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交通灯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设计智能交通信号灯系统

设计智能交通信号灯系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车辆数量的不断增加,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针对这一问题,设计智能交通信号灯系统成为改善交通流畅度和减少交通事故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文将探讨智能交通信号灯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应用。
一、智能交通信号灯系统的设计原理智能交通信号灯系统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信号灯控制策略、传感器技术和通信技术。
1. 信号灯控制策略传统的交通信号灯系统主要采用定时控制,无法根据实际交通情况进行调整,容易导致交通拥堵。
而智能交通信号灯系统通过实时监测交通流量和车辆状态,采用自适应控制策略,实现了根据交通需求动态调整信号灯时间,提高交通流畅度。
2. 传感器技术智能交通信号灯系统需要通过传感器获取实时交通信息来进行信号灯控制。
常用的传感器技术包括车辆检测器、摄像头和雷达等。
车辆检测器可以通过感知车辆进入或驶离路口的情况,判断交通流量和车辆排队长度。
摄像头可以获取交通图像,实现对车辆数量和类型的检测,进一步提供交通信息。
雷达技术可以通过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实时测量车辆的距离和速度。
3. 通信技术智能交通信号灯系统需要实现信号灯之间的联动协调,以实现整体交通效率的提升。
通信技术在智能交通信号灯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信号灯可以实时交换交通信息,进行协同控制。
常用的通信技术包括无线局域网、蓝牙和移动通信网络等。
二、智能交通信号灯系统的应用智能交通信号灯系统可以应用于城市道路、高速公路以及专用道路等不同交通场景。
1. 城市道路在城市道路中,智能交通信号灯系统可以通过交通流量检测和信号灯控制策略的优化,提高交通效率。
通过实时监测道路上的车辆数量和排队长度,根据交通需求智能调整信号灯的通行时间,缓解交通拥堵现象,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
2. 高速公路在高速公路上,智能交通信号灯系统可以用于车辆入口和出口的管理。
通过传感器监测入口和出口车辆的数量和速度,智能控制道路指示灯,引导和管理车辆进出。
交通灯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其发射接收电路如下所示:
+12V R6 500
PT1
1 2 3 4 5 6 7 8 9
A0 VDD
A1 DOUT
A2 OSC1
A3 OSC2
A4
TE
A5 A11/D0
A6 A10/D1
A7 A9/D2
VSS A8/D3
PT2262
18
R5
17
R4
16
2K
15
14
470K
13
12
S17
11
10
+12V
4)直行绿灯通行时间可以根据道路上的交通车辆情况在 10—60秒范围内进行任意调节。
系统硬件设计
系统总体框图如下:
南北检测点
急 车 强
AT89S51单片机系统
南北红黄绿灯时间显 示模块
行
模 块
东西红黄绿灯时间显 示模块
东西检测点
本系统电路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 车流量检测电路模块 • 信号灯电路模块 • 时间显示电路模块 • 急车检测电路模块 • 电源电路模块 • 看门狗电路模块 • 键盘电路模块
GND
C2 2000uF
C4 0.33uF
C6 0.1uF
VR1 MC7812
+12V
+12V
GND
C1 2000uF
C3 0.33uF
C5 0.1uF
+12V R6 500
VR2 MC7805 +5V +5V
L19
Y15 GND Y14 Y13 OE2 Y12 OE1 Y11 Y10 Y9 Y8 A3 Y7 A2 Y6 A1 Y5 A0 Y4 Y3 Y2 Y1 Y0
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道路交通越来越拥堵,交通管理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交通信号灯只具备固定时序控制交通流量的功能,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智能化应用的出现,要求交通信号灯具备实时性、自适应性和智能化,因此,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软硬件系统方面,详细介绍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硬件设计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由四个部分组成:单片机系统、交通灯控制器、传感器及联网模块。
1. 单片机系统单片机是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核心,该系统选用了8位单片机,主要实现红绿灯状态的自适应和切换。
在设计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型号和板子,选择时需要考虑其开发环境、风险和稳定性等因素。
2. 交通灯控制器交通灯控制器是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主要实现交通信号的灯光控制。
在控制器的设计时,需要考虑网络连接、通信、数据传输等多方面因素,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传感器传感器主要负责采集道路交通信息,包括车辆数量、速度、方向和道路状态等,从而让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更好地运作。
传感器有多种类型,包括磁感应传感器、摄像头、光电传感器等,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4. 联网模块联网模块主要负责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联网和数据传输,包括存储和处理车流数据、上传和下载数据等。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网络连接的稳定性、数据安全等因素,确保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二、软件设计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软件部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嵌入式系统和上位机系统。
1. 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是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主体,主要设计车流量检测、信号灯状态切换等程序。
