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堤管涌形成机理分析及治理方法-推荐下载
大堤管涌形成机理分析及治理方法

1999年4月Journal of H unan U niversity(N atural Sciences Editi on)A p r.1999大堤管涌形成机理分析及治理方法α肖四喜 李银平(岳阳大学建工系,中国岳阳,414000) 摘 要 分析了大堤管涌形成的机理,并提出了其治理方法和措施,对今后治理管涌有一定的实际参考意义Λ关键词 流砂,管涌,动水压力分类号 TV142M echan is m A nalysis and R em edy of W ater Gu sh ingT h rough P i pes in M ain D amX iao Six i L i Y inp ing(D ep t of C ivil Engineering Yueyang U niv,414000,Yueyang,P R Ch ina) Abstract M echan is m of w ater gu sh ing th rough p i pes in m ain dam is analyzed and rem edy m ethods fo r it are given in th is p aper.Key words flow ing sand,w ater gu sh ing th rough p i p es,danam ic w ater p ressu re近几年来,我国长江一带连续遭受了历史罕见的洪水灾害,特别是1998年洪水历经两个余月,大堤长期处于超高水位的浸泡,各种险情不断发生,如管涌、大堤内外滑坡、涡崩等,如不及时发现妥善处理,将会造成溃堤决口的灭顶之灾,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Λ本文就汛期险情出现频率较高、危害较大的管涌现象作一粗浅的分析,并提出一些治理方法,供参考Λ1 大堤管涌产生的机理1.1 流砂现象实践经验表明,具备下列性质的土在一定动水压力作用下,就有可能发生流砂现象Λ1)土的颗粒组成中,粘粒含量小于10%,粉粒(颗粒为0.005~0.05mm)含量大于75%;2)颗粒级配中,土的不均匀系数小于5;3)土的天然孔隙比大于0.75;4)土的天然含水量大于30%Λα:19980315.,,36, 因此,流砂现象经常发生在细砂、粉砂及亚砂土中Λ流砂产生的原因可通过图1试验说明Λ由于高水位的左端(水头为h1)与低水位的右端(水头为h2)之间存在压力差,水经过长度为L,断面面积为F的土体由左向右渗透,作用于土体上的力有:Χw h1F作用于土体左端a2a截面处的总水压力,其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Χw为水的重度);Χw h2F作用于右端b2b截面处的总水压力,其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反;TL F土骨架对水流的阻力(T为单位土体阻力)Ζ由静力平衡条件得:Χw h1F-Χw h2F-TL F=0,化简得 T=h1-h2LΧw,(1)式中h1-h2L为水头差与渗透路程长度之比,即为水力坡度以I表示Ζ上式写成T=IΧwΖ由于T与水在土中渗流时对单位土体的压力G D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 G D=-T=-IΧw,(2)图1 流砂产生原因试验图 图2 大堤产生流砂原理图G D称为动水压力,其作用方向与水流一致,见图2,当G D≥Χ′w时(Χ′w为土的浸水容重)Ζ土颗粒失去自重,处于悬浮状态,土的抗剪强度等于零,土颗粒能随渗流的水一起流动产生流砂现象Ζ1.2 管涌产生的机理当大堤堤身含有细颗粒,且颗粒为均匀松散的非粘性土层时,在长期高水位浸泡下,其土层变成饱和土时,极容易产生管涌冒沙现象Ζ随着堤外洪水的上涨,即压力水头H加大(见图3)Ζ当HΧw>hΧ(式中Χw,Χ分别为水和土的重度),即水的渗透作用对堤内不透水地表土层的顶托力大于地表土的重量时,产生管涌,或管涌群,冒出大量泥砂,且管径不断加大,如不及时处理则造成溃堤决口,后果不堪设想Ζ2 