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复习
复习计划古诗

复习计划古诗
复习计划:
第一天:选取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进行学习。
首先,阅读全诗并理解其意境与主题。
然后,分析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比如借景抒怀、典故引用等。
最后,默写全诗并背诵。
第二天:学习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了解诗中述说的是杜甫对亡兄的思念之情。
重点分析诗中的描写手法,如意象描绘、字音对仗等,并思考这些手法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背诵全诗,复述其主要内容。
第三天:选择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探究诗人通过描写景物来表达对国家兴衰的忧虑和思考。
首先,分析诗中的意象描写和象征意义。
其次,思考诗人使用的手法与语言技巧,如借景抒怀、比喻等。
默写诗中的关键句子,并背诵全诗。
第四天:研读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关注诗人通过描绘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来表达离别的伤感与短暂的人生。
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如对仗、夸张、拟人等,并尝试背诵其中的句子。
第五天:挑选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学习。
学习诗中通过描述寂静的夜晚来表达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分析诗中的意象描写和语言表达,例如对仗、排比、修饰等。
默写全诗,朗读背诵。
第六天:回顾前五天学习的诗歌,整理各首诗的主题、情感表达和修辞特点。
归纳总结各个诗人的写作风格和思想倾向,以便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涵与价值。
复述每首诗歌的核心内容。
第七天:复习前六天学习的古诗,回想诗的标题,并尝试默写出每首诗的标题。
再次阅读全诗,检查自己的默写答案。
最后,逐句朗读背诵。
古诗词复习教案(5篇)

古诗词复习教案(5篇)第一篇:古诗词复习教案古诗词复习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积极的氛围中积累运用,掌握知识。
“以三维目标”为指导,突出“方法与能力”的目标。
引导学生在复习实践中发现规律,总结方法,提升能力,增加积累。
教学目标:1、复习古诗。
2、灵活积累、运用古诗,感受古诗的美和积累古诗的良好习惯。
3、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读古诗文,并学会灵活运用古诗词。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中国的文化源渊流长,古诗是其中的一座大观园,那一首首古诗就是花园里奇丽的小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大观园。
1、先说说你熟悉的诗人有哪些?2、李白、杜甫、王安石、苏轼、王维、陆游、王昌龄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诗人。
他们的诗篇有着极其鲜明的个人风格,可以说是自成一派。
于是,人们便送给他们各种各样的美称。
3、同学们知道这些称号分别是指哪个诗人吗?诗仙白居易《赠汪伦》诗圣王维《春夜喜雨》诗佛李白《忆江南》诗魔杜甫《游子吟》诗囚孟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4、知识补充。
诗仙——唐代诗人李白他的诗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色彩。
唐代诗人贺知章叹赏李白的诗,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
后来人们就称李白为“诗仙”。
诗圣——唐代诗人杜甫他的诗气势雄浑、绚丽含蓄,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历代的许多诗人都把他的诗奉为学习的典范,尊称他为“诗圣”。
诗魔——唐代诗人白居易他写诗非常刻苦,过分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诗囚——孟郊:孟郊把诗看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好像成为诗的囚徒一般。
诗佛——王维:王维一生信仰佛教,而且在他的诗歌中也透露出浓浓的佛教意味。
二、回顾交流,熟记诗词1、其实 ,我国各个朝代都有许多著名的诗人、词人 ,都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词,同学们都记住了哪些呢?请大家回忆一下,在小组里背背吧。
小升初语文古诗文复习知识点

小升初语文古诗文复习知识点1、《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明代的“画鸡”唐寅头戴红冠,身体雪白,走向未来。
我这辈子不敢轻言。
只要我要求成千上万的家庭开门。
3、《悯农二首》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4.《两首同情农民的歌》李慎中午锄地时,汗水顺着地上滴落。
谁知道呢,每一粒中国食物都是硬的。
5、《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6.“村舍”高高的丁草和长莺在二月飞来飞去,拂过堤岸和柳树,陶醉在春烟中。
孩子们很早就从学校回来了,正忙着把纸风筝放在东风中。
7、《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8.“小池塘”宋代,杨万里的泉水静悄悄的,珍惜着小溪。
树荫映在水面上,喜欢细嫩的阳光。
盛开的莲花刚刚发芽;一只蜻蜓已经站在上面了。
9、《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10.山中旅行唐代杜牧源登上寒山,石路倾斜,云层生长的地方有人。
停下来,坐在爱的枫林之夜。
二月的霜叶比花还红。
11、《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2.《致王伦》唐代李白乘船时,突然听到上岸的声音。
桃花池有几千英尺深,没有王伦对我的爱那么深。
13、《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4.《绝句》杜甫青柳中有两只黄鹂啁啾,一排白鹭飞向蓝天。
窗户里有西山的雪,门上有东吴的船。
15、《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6.《西林墙上》宋朝苏轼从四面八方眺望群山和山峰,从远到近的高度各不相同。
我不知道庐山的真实面目。
我只住在这座山上。
17、《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8.“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唐朝李白的老人离开西边的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古诗词的复习方法与技巧

