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量采集器技术协议
载波通讯协议376.1(2013).

ICS29.020Q/GDW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 376.1—2012代替Q/GDW 376.1-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第1部分:主站与采集终端通信协议poweruserelectricenergydataacquisitionsystemcommunicationprotocolPart1:masterstationcommunicationwithdataacquireterminalXXXX-XX-XX发布XXXX-XX-XX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4 帧结构 (4)4.1 参考模型 (4)4.2 字节格式 (4)4.3 帧格式 (4)4.4 链路传输 (14)4.5 物理层接口 (16)5 报文应用及数据结构 (16)5.1 确认∕否认(AFN=00H) (17)5.2 复位命令(AFN=01H) (18)5.3 链路接口检测(AFN=02H) (19)5.4 中继站命令(AFN=03H) (21)5.5 设置参数(AFN=04H) (24)5.6 控制命令(AFN=05H) (56)5.7 身份认证及密钥协商(AFN=06H) (63)5.8 请求被级联终端主动上报(AFN=08H) (69)5.9 请求终端配置及信息(AFN=09H) (70)5.10 查询参数(AFN=0AH) (77)5.11 请求任务数据(AFN=0BH) (80)5.12 请求1类数据(AFN=0CH) (82)5.13 请求2类数据(AFN=0DH) (130)5.14 请求3类数据(AFN=0EH) (194)5.15 文件传输(AFN=0FH) (218)5.16 数据转发(AFN=10H) (221)附录A(规范性附录)数据格式说明 (229)附录B(规范性附录)事件代码ERC (239)附录C(规范性附录)数据冻结密度 (241)附录D(规范性附录)出错否认代码ERR (242)附录E(规范性附录)短信(SMS)传输接口分拆 (243)编制说明 (245)前言Q/GDW 376—2012《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是根据国家电网公司2012年度企业标准制修订计划任务(国家电网科[2012]66号)的安排,对Q/GDW 376—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的修订。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检测装置技术协议-2013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检测装置技术协议1.范围本技术规范适用于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检测装置(FKC-301)的订货,能够校验集中器、专变终端、用电管理终端和三相电能表。
本技术规范未提及的技术条件需符合《Q/GDW 1373-2013》至《Q/GDW 1380-2013》和《DL/T 698-2010》相关规程和标准规定。
2.引用标准●Q/GDW 1373-2013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规范●Q/GDW 1374-2013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范●Q/GDW 1375-2013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型式规范●Q/GDW 1376-2013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Q/GDW 1377-2013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安全防护技术规范●Q/GDW 1378-2013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设计导则●Q/GDW 1379-2013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检验技术规范●DL/T 645-199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DL/T 645-200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Q/GDW 129-2005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Q/GDW 130-2005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数据传输规约●DL/T 698-2010.3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电能信息采集终端技术规范●DL/T 698-2010.4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通信协议●JJG597-2005 交流电能表检定装置检定规程●JJG307-2006 机电式交流电能表检定规程●JJG596-1999 电子式电能表检定规程注:上述几个标准中的所有引用标准中的所有条款均作为本技术条件的引用,不再逐一列出。
3.技术条件采集终端检验装置的生产完全符合上面引用文献中的各项国家标准和规程中的有关技术要求。
装置的表位数为:16表位3.1性能要求3.1.1、装置精度装置精度:0.1级。
标准表精度:0.05级。
3.1.2、电压、电流档位电压档位:57.7V、100V、220V、380V。
AS电能量采集系统简介0212

目录一、系统概述 (1)二、系统特点 (1)三、系统结构 (2)3.1操作系统 (3)3.2网络通信协议 (3)3.3开发模式 (5)3.4开发语言 (5)3.5数据库 (5)四、系统软件框图 (6)五、功能及界面 (7)5.1 参数设置 (7)5.2 网络设备管理 (8)5.3 数据采集 (10)5.4 数据查询 (11)5.5 业务变更 (12)5.6 设备管理 (12)5.7 报表管理 (13)5.8 曲线工具 (13)5.9 统计分析 (15)5.10 权限管理 (15)5.11 监视告警 (16)六、厂站系统 (16)6.1 系统构成 (16)6.2 采集终端 (17)6.3 工作原理 (17)6.4 主要功能 (18)6.5 技术指标 (19)一、系统概述电能量采集与计费系统(TMR-Tele Meter Reading)的建设是随着电力商业化运营的开展、电厂出现多元化投资主体而开始的。
电能量计量系统主要任务是采集、处理、存储、统计各电厂的上网电量、联络线关口点电量和各用电关口的下网电量,为计算和分析提供基本数据。
电能量采集与计费系统是电力市场运营的基础。
为了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的电力交易,建设一套精确、可靠、安全可信的电能量计量系统,满足市场运行、结算和考核的需要是十分必要的。