大堤管涌易发点由以上分析及实践经验表明,管涌主要发生在以下地点Ζ1)堤边水井处Ζ水井一般打入透水层,随着堤外水位上涨,渗流加快,动水压力G D加大,当大于土的浸水容重Χ′w时,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土的抗剪强度等于零,土颗粒随渗流的水一起流动,产生流砂管涌Ζ421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图3 大堤产生管涌机理图1.堤身,2.透水土层,3.压力水位线(H 为压力水头)4.不透水地表土层(h 为不透水层厚度),5.承压水顶托力2)堤边水塘、水沟等低洼处Ζ因这些地方其底部标高低于岸边较多,地表土(非透水层)较薄,自重小,是薄弱环节,当堤外水位上涨时,由于水的渗透对地表土顶托力加大,极易产生管涌Ζ3)堤脚附近(堤脚为砂土)Ζ砂土为透水层,大堤长期处于高水位浸泡,堤脚砂土变成饱和土,堤内脚出汗,当堤外水位上涨时,砂土中的动水压力G D 加大,当G D ≥Χ′w (Χ′w 为砂土的浸水容重)时,产生内脱坡形成流砂、管涌Ζ4)离堤脚100~200m 范围处(堤脚为砂土)Ζ当堤脚砂土位于堤内地面一定深度时,当大堤长期高水位浸泡,砂土变为饱和土,当水位不断升高时,由于渗流作用,则砂土中水的顶托力也加大,当大于其上部薄弱处覆盖土的重量时,则产生管涌或管涌群Ζ3 管涌的治理方法从近几年洪灾情况表明,管涌是产生溃堤的主要原因,且发生频率较高,如果不及时发现处理,将造成巨大的损失Ζ据以上分析可知:出现流砂管涌的重要条件是动水压力的大小和方向,因此防治流砂管涌的原则是治水Ζ从(2)式可知主要途径有消除、减少或平衡动水压力(顶托力),具体措施如下Ζ1)在管涌处抛大石块或砂卵石袋堆筑平台以平衡动水压力(顶托力),压住管涌Ζ如果是堤内水塘出现管涌,可以采用虹吸管将堤外水引入水塘,减小水头差,平衡洪水时江堤渗透的动水压力,压住管涌Ζ2)摸清管涌堤外渗水处,用大米、黄豆、粘土袋堵压,以减少洪水对江堤渗透的动水压力Ζ3)打板桩法Ζ在管涌处堤外打板桩,增加水渗入堤内的渗流长度,以减小水力坡度,从而减小江堤渗透的动水压力,防止流砂管涌Ζ4)采用土壤冻结法Ζ对于堤身地质条件、构造较复杂的情况采用冻结法形成冻结防渗冰幕,防止流砂管涌Ζ5)化学注浆法Ζ采用粘土固化注浆法,建立地下防渗帐幕防渗堵漏,或采用先灌大米等遇水膨胀的物质灌住缝眼,然后浇灌水泥浆,可较好的防治管涌Ζ6)对距大堤100m 范围内的鱼池、水沟、土坑等低洼处,全部运土分层碾压填平,增521 第2期 肖四喜等:大堤管涌形成机理分析及治理方法 加地面覆盖土层的自重,以平衡洪水对江堤渗透的动水压力(顶托力)Ζ7)在堤外用防水耐腐材料压堤防渗,减小动水压力Ζ管涌险情是大堤的重要险情之一,实践证明本文所采取的治理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可供来年抗洪参考Ζ长江大堤地质条件复杂,可能产生各种险情Ζ故而抗洪要采取多种科学方法,光靠水利等部门的科技人员难以胜任,要组织建筑、机械、矿山、地质等多学科的科技人员参与抗洪工作Ζ参考文献1 东南理工大学等编.地基及基础.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2 谢中渊.建筑施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上接第122页)378mm 2>Θm in bh =67.5mm 2;跨中截面所需的正弯矩钢筋截面面积 A s =69.11mm 2>Θm in bh =67.5mm 2. .确定纵筋的总用量支座截面、上部纵筋所需的截面总面积为A s =378mm 2加上2ф12,即 378+226=604mm 2跨中截面、下部纵筋所需截面总面积为67.5+226=293.5mm 2,实配2ф14,A s =308mm 2Ζ支座及跨中截面最后配筋情况如图3所示Ζ图3 支座及跨中截面配筋参考文献1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编写组.