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实验 云南大学信息学院
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4

实验一:二阶电路的瞬态响应使用multisim 完成实验电路图观察电感上的电流i的阶跃响应波形电路图电容上的阶跃响应波形图阶跃信号的设置要求:完成波形的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记录并进行分析。
实验二:方波信号的分解本实验通过MATLAB软件完成程序如下:t=0:0.01:2*pi;f1=4/pi*sin(t); % 基波f3=4/pi*(sin(3*t)/3); %三次谐波f5=4/pi*(sin(5*t)/5);f7=4 *(sin(7*t)/7);f9=4/pi*(sin(9*t)/9); ; y2=f1+f3+f5; y3=f1+f3+f5+f7+f9;subplot(2,2,1);plot(t,f1),y=1*sign(pi-t);plot(t,y, 'c:');title('周期矩形波的形成-基波')subplot(2,2,2);plot(t,y1);hold on;y=1*sign(pi-t);title('周期矩形波的形成-基波+3次谐波')subplot(2,2,3);plot(t,y2)hold on;y=1*sign(pi-t);plot(t,y, 'c:');title('基波+3次谐波+5次谐波');subplot(2,2,4) ;plot(t,y3);hold onplot(t,y, 'c:')title('-基波+3次谐波+5次谐波+7次谐波+9次谐波')要求对得到的图形结果记录并进行分析。
试编写11次、13次、15次谐波的叠加程序。
MATLAB实现:clear;b=[-1.000e-10 0 0]; %生成向量ba=[-1.000e-5 -2.000e-5 -1];%生成向量a[h,w]=freqs(b,a,100) %求系统响应函数H(jw),设定100个频率点figure(1)subplot(3,1,1);plot(w,abs(h));%绘制幅频特性gridxlabel('w');ylabel('abs(h)');subplot(3,1,2);semilogx(w,20*log10(abs(h))); %绘制对数频率特性grid;xlabel('w');ylabel('分贝');subplot(3,1,3);plot(w,angle(h));%绘制相频特性grid;xlabel('w');ylabel('angle(h)');记录所得波形并分析。
云南大学信息学院 信号系统实验二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姓名: 学号:20081 专业:信息学院08级通信工程实验目的1、利用 M ATLAB 求连续系统的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求离散系统的单位响应与阶跃响应;2、利用 M ATLAB 求离散时间卷积和及连续时间卷积的数值近似;3、比较手工计算结果与用 M ATLAB 计算的结果异同,进一步加深对信号与系统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
实验内容8.1(2、8.3(3、8.5、8.6(3、8.7 (a、8.8(2、8.9(2(5实验设备软件硬件:电脑软件:MATLAB实验原理1、对应知识点:(1 LTI 连续时间系统的响应 (2(3 2、在编写实验记录8.1MATLAB b=[1,3];lsim(sys,f,t 01234567891000.511.522.53Linear Simulation Results Time (secA m p l i t u d e8.3(3y''(t+4y'(t+5y(t=f' (t MATLAB 源程序如下: a=[1,4,5]; b=[1,0];y1=step(b,a,0:1:10 y2=impulse(b,a,0:1:10 subplot(2,1,1 step(b,a,10 subplot(2,1,2 impulse(b,a,108.6(3y(n+y(n-1+(1/4y(n-2=x(na=[1,0,1/4]; b=[1]; n=1:20;y=impz(b,a,20 subplot(2,1,1stem(n,y,'filled' z=dstep(b,a,20 subplot(2,1,2 stem(n,z,'filled'00.5Time (sec01234567891000.5Time (sec 012345678910Linear Simulation Results Time (secA m p l i t u d ey =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z = 0 0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有单位序列响应的时域波形可见,该系统不是稳定系统。
云南大学信息学院

2 0 01
