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九个时间段
建筑工地安全事故一览

2023年全国建筑工地安全事故一览■ 2023年1月7日下午3时许,北京市通州区新华大街北侧在建工地京杭府发生脚手架倾斜事故,5名工人从6层楼处坠落均急救无效身亡。
■ 2023年1月21日16时30分许,在建旳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职工和专家楼发生脚手架垮塌事故,致使工地上旳工人1死2伤。
■2023年3月6日下午16时左右,昆明跑马山殡仪馆吊唁厅工地上,正在浇筑施工旳吊唁厅顶棚忽然垮塌,导致10名作业工人不一样程度受伤,1名工人被埋压在倒塌旳钢筋和脚手架中。
由于坍塌旳顶棚钢筋铁笼非常密,导致救援难度增大。
救援人员用吊车将坍塌旳钢筋铁笼吊起,一段一段整体切割以提高救援速度。
19时40分,通过消防官兵4小时旳紧张救援,被困人员终于被找到,但已当场死亡。
■2023年3月7日晚9时许,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电影院旧城改造南片商业综合楼5楼顶层旳薄壁方箱支撑构造发生倾斜,导致130平米旳施工屋面发生局部坍塌,屋面施工旳武汉市傅友建设集团企业旳10名工人滑落。
据理解,事故发生后,6人及时逃离,施工方第一时间自救出3人,随即赶到旳消防官兵救出最终1名施工人员并将伤者送往区人民医院救治。
事故导致1人死亡,1人重伤,4人轻伤。
■2023年3月15日下午,镇江市新区大港赵声路附近旳海德公园建筑工地,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土方坍塌事故,两名正在施工旳人员被埋进土方,施救人员将两人解救出来时,一名施工人员已经死亡。
■ 2023年3月29日上午10时30许,四川绵阳富临东方广场工地坠落钢架,绵阳市民张女士带10岁旳儿子路过富临东方广场时,被从天而降旳钢架砸伤,张女士最终重伤不治身亡;而另一名骑电动三轮车旳唐大爷也被坠落旳钢架砸中。
■2023年4月3日13时30分,长沙河西玉江村村民阎海军在建三层房屋忽然发生垮塌,导致现场10名施工人员被埋,其中2名伤者急救无效死亡。
■ 2023年04月5日上午,浙江省奉化市锦屏街道居敬小区第29幢住宅楼西侧一种半单元旳房子忽然坍塌。
施工安全事故类型

施工安全事故类型
施工安全事故是在建筑和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可能导致人员受伤、财产损失甚至死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施工安全事故类型:
1. 坠落事故:施工人员在高处作业时摔落,可能因为没有正确使用安全带、缺乏防护栏杆或没有使用正确的爬梯设备等原因。
2. 压碾事故:发生在机械设备操作时,例如叉车或起重机运输物料时压碾到施工人员的事故。
3. 倒塌事故:建筑物或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突然倒塌,可能是由于不正确的施工方法、低质量材料或设计不合理等原因引起的。
4. 火灾和爆炸事故:在施工现场,可能会发生电气线路故障、燃气泄漏等导致火灾和爆炸的事故。
5. 中毒和化学品泄漏事故:施工现场常使用各种化学物质,如果储存或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中毒或化学品泄漏,对施工人员和环境造成威胁。
6. 电击事故: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未正确操作电气设备或未遵循正确的安全操作程序,可能会发生电击事故。
7. 塌方事故:在挖掘或地基工程中,如未按照正确的手段进行支护或防护,可能导致土方塌方,造成严重的伤害。
8. 高温作业事故:在高温环境下进行施工,如没有提供充足的防护设备、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提供及时的水和休息机会,可能会引发中暑等事故。
为防止和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施工现场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程序,提供适当的培训和教育,并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和安全设施。
只有通过全面的安全管理和施工过程的监督,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九施工安全事故易发期

九施工安全事故易发期施工安全事故是建筑行业的一大难题,对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从业人员都是非常严峻的挑战。