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42 Salvado ri M ,L evy M .Structural D esign in A rch itecture .P renlice 2H all Inc Englew ood C liffs N J ,19673 孙训方等.材料力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621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
管涌现象及防治措施

管涌现象及防治措施1. 管涌现象的定义管涌是指开采地下矿山、水井和油井时,由于地下岩层的突然破裂或岩石的自由膨胀,导致地下水、煤气或石油等物质迅速涌出地面。
2. 管涌现象的原因管涌现象主要是由地下压力的突然释放导致的。
主要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地下水位的变化:地下水位的升降会引起地下水压力的突然变化,从而导致管涌现象的发生。
•地下岩层的破裂:地下岩层的破裂会造成地下水、煤气或石油等物质的迅速涌出。
•地下岩层的自由膨胀:一些岩石在地下受到压力作用后会自由膨胀,从而引起管涌现象。
3. 管涌现象的危害管涌现象带来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经济损失:管涌会破坏地下设施,例如矿井、水井和油井,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环境污染:管涌涌出的地下水、煤气或石油等物质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对周围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人员伤亡:管涌现象发生时,可能会带来巨大的水流、煤气或火焰等,造成人员伤亡的风险。
4. 管涌现象的防治措施为了防止和减少管涌现象带来的危害,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预防和应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管涌防治措施:4.1 加固地下设施在建设地下设施时,应采取加固措施来增强它们的抗冲击能力。
例如,在矿井开采过程中,可以采用合适的支护措施,如注浆加固和支撑系统。
在水井和油井的建设中,可以采用加厚的轻质混凝土和加固钢管等材料。
4.2 控制地下水位根据地下水位的变化,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来预防管涌的发生。
例如,在建设重要地下工程时,可以采取排水措施来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地下水压力。
4.3 监测和预警系统建立管涌的监测和预警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使用地下水位、压力、温度和其他相关参数的监测设备,可以及时监测到管涌现象的发生,并发出预警信号。
这样可以及时采取措施来减少管涌带来的危害。
4.4 建立紧急应对机制在管涌事件发生时,需要建立紧急应对机制,以便能够快速有效地应对。
例如,建立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紧急演练。
大坝管涌的产生原因及处理

大坝管涌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摘要:管涌是大坝工程的重要问题形式,在渗流作用下,土体中的细颗粒被水流带走,地下水将细颗粒带走,留下粗颗粒,产生土体之间的贯通通道,引发土体塌陷。
