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九年级历史部编教材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说课稿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说课稿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说课稿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二课《古代两河流域》。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二课,主要内容是介绍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包括时间、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特点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1.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时间、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特征等。

2. 掌握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提高历史素养。

(二)教学要求本节课的教学要求有: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了解两河流域文明,并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丰富学习内容。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同时,理性思考和反思历史。

3. 利用多媒体、影片等辅助教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有:1. 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时间、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特征等。

2. 掌握两河流域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和贡献。

(二)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有:1. 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2. 掌握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经济文化特点。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一)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讨论、解释、演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可以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环境中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思考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手段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演示、幻灯片、电子课件、电子图书等教学手段,这些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学生自学课前预习资料,了解两河流域文明的时间、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特征等。

2.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讲解、讨论、解释等方式,展现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经济文化特点等内容。

3. 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如摩苏尔电缆、汉谟拉比法典等。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知识点归纳
B.手工业
C.制造业
D.商品
10.通过《汉谟拉比法典》,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汉谟拉比法典》内容的是
A.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B.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C.男性家长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
D.法典的一些规定说明古巴比伦的商品经济不活跃
11.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世界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下列属于古代西亚地区文明的是
①种姓制度②《汉谟拉比法典》③基督教④楔形文字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2.按照《汉谟拉比法典》,两位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甲与乙在观看台上观看某项比赛时,甲因为一时兴奋,无意中把乙撞下看台,导致乙小腿骨折,那么甲应受到怎样的判决?
A.尼罗河、刚果河流域
B.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
C.印度河、恒河流域
D.长江、黄河流域
4.如图是苏美尔人用楔形文字记录向神庙交大麦的情况。通过该史料你推断一下,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有资格被看作是“文明人”的原因是
A.他们能使用文字来记录信息
B.他们发明了冶金术
C.他们发明了动物驯化和植物栽培
D.他们建成了最早的国家
14.生活在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人,创造出许多优秀的文明成果。下列关于古巴比伦文明成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从《汉谟拉比法典》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B.《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C.《汉谟拉比法典》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还没兴起
D.《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17.如图所示石碑刻有“此为确立真正福祉及仁政于国内的常胜之王汉谟拉比所制定的公正的法律”等文字。下列有关该石碑文字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堂笔记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堂笔记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堂笔记古代两河流域是古代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包括今天的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等地,人类文明的发展是由农业革命和城市发展带动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古代两河流域的重要性。

一、文明的诞生——农业革命1.农业革命的诞生a.食物的获取难题b.人类通过种植粮食解决了食物问题c.农业革命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2.农业革命的影响a.人口增长b.部落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c.对人类文明有着深远的影响二、城市文明——古代两河流域1.文化发展的交汇处a.古代两河流域是不同文明交汇的处所b.通过交流学习彼此的技能和文化2.城市的发展a.城市的出现带来了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b.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政治、文化和经济方面c.城市文明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很多好处三、文明的互动——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1.政治上的互动a.古代两河流域周边的国家相互征战b.政治上的互动要求交流沟通,从而促进文化交流2.文化上的互动a.文化的交流可以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和发展b.古代两河流域周边的国家相互学习c.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是互动的关键四、总结1.本课的学习让我们了解到了农业革命和城市文明的发展2.古代两河流域是文明发展的重要发源地3.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节历史课中,我们学习了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化和历史,以及农业革命和城市文明的重要性。

通过这些学习,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并且从中汲取一些启示,希望我们可以更加珍惜我们所拥有的文明,继承和发扬其传统,创造更为美好的未来。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上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预习笔记+知识点+习题(包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上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预习笔记+知识点+习题(包含答案)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预习笔记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地理位置:两河指和,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2.政权发展建国:约公元前年,建立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统一:大约在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之后的1800多年里几经统一也遭受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乱。

强大: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3.文字: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被称为“”。

二、古巴比伦王国建立: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统一:第六代国王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的统一事业,建立了庞大的王国,史称王国统治: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

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三、《汉谟拉比法典》1.价值:是迄今已知世界上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正文共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严格的社会等级。

