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丽 毕业设计终稿

合集下载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届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汇总
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
学 序号 学 号 生 姓 名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类别 题目来源 指导教师 姓名 职称 备注 计划 题目 科研立项 设 论 题目类型 性质 生 教 其 上机 纵 横 项目 产 学 它 时数 计 文 向 向 编号 设计 工程设计 真实 设计 工程设计 真实 设计 工程设计 真实 设计 工程设计 真实 设计 工程设计 真实 设计 工程设计 真实 设计 工程设计 真实 设计 工程设计 真实 设计 工程设计 真实 设计 工程设计 真实 论文 应用研究 真实 设计 工程设计 真实 设计 工程设计 真实 设计 工程设计 真实 设计 工程设计 真实 论文 理论研究 真实 论文 理论研究 真实 设计 工程设计 真实 设计 工程设计 真实 设计 工程设计 真实 生产 生产 生产 生产 生产 生产 生产 生产 生产 生产 其它 生产 生产 生产 生产 其它 其它 生产 生产 生产 0 0 40 0 0 40 0 0 0 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嵇 鹰 副教授 李兆锋 副教授
彬 活性掺合料在改变水泥净浆流动性方面的研究
陈加贝 大掺量掺合料蒸养混凝土研究 陈 孔 王 侯 旭 少熟料泵送混凝土研究 飞 混凝土减缩剂的开发研究 涛 混凝土养护剂的开发研究 琛 混凝土界面堵漏剂的开发研究
袁宇飞 混凝土道路修补剂的开发研究 李 盖 冶金工业渣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
栗博宇 矿渣超细粉在灌浆料中的应用研究 殷利华 高温下生料球特性研究 王现领 高温流化床实验研究 张国涛 颗粒传热特性研究 李 梁 鹏 Al2O3-Si02系高温隔热材料合成与烧结 爽 Al2O3-Si02系高温隔热材料制备研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基于AR技术的远控运维技术

基于AR技术的远控运维技术

2019年30期技术创新科技创新与应用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基于AR 技术的远控运维技术刘丽丽(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南平供电公司,福建南平353000)引言AR (Augmented Reality )同VR (Vitual Reality )都具有明显的虚拟性特征,主要区别在于,AR 基于现实而产生虚拟影像,而VR 却要求产生一个完全虚拟的世界[1]。

基于AR 技术生成各个变电站的三维视图,便于运维人员实时掌握现场情况。

远动是应用通信技术对远方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以实现远程测量、远程信号、远程控制和远程调节等各种功能。

南平地区变电站分布稀疏,考虑到各个变电站中通信设备的特点以及成本预算,如果可以对状态量远程监控并且可实现简单控制,可减轻运维人员一定的负担。

1AR 技术AR 是通过3D 建模模拟现实世界,其目标是采用如光电显示技术、可视化和交互技术等[2]技术,产生用户所需的虚拟对象,该对象不一定存在于现实中。

另外,还可以通过注册技术将虚拟对象与现实环境无缝结合,让用户在真实和虚拟之间进行交互。

1.1AR 技术的关键技术1.1.1三维注册三维注册在AR 技术中的应用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3]:(1)摄像机标定技术:通过将现实世界中各个物体的位置进行多维数据化,以确认其在待注册场景中的位置。

(2)跟踪注册技术:目的在于还原真实场景中物体移动所产生的位置信息变化。

这种虚拟位置信息的变化主要通过跟踪摄像头中对象的位置、移动速度以及状态等方法实现。

1.1.2虚拟现实融合显示虚拟现实融合可理解为通过模拟人眼的视差效应将虚拟信息和现实信息相叠加并显示在屏幕上,主要采用图像融合技术。

现实对象的位置和角度信息可通过机器视觉获得,虚拟对象的信息需要通过特定目标的三维数据计算得出。

1.1.3人机交互在虚拟现实融合的新环境中,打造“沉浸感”,让用户实现信息交互。

基于属性层次_识别模型的重庆市南岸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基于属性层次_识别模型的重庆市南岸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第19卷第2期2010年2月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Reso 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 he Yangtze BasinVol.19No.2Feb.2010 文章编号:100428227(2010)022*******基于属性层次2识别模型的重庆市南岸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刘丽丽1,刘金萍1,23,李建国1,关 冰1,郭晴晴1,郭 跃2,杨 爽3(1.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047;2.GIS应用研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7;3.大庆市规划局,黑龙江大庆163311)摘 要: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构建自然2社会2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属性层次2识别模型建立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属性综合评价体系。