管涌问题有着演变发展过程,具有渐进性的特征。
管涌的产生与土质有着很大的关系,尤其是无粘性土壤环境下很容易发生管涌问题,管涌发生的部位较为多变,渗流出处、土体内部均可发生管涌,因此也可将管涌作为一种典型的渗流潜蚀问题。
为了增加管涌的治理,要重点加强大坝管涌问题的防治,本文以某工程为例,找出具体的原因,提出治理措施,关键词:大坝管涌;产生原因;处理措施引言:管涌在坝身或坝基内较为常见,这些部位的土壤颗粒被水流带走,形成大坝管涌。
在汛期发生的情况下,大坝水位较高,堤内平地的流土潜蚀问题较为突出。
当管涌发生后,水面翻花,上游水位持续升高,拉长了持续时间,加大了洪水险情,涌水的时候翻沙较为严重,破坏了堤防水闸地基土壤结构,使得孔道不断被扩大,基土完全流失,引发大坝建筑物倒塌,出现严重事故。
大坝管涌问题是十分严重的,需要重点防治,才能提升大坝的运营质量,保证水利工程运行的稳定性。
1.大坝管涌发生的原因1.1普遍原因大坝地基土壤级配缺少的情况下,大坝地基的粘性土壤较少,当上游水位升高的情况下,出逸点被渗透,当坡降与土壤允许值不平衡的时候,坝基土体中的较细土粒被地下水带走,造成管涌现象。
1.2工程实例分析1.2.1工程介绍通过对土坝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对钻孔尺寸进行判断,大坝坝基河床上,分布着一段宽为160m的冲积层,冲积层有两层,由上到下分布,通过研究这两层的砂石情况,发现冲积层上层的结构由中砂、粗砂、细砾、砂砾组成,还有部分卵石、漂石,组成明显的砾石层,边部还分布着很多粘土类的土质,此工程周边有开采锡矿的工程项目,部分地质已经被挖掘,上面覆盖着很多的杂土,杂土呈现堆积松散的状态,经过测算,这些杂土由大坝标高0.36~13.72m之间的坝基中产出,土层厚度在3.65~11.10m,中间较厚,两侧非常薄。
同马大堤管涌成因与处理措施分析

2021.333淮新河控制流域范围,建设集信息采集传输、防洪决策支持、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运行监控为一体的水利信息化系统。
实现茨淮新河控制流域的洪水在线监测、实时预报和调度、水资源的整体优化配置,使流域防洪和水资源利用有机结合,为茨淮新河流域防汛抗旱、水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水环境保护提供调度运行决策支持。
3.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发挥综合效益在灌区用水高峰期,加强对颍河水情、水质的关注,符合引水条件的情况下,积极与各地防汛指挥机构沟通协调,加大颍河调水力度,缓解茨淮新河水资源日益紧张的局面,降低供水成本。
针对排水不畅问题,应对跃进沟流域排涝问题进行重新规划,废除跃进沟地下涵,通过对找郢乡上桥泵站规划建设使其具备跃进沟流域排涝功能,发挥上桥泵站工程的综合效益。
或在跃进沟排涝闸处重建一座闸站结合的综合排涝工程,结合跃进沟流域概况,合理选择机组型号,提高跃进沟排涝工程的运行效率。
4.加强宣传教育组织开展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水法规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和巩固职工的业务素质、技术水平,逐步提升各管理单位的管理水平,促进整个茨淮新河管理水平的提升。
广泛深入地开展水法规的宣传,扩大茨淮新河的影响力,争取各地政府及沿岸居民的重视和支持,切实做到自觉维护水法规及茨淮新河关于防洪、排涝、抗旱及涉河建设项目的管理等相关规定,实现茨淮新河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作者单位:安徽省茨淮新河工程管理局 233010)同马大堤管涌成因与处理措施分析叶长结管涌,是汛期堤防在渗流作用下,土体颗粒被带出而发生渗透破坏的现象。
