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理论力学序

合集下载

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周

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周

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周理论力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力学的基本概念包括质点、质心、运动学方程、动力学方程、虚功原理等。

质点是理论力学研究的对象之一,它是一个几乎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物体,只有质量和位置。

在理论力学中,我们一般会忽略物体的形状和内部结构,只考虑它的质点性质。

质心是一组质点的集体特征,它是一个质点系统中所有质点位置矢量的平均值,用来表示整个系统的运动状态。

运动学方程描述物体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动力学方程描述了物体受力和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

虚功原理是理论力学中一个重要的基本原理,它用来描述一个系统对外界作虚位移所做的功。

理论力学的基本原理理论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牛顿运动定律、虚功原理、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等。

牛顿运动定律是理论力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它描述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受力作用的规律。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它是惯性定律,也就是说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受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和受力的关系,它是力学定律中最基本的一个。

牛顿第三定律描述了物体受力和受力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也就是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虚功原理是理论力学中一个重要的基本原理,它描述了一个系统对外界作虚位移所做的功为零。

能量守恒定律描述了一个系统内能量的总量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动量守恒定律描述了一个系统内动量的总量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理论力学的基本方法理论力学的基本方法包括拉格朗日方程和哈密顿方程等。

拉格朗日方程是理论力学中描述质点系统运动规律的一种数学方法,它是从能量守恒原理出发推导出来的。

拉格朗日方程适用于复杂约束和非完整系统,可以简化问题的求解过程。

哈密顿方程是理论力学中描述质点系统运动规律的另一种数学方法,它是从动量守恒原理出发推导出来的。

哈密顿方程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将问题的求解过程转化为一组常微分方程。

这两种方法都是理论力学中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们在流体力学、弹性力学、电磁力学、量子力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理论力学教程周衍柏

理论力学教程周衍柏

理论力学教程周衍柏《理论力学教程》是由周衍柏编写的一本力学学科的教材。

该教程主要涵盖了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适用于大学力学课程的教学和学习。

第一章介绍了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力学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分为静力学和动力学两部分。

静力学研究物体平衡的条件和平衡状态,动力学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和能量变化。

第二章详细介绍了质点的运动规律。

讨论了质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以及质点在直线上的运动和曲线上的运动。

介绍了质点的直线运动中的均匀运动和变速运动,以及曲线运动中的圆周运动。

第三章讨论了刚体的运动规律。

刚体是指无论在受力作用下还是不受力作用下,各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相互间的距离保持不变的物体。

详细介绍了刚体的平动和转动,以及刚体的匀速旋转和变速旋转。

第四章介绍了力的作用、合力和力矩的概念。

力是产生物体运动或形变的原因,合力是多个力合成后的结果,力矩是力对物体产生转动的效果。

讨论了力的叠加原理和解析法,以及力的平衡条件和平衡的判定方法。

第五章讨论了静力学力学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的判定方法。

静力学力学系指在静止时,物体所受到的各个力及其力矩之间的平衡关系。

介绍了力的杠杆原理和力的分解原理,以及力矩的计算方法和力的平衡条件。

第六章介绍了动力学力学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的判定方法。

动力学力学系指在运动时,物体所受到的各个力及其力矩之间的平衡关系。

讨论了动力学力学系中的杠杆原理和力的合成原理,以及动力学平衡条件的计算方法。

第七章讨论了万有引力和弹性力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介绍了万有引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以及弹性力的概念和弹性势能的计算方法。

讨论了物体在重力和弹性力作用下的平衡位置和平衡条件,以及重心和回复力的概念。

第八章介绍了刚体的平衡条件和平衡的判定方法。

讨论了刚体在力和力矩作用下的平衡关系,以及刚体平衡条件和刚体静力学平衡的判定方法。

详细介绍了刚体平衡的三个条件和平衡关系的计算方法。

理论力学知识点概念总结

理论力学知识点概念总结

理论力学知识点概念总结首先,理论力学中牛顿运动定律是其中的重要基础内容。

牛顿运动定律包括惯性定律、动力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会保持相对静止或等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动力定律则是描述物体受到的外力与物体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作用反作用定律则是指出物体受到的外力和物体对外力的反作用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

这些定律为理论力学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也为研究物体的运动提供了基本的规律。

其次,理论力学还涉及运动的描述和运动学的内容。

运动的描述包括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位置是物体的位置坐标,速度是物体位置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量,加速度是速度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率。

