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工程将启动 三年后北京人有望喝上淡化水

合集下载

国家海水淡化发展计划

国家海水淡化发展计划

国家海水淡化发展计划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水资源的匮乏,海水淡化成为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推动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国制定了国家海水淡化发展计划。

本文将对该计划的背景、目标和举措进行探讨。

1. 背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全球淡水资源不断减少。

据统计,目前全球有超过10亿人面临缺水问题,其中绝大多数地区都没有可靠的淡水来源。

相比之下,海水却是一种丰富的资源,但由于高盐度,不能直接供人类使用。

因此,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目标国家海水淡化发展计划的目标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提高海水淡化技术的效率和可持续性,推动其广泛应用,解决我国及全球面临的淡水资源短缺问题。

具体目标包括:(1)提高海水淡化技术效率:通过研究和开发新的海水淡化技术,提高反渗透、蒸发等方法的淡化率和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促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支持海水淡化设备制造和运营企业,提高本土化水平,培育壮大海水淡化产业。

(3)推动海水淡化项目建设:加大对海水淡化项目的资金支持,提供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推动海水淡化项目的建设和投产。

(4)加强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加强海水淡化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创新,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

3. 主要举措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国家海水淡化发展计划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举措:(1)加大科技投入:加大对海水淡化技术研究和示范项目的资金投入,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研合作,培育和引进优秀的研发团队。

(2)建立支持政策:制定符合国情的支持政策,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鼓励企业和机构在海水淡化领域进行投资和创新。

(3)开展技术集成与示范:组织开展海水淡化技术的集成研究,推动技术的开放共享和示范推广,提高技术的可复制性和推广应用。

(4)加强科研与创新合作:落实国际科技合作政策,与国外相关机构展开科技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海水淡化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海水淡化成本有望降低10%以上

海水淡化成本有望降低10%以上

海水淡化成本有望降低10%以上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科技财富》
【年(卷),期】2014(0)10
【摘要】日前,中关村新能源海水淡化关键技术装备示范项目顺利通过北京节能环保中心组织的专家组验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水淡化成套技术。

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将打破国外企业在行业内的垄断,有望使当前的海水淡化制水成本降低10%以上,为改善北京水资源短缺提供有力支撑。

【总页数】1页(P9-9)
【关键词】海水淡化;成本;自主知识产权;水资源短缺;节能环保;示范项目;技术装备;成套技术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K018
【相关文献】
1.GE开发迷你3D打印涡轮机降低海水淡化成本 [J], ;
2.纳米海水淡化机降低应用成本 [J],
3.降低海水淡化涂层成本尼龙11防腐耐磨涂层降低海水淡化的投资运行成本 [J], 承建军
4.可大幅降低海水淡化预处理成本的微粒子去除技术 [J],
5.怎么才能降低海水淡化成本?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我国海水淡化技术发展历程

浅析我国海水淡化技术发展历程

沈阳莱特莱德膜分离技术有限公司 浅析我国海水淡化技术发展历程由于我国早期的动乱,是我国的科技一度落后在国际水平之后,早在1958年,石松等元老级研究员首先在我国开展膜电渗析海水淡化工艺研究。

早在五年前,美国C.E.Reid建议美国将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研究列入国家计划。

起步上已早于我国。

紧随起后1967年,我国国家科委组织全国在水处理等领域的各类精英会战海水淡化。

1970年,会战主力汇集我国的浙江省杭州市,组织了全国第一个淡化研究室。

这期间,他们一直用电渗析技术进行研制海洋监测专用微孔滤膜,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电渗析淡化站—西沙永兴岛淡化站。

一度在海水淡化方面成为世界领军人物,值得所有国人骄傲。

1982年,中国海水再利用协会批准在杭州成立。

但是,因为经历了十年浩劫,还是衰弱下去了。

此时,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新型淡化技术已经赫然问世。

领先世界各国。

成为海水淡化领域的霸主。

1984年,中国开始对膜技术重视了,但是,美国的复合膜已经大面积商业化并投入到国家和民用中去了。

1992年,国家为了追赶膜方面技术与世界的差距,国家科委组建国家液体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始悄悄研制国产反渗透膜。

关于海水淡化成本,目前主流的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是反渗透、多级闪蒸和低温多效,其中反渗透运行成本最低,耗电4度左右,再加上化学品费。

直接运行成本就是这两种,如电费按0.6元/度计,如再考虑人工、维修、反渗透膜更换等费用,运行成本一般在3-4元/吨淡水。

由此算来海水淡化成本还是比较低的,但是尽管如此,节水意识还是不可少的。

世界上淡水资源不足,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有人预言,19世纪争煤,20世纪争油,21世纪可能争水。

中国有关海水的淡化产业虽基本具备了产业化发展条件,但创新能力、装备的研发能力、等方面与国外仍有较大的差距。

当前最重要的是尽快形成中国淡化水设备市场的完整产业链条。

海水淡化成本降低,发展膜与膜材料、等核心技术,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工艺、新装备和新产品,提高关键材料和核心设备的国产化,增强自主建设大型工程的能力。