长江中下游平原冲积地层,上面是粘性土,往下是粉砂、细砂等。
由于渗水流经强透水层的压力损失小,堤内数百米范围内粘土层下面仍可能承受很大的水压力。
如果这股水压力冲破了粘土层,下面的粉砂、细砂就会随水流出,从而发生管涌。
据统计,堤防溃口90%以上都是因堤身堤基管涌破坏造成的。
因此研究管涌产生原因、汛期处理效果以及汛后治理措施等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堤坝管涌的成因分析及应急抢险措施

定要使用透水性材料 。 ( 1 ) 管 涌 抢 险 形 式 有很 多 , 当 前 最 为 常 用 的 一 种形 式 就 是砂 石 反 滤 围井 , 这 种方 式 凭借 自身 的优 势 在 应 急抢 险 中取得 了很 好 的 效 果。 下面讲解一下具体 的使用方法 。 第一 , 先清理建造 围井范围内的 杂物 , 挖 除零 点一 到 零点 二 米 的 软泥 , 在 使 用 土 袋 垒成 围井 的形 状 , 内部使用反滤料 。 第二 , 针对零点一米的小管涌, 可以使用比较细的 反 滤 材料 , 厚 度 大 约为 零 点 二 到 零 点 三米 , 针 对那 些 口径 比较 大 的 管涌 , 应 该 先 使用 块 石垒 在 出 口处 , 减 小 管 涌 的形 势 , 再 使 用 反 滤材 料, 然后 实 时 观察 , 如 果 出现 不好 的情 况可 以累计 使 用 反滤 材 料 。 第 三, 当管涌情况得到缓解之后 , 应该在合适的高度插一个排水管 , 降 低 围井 内 的水 位 , 避 免 出现 二次 管 涌 。 对 于 孔 比较 小 的管 涌 , 可 以在 出水 口位置 放 一个 汽 油桶 , 在桶 中加 入 反滤 材 料 。对 于 经 常 发生 管 涌 的位 置 , 应该 备 好 反滤 材料 。 ( 2 ) 先清 理 好管 涌 周 围 区域 , 特别 是 保 证不 出现 尖锐 物 , 才能 够 使用 土 工织 物 。 在 使 用 之前 应 该现 在 该 区域 撒上 零 点 三 到零 点五 米 厚 度 的 粗砂 , 然 后再 铺 上 , 这 样 能够 控 制 好 涌水 的压 力 , 在 土 工织 物 上 还 应 该使 用 一些 透 水性 强 的 材料 , 例如块石 , 然 后 再进 行 压 盖 , 做
水 利 科 技
管涌的常规处置方法

管涌的常规处置方法一管涌的成因管涌的原因是在外河高洪水位或水库高水位的水头作用下,堤坝内的细颗粒被堤坝体内流水带至出口流失,随着流失土粒逐渐增多,流速增大,较粗颗粒也逐渐流失,便会贯穿成连续通道形成管涌。
多是由于对渗透和冒沙发现迟,或者是错误的抢险方法,延误时间,没有及时制止土颗粒被带出。
二管涌的危害管涌有的发生在堤身、堤脚,也有离堤内脚几十米或上百米的垸内,所以,当堤坝的险情达到管涌阶段,抢护的速度就是关键。
若不能及时处置,基础细沙层淘空后,将会导致坝身骤然下挫。
三如何发现管涌在防汛巡查时,要特别注意堤背水坡和堤脚是否出现浑水沙眼。
因为管涌前兆是出浑水,故应特别注意冒浑水沙眼。
翻沙鼓水和管涌现象都是鼓水涌沙,一般也将翻沙鼓水称为管涌,但鼓水翻沙尚未破坏堤身结构,管涌则是已带出堤身颗粒,形成过水通道,成为溃垸性险情,处理尤为急迫。
四管涌的处置(一)单点管涌处理单点管涌一般采用围井法处理,具体为:1、围井内径为涌水口直径的10~15倍、高度为涌水高的2 ~3倍。
2、清除围井范围内地面杂物,挖去软泥,周围用土袋分层错缝码砌成围井,围井与地面接触部位要严密不漏水。
3、按照反滤要求,分层抢铺反滤料,每层厚度20~30cm。
如发现填料下沉,继续补充反滤料,直至渗水不挟带泥沙为准。
4、若井内涌水过大,滤料无法填铺时,先用沙袋或粘土带等填塞,待水势削弱后再按反滤要求填筑。
5、在围井井壁的涌水高度处设置排水孔管,以防井内水位过高,冲塌井壁。
6、管涌治理结束后,要安排人员在围井四周加强巡查,一旦发现新的险情,及时上报。
(二)管涌群处理管涌群一般按:坝前‘临水截渗’、坝后‘蓄水反压,反滤料压盖’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综合治理。