而运动学则是研究物体运动过程中位置、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在运动学中,有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平面运动和空间运动的概念,这些内容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

另外,理论力学还包括牛顿运动定律在平面和空间运动的应用以及圆周运动和非圆周运动的知识点。

在平面和空间运动的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牛顿运动定律来研究物体在平面或者在空间中的运动过程,包括物体受力情况的分析、物体加速度的求解等内容。

而在圆周运动和非圆周运动中,会涉及到角速度、角加速度、向心力等相关概念,这些内容对于研究物体的旋转运动非常重要。

此外,理论力学中还包括谐振动和自由振动的内容。

谐振动是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周期性振动,而自由振动则是指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产生的振动。

在谐振动和自由振动中,我们会涉及到振动的频率、振动的周期、振动的幅度、振动的相位差等相关概念,这些内容对于理解物体的振动过程非常重要。

最后,理论力学还涉及到机械运动能、动能、角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内容。

在机械运动能、动能和角动量中,我们会涉及到物体的动能、旋转惯量、转动动能、转动角动量等相关概念,这些内容对于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过程非常重要。

而在能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中,我们会涉及到物体的势能、动能、机械能等相关概念,这些内容为我们研究物体的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提供了基本原理。

理论力学I

理论力学I

理论力学I引言理论力学是物理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研究力的起源、性质、变化规律以及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等内容。

本文将介绍理论力学的基本概念、牛顿定律、质点运动学和动力学等内容。

1. 理论力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其中包含以下基本概念:•质点:质点是一个具有质量但没有体积的点。

在理论力学中,通常将物体简化为质点来研究其运动。

•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合并成一个力的过程,而力的分解是将一个力分成多个力的过程。

2. 牛顿定律牛顿定律是理论力学的基石,它包括以下三个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学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一对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它们互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通过牛顿定律,我们可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力对物体的影响。

3. 质点运动学质点运动学研究物体在不考虑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在质点运动学中,我们关注以下几个关键概念:•位置矢量:用于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通常用符号 r 表示。

•位移:物体位置的变化量,表示为Δr。

•速度:位移对时间的导数,表示为v = Δr/Δt。

•加速度:速度对时间的导数,表示为a = Δv/Δt。

在质点运动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计算速度和加速度来描述物体在给定时间段内的位置变化情况。

4. 质点动力学质点动力学研究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在质点动力学中,我们引入力的概念,并研究以下关键内容:•动量:物体运动的量度,定义为动量等于物体质量与速度的乘积,表示为 p = mv。

•动量定理: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根据动量定理,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动量将发生变化。

•动力学方程:通过牛顿第二定律和动量定理推导得到的描述物体受力情况和运动规律的方程。

理论力学知识点范文

理论力学知识点范文

理论力学知识点范文理论力学是力学的一种,是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物体受力、运动方程及其解法的基本理论。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理论力学知识点。

1.牛顿三定律:(1)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 第二定律:作用于物体的力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即 F = ma。

(3)第三定律:任何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中,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定义为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即 p = mv。

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在一个孤立系统内,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当外力作用时,系统的总动量将发生变化,但总动量的变化量等于外力的冲量。

3.力学能量和能量守恒定律:(1) 动能:物体的动能定义为1/2mv²,即物体的质量与速度平方的乘积的一半。

动能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

(2)势能:势能是由于物体在其中一种场中所具有的能量,常见的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弹簧势能等。

能量守恒定律指的是在一个封闭系统内,系统的总能量保持不变。

4.动量定理:动量定理给出了力对物体运动产生的效果。

它表明,作用在物体上的净力的时间积分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

即FΔt = Δmv。

5.圆周运动:圆周运动也是理论力学的一个重要部分。

对于匀速圆周运动,物体在一个半径为r的圆周上以常速v运动时,其加速度指向圆心,并且大小为a=v²/r。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这个加速度是由作用在物体上的向心力所引起的。

6.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描述了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的力学性质。

它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即F=G(m₁m₂/r²),其中G是引力常数。

7.科里奥利力和刚体力学:科里奥利力是描述旋转体上物体受到的惯性力。

在一个相对于旋转参考系下观测的力学系统中,物体受到的科里奥利力与它们相对于旋转参考系的速度和旋转参考系的角速度有关。

理论力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理论力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理论力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理论力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它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力的作用原理。

本文将介绍理论力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包括质点与刚体的运动、牛顿三大定律、动能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一、质点与刚体的运动在理论力学中,质点与刚体被认为是物体的简化模型。