随着电力工业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电力市场的逐步完善,对电网的运营和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电能量采集与计费系统作为电力市场交易中的“秤”,其地位非常重要。
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开发的CC-2000E/TMR电能量采集与计费系统,可用于省、地区、县各级电力公司,实现电网电量自动采集、处理、分析、计费等功能,并能通过本系统的计算机通信功能实现和相关计算机系统以及相关电力公司的信息交换,可为电网的商业化运营提供有效的管理手段。
该系统完全满足电力系统的需要。
二、系统特点本系统所提供的软件是一种建立在国际公认的工业标准上的具有开放性、分布性及模块化并专用于电能量采集与计费方面的软件系统。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量采集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量采集技术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已经成为了众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环境监测、工业控制到医疗保健、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无处不在。
然而,这些传感器节点通常由电池供电,而电池的能量有限,更换电池又往往成本高昂且操作困难。
因此,能量采集技术的出现为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源供应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
能量采集,顾名思义,就是从周围环境中收集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电能,为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提供持续的能源支持。
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实现自供电,减少对传统电池的依赖,从而延长传感器网络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目前,常见的能量采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太阳能采集是最为常见和成熟的一种能量采集方式。
我们都知道,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地球辐射能量,只要有合适的光伏电池,就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在户外环境中,太阳能采集具有很大的潜力。
然而,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比如,在阴天或夜晚,太阳能的供应就会大幅减少甚至中断。
此外,光伏电池的效率还受到光照强度、角度以及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振动能量采集也是一种重要的途径。
在很多场景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振动,比如机械运转、车辆行驶、人体运动等。
通过使用压电材料或电磁感应装置,可以将这些振动能量转化为电能。
但是,振动的能量密度通常较低,需要高效的能量转换装置来提高采集效率。
热能采集技术则适用于存在温差的环境。
例如,工业设备表面与周围环境之间的温差、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温差等。
通过热电材料,可以将温差转化为电能。
不过,热能采集的输出功率相对较小,需要进一步提高转换效率和能量管理技术。
除了上述几种主要的能量采集方式,还有一些其他的技术,如风能采集、射频能量采集等。
风能采集在特定的户外环境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但受到风速和风向等因素的限制。
射频能量采集则可以从周围的无线电信号中获取能量,但能量密度通常非常低,需要高性能的接收和转换装置。
DLT698(可编辑)

DLT698ICS:F 21备案号:DL/T 698.42-2010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4-2 部分通信协议-集中器下行通信electro energy data acquire and management systempart4-2: communication protocol- concentrator downwardcommunication标准分享网提示:非正式版标准仅供参考2010-05-01 发布 2010-10-01 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 698.42-2010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帧结构14.1字节格式. 14.2帧格式 14.3传输35 数据标识 35.1数据标识结构 35.2数据传输形式 56 应用层56.1读数据 56.2读通信地址66.3写数据 66.4广播校时. 76.5写通信地址76.6更改通信速率 76.7修改密码. 86.8最大需量清零 8附录 A 规范性附录数据标识编码表. 10附录 B 规范性附录预付费数据结构23附录 C(规范性附录)状态字、特征字和错误信息字 24附录 D(资料性附录)帧校验序列(FCS)算法. 25I标准分享网 //0>. 免费下载DL/T698.42-2010前言DL/T 698《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是对 DL/T 698-1999《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技术条件》的修订,DL/T698 由下列部分组成:DL/T 698.1-2009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 1部分总则;DL/T 698.2-2010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 2部分主站技术规范;DL/T 698.31-2010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 3-1 部分电能信息采集终端技术规范-通用要求;DL/T 698.32-2010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 3-2 部分电能信息采集终端技术规范-厂站采集终端特殊要求;DL/T 698.33-2010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 3-3 部分电能信息采集终端技术规范-专变采集终端特殊要求;DL/T 698.34-2010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 3-4部分电能信息采集终端技术规-公变采集终端特殊要求;DL/T 698.35-2010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 3-5 部分电能信息采集终端技术规范-低压集中抄表终端特殊要求;DL/T 698.41-2010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 4-1 部分通信协议-主站与电能采集终端通信;DL/T 698.42-2010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 4-2 部分通信协议-集中器下行通信。
