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协商机制
健全协商机制 机制 、 机制

健全协商机制机制、机制健全协商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它能够促进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合作,解决各种矛盾和争议。
在现代社会中,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不可避免地出现,因此建立健全的协商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健全协商机制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通过协商,可以吸纳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凝聚共识,避免了单一决策者的主观偏见和错误判断。
在政府决策中,各级领导可以通过协商机制与基层群众、专家学者和行业代表等多方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更好地了解民意和专业知识,制定出更为科学和符合实际的政策。
健全协商机制有助于维护各方利益的平衡。
在社会发展中,各个利益相关方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
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协商机制来处理这些问题,就很容易导致各方面的利益受到损害,甚至引发社会动荡。
通过协商,各方可以坐下来平等对话,寻求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从而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第三,健全协商机制有助于促进社会的民主和法治建设。
协商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之一,它通过人们的平等参与和自由表达来实现多数决策和权力的合法性。
协商机制的建立和健全,可以有效地推动社会的民主化进程,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素质。
同时,协商机制也有助于法治建设,通过协商可以规范各方行为,化解纠纷,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第四,健全协商机制有助于提高社会管理的效能和透明度。
在社会治理中,协商是一种高效的管理方式,它可以充分发挥各方的智慧和经验,提高问题解决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协商,可以减少行政干预和权力滥用,增加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协商机制的建立也可以增加社会管理的透明度,让公众了解决策的过程和原因,以及各方面的利益得失,提高社会管理的公信力和合法性。
健全协商机制是现代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通过协商,可以实现利益相关方的平等对话和合作,解决各种矛盾和争议,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协商机制的建立和健全,为各方提供一个公正、公平和有效的沟通平台,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稳定和繁荣的社会。
民主协商机制制度

民主协商机制制度
民主协商机制制度是指一种通过议事、协商等方式来解决社会矛盾、推动社会进步的制度。
其实质是通过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协商出最能体现各方利益和共识的方案,从而实现公正、平衡的社会治理。
民主协商机制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主动性。
民主协商机制制度是政府主动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的一种机制,并在协商过程中充分尊重各方意见和建议,确保协商的公正性、透明度和有效性。
第二,平等性。
在民主协商机制制度中,各方参与者是平等的,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都会得到平等的对待和考虑。
第三,多元性。
民主协商机制制度鼓励各方面的人士和群体积极参与,包括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等,形成多元化的参与主体。
第四,协商性。
民主协商机制制度的本质是协商,各方通过充分、公开、诚信的协商,最终达成共识,实现各方利益的均衡和社会的稳定。