质点是不具有大小和形状的点,刚体则是一个不变形的物体。

质点的运动可以用坐标表示,而刚体的运动则包括平动和转动。

二、牛顿三大定律牛顿三大定律是理论力学的基石,它们描述了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力的作用原理。

1. 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它表明物体在不受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 第二定律:也称为动力学定律,它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即F=ma,其中F表示作用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3. 第三定律:也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它表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会相互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

三、动能定理动能定理描述了力对物体进行功的过程。

根据动能定理,物体的变动动能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所做的功。

动能定理可以用公式表示为:W=ΔKE,其中W表示外力所做的功,ΔKE表示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四、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是理论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它描述了系统的总动量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将保持不变。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一个系统中各个物体的动量之和在碰撞或相互作用前后保持不变。

综上所述,理论力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包括质点与刚体的运动、牛顿三大定律、动能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通过研究这些基本概念和原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描述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力的作用原理。

理论力学在解决力学问题、预测物体运动、设计工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希望本文对读者理解和掌握理论力学有所帮助。

理论力学绪论共19页文档

理论力学绪论共19页文档
理论力学绪论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19

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大一

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大一

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大一理论力学是力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它是研究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静力学平衡和运动学运动的规律的一门学科。

在大一的学习中,我们接触了一些理论力学的基本知识点,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

1. 静力学平衡静力学平衡是理论力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描述了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平衡状态。

在静力学平衡中,物体的合力为零,而且力矩也为零。

通过分析物体所受的各个力和力矩,我们可以求解物体所处的平衡位置和平衡条件。

2. 牛顿定律牛顿定律是理论力学的核心理论,包括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描述了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则给出了物体受力和运动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即F=ma,其中F为物体所受合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牛顿第三定律则表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 动量和动量守恒动量是物体运动的物理量,它定义为物体的质量乘以其速度。

动量具有矢量性质,它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合力等于其动量的变化率。

动量守恒定律指出,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通过对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我们可以分析和解决一些与碰撞、爆炸等相关的物理问题。

4. 力和位移的功力和位移的功是描述物体在力作用下所做的功的物理量。

功可以理解为力对物体能量的传递或转化。

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与物体位移的乘积,并且功可以是正功、负功或零功。

功的单位为焦耳(J)。

通过对功的定义和计算,我们可以研究物体的机械能变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5. 动能和动能定理动能是物体运动所具备的能量,它的大小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再乘以1/2。

