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千字文
《千字文》原文及注音翻译12页

千字文南朝梁武帝时期(502 —549 年),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奉皇命从王羲之书法中选取1000个字,编纂成文,是为《千字文》。
文中1000字本来不得有所重复,但周兴嗣在编纂文章时,却重复了一个“洁”字(洁、絜为同义异体字)。
因此,《千字文》实际只运用了999字。
除周兴嗣版《千字文》之外,另有《续千字文》(侍其玮著)、《叙古千字文》(胡寅著)、《新千字文》(高占祥、赵缺著)等不同版本的《千字文》。
其中,“高、赵版《新千字文》”被认为是超越“周版《千字文》”的真正经典之作。
《千字文》以儒学理论为纲、穿插诸多常识,用四字韵语写出,很适于儿童诵读,后来就成了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最早、最成功的启蒙教材。
宋明以后直至清末,《千字文》与《三字经》、《百家姓》一起,构成了我国人民最基础的“三、百、千”启蒙读物。
旧有打油诗云:“学童三五并排坐,天地玄黄喊一年”,此之谓也!不仅汉民族用作儿童启蒙教材,一些兄弟民族也使用,甚至传到了日本。
同时,《千字文》在中国文化史上也有独特地位,是历代各流派书法家进行书法创作的重要载体。
隋唐以后,凡著名书法家均有不同书体的《千字文》作品传公元六世纪初,南朝梁武帝时期在建业(今南京)刻印问世的《千字文》被公认为世界使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儿童启蒙识字课本,比唐代出现的《百家姓》和宋代编写的《三字经》还早。
《千字文》可以说是千余年来最畅销、读者最广泛的读物之一。
明清以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几乎家诵人习的所谓“三百千”。
过去有打油诗讲私塾:“学童三五并排坐,‘天地玄黄’喊一年”,正是真实写照。
《千字文》乃四言长诗,首尾连贯,音韵谐美。
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开头,“谓语助者,焉哉乎也”结尾。
全文共250句,每四字一句,字不重复,句句押韵,前后贯通,内容有条不紊的介绍了天文、自然、修身养性、人伦道德、地理、历史、农耕、祭祀、园艺、饮食起居等各个方面。
《千字文》问世1400 多年来的流传表明,它既是一部流传广泛的童蒙读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千字文》在中国古代的童蒙读物中,是一篇承上启下的作品。
《千字文》带拼音全文及解释欣赏

《千字文》带拼音全文及解释欣赏《千字文》根据史书记载,是南朝梁武帝在位时期,502 —549 年,编成的,其编者是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
古人多简称其为《千文》,它在“三、百、千”中虽排在最后,但其成书时间却是最早的,也是“三、百、千”中唯一确切知道成书时间和作者的一部书。
《千字文》是将1000个不重复汉字编纂成文,每4 字一句,共250 句,一千个字。
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之一。
后来实行简化字之后,其简体中文版本剩下九百九十余个相异汉字。
以下是千字文带拼音全文及解释欣赏,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千字文】· 南北朝:周兴嗣tiān dì xuán huáng yǔ zhòu hóng huāng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解释】苍天是黑色的,大地是黄色的;茫茫宇宙辽阔无边。
rì yuè yíng zè chén xiǔ liè zhāng日月盈昃辰宿列张【解释】太阳有正有斜,月亮有缺有圆;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
hánl ái shǔ wǎng qiū shōu dōng cáng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解释】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季里忙着收割,冬天里忙着储藏。
rùn yú chéng suì lǜ lǚ táo yáng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解释】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放在闰年里;古人用六律六吕来调节阴阳。
yún téng zhì yǔ lù jié wéi shuāng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解释】云气升到天空,遇冷就形成雨;露水碰上寒夜,很快凝结为霜。
jīn shēng lì shuǐ yù chū kūn gāng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千字文》(注音+译文完整版)

《千字文》(注音+译文完整版)《千字文》是中国早期的蒙学课本,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
其以儒学理论为纲、穿插诸多常识,用四字韵语写出,很适于儿童诵读,后来就成了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最早、最成功的启蒙教材。
《千字文》问世1400多年来的流传表明,它既是一部流传广泛的童蒙读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千字文》一则内容精、文辞美,二则是皇室用书,知名度高,所以,《千字文》渐渐地成为一个突出的童蒙读物。