民主协商机制制度在中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人民政协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民主协商机制,它通过代表制度,广泛征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向政府提出建议和意见,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此外,各级政府也建立了协商机制,如城乡居民委员会、企业职
工代表大会等,以便各方面的人士和群体能够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事务。
自协商技术白皮书

自协商技术白皮书关键词:自协商,FLP,NLP,CSMA/CD,PCS,全双工,半双工,并行检测摘要:本文介绍了自协商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模式,以及自协商相关细节介绍。
缩略语:创建人:郑磊目录1.概述 (3)1.1产生背景 (3)1.2技术优点 (3)2.自协商介绍 (3)2.1概念及原理 (3)2.2相关术语 (4)2.2.1 全双工和半双工概念 (4)2.2.2 全双工和半双工以太网的特点 (4)2.2.3 协商脉冲FLP (5)2.2.4 并行检测 (6)2.3以太网电口自协商 (7)2.4千兆光口自协商 (7)2.5自协商注意事项 (8)3.参考文献 (10)1.概述1.1产生背景最早的以太网都是10M半双工的,所以需要CSMA/CD等一系列机制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全双工,接着又出现了100M,以太网的性能大大改善。
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保证原有以太网络和新以太网的兼容?于是,提出了自动协商技术来解决这种矛盾。
自动协商的主要功能就是使物理链路两端的设备通过交互信息自动选择同样的工作参数。
自动协商的内容主要包括双工模式、运行速率以及流控等参数。
一旦协商通过,链路两端的设备就锁定在同样的双工模式和运行速率。
1.2技术优点自协商功能允许一个网络设备能够将自己所支持的工作模式信息传达给网络上的对端,并接受对方可能传递过来的相应信息,从而解决双工和10M/100M速率自协商问题。
自协商功能完全由物理层芯片设计实现,因此并不使用专用数据包或带来任何高层协议开销。
2.自协商介绍2.1概念及原理802.3标准中的第28条是这样定义自动协商功能的:它允许一个设备向链路远端的设备通告自己所运行的工作方式,并且侦测远端通告的相应的运行方式。
自动协商的目的是给共享一条链路的两台设备提供一种交换信息的方法,并自动配置它们工作在最优能力下。
照字面上来讲,自动协商就是一种在两台设备间达到可能的最大传输速率的方式。
健全完善健全协商工作机制

健全完善健全协商工作机制
健全完善协商工作机制是确保协商民主有效运行的关键。
协商民主是一种基于共识、对话和妥协的民主形式,它强调在决策过程中各方的参与和互动。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步骤和措施,用于健全完善协商工作机制:
1. 明确协商目标:确定协商的目的和预期成果,确保所有参与方都对协商的目标有清晰的认识。
2. 确定协商主题:选择或确定具体的协商主题,确保主题的相关性和时效性。
3. 筛选参与者:根据协商主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参与者,包括专家学者、利益相关方、公众代表等。
4. 制定协商规则:确立协商的基本规则和程序,包括发言顺序、时间限制、决策机制等。
5. 建立协商平台:提供适当的场所和工具,确保协商活动的顺利进行。
6. 促进充分沟通:鼓励各方充分表达意见,提供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和辩论。
7. 保障信息透明:确保协商过程中的信息对所有参与者公开透明。
8. 记录协商内容:详细记录协商过程中的讨论内容、提出的建议和达成的共识。
9. 跟踪实施情况:对协商结果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确
保协商成果得到有效执行。
10. 反馈和改进:收集参与者和公众的反馈,对协商机制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
通过这些步骤和措施,可以建立起一个结构化和规范化的协商工作机制,从而提高协商民主的效率和效果。
自行协商处理协议书

自行协商处理协议书协议书是指双方当事人就某项事务达成一致意见并将其书面化的文件。
通常,协议书经由法律程序认可后,就具有法律效力。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当事人之间可以选择自行协商处理事务,而不需要借助法律程序。
本文将探讨自行协商处理协议书的重要性以及实施自行协商的一般步骤。
自行协商处理事务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为当事人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
双方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利益,自主地制定协议内容。
这样,他们可以更好地满足自己的需求,并达成更可持续、公正的解决方案。
