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沙河市第一中学2013年高考语文练习(3))

合集下载

河北省沙河市第一中学2013年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名言名篇汇总二

河北省沙河市第一中学2013年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名言名篇汇总二

文学常识、名言名篇汇总二(2006全国卷1)(2006全国卷2),(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似曾相识燕归来小桥流水人家断肠人在天涯(2006北京卷)③后人衰之而不整之亦使后人而复衰后人也④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2006福建卷)⑴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⑤选四小题,⑥—⑧选二小题)(6分)⑵根据下面的提示,用课文原文填写。

(只选一小题)(2分)⑴①渺淹海之一粟②羁乌恋旧林③便胜却人间无数④何人不起故园情⑤齐彭殇为妄作⑥留取丹心照汗青⑦学然后知不足⑧君予坦荡荡⑵⑨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⑩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006广东卷)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②写出柳宗元两篇散文作品的名称。

(2006江苏卷)恐美人之迟暮但见群鸥日日来蓬门今始为君开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006安徽卷)(2) ①群贤毕至②山围故国周遭在/夜深还过女墙来③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2006江西卷)(2006辽宁卷)(2006山东卷)(2006四川卷)(1),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他的《登高》和《登岳阳楼》两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登高》,。

《登岳阳楼》,。

(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柳永的《雨霖铃》中,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琵琶行》,。

《雨霖铃》,。

13.[解析]这道题除了常规的填充式默写之外,还有情景默写。

情景默写更突出了对名句名篇的理解,这是一种考试方向。

(1)楼船夜雪瓜洲渡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2)剑阁峥嵘而崔嵬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或:寒蝉凄切对长亭晚)(2006天津卷)17.【答案】: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2006浙江卷)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秦两汉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河北省沙河市第一中学2013年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名言名篇专题训练汇总三

河北省沙河市第一中学2013年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名言名篇专题训练汇总三

新 学 案 科目:化 学 年级:九 年 级 单元:第 二 单 元 课题2 氧 气 课题2 氧 气 第1 课时 导学目标 1、了解氧气的性质、用途,以及硫、碳、铁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

2、研究具体物质的方法,并知道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

导学过程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1、阅读课本,并展示一瓶氧气,指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仔细观察、讨论并描述有关氧气的物理性质: (1)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 色 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

在低温条件下,可变为 色液体或 色雪花状固体。

(2)你能证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吗? (3)你能证明氧气不易溶于水吗?你对“不易”两字如何理解? 2、练习(1)关于氧气的物理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易溶于水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D.氧气能燃烧 (2)下列关于氧气的物理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 A.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江河、湖泊中生存着大量的水生动物,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在低温高压条件下,能变成液态或固态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物质 二、氧气的检验 1、模仿课本P34页[实验2-2]完成实验。

(1)带有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了什么? (2)如何鉴别空气和氧气? 2、检验方法: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操作),木条复燃(现象),证明该气体是氧气(结论)。

三、氧气的化学性质 (一)教师依次演示课本P34-35页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观察时要注意光、焰色、生成物的色、态、味;讨论现象不同的原因;介绍实验中的生成物,教会学生闻气味的方法,并提醒学生实验中的细节问题; (二)教师演示实验 1、演示[实验2-3] (1)硫在空气中的燃烧现象是: (2)硫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是: (3)集气瓶底预先放了一些水,为什么?实验结束时,燃烧匙应浸入水中,为什么? (4)木条和硫分别在空气里燃烧和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5)文字表达式: 2、演示[实验2-4] (1)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是: (2)集气瓶底预先放了一些水或铺上一层细沙,为什么? (3)文字表达式: 3、结论:木碳、硫磺、细铁丝等物质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这些实验事实说明了什么? 4、练习(1)下列反应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光,放出热量,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硫在纯氧气中燃烧, 发出淡蓝色火焰 D.铝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2)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能否开始就将红热的木炭放入集气瓶底部?为什么? 自我测评 [达标体验] 1、有关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B.氧气能供给呼吸C.氧气能支持燃烧D.氧气有氧化性 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A.发出淡蓝色火焰B.剧烈燃烧,发出白光C.生成白色固体D.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带剌激性气味的气体 3、关于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发出白光B.硫----淡蓝色火焰C.铝----产生黄色火焰D.铁丝----红色火焰 4、下列有关物质反应的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硫磺在空气中点燃时会产生蓝紫色火焰B.木炭在氧气中点燃时形成红色的火焰 C.木条放在氧气中能被点燃,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D.硫燃烧时产生有毒气体二氧化硫,因而实验时要打开门窗通风 5、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且不产生其它气体,最好选用的物质是( ) A.木炭 B. 铁丝 C.硫磺 D.白磷 6、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 A.空气 B.氧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7、关于氧气的用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作燃料B.供给呼吸C.用来灭火D.使铁生锈 8、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3B.舍勒是最早制成氧气的科学家之一C.氧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非金属物质 9、有两个同学在实验室做了两个小实验,结论如下: 甲同学: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一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