《千字文》之后,尤其是宋以后,童蒙读物层出不穷,数目众多,这些作品在通俗性和知识性方面,都做了很多努力,各有长处,但它们的一个共同缺点就是文采稍逊,即使像《三字经》这样的作品也存在这一问题,它们都无法与《千字文》的文采相比。
章太炎曾说《三字经》与《千字文》比较,有两个不足,即“字有重复、辞无藻采”。
《千字文》在文采上独领蒙学读物风骚,堪称训蒙长诗。
《千字文》是中国早期的蒙学课本,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
其以儒学理论为纲、穿插诸多常识,用四字韵语写出,很适于儿童诵读,后来就成了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最早、最成功的启蒙教材。
《千字文》问世1400多年来的流传表明,它既是一部流传广泛的童蒙读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千字文》一则内容精、文辞美,二则是皇室用书,知名度高,所以,《千字文》渐渐地成为一个突出的童蒙读物。
《千字文》之后,尤其是宋以后,童蒙读物层出不穷,数目众多,这些作品在通俗性和知识性方面,都做了很多努力,各有长处,但它们的一个共同缺点就是文采稍逊,即使像《三字经》这样的作品也存在这一问题,它们都无法与《千字文》的文采相比。
章太炎曾说《三字经》与《千字文》比较,有两个不足,即“字有重复、辞无藻采”。
《千字文》在文采上独领蒙学读物风骚,堪称训蒙长诗。
《千字文》全文朗诵视频《千字文》全文拼音、译文tiān dìxuán huáng yǔzhòu hóng huāng天地玄黄宇宙洪荒rìyuèyíng zèchén xiùlièzhāng日月盈昃辰宿列张【解释】天是青黑色的,地是黄色的,宇宙形成于混沌蒙昧的状态中。
《千字文》的原文、注释和译文

《千字文》的原文、注释和译文《千字文》根据史书记载,是南朝梁武帝在位时期(502~549年)编成的,其编者是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古人多简称其为《千文》,它在“三、百、千”中虽排在最后,成书时间却最早,也是“三、百、千”中唯一确切知道成书时间和作者的一部书。
《千字文》每4字一句,共250句,一千个字。
其中有一字重复,即“洁”字,此字在文中出现两次:“女慕贞洁”、“纨扇圆洁”。
一些古人曾试图加以修改,如宋人吴枋、明人郎瑛等。
《千字文》通篇用韵,朗朗上口。
《千字文》行文流畅,气势磅礴,辞藻华丽,内容丰富。
但由于时代久远,很多内容已不易理解。
现依据清人汪啸尹、孙谦益的说法,对《千字文》的内容作大致介绍。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一直坚信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小孩子在他年少时(0—13岁),记忆力非常好,应该把前辈的人生经验、生活智慧记忆下来,牢牢地背记,并烂熟于心中。
尽管此时他还不理解其深刻含义,但是先记住,好比牛先把草吃下去,有时机再反刍一样,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也在成长,到了一定年龄自然酝酿发酵,必然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
一、天地玄黄,宇宙洪荒①。
日月盈昃②,辰宿③列张。
【注释】①洪荒:无边无际、混沌蒙昧的状态,指远古时代。
洪,洪大、辽阔。
荒,空洞、荒芜。
②盈昃(zè):盈:月光圆满。
昃(zè):太阳西斜。
③宿(xiù)〈古〉中国天文学家将天空中某些星的集合体叫做“宿”。
【译文】天是青黑色的,地是黄色的,宇宙形成于混沌蒙昧的状态中。
太阳正了又斜,月亮圆了又缺,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
二、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馀成岁①,律吕②调阳。
【注释】①闰馀成岁:中国古代历法以月亮圆缺变化一次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但人们实际经历一年(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圈所用的时间)和它之间存在差额,这个时间差额被称为“闰余”。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人每过几年就把积累到一定程度的“闰余”相加,合成“闰月”,插入该年份中,有“闰月”的这一年就是“闰年”。
《千字文》第二章内容

《千字文》第二章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
(意思:)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意思:)女慕贞洁,男效才良。
(意思:)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意思:)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意思:)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意思:)墨悲丝染,诗赞羔羊。
(意思:)景行维贤,克念作圣。
(意思:)德建名立,形端表正。
(意思:)空谷传声,虚堂习听。
(意思:)祸因恶积,福缘善庆。
(意思:)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意思:)资父事君,曰严与敬。
(意思:)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意思:)临深履薄,夙兴温凊。
(意思:)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意思:)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意思:)容止若思,言辞安定。
(意思:)笃初诚美,慎终宜令。
(意思:)
