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急性期效果探讨

合集下载

浅谈中药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研究进展

浅谈中药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研究进展

浅谈中药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研究进展摘要】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组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该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等特点,。

研究发现超早期溶栓治疗是本病治疗的关键,中药在治疗溶栓方面取得很大的进展,为缺血性脑卒中药物治疗研究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中药;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9-0093-02缺血性脑卒中系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本病严重者会出现全脑功能缺失的症状,若不在极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的脑供血,缺血的脑组织就会死亡,即脑梗死形成。

目前,缺血性脑卒中药物治疗主要有: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凝及降纤,神经细胞保护剂等。

医学研究表明,超早期溶栓治疗是本病治疗的关键,中医认为,溶栓应从平肝熄风、活血化瘀、豁痰开窍入手,本文将重点阐述中药在治疗脑卒中临床研究进展。

1.单味中药1.1 三七三七中提取物中三七总皂苷具有活血化瘀,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和降低血黏度的功效。

刘川等[1]研究发现三七三醇皂苷具有降低血液粘度、扩血管作用,其主要活性成分人参皂苷Rg1能增强纤维系统活性、促进血管内皮一氧化氮的释放,从而起到抗血栓作用。

1.2 刺五加刺五加是五加科五加属植物,有补肝肾、壮筋骨、益气活血等功效。

药理研究证明刺五加所含异嗪皮啶、丁香苷等有扩血管、增加心脑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环。

赵岩[2]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脑血栓,86例患者经治疗后,基本痊愈25例,占58.14%,显效12例,占27.91%。

1.3 银杏叶银杏叶提取物所含黄酮苷和银杏内酯、白果内酯能减轻缺血后的脑水肿,减轻炎症,防止溶血,还可改善脑梗死后的神经功能。

王会改[3]在常规治疗脑梗死患者基础上采用银杏叶滴丸辅助治疗,明显降低患者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压积。

1.4 川芎川芎主要成分有挥发油、川芎内酯、阿魏酸、川芎嗪、氨基酸、大黄酚、维生素A、叶酸等。

中医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缺血性脑卒中多以中老年人群为好发群体,是心脑血管临床常见多发病症。

随着近年来民众饮食结构与习惯的改变、生活压力的逐步升高,脑卒中患者发病人数也逐年上升,其中约有40%~65%的患者为缺血性脑卒中。

中医理论认为缺血性脑卒中多为气血失调兼有痰瘀作祟,可纳入“中风范畴”,采用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满意,前景广阔。

本文由此针对中医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如下。

标签:缺血性脑卒中;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缺血性脑卒中通常又被成为脑梗死,本病属不同因素影响造成脑部血液供给发生障碍,进而导致局部脑组织出现非可逆性损伤,造成脑组织血氧匮乏,继而变性坏死。

在祖国医学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被纳入“中风”范畴,其发病率在近几年不断升高,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复发率以及致死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造成沉重的家庭与社会负担。

临床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极为关注,而总结本病治疗规律也成为重中之重。

本文由此归类分析了近年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希望有所指导和帮助。

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病机郑婉群等[1]对发病未超过72h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展开临床治疗与观察,提出缺血性脑卒中应纳入中医“血瘀证”范畴的观点,认为本病病机根本在于气滞血瘀兼有脉络阻滞,因此应遵循益气活血的基本治则。

马丽虹等[2]则认为缺血性脑卒中病机主要在于气血紊乱,脏腑亏损而有痰淤内蕴。

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和溶栓再通后,气机紊乱是该段时期的主要病机所在,因此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0.05);而两组NO、MDA以及ET指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充分说明葛根对于过氧化反应具有较强的拮抗效果,并且对于血清NO以及ET 浓度高表达也有抑制作用,从而证实了葛根具备一定保护脑细胞功能的作用机制。

2.3 中药注射剂国内学者对于黄芪、丹参注射液用于脑卒中治疗的效果普遍予以肯定。

一项随机对照研究[13]将68例脑卒中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则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二者注射剂量均为20ml,结果表明两组治疗效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黄芪注射液治疗安全性明显高于丹参注射液,且价格更为低廉,更容易为患者所接受。

中医辨证下活血化瘀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观察

中医辨证下活血化瘀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观察

中医辨证下活血化瘀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观察发布时间:2021-02-04T03:29:35.422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30期作者:黄志高[导读]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应用中医辨证下活血化瘀药的治疗效果。

(图木舒克市人民医院新疆图木舒克 843901)【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应用中医辨证下活血化瘀药的治疗效果。