为了保证系统的自适应性和实时性,需要采用实时操作系统,如FreeRTOS等。
在软件设计阶段,需要注意设计合理的算法和模型,确保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上位机系统上位机系统主要实现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监控和管理,包括车流量监控、灯光状态监控、信号灯切换和日志记录等。
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城市交通的日益拥挤和人们对交通安全的不断关注,交通信号灯已成为城市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传统的交通信号灯控制方式无法满足城市交通的需要,因此出现了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
本文将介绍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
一、需求分析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需要满足以下需求:1. 实时掌握道路交通情况,根据车辆流量、车速等因素进行智能控制。
2. 能够自适应道路状况,调整信号灯的绿灯保持时间和黄灯时间。
3. 具有预测性能,可以预测交通拥堵情况并进行相应的调节。
4. 支持多种车辆检测方式,包括摄像头、地感线圈等。
5. 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保证长时间稳定运行。
二、系统架构设计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的架构由三部分组成: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和通信平台。
1. 硬件平台硬件平台主要包括交通信号灯、车辆检测设备、控制器等。
交通信号灯可采用LED灯,具有能耗低、寿命长等优点;车辆检测设备可选用车辆识别仪、摄像头、地感线圈等方式进行车辆检测;控制器是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信号灯的控制和车辆数据的分析。
2. 软件平台软件平台主要包括数据采集、算法运行、控制指令生成等功能。
数据采集模块负责采集车辆数据,经过算法运行模块对数据进行分析,生成控制指令并传输给控制器。
3. 通信平台通信平台主要是将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进行连接,通信平台要求通信速度快、可靠性高。
可以采用以太网、WiFi等方式进行通信。
三、系统实现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的实现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采集通过设置合理的车辆检测设备,对路口的车辆数据进行采集。
采集到的车辆数据包括车辆数量、车辆速度等。
2. 数据分析将采集到的车辆数据传输到软件平台进行分析,根据车辆流量、车速等因素进行智能控制,并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传输给控制器。
3. 控制器控制信号灯控制器根据生成的控制指令进行信号灯的控制。
通过调整信号灯绿灯保持时间和黄灯时间,达到使交通流畅的效果。
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引言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拥堵,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成为改善交通流量、减少交通事故的关键。
本文将对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际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二、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实时数据收集、交通流量分析和信号灯控制决策三个方面。
2.1 实时数据收集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采集车辆和行人的信息,包括车辆数量、车速、行人密度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传输到中央服务器进行处理。
2.2 交通流量分析在中央服务器上,通过对实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可以得到不同道路的交通流量情况。
交通流量分析可以包括车辆流量、行人流量、车速和拥堵程度等指标,为后续的信号灯控制提供依据。
2.3 信号灯控制决策基于交通流量分析结果,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交通状况智能地决定信号灯的开启和关闭时间。
优化的信号灯控制策略可以使车辆和行人的通行效率达到最大化。
三、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实现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实现需要使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
3.1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中的中央服务器需要配置高性能的计算机系统,以支持实时数据的处理和交通流量分析。
同时,通过计算机系统可以实现信号灯控制策略的优化算法。
3.2 通信技术的应用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需要使用通信技术实现各个交通灯和中央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传统的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技术都可以应用于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中,以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
3.3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与交通工具和行人之间的连接。
车辆和行人可以通过智能终端设备向交通灯发送信号,交通灯可以实时地根据这些信号做出相应的决策。
四、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已经在一些城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1 交通拥堵减少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根据实时的交通流量情况,可以合理地分配交通信号灯的开启和关闭时间,从而避免了交通拥堵现象的发生,提高了道路的通行效率。