以重庆市南岸区为例,运用该模型和方法对重庆市南岸区的城市生态系统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市南岸区的生态系统属于亚健康类。

并根据评价的结果,对影响重庆市南岸区生态系统健康属性的指标进行分析,表明南岸区的城市生态系统正处于过渡阶段,正是城市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且其城市生态健康有诸多限制性因素,必须要依靠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实施方法才能引导城市生态系统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为了改善其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状况,从长远的考虑,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属性层次2识别模型;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南岸区文献标识码:A 生态系统健康是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一门新学科[1],它为生态系统的利用与保护提供了全面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90年代被介绍到我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学者运用不同的方法对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了评价。

颜文涛等运用属性识别模型对重庆市北部新区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了评价[2];袁辉等运用模糊数学模型对三峡库区消落带进行了生态健康评价[3];曾勇等运用压力2状态2响应模型对上海市生态系统健康作了评价[4];官冬杰等运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对重庆市都市圈9个区生态系统健康作了对比评价研究[5];肖风劲和欧阳华具体地介绍了生态系统健康的活力、组织结构和恢复力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6]。

合肥学院2006学年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获奖情况一览表

合肥学院2006学年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获奖情况一览表

浅谈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设原则与形式 学生学业不良的原因及其对策的研究
合肥市小学生“厌学”原因及对策 民族中心主义--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之一
论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意象美 如何做好英语演讲
《伊坦·弗洛美》主题浅析 如何提高英语口语能力 论麦当劳成功的营销奥秘
肯德鸡经营模式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几点启示 现代企业管理中的 CRM 影视活动对旅游业的影响 中韩两国旅游的感受
丁涛 吴莺莺 丁涛 胡月红 徐刚 朱德开 张爱群 王华
赵良庆
刘健 崔学勤 余勇 郑小能 洪继文、张蓓蕾 卫 萍、刘 斐
二等 二等
专科 优 三等
一等
本科
三等 二等
三等
一等


优 专科



—5—
—6— —7—
外文系
管理系 旅游系
Z1107 Z1108 Z1109 B1201 B1202 B1203 B1204 B1205 Z1301 Z1302 Z1304 Z1401 Z1402
谭敏
胡学友
王能员 赵茂俞 张心桂 陈琪云 王锡明 李玉龙 周莹 蒙争争 张红 谢海涛 闫朝华 王峡 陈兴旺 张小路 毛红星 钱久元
二等
一等
一等
一等
三等
本科
三等 二等
二等
三等
三等
二等
本科
一等 三等
一等
专科 优
本科
二等 一等
经济系
B0903 B0904 Z0901 B1001 B1003 B1006 B1007 B1008
Z0403
IPV6 的应用与发展
张超
03 微控 2 班
B0501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温度、湿度计的设计

安全B095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落实情况统计表

安全B095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落实情况统计表
第 1 页
序号 200910044533 200910044534 200910044535 200910044536 200910044537 200910044538
学生 姓名 沈亚晖 刘旭光 刘彦民 郑鸿璞 周秉光 段君毅 班级 安全B095班 安全B095班 安全B095班 安全B095班 安全B095班 安全B095班
2013
院(部): 序号 200910044502 200910044503 200910044504 200910044505 200910044506 200910044507 200910044508 200910044509 200910044510 200910044511 200910044512 200910044513 200910044514 200910044515 200910044516 200910044517 200910044519 200910044521 200910044522 200910044523 200910044525 200910044526 200910044527 200910044528 200910044529 200910044530 200910044531 200910044532 学生 姓名 刘怡君 吴卫 曲永鹏 李伟豪 冯晓娟 胡如霞 赵新宇 董伯舒 王辉 淮筱斌 党亚斌 陈强 高俊勇 刘涛 邓飞 杨正齐 崔学林 李艳川 孔德娇 李正阳 王贺锐 刘洪贤 于雷 侯畅畅 罗亚丽 王建 樊贵县 袁昊 班级 安全B095班 安全B095班 安全B095班 安全B095班 安全B095班 安全B095 安全B095班 安全B095班 安全B095班 安全B095班 安全B095班 安全B095班 安全B095班 安全B095班 安全B095班 安全B095班 安全B095班 安全B095班 安全B095班 安全B095班 安全B095班 安全B095班 安全B095班 安全B095班 安全B095班 安全B095班 安全B095班 安全B095班