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下行抄表功能测试方案

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下行抄表功能测试方案一、测试依据依据《智能变电站电能量采集终端招标技术规范书》要求,智能变电站电能量采集终端需支持对三种协议的电能表(D1/T645-2007协议、D1/T698协议、D1/T645-1997规约)日冻结、月冻结、96点曲线及34种全事件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并且支持在终端屏幕显示进行手动查询。
二、测试方案实验室测试主要分为三部分进行开展,第一部分:智能变电站电能量采集终端关于D1/T645-2007协议电能表数据采集测试;第二部分:智能变电站电能量采集终端关于D1/T698协议电能表数据采集测试;第三部分:智能变电站电能量采集终端关于D1/T645-1997协议电能表数据采集测试。
实验室搭建测试环境,通过人工干预让三种协议的智能电能表生成相关试验数据,用智能变电站电能量采集终端对生成的数据进行抄读。
随机抽取智能变电站电能量采集终端的一路RS485,同时与D1/T645-2007协议、D1/T698协议和D1/T645-1997三种协议电能表进行通讯,实现电能表数据采集与存储。
实验室测试通过终端屏幕显示数据与电能表内部实际存储数据进行比对,判断终端所采集的数据是否正确。
1、测试设备D1/T645-2007协议、D1/T698协议和D1/T645-1997协议电能表共计20只。
2、测试项目1)冻结数据采集根据不同的协议类型,终端冻结数据采集测试项目如表1、表2所示:表1智能变电站电能量采集终端冻结数据采集功能测试内容(D1/T698协议)2)事件数据采集终端事件数据采集测试项目如表3所示:3)终端版本信息抄读终端软件、硬件版本信息应支持在屏显查看,且软件版本日期实时更新,测试项目如表4所示:4)补抄试验测试终端和电能表同时上电,终端应能立即自动补抄电表上30日日冻结数据6项、补抄上一月月冻结数据2项。
5)事件抄读策略测试①电能表全事件采用分间隔采集方式进行,每个间隔为15分钟。
DF6201电能量采集装置用户手册

置。 4. 采集装置应安装在室内通风干燥处,安装采集装置的机柜(或屏)放置平稳,
可靠固定,不得倾斜、摇晃。 5. 注意观察液晶显示是否正常,以便判断采集装置是否工作正常,及时排除故障
或维修。 6. 采集装置要可靠接地,接地电阻小于 4Ω。 7. 所有进出采集装置的线缆应有外部防雷措施。 8. 为了操作人员的安全,在接线时必须切断电源。
四 于本手册的声明
我公司保留对本手册中所有内容的最终解释权及修改权。由于随着产品硬件及 软件的不断改进,用户手册可能会有所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最终应以最新版说明 书为准。
1 CPU 插件........................................................................................................................5 2 PRT 插件........................................................................................................................6 3 MDM 插件........................................................................................................................6 4 T485 插件......................................................................................................................8 5 CS 插件..........................................................................................................................8 6 MYX 插件........................................................................................................................9 八 现场安装 ........................................................................................................................10 1 施工设备.....................................................................................................................10 2 施工材料.....................................................................................................................10 3 安装形式.....................................................................................................................10 4 端口接线..................................................................................................................... 11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专变采集终端技术规范

DL/T698.31-200×《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 第3-1部分电能信息采集终端技术规范-通用要求》
DL/T 698.33-200X《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 第3-3部分 电能信息采集终端技术规范-专变采集终端特殊要求》
DL/T 698.41-200X《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 第4-1部分 通信协议-主站与电能信息采集终端通信》
——频率范围:10Hz~150Hz;
——位移幅值:0.075 mm(频率≤60Hz);
——加速度幅值:10 m/s2(频率60Hz)。
4.
