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村
裴翁简介

家居风水,其实是一种文化传统,一种有关
于生活环境与人的学问。
家居设计中融入风水,可以让空间设计更合
理,装修更科学,颜色运用更到位,饰物点缀更 鲜活,全面提升生存环境的质量和品味。
裴
翁
简
介
裴翁
又名裴伟胜,男、1955年出生于中国广东,祖籍山 西闻喜县裴柏村(又名中华宰相村),是中华宰相 村地理至尊名家裴秀嫡系传人。
(5)《裴氏风水催旺人丁心法秘旨》
有 请
裴 翁
登 场
… …
裴翁于1975年加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国共产党,曾任党组织干
部。擅长周易预测、风水设计策划、命名策划、成 功人生策划、成功企业家策划。
裴翁自读书毕业以来,勤于研究中国传统易学风水
文化,并被入刻《全球当代易学风水杰出名师丰碑》。 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积累了三十多年的风水知识 和阅历!
裴翁著作有:
裴氏周易运用心法秘旨系列丛书(共七本) (1)《裴氏四柱预测心法秘旨》 (5)《裴氏择日心法秘旨》 (2)《裴氏奇门预测心法秘旨》 (6)《裴氏堪舆地理心法秘旨》 (3)《裴氏六爻实用心法秘旨》 (7)裴秀《星云谱》风水秘籍 (4)《裴氏命名策划心法秘旨》
裴翁著作有:
裴氏堪舆风水心法秘旨系列丛书(共九本) (1)《裴翁易学玄空风水心法秘旨》 (6)《裴氏风水催文昌心法秘旨》
(2)《裴翁堪舆地理心法秘旨》 (7)《裴氏风水消灾解难心法秘旨》
(3)《裴氏风水催官心法秘旨》 (8)《裴氏风水健康长寿心法秘旨》 (4)《裴氏风水催财心法秘旨》 (9)《裴氏风水婚姻和谐心法秘旨》
家居风水
风水,本为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叫
地相、古代称堪舆术,目的是用来选择宫殿、村落选 址、墓地建设等方法及原则。原意是选择合适的地方 的一门学问。
中国近代有名风水大师

中国近代有名风水大师
裴春云中国风水学会会长
裴春云,1977年2月20日出生于中国广东高州市,祖籍山西闻喜县裴柏村(又名中华宰相村),是中国堪舆地理地图学之父裴秀嫡系传人。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风水科学应用>与人居环境策划高级研修班主讲教授、清华大学商业实战风水智慧高级研修班客座教授。
现任“中国风水学会会长”“中国吉祥物协会理事长”。
李超仁中国风水学会常务副会长
张运明中国风水学会常务副会长
潘荣海中国风水学会常务副会长
陈冠生中国风水学会常务副会长
林泰中国风水学会常务副会长
蓝志勇中国风水学会常务副会长
王踪华中国风水学会常务副会长
罗乘鹏中国风水学会常务副会长
张其龙中国风水学会副会长
李怀忠中国风水学会副会长
裴鹏翔中国风水学会副会长
裴仕进中国风水学会副会长
黄云圣中国风水学会副会长
梁焕镇中国风水学会副会长
王家宝中国风水学会副会长梁林胜中国风水学会副会长潘炳龙中国风水学会副会长孙得洞中国风水学会副会长梁建华中国风水学会副会长刘敏汉中国风水学会副会长李康胜中国风水学会副会长邓瑞海中国风水学会副会长罗显国中国风水学会副会长。
我的家乡运城

中国“宰相村”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运城的闻喜县有座世界闻名的“中华宰相 村”。宰相村坐落于闻喜县的礼元镇,距县城25公里。它以历史上声 名显赫的裴氏家族的人文历史资源和新建的一系列景观,于1995年农 历三月三,正式向海内外游客开放。 闻喜裴氏家族自秦汉,历 魏晋,至隋唐而极盛,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 文章之隆,在中外历史上堪称独无仅有。据《裴氏世谱》统计,裴氏 家族在历史上曾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 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节度使、观察使、防 御使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 子18人,男13人;与皇室联姻者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驸 马21人,公主20人等,真可谓“将相接武、公侯一门”,中国“宰相 村”由此而得名。