关于公布2012届毕业生优秀毕业创作设计作品

关于公布2012届毕业生优秀毕业创作设计作品

关于公布2012届毕业生优秀毕业创作/设计作品和毕业创作/设计教学工作组织奖的通知各教学单位: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为了加强我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毕业创作/设计和毕业论文的水平和质量,促进我校人才培养更好地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配合“开放的六月——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游”活动的开展,学校组织开展毕业创作/设计作品展览,评选出充分体现我校毕业生艺术素养、专业功底和创作、设计能力的本科优秀毕业创作/设计作品91件,研究生优秀毕业作品20件,并评选出雕塑系、设计艺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3个教学单位作为毕业创作/设计教学工作组织奖,现予以公布。

本次毕业创作/设计优秀作品及衣恋奖学金优秀毕业创作奖获奖作品(不含论文)将由学校代为保管1-2年,并推荐至全国美术院校优秀毕业创作展览及其他相关重要展事活动,请各教学单位将本单位的获奖作品收集之后于6月18日交至新校区综合楼A栋四楼406教室。

请各教学单位收集获奖作品(不含论文)的电子照片(分辨率不低于300DPI)、作者生活照片、作品信息表(见附件3)并刻盘,照片保存在以“作者姓名”命名的文件夹中,于6月20日17:00前交到教务处。

