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4课卖火柴的小女孩
六年级(下)第14课《卖火柴的小女孩》课件

卖火柴的小女孩
锁南民族小学:汪伦
作者简介:
安徒生,1805年4月2 日-1875年8月4日,丹麦 作家,诗人,一生写过168 篇童话,是世界上最优秀 的童话大师,被誉为“童 话之王”。他最著名的童 话故事有《小锡兵》、《 拇指姑娘》、《卖火柴的 小女孩》、《丑小鸭》和 《红鞋》等。
现实
寒冷 饥饿 痛苦 悲惨 艰难
想得到的
温暖 食物 快乐 关爱 幸福
奶死 奶了 一。 她 起她 死 走曾 了 向经 , 新多 在 年么 旧 的幸 年 幸福 的 福, 大 中跟 年 去着 夜 。她 冻
第一个“幸福”是写小女孩儿在幻象 中不仅看到了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 鹅、美丽的圣诞树,更幸福的回到了 慈爱的奶奶的怀抱,这只是在幻想中 得到的幸福。第二个“幸福”指的是 小女孩儿得到的不是新年的幸福,而 是悲惨的死去。
她又冷又饿,蜷着腿缩 在墙角里。
1、小女孩共擦燃了几次火柴,每 次都看到了什么? 2、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是从哪 些语句体会到的? 3、小女孩为什么接连不断地擦燃 火柴?
她又冷又饿,终于擦燃了第 一根火柴。
多 么 温 暖 , 多 么 明 亮 的 火 焰 啊 !
第二次擦燃了火柴,她看到了喷香的烤鹅。
美 丽 的 圣 诞 树 。
奶奶出现在亮 光里,是那么温和, 那么慈爱。
“奶奶,请把我 带走吧!……”
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 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 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擦燃次数
看到的
现实
想得到的
擦燃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看到的火炉 烤鹅 圣诞树 来自奶 和奶奶飞走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 到我们中间,你会说些什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4课《卖火柴的小女孩》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4课《卖火柴的小女孩》与文本对话,用心灵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
写的是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风雪交加的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
当时她冷饿到了极点,实在无法控制自己,终于擦燃了第一根火柴、第二根……她从五次点燃的火光中看到了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飞走了,这种种幻象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小女孩看到的幻象都是作者的想象,是合情合理的,符合小女孩的现实处境和她当时的心理。
作者通过这个凄婉的故事,也充分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学情分析】对于安徒生的童话学生是不陌生的,因为安徒生及其作品近百年来在中国有广泛的影响。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从幼儿时代就对安徒生的童话有所了解,今天学习安徒生的童话他们会感觉有些浅近,因此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找准教学的切入点,给学生一个新的视角,激发他们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是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
同时,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在阅读中能通过自己感悟品味出作者所蕴含的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设计理念】本堂课就整合朗读、想象、对比、批注等方法,引领孩子走进小女孩的心灵,读懂小女孩的渴望与追求,进而更深一层感受小女孩现实的可怜,命运的悲惨,从而反思自己的生活,汲取面对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教学目标】1、进一步培养学生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关注人物命运。
3、引导学生了解童话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
4、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的表达效果。
5、感受小女孩在面临的饥饿、寒冷、痛苦和孤独的残酷现实中,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执著追求,让学生在小女孩身上看到如何面对苦难,从而汲取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教学重、难点】1、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的表达效果。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摇篮、围裙、蜷腿、裂缝、填满、橱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过程与方法:1.深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必须注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小女孩生活的悲惨和作者寄予的同情。
2.鼓励学生就有关句子提出自己的疑问,之后组织学生联系上下文深入讨论,交流各自的理解和体会,体会到句子的言外之意和其中饱含的作者的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1.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
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作业设计:课内:抄写词语组织近义词填空课外:朗读课文四、教学课时:3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能理清文章脉络。