其次,自行协商能够减少法律程序的介入,从而节省时间和金钱。
当事人可以直接就特定问题进行讨论和决策,而不需要依赖于繁琐的法律程序。
最后,自行协商也有助于保护双方的关系。
处理问题时,当事人可以采取更友好、合作的方式,避免可能导致矛盾和冲突的法律争议。
实施自行协商需要遵循一般步骤。
首先,双方应明确问题的性质和目标。
他们应该明确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并共同确定达成协议的目标。
其次,双方应充分交流和沟通。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双方应尽可能全面、真实地交流各自的观点和需求。
通过有效的沟通,双方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并找到共同的利益点。
第三,双方可以探索各种解决方案。
他们可以提出不同的方案,并对每个方案进行评估和讨论。
双方应采取开放、灵活的态度,以便在达成协议时能够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最后,双方应准确、明确地记录达成的协议。
协议应包括双方的具体责任和义务,并由双方签字确认。
虽然自行协商处理协议书具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自行协商需要双方具有足够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当事人之间存在沟通障碍或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可能会导致协商失败。
其次,自行协商可能不适用于复杂的法律问题。
某些情况可能涉及复杂的法律程序和专业知识,这时候自行协商可能不够有效。
最后,自行协商需要双方具有足够的信任和尊重。
如果当事人之间存在严重的争议或敌意,很可能很难达成协议。
综上所述,自行协商处理协议书是一种灵活、高效的问题解决方法。
端口自协商

端口自协商端口自协商基本原理端口自动协商模式是端口根据另一端设备的连接速度和双工模式,自动把它的速度调节到最高的公共水平,即线路两端能具有的最快速度和双工模式。
自协商功能允许一个网络设备能够将自己所支持的工作模式信息传达给网络上的对端,并接受对方可能传递过来的相应信息,从而解决双工和10M/100M速率自协商问题。
自协商功能完全由物理层芯片设计实现,因此并不使用专用数据包或带来任何高层协议开销。
自协商功能的基本机制是:每个网络设备在上电、管理命令发出、或是用户干预时发出FLP(快速连接脉冲),协商信息封装在这些FLP序列中。
FLT中包含有时钟/数字序列,将这些数据从中提取出来就可以得到对端设备支持的工作模式,以及一些用于协商握手机制的其他信息。
当一个设备不能对FLP作出有效反应,而仅返回一个NLP(普通连接脉冲)时,它被作为一个10BASE-T兼容设备。
快速链路脉冲FLP和普通链路脉冲NLP都仅使用于非屏蔽双绞线上,而不能应用在光纤媒体。
自动协商的内容主要包括双工模式、运行速率、流控等内容,一旦协商通过,链路两端的设备就锁定在这样一种运行模式下。
1000M以太网也支持自协商,在此从略。
电口和光口自协商主要区别是在OSI 中它们所处的位置不同。
对于电口来说,协商发生在链路信号传输之前;对于光口来说, 自协商机制与PCS 在同一层, 这意味着光口的协商必须先建立链路同步以后才可以进行协商。
PCS (Physical Coding Sub-layer)以太网端口电口工作模式简单介绍1.以太网口的两端工作模式(10M半双工、10M全双工、100M半双工、100M全双工、自协商)必须设置一致。
2.如果一端是固定模式(无论是10M、100M),另外一端是自协商模式,即便能够协商成功,自协商的那一端也将只能工作在半双工模式。
3.如果一端工作在全双工模式,另外一端工作在半双工模式(包括自协商出来的半双工,也一样处理),Ping是没有问题的,流量小的时候也没有任何问题,流量达到约15%以上时,就会出现冲突、错包,最终影响了工作性能!4.对于两端工作模式都是自协商,最后协商成的结果是“两端都支持的工作模式中优先级最高的那一类”。
以太网端口协商原理

以太网端口协商原理以太网端口电口工作模式简单介绍:1.以太网口的两端工作模式(10M半双工、10M全双工、100M半双工、100M全双工、自协商)必须设置一致。
2.如果一端是固定模式(无论是10M、100M),另外一端是自协商模式,即便能够协商成功,自协商的那一端也将只能工作在半双工模式。
3.如果一端工作在全双工模式,另外一端工作在半双工模式(包括自协商出来的半双工,也一样处理),Ping是没有问题的,流量小的时候也没有任何问题,流量达到约15%以上时,就会出现冲突、错包,最终影响了工作性能!4.对于两端工作模式都是自协商,最后协商成的结果是“两端都支持的工作模式中优先级最高的那一类”。
5. 如果A端自协商,B端设置为100M全双工,A协商为100M半双工后,再强制将B改为10M全双工,A端也会马上向下协商到10M半双工;如果A端自协商,B端设置为10M全双工,A协商为10M半双工后,再强制将B改为100M全双工,会出现协商不成功,连接不上!这个时候,如果插拔一下网线,又会重新协商在100M半双工。
建议以太网口的两端工作模式必须设置一致。
否则,就会出现流量一大速度变慢的问题。
大多数设备以太网口的默认的出厂设置是自协商。
如果两端都是自协商,协商成功了,但网络不通,此时请检查网线是否支持100M。