获奖证书、奖牌和奖金将于作品收集完成后发放,如学生拒绝由学校代管作品,则视为自动放弃优秀作品资格,请各教学单位认真做好优秀毕业作品收集和获奖证书、奖牌发放工作。

特此通知。

四川美术学院二○一二年六月十三日附件:1.四川美术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生优秀毕业作品名单2.四川美术学院2012届研究生毕业生优秀毕业作品名单3.四川美术学院2012届毕业生优秀毕业作品信息表附件1:四川美术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生优秀毕业作品名单系别作品名称作者专业指导教师版画系李VC的花儿李启龙版画艺术(木版)康宁版画系会场系列熊兴江版画艺术(石版)李川版画系走过时代的印记杨星版画艺术(丝网版)廖念一版画系无题韦博文版画艺术(铜版)李仲版画系盲人的艺术八大山人与吴冠中刘广朋版画与印刷设计谭璜金洪钢雕塑系《1830×1世纪》宋晓军雕塑艺术唐勇雕塑系《印记》《印痕》周广游雕塑艺术唐勇雕塑系如果张洁雕塑艺术焦兴涛雕塑系《生.旦.净.末》任慧君景观雕塑曾岳雕塑系无题张超景观雕塑张朤、唐艳雕塑系状态系列徐雄景观雕塑曾岳建筑艺术系宁厂冲沟宾馆建设设计胡晓盈倩梁明月建筑设计李勇建筑艺术系古剑山风景区艺术生态综合体胡玥叶子菁温阿龙建筑设计周秋行建筑艺术系重钢改造刘勇李卉卉李佳恩景观建筑黄耘建筑艺术系大宁古城城市设计蒋梦泳母丹吴泳乐景观建筑黄耘美术学系艺术的终结与批评方法论的冲突沈森美术学系王南溟美术学系YBA艺术的理念与制作在当代艺术语境下是否越位?胡毅涵美术学系何桂彦美术学系中西文化相似母题和符号的相关研究向易宣美术学系侯波美术学系要问路在何方—中西现代性之比较韦宇红美术学系何桂彦美术学系浅析中国古代的人兽混合形象王珏美术学系邹建林商业美术系《延续》—沙坪坝火车站改造概念方案白慧雯裴峤环境艺术设计沈渝德陶涛商业美术系福、禄、寿王新杰绘画刘洋沈娜商业美术系《穿帮》系列刘金龙绘画刘洋沈娜商业美术系行当王煜艺术设计晏莉孙敏商业美术系遗失的记忆—寻找蒙古族文化杜鹃艺术设计晏莉孙敏设计艺术学院反重力余秋雨服装艺术设计余强苏永刚卓克难设计艺术学院德拉古德的新娘王晓娟服装艺术设计余强苏永刚卓克难设计艺术学院自然肌理与服装结构的表达谢琳服装艺术设计余强苏永刚卓克难设计艺术学院传·神陈梦然服装艺术设计程琦陈石彭奂焕设计艺术学院势王玮服装艺术设计程琦陈石彭奂焕设计艺术学院新时代袁颖服装艺术设计黄嘉马蓉杨焱设计艺术学院Poseidon 朱晓非服装艺术设计程琦陈石彭奂焕设计艺术学院东韵旗袍刘伟娜工业设计王立端设计艺术学院城市系列家具王梦然工业设计白晓宇设计艺术学院非公路矿用自卸车马一达工业设计敖进设计艺术学院概念拖拉机谢原卿工业设计敖进设计艺术学院概念汽车严文婕工业设计RAI设计艺术学院重构生命体—重庆钢铁厂改造王浛沙日娜黄婷玉杜新波环境艺术设计龙国跃张新友设计艺术学院钢魂—时光浩韵党鑫李萍萍杜斯思环境艺术设计龙国跃设计艺术学院都市盆景—重庆十八梯旧城改造刘檬陈申环境艺术设计许亮潘召南设计艺术学院“无”意识——重钢工业遗产文化价值重构与设计刘明勇环境艺术设计韦爽真设计艺术学院设计如何转化为生产力—以苹果设计为例杨扬设计艺术学李敏敏设计艺术学院开拓创新,重放异彩—浅析重庆荣昌安富陶器发展之路李滢滢设计艺术学傅克辉设计艺术学院形、意、神—中国传统如意纹研究李菲设计艺术学谢亚平设计艺术学院茶禅一味—中国茶具设计中的禅宗思想许茜雯设计艺术学余强设计艺术学院交流伍思晟数码媒体艺术设计吕曦设计艺术学院FACE MAKER APP 彭程橙数码媒体艺术设计吕曦设计艺术学院双雄纪时戴其峰数码媒体艺术设计李渝设计艺术学院西兰卡普文化品牌设计与推广黄阳数码媒体艺术设计曾真设计艺术学院“猪.鱼”环保公益宣传系列插画设计王泽民数码媒体艺术设计罗力设计艺术学院重庆话什.重庆印龚琰艺术设计(旅产)陈琏年设计艺术学院《合》系列王虹妍艺术设计(漆艺)朱小禾设计艺术学院汉魂王先朋艺术设计(漆艺)朱小禾设计艺术学院蝶.变曹余欢艺术设计(陶瓷)唐英设计艺术学院绽放.青春寿家梅艺术设计(装饰)张压西设计艺术学院水调歌头视觉探索邓立华装潢艺术设计汪泳设计艺术学院诳语山海经肖舸装潢艺术设计汪泳新媒体系作品03号刘晓东图片摄影喻晓风新媒体系视界贾徳承图片摄影吴时敏新媒体系饥饿症杨迪代萌贺黎影视摄影刘阳新媒体系二小王若愚刘鹏高远辉何浩木影视摄影李一凡新媒体系一阎明磊齐浩睿影视摄影曾途应用美术学院中式与东南亚的融合——心灵·空间·释放郑雪室内设计周波应用美术学院重生王力装潢设计袁曼玲应用美术学院熊出没财注意向江政装潢设计袁曼玲应用美术学院戏生肖汪芝会装潢设计刘斌应用美术学院百变魔方谢靖装潢设计张思林影视动画学院我想对你说易雨潇李静远(动画)广播电视编导王茜濡影视动画学院再见郑丁恺叶雪广播电视编导崔丹影视动画学院结刘晓是蒙彧珠互动媒体设计师涛影视动画学院鹦鹉崖概念设计翁德财互动媒体设计师涛影视动画学院大漠刀客翟宴庆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王果影视动画学院电影《NEO》影视模型设计欧璇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王果影视动画学院枪神——吴天铎田玉龙田旭光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王果影视动画学院诱雉汪智覃平乐欧阳欢古天睿赵廉威岳翼周忠戎胡照东影视动画艺术张剑影视动画学院刺蛇任务何兴云影视动画艺术郭宇影视动画学院Playing dog 陈姝池朱陈斌影视动画艺术王茜濡影视动画学院Parting 王湛牛影视动画艺术郭宇利波闫交交影视动画学院War 杨钧淇影视动画艺术陶宇油画系《见山是山》系列徐悰油画张奇开油画系透明通道王芮油画李一凡油画系今天,我们又将到哪去?李琪油画熊莉钧油画系无题覃康油画郑力油画系关系牛鸿熙油画赵青油画系觉谢瀚宇油画李一凡油画系宏图彭尹敏油画郑力中国画系沉默黑金王光林中国画冯斌、何剑、马媛媛中国画系时间写的诗马灵丽中国画冯斌、何剑、马媛媛中国画系惊梦梁小然中国画冯斌、何剑、马媛媛中国画系柳四题陈珏中国画冯斌、何剑、马媛媛中国画系追逐奢侈的女人曹芮中国画冯斌、何剑、马媛媛附件2:2012届研究生优秀毕业作品清单院(系)年级专业方向作品名称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国画系2009 中国画艺术《坐忘》吴瑕梅忠智油画系2009 油画艺术《切片旅城10》李华李强油画系2009 油画艺术《邂逅黄桷坪--后街入口》孙丹丹刘晓曦油画系2009 油画艺术《烽烟往事》陈一墨庞茂琨油画系2009 油画艺术《什么》姚朋张奇开版画系2009 版画艺术《真实与荒诞共处》臧亮康宁雕塑系2009 雕塑艺术《衍》华丽丽申晓南美术教育系2009 美术教育(油画)《崩塌的集体无意识》、《个体集体无意识》之一、二艾妮莎龚玉设计艺术学院2009 装潢艺术《百家姓》书籍装帧丁楠罗力设计艺术学院2009 装潢艺术《CD唱片及周边设计》焦皎向海涛设计艺术学院2009 环境艺术《废料雄心——国泰广场地下商业空间艺术化低碳实践》任宇许亮设计艺术学院2009 服装艺术《lonely person》张缈苏永刚设计艺术学院2009 装饰艺术《玻璃系列》刘宇张压西建筑艺术系2009 景观建筑《有机演替——新地域性空间形态的塑造》陈中杰黄耘影视动画学院2009 影视美术《eye》李璟周小波影视动画学院2009 动画艺术《诺亚战舰》禹然周宗凯2012研究生优秀毕业论文清单院(系)年级专业方向论文名称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美术学系2009 美术史论《印象派以来的艺术与制度及罗杰〃弗莱的评论》李鲁鄂王南溟美术学系2009 美术史论《形式本土与图像转换——月份牌画和中国当代油画中都市女性形象的比较研究》刘恩芹高名潞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2009 美术史论《艺锋——“野草同人画展”研究》冯石王林设计艺术学院2009 设计史论《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西方床具设计与婚姻观念的差异》刘海琳余强附件3:四川美术学院2012届毕业生优秀毕业作品信息表系别(中英文)专业(中英文)姓名出生年份来源地(中英文)作品名称(中英文)作品门类(中英文)作品尺寸指导教师(中英文)邮箱例:油画Oil Paint Department 油画Oil Paint刘强LIU QIANG1987江苏jiangsu沉默Silence布面油画Oil on canvas120*100CM 王刚WANG GANG123456@例:作品简介(中英文):我采用有机抽象形式,凭依神秘的怡情效应,揭示更具世俗人性光华的现代诗意。