3.学习第一部分,了解小女孩的家庭情况。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简介作者1.板书课题,作者“安徒生”2.简介作者安徒生是十九世纪丹麦著名的作家,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
安徒生出生在丹麦中部的一个小镇上,祖父是个农民,父亲是个鞋匠,他们常给幼年的安徒生讲故事,这对他后来的创作影响很大。
1835年初,安徒生决心为孩子写作童话。
自此,每年圣诞节,他都献出一本“给儿童们看的童话”。
你们看过安徒生写的哪些童话?(《皇帝的新装》、《拇指姑娘》、《丑小鸭》等)3.利用插图,导入新课。
请大家看课文插图,这个坐在雪地里的小女孩就是大年夜还在卖火柴的小女孩。
请大家根据图想象这个小女孩在干什么,这篇故事会告诉我们什么,请大家都来关心这个小女孩的命运。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4 卖火柴的小女孩

以“卖火柴的小女孩,我想 对你说……”开头,写写你的 心里话。(可写一段话,也 可写一篇文章。)来自《安徒生童话》推荐阅读篇目
皇帝的新装 丑小鸭
幸福的家庭
最后的一天
拇指姑娘
一星期的日子
园丁与主人
雪 人
蝴
冰姑娘
蝶
金宝贝
天国花园
“奶奶!”“啊! 请把我带走吧!我 知道,火柴一灭, 您就会不见的,像 那暖和的火炉,喷 香的烤鹅,美丽的 圣诞树一个样,就 会不见的!”
奶奶从 来没有像现在这样 高大,这样美丽。 奶奶把小女孩抱起 来,搂在怀里。她 们俩在光明和快乐 中飞走了,越飞越 高,飞到那没有寒 冷,没有饥饿,也 没有痛苦的地方去 了。
小女孩的幻象
• • • • • 第一根 第二根 第三根 第四根 一大把 大火炉 烤 鹅 圣诞树 奶 奶 奶 奶
多么温暖多么 明亮的火焰啊,简 直像一支小小的蜡 烛!这是一道奇异 的火光!小女孩觉 得自己好像坐在一 个大火炉前面,火 炉装着闪亮的铜脚 和铜把手,烧得旺 旺的,暖烘烘的, 多么舒服啊!
第二次擦燃了火柴,她看到了喷香的烤鹅。
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 以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 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 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 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
奶奶 出现在亮 光里,是 那么温和, 那么慈爱。
14 卖火柴的小女孩
安徒生(丹麦)
起了 走。 向她 她 新曾 死 年经 了 的多 , 幸么 在 福幸 旧 中福 年 去, 的 。跟 大 着年 她夜 奶冻 奶死
快速默读课文第二部分(5—10自然段), 思考小女孩一共擦了几次火柴?每次分别都 看到了什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课《卖火柴的小女孩》

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 走着。 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 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 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 更冷了。 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 爸一定会打她的。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
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 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 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 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共同进步!
桌上铺着雪白的台 布,摆着精致的盘 子和碗,肚子里填 满了苹果和梅子的 烤鹅正冒着香气。 更妙的是这只鹅从 盘子里跳下来背上 插着刀和叉,摇摇 摆摆地在地板上走 着,一直向这个穷 苦小女孩走来。
这时候,火柴灭了, 她面前只有一堵又 厚又冷的墙。
这一回,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 下。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透过 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 还要美。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 只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 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 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小女孩 向画片伸出手去。
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只见圣 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 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一颗 星星落下来,在天空中划出一道 细细的红光。
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 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祥。
“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 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 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 美丽的圣诞树一
第二次
烤鹅
第三次
圣诞树
第四次
奶奶
第五次
奶奶抱着 她飞走了
看到的东西 大火炉
原因
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下册第14课ppt课件卖火柴的小女孩.

学法提示:
( 1 )先读读,找出幻想的句 子。
( 2 )再想想,出现了怎样的 幻象?说明小女孩渴望的是什 么?