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交通流量也越来越大,交通拥堵日益严重,交通事故的发生也不断上升。
而现代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的出现,则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
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是指一种利用计算机、通讯、监控和控制等技术,通过对交通流量、车速、时空分布等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从而实现对信号灯控制的自适应和优化。
本文将探讨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方法。
一、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的设计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由传感器、信号控制箱、通信设备和展示设备等组成。
1.传感器传感器是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它能够对车流、行人流和公交车流等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车流量传感器、磁敏感器、压敏传感器和摄像头等。
2.信号控制箱信号控制箱是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它能够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并且根据处理结果来实现信号灯的自适应控制和优化。
在信号控制箱中,通常会搭载一些专业的控制与处理芯片,比如ARM架构的处理器和FPGA专用芯片等。
3.通信设备通信设备主要是用于信号控制箱与展示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讯,这些设备可以通过有线和无线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比如常见的以太网和Wi-Fi等。
4.展示设备展示设备是用于展示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的实时运行状态和结果,比如计算机和LED显示屏等。
二、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的优化在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中,优化算法也是实现系统高效运行的重要因素。
1.流量分配算法在一些高峰时间,车流量较大,往往会形成拥堵现象,此时可以采用流量分配算法,将不同的车流量分配到不同的路口,从而实现整个交通系统的流畅运行。
2.相位时长的自适应调整相位时长是指灯组在特定时间内所能持续亮的时间,从而控制交通信号的变化。
采用自适应调整相位时长的控制方法可以根据实时车流的情况,动态调整相位时长,以实现交通信号的优化。
3.交通流量预测算法交通流量预测算法可以通过分析历史的交通流量数据、天气、事件等因素来预测未来的交通流量,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自适应交通灯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南 京 理 工 大 学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作 者:xxxx 学 号: 9049 教学点: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专 业:机电一体化工程 题 目:自适应交通灯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指导者:(姓 名) (专业技术职务)评阅者:(姓 名) (专业技术职务)2011年 元 月讲师 讲师南京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评语学生姓名:x x x x班级、学号:09机电接本2班9049题目:自适应交通灯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综合成绩:中毕业设计(论文)评语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第I 页共I页目次1 引言 (1)1.1课题研究背景 (1)1.2研究研究意义 (2)1.3问题与方法 (3)2 方案论证与硬件设计 (5)2.1课题可行性分析 (5)2.2车辆的存在与通过的检测 (5)2.3用PLC实现智能交通灯控制 (12)3 智能交通系统软件设计 (14)3.1可编程控制器(PLC)的介绍 (14)3.2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 (16)3.3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 (17)3.4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的PLC选型 (20)4 交通灯的保护 (24)4.1感应线圈(电感式传感器) (24)4.2干扰 (24)4.3主要抗干扰措施 (26)结论 (29)致谢 (30)参考文献 (31)附录A (32)1 引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城市里的十字路口交通系统大都采用定时来控制(不排除繁忙路段或高峰时段用交警来取代交通灯的情况),这样必然产生如下弊端:当某条路段的车流量很大时却要等待红灯,而此时另一条是空道或车流量相对少得多的道却长时间亮的是绿灯,这种多等少的尴尬现象是未对实际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所造成的,不仅让司机乘客怨声载道,而且对人力和物力资源也是一种浪费。
智能控制交通系统是目前研究的方向,也已经取得不少成果,在少数几个先进国家已采用智能方式来控制交通信号,其中主要运用GPS全球定位系统等。
出于便捷和效果的综合考虑,我们可用如下方案来控制交通路况:制作传感器探测车辆数量来控制交通灯的时长。
PLC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

PLC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是一种基于PLC技术的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通过对交通信号灯控制进行智能化优化,实现交通流量的合理分配和交通管控的智能化管理,在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的同时确保交通安全。
本文将介绍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理念、系统架构、功能模块、硬件设备和软件编程等方面。
