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合集下载

邓三理论考研辅导课件----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邓三理论考研辅导课件----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答案 C
D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二、不定向选择
1 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 一论断的含义是指(01问题)
A 改革与第一次改革具有相同的内容 B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C 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 改革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 E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答案 BCDE
答案 C
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 )
A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 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逐步走向共同 富裕 C 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D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 政治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 治国,发展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3 文化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 马克思主义主义为指导,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 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 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4 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
“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 ,是对我国 现代化事业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的概括,是社会主 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
* “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规定了实现社
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方针,是我们完成现代化任 务的立足之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 则,
坚持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 基本途径。
(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 1 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 2 是由我国的现实国情所决定的 3 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点决定 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⑶四项基本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不断 变化的
社会主义道路 —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党的领导 — 通过改善党的领导制度、领导 方式和领导作风; 人民民主专政—扩大民主,健全法制; 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

5.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⑴改革的含义 ⑵改革(开放也是改革)是社会主义

再则,从我国的基本国情看,人口多,底 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这也决定了我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艰巨又长远。 例如,就中国的农村城镇化任务来说,十 分艰巨。近13亿人口有9亿多住在农村。现 代发达国家的农业人口只占总人口很小的 比例,最多的不超过15%,最少的只有3%。 即使要把中国农业人口降到25%,也大约 需要半个世纪的时间。



⑹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 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⑺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 制的历史阶段; ⑻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 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⑼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这九个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发展过程,是一 个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的转变过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需要很长的时间,至少 要一百年。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是共 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 的初级阶段”,并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是由我国的基本 国情决定的。


首先,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起点就是经济文化十分 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使得中国资产 阶级革命屡遭挫折,资产阶级无法领导革命取得成 功,民主革命的重任就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身上。 这样就使得中国在资本主义没有得到发展的时候就 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中国建立以后,在生产力水平、经济社 会化、市场化、现代化方面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国 家。这就决定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用很长的 一个历史阶段,去实现其他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 件下实现的现代化建设任务,去建立和发展社会主 义应有的社会生产力基础。这个阶段就是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b.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③文化纲领的基本目标与文化纲领的基本政策:
⑴文化纲领的基本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立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单选题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分析题 [试分析“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的相互关系]
“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⑴经济建设,是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政治保证、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的;
⑵改革开放,是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的,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改革开放;
+原则4+原则5即可
社会保障制度: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安全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社会稳定,维护社会公平而达到社会安全的一种制度。党中央长期以来高度关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完善,把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的制度保障,努力维护好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特别是千方百计满足困难群众,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这就是+原则4+原则5即可。
注:改革是第二次革命(可以不看)01年考过多选题
★分析题 [分析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使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或者是:
★分析题 [如何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实践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认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复习提示】此模块需要重点掌握的考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识记;易考选择题)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1987年党的十三大在科学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考点: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又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写入了基本路线。

十八大进一步强调,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

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一个整体,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和发展道路。

全面坚持和正确处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相互关系,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辩证统一关系的内在要求。

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2.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考点: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不动摇。

第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什么重要意义?答:(1)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最基本的国情,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确定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的根本依据。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克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抵制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的锐利武器。

(3)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助于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正确认识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有什么意义?答:(1)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有助于我们克服急躁情绪,实事求是地建设好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2)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就是要求我们埋头苦干,有助于我们脚踏实地地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项历史任务。

(3)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有肋于我们树立信心,既不好高骛远,也不灰心丧气。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新民主主义社会有什么主要区别?答(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新民主主义社会虽然都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而有某些相似之处,但两者在社会性质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前者是社会主义社会,而后者不属于社会主义社会。

(2)它们之间社会性质上的区别具体表现在:第一,它们的经济基础不同,这是最根本的。

前者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经占有主体地位,已经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后者公有制经济还不是社会经济的主体。

第二,主要矛盾不同。

前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后者的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矛盾、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第三,根本任务不同。

