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操作系统是什么样的?
有关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应用的参考论文(2)

有关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应用的参考论文(2)有关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应用的参考论文篇二《计算机操作系统探讨》摘要: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了更好的使用计算机,应该对操作系统基本了解,因此本文主要对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发展史进行探讨,并对Windows,UNIX和Linux操作系统做了简单的介绍,使广大读者加深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理解。
关键词:计算机操作系统;Windows;UNIX;Linux中图分类号:TP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4-0000-01当今现代,人们学习、生活等都已经不能离开计算机,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组成,在计算机系统软件中最重要的软件就是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如同指挥官一样,指挥着计算机里的所有部件,并指挥它们按照某个计划协同工作。
计算机系统越复杂,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地位就越重要。
一、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并通过这种管理为用户提供服务,成为计算机和用户之间的接口。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1)处理机管理;(2)存储器管理;(3)文件管理;(4)设备管理;(5)用户接口。
基本上所有的操作系统都具有如下的特征:(1)并发性;(2)共享性;(3)虚拟性;(5)不确定性。
二、操作系统发展史操作系统的产生迄今已有70年的时间,最早期的操作系统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只是简单的单道批处理操作系统;接着演变成了多道程序批处理系统,与此同时,实时操作系统也应运而生;最后伴随着微型机、多处理机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之相对应的微机OS、多处理机OS和网络OS也随之迅速发展。
(一)串行处理系统世界上最早的计算机诞生之时,并没有操作系统,当时程序员直接和硬件打交道,具体流程是:首先程序员将已经穿孔的纸带(或卡片)装入内存,接着通过控制台或开关启动程序运行,最后当程序全部运行完毕,取出纸带(或卡片)和运算结果。
该系统严重地降低了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形成了所谓的人机矛盾。
操作系统思考题

习题一2.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可分成哪几类?试举例说明。
答:软件和硬件。
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硬件CPU、内存条、外部I/O设备,以及系统总线。
3.什么是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配置操作系统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操作系统是管理系统资源、控制程序执行、发送人机界面、提供各种服务,并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和为用户方便而有效地使用计算机提供良好运行环境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
A.方便用户使用;B.扩充机器功能;C.管理各类资源;D.提高系统效率;E.构筑开放环境。
4.操作系统如何实现计算与操作过程的自动化?答:大致可以把操作系统分为以下几类: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
其中批处理操作系统能按照用户预先规定好的步骤控制作业的执行,实现计算机操作的自动化。
又可分为批处理单道系统和批处理多道系统。
单道系统每次只有一个作业装入计算机系统的主存储器运行,多个作业可自动、顺序地被装入运行。
批处理多道系统则允许多个作业同时装入主存储器,中央处理器轮流地执行各个作业,各个作业可以同时使用各自所需的外围设备,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缩短作业时间,提高系统吞吐率。
5.操作系统要为用户提供哪些基本的和共性的服务?答: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的基本和共性服务有:1)创建程序和执行程序。
2)数据I/O和信息存取。
3)通信服务。
4)差错检测和处理。
为了保证自身高效率、高质量地工作,使得多个应用程序能够有效地共享系统资源,提高系统效率,操作系统还具备其他一些功能:资源分配、统计、保护等。
6.试述操作系统所提供的各种用户接口。
答:操作系统通过程序接口和操作接口将其服务和功能提供给用户。
程序接口由一组系统调用组成,在应用程序中使用“系统调用”可获得操作系统的低层服务,访问或使用系统管理的各种软硬件资源,是操作系统对外提供服务和功能的手段;操作接口由一组命令和(或)作业控制语言组成,是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的组织和控制作业执行的手段。
(完整版)操作系统教程第5版课后标准答案

操作系统教程第5版课后答案费祥林、骆斌编著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论习题一一、思考题1.简述现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层次结构。
答:现代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组成。
是硬件和软件相互交织形成的集合体,构成一个解决计算问题的工具。
硬件层提供基本可计算的资源,包括处理器、寄存器、内存、外存及I/O设备。
软件层由包括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
其中系统软件是最靠近硬件的。
2、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可分成哪几类?试举例说明。
答:包括两大类,硬件资源和信息资源。
硬件资源分为处理器、I/O设备、存储器等;信息资源分为程序和数据等。
3.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操作系统是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对各类作业进行调度,以及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
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主要起4个方面的作用。
(1)服务用户观点——操作系统提供用户接口和公共服务程序(2)进程交互观点——操作系统是进程执行的控制者和协调者(3)系统实现观点——操作系统作为扩展机或虚拟机(4)资源管理观点——操作系统作为资源的管理者和控制者4.操作系统如何实现计算与操作过程的自动化?答:大致可以把操作系统分为以下几类: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
其中批处理操作系统能按照用户预先规定好的步骤控制作业的执行,实现计算机操作的自动化。
又可分为批处理单道系统和批处理多道系统。
单道系统每次只有一个作业装入计算机系统的主存储器运行,多个作业可自动、顺序地被装入运行。
批处理多道系统则允许多个作业同时装入主存储器,中央处理器轮流地执行各个作业,各个作业可以同时使用各自所需的外围设备,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缩短作业时间,提高系统的吞吐率5.操作系统要为用户提供哪些基本的和共性的服务?答:(1)创建程序和执行程序;(2)数据I/O和信息存取;(3)通信服务;(4)差错检测和处理。
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全