一、设计理念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理念是通过PLC技术实现对交通信号灯的智能控制,根据车辆流量和道路情况实时调整信号灯的变化,合理分配绿灯时间,优化交通信号配时方案,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和交通安全性。
系统应具有智能化、自适应性和实时响应性,能够有效应对不同交通情况,提供个性化的交通管控解决方案。
二、系统架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架构主要包括传感器模块、PLC控制器、交通信号灯、通信模块和监控终端等部分。
传感器模块用于感知道路上的车辆流量和行驶方向等信息,将数据传输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根据传感器数据实时调整信号灯控制策略;交通信号灯根据PLC控制器的指令变化显示不同颜色信号;通信模块用于系统与监控终端之间的数据通信,监控终端用于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和实时操作。
三、功能模块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功能模块包括车辆检测模块、信号灯控制模块、通信模块和监控模块等。
车辆检测模块通过车辆检测器实时感知道路上的车辆流量和行驶方向等信息;信号灯控制模块根据车辆检测模块的数据智能调整信号灯配时,实现绿灯优先和拥堵车辆识别等功能;通信模块提供系统与监控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实现数据交换和远程监控;监控模块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和信号灯显示情况,可对系统进行远程操作和管理。
四、硬件设备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的硬件设备主要包括传感器、PLC控制器、交通信号灯、通信模块和监控终端等部分。
传感器用于感知车辆流量和行驶方向等信息;PLC控制器用于处理传感器数据,实现信号灯的智能控制;交通信号灯显示不同颜色信号,指示不同车辆通行状态;通信模块提供系统与监控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监控终端用于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和实时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自适应交通灯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摘要交通灯是城市交通监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机动车辆的安全运行,维持城市道路的顺畅起了重要作用。
随着车辆的日益增多,交通问题将日益严重。
可通过多修建道路或限制车辆的办法来解决,但道路的增加是有限的,而限制车辆会使汽车及相关产业受到压制。
目前,发达国家的交通主要向智能交通方向发展。
如给汽车装上导航仪等办法,充分利用电子设备提高现有道路交通系统的运输能力。
交通灯是管理城市交通的重要工具,交通灯对道路的影响近年来引起广大学者的广泛注意。
目前绝大部分交通灯其时间都是设定好的,不管是车流高峰还是低谷,红绿灯的时间都是固定不变,还有一些交通灯能根据简单划分的时间段来调整时间,但控制起来都不是很灵活,这使得城市车流的调节不能达到最优。
由于传统的定时切换控制交通方式的局限性使得我们有必要寻求一种能够具有流量变化自适应控制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智能交通灯的优点在于能减缓滞流现象,不会出现空道占时的情形,提高公路交通通行率,保持道路的畅通。
基于此本论文的思路是:通过传感器(即电磁感应线圈)探测出汽车的流量后自动调节红绿灯的时长。
车辆的流量计数、交通灯的时长控制可由可编程控制器(PLC)来实现。
关键字:车流量,智能交通,传感器,可编程控制器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外文摘要Title Adaptive traffic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designAbstractThe traffic light is urban traffic supervision system important consti tuent, to guarantee safe operation of motor vehicles, maintain the urb an road smooth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With the increasing of vehicl es will increasingly serious, the traffic problem. But through many ro ads or restrict vehicle solution to the increase, but the road is limi ted, and the limit vehicles will make cars and related industry suppre ssed. At present, the main developed countries to traffic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direction. As for car mount navigators to wait for meth od, make full use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upgrade the existing road tr affic system transportation capability. The traffic light is the impor tant tool of urban traffic management, traffic lights on road in recen t years the influence caused widespread attention of the majority of s cholars. Currently most of the traffic lights its time are set good, w hether it is the lowlands, traffic peak traffic time is fixed, and som e traffic lights can be divided according to simple period of time to adjust, but not very flexible control together, which makes the city t raffic regulation cannot achieve optimal.Because the traditional timing switch control of the means of transpor