如果两端都是自协商,协商成功并且运行在全双工,在没有Link Down的前提下,将其中一端“立刻”设置为固定的“10M/100M全双工”,两端仍然能够工作在全双工。
但是,万一将来插拔网线或者其他原因出现重新Link,就会重新协商为“一端全双工&一端半双工”的不稳定连接。
因此,这种情况一定要避免![b]自协商基本原理[/b]自动协商模式是端口根据另一端设备的连接速度和双工模式,自动把它的速度调节到最高的公共水平,即线路两端能具有的最快速度和双工模式。
自协商功能允许一个网络设备能够将自己所支持的工作模式信息传达给网络上的对端,并接受对方可能传递过来的相应信息,从而解决双工和10M/100M速率自协商问题。
23-自协商技术专题

资料编码产品名称使用对象产品版本编写部门资料版本以太网自协商技术专题拟制:日期:审核: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修订记录日期修订版本作者描述目录1自协商技术概述 (5)2自协商技术的功能规范 (5)3自协商技术中的信息编码 (6)41000BASE-X的自协商功能 (11)关键词:脉冲、脉冲序列、寄存器自协商摘要:本文针对以太网的自协商技术的概念、实现方法、典型运用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缩略语清单:无。
参考资料清单无。
以太网自协商技术专题1 自协商技术概述自协商功能允许一个网络设备能够将自己所支持的工作模式信息传达给网络上的对端,并接受对方可能传递过来的相应信息。
它使用修订过的10BASE-T的整合性测试脉冲序列(link integrity test pulse sequence)来传递信息,自协商功能完全由物理层芯片设计实现,因此并不使用专用数据包或带来任何高层协议开销。
自协商功能的基本机制就是将协商信息封装进一连串修改后的“10BASE-T连接测试收发波形”的连接整合性测试脉冲。
这串脉冲被称为快速连接脉冲(FLP)。
每个网络设备必须能够在上电、管理命令发出、或是用户干预时发出此串脉冲。
快速连接脉冲包含一系列连接整合性测试脉冲组成的时钟/数字序列。
将这些数据从中提取出来就可以得到对端设备支持的工作模式,以及一些用于协商握手机制的其他信息。
为了保持与现有10BASE-T设备的互操作性,自协商协议还具有接受与10BASE-T兼容的连接整合性测试脉冲(也被称为普通连接脉冲(NLP)序列)的功能。
当一个设备不能对快速连接脉冲做出有效的反应,而仅返回了一个普通连接脉冲时,它将被作为一个10BASE-T兼容设备对待。
2 自协商技术的功能规范脉冲序列中的第一个脉冲为时钟脉冲,并在其后每隔125us出现一个时钟脉冲,数据脉冲出现的位置在相邻两个时钟脉冲的中点上。
且以正脉冲表示逻辑1,无脉冲表示逻辑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以太网技术基础
1.1以太网的历史
最初的以太网模型是1972年的Alto Aloha Network,以太网使用的共享媒体技术是从纯aloha、分时隙aloha一直演进到csma/cd。
最初的以太网是真正共享媒体的技术,包括10base2和
10base5。
由于这两种技术存在工程安装的困难,出现了采用集线器(HUB)互连的以太网10BASET。
这几种以太网的技术都是半双工的,因此网络上都可能存在冲突,每一个网络都是一个冲突域,因此冲突检测机制是必须的组件。
后来出现了网桥或二层交换机,它是在MAC层互连不同的网络,不同端口所连接的网络是不同的冲突域,因此在不同的端口之间不需要CSMA/CD,而且每个网桥端口都支持全双工,理论上,在全双工的方式下,网桥各端口所互连的网络都不需要冲突检测机制。
1.2以太网的帧结构
以太网的帧结构分为两种:EthernetII格式和802.3格式。
这二者的不同在于以太网帧承载的载荷前面究竟是长度(802.3格式)还是帧类型(EthernetII格式)。
所有的EthernetII的类型域的值必须大于1536,而所有的802.3的长度域的值必须小于或等于1536。
以太网的MAC地址分为全球独一无二的地址和试验性地址(体现在MAC地址的U/L比特),以及每种地址的单播、广播、组播地址(体现在MAC地址的G/I比特)。
MTU是各种网络的数据帧所承载的载荷长度,例如以太网最大帧长可以为1518或1522(在加上VLAN TAG时),而最大MTU 始终是1500字节。
以太网的MTU最小是46字节的原因是由于共享媒体的以太网的冲突检测机制造成的,如果一帧过短,则共享媒体的另一台机器很有可能检测不到该帧的发送,故也发送了一帧,结果双方都不能检测到冲突,所以要有最小帧长。
但是该种限制只是在共享媒体(半双工)的网络上会存在,对于交换式网络(全双工),理论上是不存在的。
1.3以太网的常见媒体
在使用铜缆搭建的以太网中最常见的媒体是双绞线,双绞线内有4对线,遵循TIA/EIA-568-A 标准。
线序为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双绞线采用的接口标准经常是RJ45。
在使用光纤搭建的以太网中常见的几种物理媒体是单模或多模光纤,常见的光纤接口包括SC,LC,FC,MTRJ,光模块类型包括SFP,GBIC。
光模块或光接口的常见标准是100BASE-FX或1000BASE-SX/LX,其中100BASE-FX使用多模光纤,而1000BASE-SX使用多模光纤,1000BASE-LX即可以使用多模光纤也可以使用单模光纤。