通过对施工安全事故统计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事故的发生与时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下面就来重点介绍一下施工安全事故易发期。
一、春季易发期春季是施工安全事故比较容易发生的时期,主要原因是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冬季为了避免恶劣天气的影响会暂停大部分工作,而春季却要加倍努力追赶工期。
这个阶段除了要面对缺工、限期施工等挑战外,还要应对雨水增多、地面湿滑、脚手架易滑动等风险。
二、夏季易发期夏季气温高,易导致施工人员出现中暑、脱水等身体不适情况,同时建筑材料易变质、易燃,对安全造成威胁。
夏季雷雨较多,施工现场可能出现雷击、轻伤、被砸伤等意外事故。
还有一些施工单位夏季期间为了节约成本,不按规定配备消防设备和人员,一旦发生火灾很难及时控制。
三、秋季易发期秋季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但在建筑行业却是一个风险高发季节。
因为在秋季,特别是农历七月、八月,很多工人要回家祭祀,导致施工工地人员流动性加大,很容易发生人员误操作、人员掉落等事故。
此外,秋季风大、工地粉尘多,对施工过程和施工人员都存在威胁。
四、冬季易发期冬季天气寒冷,对一些施工物资和机器设备都有影响,很容易出现意外损坏。
同时,冬季有雪、雨、冰等天气情况,使施工现场更容易产生滑倒、坠落、电气事故等问题。
冬季还要防范火灾风险,因为很多工人会用火源取暖,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导致火灾。
施工安全事故易发期有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建筑单位和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对这些易发期特别重视,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做好现场管理,提高安全意识,预防事故的发生。
建筑工伤事故类型排名

建筑工伤事故类型排名
根据统计数据,建筑工伤事故类型排名如下:
1. 墙体坍塌事故:墙体坍塌事故是建筑工人生命安全的重大威胁。
墙体结构不稳定、施工不规范或使用劣质材料等原因会导致墙体坍塌。
这种事故往往造成严重的伤亡。
2. 高空坠落事故:高空坠落事故是建筑工人的常见伤害方式之一。
工人在搭设脚手架、施工过程中没有正确佩戴安全带,或者脚手架质量不达标等原因导致工人从高处坠落,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
3. 机械设备事故:建筑工地上常见的机械设备如吊车、砂浆车、塔吊等如果操作不当或机械设备本身存在问题,会导致重大事故。
工人被设备夹住、碾压、滑坡等情况发生的事故屡见不鲜。
4. 电击事故:建筑工地上使用大量电气设备,如电钻、电锯等。
如果电器设备维护不当、使用不当或者电气线路存在问题,会导致电击事故发生。
这种事故往往有严重的后果。
5. 职业病事故:长期处于建筑工地的工人常常暴露在各种有害因素中,如粉尘、有毒气体、噪音等。
长期曝露在这些有害因素中容易患上职业病,如尘肺病、聋哑病等。
这种事故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总的来说,建筑工伤事故类型多种多样,其中墙体坍塌、高空坠落、机械设备、电击以及职业病是造成建筑工人伤亡的主要
原因。
建筑工地上存在的危险因素需要引起各方的高度关注,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确保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这九个时间段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这九个时间段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由于节假日临近,一些在异地工作的职工急于完成任务回家与亲人团聚,即使与家人在一起的职工,也会因欢庆节假日而分散工作精力。
节假日过后上班,一些职工还沉湎于节日的欢乐气氛中,心思并没有真正回到工作岗位上,很容易发生习惯性违章行为;职工因工作和生活方面面临一些困境和压力,情绪不好,造成上班时间精力分散,违规作业,可能导致事故。
防范对策:企业各级领导应及时掌握这个时期职工的心理活动,做好安全思想教育工作,提前打好“预防针”,使职工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安全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生产现场提醒与监督。
2.时间紧、任务重的时候在这时期,职工往往连续奋战,造成职工疲劳,容易发生习惯性违章行为。
一些职工有时认为按照安全规程规定的要求去做,会耽误时间,影响进度,于是,他们想方设法改变或简化正常的作业程序,做习惯性违章导致事故发生。