河北省沙河市第一中学2013年高考语文练习(2)

河北省沙河市第一中学2013年高考语文练习(2)

一、本大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躯壳./甲壳.虫 慰藉./相与枕藉. 便.宜行事/便.民服务 B .强迫./迫.击炮 救济./济.济一堂 日薄.西山/妄自菲薄.C .字帖./服贴.纰缪./未雨绸缪. 安步当.车/长歌当.哭 D .开拓./拓.片 应.允/应.声而落 淡泊.名利/水泊.梁山 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日前,金文明先生在《咬文嚼字》上撰文指出,余秋雨在没有任何根据的情况下,强不知以为知......,硬说自己将“仁者乐山"的“乐”读成lè并没有错,显然是无稽之谈....。

当然,余秋雨不是专攻语言的,读错一两个字,本无可非议....。

问题是分明错了,还要乌龟垫床脚.....—.-.硬撑..,并且编出一套理论来唬人,实在让人不能接受。

A .强不知以为知B .无稽之谈C .无可非议D .乌龟垫床脚-—硬撑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国自主研发的神州七号载人飞船不辱使命,标志着我国宇航员在太空行走的难题已得到成功破解并逐步走向成熟。

B.被业界称为“中国纳斯达克”的创业板将于今日下午三点在深圳五洲宾馆举行开板仪式,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将出席开板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证券界人士将齐聚一堂,共庆中国资本市场这一历史性事件。

C.获悉刘孝生夺得男子400米金牌,市体育局局长蔡述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兴奋地说:“刘孝生不仅在个人项目中轻松夺得金牌,而且还有望在接下来的项目中再次为广东代表团夺金。

"D.宠物家政市场的潜力越来越大,但汕头的宠物保姆却没有“火”起来,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人存有“伺候宠物丢人”的观念在作怪.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爱因斯坦非常重视想像力,他说:“,,,。

"。

①而想像力能概括世界上的一切②因为知识都是有限的③严格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④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⑤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A.⑤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⑤C.②①③④⑤ D.⑤②①④③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庐山的云瞬息万变。

河北省沙河市第一中学2013年高考语文练习(35)

河北省沙河市第一中学2013年高考语文练习(35)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峥.嵘(zhēng) 石栈.(zhàn)馔.玉(zhuàn)崔嵬.(wéi)B.猿猱.(náo)荆杞.(qǐ) 盘飧.(sūn)青冢.(zhǒng)C.浡.(bó)然弓缴.(jiāo)庖.(páo)厨孝悌.(t ì)D.羽旄.(máo)衅.(xìn)钟管龠.(yuè)莅.(lì)临2.指出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地崩山催千钧一发飞湍瀑流画地为牢B.烹羊宰牛长醉不醒缘木求鱼妍媸毕露C.牵衣顿足稗官野史鳞次制比得鱼忘全D.群山万壑日夜乾坤戌马关山隔篱呼邻3.下列句子中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于我心有戚戚焉戚戚:忧愁的样子。

