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西北地区民歌中带“仔”、“公”、“牯”后缀的动物词训释

合集下载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知识点梳理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知识点梳理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知识点梳理识字5.《动物儿歌》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展现了动物活动时美好快乐的画面。

一、朗读课文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

蚯蚓土里造宫殿,蚂蚁地上运食粮。

蝌蚪池中游得欢,蜘蛛房前结网忙。

朗读指导:这是一首读起来朗朗上口又充满童趣的儿歌,读出韵律、读出趣味。

儿歌的每一行都是由“谁”“在哪里”“干什么”三个部分组成的,也是以此来停顿的,这样朗读就有了节奏和韵律。

二、会认字蜻(qīng)蜓(tíng)迷(mí)藏(cáng)造(zào)蚂(mǎ)蚁(yǐ)食(shí)粮(liáng)蜘(zhī)蛛(zhū)网(wǎng)1.会读准音:“食、蜘、蛛、池”是翘舌音,“藏、造”是平舌音,“藏、粮、网、蜻、蜓”韵母是后鼻音,“间、欢”韵母是前鼻音。

2.识字方法:归类识字:本课有6个带有虫字旁的生字,都是左形右声,左边的虫字旁表意,右边的部件表音。

掌握形声字规律,提高识字效率。

字理识字:“网”是象形字,可以结合课文彩图和汉字演变图来认识,了解象形字的特点。

熟字加偏旁:“迷”、“造”可以用熟字加“走之”的方法来识记。

“食”、“粮”有共同的部件“良”,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不同的字。

3.认识新偏旁虫【虫字旁】(蜻、蜓、蚂、蚁、蜘、蛛)辶【走之底】(迷、造、运)三、会写字间jiān(花间)(中间)迷mí(入迷)(迷人)造zào(造句)(打造)运yùn(运动)(运气)池chí(小池)(水池)欢huān(欢乐)(欢快)网wǎng(电网)(上网)四、易错字间:被包围部分是“日”,不要写成“口”。

迷:被包围部分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运:里面是“云”,不要写成“元”。

欢:左边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网:里面是两个“ㄨ”,不要写成两个“人”。

五、多音字藏cáng(躲藏)(收藏)zàng(西藏)(宝藏)结jié(团结)(总结)jiē(结实)(结果)六、近义词造—建展—伸欢—乐七、反义词忙—闲里—外欢—悲八、词语搭配(造)宫殿(运)食粮踢(足球)(锻炼)身体九、读一读,记一记蜻蜓展翅蝴蝶飞舞蚯蚓松土蚂蚁搬家蝌蚪游水蜘蛛结网指导:这些短语前半部分是动物名称,后半部分是它们的活动。

汀州客家山歌

汀州客家山歌

登魁课堂
一,赏析民歌的音乐美和主旨
民 歌 赏 析 的 方 法
韭菜开花一管心
押长汀话的en韵
韭菜开花一管心, 剪掉髻子当红军; 保卫红军万万岁, 劳动妇女得翻身;
韭菜开花一管心, 剪掉髻子当红军; 消灭反动白匪军, 妇女解放真开心。
主旨: 体现妇女翻 身做主参加红 军打倒反动派 的喜悦情怀。
登魁课堂
登魁课堂
儿歌创作技巧
1确立儿歌的主旨 2选择儿歌的素材 3选用儿歌的表现手法 4注意儿歌的韵律 5组织儿歌的语言
登魁课堂
小老鼠,志气高,十二生肖它最早
儿 歌 创 作 尝 试
老黄牛,么么叫,头把交椅没坐牢 虎大王,尾巴摇,三步两步威风到
兔宝宝,爱睡觉,走起路来蹦蹦跳
老龙王,。。。。。。
作业完成后,上 传到云班课平台--儿歌创作。完成的 学生可按质量获得 1---5分的分数。
二,赏析民歌的表现手法
押长汀话的en韵
民 歌 赏 析 的 方 法
韭菜开花一管心
兴 回环复沓 回环复沓的手法起到 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 情感的作用。同时,反 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 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 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 言美。也使得民歌朗朗 上口便于记忆且扩大了 表现的内容,深化了主 题。
韭菜开花一管心, 剪掉髻子当红军; 保卫红军万万岁, 劳动妇女得翻身;
主旨: 描写爱情的 萌动,对爱情 的追求和渴望。
登魁课堂
一,赏析民歌的表现手法
民 歌 赏 析 的 方 法
鸡公子,啄尾巴
比兴
鸡公子,啄尾巴, 啄呀啄尾巴, 啄到婆婆树兜下。 婆婆出来看呀看鸡子, 姐姐出来拗呀拗桃花。 桃花开,李花开, 张郎打鼓,李郎吹, 吹到姐姐心里花花开, 花呀花花开。