全市辖1区2市10县、 146个乡镇(办事处)、3338 个行政村。全市乡村人口 351万,占71%。全市总耕 地877.3万亩,农业人口人 均耕地2.15亩。是2006年 CCTV十佳魅力城市。
历史人文
运城市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文物古迹源远流长,光
辉灿烂。相传后稷教民稼穑于稷山,嫘祖教民养蚕于夏县。舜建都蒲坂
我的家乡运城
【浓缩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根祖圣城 见证三十载改革开放的黄河新都】
制作者 曾雪鸽
目录
——华夏之根 诚信之邦 大运之城——
地理位置 历史人文 旅游资源 中国的“宰相村” 运城风景
Page 2
地理位置
Page 3
运城市因“盐运之城” 而得名。是三国蜀汉名将 关羽的故乡,位于晋、,北依 吕梁山与临汾市接壤,东 峙中条山和晋城市毗邻, 西、南与陕西省渭南市、 河南省三门峡市隔黄河相 望。
写一篇关于裴姓氏的作文700字

写一篇关于裴姓氏的作文700字写一篇关于裴姓氏的作文700字「篇一」浅谈裴氏家族在中华民族的诸多姓氏中,无论是以《百家姓》还是以人口多少来论,在排列上裴氏都不能算是一个大姓,但在西汉以后的二千多年历史中,裴氏家族中所产生的历史名人数量之多却非他姓家族可比,从这个意义上说,裴氏就不能不算是个大姓了。
裴氏家族自古为三晋望族,也是中国历史上声势显赫的名门巨族。
裴氏家族“自秦汉以来,历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极,五代以后,余芳犹存。
在上下二千年间,豪杰俊迈,名卿贤相,摩肩接踵,辉耀前史,茂郁如林。
”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在中外历史上堪称独无仅有。
千余年来,裴氏家族将相接武,代有伟人,确实是中外历史上的一大奇观。
一、天下无二裴裴姓,中华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197位。
裴氏出自有熊氏,风姓,以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为远古始祖,为嬴秦始祖非子之后,非子的支孙封(左非右邑)乡,因以为氏。
周僖王时,六世孙陵封为解邑君,乃去“邑”从“衣”,以“裴”为姓。
后裴氏分为三支,分居河东、燕京、西凉等地,但考其谱系源流,皆出于闻喜之裴氏,裴柏村是海内外裴氏的发源地,故有“族人遍九州,天下无二裴”之说。
闻喜裴氏,是闻名天下的中华望族,是名副其实的宰相门第。
历代所修的县志、州志、府志、省志中,裴氏名人几乎占了乡贤录中四分之一强的条目,由此可见其家族英才之盛,德业文章之隆。
千年兴旺之族,宰相频出一望,功在中华盛世,史书犹沁余芳。
这样的望族,这样的门第,其背后有很深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内涵。
穿透千年风云,穿透历代名相,我们可以看到裴氏家族是儒家标榜的“修身、治国、平天下”典范。
一代伟人毛泽东1958年曾告诉时任山西省委书记的陶鲁笳:中国出宰相最多的就是你治下的闻喜县(裴姓)。
裴度是唐朝的宰相,也是闻喜人。
裴氏家族千年荣显,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家族。