艺术与传媒学院2012届毕业论文选题结果汇总表

艺术与传媒学院2012届毕业论文选题结果汇总表
12
贾佳
七日太空主题餐馆室内设计
张珂
13
康乐
汾河中游滨河广场景观设计
张文勇
14
李湾
河北邯郸民俗群众文化休闲广场设计
储若男
15
刘倩
八零.清吧室内设计
李媛
16
潘思晗
80后玩具博物馆概念设计
张珂
17
齐潇
城市新SOHO空间性能概念设计
雷柏林
18
宋泽浩
“对话”概念书店设计
朱安妮
19
田馨梦
解构与拼合——关中民居旅馆空间设计
基于三晋文化的成套餐厅家具设计
马瑞萍
20
张禹
车载空气净Leabharlann 器外观设计李源艺术与传媒学院2011届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结果汇总表
系(部):工业设计系专业:工业设计班级:081204
序号
学生姓名
课题名称
指导教师
1
赵红卫
野外无人驾驶智能车造型设计
苏胜
2
陈亚军
概念化家用健身车外观造型设计
苏胜
3
董铭浩
无人驾驶家用智能车造型设计
刘萍
15
饶晓华
系列家用创意小产品设计
刘萍
16
陶亚茹
创意厨房设计——橱柜设计
初苗
17
王凯
成长型儿童家具设计
丁西蓓
18
席敏
笔记本电脑除尘器设计
丁西蓓
19
杨欢
小空间家具设计
金娜
20
余兰
家用电视柜设计
丁西蓓
艺术与传媒学院2011届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结果汇总表
系(部):工业设计系专业:工业设计班级:081202