荣业所基,籍甚无竟。
(意思:)学优登仕,摄职从政。
(意思:)存以甘棠,去而益咏。
(意思:)乐殊贵贱,礼别尊卑。
(意思:)上和下睦,夫唱妇随。
(意思:)外受傅训,入奉母仪。
(意思:)诸姑伯叔,犹子比儿。
(意思:)孔怀兄弟,同气连枝。
(意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意思:)仁慈隐恻,造次弗离。
(意思:)节义廉退,颠沛匪亏。
(意思:)性静情逸,心动神疲。
(意思:)守真志满,逐物意移。
(意思:)坚持雅操,好爵自縻。
(意思:)。
千字文讲记(二)

千字文讲记(二)千字文讲记(二)第一部分讲了天文地理、气象物候、人类社会的出现和中国最早的政治制度。
接下来的第二部分就落实到人,因为天地人是三才,人顶天立地,是世间最重要的。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人的世界,把人做好是我们这一生的头等大事。
不会做人就不会做事,因为事在人为,做人是根本。
但是我们对人的本质是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人字的甲骨文字形,是叉开腿侧立的人的形象,人字的两撇,就代表了人的双重属性。
首先人是动物的一种,在生物学分类里面被定义为:脊索动物纲、脊椎动物目、猴科、猿属、人种。
既是动物的人,就有动物的属性,就受遗传基因的控制。
基因的本质是自私的,要尽可能多的占有一切资源,无休止地复制自己,所以是“自私的基因”。
其次,人是社会的人,有天赋的人性和天德,愿意为社会做点事、为他人做点事。
认识到人有双重属性,就会发现人有双重需求:基本的生存的需求和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求,这就是马斯洛著名的“需求层次论”。
要求每一个人都做到“无私无欲”就不现实,因为人首先是动物的人,人的基本需求必须首先解决。
孔子在《礼记》上说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食色性也,这是人的动物属性,不解决就谈不到其他。
老子也说过要“寡欲”,减少一点欲望,无欲的是神就不是人了。
人的生存需求满足之后,就要升华一层,脱离开兽性,做一个社会的人。
为他人服务、为社会尽责,人就能升华到圣贤的境界,就是道家标榜的“真人”。
不顾人的动物属性,片面强调人的社会价值,就会造成人的虚伪,外表道貌岸然,内里男盗女娼。
只满足人的动物性需求,忽视人的社会属性,人就堕落为禽兽,寡廉鲜耻、无所不为。
如何能够正视人的两种属性,不回避、不妥协、不自欺,真正做到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升华自己的内心,是我们在这一讲中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
这两句话,是针对我们人的生命体和生命属性来说的。
“身发”在此处,指代我们的肉身。
人的生命体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物质的“四大”,一部分是精神的“五常”。
《千字文》全文及解说

《千字文》全文及解说《千字文》是我国最优秀的一篇训蒙教材,用一千个汉字勾划出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化史的基本轮廓,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
《千字文》通篇首尾连贯,音韵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既是一篇四言长诗,也是一部袖珍百科知识全书。
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贞称其为"绝妙文章",清代褚人获称赞其"局于有限之字而能条理贯穿,毫无舛错,如舞霓裳于寸木,抽长绪于乱丝"。
《千字文》全篇主题清晰,章句文理一脉相承,层层推进,语言优美,行文流畅,气势磅礴,内容丰富。
词藻华丽,几乎是句句引经,字字用典。
这是其他几篇也被公认为不错的训蒙读物不能比的。
所以历代书法家都竞相书写,如智永、怀素、欧阳询、赵佶、赵孟頫、文征明等都有留传至今的帖本。
《千字文》本文作于梁武帝大同年间,即公元535-543之间,距离现在有1400多年了。
三国时期的书法家钟繇曾写过一篇《千字文》,但毁于西晋的动乱之中。
王羲之又重新编缀过一篇,但文理音韵皆不佳。
梁武帝为教育子侄,令周兴嗣再次编撰。
相传武帝从王羲之所书的碑文中拓下一千个不同的字,然后把这一千张没有秩序的纸片交给周兴嗣,说:"卿家才思敏捷,为朕作一韵文可也"。
周兴嗣绞尽脑汁,只用了一夜的时间就编好了,但当他交文的时候,已经鬓发霜白了。
(故事见于《梁史》)全文共分为四个部份(四章)。
从第一句“天地玄黄”开始,至第三十六句“赖及万方”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苍天是黑色的,大地是黄色的;茫茫宇宙辽阔无边。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太阳有正有斜,月亮有缺有圆;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季里忙着收割,冬天里忙着储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放在闰年里;古人用六律六吕来调节阴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云气升到天空,遇冷就形成雨;露水碰上寒夜,很快凝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金子生于金沙江底,玉石出自昆仑山岗。
《千字文》第二章

三一文库()/千字文〔《千字文》第二章〕《千字文》是成文于南北朝时期的千字韵文名篇。
当时,梁武帝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
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