古诗词的复习方法与技巧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它们以其简约而含蓄的语言风格,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然而,古诗词的繁多与复杂常常让人望而却步,不知如何有效地进行复习。
本文将介绍一些古诗词的复习方法与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古诗词的精髓。
一、背诵与默写背诵是复习古诗词的基础和核心。
通过反复背诵,我们可以熟悉古诗词的韵律、节奏和用词,提高对古诗词的感悟和理解。
在背诵的基础上,可以进行默写,将被背诵的古诗词写下来,以检验对于词句的记忆和理解。
默写的过程中,可以反复查漏补缺,进一步加深对古诗词的印象。
二、注释与解读古诗词的理解离不开注释与解读。
每一首古诗词都有其特定的背景和文化含义,通过阅读相关的注释和解读材料,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中蕴含的意境和情感。
此外,对于生僻的词语和句子,我们也可以查阅词典或专门的词汇资料,在弄清它们的含义后,更好地领悟整首诗词的意义。
三、分析与比较分析和比较是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有效方法。
可以将同一主题或者风格相似的古诗词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从而深入探讨古诗词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另外,也可以对古诗词进行分段分句的分析,通过解构古诗词的结构和用词,掌握其中的逻辑和修辞手法。
四、创作和仿写创作和仿写是锻炼个人才华和提高古诗词能力的重要方法。
可以以古诗词为蓝本,进行个人的创作和仿写。
通过模仿和借鉴古诗词的语言风格和意境,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创作水平。
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加入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使诗词更具个人色彩和生命力。
五、阅读与欣赏阅读和欣赏是对古诗词进行全面复习的必备环节。
阅读名家对于古诗词的论著和评析,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和理解,增进对古诗词的认识。
欣赏名家的诵读和表演也能够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和对于古诗词音韵美的感悟。
此外,参观古代文化遗址和艺术展览,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感受古诗词的机会。
六、多媒体学习在现代科技发展的背景下,多媒体学习成为了古诗词复习的重要方式。
古诗复习

第三关:情境填诗
4.教育我们面对严峻的考验要从容不迫、无 所畏惧: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5.你的同学王红不喜欢参加实践活动,所以 尽管看了许多作文选,但写起作文来总是 言之无物。你可以用这样两句诗开导他: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第三关:情境填诗
引用古诗名句,往往能起到很好的劝诫 效果。下列情景,用哪一句诗最为恰当呢? 1.教育人要积极向上,好上加好可以用: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民劳动成果: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教育我们只有不断读书学习,吸取新鲜知 识,思想、才学、智慧才会永不枯竭,永 不陈旧,永远充满活力和生机: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关:选字成诗 写春天的诗
万 春 天 树 是 千 落 梨 花 紫 红 总 万
紫
千 红
总
是 春
《春日》(宋)朱熹
第二关:选字成诗
边塞诗
醉 笑 场 出
去 卧 莫 仰
门 沙 天 君
醉 卧
沙
场
君
莫 笑
《凉州词》(唐 王翰)
第二关:选字成诗
送别诗
君 劝 一 杯
更 莫 衣 酒
尽 惜 金 绿
劝
君
更
尽 一
杯 酒
第一关:对诗
9.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10.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11.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12.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3.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14.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15.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16.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部编教材九上古诗词复习

九上古诗词一、直接型默写。
(2.5)1.,拔剑四顾心茫然。
[李白《行路难》(其一)]2.,将登太行雪满山。
3.巴山楚水凄凉地,。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到乡翻似烂柯人。
4.我欲乘风归去,,。
(苏轼《水调歌头》) 5.,?,,此事古难全。
6.,边秋一雁声。
(杜甫《月夜忆舍弟》)7.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有弟皆分散,8.,万古惟留楚客悲。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9.,湘水无情吊岂知?(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10.一封朝奏九重天,。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1.?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2.,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13.槲叶落山路,。
(温庭筠《商山早行》)14.溪云初起日沉阁,。
(许浑《咸阳城东楼》)15.,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16.蓬山此去无多路,。
(李商隐《无题》)17.树绕村庄,。
倚东风,。
(秦观《行香子》)18.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
19.爱上层楼,。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20.欲说还休,!(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21.,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22.若夫,,,山间之朝暮也。
(《醉翁亭记》) 23.,,,,山间之四时也。
24.大雪三日,。
(张岱《湖心亭看雪》)25.雾凇沆砀,,。
(张岱《湖心亭看雪》)二、理解型默写。
(3.5)26.《行路难》(其一)中借两个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回到君王身边的语句:,。
27.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像李白《行路难》(其一)里那样,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28.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久谪归来,人事已非,恍如隔世之感。
29.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两句包含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30.苏轼《水调歌头》中,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的两句是“,”。
备战中考之古诗词鉴赏复习篇(精选26首)