多媒体与网络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改新模式研究

多媒体与网络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改新模式研究

多媒体与网络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改新模式研究刘丽丽(河南科技学院外语系,河南新乡 453003)摘 要:河南科技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工作于2007年9月正式启动。

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前测和后测成绩、调查问卷等进行分析对比研究,就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的试验情况做一总结,探讨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自主学习与课堂面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河南科技学院实验教学中的效果。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计算机;探讨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16(2008)02-0105-03 我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工作于2007年9月正式启动,经过一学期的实验,试点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果。

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前测和后测成绩、调查问卷等进行分析对比研究,就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的试验情况做一总结。

一、研究程序(一)研究设计本项试验在2007届新生入学后开始实施,选取国贸071-2班作为实验班,共58人;另选取国贸073-4班作为对照班,以测量实验效果(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成绩对照表见表1)。

实验进行一个学期。

数据收集分为以下内容:试验前数据为学生高考英语成绩;实验后数据为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按题型分别进行单项记分和总分统计,使用SPSS 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不同时期的问卷调查。

表1 实验班与对照班入学成绩独立样本t 检验班级人数平均值标准差标准误方差平均数相等的t 检验T 值显著性水平(双尾)入学成绩实验班58107.362.980.46对照班60108.233.250.48方差假定不等方差假定-0.327-0.3270.7560.756 (二)研究工具通过问卷及访谈,调查学生对新型教学模式的认识程度;并利用SPSS 统计软件对实验的前测、中测和后测成绩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对这一模式在教学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进行检验。

(三)实验过程本项实验于2007年9月开始,实验班与对照班统一使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教材,课时数均为4学时/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前言 (1)符号说明 (2)第一章设计方案的确定 (8)1.1设计参数的确定 (8)1.2材料的选择 (8)第二章强度计算 (10)2.1圆筒的设计 (10)2.1.1选材 (10)2.1.2筒体厚度计算 (10)2.1.3水压试验校核 (11)2.2管箱圆筒短节设计 (11)2.2.1选材 (11)2.2.2筒体厚度计算 (11)2.2.3水压试验校核 (12)2.3底部封头(椭圆形封头)设计 (12)2.3.1选材 (12)2.3.2筒体厚度计算 (13)2.3.3封头校核 (13)2.4顶部封头(锥壳)设计 (14)2.5换热管设计 (15)2.5.1换热器中的换热管根数n (15)2.5.2换热管的排列形式 (16)2.5.3换热管中心距 (16)2.5.4换热管壳体直径 (16)2.5.5实际换热管数 (17)2.5.6换热面积校核 (18)2.5.7管孔 (18)2.5.8 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 (18)第三章管板设计 (19)3.1 壳体圆筒的相关参数 (19)3.2管子的相关参数 (19)3.3管板系数计算 (20)3.4管板抗弯刚度D和各项旋转刚度参数,,,f f f fK K K K''' (21)3.5危险工况计算 (22)3.6管板的厚度 (24)第四章判断是否用膨胀节 (25)4.1圆筒和管子的膨胀形差计算 (25)4.2判断条件 (25)4.3载荷计算 (26)4.4判断是否设膨胀节 (26)第五章接管、接管法兰及人孔选取 (28)5.1接管的选取 (28)5.1.1冷物料进口接管A (28)5.1.2冷物料出口接管B (28)5.1.3热物料进出口接管C、D (28)5.1.4进气、排气口接管E1~4、F1~4 (29)5.1.5人孔接管M1~2 (29)5.1.6温度计口接管T (29)5.2接管法兰设计 (30)5.3人孔的选取 (36)第六章附件的选取 (37)6.1拉杆 (37)6.1.1拉杆形式 (37)6.1.2 拉杆的直径,材料和数量 (37)6.1.3拉杆孔的确定 (38)6.2折流板 (38)第七章开孔补强 (39)7.1开孔补强设计准则 (39)7.2筒体开孔补强(热物料进出口补强) (39)7.2.1 开孔所需补强面积 (40)7.2.2有效补强范围 (40)7.2.3有效补强面积 (41)7.3冷物料进出口补强(接管A) (42)7.3.1开孔所需补强面积 (42)7.3.2有效补强范围 (42)7.3.3有效补强面积 (44)7.4排气、液开孔补强计算 (44)7.4.1开孔所需补强面积 (44)7.4.2有效补强范围 (45)7.4.3有效补强面积 (45)7.5人孔开孔补强计算 (46)7.5.1开孔所需补强面积 (46)7.5.2有效补强范围 (47)7.5.3有效补强面积 (47)第八章换热器质量计算及支座选取 (49)8.1换热器质量计算 (49)8.2偏心载荷计算 (51)8.3设备质心位置的计算 (51)8.4支座的选取 (52)参考文献 (55)谢辞 (56)前言换热器是化工、冶金、电力、轻工、食品等行业普遍应用的一种工艺设备。