《千字文》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是中国影响很大的儿童启蒙读物。
▲第二章盖此身发,四大五常。
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女慕贞洁,男效才良。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
景行维贤,克念作圣。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
空谷传声,虚堂习听。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
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资父事君,曰严与敬。
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临深履薄,夙兴温凊。
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容止若思,言辞安定。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
荣业所基,籍甚无竟。
学优登仕,摄职从政。
存以甘棠,去而益咏。
乐殊贵贱,礼别尊卑。
上和下睦,夫唱妇随。
外受傅训,入奉母仪。
诸姑伯叔,犹子比儿。
孔怀兄弟,同气连枝。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仁慈隐恻,造次弗离。
节义廉退,颠沛匪亏。
性静情逸,心动神疲。
守真志满,逐物意移。
坚持雅操,好爵自縻。
▲解释盖此身发,四大五常。
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人的身体发肤分属于“四大”,一言一动都要符合“五常”。
诚敬的想着父母养育之恩,哪里还敢毁坏损伤它。
〖注释〗盖:发语词,无实义。
四大:指地、水、风、火。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鞠(jū)养:抚养,养育。
女慕贞洁,男效才良。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女子要仰慕那些持身严谨的贞妇洁女,男子要仿效那些有才能有道德的人。
知道自己有过错,一定要改正;适合自己干的事,不要放弃。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不要谈论别人的短处,也不要依仗自己有长处就不思进取。
诚实的话要经得起考验,器度要大,让人难以估量。
〖注释〗罔(ǎng):无,不,没有。
靡(ǐ):无,不,没有。
恃(sì):依赖,依仗。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
景行维贤,克念作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沙江出产黄金,昆仑 山出产美玉。
A
10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奈,菜重芥姜
最有名的宝剑叫巨阙, 最贵重的明珠叫夜光, 最珍贵的果子是李和奈, 最贵重的菜是芥菜与生姜。
阙quē:“缺”,残缺 奈nài:沙果,苹果的一
种
A
11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远远近近都统一在一起, 全都心甘情愿归服贤君。
黎首:老百姓 遐迩xia’er:远近 率:一律 宾:归顺
A
15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凤凰在竹林中欢鸣,白 马在草场上觅食,国泰 民安,处处吉祥。
贤君的教化覆盖大自然 的一草一木,恩泽遍及 天下百姓。
被:覆盖 赖:遍及
A
16
本章关键词
南朝 周兴嗣 识字·四言韵文 四章 盈昃 阙 有虞 陶唐 遐迩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A
17
第二章 修身养性
孝顺:“恭惟鞠养, 岂敢毁伤”
品德:“性静情逸, 心动神疲。守真志满, 逐物意移”
A
18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 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人的身体发肤由地、水、 风、火四种物质组成,人 的行为以仁、义、礼、智、 信为准则。
海水是咸的,河水是淡 的;有鳞的鱼儿水中潜 游,有羽的鸟儿空中飞 翔。
上古时代贤能者有伏羲、 神农、少昊、人皇
A
12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黄帝的史官仓颉创制了 文字,黄帝的妻子嫘祖 养蚕取丝让人们穿上衣 服;舜帝与尧帝实行禅 让制,主动把位置传给 有才能的人。
有虞氏,舜帝部落,虞 舜之称。
第二部分:“盖此身发”——“好爵自靡”
重在讲述人的修养标准和原则,也就是修身 工夫。文中对忠、孝和人的言谈举止、交友、 保真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A
5
第三部分:“都邑华夏”——“严岫杳冥”
讲述与统治有关的各方面问题。此章首 言京城都邑的壮丽,其次重在叙述上层 社会的豪华生活和他们的文治武功。最 后描述了国家疆域的广阔和风景的秀美。
盈:月亮圆满; 昃:太远西斜 辰宿:星宿 洪荒:大而混沌
A7Biblioteka 谈A8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寒暑循环变化,秋天收 割庄稼,冬天储藏粮食。 历法上,用闰月调整一 年的天数,乐律上用律 吕来调和阴阳,这样使 时序不至于紊乱。
岁:补岁 律lǜ吕lǚ:音律的总称。
A
9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为什么学习千字文?