4.
交流采样模拟量输入有:
a)交流电压:输入额定值为100V或100V/ 、220V/380V,输入电压范围:(0~120%)Un。电压输入回路功率消耗≤0.5VA(单相)。
ICS29.020
备案号:CEC××—××××
备
目 次
前 言
本标准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国家电网公司系统(以下简称“公司系统”)实际运行管理对采集终端功能的基本要求,参考其他有关标准、规程、规范编制而成。
本标准以《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专变智能采集终端功能规范》、《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专变智能采集终端型式规范》为基础,明确了公司系统的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专变智能采集终端技术指标、机械性能、适应环境、功能要求、电气性能、抗干扰及可靠性等技术要求,并对其检验规则以及运行质量管理要求等做了进一步的规定。
电能表
2
日总最大有功功率及发生时间
终端
3
日正向有功电能量(总、各费率)
终端
4
日正向无功总电能量
终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能量采集器技术协议书1总则1.1本技术协议是为省电网购买电能量计费系统的厂站端设备即电能量采集器的技术条件。
1.2本技术协议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但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书和现在最新的国家标准的优质产品。
1.3本技术协议所用的标准如与供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4在合同签定后,买方有权因规范、标准等发生变化单方面提出补充要求。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协议书中引用而构成本协议书的条文。
本协议书中的技术参数或技术要求如与以下标准有矛盾或标准间有矛盾时,按对需方有利的标准执行。
所示标准均应采用最新有效版本。
电能量采集装置主要遵循下列标准:IEC 1000-4-2/3/4-1995 电磁兼容DL/T743-2001工频耐压、电磁兼容GB2423.1/2/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国家电网公司物资采购标准:电能量计量采集终端通用技术规范(编号:1108004-0000-00)通信协议主要遵循下列标准IEC870-5-102-1996DL/T634-1997 远动设备及系统传输规约IEC1107-1996(直接本地)IEC1142-1993(本地总线)DL/T645-199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DL/T645-200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3环境条件3.1安装地点:安装在本变电站主控楼主变继电器小室的调度数据网柜内3.2海拔不超过1000m3.3工作温度:-30℃~+70℃,相对湿度:10%~100%,工作大气压:70kPa~106kPa。
4设备清单及交货实施由供方负责制定计划,精心施工,需方协助。
进度安排如下:5主要技术参数与功能要求5.1电能量采集器主要技术指标5.2电能量采集器硬件要求5.2.1.要求采用标准19”机架,模块化结构,便于扩充。
5.2.2.数据存储容量为512MB. 支持磁盘镜像功能;以5分钟为采样密度、至少接入128个电能表,每个电能表至少考虑32个量的数据量,电能量采集器的数据保存容量不少于62天。
5.2.3.采集器通过串行口采集电能表数据,每台电能量采集器要求配置16个RS485接口。
每个接口至少可接入16只电能表的RS485接口。
每个RS485接口均可现场设置为2线或4线RS485接口,以便电能表的接入。