客家童谣赏析:《赤梗子》

客家童谣赏析:《赤梗子》

客家童谣赏析:《赤梗子》赤梗子,赤丢丢,爷娭带涯下潮州。

潮州有乜人?有大舅,有细舅。

大舅打个银灯盏,细舅打个银灯芯;上厅拨火下厅光,照见新娘排嫁妆。

开开笼,开开箱,捡到槟榔四四方。

分得爷食爷欢喜,分得娭食娭思量,分得嫂食嫂绣花,分得哥食哥骑马。

骑到娭姐门脚下,娭姐问佢爱糍呀爱粄?唔爱糍,唔爱粄,三包彩线挂白马。

注释:1.这首《赤梗子》主要流传于梅州大埔地区。

明清两代,大埔隶属潮州府管辖,大埔赴潮汕一带谋生者众,因而两地联姻的现象非常普遍。

2.赤梗子:客家地区山野间随处可见的一种小灌木植物。

其茎秆赤褐色,作中草药用可煎水外用祛毒。

歌谣将赤梗子拟人化,比喻被太阳晒得乌黑的孩子。

赤丢丢:赤条条。

3.爷娭:客语,父母。

涯,客语,我。

4.乜:音miē,客家方言,同“么”、“吗”,作“什么”解释。

5.厅:厅堂。

排嫁妆:铺排嫁妆,准备出嫁。

6.槟榔:槟榔干。

槟榔树高十余丈,皮似青桐,节如桂竹,叶似甘蕉,果实大如桃李。

出产于两广、云南、海南。

客家自宋代开始有女儿结婚送槟榔的习俗,夫家也用槟榔作为聘礼之一,用染红的槟榔若干,在外包装上写上双喜、百子千孙、百年好合、五世其昌等吉祥话。

槟榔分别谐音“宾”、“郎”,合起来则谐音“奔郎”,表示男女双方情投意合。

7.娭姐:粤东地区客家方言,特指母亲的母亲,即外婆。

8.门脚:门槛。

9.佢:他;普通话读作qú,客语读作ge。

10.爱:客语,要。

糍:糍粑,一种用糯米制成的美食。

粄,音b ǎn,饼状的米制品,种类繁多,如艾粄、红粄、老鼠粄、龟粄等。

11.唔:同“毋”,不。

12.彩线:女孩刺绣所用的绣花线,因颜色丰富,故称“彩线”。

赏析:当“赤梗子”这个拟人化了的农家小孩,第一次被父母带到远方的潮州去做客,心情十分激动,还没有成行,便奔走相告,将这一喜信告诉给伙伴们。

小朋友们自然心中疑惑,去潮州干吗?潮州有什么人呀?“有大舅,有细舅。

”这本来是一个普通的既成事实,但在赤梗子心中却是引以为骄的事情。

闽南文读-标赣韵母对应关系

闽南文读-标赣韵母对应关系

果开一闽南 o 标赣 o果合一闽南 o 标赣 o/uo假开二闽南 a 标赣 a假开三闽南 ia 标赣 ia a假合二闽南 ua 标赣 ua遇合一闽南 O 标赣 u/ng遇合三闽南 u 标赣 ie i ui(赣语白区分鱼韵和虞韵)蟹开一闽南 ai 标赣 ai/oi蟹开二闽南 ai 标赣 ai蟹开三闽南 e 标赣 i/ai蟹开四闽南 e 标赣 i/ai蟹合一闽南 ue 标赣 ui蟹合二闽南 uai 标赣 uai止开三闽南 i/u 标赣 i/y止合三闽南 u/i 标赣 i/y/u/ui效开一闽南 o 标赣 ou/au(这个正在构思中,效摄开口一二等是否区分,还没考虑清楚,要商量一下)效开二闽南 au 标赣 au效开三闽南 iau 标赣 iau流开一闽南 O 标赣 au/iu流开三闽南 iu 标赣 au/iu(这个地方标准赣语是乱的)咸开一闽南 am ap 标赣 om op咸开二闽南 am ap 标赣 am