1、计算机工作原理:1)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 Computer)是一种能接收和储藏信息,并依照储藏在其内部的程序(这些程序是人们意志的表现)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办理,尔后把办理结果输出的高度自动化的电子设备。
2)计算机工作原理——冯·诺依曼原理(又称为储藏程序原理)(1)组成计算机的物理设备(硬件)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储藏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2)全部程序和数据都以二进制形式储藏在储藏器中;(3)计算机系统在程序控制下自动运转。
2、计算机的发展:1)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从出生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四个阶段,现正向第五代过渡。
见下表。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代次起止年份所用电子元器件数据办理方式运算速度应用领域第一代1946~1957电子管(真空管)汇编语言、代码程序几千 ~几万次 / 秒国防及高科技第二代1958~1964晶体管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几万 ~几十万次 / 秒工程设计、数据办理第三代1965~1970中、小规模集成电结构化、模块化程序几十万 ~几百万次 /工业控制、数据办理路设计,实时控制秒第四代1970~今在规模、超大规模分时、实时数据处几百万 ~上亿条指令工业、生活等各方面集成电路理,计算机网络/ 秒2)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上世纪 70 年代初,美国 Intel 企业等采用先进的微电子技术将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到一块芯片中,称之为微办理器( MPU)。
其发展大体经历了六个阶段,以下表。
微机的六个发展阶段代次起止年份典型 CPU数据位数主频第一代1971~1973Intel 4004、8008 4 位、 8 位1MHz第二代1973~1975Intel 80808 位2MHz第三代1975~1978Intel 80858 位2~5MHz第四代1978~1981Intel 808616 位>5MHz第五代1981~1993Intel 80386、 8048632 位>25MHz第六代1993~今Pentium 系列64 位60MHz~2GHz 3)我国计算机的发展情况我国的计算机事业始于20 世纪 50 年代。
计算机软件发展历史(简史)

计算机软件发展历史(简史)来源:互联网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很快。
50 年前,计算机只能被高素质的专家使用,今天,计算机的使用非常普遍,甚至没有上学的小孩都可以灵活操作;40 年前,文件不能方便地在两台计算机之间进行交换,甚至在同一台计算机的两个不同的应用程序之间进行交换也很困难,今天,网络在两个平台和应用程序之间提供了无损的文件传输;30 年前,多个应用程序不能方便地共享相同的数据,今天,数据库技术使得多个用户、多个应用程序可以互相覆盖地共享数据。
了解计算机软件的进化过程,对理解计算机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第一代软件(1946-1953)第一代软件是用机器语言编写的,机器语言是内置在计算机电路中的指令,由0和1组成。
例如计算2+6 在某种计算机上的机器语言指令如下:10110000 00000110 00000100 00000010 10100010 01010000第一条指令表示将“6送”到寄存器AL 中,第二条指令表示将“2与”寄存器AL 中的内容相加,结果仍在寄存器AL中,第三条指令表示将AL 中的内容送到地址为5 的单元中。
不同的计算机使用不同的机器语言,程序员必须记住每条及其语言指令的二进制数字组合,因此,只有少数专业人员能够为计算机编写程序,这就大大限制了计算机的推广和使用。
用机器语言进行程序设计不仅枯燥费时,而且容易出错。
想一想如何在一页全是0 和1 的纸上找一个打错的字符!在这个时代的末期出现了汇编语言,它使用助记符(一种辅助记忆方法,采用字母的缩写来表示指令)表示每条机器语言指令,例如ADD 表示加,SUB 表示减,MOV 表示移动数据。
相对于机器语言,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就容易多了。
例如计算2+6 的汇编语言指令如下:MOV AL,6ADD AL,2MOV #5 ,AL由于程序最终在计算机上执行时采用的都是机器语言,所以需要用一种称为汇编器的翻译程序,把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成机器代码。
网络操作系统简介