方法:以我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4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23)和研究组(n=23)。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下活血化瘀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

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65%(22例)及73.91%(17例),经比较后,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6.08±1.12)分,BI指数:(75.64±5.33)分]显著优于对照组[NIHSS评分:(9.05±1.27)分,BI指数:(61.35±4.76)分](P<0.05)。

结论:中医辨证下活血化瘀药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中医辨证;活血化瘀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中图分类号】R28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30-0212-02脑卒中即中风,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的神经内科疾病。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是脑卒中的常见类型,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可能会发生语言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并发病症,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偏瘫,危害性极大,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的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

若未及时治疗,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

该病的发病原因临床尚且无确切的定论,但值得注意的是和患者的生活习惯、基础疾病、情绪有着密切的关联。

中医辨病辨证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价值评析

中医辨病辨证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价值评析
疗 , 分析两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结果 :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9 0 . ( 】 0 %) 明显高于
对 照组 患者 ( 7 1 . 6 7 %) , 组 间差异 明显 ( P < O . 0 5 ) ; 治 疗后研 究组 患者 的神 经 功 能缺 损 评 分 为 ( 1 0 . 0 8 ±2 . 2 6 ) 分, 明 显低 于对 照组 惠者 ( 1 5 . 3 7 ± 2 . 7 9 ) 分, 组 间差异 明显 ( P < 0 . 0 5 ) 。结论 : 对缺 血性 脑卒 中患者 给予 中医辨 病辨 证治 疗 的效果较 好 。 关键 词 : 中医; 辨病 辨证 ; 治疗 ; 缺血性 脑卒 中; 临床价 值 中图分 类号 : R 2 8 7 文献标 识码 : B 文 章编 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5 ) 0 9 . 0 o o 2 . O l
内蒙古 中医药
花 生衣 汁 是否 提 高化 疗疗 效 , 缺 乏研 究 , 尚需 进 一步 大规 模 的 临
床试 验证 实 。 参 考文 献 f 1 ] 宋美姗 , 血康1 3 ' 服液 防 治非 小细 胞肺 癌 G p 方案 化 疗所 致血 小 板减 少症 疗效 【 ) 1 . 医学信 息 , 2 0 1 4 , ( 1 7 ) . 【 2 】 叶 霈智 , 中药 治 疗化 疗相 关性 血 小板 减 少的体 会 I J 】 中 国当代 医药 , 2 0 1 4 , ( 3 O ) .
I 3张惟郁 3 ] , 沈小珩, 益气养血升血小板方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 症 的临床 观 察 4 O 例. U 1 . 中国医药指 南, 2 0 1 2 , ( 0 4 ) .
中医辨病 辨证治疗缺血性脑卒 中临床价值评析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
【l 8】张文林.中风后遗症用药浅见叨.浙江中医杂志,2005,40(8):352. 【19】李军,李妍,卞金玲.“醒脑开窍”针刺法的理论内涵.石学敏院士学术思
想浅析之--[J].针灸临床杂志,2004,20(12):1-2. [201孙令军.醒脑开窍针刺法在中风各期中的临床应用进展.基于经穴特异
性效应及其关键影响因素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1):153-154.
f12】韩振蕴.清脑宣窍滴丸治疗急性期腔隙性脑梗死66例临床观察叨.辽宁 中医杂志,2007,34(4):433-435.
【13】闫伟.银丹心脑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瓤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 志,2007,15(12):121—122.
f14】郑超英,原金隆.中风康胶囊治疗急性脑梗塞I|6j床与实验研究川.中国中 医急症,2001,10(5):250.253.
【15】江涛,刘金民,吴疆,等.醒脑开窍外治法在中风昏迷中的应用探讨们.中 国中医急症,2008,17(12):t711-1712.
【16】钱瑛,裘吕林.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近况川.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8(3):195—197.
【17】李鸿选.从痰论治中风后遗症的体会fJl.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4 (17):345.
一。因此,近年来针对胰岛素抵抗的治疗成为治疗2碰糖尿病的关键。现将近年来中医用益气养阴活血法防治胰岛素抵抗的研究做一综述。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益气养阴活血法;研究进展
doi:10.39690.issn.1672-2779.2009.12.256
文章编号:1672—2779(2009)·12-0308—02
第7卷第12期总第80期 二oo九年十一二月·己且年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进展型脑卒中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进展型脑卒中研究进展

