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总复习第二篇专题突破专题2地理易错字和易混淆的地理概念课件
地理中考易错字-2024年中考地理

澜沧
加
油
地理
最大河流
墨累河
我国内海
渤海
我国内海
琼州海峡
冀
豫
陕或秦
吉
鄂
皖—徽
省
浙
桂
川或蜀
甘或陇
省
赣
鲁
苏
渝
上海
沪
津
粤
雪顿节
藏族
那达慕
蒙古族
民族分布特点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祁连山
武夷山
太行山
东北-西南走向
山脉走向
巫山
横断山
南北走向
山脉走向
写
中考易错字
听
写对才是硬道理
E
欧洲
亚欧分界线的海峡
土耳其
南北美洲分界线的海峡
巴拿马
亚洲非洲分界线的海峡
苏伊士
亚洲北美分界线的海峡
白令
最高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阿尔卑斯山脉
世界最高峰
珠穆朗玛峰
亚马孙河
山脊
陡崖
鞍部
第四长河
密西西比河
好莱坞
洛杉矶
非洲北部,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嘉 陵 江
湖泊
鄱阳湖
渤海
河口
桃花峪
黄河发源地、注入的海、
上游
中游
下游
农业用地类型
耕地
作物熟制
一年两熟
糖料作物---
喜冷凉、耐干旱、生长期短
喜高温、喜光、年降水量要求800-1200mm
甜菜、甘蔗
我国首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中国硅谷)
北京城区的西北
中关村(中国硅谷)
2024年中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经纬网图、等值线图

考点梳理:考点2、等值线的判读
2、等温线图的判读
图1
图2
(1)判断纬度变化: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2)判断半球位置: 气温往北递减是北半球; 气温往南递减是南半球 ;
(3)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 看图1:已知季节,判断海陆;A地是 海洋 ;B地是 陆地 ; 看图2:已知海陆,判断季节: 夏季 ;
C.通化 纬度
D.通化 地形
考点课堂训练:《重难专题突破》P8 第1、2、3题; P9第8、9、10题, 计时5分钟,保留做题痕迹
读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1),完成1~3题。
1.图中甲地的海拔是( C )
A.773米
B.873米
C.973米
D.1 073米
2.下列关于图中四地地形部分的叙述,正确
(2023·广东模拟)图7为我国局部地区春雨开
始时间和部分山脉分布图,图中“3下”表示3
月下旬,“4上”表示4月上旬,以此类推。
17.图示山脉最早进入春雨期的是( C )
A.巫山 B出现“清明
时节雨纷纷”景象的城市是( D )
A.上海 B.广州 C.贵阳
B.60°S,130°E
C.60°N,130°W
D.60°N,130°E
10.下列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①点位于高纬度地区
B.②点所在地四季变化明显
C.③点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D.④点存在极昼、极夜现象
考点梳理:考点2、等值线的判读 《重难专题突破》P6、7
1、常见的等值线图有:等高线地形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
考点梳理:考点1、经纬网图判读 《重难专题突破》P1
专题12 易混淆概念-2023年中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25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自然灾害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包括“昼夜现象”还是“昼夜交替”? 【答案】 昼夜交替
28 世界活化石的博物馆和特有动植物多的原因
世界活化石的博物馆:拥有非常多的特有动植物。 特有动植物多的原因:长期孤立的大陆,物种进化缓慢。
澳大利亚为什么被称为“世界活化石的博物馆”。 【答案】 拥有非常多的特有动植物。
29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发展养羊业的有利条件
3 地形和地形区
地 形:指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主要包括:平原、高原、丘陵、盆地、山地。 地形区:指以某种地形类型为主的独立地形单元,不同的地形区之间往往以山脉和河流作为分界线。 地形区命名方式一般为地名+地形类型,如四川盆地(四川+盆地)。
左图甲处的地形是,位于的地形区是。 【答案】平原 华北平原
经济全球化:主角是跨国公司,强调全球分工合作。 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主角是国家和政府,国家间的合作。
根据左图描述的事例,体现了( ) A、南南合作 B、南北对话 C、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D、经济全球化 【答案】 D
8 交通工具和交通运输方式
交通工具:指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 运输方式:指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21 富裕国家和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又称已发展国家,是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技术较为先进,生活水平较高的国家,主要 分布在欧洲西部、北美。
富裕国家:就是GDP(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衡量国家财富的标准达到一定程度。 【小结】总的来说发达国家一般很富裕,富裕国家不一定是发达国家!
初三年级地理考试易混淆知识梳理