2)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有买卖奴隶的现象。

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3)保留了一些原始时代的观念。

4)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方面的规定,说明比较活跃。

3.意义: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知识点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两河流域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是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2、两河流域文明:约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约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还制定了阴历和发明了60进位制。

古巴比伦王国灭亡后,还经历了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539年,波斯消灭新巴比伦王国,两河流域文明终结。

二、古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教学设计 教案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教学设计 教案

9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教学设计【教学理念】以提升学生能力,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并有利于学生长期发展为目标。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问题的设定、活动的组织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思考,思考中学习,摆脱传统“满堂灌”形式的教学,促进学习全面发展,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

【课程内容】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教学目标】1.识读地图《古代两河流域示意图》,明确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

2.了解古巴比伦王国和《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

3.识读《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图,理解君权神授。

4.通过学习《汉谟拉比法典》,认识到《汉谟拉比法典》虽然保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但也是人类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

【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本课课程标准表述为“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出自世界历史上册第一单元,这一单元作为世界古代史的开篇,主要介绍了古代亚非的大河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就是其中之一,这些大河文明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课分为三个部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王国和《汉谟拉比法典》。

结构上层层深入,古巴比伦王国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高峰,《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课文对《汉谟拉比法典》的介绍最为详尽,以点代面,让我们以此为窗口,更加全面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九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的中国历史学习,已经初步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但对世界历史内容比较陌生,可通过时间轴梳理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世界历史的时空体系。

引入文献和图片资料,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分析】《汉谟拉比法典》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教材从《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和历史地位两个方面进行讲述。

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规定严格的社会等级;二是维护发达的奴隶制度;三是对古巴比伦商品经济涉及的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关系做了规定。

2018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件2

2018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件2
稳固复习:
1.古代埃及文明起源于哪一大河流域? 2.古埃及国家兴亡的时间和标志性事件〔兴起?统一? 强盛?灭亡?〕 3.古埃及统一后经历了哪三个时代?其中哪个时代时成 为了强大军事帝国?统治者是? 4.古代埃及的文明成就?〔建筑学、天文学、文字〕 5.古代埃及最高统治者? 6.如何评价金字塔?
古埃及
比照以下两幅图,想一想
图1中的新月形地区与当今世界上哪些 热点问题有联系?
巴勒斯坦
图1
图2
“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 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法 典第二 百零三条,第二百零五条〕
两河流域文明历程
1.国家的出现时间: 2.初步统一时间: 3.强盛:
国王:
人物扫描——汉谟拉比
1.完成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 2.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 权; 3.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 法典。
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 最强盛的时期。
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
太阳神
君权神授
现存法国巴黎卢浮宫
归纳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成就
科技
天文、数学
建筑
空中花园
文字
楔形文字
历法
阴历
法典
?汉谟拉治: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法典?
明 文字:楔形文字
成 就 建筑:空中花园
历法:太阴历
其他:……
1.这里创造了世界上的最古老的文字——楔形 文字。 2.这里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学校——泥板学校 3.这里建有世界上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图书 馆——亚述巴尼拔皇家图书馆 4.这里公布了世界上迄今保存最完整的最早的 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5.这里有苏美尔人创造的世界上绝无仅有的60 进位制,1小时为60分,1分为60秒。还有圆周 为360度,这些划分沿用至今。 6.巴比伦的“空中花园〞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 之一。………… 它们充分展示了两河流域文明的辉煌和对人类 文明的巨大奉献。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开卷八分钟:炮火中的图书馆》
摩苏尔图书馆被毁
1、关于金字塔的说法,错误的是( )
B
A是国王的巨型陵墓 B是古巴比伦文明的象征
C是奴隶和劳动人民被奴役的象征
D是国王权力的象征
2、汉谟拉比国王颁布法典的主要目的是( )
A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B扩大公民权力
C实行种姓制度
D促进经济发展
3、“两河流域”所指的两条河是( )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短短的282条条文, 包括了现代的刑法、民法、商业法和劳工法、 社会法等极丰富的内容。这便足以表明这一天 才民族在法学上取得的杰出成就。
--余定宇
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法典涉及当时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说说你的认识