ap咸开三闽南 iam iap 标赣 iam iap/iem iep咸开四闽南 iam iap 标赣iem iep咸合三闽南 uan uat 标赣 uam uap 唇音前am ap深开三闽南 im ip 标赣 im ip山开一闽南 an at 标赣 on ot山开二闽南 an at 标赣 an at山开三闽南 ian iat 标赣 ien iet山开四闽南 ian iat 标赣 ien iet山合一闽南 uan uat 标赣 uon uot / on ot山合二闽南 uan uat 标赣 uon uot/on ot山合三(仙)闽南 uan uat / ian iat 标赣 ien iet /uan uat山合三(元)闽南 uan uat / ian iat 标赣 uan uat /ien iet臻开一闽南 un ut 标赣 en et臻开三闽南 in it 标赣 in it臻合一闽南 un ut 标赣 en et 非唇音声母前uen uet臻合三闽南 un ut 标赣 uen uet 唇音前en et宕开一闽南 ong ok 标赣 ong ok宕开三闽南 iong iok 标赣 iong iok宕合一闽南 ong ok 标赣 uong uok宕合三闽南 ong ok 标赣 uong uok 唇音前ong ok江开二闽南 ang ak / ong ok 标赣 ong ok曾开一闽南 ing ik 标赣 en et曾开三闽南 ing ik 标赣白en et 文in it梗开二闽南 ing ik 标赣白ang ak 文en et梗开三闽南 ing ik 标赣白iang iak 文in it梗开四闽南 ing ik 标赣白iang iak 文 ien iet梗合二闽南 ing ik 标赣白uang uak 文uen uet梗合三闽南 ing ik 标赣 iang iak uiang uiak文读in it uin uit(要依据声母而定)通合一闽南 ong ok 标赣 ung uk通合三闽南 iong iok 标赣 iung iuk------------------------------------------------------附带闽南文读---广州话果开一闽南o 广府o果合一闽南o 广府o/uo(闽南语不存在uo,所以粤语在部分声母搭配下韵母能够反映古音的合口)假开二闽南a 广府a假开三闽南ia 广府e(粤语的e 显然和官话的ie 一致,而闽南语假摄的韵腹全为a,念起唐诗更为押韵比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梅州客家童谣大全之欧阳治创编

梅州客家童谣大全之欧阳治创编

客家童谣羞羞羞羞,羞,羞,猫子打胡鳅。

胡鳅钻入泥,阿公揩黄泥。

揩到坳子溪,捻欢烂蓑衣。

揩到大窿前,同人打两拳。

揩到野猪坳,食碗野猪尿。

缺牙耙缺牙耙,耙猪屎,耙到灶背捻鸡屎月光光月光光照四方,骑白马,过莲堂,莲堂背,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亲家门口一口塘,养个鲤嘛八尺长,短个拿来煮酒食,长个拿来讨新娘。