防范对策:在布置工作任务时,必须既考虑需要又兼顾可能,不能随意追加任务或缩短工期。
如发现职工“抢任务忽视安全”的现象要立即令其停工。
3.工作环境艰苦的时候在恶劣环境作业,如果遇到风雪、雨雾的天气,工作难度就会增大。
即使在室内作业,如果气温、照明等条件不良,人的适应性和耐力就会减弱,容易导致事故发生。
防范对策:企业要积极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职工工作时心情舒畅。
遇有恶劣气候,应严格按照安全规程的要求,暂停作业。
4.即将下班或作业收尾阶段经过1天的劳作,职工的体力和精力消耗很大,盼望早点下班休息,这是人之常情。
这时,也往往会出现思想溜号,工作精力不集中,而导致习惯性违章行为。
作业接近尾声,一直平安无事,人们对事故的警惕性会有所松懈。
防范对策:各级领导特别是班组长和安全员在这时应勤提醒,多督促,使广大职工保持足够的警惕性。
5.夜间作业和在单独执行作业任务的时候夜间作业由于管理松弛,职工思想麻痹松懈,形成盲区,是安全生产多发时段。
单独执行作业任务时,职工容易发生习惯性违章,这是因为他们离开了集体,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在没有监护的情况下,造成思想麻痹。
安全事故最容易发生的九个时间节点及防范对策

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9个时间节点安全无捷径可走,却有规律可循。
安全生产事故在发生时段上有一些规律,在9个时间节点,最容易发生事故。
1、节假日前后和某些特殊时期由于节假日临近,一些在异地工作的职工急于完成任务回家与亲人团聚,即使与家人在一起的职工,也会因欢庆节假日而分散工作精力。
节假日过后上班,一些职工还沉湎于节日的欢乐气氛中,心思并没有真正回到工作岗位上,很容易发生习惯性违章行为。
职工因工作和生活方面面临一些困境和压力,情绪不好,造成上班时间精力分散,违规作业,可能导致事故。
防范对策:企业各级领导应及时掌握这个时期职工的心理活动,做好安全思想教育工作,提前打好“预防针”,使职工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安全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生产现场提醒与监督。
2、时间紧、任务重的时候在这时期,职工往往连续奋战,造成职工疲劳,容易发生习惯性违章行为。
一些职工有时认为按照安全规程规定的要求去做,会耽误时间,影响进度,于是,他们想方设法改变或简化正常的作业程序,做习惯性违章导致事故发生。
防范对策:在布置工作任务时,必须既考虑需要又兼顾可能,不能随意追加任务或缩短工期。
如发现职工“抢任务忽视安全”的现象要立即令其停工。
3、工作环境艰苦的时候在恶劣环境作业,如果遇到风雪、雨雾的天气,工作难度就会增大。
即使在室内作业,如果气温、照明等条件不良,人的适应性和耐力就会减弱,容易导致事故发生。
防范对策:企业要积极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职工工作时心情舒畅。
遇有恶劣气候,应严格按照安全规程的要求,暂停作业。
4、即将下班或作业收尾阶段经过1天的劳作,职工的体力和精力消耗很大,盼望早点下班休息,这是人之常情。
这时,也往往会出现思想溜号,工作精力不集中,而导致习惯性违章行为。
作业接近尾声,一直平安无事,人们对事故的警惕性会有所松懈。
防范对策:各级领导特别是班组长和安全员在这时应勤提醒、多督促,使广大职工保持足够的警惕性。
5、夜间作业和在单独执行作业任务的时候夜间作业由于管理松弛,职工思想麻痹松懈,形成盲区,是安全生产多发时段。
施工现场常见事故预防和自救方法

施工现场常见事故预防和自救方法一、高处坠落事故事故原因施工人员患有不适合高处作业的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等。
施工人员不注意自我保护,坐在防护栏上休息,在脚手架上睡觉。
气候原因造成的事故,如突遇大风、暴雨,夏季高温中暑晕倒坠落,冬季、雨季、霜冻打滑摔倒坠落。
平安防护用品和材料质量不好,不符合安装和使用要求,或不按规定安装和使用。
提升机具限位保险装置失灵或"带病";工作。
洞口、临边防护措施不到位。
井架吊篮载人上下;人货升降机超载运行。
防控措施对高处作业的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体检,并定期检查。
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浓雾时,不得进行高处作业:雨天和雪天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
凡水、冰、霜、雪,应及时去除。
对施工人员进行加强自我保护教育,自觉遵守施工标准。
危险地段或坑井边,陡坎处增设警示、警灯、维护栏杆,夜间增加施工照明亮度。