1.4自协商机制
自协商机制有两种,一种称为:Autonegotiation,另一种称为:Autosensing/Speed Detection Autonegotiation包含以下要点:标准的协商速度的握手机制,自动配置到最可能的连接(也就是100M全双工之类),能够和旧的或不支持自协商的设备互连。
Autosensing/Speed Detection包含以下要点:仅仅自动配置到10M或100M,而不作双工设置。
10BASE-T的以太网接口(它只支持10M,不支持自协商)在链路UP之前会发送Link Test Pulse(LTP),该脉冲用以检测链路是否应该UP;而100BASE-T以太网接口(它只支持100M,不支持自协商)在链路UP之前会发送FAST ETHERNET IDLE流,用以检测链路是否应该UP。
支持自协商(Autonegotiation)的以太网接口则在链路UP之前发送FLP,FLP实际上是一组LTP和数据脉冲的组合,它们表明一种含义:例如我支持100M全双工。
较旧的设备例如10BASE-T仍然将这些FLP识别为LTP,而自协商设备则能够识别FLP的含义并通过交互这种握手信息来使链路成为最优配置。
如果自协商设备看到有一般的LTP(不是有特定含义的FLP)输入,它就将本端设置为10M半双工。
如果自协商设备看到有FAST ETHERNET IDLE
输入,它就将本端设置为100M半双工。
以上所述的自协商机制只对10/100兆铜缆接口或千
兆光/电口有效,100BASE-FX不支持自协商。
下面举例说明10/100M自协商的过程:
1.两台支持自协商的设备互连
设备A和设备B都向外发送FLP,每台设备收到对端的FLP后在自己的FLP中将确认BIT置位,然后每台设备将自己的速率和双工设置为双方都支持的最优模式,并开始发送FAST ETHERNET IDLE,然后链路就UP了。
2.一台自协商设备和10BASE-T设备
设备A向外发送FLP,而设备B发送普通LTP。
设备A“平行检测”到对端的LTP后,将本端置为10M半双工。
这种情况有个危险情况,就是当B是10M全双工时,A协商的结果也是10M 半双工。
3.一台自协商设备和100BASE-T设备
设备A向外发送FLP,而设备B发送FAST ETHERNET IDLE。
设备A“平行检测”到对端的IDLE后,将本端置为100M半双工,并开始发送FAST ETHERNET IDLE。
这种情况有个危险情况,就是当B是100M全双工时,A协商的结果也是100M半双工。
4.自协商引起的双工不匹配案例
设备A是自协商状态,设备B虽然支持自协商,但却被设置为100M全双工,并且关闭自协商功能。
故设备A发送FLP,而设备B发送FAST ETHERNET IDLE。
设备A收到B的IDLE后就将本端设置为100M半双工,而设备B是强制的100M全双工,所以会出现下列问题:如果设备A和设备同时发送一帧,设备A会认为发送了冲突并破坏自己发送的帧并丢弃设备B的帧,然后试图重发自己的帧。
而设备B则不会重发帧,并将设备A的帧看作是corrupted帧。
所以设备A这一侧会纪录很多Late Collisions,而设备B则会纪录很多CRC ERROR帧。
5.错误配置引起的连接不UP案例
设备A被配置为100M全双工并使能自协商,设备B被配置为100M半双工(或仅仅是半双工)并使能自协商。
每台设备都收到对端的FLP但由于双工不匹配又无法更改本地的状态,所以链路不会UP。
6.自协商设备和Autosensing设备的互操作问题
Autosensing设备不使用FLP,且将FLP识别为LTP。
Autosensing设备初始时总是发送FAST ETHERNET IDLE,但是当收到了LTP或FAST ETHERNET IDLE后,本端会改变发送的脉冲,即收到了LTP,本端就发送LTP,收到了FAST ETHERNET IDLE,本端继续发送FAST ETHERNET IDLE。
这就有写列情况:设备A是自协商设备,设备B是Autosensing设备。
初始设备A发送FLP,设备B发送FAST ETHERNET IDLE,设备A收到FAST ETHERNET IDLE 后将本端设置为100M半双工,并开始发送FAST ETHERNET IDLE;设备B肯定先收到A的FLP并将其识别为LTP,同时将本端设置为10M半双工,同时发送LTP。
链路UP(设备A以后发送的FAST ETHERNET IDLE都被B认为是垃圾数据,A也可能不理会B的LTP)。
这就
出现了一端10M,另一端100M的情况。
或者初始设备A发送FLP,设备B发送FAST ETHERNET IDLE,设备B先收到A的FLP并将其识别为LTP,同时将本端设置为10M半双工,并发送LTP;设备A收到B的LTP后并将本端设置为10M半双工,链路UP。
下面说明1000M自协商的过程:
千兆自协商和10/100兆自协商使用同样的机制,1000BASE-LX和1000BASE-SX使用自协商机制来协商双工和流控。
1000BASE-T设备的自协商还会包含附加域(例如是MASTER 还是SLAVE)的协商。
千兆设备几乎没有半双工的情况(虽然可以协商),所以很多双工的问题都不存在了。
1.1000BASE-LX和1000BASE-SX自协商和非自协商的互通
设备A使能自协商,设备B关闭自协商,这种结果是一端UP,一端DOWN或两端都不UP。
2.1000BASE-T自协商和非自协商的互通
但我司设备这种情况可以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