胡耀邦曾说:研究中国的人才学,不能不研究裴氏家族。
在山西运城闻喜县裴柏村,村口的墙上赫然写着斗大的3个字:“宰相村”,另一边也是大大的5个字:“天下无二裴”,字有1.5米见方,气势非凡。
山西运城旅游景点:中国“宰相村”

中国“宰相村”即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距县城25公⾥。
它以历声名显赫的裴⽒家族的⼈⽂历史资源和新建的⼀系列景观,于1995年农历三⽉三,正式向海内外游客开放。
闻喜裴⽒是中国封建社会盛名久著的⼀⼤世家。
其始祖为赢秦始祖⾮⼦之后,⾮⼦之⽀孙封(⾮⾢)乡,因以为⽒。
周僖王时,六世孙陵封为解⾢君,乃去 “⾢”从“⾐”,以“裴”为姓。
后裴⽒分为三⽀,分居河东、燕京、西凉等地,但考其谱系源流,皆出于闻喜之裴⽒,故有“天下⽆⼆裴”之说。
闻喜裴⽒家族⾃秦汉,历魏晋,⾄隋唐⽽极盛,五代以后,余芳犹存。
其家族⼈物之盛、德业⽂章之隆,在中外历堪称独⽆仅有。
据《裴⽒世谱》统计,裴⽒家族在历曾先后出过宰相59⼈,⼤将军59⼈,中书侍郎14⼈,尚书55⼈,侍郎44⼈,常侍11⼈,御史10⼈,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 25⼈,刺史211⼈,太守77⼈;封爵者公89⼈,侯33⼈,伯11⼈,⼦18⼈,男13⼈;与皇室联姻者皇后3⼈,太⼦妃4⼈,王妃2⼈,附马21 ⼈,公主20⼈等,真可谓“将相接武、公侯⼀门”,中国“宰相村”由此⽽得名。
裴⽒家族中在学术领域有成就者,亦宛若群星,值得推崇。
如西晋裴秀是我国历最杰出的地图学家,与欧洲学者托勒密被誉为古代世界地图发展东西⽅相辉映的两颗璀璨的明星,他的“制图六体”,即分率(⽐例),准望(⽅位),道⾥(距离),⾼下(地形),⽅邪(⾓度),迂直(曲直),为后世地图绘制学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在世界地图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裴秀之⼦裴顾,是西晋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在当时崇尚“庄⽼”、⾼谈“⽞理”的情势下,独树⼀帜,提出“⽆不能⽣有”,“有”是万物存在变化之基础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南朝宋史学家裴松⼦为《三国志》作注,其⼦裴驷、曾孙裴⼦野分别著有《史记集解》、《宋略》等不朽之作,被称为“史学三裴”。
隋代裴矩所著《西域图记》,详细记述了西域14国的政治、经济、⽂化、交通及民风,对研究我国隋唐时期西北社会状况有重要价值。
【优质文档】运城闻喜十大旅游景点word版本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运城闻喜十大旅游景点导读:喜县历史悠久,自改左邑桐乡为闻喜至今,已有2100余年历史,名人辈出,古迹颇多。
魏晋有地图之父裴秀,唐有中兴贤相裴度,宋有抗金名相赵鼎,清有“戊戌六君子”之一杨深秀;境内存有唐玄宗所书御碑和韩愈撰文,以及祁隽藻书写的“平淮西碑”。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运城闻喜十大旅游景点,欢迎阅读!1、汤王山汤王山位于中条山麓闻喜县的石门乡境内,海拔1752米,是中条山南端的最高峰。
汤王山古名条山,依《山海经》改称景山。
公元前一六00年于此发兵,鸣条一战,灭夏建商,奠定商朝六百年基业,山得圣而名改为汤王山。
汤王山是商汤文化的发祥地,纵观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莫过于尧、舜、禹、汤,而以商汤文化为主题的文物古迹景区,全国仅此一家。