前者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而后者的根本任务除了发展生产力外,还要抓阶级斗争,解决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问题。

4、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和简明概括。

答:(1)党的十三大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明确概括:“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

第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本章课时:4课时第一部分本章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涵义、过程特征、长期性和主要矛盾;认清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从这个基本国情出发的重要意义;深刻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教学环节:讲课,课堂讨论。

教学重点、难点:1、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认识这一点的重要意义;2、如何在实践中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第二部分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本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新课题。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历史探索。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是邓小平理论立论的基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阶段。

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不是从一般原则出发,不是根据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得出的逻辑结论,而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总结中国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一定程度上说,也由我国现实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的。

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的重要性在于:第一,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有助于我们克服急躁情绪;第二,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就要求我们埋头苦干;第三,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有助于我们树立信心。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第一,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最基本的国情,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确定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的根本依据;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克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抵制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的锐利武器;第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助于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正确认识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6、1987年,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 1987年 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核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 ♦ 依靠力量―全国各族人民 ♦ 中心任务―经济建设 ♦ 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物质保证―坚持改革开放 ♦ 根本方针―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 奋斗目标―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
生产力 发展水平
地理 状况
国情的突出特点
人 口 多 底 子 薄 人均资源占有量确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人均资源占有量确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生 产 水 力 平 低
2000年底:祖国大陆126,83万 2000年底:祖国大陆126,83万, 年底 126 香港678 678万 澳门44 44万 台湾2228 2228万 香港678万,澳门44万,台湾2228万。 全国总人口达到12.9533 12.9533亿 全国总人口达到12.9533亿。 2005.1全国总人口达13亿 2005.1全国总人口达13亿。 全国总人口达13
十四大 ♦
1992.10,十四大把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理论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理论基础。
♦ 十五大
1997年,第一次系统阐明了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二、对中国社会主义国情的重新认识
阶级 状况 国际 环境 历史 特点 人口 因素 自然 资源
民族构成及 传统
文 化教 育 政治 制度 经济 制度
5、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阶段进行了再认识 、
建国三十周年

第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第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2001年7月,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
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明确指出: “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 段。”
18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思考题:
请同学们议一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理论的理论根据、 历史根据、国情根 据和时代根据何在
48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思考题:
请同学们想一想:
为什么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经济、政治、文化 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 有机统一,不可分割, 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基本纲领
49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政 治、文化的关系
23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第二至第八条则分别从经济现代化程度、经
济市场化程度、科技教育文化发展状况、人民 生活水平、地区经济发展、体制完善以及精神 文明建设等方面,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 本特征和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
24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54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52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三)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文化,就是社会主义的精神 文明,代表我国先进文化的发 展方向。这是凝聚和激励全国 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 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53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三、正确理解最低纲领和最高 纲领的内在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命题规律:本章考点较为集中,历年考题涉及的单选占1~2道,多选1道,简答题1道或论述题1道,本章的主观题出题率高,考试所占分值9~13分。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考点1 认清中国的国清,最重要的是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

(1)认清中国的国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考点2 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可能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2)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考点3 社会主义阶段的含义(两层含义)
(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考点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区别表现:
(1)经济基础不同(最根本的区别)
(2)主要矛盾不同
(3)根本任务不同
考点5 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原因?
(1)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

(2)要用相当长的时期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3)当前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也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经历更长的时期。

考点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最基本的国情,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确定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的根本依据。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克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抵制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的锐利武器。

(3)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助于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正确认识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考点7 我国方针政策的两个基本点
(1)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考点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主要内容
(1)提出:党的十三大
(2)主要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简明概括“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①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
标的基本途径
③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④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根本
立足点
考点9 经济建设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
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生产力,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社会生产的落后状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③只能搞好经济建设,才能逐步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从而才能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考点10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单选)考点11 正确认识和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关系
(1)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最低纲领:①民主革命的纲领②社会主义过渡的纲领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2)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关系(见教材P106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