在炼油、化工装置中换热器占总设备数量的40%左右,占总投资的30%-45%。

近年来随着节能技术的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利用换热器进行高温和低温热能回收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在化工生产中,为了工艺流程的需要,往往进行着各种不同的换热过程:如加热、冷却、蒸发和冷凝。

换热器就是用来进行这些热传递过程的设备,通过这种设备,以便使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流体,以满足工艺上的需要。

它是化工炼油,动力,原子能和其他许多工业部门广泛应用的一种通用工艺设备,对于迅速发展的化工炼油等工业生产来说,换热器尤为重要。

换热器在化工生产中,有时作为一个单独的化工设备,有时作为某一工艺设备的组成部分,因此换热器在化工生产中应用是十分广泛的。

任何化工生产中,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它在生产中都占有主导地位。

本次毕业设计主要设计的是固定管板换热器,针对换热器中所需要的材料,标准零件,结构尺寸大小,作了详细的分析,从而使换热器达到工艺要求。

对材料,标准零件,结构尺寸的要求,主要从四个方面考虑:安全性能要求(强度、韧性、刚度、耐蚀性、密封性);工艺性要求(生产效率、能耗);使用性要求(结构、安装、维修、制造);经济性要求,从而达到符合生产实际要求,适应市场竞争。

同时为了是本次设计能顺利完成,我查阅了大量有关书籍,订做了一定的摘要。

符号说明a ——根换热管管壁金属的截面积,2mm ; dA ——在布管区范围内,因设置隔板槽和拉杆结构的需要,而未能被换热管支撑的面积,2mm ;例如对于三角形排列: A d =ns (S n −0.866∙s )tA ——管板布管区面积,2mm ;三角形排列 A t =0.886n s 2+A d A s ——圆筒壳壁金属横截面积,mm 2;A 1——壳体有效厚度减去计算厚度之外的多余面积,㎜2A 2——接管有效厚度减去计算厚度之外的多余面积,㎜2 A 3—— 焊缝金属截面积,㎜2A e ——补强面积,㎜2A m ——需要的螺栓面积,㎜2; A l ——管板开孔后的面积,mm 2;A ——圆筒内直径横截面积,2mm ;αs ——壳程圆筒线膨胀系数,mm mm ∙℃⁄ αt ——换热管材料线膨胀系数,mm mm ∙℃⁄B ——补强有效宽度,mm ;β——系数;1C ——钢板负偏差,mm ; 2C ——腐蚀裕量,mm ;C ——厚度附加量,mm ;D L ——布管限定圆直径,mm ;D ——管板开孔前的抗弯刚度,N mm3212(1)p E D δν=-0D ——容器外径;i D ——壳程圆筒和管箱圆筒内直径,mm ; tD ——管板布管区当量直径,mm ;t D =d °——换热管外径,mm ;h E ——下述对于b 型连接方式,指管箱圆筒材料的弹性模量,a MP ; pE ——管板材料的弹性模量,a MP ;sE ——下述对于b 型连接方式,指壳程圆筒材料的弹性模量,a MP ;E t ——换热管材料的弹性模量,a MP ;rf ——强度削弱系数,等于设计温度下接管材料与壳体材料许用应力之比值,当该比值大于1.0时,取1r f =;g ——重力加速度,取29.8/g m s =; eG ——偏心载荷,N ;G 3—— 系数; G 2 ——系数;G 1e ——系数,仅用于m >0时; G 1i —— 系数;H ——容器总高度,mm ;h ——水平力作用点至底板高度,mm ;1h ——接管外侧有效补强高度,mm ; 2h ——接管内侧有效补强高度,mm ;K ——椭圆形封头应力增强系数;k −管板周边不布管区无量纲宽度;fK ——管板边缘旋转刚度参数,a MP ;f f f K K K '''=+fK '——壳程圆筒与法兰的旋转刚度参数,a MP ;322112f f f f s i f i E b K E D b D δω⎡⎤''⎛⎫''⎢⎥=+ ⎪+⎢⎥⎝⎭⎣⎦ f K ''——管箱圆筒与法兰(或凸缘)的旋转刚度参数,a MP ;322112f f ff h i f i E b K E D b D δω⎡⎤''''⎛⎫''''⎢⎥=+ ⎪+⎢⎥⎝⎭⎣⎦ fK ——旋转刚度无量纲参数;28i tf fD D K K D =L ——换热管长度,mm;L cr ——换热管受压失稳当量长度,mm; i ——换热管的回转半径,mm; M̃m —— 基本法兰力矩系数; M̃ws −−壳体法兰力矩系数; M̃−−管板边缘力矩系数; m −−管板总弯矩系数; m 1−−管板第一弯矩系数; m 2−−管板第二弯矩系数; M 1−−系数;∆M̃−−管板边缘力矩变化系数; ∆M̃f −−法兰力矩变化系数; M ̃b −−边界效应压力组合系数;M m −−基本法兰力矩,N ∙㎜;m ——设备总质量,kg ;n '——沿隔板槽一侧的排管根数;n ——换热管根数;P T ——水压试验下压力,a MP ;c P ——计算压力,a MP ; wP ——水平风载荷,60001.210w i P f q D H -=⨯P ——水平力,取0.25w e w P P P +和的大值,N 。