请同学们 (读-思-议)完成下列表格
次 数 产生的 幻 象 说明小 女孩怎 样的情 况 第一次 第二次 香喷喷 的大烤 鹅. 饿极了, 渴望得到 食物 食物 第三次 第四次 慈祥 的奶 奶. 缺乏疼爱 ,渴望得 到疼爱 关爱,爱 护 第五次 和奶奶 一起飞 走 想摆脱 寒冷, 饥饿和 痛苦
小女孩 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 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 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第二次擦燃了火柴,她看到了喷香的烤鹅。
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 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 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 ,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 小女孩走来。
这一回,她坐 在美丽的圣诞树下 。这棵圣诞树,比 她去年圣诞节透过 富商家的玻璃门看 到的还要大,还要 美。翠绿的树枝上 点着几千支明晃晃 的蜡烛,许多幅美 丽的彩色画片,跟 挂在商店橱窗里的 一个样,在向她眨 眼睛。
奶奶出现在 亮光里,是那么 温和,那么慈爱 。
她俩在光 明和快乐中 飞走了,越 飞越高,飞 到那没有寒 冷,没有饥 饿,也没有 痛苦的地方 去了。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这部分内容 ,说说小女孩目前的处境是怎样的?用 笔在书中的空白处写一写。
阅读体会: 1、再读课文,交流自己的阅读 感受。 2、如果你是小女孩,你现在最 需要的是什么?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阅读第二部分,思考讨论下面问题:
1、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次火柴, 每次擦燃火柴她都看到了什么?你 从中体会到什么? 2、小女孩为什么接连不断地擦燃 火柴?
语文人教六年级下册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第四单元第14课《卖火柴的小女孩》PPT课件

安徒生创作这篇童话 后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
幸福不是艺术家的 名声,王冠的光辉。幸 福存在于对清贫的满足, 对苦难的承受……追求 幸福的途中,才是最幸 福的。此刻,上帝与我 们同在。
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我们不是把希望寄托于上 帝,而是在小姑娘所获得的 这份“幸福”中,学到了面 对生活的勇气和力量,并引 起我们对生命的珍爱与警觉, 相信,你们会越来越高尚起 来,越来越走向高贵。幸福 着幸福当然好,不过,我相 信,即使生活遇到磨难,也 能够在寒冷中播种温暖,在 饥饿中获得满足,在恐惧中 创造安宁,在孤独中寻求慈 爱,在痛苦中追求快乐。只 要你有一颗隐忍之心,并不 放弃对梦想的渴望,你就能 获得幸福!
卖 火 柴 的 小 女 孩
赣县沙地中心小学
安 徒 生 童 话
宋德丽
配乐朗诵
寒冷的夜晚,最冷,不是呼啸的北风。 饥饿的小女孩,怎能承受生命的沉重。 为什么,有家却流浪风中?为什么,人 们忘记了同情? 火柴燃尽,梦却在夜空。 为什么?天堂的路,没人肯送你一程? 为什么?……
我相信,你一定有许许多多的“为什么”要问。
?……
谁也不知 道她曾经看到 过多么美丽的 东西,她曾经多 幸福 么幸福,跟着 她奶奶一起走 幸福 向新年的幸福 中去。
到另一个世 界其实就是死了, 为什么说是幸福幻象和想想产生幻觉的原因。
2.明明是悲惨的死去,为什么嘴角还带着
幸福的微笑呢?回到课文细细感受,并在 旁边写下你的批注。
板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
寒冷 饥饿 温暖 富足
愁苦
孤独
幸福
美好
慈爱
悲伤
快乐
拓展练习:
1、读一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 2、阅读文学作品《诘问生命》 。 3、关注世界,从各种媒收集资料, 寻找21世纪“卖火柴的小女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课卖火柴的小女孩
学习目标:1.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和理解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4.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1.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关注小女孩的命运。
体会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的效果。
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五次擦燃火柴的课件;乐曲《天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的大年夜是怎样过的?(学生畅所欲言)在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笔下,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却有家难归,在寒冷的街头卖火柴。
小女孩有着怎样的命运,在这个大年夜发生怎样的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那个风雪交加的大年夜。
2.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简单地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先叙述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
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接着,小女孩为了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了。
)