能源耦合淡化水项目成中东淡化水市场新宠

能源耦合淡化水项目成中东淡化水市场新宠

能源耦合淡化水项目成中东淡化水市场新宠
佚名
【期刊名称】《流程工业》
【年(卷),期】2017(000)010
【摘要】威立雅与苏伊士等4家知名企业在阿布扎比进行的小型太阳能离网电站淡化水项目试点已接近尾声,此项目旨在为地区解决用水问题。

2017年1月刚被国祯环保增资500万美元的TreviSystems也参与并进行了超低能耗淡化水项目试验。

此外,约旦拟建立核反应堆为红海一死海工程淡化水供应能源。

【总页数】1页(P8-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3.4
【相关文献】
1.海水淡化进行时:向海洋要水“解渴”:海水淡化产业发展问题、对策和展望[J], 周发玲;霍丽;
2.海水淡化工程将启动三年后北京人有望喝上淡化水 [J],
3.反渗透与市政供水苦成水淡化的“磨合” 市政供水苦咸水淡化反渗透系统设计[J], 翟建文;罗敏
4.海水淡化工程将启动三年后北京人有望喝上淡化水 [J],
5.从海水淡化到能源技术的开拓创新天津大学海水淡化与膜技术研究中心发展历程[J], 王志;王宇新;王世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水淡化面向大海要水喝

海水淡化面向大海要水喝

海水淡化:面向大海要水“喝”发布时间:2011-11-14信息来源:中国财经报曲明“海量”虽大却盈利微薄我国海水直接利用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海水淡化关键生产设备和关键零部件大多依靠进口,淡化海水与其他水源相比,投入资金大成本较高,制水产品价格偏低,使得我国北方部分海水淡化项目至今未能全面投入运营,目前已投入运行的海水淡化企业也面临亏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海水淡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以缺水城市天津为例,虽然海水淡化全国领先,全国建成海水淡化能力三分之一在天津,但从天津情况看,虽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海水淡化技术并依托电厂取水工程实施成本控制,但淡化水直接生产成本仍维持在5元/吨左右。

从全国情况看,由于我国海水利用尚处于发展初期,海水淡化成本仍然相对较高,相对于大部分沿海城市偏低的自来水价格而言,这成为制约海水淡化发展的最直接因素。

据介绍,我国浙江舟山、山东烟台已有海水淡化厂生产的淡化水经过水质检测进入市政管网,有效缓解了当地水资源短缺问题。

天津北疆电厂海水淡化项目产出的淡化水已经市供水管理部门取样分析,并就我国现行饮用水标准的106项指标进行了逐项检测,结果显示淡化海水的水质完全符合国家要求,并高于国家一类水水质标准。

随着淡化水市场的成熟,售水规模的扩大以及高品质用户群的建立,淡化水将逐步进入居民家庭,成为解决水资源短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着眼未来发展,长期“站在海边喊渴”的天津决心面向大海要水“喝”,大力发展海水淡化及相关产业。

在天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天津市市长黄兴国提出,2010年要加快发展海水淡化等新型产业。

海水淡化已成为驱动天津优化结构,内生增长,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关键领域。

面向大海畅饮淡化水源在天津大港发电厂,记者了解到,该厂利用海水量已接近300亿立方米,主要为工业锅炉提供高纯度淡水,淡化能力达到每日6000吨。

在满足生产用水的需求后,大港发电厂将余下的淡化海水投向民用,节省了大量地下水资源,使靠海喝水的愿望成为现实。

几种非常规水资源应用现状及利用前景

几种非常规水资源应用现状及利用前景

几种非常规水资源应用现状及利用前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传统水资源的供应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需求。

人们开始关注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以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非常规水资源主要包括海水淡化水、废水再利用和雨水收集利用等。

本文将从这几种非常规水资源应用现状及利用前景进行详细介绍。

海水淡化水是一种非常规水资源,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海岛、沙漠等水资源短缺地区。

海水淡化水通过膜分离、蒸馏等技术将海水中的盐分除去,从而得到淡水。

目前,全球范围内正在建设和运营的海水淡化厂数量在不断增加,其应用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海水淡化水在解决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方面具有潜力,在中东地区、新加坡等地区已经成为主要的水资源补充途径。

废水再利用是另一种非常规水资源的应用方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污水的排放量越来越大。

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废水资源,人们逐渐将废水进行处理,再利用于工业、农业、环境绿化等领域。

废水再利用技术的发展,使得废水再利用成为一种可行的水资源补充途径。

中国已经在一些地区开展废水再利用项目,如北京、上海等城市已开始进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试点工程。

雨水收集利用也是一种非常规水资源的应用方式。

雨水是一种免费的水资源,通过收集沉淀雨水并进行处理,可以用于灌溉、农业、景观水体等方面。

雨水收集利用可以减轻城市雨洪排放压力,解决城市绿化用水问题,对水资源保护和节约具有积极的意义。

雨水收集利用在北欧等地区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未来在中国等地区也有很大的潜力。