1 坝前‘临水截渗’如能在堤坝上游查明管涌渗流区域或坝前水深不大,则可以采取在迎水面抛填粘土料或铺设土工织物的办法进行坝前临水截渗。
2坝后‘蓄水反压,反滤料压盖’管涌群采用‘蓄水反压,反滤料压盖’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处置。
大堤管涌形成机理分析及治理方法

称为动水压力,其作用方向与水流一致,见图*-当
".’/时)/为土的浸水容重+,土颗粒失去自重,
处于悬浮状态,土的抗剪强度等于零1土颗粒能随渗
流的水一起流动产生流砂现象
管涌产生的机理
当大堤堤身含有细颗粒,且颗粒为均匀松散的
大堤管涌产生的机理
流砂现象
实践经验表明!具备下列性质的土在一定动水
%_!粉粒
压力作用下!就可能发生流砂现象
图
大堤产生流砂原理
"$&土的颗粒组成中!粘粒含量小于$
"颗粒为%-%%‘a%-%‘::&含量大于Y‘_
"^&颗粒级配中!土的不均匀系数小于‘
".&土的天然孔隙比大于%-Y‘
"#&土的天然含水量大于.%_
部门的科技人员难以胜任,要组织建筑1机械1矿山
地质等多学科的科技人员参与抗洪工作
参考文献
E7F
方承训G建筑施工G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7AA4G
东南理工大学等编G地基及基础G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年第;期
采用土壤冻结法-用冻结法形成冻结防渗水幕,可防
止管涌
范围内的鱼池1水沟1水井
全部运土分层碾压填平,增加地面覆
以平衡动水压力
+在堤外用防水耐腐材料压堤防渗
管涌是大堤的重要险情之一,实践证明本文所
采取的治理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可供今后抗洪时参
考-长江和洞庭湖大堤地质条件复杂,可能产生各种
险情,故而抗洪需要采取多种科学方法,光靠水利等
管涌的常规处置方法

管涌的常规处置方法一管涌的成因管涌的原因是在外河高洪水位或水库高水位的水头作用下,堤坝内的细颗粒被堤坝体内流水带至出口流失,随着流失土粒逐渐增多,流速增大,较粗颗粒也逐渐流失,便会贯穿成连续通道形成管涌。
多是由于对渗透和冒沙发现迟,或者是错误的抢险方法,延误时间,没有及时制止土颗粒被带出。
二管涌的危害管涌有的发生在堤身、堤脚,也有离堤内脚几十米或上百米的垸内,所以,当堤坝的险情达到管涌阶段,抢护的速度就是关键。
若不能及时处置,基础细沙层淘空后,将会导致坝身骤然下挫。
三如何发现管涌在防汛巡查时,要特别注意堤背水坡和堤脚是否出现浑水沙眼。
因为管涌前兆是出浑水,故应特别注意冒浑水沙眼。
翻沙鼓水和管涌现象都是鼓水涌沙,一般也将翻沙鼓水称为管涌,但鼓水翻沙尚未破坏堤身结构,管涌则是已带出堤身颗粒,形成过水通道,成为溃垸性险情,处理尤为急迫。
四管涌的处置(一)单点管涌处理单点管涌一般采用围井法处理,具体为:1、围井内径为涌水口直径的10~15倍、高度为涌水高的2 ~3倍。
2、清除围井范围内地面杂物,挖去软泥,周围用土袋分层错缝码砌成围井,围井与地面接触部位要严密不漏水。
3、按照反滤要求,分层抢铺反滤料,每层厚度20~30cm。
如发现填料下沉,继续补充反滤料,直至渗水不挟带泥沙为准。
4、若井内涌水过大,滤料无法填铺时,先用沙袋或粘土带等填塞,待水势削弱后再按反滤要求填筑。
5、在围井井壁的涌水高度处设置排水孔管,以防井内水位过高,冲塌井壁。
6、管涌治理结束后,要安排人员在围井四周加强巡查,一旦发现新的险情,及时上报。
(二)管涌群处理管涌群一般按:坝前‘临水截渗’、坝后‘蓄水反压,反滤料压盖’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综合治理。
1 坝前‘临水截渗’如能在堤坝上游查明管涌渗流区域或坝前水深不大,则可以采取在迎水面抛填粘土料或铺设土工织物的办法进行坝前临水截渗。