备战中考之古诗词鉴赏复习篇(精选26首)(一)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B.“过五溪”,可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表达了诗人的悲伤痛惜之情。
C.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D.诗人将主观的意念和感受赋予客观事物,抒情言志,强化感情,诗味醇厚。
2.这首诗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3分)(二)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人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月只“半轮”写,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B.“峨眉山月”这一艺术形象,贯穿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
C.“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附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
D.全诗多处使用地名,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而且全诗境中无人,这在唐诗中是少见的。
2.诗中连用五个地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3分)(三)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
B.首句“登高”二字紧扣题目中的“九日”;“强”字表明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凉境况。
C.以“故园菊”代表整个故园长安。
这样写,以个别代表一般,形象鲜明,具体可感。
D.诗人看到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
2.请简要分析诗中“故园菊”所负载的意义。
(3分)(四)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小升初语文常考古诗词复习

小升初语文常考古诗词复习一、《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敕勒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名称,顾名思义就是歌颂北方敕勒族游牧生活的美好。
2、相关考题(1)敕勒歌是一首____朝时的民歌。
(北)(2)穹庐是指______(蒙古包)(3)“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____(现)二、《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这是一首汉代乐府诗,乐府是汉武帝年间设置的一种掌管音乐的机构(有点像现在的娱乐公司),负责搜集民歌,乐谱,训练音乐人才(歌手)。
所以由乐府搜集而流传下来的诗歌就是乐府诗了。
2、相关考题(1)《江南》题目中的“江”是指________________(长江)(2)汉乐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汉朝掌管音乐的机构)(3)诗歌通过对莲和鱼的描写,表现了_____________的快乐心情。
(采莲人)(4)“鱼戏莲叶间”这句诗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三、《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这首诗的作者是骆宾王很多孩子都知道,但是知道他是初唐四杰之一的就很少了。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三人一起被合称为“初唐四杰”2、理解这首诗应该注意的几点:色彩:白毛、绿水、红掌动作:向、歌、浮、拨。
四、《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这首诗每句都在写风,主题也是咏风。
说风能使晚秋的叶子落下,能催开二月的鲜花,能掀起千尺巨浪,能把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实际上这首短小的诗告诉了我们一个写作的简单规律:所写内容一定是扣题详写的,从不同的几个方面。
有时间的话可以让孩子尝试自己写写风。
2、相关考题(1)“三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深秋)(2)“解”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能够)(3)填上一个表示数字的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沧海(一)观沧海(2011年广西省百色市)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①“”。
写景时,先写岛上的②,次写海面上的③,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
(3分)参考答案:1.①观②树木百草③秋风洪波2.简要分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的思想内容并指出其表现手法。
思想内容:(2分)表现手法:(1分)参考答案:思想内容:这四句写出大海的广阔浩大,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想象夸张(答对其中一点即可)。
(二)观沧海(2011年广西省崇左市)7.诗作者,不仅是建安时期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封建社会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2分)参考答案:曹操政治家8.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
C.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像,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
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
参考答案:D(三)《观沧海》(2011年云南省昆明市)7.请对本诗画线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作简要赏析。
(2分)答:参考答案:诗人通过丰富的想像,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次北固山下一、(2012年湖南省娄底市)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次北固山下王湾⑴这首诗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⑵“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2分)参考答案: ⑴乡愁乡思之情(“思乡之情”、“乡愁”亦可)⑵“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
1.《次北固山下》(2010〃江西南昌)⑴诗的前二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参考答案:潮平两岸阔(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不给分)⑵诗的颈联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2分)参考答案:颈联:喜悦、高兴(或积极、乐观、向上)尾联:淡淡的乡思愁绪。
2.《次北固山下》(2010〃湖南长沙)⑴请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的大意。
参考答案:在残夜将尽未尽之时,一轮红日正从海上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气息已经来到江上。
(海日升于残夜将驱走黑暗,春意闯入旧年将驱走严冬。
)⑵下列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思之愁。
参考答案:A3.《次北固山下》(2010〃贵州遵义)⑴颈联中的哪两个字形象生动地表达出自然时序交替的哲理?参考答案:⑴生入⑵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与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⑶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
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参考答案:“阔”字写出了空间之辽远,水波漫漫,渺无边际,给人以心境大开的感觉。
⑷“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
请选一个角度,对其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示例:①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涵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②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
③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④“生”与“入”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
⑤这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
(答出其中一点,言之成理即可钱塘湖春行一、(2012年云南省德宏州)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题。