息 学 院是 在 整合 原 有 的信 息 与 电子 科 学 系 、计 算 机科 学 系 和云 南 大 学计 算 中心 的基 础 上于
果 。获 得省 部 级 以上 教 学成 果 奖 5项 ,计 算机 基础 教
学 获 得 了 国 家 教 学 成 果 二 等 奖 。 信 息 学 院 组 队 参 加
开发及电子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科学
研 究 及产 品开 发工作 , 取得 了一 系列 重要 的成 果。完成 国家 8 3 划项 目2项 ,国 防军 工项 目 4 ,省部 级 以 6计 项 上项 目3 0余项 。在 国 内外重 要学术 刊物 上发 表 了 1 0 0 5 余篇 高水平 论 文 , 中有 3 0 其 0 余篇论 文被 S 、 l IT CI E 、S P 检 索 ,在 高教 出版社 、科 学 出版社 出版 了 2 0余部 教材 和专 著 , 得省部 级 以上 科研和 教 学成果 奖 5 余项 。 获 O 在 研 科研 项 目6 余 项 , 中国家 自然科学 基金项 目 1 项 , 0 其 5 省 部级 项 目 3 0余项 ,具 有研 究开 发大型 项 目的经验 和
19 年4 98 月组 建成 立 。 院现 有计 算机科 学 与工程 、 学 通 信 工程 、信 息 与 电子 科学 、电子 工程 4个 系 ,还 有 1 个 校 级公 共计 算机 教学部 、1 校级 实验 中心 和 1 个 个新 技
术 研究 所 。 院坚持 “ 学 以人 为本 、 书育 人 , 教 求是务 实 、
博 学创 新 ” 的办学 理念 , 坚持 理 工结 合 , 化专 业结 构 , 优 打 造 品牌专 业 。 学 院设 有计 算 机 科 学 与技 术 、通 信 工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二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实验任课教师:杨鉴实验名称: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年级、专业:2015级通信工程学号:**********姓名:***日期:2017 年10 月9 日云南大学信息学院一、实验1.通过MATLAB仿真一些简单的离散时间系统,并研究他们的时域特性。
2.掌握卷积在MATLAB的算法并理解滤波的概念。
二、实验内容1. 假定另一个系统为y[n]=x[n]x[n-1],修改程序P2.3,计算这个系统的输出序列y1[n],y2[n]和y[n]。
比较y[n]和yt[n]。
这两个序列是否相等?该系统是线性系统吗?2. 考虑另一个系统:y[n]=nx[n]+x[n-1],修改程序P2.4,以仿真上面的系统并确定该系统是否为时不变系统。
3.修改程序P2.7,计算长度为15的序列h[n]和长度为10的序列x[n]的卷积,重做问题Q2.28。
h[n]和x[n]的样本值你自己给定。
4.修改程序P2.9,将输入序列改变成扫频正弦序列(长度为301、最低频率为0、最高频率为0.5)。
那个滤波器能更好的抑制输入信号x[n]的高频分量?三、主要算法与程序Q2.11:clf;n = 0:40;a = 2;b = -3;f1=0.1;f2=0.4;x11=[0 cos(2*pi*f1*n) 0];x12=[0 0 cos(2*pi*f1*n)];x21=[0 cos(2*pi*f2*n) 0];x22=[0 0 cos(2*pi*f2*n)];x = a*x11 + b*x21;y1 = x11.*x12;y2 = x21.*x22;xd = a*x12+b*x22;y = x.*xd;yt = a*y1 + b*y2;d = y - yt; % Compute the difference output d[n]% Plot the outputs and the difference signalsubplot(3,1,1)stem([0 n 0],y);ylabel('Amplitude');title('Output Due to Weighted Input: a \cdot x_{1}[n] + b \cdot x_{2}[n]');subplot(3,1,2)stem([0 n 0],yt);ylabel('Amplitude');title('Weighted Output: a \cdot y_{1}[n] + b \cdot y_{2}[n]'); subplot(3,1,3)stem([0 n 0],d);xlabel('Time index n');ylabel('Amplitude');title('Difference Signal');Q2.17:clf;n = 0:40; D = 10;a = 3.0;b = -2;x = a*cos(2*pi*0.1*n) + b*cos(2*pi*0.4*n);xd = [zeros(1,D) x];nd=0:length(xd)-1;y=(n.*x)+[0 x(1:40)];yd=(nd.