B.则齐国其庶几乎庶几:差不多。

C.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国中:国家内。

D.引领而望之引领:领导。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当今商品经济的时代,当诗歌失却往昔荣耀而逐渐远离我们的时候,读到这样一首清纯明净、催人奋然前行的祖国颂歌,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

B.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C.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表示,环保总局将重点研究如何利用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结果来制定相关的污染治理、环保税收、生态补偿等环境经济管理.D.有的文章主旨比较隐晦,不是用明白晓畅的文字直接揭示出来,而是借用某种修辞手段或表现手法,含蓄地描写出来。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卸下镣铐跳舞——中国哲学需要一场革命许嘉璐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学界——史学、哲学、社会学等等领域出现了巨大变革。

美国学者安乐哲教授称之为“一场真正的革命”.这场革命的实质,是对西方自文艺复兴之后所形成的“传统”思维方式、路径和结论的反思、质疑和补救。

河北省沙河市第一中学2013年高考语文练习(33)

河北省沙河市第一中学2013年高考语文练习(33)

一、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披靡./风靡.一时呼天抢.地/抢.掠屏.障/屏.退便.嬖/大腹便.便B.放辟.邪侈/复辟.援弓缴./缴.获剔.除/警惕.穷源溯.流/朔.日C.大度./审时度.势缧.绁/果实累.累槛.阱/门槛.衅.钟/挑衅.D.惨怛./袒.露驽.钝/弩.弓擢.发难数/濯.足睥睨./亲昵.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诚惶诚恐得不尝失曩者赧然B.峨嵋山月孝悌之义决别错愕C.刎劲之交盅惑人心羽旄怃然D.态度倨傲嗖喏宿将瑕疵刺谬3.下列各旬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钱钟书先生用文言写成的《谈艺录》《管锥编》博大宏深,技巧精湛而多变化,其用词也运斤成风,最可表明文言词汇的....活力和生命力。

B.去年,一名杭州乞丐流浪者-—“犀利哥”的照片风靡网络,,有些入甚至“犀利哥”迅速走红,由于他的举止特立独行....怀疑他乞丐身份的真实性。

C.本书自问世以来印数超过500万册,作为实用的基本英语语法,关键在于它有极强书,能在众多同类出版物中脱颖而出....的针对性。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

D.南朝宋国的谢灵运怀瑾握瑜....他的诗善于刻画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活到老,学到老,力求不断更新自己的精神面貌和业务水平,不要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

B.洛杉矶湖人队的科比可以堪称NBA顶尖高手,突破、投篮、罚球、三分全都驾轻就熟。

C.十年来,全支队参加大小抢险救灾战斗上千次,出动兵力数万人次,投入车辆5000余台次,抢救受灾群众890名,保护了国家和群众价值上亿元的财产。

D.宋庆龄同志为了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兴亡和人民的利益奋斗一生,尤其是为培养祖国的下一代,为社会主义造就人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9题。

(9分,每小题3分)龙涎香龙涎香是一种名贵的动物香料,有“天香"、“香料之王”等美誉。

河北省沙河市第一中学2013年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名言名篇专题训练汇总三

河北省沙河市第一中学2013年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名言名篇专题训练汇总三

文学常识、名言名篇汇总三(2007全国卷1)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5分)(1)木直中绳,,其曲中规。

,不复挺者,。

故木受绳则直,。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离骚》)(2)长太息以掩涕兮,。

(屈原《离骚》)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行路难,行路难。

,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答案:13、(5分)(1)輮以为轮虽有槁暴輮使之然也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哀民生之多艰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多歧路直挂云帆济沧海(2007全国卷2)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5分)(1)北冥有鱼,其名曰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庄子.逍遥游》)(2)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周敦颐《爱莲说》(2007北京卷)13.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任选3题)(6分)①(邹忌)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

(《邹忌讽齐王纳谏》)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

(刘禹锡《秋词》)③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时时犹唱,(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④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王实甫《长亭送别》)答案:13.(6分)①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①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③至今商女《后庭》遗曲②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2007天津卷)17.补写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两组中只选一组)。