初三年级地理考试易混淆知识梳理初三年级的地理考试易混淆知识梳理在初三年级的地理学习中,同学们经常遇到一些易混淆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不仅需要记忆,更需要理解和运用。
让我来帮助你们梳理一下这些容易混淆的知识,希望能为大家的学习提供帮助和指导。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经常令同学们头疼的地理概念:经度和纬度。
经度就像是地球的纵向坐标,它们是从北极到南极的虚拟线条,帮助我们确定地球上的具体位置。
而纬度则像是地球的横向坐标,这些线条围绕地球走势,帮助我们了解地球表面的分布。
同学们要牢记,经度是从东到西测量,而纬度则从北到南测量。
其次,让我们来看看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这导致了白昼和黑夜的交替。
而地球的公转则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这一运动导致了季节的更替。
同学们要注意区分这两种运动,理解它们对地球上天文现象的影响。
接下来是大洋和海洋的区别。
大洋是指地球上五大洋之一,它们是广阔的水域,分布在地球表面不同的区域。
而海洋则是泛指所有的水域,包括大洋在内,它们覆盖了地球的绝大部分表面。
同学们需要明白,大洋是海洋的一部分,而海洋则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
再来看看热带雨林和温带草原的区别。
热带雨林位于赤道附近,气候温暖潮湿,植被茂密多样。
而温带草原则位于温带地区,气候较为凉爽,植被主要由草原和灌木组成。
同学们需要了解它们的地理分布及其特征,这对于理解生态系统和气候带的变化至关重要。
最后,让我们来思考一下人口密集区和人口稀少区的特点。
人口密集区通常位于城市和工业发达地区,人口密度高,资源利用集中。
而人口稀少区则通常位于偏远地区或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地方,人口数量相对较少,资源分布较为分散。
同学们要了解这些区域对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这对于理解人地关系和城乡差异至关重要。
通过这些易混淆的地理知识点的梳理,相信同学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和记忆这些重要的概念。
地理学习不仅仅是记忆地名和数据,更是理解地球表面的各种现象和规律。
地理易错易混点课件

31.注意北海渔场(西欧)与北海道渔场(日本)的区别 秘鲁渔场形成原因(上升流形成)与其他三大渔场形 成原因(寒暖流交汇形成)的区别。 32.干旱灾害与降水之间的关系:并非降水最少的
地区,干旱灾害就最严重。干旱灾害主要是对农作
物而言的,是受供需关系影响的。我国西北地区降
水比华北地区少得多,但华北地区对水的需求量更
大,故华北地区比西北地区干旱灾害严重。
33.寒潮危害最大与寒潮势力最强是有区别 的:寒潮危害最大主要是对农作物而言,一
般发生在秋末和春初;寒潮势力最强一般发
生在冬季。
34.地震的震级与烈度两个概念要区分开: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 一般而言,同一地区相同条件下,烈度与震
19.判断气候类型时,要注意根据气温最高、
最低值出现的月份判断南北半球——7月份气温
最高为北半球,1月份气温最高为南半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分析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时,要注意气候类
型的特殊分布,如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
道两侧。但有些地方比较特殊,如澳大利亚东
北部、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巴西东南部等地区 都远离赤道,其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与地处东 南信风的迎风坡、暖流的影响有关。
射北回归线附近时,北半球为夏季,赤道低气
压带位置偏北;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时,北
半球为冬季,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偏南;太阳直
射赤道(春分和秋分)时,赤道低气压带一般以
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16.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气压带、风带位 置的季节移动而形成的,即南半球的东南
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而形成的,不是由
21.风化作用与侵蚀作用的区别:相对来说,风化 作用是静态的破坏作用,主要破坏因素有地面温度 变化、水、大气和生物因素等;侵蚀作用是动态的 破坏作用,主要破坏因素有流水、风力、冰川、海 浪等。 22.六大板块中,亚洲的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属
中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复习资料PPT