*xd)+[0 xd(1:length(xd)-1)];d = y - yd(1+D:41+D);subplot(3,1,1)stem(n,y);ylabel('振幅');title('输出 y[n]'); grid;subplot(3,1,2)stem(n,yd(1:41));ylabel('振幅');title('由于延时输入 x[n-10]的输出'); grid;subplot(3,1,3)stem(n,d);xlabel('时间序号 n'); ylabel('振幅');title('差值信号');grid;Q2.29:clf;h = [3 2 1 -2 1 0 -4 0 3 1 5 4 0 3 5]; % impulse responsex = [1 -2 3 -4 3 2 1 5 6 1]; % input sequencey = conv(h,x);n = 0:23;subplot(2,1,1);stem(n,y);xlabel('时间序号n');ylabel('振幅');title('用卷积得到的输出'); grid;x1 = [x zeros(1,14)];y1 = filter(h,1,x1);subplot(2,1,2);stem(n,y1);xlabel('时间序号 n'); ylabel('振幅');title('由滤波生成的输出'); grid;Q2.35:f=w/2pi=(2a*n+b)/2pi=[0,0.5],所以b=0,a*n<=0.5*pi,当n=300时,a取pi/600。
云南师大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云南师大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教育(师范类)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信号与系统实验【英文名称】 Signal and System Experiment【课程编码】 09C005050【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课时】 32学时【学分】 1学分【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信号与系统》理论课程配套的一门实验课。
(教学目的)《信号与系统》课程实验是为了配合《信号与系统》理论教学而开设的,它是以信号特性和处理等工程问题为背景,经数学抽象及理论概括而形成的专业基础课程实验。
(教学要求)熟悉线性时不变系统的传输、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掌握信号分析,线性系统的基本特性及分析线性系统的基本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实践技能的能力,培养整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学会信号的波形、信号的频谱和系统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学会简单线性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写出符合要求的实验报告,加深理解与巩固理论教学知识,为网络理论、通信理论,信号处理与信号检测等学科打下必要的基础。
【教学时间安排】【实验内容重点】一、(实验1 函数信号发生器)1、实验目的要求(1)了解函数信号发生器的操作方法。
(2)了解单片多功能集成电路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功能及特点。
(3)熟悉信号与系统实验箱信号产生的方法。
2、实验主要内容(1)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的三种波形。
(2)调其中电位器、拨位开关,观察三种波形的变化,了解其中的一些极限值。
3、实验仪器设备(1)20MHz双踪示波器一台。
(2)信号与系统实验箱一台。
二、(实验2 常用信号分类与观察)1、实验目的要求(1)了解单片机产生低频信号源(2)观察常用信号的波形特点及产生方法。
(3)学会使用示波器对常用波形参数的测量。
2、实验主要内容(1)信号的种类相当的多,这里列出了几种典型的信号,便于观察。
(2)这些信号可以应用到后面的“基本运算单元”和“无失真传输系统分析”中。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大 变 换 指 其 中 变 换 域 分 析 方 法 使 用 的 三 种 变
换 ,即傅 里 叶 变换 ,拉 普 拉 斯 变 换 和z变换 。 这
些 内容 既 密 切 联 系 ,相 互 渗 透 ,又 有 各 自独 立
的 研 究 方 法 、研 究 对 象 和 研 究 目的 。恰 当处 理 其 内容 衔 接 问题 对 确 保 “ 信 号 与 系 统 ” 教 学 质 量 、提 高 学 生 运 用 理 论 知 识 的 能 力 有 着 重 要 的 作 用 。 为 了更 好 地 帮 助 学 生 理 解 课 程 内容 ,我