(5分)(1)①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②秦观在《鹊桥仙》词中写道:“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河北省沙河市第一中学2013年高考语文练习(3)

河北省沙河市第一中学2013年高考语文练习(3)

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笑靥渔樵.(jiāo)白云观.(guàn)功亏一篑.(kuì)B.技俩隽.永(jùn)炒鱿.鱼(yóu)烜.赫一时(xuǎn) C.迥然熨.帖(yù)一揽.子(lǎn)游目骋.怀(chěng)D.必竟戏谑.(xuè)大杂烩(kuài) 殒.身不恤(yǔn)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澳门你好》大型文艺晚会于12月2日至4日一连三晚在澳门演出,场场座无虚席。

B.面对赤壁古战场,苏轼感慨万千,唱出“大江东去”;依据历史记载,杜牧借古讽今,吟成《阿房宫赋》。

C.《鸿门宴》节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我们读完了这篇课文,却不知到何处才能找到《史记》?学校图书馆的书太少了.D.李煜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用“一江春水”比喻愁之多,愁之绵绵无尽,生动形象。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大手拉小手。

"在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经验交流会上,许多地方的做法经验和实际成效_____了群众的这句话。

②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有利于实现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有利于_____经济结构,创造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

③“低碳生活”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______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A.验证调整反应B.印证调控反应C.验证调控反映D.印证调整反映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A.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言从楼起,但意在楼外,写景抒情曲.,炼词造句独具匠心,字字珠玑,脍炙人口,千百年来尽其妙...广为传诵。

,以十比八的B.在2009斯诺克英国锦标赛上,丁俊晖不孚众望....比分击败排名世界第一的希金斯,取得冠军,蓄势三年再次捧杯。

河北省沙河市第一中学2013年高考语文练习(33)

河北省沙河市第一中学2013年高考语文练习(33)

定义、命题与证明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A. B. C. D.. 3. 的系数是 4. 下列选项中,可以用来证明命题“若a2>1,则a>1”是假命题的反例是( )A.a=2 B.a=1 C.a=1 D.a=5.下列命题为假命题的是(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等于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一条边的长与该边上的高的乘积的一半 6. A.150° B.210° C.105° D.75° 二.填空题 7. 8.请给假命题“两个锐角的和是锐角”举出一个反例: .9.请补全一个真命题:若a2>b2,则 . 10.命题:“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的题设是 ,结是 . 11.命题如果a+b>0,那么a>0,b>0是 命题(填真或假.12. (1) (2)三.解答题: 13.如果∠α和∠β互为补角,并且∠β的一半比∠α小30°,求∠α和∠β的度数.14. (1)(2) (3) 15.如图,有三个论断①∠1=∠2;②∠B=∠D;③∠A=∠C,请从中任选两个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构成一个命题,并证明该命题的正确性.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答案】C; 【解析】.【答案】; .【答案】;【解析】的系数是 ,所以是假命题, 4.【答案】; 【解析】要证明一个结论不成立,可以通过举反例的方法来证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 .【答案】; 【解析】解:A、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所以A选项为真命题; B、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B选项为真命题; C、,所以C选项为假命题; D、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一条边的长与该边上的高的乘积的一半,所以D选项为真命题.故选C.6.【答案】 ; 【解析】二.填空题 7.【答案】8.【答案】例如α=50°,β=60°,α+β≥90°【解析】判断“两个锐角的和是锐角”什么情况下不成立,即找出两个和>90°的锐角即可. 9.【答案】|a|>|b|; 【解析】∵若a2>b2,∴|a|>|b|,真命题为:若a2>b2,则|a|>|b|.10.【答案】两条直线平行于同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平行 【解析】理解命题的题设和结论的定义.题设是命题的条件部分,结论是由条件得到的结论. 11.【答案】; 【解析】当a=2,b=1时,a+b>0成立,但a>0,b>0不成立.故命题“如果a+b>0,那么a>0,b>0”是假命题. 12.【答案】;三.解答题 13. 【解析】 解:由题意可知:∠α+∠β=180°,+30°=∠α,∴∠α=80°,∠β=100°.14.【解析】 解:(1)连接三角形的顶点和对边中点的线段; (2)三角形一边的延长线和另一边组成的角; (3)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15.【解析】 已知:∠B=∠D,∠A=∠C. 求证:∠1=∠2. 证明:∵∠A=∠C, ∴AB∥CD. ∴∠B=∠BFC. ∵∠B=∠D, ∴∠BFC=∠D. ∴DE∥BF. ∴∠DMN=∠BNM. ∵∠1=∠DMN,∠2=∠BNM, ∴∠1=∠2. ,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笑靥渔樵.(jiāo)白云观.(guàn)功亏一篑.(kuì)B.技俩隽.永(jùn)炒鱿.鱼(yóu)烜.赫一时(xuǎn)C.迥然熨.帖(yù)一揽.子(lǎn)游目骋.怀(chěng)D.必竟戏谑.(xuè)大杂烩(kuài)殒.身不恤(yǔn)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澳门你好》大型文艺晚会于12月2日至4日一连三晚在澳门演出,场场座无虚席。

