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课件PPT【20年最新】共58页文档

合集下载

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课件完美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课件完美版
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 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 才有的奇思妙想。这里有作者的所见:一叶小渔船 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 桨。也有作者的所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
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 船前进啊!
从中,体会到诗人对儿童的喜爱,也看出诗人的
第十六页,共74页。
不脱蓑衣卧月明。
连蓑衣也不脱,就悠闲地躺在月光下休息了。
第十七页,共74页。
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侧耳倾听, 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牧 童回来吃饱了饭,已经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 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看明月了。
第十八页,共74页。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 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 蓑衣卧月明。
弄: 逗弄。 蓑衣: 棕或草编的外衣。
用来遮风挡雨。
第十九页,共74页。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诗句给我们以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 上草色葱茏;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一个“铺〞字, 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 了;一个“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 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草 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笛声的悠扬 悦耳,使我们想象到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 境。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当 然,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 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黄昏的静寂。
• 短来撑衣,起短大杨了裤一万,点一里在的把撑小觉伞着孩得,船收很但儿起奇是慢竹怪慢篙天,地,气心前又晴进停想朗。了:,过船他并了浆们没一,在会船有干儿不雨,动吗啊船了呢,儿。?这徐这让徐时地杨,停万了他里下发很现纳一闷个:小不孩知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课件(40张ppt)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课件(40张ppt)

结合课文插图,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吗?
读诗歌,试着把握诗歌的节奏。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理解题目
一年四季
四时 田园 杂兴
有感而发的兴趣
农村
诗的题目意思是作者随兴写下一年四季 农村里的情景。
在田间锄草。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 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 得稀稀落落。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 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 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 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 来飞去。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风景。诗中用梅子黄、 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 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2.学习后两句。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①“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便横坐在 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浑厚无 邪。 ②诗中的景物,色彩和谐,基调清新,表现出了牧童 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
拓展阅读杨万里其他写儿童生活的诗。
舟过安仁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 杨万里
宋 杨万里
推举阅读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异乡,静夜感秋所作, 抒发了羁旅之愁和深挚的思乡之情 。
杨万里:
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 国诗人。曾任太常博士、广东提 点刑狱、尚书左司郎中兼太子侍 读、秘书监等。主张抗金,正直 敢言。宁宗时因奸相专权辞官居 家,终忧愤而死。与陆游、尤袤、 范成大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 人”,被誉为一代诗宗。
读准古诗、了解诗意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共125张PPT)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共125张PPT)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写出了诗人听到官军 收复失地的消息后__欣__喜__若__狂__的心情,表达了 诗人强烈的__爱__国___之情。
忽传收蓟北
闻官军收 河南河北
喜欲狂
狂态 狂想
漫卷诗书 放歌纵酒
青春作伴 即刻还乡
爱国 之情
有关爱国的名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万仞
五岳
蓟北
涕泪
衣裳
襄阳






仞岳摩遗涕巫
多音字
原文示例
(还有)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

(偿还) 终不还( )。
他还 有债务需要偿还 。
注意红色 字的读音
《从军行》
唐·王昌龄
探究读
根据朗读指导,朗读诗文,探究下列问题:
读完诗文,说说诗中最 能表现诗人志向的是哪一句?
朗读指导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 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读完诗文,找出诗人“涕泪满衣裳”的 原因。
剑外忽传收蓟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剑外:指作者所在的蜀地。 蓟北:泛指唐朝蓟州北部地区,在今河北东 北部一带,当时是叛军盘踞的地方。 涕(tì):眼泪。
《从军行》要表现出将士们大无 畏的英雄气概,朗读基调应该是豪迈 奔放的,最后两句感情浓烈,朗读时 要用铿锵有力,充满坚定的语气。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 / 长云 / 暗雪山, 孤城 / 遥望 / 玉门关。 黄沙 / 百战 / 穿金甲, 不破 / 楼兰 / 终不还。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优质PPT课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优质PPT课件

诗中哪个字最能体现诗人的心情?

诗眼,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剑门外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 刚刚听到时眼泪沾满衣裳。
背景知识
安史之乱中,蓟北是安史叛军的根据 地,叛军一路南下,攻陷了洛阳。洛阳四 面数百里州县皆成废墟,出现了千里人烟 断绝的惨景。无数受苦受难的百姓背井离 乡,杜甫随着逃难的人群离开了故乡,一 路历经千辛万苦,来到四川。
陆游(1125—1210) 字务 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 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他的 诗歌总的主题是抒发政治抱负和 同情人民苦难。其代表作有《书 愤》《示儿》《游山西村》等。
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 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 六十多年了。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 归故乡,在山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 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 南宋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 分析原因 收复蓟北
◎人民可以安居乐业

◎自己可以回到故乡
✲ 诗人的反应 涕泪满衣裳
◎以形传神 ◎喜极而悲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回头看妻儿哪还有 一点儿的忧伤,胡乱地 卷起诗书欣喜若狂。
这两句所体现的各人的情感是什么?
喜 妻子
——“愁不在”
诗人
——“喜欲狂”
漫卷诗书(动作)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滔滔万里黄河奔流不息东注入海, 华山与天相接,直插云霄。
✲ 描绘画面
滚滚黄河东流入海
华山巍峨屹立、直耸入云
雄伟壮丽
写景手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夸张
景物雄伟,有生气
化静为动
思考:这两句诗描绘祖国壮丽河山 的用意是什么?

