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学期新版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7 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同步练习
京改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7章 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 单元巩固训练题(解析版)-学习文档

第7章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一、选择题1.用锂(Li)储氢的原理是:①2Li+H2=2 LiH ②LiH+H2O=LiOH+R,其中R的化学式是()A. O2B. H2C. H2O2D. Li2O2. 科学研究表明,氨气在常压下就可液化为液氨,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4NH3+3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A. NOB. N2C. NO2D. N2O3.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爆炸反应:S+2KNO3+3C X+N2↑+3CO2↑,则X的化学式是()A. K2SB. H2OC. SO2D. K2SO44.某物质和二氧化碳反应后只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则该物质中 ( )A. 只含氧元素B. 一定含钠元素和氧元素C. 只含钠元素D. 一定含钠元素,可能含氧元素5.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金属元素原子的是()A. B. C. D.6.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 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B. 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C. 化学反应的快慢程度D. 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7.某物质W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了4.4克CO2和3.6克的H2O,消耗的O2为6.4克,则W中所含有的元素判断正确的是()A. 一定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B. 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有O元素C. 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D. 条件不足,不能判断8.下列应用及相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都正确的是()A. 用稀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2+3H2OB. 工业上用氢氧化钠制碳酸钠:Na2CO3+Ca(OH)2→CaCO3↓+2NaOHC. 用电解水的方法测定水的组成:2H2O→2H2↑+O2↑D. 用二氧化碳制碳酸饮料:CO2+H2O→H2CO39.用“ ”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模拟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参加反应的“ ”和“ ”分子的个数比是2:1B.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 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D. 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10. 将一定量xFeSO4•y(NH4)2SO4•6H2O晶体加入到过量NaOH溶液中,加热生成NH30.85g(假如生成NH3的全部逸出),过滤、洗涤、灼烧,得Fe2O3固体2.0g.则x,y的关系正确的是()A. x:y=1:1B. x:y=1:2C. x:y=1:4D. x:y=2:111.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 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B. Mg2+的结构示意图:C. 铁和盐酸反应:6HCl+2Fe=2FeCl3+3H2D. 两个乙醇分子:2C2H5OH12.如图是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②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③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④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种类都不变⑤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A. ①②③⑤B. ①②④⑤C. ①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13.下列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解释,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固体剩余物的质量减小,是因为放出了氧气B. 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是因为蜡烛受热形成了石蜡蒸气C.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大,是因为生成物中含有氧的质量D. 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是因为生成物都没有逸散14.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大B. 20g食盐溶解到100g水中得到食盐水的质量为120gC.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试管中所剩物质的质量小于原混合物的质量D. 4g氢气和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6g水15.在不同时刻,某反应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2倍,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乙和丙为生成物B. 该反应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C. b等于37D. a等于32二、填空题16.空气、水、燃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1)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________ ,空气属于________(填物质类别)。
北京课改版初三上册化学第七章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章节测试

北京课改版初三上册化学第七章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章节测试一、单选题1.镁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中,镁、氧气、氧化镁的质量比为()A.2:1:2B.24:32:40C.48:32:8 0D.24:32:802.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木材燃烧余下灰烬的质量小于原木材的质量B.24克镁与32克氧气充分反应能够生成56克氧化镁C.所有化学反应都遵从质量守恒定律D.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只有在密闭容器中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3.为实现二氧化碳的绿色利用,科学家用固碳酶作催化剂设计了如下转化过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CO B.固碳酶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发生变化C.X的化学式为CH2D.该过程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4.若用“”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如图能表示二氧化碳分子的是()A. B.C. D.5.实验室制取X的反应原理:MnO2+4HCl MnCl2+X↑+2H2O。
则X 的化学式为()A.O2B.H2C.ClO2D.Cl26.用“○”和“●”分别代表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这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涉及到五种物质B.反应物可能是氧化物C.反应中无元素化合价的改变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原子总数不变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4Fe+3O2 2Fe2O3B.4P+5O2 2P2O5C.2H2O2 H2+O2D.Cu+2HCl═CuCl2+H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依照质量守恒定律,1L氢气与1L氧气反应能生成2L水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质量大于铁丝的质量,因此该反应不满足质量守恒定律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1克硫粉和2克氧气反应可生成3克二氧化硫D.蜡烛完全燃烧后,尽管蜡烛没有了,但生成了新物质,因此满足质量守恒定律9.宇宙飞船内,用含氢氧化锂的过滤网除去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A.H2B.H2OC.CO2D.H2O210.油画上的白色含铅颜料通过一段时刻会变为黑色的硫化铅(PbS)。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7章 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 整理与复习》_2

【讲述】请大家看屏幕(停
这些化学变化你熟悉吗?你能写出这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请写在学案活动一横线上。
【讲解】我们把定性、定量结合起来就找到了化学变化的表示方法—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反映了化学变化的本质,也能体现反应的
【提问】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对化学变化有了更系统的理解。
那你想过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化学反应吗?研究化学反应有什么用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从多角度理解了化学变化。
不但对化学变化本身有了更为系统的理解,同时也明白了为什么要学习这么多的化学变化,因为化学变化是研究物质组成和性质的重要手段,我们通过化学变化获取物质,获得能。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7章 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 整理与复习》_3