运城汤王山风景区古名条山、景山,夏末桀帝无道,民不聊生,人们纷纷投奔成汤,成汤遂扎寨此山,历经七年的休养生息,操练兵马,于公元前1711年,在此发兵出征伐桀,灭夏建商,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后人为纪念这位明君,便在当年成汤营寨观星台上始建庙于祭祀,在当地关于汤王山还有个十分古老的、很感人的传说:汤王得天下后,连着大旱7年,一个大臣占卜说,除非用人做牺牲(祭品),上天才会下雨。
汤王决定牺牲自己,救民于水火。
他周身捆了茅草,登上干柴堆,烈火熊熊。
2、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第六批国保)时代:周至汉地址:闻喜县城南邱家庄与上郭村相连的鸣条岗丘岭上上郭古城址位于上郭村,在村东10米处发现古城址的北墙,墙残长500米,宽7—8米,高0.5—3.5米,夯层厚为7—15厘米。
村南100米处有西墙暴露部分4—5米,残高3米左右。
上郭遗址南北长5000米,东西宽1500米,总面积750万平方米。
为春秋时期的古曲沃城址。
山西历史文化简介

山西历史文化简介一、关于山西因地处太行山之西而得名,东有太行屏蔽,西、南以黄河为天堑,北有长城拱卫,因外河而内山,自古就有“表里山河”之称。
春秋战国时期属晋国地,故简称晋。
公元前453 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所以又有“三晋”之别称。
山西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神话传奇中的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都是发生在这里。
尧、舜、禹都在山西建都立业。
尧都平阳,在今临汾一带;舜都蒲坂,在永济四周;禹都安邑,则在夏县境内。
中国第一个王朝夏,就在晋南、豫西一带。
春秋时期,晋文公定都曲沃,成就一代霸业。
隋末,太原成为李唐王朝飞龙之地,因此太原至今有龙城之谓。
明清时期晋商崛起,使得平遥,太谷等地成为中国当时的金融中心。
可以说,从远古时期直到清末,山西在全国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所以清朝学者顾祖舆这样说:“山西居京师上游,表里山河,称为完固,且北收代马之用,南资盐池之利,因势乘便,可以附天下之背而扼其吭也”,“是故天下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也”。
二、山西历史名人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山西人才辈出,群星璀灿,数不胜数。
如晋文公重耳,女皇武则天,美人杨贵妃,富商猗顿,政治家蔺相如、霍光、狄仁杰,裴度,改革家戊戌六君子的杨深秀,军事家廉颇、卫青、霍去病、关羽、杨业、薛仁贵,文学家王勃、王维、王之涣、王昌龄、王翰、宋之问、柳宗元、白居易、温庭筠、司空图、元好问、罗贯中,学者司马光,书法家米芾、傅山,戏曲家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元四家”里山西就占了三家,当代则有彭真、、薄一波、赵树理等等。
三、关于盐湖在运城有盐湖,又称中国的死海。
盐湖产盐,除了储量丰富的高浓度的卤水,还要有阳光的爆晒和强风的吹拂。
晋南枯燥多风,正所谓天时地利。
盐湖产盐和海盐、井盐不同,是天日晒盐,自然结晶,人工捞采,和另外两种采盐方式相比,本钱低、盐质好、产量大,而且这里地处中原,经济兴旺,交通便利,因此从周朝开头,盐湖已被官方看重和掌握,从那时到唐朝以前几千年都是承受这种原始的生产方式,到唐朝则变革为垦畦浇晒,就是用人力垦地为畦,将卤水灌入畦内,利用天日蒸发晒盐,这样又进一步提高了盐的产量和质量。
风水大师裴翁

风水大师裴翁(又名裴伟胜)男,出生于中国广东,祖籍山西闻喜县裴柏村(又名中华宰相村),是中华宰相村地理至尊名家裴秀嫡系传人。
于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易经》智慧运用实战高级研修班主讲教授、清华大学国学智慧与应用高级研修班主讲教授、浙江大学客座教授,中山大学客座教授。