托之物交至所托之地,而占有之,则托物之主应检举其不交托
之物之罪,此自由民应按全部交彼之物之五倍以为偿。
第一四八条 倘自由民娶妻,妻病癞,而彼欲另娶,则彼可另娶,
惟不应离弃其病癞之妻;此妻得居彼所建之屋中,彼应赡养其
妻,以终其生。
第一八五条 倘自由民收养被遗弃之幼儿为子,并将其抚养成
人,则(他人)不得向法院申诉请求归还此养子。
仔细阅读这些条文以及课后活动,说说你对此的看法
第一七一条 倘父于生前未称女奴为之生育子女为"我之子 女",则父死之后,女奴之子女不得与配偶之子同分父之家产。 第二二六条 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 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第二八二条 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 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7、古巴比伦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包括( )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说课稿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说课稿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发展、文明成就以及与中国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古代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苏美尔文明、阿卡德王国的建立、汉谟拉比法典、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等重要知识点。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材料,生动地展示了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风貌,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古代两河流域的初步认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文化认知程度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理解起来较为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古代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文明成就以及与中国的关系,掌握苏美尔文明、阿卡德王国的建立、汉谟拉比法典、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等重要知识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代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苏美尔文明、阿卡德王国的建立、汉谟拉比法典、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等重要知识点。

2.教学难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图表等教学资源,直观展示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风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幅两河流域的地图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古代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代表奴隶主意志 实 质: 的法律,是维护奴 隶主阶级统治的工 具。
根据以上资料,谈谈你对《汉莫 拉比法典》的看法。
从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看,它 处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强 化奴隶主阶级的专政。在阶级社 会里,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 现,是维护国家政权的工具。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 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 传统源远流长。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第二课
古代两河流域
在亚洲西部,分布两条著名河流, 她们分别是:
底格里斯河西亚水量最大的河流。
幼发拉底河幼发拉底河是西南亚最大河流全长约2800公里。
一、文明历程
兴起:
约公元前3500年,南部出 现了很多的小国。公元前 2400年,实现初步统一。
强盛: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 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 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中 央集权国家。
1、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小国的是在(
A)
A.约公元前3500年 C.约公元前1800年
B.约公元前2400年 D.约公元前3100年
2、《圣经》里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 甸园”。在这里曾经孕育着的文明古国是( B) A.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B.古巴比伦 D.古代中国
3、我想研究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奴隶社会的情况, 请你告诉我应选哪个作为素材( B )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种姓制度 D.《论语》 4、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中央集权国家的 国王是( B ) A.亚历山大 C.阿育王 B.汉谟拉比 D.胡夫
古巴比伦文明成就:
楔形文字
二、古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18世纪 第六代国王 汉莫拉比
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 奴隶制国家
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空中花园
空中花园,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又称悬园。在公元前6世纪 由新巴比伦王国的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nezzar)在巴比伦 城为其患思乡病的王妃安美依迪丝(Amyitis)修建的。现已不存。 空中花园据说采用立体造园手法,将花园放在四层平台之上,由沥 青及砖块建成,平台由25米高的柱子支撑,并且有灌溉系统,奴隶 不停地推动连系著齿轮的把手。园中种植各种花草树木,远看犹如 花园悬在半空中。巴比伦文献中,空中花园始终是一个谜,甚至没 有一篇提及空中花园。
衰落:
公元前16世纪初,古巴比 伦被外族(赫梯人)所灭。
楔(xie)形文字:
因为这些文字是用芦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板上压刻的符号。这些符号的 线条由粗到细,很像木楔,所以由这种笔画构成的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
阴历
60进位制
苏美尔人用削尖的芦苇管在 泥版上刻字,笔画楔形。
楔 形 文 字
世界上较 早文字之 一。
空中花园想象图
三、《汉莫拉比法典》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石碑上半部
石碑上的浮雕右边为太法典》石碑上半部
石碑上的浮雕右边为太阳神,左 边为汉谟拉比。雕像表明太阳神正在 授予汉谟拉比象征权利的魔标和魔环。
目的:
为了维持统治。
制定者: 汉谟拉比 地 位: 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 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 的成文法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