缺 血性 进 展 型性 脑 卒 中 (PIS)是 指 发 病 72 h内 , 经 治疗 神 经 功 能 缺损 表 现 仍 然 逐 渐 加 重 进 展 的 急 性 缺 血性 脑 卒 中 …。其 发 病 率 占脑 梗 死 发病 率 的 30%~ 4O% 。其 由于 发病 率 、致 残致 死 率 高 于一 般 脑 梗死 , 常规 治疗 效果 一般 ,引起 了临 床 医师 的广 泛关 注 。PIS 属 于 中医学 “中风 ”范畴 ,中医药对 “中风 ”的治疗 安 全 、 有效 ,历 史 悠 久 ,积 累 了丰 富 的经 验 ,随着 现代 医学 对 本病 的深入 认 识 ,更多 学 者 开始 探 讨 中医 药 治疗 PIS, 取得 了较 多 的进展 。本文 就 中医药 治疗 PIS的 进展 进 行综 述如 下 。
基 金 项 目 :广 东省 中 医 药局 科 研 项 目(20161293) △通 信 作 者 (电 子 邮 箱 :xiaoming_pan@163.eom)
生 活 能 力 、临床 有 效 率 优 于 对 照 组 (尸<0.05),同 时 两 组 均 无 明 显 不 良 反 应 。
林 道增 以半 夏 、茯 苓 、白术 、橘红 、胆 南 星 、丹 参 、水 蛭 、地 龙 、川 芎 、大 黄等 药 物组 方 ,予 化 痰通 络 为治 法 , 对 30例急性 脑梗 死痰 瘀 阻络证 患者进 行治 疗 .结 果 与 对 照组 相 比 ,患 者神经 功 能缺损 积分 、血流 有显 著改 善 作 用 ,对 中医证候 的疗 效改 善也 较为 明显 :同时现 代 药 理 研 究表 明该方 的中药 有 扩血 管 、钙 拮 抗 、抗 凝 、抗血 小 板 凝 聚 、降压 、溶 栓 、抗血 栓 、清 除 自由基 、脑 保 护 等 多 种作 用 。

中医辨证运用活血化瘀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运用活血化瘀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 Ke y wo r d s 1 H u o x u e Hu a y u me d i c i n e ; Ac u t e i s c h e mi c s r t o k e ; E ic f a c y o b s e r v a t i o n d o i : 1 0 . 3 9 6 9 / i . i s s n . 1 6 7 4 . 7 8 6 0 . 2 0 1 4 . 0 1 . 0 4 8
我院从 2 0 0 0年 1月至今,在中医辨 证学中,运用 活血化
痰液较多 的病患加用全瓜萎 、 胆 南星。用 2 0 %甘露醇 1 5 0 l[ m ,
瘀药可 以治疗很多疑难杂症,活血化瘀药对治疗活血化瘀 、急 性缺血性脑卒 中有着较好 的效果 ,就 目前 的应用来 说,活血化 瘀药的治疗 ,已经涉及到 了医学各个领域 的治疗 ,甚至还超 出 了医学的领域 。现总结如下 。 1 一般 资料 在我们随机抽取 的 8 4例患者 中,男为 4 9例,女为 3 5 例。 平均年龄为 5 1 . 4岁;首次发病 的患者为 5 2例 ,复发为 3 2例。 患者 的并发 时间最短为 3 . 5 h ,最长 4年,曾有高血压病史 的患 者为 4 1 例 ,平 均血压波动为 ( 3 ±2 )/ 1 2 . 5 k P a 。存在冠 心病 的
a c u t e i s c h e mi c s r t o k e we r e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r e a t me n t ro g u p , 4 2 p a t i e n t s , nd a 4 2 p a t i e n t s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Th e c o n r t o l g r o u p u s e d mo d e m me d i c i n e , t r e a t me n t g r o u p wa s g i v e n T CM Hu o x u e Hu a y u me d i e i n e . Re s u l t s : Bo t h t r e a m e t n t s we r e e f f e c t i v e , b u t TCM Hu o x u e

中医综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瘀型)的临床研究

中医综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瘀型)的临床研究

中医综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瘀型)的临床研究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血瘀型)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曾在我院住院的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瘀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予中医综合治疗3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NIHSS评分的变化。

结果:治疗后两组在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方面有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较其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观察组评分与治疗后对照组评分亦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中医综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在改善中医证候疗效和NIHSS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医综合疗法;血瘀型;NIHSS评分脑卒中是神经科最常见疾病,致残率居首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