3.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把课文分成三段。
三、创设情境,唤起对小女孩深切的同情。
1.下面我们就静下心来,仔细地品读课文,试着走进作者和小女孩的心灵世界。
认真听老师读课文的第一部分,然后说一说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来读读这部分内容,小女孩目前的处境是怎样的,在文中空白处写一写。
3.结合具体的语句汇报。
(非常寒冷;非常饥饿--光着头赤着脚;只好赤着脚走路,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人情冷漠,痛苦孤独--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分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
)
4.找生试着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请同学结合自己的感受来评价,并提建议。
再自由读这部分,感受小女孩的可怜。
5.指名配乐朗读。
(播放《天鹅》。
)
6.如果你是小女孩,你现在最需要什么?(温暖、食物、疼爱等)可是,她又冷又饿,有家又不敢回,除了旧围裙里的火柴,一无所有。
第二课时
一、深入品读,感受女孩的悲惨命运。
1.自由轻声读小女孩擦燃火柴的部分,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画下来,并写一写自己的感觉。
2.以汇报的方式,感受女孩的命运的悲惨。
(如,在擦燃火柴美好的幻象中,感
受到女孩现实生活的残酷:小女孩特别寒冷,渴望温暖,就幻想到了大火炉;特别饥饿,渴望食物,就幻想到了烤鹅;现实中孤独,渴望亲人的疼爱,就幻想到去世的奶奶。
)现实与幻想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幻想得越美好,越是衬托出了现实的悲凉,让人越发感觉到女孩命运的悲惨。
3.选择让你感动的段落,有感情地读给小组同学听。
二、围绕中心,提出疑问。
1.在别人幸福地欢度新年的时候,女孩却悄无声息地冻死在街头。
让我们读读课文的最后两部分,提出问题。
2.出示: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学生可能质疑:多么美丽的东西指什么东西?为什么会看到?怎样看到的?两个“幸福”是什么含义,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吗?
三、感情朗读,体会“幸福”
1.她曾经看到过哪些美丽的东西,使她感到幸福,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的第二部分,画出来。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大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
3.观看表现美丽幻想的动画片,找生朗读,感受女孩虚幻的幸福。
4.选择你认为女孩看到会感觉最幸福的部分,练习朗读,把它的美丽与美好读出来。
四、感情朗读,体会现实。
1.火柴再温暖,再明亮,带来的幻觉再幸福,总是要消失的。
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出示句子: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
了,火炉不见了。
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这时候,火柴又灭了。
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
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
2.交流:现实的残酷,女孩命运的悲惨。
3.比较句子:(1)啊,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2)她又擦了一根。
(3)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4)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体会:女孩由开始的不敢到敢,从抽出一根到后来的抽出一把,表现出了她对美好生活的迫切渴望。
而这种美好,只有在虚假的幻想才能得到满足。
所以,“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在死亡中,在另一个世界中,女孩终于摆脱了现实的残酷。
4.配乐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段。
五、总结写法与读法。
1.在同学们深情的朗读中,我们与作者和小女孩的心灵产生了共鸣,回顾一下,我们是如何走进这个童话世界的。
(有感情朗读、质疑思考、讨论交流、联想入境,都是品味读书的好方法。
)
2.这篇童话为什么让我们如此感动?(对比的写法,使女孩美好的幻想与残酷的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对照,让我们对女孩悲惨的命运有了深切的同情;详细的刻画,女孩的外貌、衣着和动作,深刻地写出了女孩的可怜;合理的想象,种种的“美好”,实际是那样平常与普通,对女孩来说却可望而不可及;悲剧的结局。
)
六、拓展延伸。
1.读完这个感人的童话,我们一定有许多话想对那个可怜的小女孩说。
请同学们先来读一首9岁儿童刘倩倩的诗歌《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再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2.课外阅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
安徒生是世界著名的丹麦童话作家,一生为孩子们撰写了168篇童话,他的作品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100多年过去了,仍在世界各国流行。
《坚定的锡兵》《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装》《人鱼公主》等,你读过了吗?
板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丹麦安徒生)
美好的幻觉残酷的现实
命运悲惨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