合 实施 中的云南省 “ 信 号与 系统 ”精 品课 程建设 情况 ,在探 索本科生课程 建设 中的教 学改革基础上 ,着重介 绍我们在 “ 信 号与 系统 ”理论课教 学、 实验课教 学及教 学方法方面的改 革 ,并对信号 处理 类课 程群的建设 情 况进行介绍。教 学 实践表明 ,以上措施极 大地提 高了该课程的教 学质量和效果 。
“ 黑板 式 ” 的教学 方 式 来 进行 教 学 ,教学 手 段 和
பைடு நூலகம்
方 法单 一 ;教 师缺 乏 有 效 的手 段 对 课 程 中较 难 理 解 的抽 象 概 念 和应 用 性 较 强 的 内容 进 行形 象 、直 观 的表 现 ;教 学 过程 主要 依赖 于过 多 的数 学 运 算
及 推 导 ,学 生 将 大量 的时 间用 于手 工 数学 运 算 和
作 者简介 :普 园媛 (1 9 7 2 一 ),女 ,云南 晋宁人 ,博 士 ,副
教 授 ,研 究 方 向为 数 字 信 号 处 理 ;
1 理 论 课 教 学 改革
“ 信 号 与系统 ” 的教学 内容可 以简 而言之
云南大学 信号与系统实验 信息学院 肖琦 第八章

信息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1 Chart 8 (代码 数值解 波形图)电子信息工程 Xxx 2013106xxxx%8.1(4)连续时间系统时域仿真波形 clear,clc a=[1 5 6]; b=[0 0 6]; sys=tf(b,a); t=0:0.01:10; f=10*cos(2*t); lsim(sys,f,t); y=lsim(sys,f,t)012345678910-10-8-6-4-20246810Linear Simulation ResultsTime (sec)A m p l i t u d e%8.3(1)连续时间系统时域冲击响应阶跃响应仿真波形clear,clc%冲击响应a=[1 3 2];b=[0 0 1];impulse(b,a,10)y=impulse(b,a,10)grid on;pause%阶跃响应a=[1 3 2];b=[0 0 1];subplot(2,2,1)step(b,a)subplot(2,2,2) step(b,a,10) y=impulse(b,a,10)0123456789100.050.10.150.20.25Impulse ResponseTime (sec)A m p l i t u d e0.20.40.60.8Step ResponseTime (sec)A m p l i t u de0.20.40.60.8Step ResponseTime (sec)A m p l i t u d e%8.4(1)离散系统时域 0~20 零响应序列波形clear,clca=[1 2 1];b=[1 0 0];n=0:20;x=(1/4).^n;y=filter(b,a,x)stem(n,y,'filled')title('零状态系统响应y(n)')零状态系统响应y(n)% 8.6(2) 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 y(n)=x(n)*h(n) %单位序列响应clear,clc a=[1 0 -1]; b=[1];impz(b,a,0:20) y=impz(b,a,0:20)title('单位序列响应h(n)') %求阶跃响应数值解 a=[1 0 1]; b=[1]; n=0:20; x=jyxl(n); y=filter(b,a,x)n (samples)A m p l i t u d e单位序列响应h(n)% 8.7(a)已知输入序列x(n) 和单位序列h(n) conv函数求系统零状态响应% y(n)=x(n)*h(n)x1=[0 1 2 1 0 0];x2=[0 1 1 1 1 0 0];x=conv(x1,x2);n1=-2:3;n2=-1:5;n=(n1(1)+n2(1)):(n1(1)+n2(1)+length(n1)+length(n2)-2)stem(n,x,'fill')xlabel('n')title('零状态响应 y(n)') grid on00.511.522.533.54n零状态响应 y(n)% 8.8(2)求卷积和 绘制卷积和序列时域波形 clear,clc t1=-2:3;f1=[0 1 2 1 0 0]; t2=-3:3;f2=[0 1 1 1 1 1 0]; t3=-2:3;f3=[0 0 3 2 1 0]; t4=-1:4;f4=[0 1 -1 1 -1 0];[t,f]=gghconv(f2,f3,t2,t3);00.51nn0246n% 8.8(3)求卷积和绘制卷积和序列时域波形clear,clct1=-2:3;f1=[0 1 2 1 0 0];t2=-3:3;f2=[0 1 1 1 1 1 0];t3=-2:3;f3=[0 0 3 2 1 0];t4=-1:4;f4=[0 1 -1 1 -1 0];[t,f]=gghconv(f3,f4,t3,t4);%求离散序列卷积核并绘制波形n-1-0.50.51nx(n)=x1(n)*x2(n)n%8.9 (3)绘制卷积积分的时域波形clear,clct2=0:0.01:4;f2=Heaviside(t2-1)-Heaviside(t2-3);t3=-1:0.01:3;f3=0.5*t3.