购进符合标准的"三宝";、围护杆、栅栏、架杆、扣件、梯材等,并按规定安装和使用。
洞口、临边、交叉作业、攀登作业悬空作业,必须按标准使用平安帽、平安网、平安带,并严格加强防护措施。
提升机具要经常维修保养、检查,禁止超载和违章作业。
二、触电事故事故原因电工不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建筑物或脚手架与户外高压线距离太近,不设置防护网。
电气设备、电气材料不符合标准要求,绝缘受到磨损破坏。
机电设备的电气开关无防雨、防潮设施。
施工现场电线架设不当、拖地、与金属物接触、高度不够。
电箱不装门、锁,电箱门出线混乱,随意加保险丝,并一闸控制多机。
电动机械设备不按规定接地接零。
手持电开工具无漏电保护装置。
不按规定高度搭建设备和安装防雷装置。
防控措施加强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管理和用电知识的宣传教育。
建筑物或脚手架与户外高压线距离太近的,应按标准增设保护网。
在潮湿、粉尘或有爆炸危险气体的施工现场要分别使用密闭式和防爆型电气设备。
经常开展电气平安检查工作,对电线老化或绝缘降低的机电设备进行更换和维修。
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种类分析与预防措施

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种类分析与预防措施施工现场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环境,各种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为了保障工人的安全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施工现场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本文将对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种类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第一种:高空坠落事故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高空坠落事故是最常见的一种。
一旦发生坠落事故,往往会导致严重的伤亡。
为了预防此类事故的发生,施工现场应该加强对高空作业人员的培训,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例如安装护栏和安全网。
第二种:吊装事故吊装事故发生的原因很多,包括吊装机械故障、操作人员疏忽等。
为了防止吊装事故的发生,施工现场应该对吊装机械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并确保只有经过培训和合格的操作人员才能操作吊装机械。
第三种:物体打击事故物体打击事故是指施工现场上各种材料、工具等意外掉落或飞溅导致的伤害事故。
为了预防物体打击事故,施工现场应该提供适当的防护措施,如安全帽、护目镜等,并组织好施工现场的物料堆放和运输。
第四种:电气事故电气事故是指由电气设备或线路引发的火灾、触电等事故。
为了预防电气事故的发生,施工现场应该加强对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并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
此外,施工现场应该提供必要的电气安全培训,确保工人了解遇到危险情况时的应急措施。
第五种:起重致伤事故起重机械在施工现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了预防起重致伤事故,施工现场应该做好风险评估和安全预防措施,确保各种起重机械的操作安全,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第六种:化学品泄漏事故许多施工项目需要使用各种化学药剂,如果没有妥善的处理和管理,就会发生泄漏事故。
为了预防化学品泄漏事故,施工现场应该建立相应的化学品管理制度,确保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符合相关标准。
此外,对使用化学品的工人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
第七种:火灾事故火灾是施工现场最令人担忧的安全事故之一,它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还会导致人员伤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地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九个时间段
1.节假日前后和某些特殊时期