B.面对赤壁古战场,苏轼感慨万千,唱出“大江东去”;依据历史记载,杜牧借古讽今,吟成《阿房宫赋》。

C.《鸿门宴》节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我们读完了这篇课文,却不知到何处才能找到《史记》?学校图书馆的书太少了。

D.李煜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用“一江春水”比喻愁之多,愁之绵绵无尽,生动形象。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大手拉小手。

”在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经验交流会上,许多地方的做法经验和实际成效_____了群众的这句话。

②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有利于实现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有利于_____经济结构,创造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

③“低碳生活”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______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

A.验证调整反应B.印证调控反应C.验证调控反映D.印证调整反映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A.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言从楼起,但意在楼外,写景抒情曲尽其妙....,炼词造句独具匠心,字字珠玑,脍炙人口,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B.在2009斯诺克英国锦标赛上,丁俊晖不孚众望....,以十比八的比分击败排名世界第一的希金斯,取得冠军,蓄势三年再次捧杯。

C.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热播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对之评头品足....,大加赞赏。

D.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有人便说房价会涨;政府调控政策出台,有人便说房价会跌。

随着市场的波动,两种说法此消彼长,不一而足....。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据报道,黑龙江新兴煤矿发生“11·21”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的原因,是由于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不认真、不彻底造成的。

B.目前地理信息交换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成熟,一旦地理信息为广大公众认可,那么地理信息产业将迅速崛起。

C.在以低碳技术和产品为核心的新一轮国家竞争力角逐中,谁领先一步,谁将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并成为国际市场最大赢家。

D.交通部发布了《驾驶员素质教育大纲》,督促驾驶员牢记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和提前预防,以保证平安出行。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张彦因为一件小事跟室友发生口角并大打出手,虽经老师极力斡旋..,双方矛盾暂时仍未消除。

B.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为政清廉,自觉接受“八荣八耻”教育,这样才能上行下效....,扭转不良的社会风气。

C.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火中取栗....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还应加大处罚力度。

D.公安部门正式介入调查足球赌博案件,调查对象涉及足协高官,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消息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汉王电纸书与欧美地区产品同步推出,并透露了带有手写识别能力的升级版发布计划,在德国汉诺威展会上成为热门产品。

B.个别学校为了抢生源,竟把老师编成小分队,派到各个小学组织学生考试,考得好的学生就通知家长去登记报名。

C.有关商品房质量的投诉,这些年一直居高不下,原因之一就是目前建设中大量采用的现场浇铸施工工艺使得施工质量难以控制。

D.很多现实问题,比如如何界定官员财产的合法性,如何确定官员财产申报是否属实,或许是目前官员财产申报制度难以出台的障碍。

8.填入下面两句话中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组是()(1)有时,外面下着雨心却晴着;又有时,外面晴着心却下着雨。