*(Heaviside(t3 )-Heaviside(t3-2)); [t,f]=gggfconv(f2,f3,t2,t3);012340.51f1(t)t-112300.51f2(t)t-1123456700.20.40.60.81f(t)=f1(t)*f2(t)t%8.9 (5)绘制卷积积分的时域波形clear,clct3=-1:0.01:3;f3=0.5*t3.*(Heaviside(t3)-Heaviside(t3-2));t4=-3:0.01:3;f4=0.5*(t4+2).*(Heaviside(t4+2)-Heaviside(t4))+0.5*(t4-2).*(Heaviside (t4-2)-Heaviside(t4));[t,f]=gggfconv(f3,f4,t3,t4);-112300.51f1(t)t-2020.51f2(t)t-4-3-2-112345600.20.40.60.8f(t)=f1(t)*f2(t)t。
云南大学827信号与系统考试大纲

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827《信号与系统》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信号与系统》是云南大学招收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物联网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以及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专业科目。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2、答题时间:180分钟;3、题型:简答题、分析题、计算题、综合题。
二、考试内容1、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1)信号的描述与分类(2)信号的基本时域运算与变换(3)阶跃信号和冲激信号的定义与性质(4)系统的数学模型及框图表示(5)系统的性质与分类2、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1)LTI连续时间系统响应的时域求解(2)连续时间系统的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3)卷积积分的定义、性质与计算3、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1)LTI离散时间系统响应的时域求解(2)单位序列响应与单位阶跃响应(3)卷积和的定义、性质与计算4、连续信号、系统的频域分析(1)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2)周期信号的频谱(3)傅里叶变换(4)非周期信号的频谱(5)傅里叶变换的性质(6)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7)LTI系统的频域分析(8)频率响应(9)周期、非周期信号激励下的系统响应(10)无失真传输(11)理想低通滤波器(12)调制与解调(13)抽样定理5、连续系统的S域分析(1)拉普拉斯变换(2)拉普拉斯变换与傅里变换的关系(3)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4)拉普拉斯逆变换(5)连续系统的S域分析(6)系统函数(7)连续系统的零、极点分析(8)连续系统的稳定性分析(9)电路的S域模型6、离散时间信号、系统的频域分析(1)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2)离散时间信号的频谱(3)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的性质(4)离散时间LTI系统的频域分析(5)离散时间系统的频率响应7、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1)Z变换(2)Z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的关系(3)Z变换与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的关系(4)逆Z变换(5)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6)系统函数(7)离散系统的零、极点分析(8)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任课教师:周浩
实验名称:信号的可视化及时域运算与变换年级、专业:2010级通信工程
学号:20101060075
姓名:谭朝文
日期:2012 年 3 月21 日
云南大学信息学院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以及标准信号在MATLAB下的产生