网络操作系统简介一、网络操作系统的发展在计算机网络上配置网络操作系统NOS(Network Operating System),是为了管理网络中的共享资源,实现用户通信以及方便用户使用网络,因而网络操作系统是作为网络用户与网络系统之间的接口。
以推出的时间来说,UNIX为最早,Netware为第二,Windows NT最晚。
UNIX操作系统•1969—1970美国的电报电话公司(AT&T)Bell实验室首先在PDP-7机器上实现了UNIX系统。
•1973年Ritchie又用C语言对UNIX进行了重写。
•1976年正式公开发表了UNIX V.6版本,并开始向美国各大学及研究机构颁发了UNIX 的许可证并提供了源代码。
•1978年发表了UNIX V.7版本,它是在PDP 11/70上运行的。
•84、87年分别发布了UNIX SVR 2和UNIX SVR 3;•89年宣布了UNIX SVR4。
目前使用较多的是在1992年发表的UNIX SVR4.2版本。
•UNIX系统从一个非常简单的操作系统发展成为性能先进、功能强大、使用广泛的操作系统,并成为事实上的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的标准。
NetWare局域网操作系统•1983年,伴随着Novell公司的面世,NetWare局域网操作系统出现了。
•其NetWare 3.12、4.11两个版本得以广泛使用,98年发布了NetWare 5版本,目前Novell正准备发布NetWare 6。
•NetWare能够提供“共享文件存取”和“打印”功能 ,使多台PC可以通过局域网同文件服务器联接起来,共享大硬盘和打印机。
Windows NT /2000•Windows NT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网络操作系统。
微软最早推出的NT版本是Windows NT 3.1,之后微软公司又在1994年正式推出了Windows NT 3.51 版本。
•1996年,微软公司正式推出了Windows NT 4.0版本,在之后的1997年初又推出Windows NT中文版。
04 系统软件及常用操作系统

通常将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通常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各种实用程序。
4.1 操作系统4.1.1 操作系统概述1)什么是操作系统①操作系统是最基本的系统软件,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中所有软、硬件资源的一组程序。
(什么是操作系统)②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硬件与其它软件的接口,也是用户和计算机的接口:操作系统直接运行在裸机之上,是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第一次扩充,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计算机才能运行其他的软件。
从用户的角度看,操作系统加上计算机硬件系统形成了一台虚拟机(广义上的计算机),它为用户构成了一个方便、有效、友好的使用环境。
③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它的主要功能是对系统所有的软、硬件资源进行合理而有效地管理和调度,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性能。
具体地说,操作系统具有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信息管理等功能。
④引入操作系统的两个目的:第一,从用户角度来看,操作系统将裸机改造成一台功能更强、服务质量更高、用户使用起来更加灵活方便、更加安全可靠的虚拟机,以使用户无需了解许多有关硬件和软件的细节就能使用计算机,从而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
第二,为了合理的使用系统内包含的各种软、硬件资源,提高整个系统的使用效率。
2)操作系统分类①按与用户对话的界面分类:命令行界面操作系统(MS DOS,Novell等)和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系统(Windows,Mac OS);②按能够支持的用户数为标准分为:单用户操作系统(MS DOS,Windows)、多用户操作系统(UNIX,Xenix);③按是否能够运行多个任务为标准分为:单任务操作系统(MSDOS)和多任务操作系统(Windows,UNIX,Novell Netware)④按操作系统的功能为标准分类:批处理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
a)批处理系统:主要特点是允许用户将由程序、数据以及说明如何运行该作业的操作说明书组成的作业一批批地提交系统,然后不再与作业发生交互作用,直到作业运行完毕后,才能根据输出结构分析作业运行情况,确定是否需要适当修改再次上级。
互联网的历史(1969-2009)

如果你正在读这篇文章,那么很可能你花费了很多时间在网上。
然而,考虑到互联网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又有多少人了解互联网是如何起家的呢?下面是互联网的一个简史,包括重要的日期、人物、项目、网站以及其它可以让你至少明白我们现在称作互联网的到底是什么或者是从哪里来的。
由于互联网完整的历史需要几本书来写,这篇文章只是让你熟悉在1969-2009年期间互联网的里程碑和给互联网带来变革和进步的事件。
1969:阿帕网(Arpanet)阿帕网是第一个使用包交换技术(当时来说,这是一项新技术)的真实网络。
1969年10月29日,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计算机首次连接了起来。
实际上,他们是未来互联网的第一台主机。
在网络上发送的第一条消息应该是“Login”,但据报道,在发送字母“g”的时候,连接断了。
1969:Unix60年代的另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开始使用Unix:一个在设计上对Linux和FreeBSD(当今,在网络服务器和网络主机提供商中最有名的操作系统)产生重大影响的操作系统。
1970:阿帕网络(Arpanet network)1970年,在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BBN(该公司发明了可用于连接上网络的“接口信息处理器”)公司之间建立的网络。
1971:电子邮件电子邮件于1971年首次被Ray Tomlinson开发出来,他也是那个决定使用“@”符号将用户名和电脑名字(后来变成了域名)分开的人。
1971:古登堡计划和电子图书1971年,最引人注目的开发是古登堡计划的开始。
对于那些不熟悉这个网站的人来说,古登堡计划是一个全球性的努力,它的目的是将那些公共领域的书籍做成各种格式的电子书并供免费使用。
事情起因于当Michael Hart获得了大量的计算时间的时候,他同时意识到未来的计算机不仅仅是计算本身,但是还包括存储、检索和查找信息,就像那个时候只有图书馆有的功能。
他手动键入(无光学字符识别仪器)了“独立宣言”,并推出了古登堡计划,以便使得书籍中的信息也可以以电子的形式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