动能定理描述了物体动能与所受合力之间的关系。

根据动能定理,物体所受合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动能定理为分析和解决与物体运动和能量转化相关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本文对大一学习中涉及的理论力学知识点进行了简要总结,包括静力学平衡、牛顿定律、动量和动量守恒、力和位移的功,以及动能和动能定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家发现目前已知距地球最远的天体
暗物质
通过7000余 次的计算,专 家得知暗物质 含量是其它普 通物质的400 多倍
暗物质事实 天文学家通过将智利La Silla观测站2.2米口径的MPG/ESO望远镜拍摄到的一张可见光 图片,和美国宇航局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到的一张暗物质图片结合在一起,合成上面的 这张图。图中的一块块紫色象征着这个星簇中的暗物质,暗物质是一种不可见物质,但是它 占据了宇宙的大部分质量。这张在12年1月10日发表的图片显示,超级星簇位于暗物质团块 中。
新发现的冥王星的两颗卫星。 (2005.11.2)
美国天文学家在距离地球约 130亿公里的地方新观测到一 个类行星天体。该天体是迄今 已知的太阳系中最遥远的成员。 天文学家们提议将这个天体取 名为“塞德娜”。在因纽特人传说 中,塞德娜是创造北极海洋生物 的造物女神,生活在海底冰窟里 面。由于距离太阳极其遥远,新 观测到的天体所处区域阳光少得 可怜,据估计温度从来超不过零 下240摄氏度,是目前太阳系 中已知最为寒冷的所在。
E0型椭圆星系 (M87)
大麦哲 伦云
不规则星系:外形没有明显的核心和旋臂,看不出旋转的对称性结构,呈不规 则的形状。
昴星团
美丽的昴星团 或许可以称得 上全天最著名的星团 ,昴星团甚至不用双 筒望远镜就可以在城 市的夜空里被人们观 察到。这个星团还有 一个“七姐妹星团”的昵称,其天文编号则为M45,是最靠近我们的疏散星团之 一。昴星团有超过3000颗成员星,距离大约 400 光年,宽约13光年。上面的照 片中,蓝色的反光星云明显可见并围绕着星团里较亮的成员星。昴星团里还发现 了一些低质量且黯淡的棕矮星。(编者按: 明显的衍射星芒是由望远镜造成的, 为照片提供了额外的美学价值。)
• 三、物理学的分类
• 1、天体物理与粒子物理 • 2、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物理 • 3、统计物理
天体物理
空间尺度
基本粒子
E+27
哈勃半径 超星系团
原子核 原子
星系团
E+21
E+18 E+15
E-15 E-12
E+24
银河系 最近恒 星的距离 太阳系
E-09
最小 的细胞
E-06 E-03
E+12
1m
巨大的旋涡星系:NGC1232 星系是种令人着迷 的天体,巨大的旋涡星系 NGC1232就是一个典型。 上面这张NGC 1232的照片 是由欧洲8.2米口径的“甚大 望远镜”(VLT)拍摄的, 照片中可以清楚地看见这个 星系壮丽的旋臂,这些旋臂 主要是由数以百万计的亮星 和黝黑的尘埃所构成。除此之外,旋臂中还散布着许多富含蓝色亮星的疏散星团。 这个星系还有数十亿个较暗的恒星和大量的星际云气,它们的巨大质量主控了星 系核心的动力学。星系中还含有更大量的不可见“暗物质”,它们的形态我们尚 不了解。现代研究表明,星系中必需存在这种无所不在的暗物质,才能解释星系 可见外围区域天体的运动规律。
暗物质 探测器
暗物质实验,2008年,在意大利中部山洞的冰冷液体,一个国际物理学家 小组正在进行XENON100实验:记录下弱相互作用大质量粒子(WIMP)撞向 液态氙原子核、引发光闪和电荷的一刻。
2007年6月19日报道,以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为首的一个国际天文 研究小组发现 了一个宇宙间最为神秘的星系--“暗星系”。这个星系中没 有任何普通天体(包括恒星和行星),但其质量却是太阳的1000亿倍, 是实实在在 的由纯暗物质构成的星系。
地磁场
天王星
天王星 距离太阳的第七颗行星天王星是太阳系中的第三大行星。它的赤道直径 51,800 公里,每 84.01 地球年绕太阳公转一周,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是 28.7 亿公里。自转一周 17 小时 14 分。天王星至少有 22 个卫星,最大的两 个是 Titania 和 Oberon。 图像是天王星的正反两面,透过有色滤镜能够看到云团在天王星表面飘 动。
怪星2:老得出奇
第二,怪星出奇地老,它位于仙后座星群,代号3C58,距离地球约1万 光年。研究这颗老怪星的哥伦比亚大学天文学家大卫· 赫范德 (DavidHelfand)说:“早在1181年,亚洲天文学家记载了它的超新星爆发, 如果以中子星标准推算,天文学家估计,今天它应该冷却到3560万摄氏度, 但事实上,它只有大约100万摄氏度,这对于中子星而言太冷了。”赫范德 认为,即使以中子星的密度也不能以足够快的速度挤压出微粒,达到如此 迅速冷却, 3C58必须有5倍于中子星的密度。“根据我们的观测推断,它 的核心是由陌生的新材料构成的。”(BUZZ)
天王星环 (1977 年首次以掩星方法观测,1986 年由 Voyager 2 确认)
海王星
海王星 海王星云层的平均温度为零下
193摄氏度至零下153摄氏度,大气