2坝后‘蓄水反压,反滤料压盖’管涌群采用‘蓄水反压,反滤料压盖’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处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1根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0不工资仅艺料可高试以中卷解资配决料置吊试技顶卷术层要是配求指置,机不对组规电在范气进高设行中备继资进电料行保试空护卷载高问与中题带资2负料2,荷试而下卷且高总可中体保资配障料置2试时32卷,3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度并25工且52作尽22下可护都能1关可地于以缩管正小路常故高工障中作高资;中料对资试于料卷继试连电卷接保破管护坏口进范处行围理整,高核或中对者资定对料值某试,些卷审异弯核常扁与高度校中固对资定图料盒纸试位,卷置编工.写况保复进护杂行层设自防备动腐与处跨装理接置,地高尤线中其弯资要曲料避半试免径卷错标调误高试高等方中,案资要,料求编试技5写、卷术重电保交要气护底设设装。备备置管4高调、动线中试电作敷资高气,设料中课并技3试资件且、术卷料中拒管试试调绝路包验卷试动敷含方技作设线案术,技槽以来术、及避管系免架统不等启必多动要项方高方案中式;资,对料为整试解套卷决启突高动然中过停语程机文中。电高因气中此课资,件料电中试力管卷高壁电中薄气资、设料接备试口进卷不行保严调护等试装问工置题作调,并试合且技理进术利行,用过要管关求线运电敷行力设高保技中护术资装。料置线试做缆卷到敷技准设术确原指灵则导活:。。在对对分于于线调差盒试动处过保,程护当中装不高置同中高电资中压料资回试料路卷试交技卷叉术调时问试,题技应,术采作是用为指金调发属试电隔人机板员一进,变行需压隔要器开在组处事在理前发;掌生同握内一图部线纸故槽资障内料时,、,强设需电备要回制进路造行须厂外同家部时出电切具源断高高习中中题资资电料料源试试,卷卷线试切缆验除敷报从设告而完与采毕相用,关高要技中进术资行资料检料试查,卷和并主检且要测了保处解护理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称为动水压力,其作用方向与水流一致,见图*-当 ".’/时)/为土的浸水容重+,土颗粒失去自重, 处于悬浮状态,土的抗剪强度等于零 1 土颗粒能随渗 流的水一起流动产生流砂现象 管涌产生的机理 当大堤堤身含有细颗粒,且颗粒为均匀松散的 非粘性土层时,在长期高水位浸泡下,其土层变成饱 和土时极容易产生管涌冒砂现象,随着堤外洪水的 上涨,即压(,) 力水头 加大)图 4+-当 3’(56’)式中 ’(1’分别为水和土的重度+,即水的渗透作用对堤内 不透水地表土层的顶托力大于地表土的重量时,产 生管涌或管涌群,冒出大量泥砂,且管径不断加大 如不及时处理则造成溃堤决口,后果不堪设想 72 堤身 8*2 透水土层 842 压力水位线) 为压力水头+ 92 不透水地表土层)6 为不透水层厚度+8:2 承压水顶托力 大堤产生管涌机理 大堤管涌易发点 ):+化学注浆法即采用粘土固化注浆法,建立地 下防渗帷幕防渗堵漏,或采用先灌大米 1 黄豆等遇水 如堤外水 渗流加快,动 时,土颗 )C+对距大堤 7 土颗粒随渗流 土坑等低洼处, 盖土层的重量, 膨胀的物质灌住缝眼,然后浇灌水泥浆-此法在 7AAB 年岳阳抗洪中起到了较好的防治管涌的效果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1根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0不工资仅艺料可高试以中卷解资配决料置吊试技顶卷术层要是配求指置,机不对组规电在范气进高设行中备继资进电料行保试空护卷载高问与中题带资2负料2,荷试而下卷且高总可中体保资配障料置2试时32卷,3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度并25工且52作尽22下可护都能1关可地于以缩管正小路常故高工障中作高资;中料对资试于料卷继试连电卷接保破管护坏口进范处行围理整,高核或中对者资定对料值某试,些卷审异弯核常扁与高度校中固对资定图料盒纸试位,卷置编工.