化学方程式总复习设计一、复习复习目标:通过复习学生能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知道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并能使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相关的化学问题;通过练习学生能够进一步准确规范的书写化学方程式并记住常见的化学方程式、明确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意义;通过训练学生能够准确的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思路并能够规范的解题。
掌握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并学会辨识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二、守恒的原因从微观方面来说是因为原子的_、、不变。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要抓住六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宏观:、、不变(1)六个一定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宏观:的种类一定变(2)两个一定改变微观:的种类一定变(3)一个可能改变:总数可能变4、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例析(1)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析日常现象例题1.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蜡烛完全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于蜡烛的质量;木炭燃烧后木炭质量减轻,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大;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固体的质量减少;;(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的化学式例题2.铁遇稀硝酸可产生一种有毒气体X,其反应为Fe+4HNO3═Fe(NO3)3+X↑+2H2O,则X的化学式为();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及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例题3.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后,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
;三、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练】;;2、书写化学方程式:(1)两个原则是:、(2)书写步骤:一写、二配、三注3、经典例题题型1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例题1.煤矿坑道内瓦斯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气体,若不即时通风排除,遇到火星极易发生爆炸,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 配平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NH3 + Cl2—— N2 + NH4Cl 题型2 化学方程式正误的判断例题3.判断化学方程式是否准确,题型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例题4.按要求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2)电解水板块三: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理论依据:定律。
京改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七章 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 课后练习

京改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章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课后练习一、单选题1.教育部通知进入中小学区域的任何人不得吸烟。
从分子的有关知识看,主要原因是()A. 分子在不断运动B. 分子之间有间隔C. 分子的体积很小D. 分子的质量很小2. 12月2日长征二号乙火箭搭载“嫦娥三号”顺利升空,“嫦娥三号”成功登月,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的又一突破.运载火箭的动力常由高氯酸铵分解所提供,有关反应式为:2NH4ClO4N2↑+Cl2↑+2O2↑+xH2O,据此判断x的值是()A. 2B. 3C. 4D. 53.用“ ”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过程中分子不可分B. 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C. 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D. 参加反应的“ ”和“ ”分子的个数比是3:14.在托盘天平两边放等质量的烧杯,内均盛有等体积、等溶质量分数的盐酸.若在左右两烧杯里分别加入少许等质量锌与石灰石,反应后天平指针偏转情况是()A. 左转B. 右转C. 仍平衡D. 无法判断5.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Na2CO3+2HCl═2NaCl+H2O+CO2↑B. Mg+O2═2MgO2↑C. 4Fe+3O22FeO3D. C+CuO Cu+CO2↑6.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H2+O2H2OB.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K2MnO4+MnO2+O2↑C. 将铝片投入稀盐酸中Al+2HCl =AlCl2+H2↑D. 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Fe2O3+CO2Fe+CO27.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种类⑥原子的种类.A. ①③⑥B. ②④⑥C. ①③⑤⑥D. ②③⑤⑥8.11.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 B.C. D.9.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爆炸的原理可以用下式表示:2KNO3+3C+SK2S+N2↑+3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A. CO2B. COC. NOD. SO210.在一密闭容器中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的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 X一定是反应物C. Q可能是催化剂D. M等于211.镁和氧气反应生成了5g氧化镁,则所消耗的镁和氧气的质量分别为()A. 镁2g、氧气3gB. 镁3g、氧气2gC. 镁1g、氧气4gD. 镁4g、氧气1g二、填空题12.为了将汽油发动机尾气中的NO转化为N2,在某催化剂作用下用NH3与NO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4NH3 + 6NO=5N2 + 6H2O;在通常状况下,依据左式前后顺序,反应物与生成物中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比=________。
初中化学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第7章 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第二节 化学方程式-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氢氟酸(HF)可用来在玻璃(主要成分:SiO2)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雕刻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4HF+SiO2=R↑+2H2O,则R的化学式为()A.SiFB.HFO2C.SiF4D.H2SiO3【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解答】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反应前有2个氧原子、4个氟原子、4个氢原子、1个硅原子,反应后有4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所以一个X的分子中有4个氟原子、1个硅原子;X的化学式为SiF4。
故选C。
2.【答题】二氧化钛(TiO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四氯化钛(TiCl4)与某物质X反应可制得二氧化钛,反应化学方程式为:TiCl4+2X=TiO2+4HCl,关于物质X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该物质的化学式为H2O2C.该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D.该物质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8【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及化学式的意义。
【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TiCl4+2X=TiO2+4HCl,反应前有1个Ti,4个Cl,反应后有1个Ti,2个O,4个H,4个Cl,故X化学式为H2O。
则物质X由碳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A错误;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B错误;物质X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18×100%=11.1%,C错误;物质X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2∶16=1︰8, D正确。
故选D。
3.【答题】一些企业用皮革废料熬制工业明胶,在加工过程中添加重铬酸钾(化学式为K2Cr2O7)。
在加热条件下重铬酸钾会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2Cr2O7 4 K2CrO4+2X+3O2↑。
若使用工业明胶制造药用胶囊,会导致胶囊铬超标。
铬是一种重金属元素,能对肝、肾等内脏器官和DNA造成损伤。
在通常情况下,铬单质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较高的熔点,是最硬的金属;在加热时,能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铬(其中铬元素化合价为+3价),同时还生成一种大气污染物和一种常见的液体。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7章 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 整理与复习》_6