风水大师裴翁被易学界推荐现任:联合国健康地产促进会理事长、全球易经文化协会主席、全球风水协会主席、国家文化部传统文化促进会高级顾问、粤港澳建筑设师协会主席、中国易经协会会长、中华风水协会会长、中国成功名人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风水文化学会执行会长、中国易经学院院长、中国风水策划师学院院长、中国风水设计院院长、中国建筑风水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国风水工程院士,兼任中国风水岭南研究院执行院长、1992年开始担任岭南玄空风水学会会长、国际易学风水研究院名誉院长、广东省企业文化协会名誉会长。
擅长周易预测、风水设计策划、命名策划、成功人生策划、成功企业家策划。
自读书毕业以来,勤于研究中国传统易学风水文化。
国家专家评定联合会授予裴翁“中国百名创新英才”金像奖。
由江泽民同志亲笔提词“人才辈出”的国际专家学者联谊会授予裴翁“国际杰出专家”荣誉称号。
2006年获“中国十大易学风云人物奖、”“中国十大杰出命名策划师奖、”“中华十大易学影响力人物奖、”“2006年全球百名最具影响力易学名师奖;”2007年再获“中国十大当代易学名人奖、”“中国十大杰出地理风水师奖、”“中国十大杰出风水策划师奖”、“中国十大杰出预测师奖”、“2007年全球当代华人百名易学风水名师奖、”并被入刻《全球当代易学风水杰出名师丰碑》。
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积累了三十多年的风水知识和阅历,可以说是当今易学既懂得理论又会应用且成效显著的专家!2008年在中国山西.闻喜首届全球易学风水名师代表大会上,裴翁被大会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易学风水名师”奖、“全球杰出命名策划师”、“全球现代易学风水创新贡献”奖、“全球杰出易学企业管理策划师”、“全球杰出择日师”等奖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宰相村的千古奇观
在山峦绵延起伏的晋南,有个名声远扬的“宰相村”——裴柏村。
村中的“华夏望族”裴氏家族,以拥有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以及3000多名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卓越贡献者而光耀青史。
在一个家族之中,经邦治国之才辈出,文韬武略之士比肩而立,这不能不说是中外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人才奇观!
裴柏村是一个古老的村落。
它位于涑水河畔的闻喜县内,因这里有翠绿的柏树而得名。
裴氏家族源于周秦,显于汉魏,盛于隋唐,沿及宋元明清,至今绵延达2700年之久。
裴氏家族的祖先陵,周僖王时封在“裴”城,他的后裔们为了选择一个好的地方生存发展,请来观天相识风水的先生察看地脉,走遍了山西境内,最后落脚在峨嵋岭下。
此地西靠峨嵋岭,东依凤凰垣,紫金山上的泉水沿着凤凰垣淌过,是紫气东来的象征。
此外,9个山峰环绕排开呈9凤朝阳之势。
于是,裴氏家族就迁到了现在的裴柏村。
从此,这里成了裴氏家族的灵根所在,是当今海内外裴氏一门公认的先祖之地。
不是神话而胜似神话的宰相家族,就是从这里闻名世界、传承古今的。
远远望去,裴柏村村口耸立着一块高高的纪念碑,像是在欢迎远方来客。
村里村外,裴氏家族的建筑、碑刻、墓葬等历史遗迹很多。
裴晋公祠位于村东北侧,建于大唐晚期,原有前殿、后殿、廊房、碑廊、状元坊、世系碑等,规模宏伟,风格独特。
由于迭遭兵乱,大都焚毁无存,只有20多座碑刻还在昭示着裴氏家族的往日辉煌。
新建的裴晋公祠分为两部分,前院是裴氏家族名人展览馆及裴氏始祖像碑,后院是裴氏碑苑。
通向裴晋公祠的宰相阶和将军坡极为壮观,共有59级台阶,每个台阶代表一位宰相和大将军。