压约为1-3帕。按同太阳的平均距离 由近及远排列为第八颗,绕太阳运
转的轨道半径为45亿千米,公转一
周要165年。 海王星的亮度为7.85等,
暗能量
如果没有类似暗能量的作用,图中的线条应该接近正圆形。
暗能量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 幼年 宇宙 的 “偏 振图”
纳米技术
量子围 栏中 有2个 粒子, 形成 驻波, 即2态 结构
碳的世界
60个碳原子所组成
外型象英式足球
对称性最高的球状 分子
C60的物理性质
直径为7.1埃 密度为1.68克/毫升 室温下呈紫红色固态分子晶体 18K时具有超导性
• 太阳周围的黑洞的观测
这是10月22日欧洲航天局公布的一张艺术设想图。该图演示由卫星观测 到的位于银河系中心名为MCG6-30-15的超大型黑洞。这是科学家第一 次观察到能量怎样从黑洞中析出。这次发现还有可能解释恒星体上黑子的 成因。
测算银河系中心黑洞
黑洞拉伸、撕裂并吞噬一小部分恒星,最终将恒星 大部分质量抛向宇宙空间的模拟过程图
只有在望远镜里才能看到。它的
直径为49,400千米,是地球的3.88倍。 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641公里。海王星的体积约为地球体积的57倍,质量 为地球质量的17.22倍,平均密度为1.66克/立方厘米。表面重力加速度比地球的 略大,在两极为1,180厘米/平方秒,在赤道上约为1,100厘米/平方秒。表面上物 体的逃逸速度为23.6公里/秒。海王星有6颗卫星,5条光环。海王星于1846年9月 23日由伽勒发现。 由于海王星是一颗淡蓝色的行星,人们根据传统的行星命名 法,称其为涅普顿。
海王星环
实线表示环; 虚线表示卫星轨道 。
冥王星
冥王星
冥王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 同太阳的平均距离最远,质量最
小的一颗行星。冥王星在远离
太阳59亿千米的寒冷阴暗的太 空中跚跚而行,这情形和罗马
神话中住在阴森森的地下宫殿
里的冥王普鲁托非常相似,因 此,人们称其为普鲁托。
冥王星有一卫星,名叫卡戎( Charon )。冥王星的直径约为2,400千米, 比月球还小,而查龙的直径为1,180千米,它与冥王星直径之比是2:1,是九大 行星中行星与卫星之比最大的。冥王星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0.0024倍,这不仅 比水星质量小,甚至比月球质量还小;它的密度为每立方厘米1.8-2.1克,反 照率为50%-60%。
理论力学序
• 杨 志 安
• 一、物理学的现状 • 1、基础研究归于常态地位 • 2、投入资金剧增,产出时间延长。 • 3、其它学科,边缘学科飞速发展,呈百花
齐放局面,物理学不再一枝独秀。
• 二、现代物理学的研究特点
• 1、纯理论、纯基础研究转向理论与应用并重。 • 2、单体→多体; • 简单→复杂; • 线性→非线性。
蟹状星云
过了888年之后的 1942年,美国的梅 耶尔和荷兰的奥尔特 根据中国史书和现代 天文观测认证蟹状星 云就是1054年的超 新星爆发遗迹。 蟹状星云照片,一颗 脉冲星正在从两极向 外发射
M31,仙女座大 星系。我们还是习惯 称它仙女座大星云。 因为以前我们是一直 认为是我们银河系的 一个星云。后来哈博 通过它里面的造夫变 星算出它距离我们有 100万光年!这已经 远远超出了银河系的 边界。因此M31被认 证是第一个河外天体 系统。星系天文学就 这样建立起来了。现 在我们知道M31距我 们有250万光年左右, 并且是我们本星系群 中最大的星系,能顶 上两个银河系那么大。
最远的天体
美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已经 发现了一个微小的银河外星系, 直径仅为2000光年。而地球所处 的银河系直径为10万光年。 这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知的距地球 最远的星系,该星系已有7.5亿 年的历史。该星系距地球约130亿 光年。 科学家们通过两个高倍望远镜 发现了这个微小星系。它的发现 使科学家们初步了解了早期的恒 星和银河系是如何开始发光,并 结束了科学家们所称的宇宙“黑 暗时代”的。与此同时,通过这 个微小星系,科学家们可以对 宇宙早期进行“实物观察”,而无 须再凭空想象。(2004)
这是一个发光星云,也是恒星的 诞生地。它位于人马座的银河系的 邻近星系NGC6822。(HST)
这个位于大麦哲伦云的球状 星团R136周围的星云中,诞 生了大批的巨型恒星。(HST)
• 《宋会要 》
•记载:”至和 •元年五月晨出 •东方,守天关, •昼见如太白, •芒角四出,色 •赤白,凡见二 •十三日。”这 •颗超新星爆发 •过程中抛射出 •来的气体,至 •今还在以每秒 •上千公里的速 •度迅速地向四 •面八方膨 •胀……
星系碰撞
Polar-Ring”星系NGC4650A。 距离1.3亿光年,是100个已知 的polar-ring星系中的一个。 至于这类星系的形成目前仍 不清楚,可能是两个星系猛 烈碰撞后的产物,这种碰撞 至少发生在10亿年前。碰撞 中,较小的那个星系将它的 气体散发出去,然后被另外 一个较大的星系俘获,形成 一个由尘埃、气体和恒星组 成的新环,新环几乎垂直于 较大星系的旧盘并绕旧盘运 动。HST拍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