5.2.4.卖方应可根据买方现场情况把部分RS485接口转换为CS电流环接口,每个CS电流环接口最多可接4只电表;5.2.5.具备16路状态量输入模块,要求采用无源接点输入, 做为自动旁代功能的输入状态量。
5.2.6.与主站通信接口配置:2个10/100M的网络通信接口,要求可扩充,1个拨号通信接口(包括内置MODEM),5.2.7.配置当地维护接口,满足当地维护终端的接入要求。
5.2.8.电能量采集器供电电源为两路直流DC220V±40%输入,并为自动无缝切换,两路输入电源均为AC220V±40%输入或两路输入电源均为DC220V±40%输入,两路输入电源必须相互隔离,并为自动无缝切换,同时采集器必须采集两路电源的供电状态并发送至主站系统。
同时采集器必须有两电源的供电状态并发送至主站系统。
5.2.9.具备汉字液晶显示和键盘输入。
5.2.10.具备电源、网络、串口、MODEM和设备本身工作状态等的指示灯。
5.2.11.电能量采集器可以施加铅封,用户不能随意打开。
5.3数据采集5.3.1.应能接入具备福建电网入网资格的所有电能表(含目前运行中的及今后新购置的)。
可接入的表计有:兰吉尔、Elster、红相、华隆、金陵、科能、威胜等(只要提供规约,原则上均可接入)5.3.2.支持多种电能表通信协议,具有电能表通信协议库,每个与电能表通信的串行口可以支持多协议混用。
每个串行口可接入8只电能表以上;5.3.3.具备数据选择功能,能根据电表中数据的特性选择最终结果,如按照:电表内形成的电量(负荷)曲线、广播冻结值、电能表当前值或抄表日这个优先顺序来形成电能量周期数据。
能通过数据通讯接口实现电能表数据的准确采集,具有至少三个存储缓冲期,每个缓冲器可设定所采集的数据,能按指定的采集周期安全可靠的存储带时标的电量数据,能按指定的时间起点、指定的内容向主站传送信息;能对以下数据进行处理:1) 正向有功总、尖、峰、平、谷电量;2) 反向有功总、尖、峰、平、谷电量;3) 一、二、三、四象限无功总、尖、峰、平、谷电量;4) 上月正向有功最大需量;5) 上月反向有功最大需量;7) 设定的抄表日零点电量,含上述1)~5)项数据;8) 采集的电能表异常信息(至少包含:失压、电池低电压、相序错误、电能表告警码等等);9) 采集器与电能表的时钟大偏差事件。
5.3.4.能采集遥信信号,故障等事件信息;5.3.5.能采集交直流电源的供电状态,形成事件发送至主站;5.4数据处理5.4.1.具有一般性的数据处理能力,如:算术处理、形成总、尖、峰、平、谷电量周期数据等;5.4.2.具有换表处理支持功能。
输入换表操作:1)抄读电能表的截至底度及拆旧表时间;2)修改相应电表参数(如表的ID、波特率、规约等);3)与新电能表进行通信,若换表不成功,提示相应不成功信息,直至换表成功,并抄读新表底度及装新表时间;4)输入追补电量。
能配合主站实现自动换表处理。
5.4.3.具有换CT功能。
输入换CT时间,执行换CT操作,产生相应事项并送给主站;5.5通信5.5.1.可通过拨号、网络、专用线路等多种通信方式与主站通信;5.5.2.能同时与4个以上的主站进行通信,每个通信连接可以配置不同的数据周期,互不干扰;5.5.3.与主站能支持多协议通信,通信规约采用IEC102规约、DL719、SCTM规约等,并开发需方提供的通信规约;5.5.4.数据传输具有差错控制,实现无误码传输,保证主站接收数据的正确性;5.5.5.支持与当地微机监控系统通信;5.5.6.具备主站认定功能,能根据设置拒绝非授权和超授权访问。
5.6校时5.6.1.具有实时时钟和日历,终端时钟可由主站定期校准,同时终端也可对电能表校时,校表精度≤0.5S。
通过校时,确保全网时钟的统一。
5.6.2.主站对采集器和采集器对电能表的校时需采用区间校时,小偏差和大偏差都不校时。
在采集器上可设定小偏差和大偏差的值,例如:小偏差为5S,大偏差为30S,它们之间的时间偏差在5-30S内可以校时。
5.6.3.如权限允许,通过键盘可设置采集器时间。
5.7远程维护电能量采集器的各种参数可现场通过键盘和中文液晶显示器来设置,也可通过专用维护软件在现场或远程进行各种参数设置、参数查询工作。
软件升级可在当地或远方进行。
可通过通讯通道(网络和拨号MODEM)进行远程软件升级和参数下载,远程升级可采用增量升级及完全升级两种方式。
应具备密码权限控制,升级过程支持断点续传。