写况保复进护杂行层设自防备动腐与处跨装理接置,地高尤线中其弯资要曲料避半试免径卷错标调误高试高等方中,案资要,料求编试技5写、卷术重电保交要气护底设设装。备备置管4高调、动线中试电作敷资高气,设料中课并技3试资件且、术卷料中拒管试试调绝路包验卷试动敷含方技作设线案术,技槽以来术、及避管系免架统不等启必多动要项方高方案中式;资,对料为整试解套卷决启突高动然中过停语程机文中。电高因气中此课资,件料电中试力管卷高壁电中薄气资、设料接备试口进卷不行保严调护等试装问工置题作调,并试合且技理进术利行,用过要管关求线运电敷行力设高保技中护术资装。料置线试做缆卷到敷技准设术确原指灵则导活:。。在对对分于于线调差盒试动处过保,程护当中装不高置同中高电资中压料资回试料路卷试交技卷叉术调时问试,题技应,术采作是用为指金调发属试电隔人机板员一进,变行需压隔要器开在组处事在理前发;掌生同握内一图部线纸故槽资障内料时,、,强设需电备要回制进路造行须厂外同家部时出电切具源断高高习中中题资资电料料源试试,卷卷线试切缆验除敷报从设告而完与采毕相用,关高要技中进术资行资料检料试查,卷和并主检且要测了保处解护理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作用于右端 iWi 截面处的总水压力! 万方数据 ]qqq 年第 r 期 由静力平衡条件得’efb$dkefb^dkjcdl% 化简得 式中 b$kb^为水头差与渗透路(c) 程长度之比!即为水力 坡度以 m 表示!式"$&写成 jlnef!由于 j 与水在 土中渗流时对单位土体的压力 op 大小相等\方向相 反!所以 收稿日期’$VVVW%XW$ 作者简介’肖四喜"$VZ.&!男"汉族&!湖南益阳人!学士讲师 工程勘察 stuvtwxyzw{|}y~t!vz"{vzuy! #$%~t&zy" #Y
图
大堤产生流砂原理 "$&土的颗粒组成中!粘粒含量小于$ "颗粒为%-%%‘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含量大于 Y‘_ "^&颗粒级配中!土的不均匀系数小于‘ ".&土的天然孔隙比大于%-Y‘ "#&土的天然含水量大于.%_ 因此!流砂现象常发生在细砂\粉砂及粉土中 流砂产生的原因可通过图$试验说明(由于高水位的 左端"水头为 b$&与低水位的右端"水头为 b^&之间 存在压力差!水经过长度为 c!断面面积为 d 的土体 由左向右渗透!作用于土体上的力有 作用于土体左端 hWh 截面处的总水压 力!其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ef 为水的重度&
大堤管涌形成机理分析及治理方 法 肖四喜!李银平 "岳阳师范学院!湖南岳阳 摘要 本文分析了大堤管涌形成机理及易发地点!并提出了治理措施!对管涌治理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流砂、管涌、动水压力、治理 引言: 其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反 土骨架对水流的阻力" 为单位土体 近几年来!我国洞庭湖和长江一带连续遭受了阻力&( 历史上罕见的洪水灾害!在汛期大堤长期处于超高 水位的浸泡!各种险情不断发生"管涌\大堤内外滑 坡\涡崩等&!如不及时发现妥善处理将会造成溃堤 决口的灭顶之灾!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 重损失!如$VVV 年 Y 月湖南益阳民主垸因管涌引起倒 垸事故就是一例(本文就汛期险情出现频率较高!危 图 流砂产生原因试验 害较大的管涌现象作一粗浅的分析!并提出一些治 理方法!供参考 大堤管涌产生的机理 流砂现象 实践经验表明!具备下列性质的土在一定动水 %_!粉粒 压力作用下!就可能发生流砂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