世界上许多东西在对比中让你品味。

____。

(2)我的眼前,是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_______,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派无边无际的蓝色湖水。

(1)①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②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心晴的时候,雨也是睛(2)③草滩上生长着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④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生长在草滩上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6~8题和谐的文化传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生机和活力,要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得到世界的广泛尊重,文化上的传统是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追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渊源,其实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和合”思想。

在中国古代经典论述中,“和”指和睦、和平、和谐;“合”指结合、融合、合作。

“和合”并举,意为和谐、协调与合作。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就对“和合”思想进行了论述。

儒家创始人孔子把“和”视为做人处事的重要标准,提出“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

”(《论语·学而》)这里的“和”,一意即“适合”,但亦可做“和谐”解。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礼”与“和”,是互相作用的。

“礼”的作用,是“和”,而“和”也是维系“礼”的重要手段,是最重要的。

孟子也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说,要办成任何事情,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合作。

荀子的思想也是如此。

他说:“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

”(《荀子·王制》)可见,“和”的思想是先秦诸儒的共识,它与儒家的另一核心价值观“礼”是互为表里的。

“礼”指一种既定的政治秩序,而“和”更是维持“礼”稳定的重要手段。

“和”,不仅是一种政治手段,还是一种政治目的、政治价值。

因此,与“礼”一样,“和”,即和谐、适合的思想,是先秦儒家重要的政治价值观。

“和合”思想作为中国古代先哲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本质的概括。

它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如阴阳、天人等,同时又把具有差异性的事物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如阴阳和合、天人合一等;它并不否认矛盾和冲突的存在,主张防止过度的矛盾和冲突破坏不同事物相互依存、共同存在的环境基础。

为了实现建立一个和谐的、秩序的社会的政治理想,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在政治理论、政治构想以及政治实践过程中,都设定了自己的价值原则。

“礼乐制度”的制度安排、“中庸精神”的思想原则以及民本主义的政治诉求,即是为构建和谐、秩序的社会的理论主张。

秦汉以后,随着儒家学说在中国古代思想界统治地位的确立,“和合”思想被普遍应用,渗透于各个时代各家各派的思想之中,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和核心价值观。

与此同时,“和合”思想对中国历代对外交往方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华文化对其他文化并没有去排斥,而是一直保持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并最终实现与众多外来文化和睦共处、和谐发展。

中国绝大多数王朝在建立起来之后,都注意止戈息武,强调“协和万邦”,实现“万国咸宁”、“天下太平”。

特别是鼎盛时期的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中央政府也多实行睦邻友好的政策,而不是向外侵略扩张,谋求霸权。

中华文化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以丰富自己的过程,并最终实现与众多外来文化和睦共处、和谐发展。

中国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领悟了传统文化“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启示,中国所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会对推动全球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引领国际关系发展的新潮流起到积极的作用。

中华民族在进一步解放思想的进程中,中华文化会为世界文化做出自己积极的贡献。

(2009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9.下列关于“和合”思想的论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礼之用,和为贵”, 孔子认为“和”是做人处事的重要标准,“和”即“和谐”。

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认为要办成任何事情,和谐与合作最重要。

C.荀子说:“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

”,“和”与“礼”的本质是一致的。

D.“和”是维持“礼”稳定的重要手段。

“和”是一种政治手段,是先秦儒家重要的政治价值观。

10.下列说法,不属“和合思想”作用的一项是()A.“和合思想”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设定自己的价值原则,构建和谐、秩序的社会的理论基础。

B.秦汉以后,“和合”思想普遍渗透于诸子百家的思想之中,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和核心价值观。

C.正是由于“和合”思想的影响,中华文化才最终实现了与众多外来文化的和睦共处、和谐发展。

D.“和合”思想必将会使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会对推动全球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

1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一个国家或民族要得到世界的广泛尊重,和谐的文化传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B.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和合”思想,“和合”并举,就是和谐、协调与合作。

C.“和合”思想既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又把具有差异性的事物有机地结合成了一体。

D.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中国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都受到了传统文化“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启示。

参考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