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多为溶栓、降纤、抗凝,营养神经等,治疗模式单一。

而中医学以中药、针灸、推拿及现代康复技术为一体的多元医疗模式的不断发展,为中风病中医综合治疗的研究奠定了基轴。

本文以血府逐瘀汤加减的汤药配合针刺的综合治疗方案观察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瘀型)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2011年5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住院病人,所有患者均为起病48h以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并经CT或MRI确诊为AIS;经中医辨证为血瘀证型。

对符合标准的9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间年龄,性别,病程,病情轻重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无差异(P>0.05),具有齐同可比性。

诊断标准:①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1];中风病诊断标准:②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二代标准)[2],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者结合影像检查结果亦可确诊;③中风证侯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1994年制定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3]的血瘀证候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年第 6 卷第 32 期2019 Vol.6 No.32
94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中医辨证治疗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急性期效果探讨
杨美洁,崔艳荣,姜彩红
(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行村镇卫生院,山东 烟台 265128)
【摘要】目的 研究中医辨证治疗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急性期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共8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医辩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情况。

结果 观察组取得较高的总有效率,且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在治疗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患者时,采用中医辩证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有效恢复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中医辨证;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急性期
【中图分类号】R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32.94.01
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类型比较特殊,在发病48小时之内会加剧神经功能缺损,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发病率、致残率与死亡率,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致力于临床症状的改善,临床上多采用中医辩证治疗[1]。

现选取80例患者为分析对象,就如何开展治疗而进行详细的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7年1月~2018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男48例、女32例。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年龄在41~77岁之间,平均年龄(52.89±3.79)岁;经过临床诊断病情得以确诊;将患有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其他系统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排除。

两组间差异性不明显,P >0.05。

1.2 方法对照组:常规治疗,即维持呼吸功能、调节血糖血压和保护神经等,致力于各项临床症状的有效改善。

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进行中医辩证治疗,即根据具体分型采取相应的组方,具体如下:
风火上扰证的组方为:9 g 山栀子、9 g 黄芩、10 g 天麻、10 g 钩藤、10 g 川牛膝、10 g 茯神、12 g 杜仲、12 g 益母草,15 g 桑寄生、15 g 夜交藤、20 g 石决明。

风痰阻络证:6 g 甘草、9 g 橘红、10 g 川穹、10 g 竹茹、12 g 枳实、15g 半夏、15g 茯苓。

阴虚风动证:6 g 川楝子、6 g 茵陈、6 g 甘草、10 g 麦芽、12 g 白芍、15 g 怀牛膝、15 g 龙骨、15g 煅牡蛎、15 g 龟板、15 g 玄参、15 g 天门冬、20 g 代赭石。

痰热腑实证:3 g 生大黄、10 g 地龙、10 g 郁金、10 g 厚朴、10 g 枳壳、12 g 胆南星、15 g 全瓜蒌、15 g 菖蒲、15 g 丹参。

气虚血瘀证:6 g 当归尾、10 g 赤芍、10 g 地龙、10 g 川穹、10 g 红花、10 g 桃仁、60 g 黄芪[2]。

上述各组方中的药物,煎服时均采用温水,每天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进行为期30天的连续用药。

1.3 疗效判定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来判定治疗效果,评分与缺损严重程度呈正比。

评价标准:显效:评分下降>40%;有效:下降后数值是治疗前的20%到40%;无效:下降数值<20%。

1.4 统计学分析在软件SPSS 19.0中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进行%和(s )表示,进行t 或者x 2检验,若
是组间有差异性,则P <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观察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8.64±4.23)、(15.58±3.09);
对照组:分别为(28.92±4.88)分、(22.65±3.68)。

治疗前,两组患者评分经过,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尽管均有所降低,但是观察组的降低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2 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达95.00%,对照组为72.50%,组间差异,P < 0 .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n (%)]
组别
n
显效
显效
无效总有效观察组4015(37.50)23(57.50)2(5.00)38(95.00)对照组409(22.50)20(50.00)11(27.50)29(72.50)
x
2
---7.43977.4397P
-
--
<0.05
<0.05
3 讨 论
常规治疗尽管能够改善病情,但效果有限,在此基础上采取中医辩证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各种临床症状,致力于神经功能的恢复与改善,进而能够控制病情发展,预后效果更佳[3]。

经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降低,且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 < 0 .05。

综上所述,中医辩证法对于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来说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能够增强治疗效果,改善缺损神经,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
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02):146-153.
[2] 黄任锋,石 青,吕小亮,等.通络熄风汤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对缺
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安全性评价[J].广州医药,2016,47(01):73-75.
[3] 许玉皎,黄宏敏,王家艳.56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中医证候及其
要素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0):1679-1680.
本文编辑:李 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