eP ——水平地震力,N ;0e P am g=P a −有效压力组合,MPa ; P b −边界效应压力组合,MPa ;d P ——管板设计压力,a MP ; s P ——壳程设计压力,a MP ; tP ——管程设计压力,a MP ;Q ——支座实际承受的载荷,kN ;q ——换热管与管板连接的力,aMP ;[]q ——许用拉脱力,按参考文献[4](GB151-1999)5.7.5规定,aMP ;q ——10m 高度处的基本风压,2/N mm ,此处按呼和浩特市区20500/q N mm =;R ——半径,mm ;对于a 型连接方式,/2G R D =; 对于其他连接方式,/2i R D =S ——换热管中心距,mm ;n S ——隔板槽两侧相邻管中心距,mm ;μ——管板强度削弱系数,一般可取0.4μ=;ν——管板材料泊松比,取0.3ν=;η−管板刚度系数,一般可取μ值; ξ−法兰力矩折减系数;t ρ——布管区当量直径t D 与直径2R 之比;σ——应力,a MP ;t σ——换热管轴向应力,aMP ;σr −管板径向应力,MPa ;σ̃r −管板径向应力系数; σ̃r ′−管板布管区周边处径向应力系数; σr ′−管板布管区周边处的径向应力,MPa ;σs ——圆筒或椭圆形封头在试验温度下的屈服点或屈服强度,a MP ; τp −管板布管区周边剪切应力,MPa ;[]tr σ——设计温度下,管板材料的许用应力,aMP ;[σ]t t ——设计温度下,换热管材料的许用应力,a MP ; [σ]s t ——设计温度下壳体材料的许用应力,a MP ;[]tn σ——设计温度下接管材料的许用应力,aMP ;ω'——系数,//s i f i D D δδ'按和,查参考文献[4](GB151-1999)图26; ω''——系数,//h i f i D D δδ''按和,查参考文献[4](GB151-1999)图26;φ——焊接接头系数; λ−系数;eS ——偏心距,mm ;δ——计算厚度,mm ;h δ——管箱圆筒厚度,mm ;sδ——壳程圆筒厚度,mm ;eδ—— 壳体开孔处的有效厚度,,e n C mm δδ=- ;et δ—— 有效厚度,,et ntC mm δδ=- ;n δ——名义厚度,mm ; nt δ—— 接管名义厚度,mm ; δd ——设计厚度,mm ;t δ——接管计算厚度,mm ;t δ——换热管壁厚,mm ;第一章设计方案的确定1.1设计参数的确定管程、壳程的工作压力分别为0.383、0.861M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