黄毛黄毛黄毛, 睡到食昼, 听到碗响, 项来乱抢, 抢到缺碗, 食只哈卵。

火焰虫火焰虫,蝍蝍虫,翻转屁股吊灯笼.火焰虫,蝍蝍虫,半夜下来吊灯笼。

蟾蜍罗蟾蜍罗,咯咯咯,唔读书,冇老婆. 山鹁鸪,咕咕咕,唔读书,大蕃薯。

大蕃薯大蕃薯,真胡涂,好食懒做唔读书,唔会算,唔会除,冇头冇脑冇目珠,打米搞蕃薯。

讨老婆蛤蟆拐子叫连连,想讨老婆又冇钱。

兜张凳子同哀讲,哀子唔搭又一年撩撩笃笃撩撩笃笃,屎忽生骨. 撩撩刁刁,屎忽生毛.排排坐排排坐,唱山歌。

爷打鼓子涯打锣,心舅灶背炒田螺。

田螺谷,刺到家官脚,家官呀呀呀,心舅笑哈哈。

鸭嫲咖咖鸭嫲咖咖,嫁得邻舍邻舍唔学,嫁得瓠杓瓠杓舀水,嫁得酒鬼酒鬼罗唆,嫁得猴哥猴哥上桌,嫁得桌脚桌脚落地,嫁得王阿二。

癞痢头癞痢头,看黄牛。

黄牛唔食草,癞痢学剃脑。

剃头剃出血,癞痢学打铁。

打铁难牵炉,癞痢学钉砻。

打砻难破篾,癞痢学做贼。

做贼难打洞,癞痢学打铳。

打铳难扣火,癞痢学修锁。

修锁难修须,癞痢学赴墟。

赴墟难行路,癞痢学砍树。

砍树难修杈,癞痢学做瓦。

做瓦难搬泥,癞痢学装犁。

装犁难凿眼,癞痢学做伞。

做伞难斗把,癞痢做告化。

睡目目啊妹妹,睡目目,啊爸上兴宁割猪肉,行到半路遇倒狗一局,爬上屋,爬上是屎篙屋,跌呀下,食倒一斤皮猪肉月光光月光光,照四方,船来等,轿来扛,一扛扛到河中间,虾公老蟹出来拜观音,观音脚下一朵花,拿给细妹转外家,三月去,四月转,转来缸里没点水,蟾蜍扛水,鸭洗菜,猫公偷油菜,猴哥偷吃录疤嘴。

老婆打老公咚!咚!咚!老婆打老公!老公敢这么硬颈,转到屋家吃麻饼巴掌.掌牛阿哥掌牛阿哥唔值钱,烂衫烂裤无人连.猪肉菜脯涯无份,臭风咸菜涯面前先生教我人之初先生教我人之初,我教先生打山猪。

赣语丰城话的“叽、仔、子”尾

赣语丰城话的“叽、仔、子”尾
仔 、子” 尾 均可运 作 于词 的层 面和短语 的层 面。
关 键词 :丰城 方言 ;“ 叽” 尾 ;“ 仔 ” 尾 ;“ 予 ”尾 ;功 能 中图分类 号 :H1 7 5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1 6 7 1 — 3 8 0 X ( 2 0 1 4 )1 0— 0 0 8 6一 O 5
于名词性 、动 词性和 形容词 性词根 后 ,改 变其语 法性质 ,成 为名词 。作 为 小称标 记 ,“ 叽 ” 尾 可
附着于名词、形容词、动词 、量词短语后表小型、可爱、昵称 、贬称 、弱化 、随便、小量等附加 义;“ 仔”尾只能附着于名词和量词短语后表小型、可爱、昵称 、小量等附加义。经考察,“ 叽、
c n a b e a t t a c h e d t o he t n o u n ,a d j e c t i v e ,v e r b nd a q u a n t i i f e r p h r a s e ,e x p r e s s s m a l l 、l i k a b i l i t y 、n i c k n a m e 、d i s —
p h r a s e ,e x p r e s s s m a l l 、l i k a b i l i t y 、n i c k n a m e a n d s m a l l s u b j e c t i v e ua q nt i t y 。 A f t e r t h e i n s p e c t i o n ,w e k n o w t h e w e a k e n i n g 、r e l a x e d a n d s ma l l s u b j e c t i v e q u a n t i t y ; “ 仔”c a n b e a t a t c h e d t o he t n o u n a n d q u a n i t i f e r