五年级语文(下)PPT 古诗三首 部编-优质课件

五年级语文(下)PPT 古诗三首 部编-优质课件
五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课件 古诗三首 部编-精品PPT(实用版)新
五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课件 古诗三首 部编-精品PPT(实用版)新
四时田园杂兴(其 稚子弄冰
村晚
三十一)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宋 杨万里
宋 雷震
稚子金盆晓脱冰,草满池塘水满陂,
村庄儿女各当家。 彩丝穿取当银钲。山衔落日浸寒漪。
童孙未解供耕织, 敲作玉磬穿林响,牧童归去横牛背,
五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课件 古诗三首 部编-精品PPT(实用版)新
稚子弄冰 时间:晓
宋 杨万里
人物:稚子
稚子金盆晓脱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作玉磬穿林响,
道具:金盆

忽作玻璃碎地声。 过程:脱 穿 敲
五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课件 古诗三首 部编-精品PPT(实用版)新
五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课件 古诗三首 部编-精品PPT(实用版)新
也傍桑阴学种瓜。 忽作玻璃碎地声。短笛无腔信口吹。
五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课件 古诗三首 部编-精品PPT(实用版)新
五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课件 古诗三首 部编-精品PPT(实用版)新 五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课件 古诗三首 部编-精品PPT(实用版)新
五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课件 古诗三首 部编-精品PPT(实用版)新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1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白居易《晚兴》
xìng
陆游《春兴》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范成大,南宋诗人,晚年退居家乡,写了 一组诗,共60首。组诗的题目是《四时田园杂 兴》,描写了农村四季不同的自然风光、风俗 习惯等。
《 稚子弄冰 》
宋 杨万里
《村晚》
宋 雷震
五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课件 古诗三首 部编-精品PPT(实用版)新

五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教学课件(共51张PPT)

五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教学课件(共51张PPT)
古诗三首
完整课件
直接可以使用
共计2课时
【2024年春季】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完整版课件系列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古诗的意思。(重点)2.借助朗读、想象,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正确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难点)
学习目标
请同学们仔细看看这张图片,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形容一下眼前的这片风景?
后两句写得妙趣横生,意味深远: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但却在茂盛成荫的桑树下学种瓜。这些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一个“学”字使得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
这首诗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诗人的感情?
思考讨论
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流露出诗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全诗语言平白、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
小练笔。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所见——袁枚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3月9日
同学们再见!
2024课件
下载后此页可删除掉也可编辑修改
总结技巧(一)
下载后此页可删除掉也可编辑修改
总结技巧(一)
下载后此页可删除掉也可编辑修改
后两句表现了乡野黄昏晚景的可爱,村童牛背吹笛,悠然自得,淳朴无邪而快乐。
课堂小结
古诗《稚子弄冰》写一个孩子在冬天的一场嬉戏:一块大冰被穿上彩线,当锣来敲打,声音也清越嘹亮。忽然冰锣被敲碎落地,发出像玻璃碎裂的声音,表现了孩子的天真烂漫。
课堂小结
古诗《村晚》的诗人带着一种欣赏的目光去看牧童,写村晚,描绘了一幅悠然超凡、世外桃源般的画面。他十分满足于这样一种自然风光优美、人们生活自由自在的环境。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课件PPT【20年最新】PPT文档共58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课件PPT【20年最新】PPT文档共58页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自己知道。——苏联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 三首》课件PPT【20年最新】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九课 第三课时 古诗三首》课件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九课 第三课时 古诗三首》课件

却看妻子愁何在, 仅仅是妻子和孩子愁吗? 还有诗人的忧愁。
为衣食而愁, 为居无定所而愁, 为疾病别离而愁, 为报国无门而愁。
总结
全诗感情奔放,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比 喜悦的心情。后代诗论家都极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崇此诗,浦起 龙赞其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也”。
四、课堂总结,品诗有法
人教部编版 语文 五年级下
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 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
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 能力。 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二、读通古诗,学习生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三、总结学法,延伸扩展
我们通过反复读诗, 感受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用一个词来表示。 狂 喜
译文
公元763年的春天,这应该是杜甫一生中最难忘、最温暖 的一个春天。在这个春天,杜甫听到了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 消息;在这个春天,杜甫即将结束漂泊的生活,返回日夜思 念的故乡。让我们试着把这种“狂喜"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由 来,读出诗歌的韵味。

蓟北

巫峡

涕泪
xiāng
襄阳
yī shang
衣裳

妻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
1.闻:听说。官军:指唐朝军队。 2.剑外:剑门关以南,这里指四川。蓟北:泛 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 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三首》课件 PPT【20年最新】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