⑴作者在这首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至少答出四种)⑵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 示例⑴孤山寺、贾亭、湖水(水面)、云脚、早莺、暖树、新燕、春泥、乱花、浅草、马蹄、绿杨、白沙堤。
⑵示例:通过描绘西湖秀美的初春景色,抒发了诗人愉悦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钱塘湖春行(2011年湖南岳阳市)9.本诗以“”这一个字为构思脉络,以“”这一个词突出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
(2分)参考答案:9.行;最爱10.“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这两句是如何表现初春特点的?(2分)参考答案:①这句话选取了“早莺、暖树、新燕、春泥”等富有代表性的景物。
②抓住了“争”“啄”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并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
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三)钱塘湖春行(2011年山东省日照市)7.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的感情。
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2分)参考答案:喜爱钱塘湖春天美景爱(最爱)8.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很有表现力,请说说这两个动词好在何处。
(3分)参考答案:“争”和“啄”两个动词,写出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
(四)《钱塘湖春行》(2011年广东省清远市附加题)1.全诗以为线索,以季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
诗中的“钱塘湖”是指。
(3分)参考答案:行春杭州西湖2.展开联想和想像,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3分)参考答案:示例: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歌唱;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
3.从诗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请概述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分)答:(1);(2)。
参考答案:(1)最爱湖东行不足;(2)对西湖春天美景的迷恋与赞美。
天净沙〃秋思一、《天净沙〃秋思》(2010年四川省南充市)1.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参考答案:深秋晚景图2.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游子(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
(意近即可)二、(2012年江苏省南通市)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完成下题。
天净沙〃春【元】白朴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注释】①帘栊:带帘子的窗户。
②飞红:花瓣飞舞,像落花。
⑴画线句展示了一幅、的美丽画面。
⑵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有“小桥流水人家”之句,它和这里的“小桥流水飞虹”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参考答案: ⑴风和日丽、和煦明媚、春意盎然(意思对即可)⑵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借“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画面,衬托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内心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而这首小令中,则通过“小桥流水飞虹”之景,抒发了在明媚春光里陶醉、喜悦、惬意之情。
(意思对即可)三、(2012年广西省来宾市)下列对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既是眼前实景,又是诗人想象,虚实结合,引动游子思乡之情。
B. “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美。
C. 《天净沙〃秋思》文字精炼,如“枯藤老树昏鸦”不用一个动词而境界全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浪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参考答案:A四、(2012年云南省普洱市)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题。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⑴“天净沙”是这首散曲的,“秋思”是首散曲的。
⑵这首散曲通过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梨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⑴曲牌名题目⑵表达了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答对一点即可得)龟虽寿1.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四句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体现诗人精神。
2. “烈士”在这里是指什么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开头四句连用两个典故,目的是什么?4.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这四句蕴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参考答案:1.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 2. “烈士”是指有志建功立业的人。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3.表明宇宙万物有生必有死,是自然的规律,人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
4.这四句在承认寿命有限这一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了诗人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过故人庄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是名句,试描绘画面。
选一角度(如表达手法、语言运用)赏析。
参考答案:画面:绿色的树木在村边环绕,青翠的远山在城外横斜。
赏析⑴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⑵两句诗运用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相互对应,十分工整⑶两句诗用词造句十分逼真,诗中有画。
如“合”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
(或“斜”字形象描画出村外青山又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强)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流露出诗人怎样思想感情?参考答案:流露出诗人对这个村庄和故人的依恋之情(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题破山寺后禅院1.第三、四句表现了破山寺后禅院环境的特点。
主要运用了的手法。
2.第五、六句表现了作者的心境。
3. “万籁此都寂”与“但闻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4.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诗歌尾联后来演变为成语“万籁俱寂”,颔联简化为成语“曲径通幽”,常被用于题景,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黄龙洞等,你认为“曲径通幽”这成语隐含了什么哲理?参考答案:1.幽雅、清静、清幽;以动写静2.欢快与空灵3.不矛盾。
禅院的钟磬之音袅袅传来不绝于耳,有赖于万物之音全部消失,禅院的空寂可见一斑,这就是“以声称静”的妙处4.以声静来衬写自己的心静,抒发自己万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
(或:对尘世喧嚣的厌烦,和对隐居林泉寄情山水的生活的向往)5.要达到能够领悟妙道的胜境,先得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
夜雨寄北1.(2011年湖南省娄底市)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⑴“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两句诗是由当前所激发出来的对未来的憧憬。
⑵这首诗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⑴离别愁苦相聚的欢乐⑵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
2. (2011年云南省曲靖市)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