估计看到这标题,大概又会有人觉得我个博士读得很闲了。其实现在 自己也知道状态其实差的可以,明明知道有很多事情要做,心却始终 感觉在挣扎,依旧是一事无成中,似乎总是少一份坚决了。现在只好 找些杂七杂八的事情来缓解一下自己都讲不清楚的压力了,而品味些 古文,至少在沉浸其中时心里能感到些许难得的宁静,大概是因为那 些读来有些拗口的文字默诵之下,很有几分念经的味道了,于是形式 上的虔诚带来了一种近似求道者的心静了.
《千字文》行文流畅,气势磅礴,内容丰富。 但由于时代久远,内容已不易于理解,由清 人汪啸尹纂辑、孙谦益参注《千字文释义》 将《千字文》分为四个部份,他们称之为四 章。
A
4
第一部分:“天地玄黄”——“赖及万方”
从天地开辟讲起。对自然环境变迁的简述; 也讲述了人类的早期历史和商汤、周武王时 盛世的表现。
陶唐氏,尧帝部落。
A
13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安抚百姓,讨伐暴君, 有周武王姬发和商君成 汤。
贤君身坐朝廷,探讨治 国之道,垂衣拱手,和 大臣共商国事。
吊:抚慰 平章:太平彰显
A
14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他们(英明的君主)爱抚、 体恤老百姓,四方各族 人都归附向往。
A
1
第二章 千字文
——主讲:朱媛
A
2
《千字文》由来
《千字文》为南朝梁武帝时周兴嗣所著。四 言韵文,二百五十句,全书千字,无一复字, 故《千字文》。
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现存最早、 使用时间最久、影响最深最大的识字读本。
A
3
《千字文》特色
本书以识字为主,包括天文、地史、道德规 范、农业知识,还吸收了不少民间谚语,简 明扼要、通俗易懂、便于记诵、流传久广。
器欲难量 恃:shì依赖。
诗赞羔羊 ——不要去谈论别人的短
处,也不要依仗自己有长 处就不思进取。
——诚实的话要能经受时 间的考验;器度要大,让 人难以估量。
——墨子为白丝染色不褪 而悲泣,「诗经」中因此 有「羔羊」篇传扬。
A
21
景行维贤 克念作圣 德建名立 形端表正
——只有仰慕圣贤的 德行,才能成为贤人; 要克制私欲,努力仿 效圣人。
本意是打发时间,却也在杂学中收获了一些,开始认识到了祖国文化 的博大精深,尤其觉得很对不起从小到大教过我的语文老师。传统文 化实在是浩如烟海,感觉自己仿若站在了海边,难以尽言的美好像裹 挟着天地间气息的海风般扑面而来,有的丝丝缕缕,有的浩浩汤汤, 澎湃的心潮起伏间竟然还能体会到那细微的感动。说实话,起初翻找 些古旧的文字来看,还是有点动机不纯的,想着是让自己看上去有点 文化了。渐渐地心境在阅读中沉了进去,偶尔也有了会心的感觉,在 现代与古代之间,虽然时过,境迁,世事异,但人心就真的变了嘛? 抛开些物质的表面,直达内心的时候,人性的困惑其实一直在那儿呢。 所以读古人言,仍旧是能发新意,而有所感悟的。甚至有时会发现有 些现代人的观点,其实老祖宗们早就想到了。
心怀恭敬地想起父母的养 育之恩,怎能随便毁坏和 损伤自己的身体呢?
A
19
女慕贞絜 男效才良 知过必改 得能莫忘
——女子要爱慕贞 静,行为端庄,男 子要效法有德有才 的贤人。
——知道自己有过 错,一定要改正; 适合自己干的事, 不要放弃
A
20
罔谈彼短 信使可复 墨悲丝染
靡恃己长 罔:wǎng不,没有。 靡:mǐ不,没有。
第四部分:“治本于农”——“徘徊瞻眺”
主要描述恬淡的田园生活,赞美了那些 甘于寂寞、不为名利羁绊的人们,对民 间温馨的人情向往之至。
A
6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zè·辰宿xiù列张
开天辟地时,天是黑色 的,大地是黄色的,宇 宙混沌而蒙昧。日出日 落,月圆月缺,星辰按 一定的规则布满了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