5.8透明通道功能透明通道功能,即电能量采集器将收到的主站命令中的命令内容不做任何解释发给下属设备电能表,然后将下属设备电能表返回的结果不加任何解释转发给主站。
通过透明通道来实现主站对电能表的时钟、时段、费率、月末冻结日、电能表显示项远程设置及数据实时抄收。
5.9通道防雷器要求RS-485通道防雷器和网络通道防雷器能有效地防止雷电、交直流强电感应对设备(采集器或电能表)的冲击损坏,并能对终端通讯的干扰信号进行阻尼与接收。
在终端通道遇雷电及交直流强电冲击时,能以毫秒级速度对终端设备快速的进行过流、过压保护,对地放电。
6质量保证6.1.总体要求(1)卖方在中国国内应设有用户服务中心或维修点,配有专职维修人员,备有充足备品备件,并有完善的用户档案,能根据需要通过计算机网络查询用户及产品使用情况,能及时准确解决所提供设备的故障。
(2)卖方应提供软、硬件1年的质保期,质保期从SAT完成后开始计算。
(3)卖方提供的设备必须能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若在运行中发现有设备统一缺陷,卖方必须在2个月之内解决缺陷问题。
(4)对采购的硬件,在提供1年质保和应当同提供原厂的7×24小时服务,质保时间应从相应硬件安装到现场后开始计算。
(5)对买方提出的本技术规范书之外的新功能开发,卖方应提供积极的响应,为主协调接入的技术方案并完成相应的配合工作,不得拒绝。
6.2.保证期内的技术服务(1)提出在正常条件下保证电能量采集器正常稳定运行的维护计划,包括系统维护、故障诊断、模件更换、故障处理等。
(2)在安装、调试及质保期内因质量问题引起的设备部件损坏,由卖方免费更换。
(3)在保证期内,如果电能量采集器出现故障,卖方应提供服务,负责查找故障原因并将电能量采集器恢复到正常运行。
在设备本身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一切费用由卖方负担。
电能量采集器发生异常情况,在接到买方的通知后,卖方技术人员应在4小时内完成电话应答;8小时内完成远程登录诊断;在24小时内到达现场解决疑难。
(4)如果系统在一个特定部分发生重复性故障时,卖方应同意对这个部分重算保证期(软件模块和硬件同样适用)。
如果重复故障使某个电能量采集器不能正常运行,这意味着卖方提供的全部电能量采集器的保证期应重新开始计算。
6.3.保证期后的技术服务保证期后,卖方仍应根据合同要求向买方提供技术服务,以合理价格提供买方需要的备品备件和由于原理性故障而导致的系统改进。
7包装运输7.1出厂的每台电能量采集器应有铭牌,其上应注明:a)制造厂厂名、商标;b)产品名称和型号;c)总重(kg);d)制造年、月;e)出厂编号。
7.2包装和运输电能量采集器应有包装规范,各部件在运输过程中不应损伤、破裂、变形、丢失及受潮。
所有运输措施应经过验证。
产品应采用防潮、防震的包装,在包装箱上标以“小心轻放”、“不准倒置”以及“防雨防潮“等明显标志。
8技术培训卖方应向买方提供原厂商技术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电能量采集器软硬件培训、系统维护现场培训、现场工程施工指导等内容。
9设计联络会卖方应向买方提供原厂商设计技术联络会。
内容包括:电能量采集器软硬件测试、系统功能测试、工程安排等内容。
10技术资料10.1包装清单10.2产品出厂合格证明书10.3出厂试验报告10.4安装、使用说明书10.5用户手册11供货时间:年月日前12安装调试1)卖方按照本协议第4款的设备清单提供设备,同时在买方现场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具备情况包括:屏柜立好、电能表校验好、线缆及所有的接线工作完成、调度数据网及电能量采集所需的IP地址及通道具备),按本协议技术要求派技术人员到设备安装现场进行调试。
在所有设备调试前,卖方技术人员要向需方提供硬件清单、硬件说明手册、硬件安装维护手册、各种系统资源软盘等全套技术资料;2)卖方负责设备的现场安装调试,并和当地地调电能主站系统完成联调,采集的电能量信息送往当地地调电能量主站系统,并提供设备调试、维护的现场培训;3)需方负责设备为现场的卖方工程师提供必要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