2. 掌握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可视化方法—画图
3.掌握信号的时域运算和时域变换在MATLAB下的实现
二、实验内容
1. 信号的可视化
2. 信号的时域运算和时域变换
3. 7.1(2)、(3),7.3(1)、(4),7.6,7.7,7.9,7.10
三、主要算法与程序
7.1主要算法(连续信号的可视化)
t=-2*pi:pi/1000:2*pi;
f1=(1-exp(-2.*t)).*heaviside(t);
subplot(1,2,1)%画子图便于将(2),(3)同时可视化
plot(t,f1)
title('(2)')
f2=heaviside(t+2)-heaviside(t-2);
subplot(1,2,2)
plot(t,f2)
title('(3)')
7.2主要算法(离散信号的可视化)
n=0:40;
subplot(2,1,1)
stem(n,cos(n.*pi/2).*jyxl(n),'filled')
title('(1)')
subplot(2,1,2)
stem(n,(-3/4).^n.*jyxl(n),'filled')
title('(2)')
7.6主要算法(连续时间信号的时域变换)
为了便于进行时域变换自己编了了一个f函数如下:
function f=s(t)
f=sin(pi*t)/t;
这样后面的时域变换就直接调用该函数只需就将是s(t)中的换成f中的t例如:syms t;
f1=sym(2*s(t-1));%将f中的t-1直接代入s中的t
subplot(2,2,1)
ezplot(f1)
title('(1)')
7.7主要算法(离散信号的可视化,以(1)为例)
n=-6:0.1:6;
stem(n,2+3.*sin(2*n*pi/3-pi/8),'filled')%离散信号的可视化方法 stem()函数title('(1)')
7.9主要算法(离散信号的时域变换和运算)
(1)x1=[0,3,3,3,3,2,1,0,0];
n1=-4:4;
[a,b]=xlpy(x1,n1,2);%实现信号的往右平移2个单位
xlfz(a,b);%绘制反褶信号
title('(2)')
(4)x1=[0,3,3,3,3,2,1,0,0];
n1=-4:4;
[a1,b1]=xlpy(x1,n1,4);%实现信号的往右平移4个单位
[a2,b2]=xlpy(x1,n1,2);%实现信号的往右平移2个单位
[a,b]=cxl(a1,a2,b1,b2);%实现信号的时域运算(相乘)
stem(b,a,'filled')
title('(4)')
7.10主要算法(标准信号的产生)
调用标准信号产生的基本函数这里不一一阐述仅以(1)为例说明
t=-5:0.001:5;
subplot(5,1,1)
f1=5*square(pi.*t);
plot(t,f1)
title('(1)')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7.1实验结果(图7-1)
(图7-1)(图7-3)
7.3实验结果(图7-3)
7.6实验结果(图7-6)
7-7实验结果与分析(图7-7)
7-9实验结果(图7-9)
7-10实验结果(图7-10)
(图7-6) (图7-7-1)
(图7-7-2) (图7-7-3) 由图可知(1)、(2)为周期序列周期分别为T=3、T=12,(3)不是一个周期序列
(图7-9-1) (图7-9-4)
(图7-10)
五、实验小结
1、本次试验的主要是熟悉一些基本信号和标准信号的产生与可视化的方法
基本信号得到产生:()
u t—函数heaviside(t) ()
u n—函数jyxl(n) —函数dwxl(n)
()n
标准信号波形的产生:周期矩形脉冲—函数square(a*t,duty),周期锯齿波函数sawtooth(a*t) ,三角波—函数sawtooth(a*t,width),非周期矩形脉冲波—rectplus(t)
可视化的方法:对于连续信号用plot函数或者ezplot函数,在实验的过程当中由于使用plot函数时由于时间间隔取得太宽导致可视化效果不好,使用plot函数时间间隔一定要,ezplot函数的可视化效果相对要好一些;对于离散时间信号用stem函数
2、连续时间的时域变换,用subs函数进行替代
刚开始在做题7-6时,不知道使用什么方法进行变换,用人工的方法把f中的t一个个的往原信号中的t代换,后来经过同学的提醒采用编程的方法,下来自己看书用subs替换最为简便。
3、离散时间信号变换:反褶—函数[x,n]=xlfz(x1,n1), 平移—函数[x,n]=(x1,n1,n0)
4、离散时间信号的运算:相加—函数jxl(x1,x2,n1,n2) 相乘—cxl(x1,x2,n1,n2)
5、做实现时由于没有预习,有些题做起来就经常的卡壳,特别是7-9-4题,要
实现两个信号的相乘对于连续的容易实现,但是对于离散的信号必须要点对点的相乘实现起来很困难,后来经过翻书发现有函数jxl和c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