tation limitation makes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seek a capable flow change adaptive control of intelligent traffic control system, intelli gent traffic lights features can slow stagnation phenomenon, won't app ear empty way of situation, improving highway traffic rate, keep the r oad clear. Based on this idea of this paper is that by sensor (i.e.,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coils) detected automatically adjust the flow car traffic after the duration. Vehicle traffic counting, light load control by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PLC) to achieve.Key word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traffic, sensor, programmable controller目次1 引言 (1)1.1课题研究背景 (1)1.2研究研究意义 (2)1.3问题与方法 (3)2 方案论证与硬件设计 (5)2.1课题可行性分析 (5)2.2车辆的存在与通过的检测 (5)2.3用PLC实现智能交通灯控制 (12)3 智能交通系统软件设计 (14)3.1可编程控制器(PLC)的介绍 (14)3.2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 (16)3.3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 (17)3.4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的PLC选型 (20)4 交通灯的保护 (24)4.1感应线圈(电感式传感器) (24)4.2干扰 (24)4.3主要抗干扰措施 (26)结论 (29)致谢 (30)参考文献 (31)附录A (32)1 引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城市里的十字路口交通系统大都采用定时来控制(不排除繁忙路段或高峰时段用交警来取代交通灯的情况),这样必然产生如下弊端:当某条路段的车流量很大时却要等待红灯,而此时另一条是空道或车流量相对少得多的道却长时间亮的是绿灯,这种多等少的尴尬现象是未对实际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所造成的,不仅让司机乘客怨声载道,而且对人力和物力资源也是一种浪费。
智能控制交通系统是目前研究的方向,也已经取得不少成果,在少数几个先进国家已采用智能方式来控制交通信号,其中主要运用GPS全球定位系统等。
出于便捷和效果的综合考虑,我们可用如下方案来控制交通路况:制作传感器探测车辆数量来控制交通灯的时长。
具体如下:通过传感器(即电磁感应线圈)探测出汽车的流量后自动调节红绿灯的时长。
车辆的流量计数、交通灯的时长控制可由可编程控制器(PLC)来实现。
比较传统的定时交通灯控制与智能交通灯控制,可知后者的最大优点在于减缓滞流现象,也不会出现空道占时的情形,提高了公路交通通行率,较全球定位系统而言成本更低。
1.1课题研究背景1858年,在英国伦敦主要街头安装了以燃煤气为光源的红,蓝两色的机械扳手式信号灯,用以指挥马车通行。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交通信号灯。
1868年,英国机械工程师纳伊特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区的议会大厦前的广场上,安装了世界上最早的煤气红绿灯。
它由红绿两以旋转式方形玻璃提灯组成,红色表示“停止”,绿色表示“注意”。
1869年1月2日,煤气灯爆炸,使警察受伤,遂被取消。
1914年,电气启动的红绿灯出现在美国。
这种红绿灯由红绿黄三色圆形的投光器组成,安装在纽约市5号大街的一座高塔上。
红灯亮表示“停止”,绿灯亮表示“通行”。
1918年,又出现了带控制的红绿灯和红外线红绿灯。
带控制的红绿灯,一种是把压力探测器安在地下,车辆一接近红灯便变为绿灯;另一种是用扩音器来启动红绿灯,司机遇红灯时按一下嗽叭,就使红灯变为绿灯。
红外线红绿灯当行人踏上对压力敏感的路面时,它就能察觉到有人要过马路。
红外光束能把信号灯的红灯延长一段时间,推迟汽车放行,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信号灯的出现,使交通得以有效管制,对于疏导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有明显效果。
1968年,联合国《道路交通和道路标志信号协定》对各种信号灯的含义作了规定。
绿灯是通行信号,面对绿灯的车辆可以直行,左转弯和右转弯,除非另一种标志禁止某一种转向。
左右转弯车辆都必须让合法地正在路口内行驶的车辆和过人行横道的行人优先通行。
红灯是禁行信号,面对红灯的车辆必须在交叉路口的停车线后停车。
黄灯是警告信号,面对黄灯的车辆不能越过停车线,但车辆已十分接近停车线而不能安全停车时可以进入交叉路口。
随着交通的不断发展和汽车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挤加剧,交通事故频发,交通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引人注目的城市问题之一。
交通问题不仅是发展中国家,就是在发达国家也是一个令人困扰的严重问题。
众所周知,缓解交通拥挤的最直接和最有效办法是提高路网的通信能力。
但无论哪个国家的大城市,不可能无限制地修建道路,不论是资金因素还是土地因素,都限制了道路的无节制增长。
因此,不可能通过无限制地修建道路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与此同时,通过限制车辆增加削减交通需求也因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而无法取得满意的结果。
事实上,由于交通系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大系统,无论单独从车辆方面考虑还是从道路方面考虑,都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2研究研究意义在十字路口设置交通灯可以对交通进行有效的疏通,并为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原先的交通灯控制系统已经不能适应现在日益繁忙的交通状况。
如何改善交通灯控制系统,使其适应现在的交通状况,成为研究的课题。
传统的十字路口交通控制灯,通常的做法是:事先经过车辆流量的调查,运用统计的方法将两个方向红绿灯的延时预先设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