术教学中,生活化教学尤为重要,因为美术是一门以感知和表现为基础的学科,学习者需要通过感官对世界进行感知,再通过表现将其表达出来。
将学生所学的美术知识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结合,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作欲望,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美术知识。
生活化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将学生所学的美术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发现身边的美,激发他们对美的理解和感受,从而促进他们对美术创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培养。
只有将美术知识与生活相结合,才能真正让学生在美术教学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创作的快乐。
二、如何实现生活化教学生活化教学需要美术教师注重以下几点:1.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观察生活是美术创作的重要基础,因此美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用发现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
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写生或者素描活动,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从而培养他们观察事物的细致性和深度,促进他们的真实写生、创作和表现能力。
2. 结合实际案例讲解美术知识在教学中,美术教师可以结合一些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将抽象的美术知识进行具体化、可视化。
在讲解色彩理论时,可以通过生活中的颜色搭配示例,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接受知识。
在讲解构图构图时,可以通过学生身边的构图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构图的重要性和方法。
3. 开展有趣的美术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美术教师可以开展一些有趣的美术活动,比如校园素描、户外写生、手工制作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美术知识的乐趣。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美术知识的魅力,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能力。
4. 联系社会实践美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参加美术比赛,与当地的艺术家交流等,让学生将美术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