客家童谣赏析:《麻雕子》

客家童谣赏析:《麻雕子》

客家童谣赏析:《麻雕子》《麻雕子》(劝诫类)麻雕子,尾巴长,讨了老婆唔认娘。

娘是路边草,还是老婆好,娘是路边青,还是老婆亲。

娘要酒,哪里有?娘要肉,割不脱,老婆要肉割瘦肉。

娘要钱,手沙沙,老婆要钱大把抓。

注释:1.麻雕子:麻雀。

客语“鸟”多读作“雕”,如飞鸟称作“飞雕”。

2.唔:同“毋”,不。

认:本义为“认同”,这里应理解为“亲近”、“同情”。

娘:母亲。

3.路边草、路边青:路边的青草、青树枝,借指陌生人、路人。

4.手沙沙:摩擦双手发出“沙沙”的声响,在此以手语向母亲表示“没钱”。

赏析:这首童谣主要流传于赣县储潭、梅林以及赣州市章贡区水东镇等地。

讽刺“娶了媳妇忘了娘”的忘本思想,是这首儿童歌谣的基本思想。

歌谣以“麻雕子,尾巴长”起兴,有两重含义。

其一,麻雀极其常见,用常见的事物作为歌谣的开头,有引人入胜的效果。

其二,“尾巴长”本是麻雀的外在特征之一,在此寓意孩子已经长大成人。

“麻雕子”是公认的害鸟之一,歌谣以拟人化手法,形象、生动刻画了“麻雕子”娶了老婆忘了娘恩的种种行径。

作为讽刺的对象,麻雕子的举止描写用语夸张,刻画露骨,令人生厌。

客家是一个非常懂得感恩的族群。

“得人恩果千年记”,不用说比天高比海深的父母之恩,就是偶尔相逢所助一臂之力,也必然要铭记于心,正所谓“滴水之恩,当泉涌相报。

”赣南兴国县客家一首也以“麻雕子”起兴的童谣,没有劝诫的成分,尔充满了逗趣性质。

“麻雕子,飞过河,嘀嘀打打讨老婆。

有钱讨个黄花女,冇钱讨个瘌痢婆。

”(嘀嘀打打:唢呐声;黄花女:指入花似玉的黄花闺女;瘌痢婆:头上长瘌痢的女人,指一般人不愿意娶的女人。

)麻雕子在客家童谣中,总是作为被嘲讽的对象多一些。

又如赣南上犹客家童谣:“落太水,涨太河,一碗冬瓜一碗茄,吃到麻雕子饱喽喽。

”(落太水:下大雨;涨太河:河水暴涨;饱喽喽:肚子饱胀的样子,形容麻雕子非常好吃。

)。

江西话南方赣方言口语词汇江右民系汉语本字与音韵调——名词

江西话南方赣方言口语词汇江右民系汉语本字与音韵调——名词

江西话南方赣方言口语词汇江右民系汉语本字与音韵调南方方言保留了最完整的古汉语字词、读音和原意,词汇量大,表意清晰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古汉语口语的活化石,历史底蕴深厚。

同时语音因地、因时而异。

(赣方言分布)江西话是中古汉语,保留了唐宋时期的发音、字词、语义,合《唐韵》与《广韵》,和客家话、粤语高度相似。

其保留了古汉语的入声(鸭ngæp5、不bêp5)、浊音(金jim6、我ngoe6)、字(厥jüɛ6、尔ng6、咀jüü3)、称呼(新妇xim1fu5.、爷娘yaa2yɔng、嬷嬷maa2mæ)。

用上颚送气塞擦浊音(zh ch sh)、清音(z c s)区分普通话中的卷舌音、平舌音,元音分长元音(aa oo ee ii uu w)和短元音(a o e i u v),对应阴阳二音,存古代高,中古音韵系统保存完整(川thɔn5、灌gwɛn4、惯gwan4),六音八调,语音细腻优美,韵味十足,合五行八卦。