非常规水资源的应用在全球范围内正在逐渐得到重视和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环境意识的提高,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非常规水资源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技术成本、环境影响等问题。

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政策支持、技术创新等方式推动非常规水资源的应用,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希望通过不断努力,可以更好地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南水北调后海水淡化依然重要

南水北调后海水淡化依然重要

南水北调后海水淡化依然重要12月27日,规划半个世纪、施工十余载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

南水千里进京,每年将为北京引来10.5亿立方米清水,京津冀地区水资源总量也由南水北调前的258亿立方米增加到315.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从239立方米增加到288.7立方米、地表径流深从118毫米增加到144.5毫米,北方严重缺水的局面得到缓解。

南水北调后,有一种说法提出“海水淡化已经不重要了”。

笔者认为,南水北调虽然可以缓解水资源紧缺状况,但不可规避的是,通水后的生活和生产用水仍未达到用水的最低限度,水资源短缺还将面临长期压力。

解用水之困,海水淡化依然至关重要。

■ 吴季松用水未达最低限南水北调并非一劳永逸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许多国家和地区用水需求日益增大,水资源短缺正在成为全球性问题。

目前,未受缺水困扰的只有加拿大、印尼等少数几个国家。

人类用水主要包括生活、生产和生态三个方面。

笔者根据46个国家852个案例的统计平均值组织制定的《生活与生产用水的水资源标准》(表一)中,水资源丰欠标准从高到低共分为丰水、轻度缺水、中度缺水、重度缺水、极度缺水和可持续发展最低水资源量6个等级;《环境与生态用水的水资源标准》(表二)则把环境、生态维系的水资源标准细分为适宜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发展、较好地维系当地自然生态系统、生态缺水地区3个标准。

根据数字统计,京津冀地区水资源总量由南水北调前的258亿立方米增加到315.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从239立方米增加到288.7立方米、地表径流深从118毫米增加到144.5毫米。

数据显示,南水北调后,京津冀地区的生活和生产用水仍未达到最低限度,生态水也难以维系森林生态系统。

以北京为例,目前北京每年超采地下水5亿立方米,并从河北购水3.5亿立方米。

南水北调后北京一年实收10.5亿立方米水,用于填补上述的两部分亏空后,实余2亿立方米,用于支撑人口增加后的供水需求以及河流的生态修复。

海水淡化水 何时能解百姓渴

海水淡化水 何时能解百姓渴

海水淡化水何时能解百姓渴?发布时间:2011-11-14信息来源:《科技日报》天津,一个干渴的城市;天津海洋淡化所,一个致力于把海水变成淡水的机构。

淡化了的海水有没有让天津解渴呢?它离走进家庭还有多远?我们特意过来看看。

当我们的车子在海边行驶了半个小时后,一座蓝色的房子出现在我们眼前。

那天,整个天空是灰色的,大海是浑浊的。

远远望去,那一抹蓝色在无际的地平线上显得有点孤单,有点坚强。

随行的天津海洋淡化所工作人员告诉我们,那里就是国内第一个日产1000吨的反渗透海水淡化科技示范工程。

■海水完全可以取代淡水天津毗邻渤海湾,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水资源。

有关专家表示,解决我国北方沿海城市水荒的根本途径,还在于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海水资源,就近取材,变海水为我用。

在海水淡化方面,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惠绍堂所长介绍,天津市在海水淡化与利用领域的技术研发、示范和产业化程度居国内领先水平。

我国的海水淡化技术不仅可以满足工业用水需要,而且已经达到生活用水的标准。

以现在的海水淡化技术,海水完全可以取代淡水。

随着天津市海水循环冷却、海水淡化和生活用水三项示范工程的实施,天津有可能成为国内海水利用规模最大的示范城市。

■海水在市民眼中仍然陌生“你们这里的水价是多少?”“3块多吧。

”“您觉得贵吗?”“当然贵了!”“您家里一个月用多少吨水啊?”“几吨吧。

”“这么少啊?”“这还算少啊,我们家算用的多的了!”“如果给您用海水淡化水您会用吗?”“现在缺水还没到非要用海水的地步吧。

不是有南水北调吗?用那(海水淡化水)干吗呀?”“如果有一天海水淡化水价格和自来水价格一样,甚至比自来水便宜,你会用吗?”“那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儿呢!”记者在天津街头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当问及是否会用海水淡化水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表示不会用,一是因为海水淡化水价格太高,二是因为现在还没有感到缺水的严重性。

提起海水淡化,大多数市民显的很陌生。

很显然,虽然水价一涨再涨,已经接近十年前自来水价的两倍,但是目前自来水价格仍然较低,并没有凸显我国水资源缺乏的现状,现在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方地区的缺水形势,这两个原因导致市民缺水意识不强;另一方面,市民对海水利用存在着许多误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