专题五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化学方程式书写及配平章节复习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复习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应用;2、复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
3、掌握常考题型的知识点;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度组实验探究和交流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水平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2)通过交流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质量守恒定律;(2)化学变化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教学难点:从宏观和微观上理解化学变化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多媒体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
教学媒体:借助西沃白板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交流讨论等活动实行自主、合作学习,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得新知。
设计思路:本节课侧重通过知识点的梳理、实战演练、科学训练、提升学生对中考题型的解题水平。
所以,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注重学生知识点的梳理和解题水平的培养,教师给学生留出充足的空间,让学生先理解后使用,针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实行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通过教师的指导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过程(1)如何理解“参加”两字的含义。
如:上图反应专题五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化学方程式书写及配平章节复习一、质量守恒定律概念: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书写原则:(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2)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书写步骤:写、配、标、等。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①观察法②最小公倍数法③奇数配偶法教学反思:成功之处:一、整个流程安排紧凑,并且紧扣教学目标。
二、本节课侧重通过知识点的梳理、实战演练、科学训练、提升学生对中考题型的解题水平。
同时,让学生先理解后使用,突出了本课的重难点,也调动了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不足之处:在整个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讲解习题时,速度过快,使学生不能充分吃透习题。
京改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七章 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课课练含单元测试题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练习7.1质量守恒定律一、单选题1.用“○”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能表示化合物的是()A. B.C. D.2.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 100g水受热后变成100g水蒸气B. 蜡烛受热融化,冷却后质量不变C. 10mL的水中加入10mL的酒精,所得酒精溶液体积小于20mLD. 纸张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张的质量小3.已知反应X+3O2=2CO2+3H2O,则X的化学式为()A. C2H6B. C2H6OC. C2H2D. C2H2O4.我国研制的用于航天飞船的固体推进剂是铝粉与高氯酸铵的混合物.点火时,高氯酸铵发生如下反应:aNH4ClO4═bN2↑+cH2O+Cl2↑+2O2↑,则化学计量数b为()A. 1B. 2C. 3D. 45.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B. 生成物乙是单质C. 该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3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6个A原子6.在一定条件下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B. 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解为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C. 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 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数目都不变7.从化学方程式4P+5O22P2 O5总结出的下列信息中,正确的是()①反应条件是点燃②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③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④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8.将“神舟七号”飞船送入太空的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火箭工作中发生的反应为C2H8N2+2R═3N2+4H2O+2CO2;其中R的化学式是( )A. N2O4B. NO2C. N2OD. CH49.下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B. 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1C. 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D. 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10.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涉及到四种原子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 示意图中虚线框内的原子应该是D. 该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有没有变化二、填空题11. 将等容积等质量(包括瓶塞、导管、燃烧匙)的两集气瓶置于天平左右两盘,并调至平衡,然后分别放入等质量的白磷和木炭,如下图所示,关闭弹簧夹a、b,使二者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章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同步练习
基础训练
1、丙烷(分子式为C3H8)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x CO2+y H2O,其中x、y分别为( )。
A、 3 、4
B、3、8
C、1、3
D、1、5
2、物质X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2CO2+3H2O,则X的化学式为()
A.、C2H4 B、CH3OH C、C2H5OH D、C2H6
3、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
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3:2
D、丁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
能力提升
4、从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A、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B、在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
C、4g氢气与32g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g水
D、在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
5、如右图所示的微观化学变化,其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
A、置换反应
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6、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以下对该反应前、反应后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的物质均为混合物
B、反应前、后的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C、反应前、后的原子数目不变
D、参加反应的“”分子与“”分子的个数比为4:3
课外拓展
7、实验室现需1.12L纯净的氧气(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某同学用质量比为3:1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并回收二氧化锰和氯化钾。
下表为该同学实验的有关数据:
问该同学最多能回收多少克二氧化锰?(结果精确到0.01g)
8、实验室将16g硫在给定的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如下数据:
15
观察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链接
9、(2015•盐城)根据下面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可知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A.44% B.46% C.54% D.64%
10、(2016•哈尔滨)实验室有98.5g碳酸钡样品(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与100g 氢元素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样品中碳酸钡的质量分数为()A.12.5% B.19.7% C.20% D.25%
参考答案
1.A
2.C
3. AD
4.B
5.C
6.D
7.5.28g
8.16g和16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2gSO2,O2用量大于16g时生成的SO2仍为32g。
9、A 10、D。