除书面语像普通话需念得字正腔圆外,其日常沟通语速快,词句通过约定俗成的重读、弱读、变调达到准确表意之效。

如果想听宋人如何言语,就听江西话(gɔng6xi wa)。

本文收录了赣方言一地常用字词本字与发音,并在兼容普通话拼音方案的基础上,根据赣方言的特点制定了一套适合的拼音方案,而且做到了简洁明了,见音就能准确读写。

(赣方言声调)(赣方言声母)(赣方言韵母)作者废了大量心力写出本文,为方便推广赣方言之用,同时保留其知识产权。

文中多有纰漏之处,还请不吝指正。

三、名词上昼(shong5dhiu4.)、当昼(dɔng6dhiu4.昼午dhiu4wo4.、昼间dhiu4gan)、下昼(haa5dhiu4.)、昼饭(dhiu4fan5)——上午、中午、下午、午饭抹昼(maa1dhiu4.)、昼后(dhiu4hau5)——快中午了;午后夜边子(yaa5biɛn6/ biɛn zu)、夜昼(yaa5dhiu4.夜头yaa5hau4.、夜里yaa5li6.)、夜午(yaa5wo4.)、天光(tiɛn6gwong5.)、见早(jiɛn4zao3)、清早(qing6zao3)、曥光(luu1gwong5.曥始光子luu1shɛ gwong zu)——傍晚、晚上、半夜、天亮、一天亮、清早、天刚亮上等(shong5dɛm)、下等(haa5dɛm)、中间(dhung6gæn6)、高等(gau6dɛm5.高埦gau6wɛn)、低处块(dii1thu kwai4)——上面、下面、中间、高处、低处底下(dii3hæ6.)、底旮(dit5ga)、叾旮(du5ga)——山或者村等的下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 、崇仁 、广 昌各 县 ;铅 山 片 包 括 横 峰 、铅 山、
断接触融合 的过程。夏商之时 ,江西为古代苗 民 生活的地区 ,春秋战国时期 ,古越人 在江西聚居, 江 西先 后 属 于 吴 、越 、楚 的 管 辖 范 围 ,当 时 居 民 所使用 的语言应属古越语 和楚语 系统。秦汉到唐 末五代 ,来 自中原地 区的大量移 民与江西土著居 民不断融合 ,形成 了一代代新 的土著 ,随著人 口 的融合 ,中原方言与江西 土著语 言也 发生融合 , 至晚在唐末五代 ,形成了汉语 7大方言之一赣方 言。而在历次移民浪潮 的冲击下 ,中原汉语与 当 时接近吴语 、楚语 的土语不断融合形成 了今天 内 部 比较复杂 的赣方言。宋 以后 至明清的江淮移 民 和闽 粤客 家移 民所 操 的江 淮 方 言 和 客 家 方 言 深 刻 地改变了赣方言 的面貌 ,使今 日赣方言与其他南
绍 是很 有 必要 的 。 赣方 言形成 过程 、分 区及 语 音特 点简 介

包 括都 昌片 、乐 平 片 、奉 新 片 。都 昌 片具 体 包 括

赣 方 言 的形 成 是 一 个 中原 人 口迁 入 、语 言 不
以下地 区:湖 口、都 昌、永修 、德 安、修水、武 宁、南昌;乐平片包括以下地区:彭泽、景德镇 、 乐平、万年、波阳;奉新片包括如下地区:宜 丰、 上高、樟 树 、新 干、萍 乡、丰 城、万 载、奉 新、 高安、铜鼓中部。南 区包 括崇仁片、铅 山片、泰 和片和 分 宜 片 。崇 仁 片包 括 以下 地 区 :进 贤 、东 乡、临川 、金溪 、资溪、南 城、宜黄、南丰 、乐
弋阳、鹰潭市 、余江 等地 ;泰和片包括吉安、永 丰 、泰 和 、万 安 、永 新 、 宁 冈 、莲 花 、萍 乡、遂 川等地 ;分宜片包括宜 春、分宜、新余、峡江 等
地。 ’
江西赣方 言共 同的语音特 征 的有如 下几点 : 全浊声母与次清声母合流;精庄逢今洪音韵混 同, 知组三等与章组合流 ;泥 、来一般洪混细分 ;晓、 匣母合 口字 和非组声母合流 ;见 系三 四等字在古
母 ;咸山摄 一等见系字与二等见 系字有别 ;鱼虞 有分韵的痕跻 ;遇摄三等精组、知三 章组部分字 与止摄合 口、蟹摄合 口三等精组、知 三章组部分 字混同 ;次浊人声字一般有两个走 向,部分随清 ,