易错知识点辨析
经纬度和半球划分
注意经纬度的表示方法和半球的 划分界限,避免混淆。
气候类型和特点
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 和成因,注意区分和比较。
自然资源与能源
了解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分类、分 布和利用方式,关注资源短缺和
环境问题。
06 中考地理模拟试题及解 析
模拟试题一及解析
题目: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转动中心相同
了解人口、城市、工农业等人文地理要素 ,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难点知识点突破
区域地理特征
掌握不同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 特征,理解区域差异的形成原因
。
地理图表分析
学会阅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提 取有效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可持续发展
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原则和措 施,关注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 关系。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 、分布、特点和成因。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 形地势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自然资源与环境
自然资源的分类
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方法,如可再生 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理解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重要性及 其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分析地理现象
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问题,提高知识应用能 力。
积累跨学科知识
关注与其他学科相关的地理知识,提高跨学科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世界自然地理奇观
世界著名的山脉、河流、湖泊、瀑布等自然 地理奇观。
乡土地理知识
家乡地理位置
家乡的经纬度位置、海 陆位置及在国家和省级
点拨中考中考地理考点梳理第2讲陆地和海洋课件新人教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考点 2 大陆、岛屿、半岛(易误点)
本题考查对基本概念的掌握。大陆指面积广大的 陆地,岛屿指面积较小的陆地,半岛是指陆地伸进海 洋的凸出部分。读图不难看出①为岛屿,②为半岛, ③为大陆。
(3)世界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 【易错易混】大洲和大陆的区别:大洲和大陆是不同的,
大陆是面积广大的陆地;大洲包括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考点 2 大陆、岛屿、半岛(易误点)
(1)全球陆地被海洋包围,并被分隔成几块面积广大的大陆 和许多面积较小的岛屿。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 为大洲。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是半岛。
考点 1 世界海陆分布(重点)
【典例】拨动地球仪可以发现世界海陆分布的规律是( C ) A.七分陆地,三分海洋 B.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 D.东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考点 1 世界海陆分布(重点)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和规律。通过观 察地球仪可以发现,地球上海陆分布很不均匀,海洋与 陆地面积之比大约是7∶3,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地 球上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 面积。
“七分海洋,三分陆地”,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 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3.61亿平方千米,占全球总面积 的71%;陆地面积约1.49亿平方千米,占全球总面积的 29%。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 球。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 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广东中考地理总复习题型专题二综合题的解题技巧PPT教学课件

2020广东 中考地理总复习课件(题型)专题 二 综合题的解题技巧(共138张PPT)
三、 中国地理部分的典型综合题
【题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在海南岛西部昌江县境内的海岸边,有一片罕 见的热带滨海沙漠。此地北、东、南三面环山,西邻北 部湾,这片沙漠沿着海岸线及河流狭长分布。经专家考 证,这片热带滨海沙漠并不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2020广东 中考地理总复习课件(题型)专题 二 综合题的解题技巧(共138张PPT)
材料二:世界局部图和甲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2020广东 中考地理总复习课件(题型)专题 二 综合题的解题技巧(共138张PPT)
2020广东 中考地理总复习课件(题型)专题 二 综合题的解题技巧(共138张PPT)
2020广东 中考地理总复习课件(题型)专题 二 综合题的解题技巧(共138张PPT)
【题2】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沙尘暴天气是我国北方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其 强大的风力,裹挟着大量的沙尘,给工农业生产、交通 运输、人们生活及生态环境等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材料二:下面左图为中国沙尘暴总日数分布图,右图为 近五百年来华北地区沙尘暴按月份累计次数图。
2020广东 中考地理总复习课件(题型)专题 二 综合题的解题技巧(共138张PPT)
2020广东 中考地理总复习课件(题型)专题 二 综合题的解题技巧(共138张PPT)
(3)简述沙尘暴对北京的影响。(4分) ①能见度降低,影响市民出行;(2分) ②影响市民健康。(2分)
(4)利用所学知识说一说如何减少这种灾害性天气的发 生。(6分)
2020广东 中考地理总复习课件(题型)专题 二 综合题的解题技巧(共138张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