尚未登临,就令人先有登之弥高的感觉。
裴氏家族将相接武,仕宦如林,代代栋梁,各领风骚,展厅中只能介绍其中的几十位。
好在父死子继、子死孙承,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方成书出版的《裴氏世谱》,详细记载了2000余年间裴氏家族兴衰变迁的历史脉络,记载了裴氏家族的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
据《裴氏世谱》记载:裴氏家族在正史立传者600余人,名垂后世者千余人,先后出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七品以上官员不计其数。
其中著名的政治家有裴秀、裴楷、裴蕴、裴矩、裴寂、裴胄、裴枢等;军事家有裴行俭、裴茂、裴潜、裴叔业、裴邃、裴骏、裴衍、裴宽、裴果、裴文举、裴镜民等;外交家有裴矩、裴世清等。
唐代宰相中最负盛名的要数晋公裴度。
他不仅才华横溢,是贞观元年间以“艰苦备尝,寒窗半壁”,苦学苦读考中进士的,而且人品、
武功、才智著称于世。
在任宰相期间,他不怕藩镇割据势力的多次恫吓,多次向皇室谏言必须扫平这些影响社会安定的藩镇霸头,并亲自挥兵操戈,督师平定淮西之乱。
正是由于裴度与宦官的针锋相对、扫荡罪恶的浩浩“相气”,导致他后来屡屡受到宦官集团势力的诬蔑、诽谤、打击。
对此,裴度宁愿摘掉“乌纱帽”,也不同奸佞同流合污。
后来他撂下官印,脱下官袍,辞官卸任,在洛阳当了一介草民。
当官不阿,辞官不惜。
裴度成了裴柏村几十位名相中一位最典型、最受子孙后代景仰的前人。
裴氏家族不仅公侯一门,冠裳不绝,而且在各个学术领域更是朗若群星。
历代出过史学家、地图学家、小说家、诗文作家、天文历法学家、医药学家、文字音韵学家、书法家、画家、音乐家、琵琶演奏家、歌唱家,等等。
裴氏家族男子英杰,女中英才也不乏其人,像裴皇后、孝敬哀皇后、裴淑英、裴柔之、裴贞一等等,也都名扬一时。
“天下无二裴”。
裴柏村是世上绝无仅有的人才之村。
裴氏家族的墓地在距村东5公里的凤凰垣。
当年墓冢累累,碑碣林立,现今大多平夷、被毁。
史上一个独特、罕见的文化现象,留给我们幽远的追念,引发我们去探秘溯源。
早在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就总结出产生这种文化现象的3条原因:联姻、世袭与自强不息。
裴氏家族历史上共出过驸马、皇后、太子妃、王妃、公主、荫袭95人。
由联姻、世袭所结成的封建裙带关系,无疑是促成裴氏家族显露头角的优越条件,但并不是主要原因。
对于公侯将相数以千计的裴氏家族来说,起决定作用的是他们的自强不息。
裴氏家族不同于富甲一方的晋商,他们为子孙后代没有留下深宅大院和万贯家财,而留下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和修身自重的道德规范。
这在裴氏家族的祖训中有充分体现。
诸如:“从政者行惠民之法,习文者出不朽之作,研习者留济民之术。
”诸如:“凡贪官污吏,死后均不得葬入祖坟。
”诸如:“子孙考不中秀才者,不准进入宗祠大门,谨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教,不知义。
”
至今,裴柏村仍保留着重视教育的传统。
几乎家家门楼上都有“耕读传家”的大字。
裴柏村的孩子们普遍有一种“人一能之,吾十能之”的奋斗志向。
至今,裴柏村还流传着先辈推崇的风俗。
孩子生下3天要“潎草”。
“潎草”出于唐末,即用带根的谷草,分作10把,交叉扎住,成为一块方格窗户,表示草木之人经10年苦读,也可以金榜题名。
孩子满月要挂旗。
挂旗始于明初,即用两根喜竹系上红带来贺喜。
其意是希望孩子长大后,要像竹子那样正直挺拔,要有气节。
可见,“重教守训,崇文尚武,德业并举,廉洁自律”,这是裴氏家族的世代门风。
穿过千年风云,盘点历代名相,裴氏家族值得我们追念和溯源的远远不止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