由于节假日临近,一些在异地工作的职工急于完成任务回家与亲人团聚,即使与家人在一起的职工,也会因欢庆节假日而分散工作精力。
节假日过后上班,一些职工还沉湎于节日的欢乐气氛中,心思并没有真正回到工作岗位上,很容易发生习惯性违章行为;职工因工作和生活方面面临一些困境和压力,情绪不好,造成上班时间精力分散,违规作业,可能导致事故。
防范对策:企业各级领导应及时掌握这个时期职工的心理活动,做好安全思想教育工作,提前打好预防针,使职工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安全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生产现场提醒与监督。
2.时间紧、任务重的时候
在这时期,职工往往连续奋战,造成职工疲劳,容易发生习惯性违章行为。
一些职工有时认为按照安全规程规定的要求去做,会耽误时间,影响进度,于是,他们想方设法改变或简化正常的作业程序,做习惯性违章导致事故发生。
防范对策:在布置工作任务时,必须既考虑需要又兼顾可能,不能随意追加任务或缩短工期。
如发现职工抢任务忽视安全的现象要立即令其停工。
3.工作环境艰苦的时候
在恶劣环境作业,如果遇到风雪、雨雾的天气,工作难度就
会增大。
即使在室内作业,如果气温、照明等条件不良,人的适应性和耐力就会减弱,容易导致事故发生。
防范对策:企业要积极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职工工作时心情舒畅。
遇有恶劣气候,应严格按照安全规程的要求,暂停作业。
4.即将下班或作业收尾阶段
经过1天的劳作,职工的体力和精力消耗很大,盼望早点下班休息,这是人之常情。
这时,也往往会出现思想溜号,工作精力不集中,而导致习惯性违章行为。
作业接近尾声,一直平安无事,人们对事故的警惕性会有所松懈。
防范对策:各级领导特别是班组长和安全员在这时应勤提醒,多督促,使广大职工保持足够的警惕性。
5.夜间作业和在单独执行作业任务的时候
夜间作业由于管理松弛,职工思想麻痹松懈,形成盲区,是安全生产多发时段。
单独执行作业任务时,职工容易发生习惯性违章,这是因为他们离开了集体,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在没有监护的情况下,造成思想麻痹。
防范对策:要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值班和现场带班制度,夜班时间,要加大巡检力度,突出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重点岗位,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要对职工加强安全教育,克服夜班时间的麻痹松懈思想,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按章操作。
派职工单独执行作业任务时,一定要在交待任务的同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和危险点分析,并指定责任心强的人
担当监护人。
6.同一生产区域交叉作业的时候
同一生产区域、同一时间有两个以上单位(班组)同时作业,特别是一些外来施工作业人员对生产区域情况不熟悉、协调配合差、相互干扰等因素,易造成事故发生。
防范对策:按照《安全生产法》规定,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7.企业开始扩张的时候
一些企业短时间盲目扩张,甚至是跨行业扩张,安全管理跟不上,安全漏洞、盲点、误区多,事故多发、易发。
防范对策:企业负责人务必强化红线意识、责任意识和守法意识,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严格做到五落实、五到位。
8.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产品、新设备时候
为了争时间,抢速度,往往仓促上马、试车、使用,进而酿成悲剧。
防范对策:专业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在应用五新前,要预先进行危险性评价和安全系统分析,必须对操作者和相关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9. 效益下滑,生产经营面临困难时候
一些企业会在降成本的压力下,千方百计减少安全投入,弱化安全保障,安全事故风险加大。
防范对策:越是困难时期,越要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祸不单行,灾祸相连。
当企业管理的木桶出现短板时,我们一定要有危机管理的思想和意识,尽快采取措施,化解危机因素。
要通过化解危机因素,改善管理,提高企业的安全保障能力,使企业保持持续、永久、本质安全的生产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