作者简介 :卢莹 ( 1 9 8 8一) ,女 ,现就读 于甘 肃省兰州市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 究生 ,研 究方向为古代 汉语及方 言。
出现的含仔、 公、 牯三个后缀的动物词作 了简单训释 。
关 键词 :赣 西北 民歌 动 物词 后缀 训释
中 图分 类号 :H 1 3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3— 4 5 8 0 ( 2 0 1 3 ) 0 3- 0 0 3 7一( O 3 )
赣西北地 区的民歌资源丰富,数量 可观 ,其 中有不 少 的 民歌 中出 现 了动 物 名 称 的 词语 ,这 些 词 语往 往 带 有 浓 郁 的赣 方 言 特 点 。 因此 ,在 对 这 些动物词进行训释前 ,对 赣方言作一些简单 的介
收稿 日期 :2 0 1 3— 0 7— 0 6
开 口三四等韵母前全都甥化 ;牙喉音声母开 口二 等字未甥化 ;疑母开 口洪音韵字读 声母 ;影母开 口洪音韵字今读 声母 ;匣母合 口一、二等 白读零 声母 ;日 母读 或有 的白读 ,与泥母 在细音前的今
读相 同;果、假主要 母音 为 0 a ;宕 江二摄合 流 ;流摄字多数读为 6 u / i  ̄ u 或相近的复合元音韵
方方言相 比呈现 出与北方方 言关 系更为密切,而 内部特征又极为复杂的状 况。江西境 内方言分布 状 沉 复杂 ,有 赣语 、客家 话 、官 话 、 吴语 和徽语 ,
其 中以赣语为主 ,赣语区面积和人 口都 占了全省 的三分之二。对江西境 内赣方言的再分区也有不 同观 点 ,现列 举其 中一种 。 江西境内的赣方言可划分为南北两 区,北区 Nhomakorabea・
3 8・
九江学 院学报
2 0 1 3年第 3期
部分随浊。这些特点既是赣方言 的区别特征 ,也 是划分赣方言与其它的方言的语音标准。赣西北 大多数 地 区 都 属 于赣 语 方 言 区 ,本 文 选 用 的 民歌 主要来 自宜春市 、九江庐 山地区、瑞 昌县、武宁 县和宜丰县 ,民歌采用的语言 皆为赣语 方言。本 文将对 这些 民歌 中 出现 的动 物词进 行简 单 的训
到 十二 个,个个 头上插 黄 旗。 装 了个公 鸡 不生蛋 ,
( A u t
‘ N l O ? 1 塑 7 0 )
赣 西 北 地 区 民 歌 中 带 “ 仔 " 、 “ 公 " 、 “ 牯 " 后 缀 的 动 物 词 训 释
声 莹
( 西北师 范大学文学院 甘 肃兰州 7 3 0 0 7 0 )
摘要: 文章 以赣 西 北地 区的 民歌 为 背景材 料 , 主要 选取 宜春 、 九 江 两地 的 民歌 , 对 民歌 中
2 0 3 第 3期 No 3 2 01 3
。 ,
九江 学 院 学 报
i v er J o u r n a l o f J i a ng Un s i t y( i u j
‘ 茬 S 会 o c i 科 a l 学 S c 版 i e n ) c e E d i t i o n ) )
释 引。
这 山望到 那 山头 , 望到对 面山上人 吃 牛。 鸡公是 抓猫 的颈 ,
老 鼠咬 了野猫 的头 。
后 园芭茅 里吃 了牛 。 [ 。 】
日头落山要 落 西 ( 瑞昌) 日头落 山要 落 西 ,果 老 驮 笼 装 竹 鸡 。一 笼 装
二 、带 后缀 “ 仔 ” 的动物词 整 整拾 拾 当外婆 ( 宜眷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